華嚴五教止觀淺導


    第五華嚴三昧門

  華嚴三昧門者,即五教中之圓教。圓教所說,係一乘教義。華嚴宗判有二種一

乘,即同教一乘與別教一乘。同教一乘即法華,別教一乘即華嚴。同教一乘者,收

頓教義收終教義。別教一乘,唯顯圓融具德。同教一乘,會三乘歸一乘。別教一乘

,從一乘流出三乘。同教一乘,明圓融之義,無常即常,無我即我,三乘一乘同源

,權實不二。別教一乘,明事事無礙,互攝互入,重重無盡。

  別教一乘,從一心流出二種三昧。一、海印三昧,二、華嚴三昧。海印三昧者

,即真如本覺性海。華嚴三昧者,即真如智廣修菩薩萬行。

  所謂事事無礙者,觀全事之理,理隨事顯,一一可見。觀全理之事,事隨理融

,一一皆如。一即一切,一切即一。猶一室千燈,光光相融。一攝一切,一入一切

。一切攝一,一切入一。一攝一,一入一。一切攝一切,一切入一切。如是關係,

俱時頓現,重重無盡。

  故性海圓明,法界緣起,無礙自在,主伴圓融,一即一切,一切即一。以理融

事,相雖萬差,無非是理。一理無盡,全在事中。於是事如於理,理顯於事。一切

無礙,真妄交徹,事事相參。

  故華嚴三昧門者,談法界緣起。而法界緣起,深奧叵測,非筆者劣智所能階。

今試解此文,不敢望得其旨,唯盡誠而已。

  【但法界緣起惑者難階。若先不濯垢心。無以登其正覺。故大智論云。如

   人鼻下有糞臭。沈麝等香亦為臭也。故維摩經云。無以生滅心行說實相

   法故。須先打計執。然後方入圓明。若有直見色等諸法從緣。即是法界

   緣起也。不必更須前方便也。如其不得直入此者。宜可從始至終一一徵

   問。致令斷惑盡迷除法絕言見性生解方為得意耳。】

  法界緣起,一乘圓教之法,甚深微妙,故惑於理者難階。上樓曰階,下樓曰降

。難階者,莫及也。

  若先不濯垢心,無以登其正覺。

  垢心者,妄惑煩惱之心也,濯者洗濯。法界緣起惑者莫及,若不先淨其妄惑煩

惱之心,無以登正覺之地。無上正覺本自現成,只為妄惑煩惱所障,不能圓顯。今

欲顯其正覺,故須先濯垢心。

  以下引大智度論之喻以明。大智度論云,如人鼻下有糞臭,縱有沉檀麝香之香

氣,亦為之臭也。

  復引維摩經。維摩經云,無以生滅心行,說實相法。因為夢中說覺,覺亦為夢

也。故須先打計執,然後方入圓明。先打計執者,先打遍計執也。然後入圓明者,

入圓成實也。

  遍計執,依他起,圓成實是為三性。成唯識論云:「由彼彼遍計,遍計種種物

,此遍計所執,自性無所有。依他起自性,分別緣所生,圓成實於彼,常遠離前性

,故此與依他,非異非不異。」

  今先從依他起講起。依他起者,一切法互相緣借而起。故依他起自性,是分別

緣所生。由分別互相緣借而生,故名依他起。

  既然諸法性相,依他而有,則知諸法實無性相。既無性相,故知依他起自性是

虛妄分別。

  何故知依他起自性,是虛妄分別呢?因為依他起便是因緣和合。若和合時方有

性相,那麼未和合時,當無性相。若未和合時無性相,云何無性相和合能成有性相

呢?故知依他起自性分別諸緣,是虛妄分別。

  其實諸法實性無性,無性隨緣,能成一切性。諸法實相無相,無相隨緣,能成

一切相。無性隨緣成諸法性相,是謂依他起。隨緣無性我法俱空,即此空性所顯,

能圓滿成就諸法性相,謂之圓成實性。

  以圓成實無性為性,空我法故,所以說圓成實於彼,常遠離前性,遠離依他起

之分別緣生性也。

  然無性隨緣,名依他起。隨緣無性,名圓成實。故此圓成實與依他起,非異非

不異。此圓成實,即於依他起上,常遠離遍計執。證我法二空所顯真如為性。

  若於依他起上,妄執虛妄幻相為實有,便是遍計所執。故遍計執者,純屬虛妄

執著。故曰此遍計所執,自性無所有。

  是以於依他起上,如實知緣起無性,空乎我法二執,便入圓成實。若於依他起

上,執著幻相為實有,便成遍計執。於三性中,各有其二。於圓成實,則一者不變

,二者隨緣。於依他起中,則一者似有,二者無性。於遍計執中,則一者情有,二

者理無。由不變、無性、理無。故三性一際,此則不壞末而常本。如經云生死即涅

槃。由隨緣、似有、情有,此三義亦復是無,則不動本而常末。如經云常法身常六

道。故如此三性,真賅妄末,妄徹真源也。

  所以文中云,須先打遍計執,然後方入圓明。無以生滅心行,說實相法之意,

即無以遍計執入圓成實也。

  若有直見色等諸法從緣,即是法界緣起也,不必更須前方便也。

  直見色等諸法從緣者,直接如實知見色等諸法依他起,隨緣無性,無性隨緣。

依他圓成,俱時頓現,如對鏡現影,不假方便亦無漸次。如此方是法界緣起也。

  如其不得直入者,宜可從始至終一一徵問,致令斷惑盡迷,除法絕言,見性生

解,方為得意耳。

  如果不能直接得入法界緣起者,便須假方便,漸次而入。例如先觀色等諸法,

因緣所生。再觀法屬因緣,便無自性。後觀無性之法,必不可得,便入第一義諦矣

。故曰從始至終,一一徵問,致令斷惑盡迷,除法絕言,見性生解,便得其旨了。

  斷惑盡迷者,不取於相也。除法絕言者,如如不動也。見性生解者,法性圓融

無礙,攝入無盡也。如是方為得旨。此是言假諸方便,漸次而入。

  【問曰。云何見色等諸法。即得入大緣起法界耶。答曰。以色等諸事本真

   實亡詮。即妄心不及也。故經云。言說別施行。真實離文字。是故見眼

   耳等事。即入法界緣起中也。何者。皆是無實體性也。即由無體幻相方

   成。以從緣生非自性有故。即由無性得成幻有。是故性相相渾融全收一

   際。所以見法即入大緣起法界中也。】

  問曰,見色等諸法,云何直接便入一大緣起法界呢?法界者無界,無界者無性

無體。故無性隨緣,名法界緣起。隨緣無性,名緣起法界。此是一真法界性,亦是

一大總相法門體,故曰大緣起法界。云何見色等諸法,即得入大緣起法界呢?

  答曰,色等諸相是幻有,幻有無性,無性即真實。真實法性,無性無體不可得

,所以離一切言詮。故曰色等諸法,本真實亡詮。

  即妄心不及也。

  妄心者只知取相,取相取名,謂之妄心。真實者,離相離名不起妄想,故即妄

心不及也。

  故經云,言說別施行,真實離文字。

  別施行者,假施設也,假立非實也。因為真實亡詮,離文字相也。

  是故見眼耳等事,即入法界緣起中也。

  眼耳等事者,色等諸法也。色法略說有十一種,即眼耳鼻舌身等五根,及色聲

香味觸法等六塵。見如是等事,便知依他無性,無性緣成,即入法界緣起。

  何者以下,是解釋其理由。諸法緣起,皆無真實體性。以無自性故,方能隨緣

成諸幻相。因為諸法從緣而有,非自性有故。同時因為無性,方能成其幻有事相。

  佛道外道,由此而分。佛道知自性是因緣,外道執因緣為自性。此所謂失之毫

厘,差之千里也。

  是故性相,相渾融,全收一際。

  性者無性,相者幻有。無性幻有,幻有無性。互相渾融,一際無分。

  能如是知者,所以見法即入大緣起法界中也。「見法」者,不局限於色法也。

廣說若見一切法,皆入大緣起法界中也。

  【問既言空有無二即入融通者。如何復云見眼耳等即入法界中耶。答若能

   見空有如是者。即妄見心盡方得順理入法界也。何以故。以緣起法界離

   見亡情繁興萬像故。】

  問,既言空有不二,當是無有分別。即入融通者,攝入融通也。如此說來,空

與有不可分別。如何復云見眼耳等,即入法界中呢?如此解說,豈不是有分別嗎?

  答,若能見空有依他無性,無性緣成者,便可妄心皆盡。妄心既盡不生執著,

方能順理入法界也。何以故?非是一切法有分別,亦非一切法唯無分別。知法界緣

起,緣起法界,無分別即分別,分別即無分別。只怪眾生虛妄生見,妄見有二有不

二。如果放下妄見,則不見二,亦復不見不二了。故緣起法界,若離見亡情,便不

礙繁興萬像也。所以法界緣起者,萬像繁興不礙一性湛然,一性湛然不礙萬像繁興

  是知法界緣起,一即一切,一切即一。二即不二,不二而二。非是二外有不二

,不二外有二。若二外見不二,不二外見二者,皆妄見凡情也。

  【問既知如是。以何方便令得入耶。答方便不同略有三種。一者徵令見盡

   。如指事問云何者是眼。如已前小乘中六種簡之。若入一切諸法但名門

   中收。無有一法非名者。復須責其所以知眼等是名。如是展轉責其所以

   。令其亡言絕解。】

  問,既然如此,緣起法界,離見亡情,繁興萬像。那麼以何方便,令人得入呢

?今既知其法,於是徵問得入方便漸次。

  答曰,若問方便,有多種不同。略說有三種:

  一者徵令見盡。眾生見若盡,自然智圓,智慧圓滿便得入也。眾生所以不得入

者,皆被執見所障也。

  例如指事問云,何者是眼?如前面法有我無門中,所說六種簡別之。前文於小

乘門中所說六種,是一者名,二者事,三者體,四者相,五者用,六者因。一一見

於前釋。所問眼耳等事,若一一皆以六種簡別除析之,便得令諸見盡也。

  若入一切諸法但名門中收,無有一法非名者。復須責其所以知眼等是名。如是

展轉責其所以,令其亡言絕解。

  小乘六宗,其中第六為諸法但名宗。謂諸法唯有假名,都無實體。此宗可通大

乘始教,故為得入方便。既知無有一法不是假名而無實體,便可逐漸入無分別見了

  復須更進一步,責問其所以知眼等是假名者。其所以知眼等是假名者,唯一心

現也。

  若知清淨一心,一真法界,則妄見可盡矣。如果展轉責問其所以,令其自知事

相銷融,令其自知亡言絕解。是為第一方便,徵令見盡也。

  【二者示法令思。此復有二門。一剝顛倒心。既盡如指事。以色香味觸等

   。奪其妄計。令知倒惑。所有執取不順於法。即是意識無始妄見熏習所

   成。無始急曳續生三界。輪環不絕。若能覺知此執即是緣起。當處無生

   。二者示法斷執。若先不識妄心示法。反成倒惑。若不示法令見。迷心

   還著於空。所以先剝妄心。後乃示法令見。】

  二者示法令思。

  法者性空緣起,緣起性空。性空緣起是為法相,緣起性空是為法性。說法性為

欲破其有執,說法相為欲破其空執。若二執銷殞,則性相皆融,是為一真法界。

  此復二門,一、剝顛倒心。

  顛倒心者,遍計執也。若人不如實知依他無性,妄執假相為實有,是為顛倒心

。顛倒心者,執色聲諸法為實有,此顛倒心先予剝奪。剝其顛倒心已,則如上所指

色香味觸等事相皆盡。如其所指色香味觸等事相既盡,便可奪其顛倒妄計之心,令

其自知所起顛倒迷惑,所有執著,不順於法了。

  而其倒惑,所有執取不順於法者,皆由第六意識,從無始無明,因邪師邪教,

分別法執,妄見熏習所成。本來色香味觸等法,皆唯一心造,而無體無相。然由意

識無始妄見熏習,顛倒執為實有。

  無始急曳,續生三界,輪環不絕。

  曳者,牽引也。由無始無明牽引受生三界,相續生死不斷,以致輪迴不絕。

  若能覺知此執即是緣起,當處無生。

  若能覺知所執色香味觸等法,皆是依他緣起,悉無自性,便得當處無生。何以

故?法無自性,是無此法,以法無故,所以當處無生。

  二者示法斷執。

  示法斷執者,既知色等諸法,皆是妄心顛倒所執。故知緣起法相,其性即空。

是謂示法斷執也。

  若不先識妄心示法,反作倒惑。

  如果不先知取諸法相皆妄心倒惑所執,便逕示以法。彼人將轉執於法,反成倒

惑了。故須先破其顛倒心,然後示之以法,方能得入也。換句話說,先破其取名相

心,然後示之以法也。

  若不示法令見,迷心還著於空。

  法者性空即是緣起,性空故能依他而起,故不落斷空。如果性空不是緣起,於

緣起外另有性空,則此空便是斷滅空。為令迷人不還執於空,所以先剝其妄心,後

乃示法令見。

  【三者顯法離言絕解。就此門中亦為二。一遮情。二表德。言遮情者。問

   緣起是有耶。答不也。即(空故。緣起之法無性即空。問是無耶。答不

   也。即有故。以緣起之法即由無始得有故問也)亦有亦無耶。答不也。

   空有圓融一無二故。緣起之法空有一際無二相故也。如金與莊嚴具思之

   。問非有非無耶。答不也。不礙兩存故。以緣起之法空有互奪同時成也

   。問定是無耶。答不也。空有互融兩不存故。緣起之法空奪有盡唯空而

   非有。有奪空盡唯有而非空。相奪同時兩相雙泯。】      

  三者顯法離言絕解。

  於方便中,既已徵見令盡,示法令思已,此第三顯法離言絕解。

  就此門中亦為二,一、遮情,二、表德。

  所謂遮情者,揀除情執,故離一切。表德者,直顯一法界之德,故即一切。離

一切者,離遍計執也。即一切者,顯圓成實也。

  言遮情者,(此段文中,似有脫漏。今依其義,試補足之。)

  問,緣起之法是有耶?答,不也,即空故。以緣起之法,無性即空。

  問,是無耶?答,不也,即有故。以緣起之法,無性緣成故。

  問,亦有亦無耶?答,不也,空有圓融一無二故,緣起之法,空有一際,無二

相故也。如金與莊嚴具,思之。

  問,非有非無耶?答,不也,不礙兩存故,以緣起之法,空有互奪,同時成也

  第一句問緣起法是有嗎?答,不有。因為緣起法無有自性,當體即空故。此是

離有一句。

  第二句問緣起法是無嗎?答,不無。因為無性隨緣成諸法,當體即有故。此是

離無一句。

  第三句問緣起法亦有亦無嗎?答,非亦有亦無。因為亦有亦無是二邊,然緣起

法一體圓融,無二無別,離二邊故。緣起之法,空有一際,是一法界,無有二相。

如金與莊嚴具者,是譬喻說。譬如金性與金釧,一體無二。金性全現於釧,金釧全

是金性,金相即是釧相,釧相即是金相,無二相也。此是離亦有亦無一句。

  第四句問緣起法非有非無嗎?答,不是非有非無。因為緣起即是無性,故不礙

無存。無性即是緣成,故不礙有存。空有互奪同時存者,空奪有則全有是空,是則

空存。有奪空則全空是有,是則有存。故空有互奪,便是同時俱存。所以緣起法,

不是非有非無。此是離非有非無一句。

  言遮情者,即離四句。為破眾生情執,故離四句也。執有不對,執無不對,執

亦有亦無不對,執非有非無不對。一切不住,一切不著,所謂知法不住法,方是緣

起義也。

  問,定是無耶?答,不也。空有互融,兩不存故。

  問,汝既言空有互奪,空奪有則無有,有奪空則無無,豈非是定無嗎?

  答,不是也。因為空有互融兩不存故,方說空有互奪也。互奪正是兩成,互攝

正是互入也。如是重重無盡,方成緣起。

  緣起之法,空奪有盡,唯空而非有。有奪空盡,唯有而非空。相奪同時,兩相

雙泯。

  空奪有唯空而非有者,是有成空也。有奪空唯有而非空者。是空成有也。有成

空,空成有,如是圓滿成就一切法,是圓成實性也。

  相奪同時兩相雙泯,空奪有則有相盡,有奪空則空相泯。如是一切相俱泯,是

離遍計執性也。離盡遍計執,會歸圓成實,方為遮情也。

  【二表德者。問緣起是有耶。答是也。幻有不無故。問是無耶。答是也。

   無性即空故也。問亦有亦無耶。答是也。不礙兩存故。問非有非無耶。

   答是也。互奪雙泯故。】

  二、表德者。

  遮情是離四句,表德是即四句。離四句者,一法不立。即四句者,一法不捨。

今此表德,即明一真法界。一真法界者,說有一切有,說無一切無,說亦一切亦有

亦無,說非一切非有非無。一即一切,一切即一。

  問,緣起是有嗎?答,是有。因為一切法幻有而不無,性空之法,當體即是緣

起幻有故。

  問,緣起之法是無嗎?答,是無。因為一切法無性即空,緣起無性,一切法當

體即空故。

  問,緣起法亦有亦無嗎?答,是亦有亦無。因為空入有,則空成有。有入空,

則有成空。既然空有互成,則不礙兩存。故是亦有亦無。

  問,緣起法非有非無嗎?答,非有非無。因為有奪空,則空相泯。空奪有,則

有相泯,故是非有非無。

  【又以緣起故是有。以緣起故是無。以緣起故是亦有亦無。以緣起故是非

   有非無。乃至一不一。亦一亦不一。非一非不一。多不多。亦多亦不多

   。非多非不多。如是是多。是一。亦是多亦是一。非是一非是多。即不

   即四句準之如是。】

  約一法界而論,一切法無非緣起。於緣起上,一切皆有,一切皆無,一切亦有

亦無,一切非有非無。

  所以以緣起故是有,一切法因緣生故。以緣起故無,因緣所生法,無性即空故

。以緣起故是亦有亦無,因緣生無性,故一切法無。無性任緣,故一切法有。故以

緣起,一切法亦有亦無。以緣起故,是非有非無。緣生無性故非有,無性任緣故非

無。故以緣起,一切法非有非無。

  乃至一不一,亦一亦不一,非一非不一。

  於一法界中,乃至說一時,一切皆一。說不一時,一切皆不一。說亦時,一切

亦一亦不一。說非時,一切非一非不一。

  約一法界而論,據理可知,多,不多,亦多亦不多,非多非不多。

  以上說一,即是不多。以上說不一,即是多。故知多不多者,即是反上一不一

而立說。此中含有離四句便是即四句的道理。

  例如「多」,即是「不一」。「不多」,即是「一」。同時「多」則離「一」

,「一」則離「多」。「不多」則離「不一」,「不一」則離「不多」。「亦多亦

不多」,則離「亦一亦不一」。「非多非不多」,則離「非一非不一」。

  所以接著說,如是是多,是一。亦是多亦是一,非是一非是多。即不即四句,

準之如是。

  一切一,一切不一,一切亦一亦不一,一切非一非不一。據理可知,一切一,

便是一切不多。一切不一,便是一切多。因為一便是不多,不一便是多故。所以說

如是是多,如是是一。

  其餘準之可知。例如「一切亦一亦不一」,便是「一切亦不多亦多」。「一切

非一非不一」,便是「一切非不多非多」。故如是是多,如是是一。如是亦是多亦

是一,如是非是一非是多。

  即不即四句者,便是即四句離四句也。即四句離四句的道理,準之如是可知也

  【遮表圓融無礙皆由緣起自在故也。若能如是者。方得見緣起法也。何以

   故。圓融一際稱法見故。若不同前後見者。是顛倒見非正見也。何以故

   。前後別見不稱法故。】

  遮表圓融無礙,皆由緣起自在故也。

  遮者遮止也。遮情是遮詮,表者顯示也,表德是表詮。如是遮情表德圓融無礙

,皆由緣起自在故也。若能如是遮表圓融無礙,方得見緣起法也。

  何以故?因為緣起法圓融一際,即法界緣起。若能遮表圓融無礙,則知圓融一

際,稱法而見也。

  若不同前後見者,是顛倒見,非正見也。

  前見者遮情也,後見者表德也。所謂若不前後見,便是遮表不能圓融無礙也。

如果遮表不能圓融無礙,便是顛倒見,非為正見。何以故?因為分別前後見,便不

稱於法了。

  【問如是見已。云何方便入法界耶。答言入方便者。即於緣起法上。消息

   取之。何者。即此緣起之法即空無性。由無性故幻有方成。】

  問,如是既見遮表圓融已,以何方便而入法界呢?

  答,言入方便者,即於緣起法上,消息取之。

  以下便解釋云何消息取之。

  何者,即此緣起之法,即空無性。由無性故,幻有方成。

  所謂消息取之者,法以緣起,必無自性。若法自性有,便不必待緣起。所以緣

起之法,必然無性。同時正因為無性故,幻有方成。因為無性,方能隨緣成事也。

所以緣起之有,即無性之空。無性之空,即緣起幻有。此是一法,莫作二會。如是

消息取之,方入一真法界。

  【然此法者即全以無性性為其法也。是故此法即無性而不礙相存也。若不

   無性。緣起不成。以自性不生皆從緣故。】

  然此法者,即全以無性性為其法也。

  此緣起法,即以無性為性也。於是可知,無有一法不是緣起,故一切法皆以無

性為性。

  既然緣起法即是無性,無性方成緣起。故此緣起法,無性不礙相存,相存不礙

無性。

  若不無性,緣起不成。以自性不生,皆從緣故。

  無性方能隨緣成事,如果不是無性,緣起便不成了。因為法有自性,便是不生

,法生必然從緣。如果自性若生,應是自性還生自性,是不合道理的。

  【既全收性盡。性即無為不可分別。隨其大小性無不圓。一切亦即全性為

   身。是故全彼為此。即性不礙幻相。】

  既然無性緣成,緣成即是無性,故緣起法全收性盡。因為性即無性,所以性即

是無為不可分別。

  緣起事相雖有千差,而緣起事相全是無性之理。以理融事,則緣起事相差而無

差。以事顯理,則無性之理無差而差。差而無差,無差而差,圓融不二。故隨緣起

事相之大小,性無不圓也。

  一切亦即全性為身,是故全彼為此,即性不礙幻相。

  一切諸法,亦皆全以無性為體。既然全以無性為體。故一切諸法各不相礙,彼

此互融,全彼為此,而不壞彼此之相。所以無性不礙幻相也。

  【所以一具眾多。既彼此全體相收。不礙彼此差別也。是故彼中有此。此

   中有彼。】

  無性是一,幻相是多,既然無性不礙幻相,所以一具眾多。

  以一切法皆無自性,故彼此互不相礙。既然互不相礙,所以彼此全體相收。以

彼此全體相收故,所以不礙彼此差別之相也。換句話說無性不礙幻相,所以一具眾

多,彼此全體相收,不礙彼此差別。

  是故彼中有此,此中有彼。

  彼中有此,此中有彼,莫作彼此實有會。其所以彼中有此此中有彼者,是因為

一切法皆無自性,故能彼此全體相收。彼此無性不礙幻相併存,幻相併存不礙彼此

無性。如此方是一乘義理。如果認為彼有實體,此亦有實體,而彼中有此此中有彼

,那是遍計執見。不會依他起,不入圓成實。

  【故經云。法同法性。入諸法故。解云。法者即舉緣起幻有法也。同性者

   。緣起即空而不礙此相故。全收彼為此。以彼即空而不礙彼相故。既此

   彼全收相皆不壞。是故此中有彼。彼中有此。非但彼此相收。一切亦復

   如是。】

  故經云,法同法性,入諸法故。

  法者,即舉緣起幻有法相也。同性者,謂緣起法無性,同一空性也。

  以下文字,顯有錯脫。茲試補正之,以供參考。

  「同性者,緣起即空。而『彼相』不礙此相,『此相不礙彼相』故。全收彼為

此,以彼即空而不礙『此』相故。『全收此為彼,以此即空而不礙彼相故。』既此

彼全收,相皆不壞……」

  文義顯明,茲僅作補正俾供參考,不作解釋。

  是故此中有彼,彼中有此。非但彼此相收,一切亦復如是。

  不但彼中有此,此中有彼,而一切法亦復如是,互攝互入,重重無盡也。

  【故經云。一中解無量。無量中解一。展轉生非實。智者無所畏。又云。

   於一法中解眾多法。眾多法中解了一法。如是相收彼此即入。同時頓現

   無前無後。隨一圓融即全收彼此也。】

  最後引經以作結論。因為一即一切。一切即一,故經云一中解無量,無量中解

一,展轉生非實,智者無所畏。

  一即一切,雖一而不少。一切即一,雖一切而不多。如此不多不少,不增不減

,不生不滅,一真法界湛然不動。故曰展轉生非實,說明一切法無生無滅也。

  於一法中解眾多法,眾多法中解了一法。與上句義理相同。

  如是一法多法相收,彼此互攝互入,同時頓現,無前無後。猶人照鏡,對鏡現

影,無前無後。由於這種道理,故知一念十世,塵剎圓融。隨一圓融,全收彼此也

  【問法既如是。智復如何。答智順於法。一際緣成。冥契無簡。頓現不無

   先後。故經云。普眼境界清淨身。我今演說人諦聽。解云。普眼者。即

   是法智相應頓現多法也。即明法唯普眼智所知簡非餘智境界也。境界者

   。即法。明多法互入猶如帝網天珠重重無盡之境界也。清淨身者。即明

   前諸法同時即入終始難原緣起集成見心無寄也。】

  問,法既如是,智復如何?

  問曰,緣起為法,而緣起幻有,是則無相。諸法同一空性,空則無相。一即眾

多,是無一相。眾多即一,則無眾多相。故曰法既如是無相也。

  智復如何?智者心也。法既無相,云何修習?修習必是有心,無心云何修習?

有心必然有相,有相則違於法。故問法既如是,智復如何?

  當知法既無相,心應無住。以無住心,契無相法,是名修習無相。心無所住,

無住亦無,是則遮情必盡。諸緣無相,無相亦無,是則表德必圓。既盡既圓,理事

無二,唯一真法界。

  於一真法界中,以無住心而契於法,則全心是法。以無相法而合於心,則全法

是心。如是則心無量法亦無量,心無分法亦無分,一體緣成,冥契無簡也。故法之

與智,二而不二,不二而二。二而不二者,是以用歸體。不二而二者,是從體起用

。體用圓融,一體無分。

  故答曰,智順於法,一際緣成,冥契無簡,頓現不無先後。

  智順於法,是無住心契無相法也,如是則一體而緣成。一體緣成者,無性緣成

,緣成無性也。冥契無簡者,簡是分別義,猶言冥契無分也。頓現不無先後者,是

無分而分,分而無分也。雖然法與智俱時頓現,猶對鏡之現影然,但是不礙法智兩

存也。

  故經云,普眼境界清淨身,我今演說人諦聽。解云,普眼者,即是法智相應,

頓現多法也。即明法唯普眼智所知,簡非餘智境界也。

  在心曰知,在眼曰見。普眼境界清淨身者,開佛知見,表佛法身也。

  賢首國師於華嚴策林中說:「云何方名普眼?私答,五緣為因,稱眼為果。」

  此即說明普眼者,即佛圓具五眼。五緣為因,即是對五眼而說。肉眼緣粗色,

天眼緣細色,慧眼緣真空理,故二乘人只知緣起性空,沉空滯寂,著於偏空。法眼

是菩薩所具,菩薩見性空即是緣起諸法,故出空入假,普度十方。佛眼者,圓具五

眼,緣而無緣,無緣而緣。故曰五緣為因,稱眼為果。

  普眼境界清淨身,示唯清淨法身佛所具。普眼境界極高,故如賢首國師,猶言

「私答」也。

  境界者,即法。

  境亦曰法,故法智亦曰境智。

  明多法互入,猶帝網天珠,重重無盡之境界也。

  帝釋殿上有珠網,珠光交融,互攝互入,重重無盡。此珠光攝彼珠光復入彼珠

光,彼珠光攝此珠光復入此珠光,一珠光攝多珠光復入多珠光,多珠光於一珠光亦

復如是,乃至一切珠光攝一切珠光復入一切珠光。這樣互攝互入重重無盡,是為多

法互入也。如此境界,唯普眼智境界,非餘智境界。

  清淨身者,即明前諸法,同時即入,終始難原,緣起集成,見心無寄也。

  即入者,便是攝入也。諸法互攝互入重重無盡,唯佛智慧所見,故曰清淨身者

,即明前諸法,同時攝入,無前後次第。以無前後次第,一界渾融,故莫知其終始

。緣起集成者,諸法無性也。見心無寄者,心無所住也。

  【然帝釋天珠網者。即號因陀羅網也。然此帝網皆以寶成。以寶明徹遞相

   影現涉入重重。於一珠中同時頓現。隨一即爾。竟無去來也。】

  今解釋帝網天珠的譬喻。帝釋天宮的珠網,又名因陀羅網。杜順和尚於其所述

華嚴一乘十玄門中,第二門便是因陀羅網境界門。

  此帝網皆以眾寶珠結成,珠珠相次,珠光相映。故光光遞相影現,涉入重重。

一一珠光,於一珠中同時頓現。一珠如此,隨任何一珠亦復如是。雖然涉入重重,

而珠光竟無來去。以同時頓現,無前後次第,故無有來去。若有來去,即非一法界

矣。

  【今且向西南邊。取一顆珠驗之。即此一珠能頓現一切珠影。此珠既爾。

   餘一一亦然。既一一珠一時頓現一切珠既爾。餘一一亦然。如是重重無

   有邊際。有邊即此重重無邊際珠影皆在一珠中。炳然高現。餘皆不妨此

   。】

  今且向西南邊取一顆珠驗之,是設喻也。西南邊這一顆珠中,便能一時頓現一

切珠影。西南邊這顆珠既然如此,其餘一一珠亦復如此。

  既一一珠一時頓現一切珠既爾,餘一一亦然。

  此段文字,似重複紊亂。或為記錄者之筆誤。

  如是重重無有邊際。有邊(應無此二字)即此重重無邊際珠影,皆在一珠中,

炳然高現。餘皆不妨此。

  炳然高現,似應為炳然「顯」現。其餘一一珠,皆互攝互入,不相妨礙也。

  【若於一珠中坐時。即坐著十方重重一切珠也。何以故。一珠中有一切珠

   故。一切珠中有一珠時。亦即著一切珠也。一切反此。準以思之。】

  若於一珠中坐時,即坐著十方重重一切珠也。

  故佛法身不動,即普現十方。

  何以故?一珠中有一切珠故,一切珠中有一珠時,亦即(應有一坐字)著一切

珠也。

  此是解釋於一珠中坐時,即坐著一切珠的道理。因為一珠中有一切珠,一切珠

中有一珠,故於一珠中坐,即於一切珠中坐。

  一切反此,準以思之。

  一珠中有一切珠,一一珠中亦皆有一切珠,故曰一切反此。根據這種道理,思

之可得也。

  【既於一珠中入一切珠。而竟不出此一珠。於一切珠入一珠。而竟不起此

   一珠。】

  此即說明互攝互入重重無盡者,便是一即一切,一切即一也。

  【問既言於一珠中入一切珠而竟不出此一珠者。云何得入一切珠耶。答只

   由不出此珠。是故得入一切珠。若出此一珠入一切珠者。(即不得入一

   切珠也。何以故。離此珠內無別珠故。問若離此珠內無一切珠者。此網

   即但)一珠所成。如何言結多珠成耶。答只由唯獨一珠方始始結多為網

   。何以故。由此一珠獨成網故。若去此珠。全無網故。】

  問:既言於一珠入一切珠,而竟不出此一珠者,云何得入一切珠耶?既然此一

珠入一切珠,當然此一珠有出,方能入一切珠。今不出一珠,怎能入一切珠呢?

  此人執於有法,方生如是之見。不知一切法互攝互入者,是因為法法無有自性

也。此無自性,彼無自性,故不礙此入彼,彼亦入此。一切法皆無自性,故各不相

礙,乃能互攝互入重重無盡。

  珠光渾融,各無自性,猶如虛空,故一珠之光入一切珠光,而一珠之光未出也

。例如眼前一點虛空,與十方虛空無有分別,故眼前虛空,即入十方無量虛空。而

眼前虛空,未出未去也。不得謂眼前虛空,有出有去,方入十方虛空也。

  答:只由不出此珠,是故得入一切珠。

  此珠無性,一切珠亦無性,法界無界,無界法界,二而不二,不二而二,故不

出一珠,能入一切。如果出此珠,入彼珠,則是此珠有自性,彼珠亦有自性。彼此

既有自性,必是互相質礙,焉能一珠入一切珠呢?故曰只由不出此珠,是故得入一

切珠。

  下文似有脫漏,故有後人補充之文。今依補充文字介紹。

  若出此一珠入一切珠者,即不得入一切珠也。何以故?離此珠內無別珠故。問

,若離珠內無一切珠者,此網即但一珠所成,如何言結多珠成耶?

  說明此一珠光,融盡一切珠光。一切珠光,與此一珠之光,一際無分。所以離

此珠光,更無別一切珠光也。

  前人不會圓融無礙,一即一切,一切即一的道理。於是又問曰: 如果離一珠,

即無一切珠者,此網應是一珠所成,怎可說結多珠成網呢?

  答:只由唯獨一珠方始始(多一始字)結多為網。

  珠網攝入重重無盡者,非是言有形之珠。而是言渾融為一,不可分別之光網也

。珠雖是多,然珠光為一無有分別,此中有彼,彼中有此,一一珠內各有一切。所

以回答說,由於珠光渾融為一不可分別,由於光網一即多,多即一,所以一珠光便

是結多珠光為網也。當知因陀羅網者,非是以珠粒為喻,而是以光網為喻也。

  何以故?由此一珠獨成網故。若去此珠,全無網故。

  因為光融為一,此一珠光,即多珠光,多珠光即一珠光。一多互攝互入,不可

分別,方成就光網。故曰由此一珠獨成網也。因為集一為多,若無一焉有多?例如

集一為十,若無一焉有十?所以說若去此珠,全無網故。

  【問若唯獨一珠者。云何言結成網耶。答結多珠成網者。即唯獨一珠也。

   何以故。一是總相具多成故。若無一。一切無故。是故此網一珠成也。

   一切入一。準思可知。】

  問:獨一珠者,云何言結成網耶?

  問者仍是著事相立說,不知此是據理立言。所謂網者,是珠「光」網,非珠「

粒」網。其光渾融,一而無分,非珠無分也。猶如一室千燈,其光為一。非燈無分

也。故珠光融而無分,此無分之光,是一一珠光所成,若無一一珠光,云何有此光

網?

  所以答曰:結多珠成網者,即唯獨一珠也。

  意謂結多珠成一光網者,其光是一。雖然其光是一,然係一一珠光所成。何以

知之?以若減掉一部份珠光,則此光網必暗。故知光網為一是其總相,而此總相,

由多珠光所成。若無其一,則多珠光所成之總相亦無。

  是故此總相之光網,由一珠所成也。例如由一進而為十,若無一則十不成。是

知十者,由一所成也。

  所以一切入一, 一者即其總相。 例如一進而為十,復進而為百,復進而為千

……。十百千等為其總相。若無有一,則十百千等總相不成。準此思之可知。

  【問雖西南邊一珠總收十方一切珠盡無餘。方各各有珠。云何言網唯一珠

   成耶。答十方一切珠者。總是西南方一顆珠也。何以故。西南邊一珠即

   十方一切珠故。】

  問:雖西南邊一珠,總收十方一切珠盡無餘,方各各有珠,云何言網唯一珠成

耶?

  此問仍是滯事礙理,不會圓融。不知光光攝入,珠影重重。當知十方珠光,必

全入一珠光中。不可能十方珠光,一部份入於一珠之光,另一部份不入一珠之光。

此攝入關係,必是全攝全入,不可能有所例外。取任何一珠之光,均必全攝全入。

故十方一切珠光,總是一珠之光也。

  答:十方一切珠(光)者,總是西南方一顆珠(光)也。何以故?西南邊一珠

(光),即十方一切珠(光)故。

  故知法界緣起,圓融無礙,一即一切,一切即一,攝入重重,不可思議。

  【若不信西南邊一珠即是十方一切珠者。但以墨點。點西南邊一珠者。一

   珠著時即十方中皆有墨點。既十方一切珠上皆有墨點。故知十方一切珠

   即是一珠也。】

  此是言珠珠相次,鏡鏡相照。譬如二鏡相照,此鏡中有彼鏡之影,彼鏡中有此

鏡之影。如以墨點此鏡時,則彼鏡亦有墨點。帝釋珠網者,一珠中有一切珠影,一

一珠各有一切珠影。故以墨點西南邊一珠者,則十方一切珠中皆有墨點。既十方一

切珠皆有墨點,故知十方一切珠即是一珠。

  【言十方一切珠不是西南邊一珠者。豈可是人一時遍點十方一切珠耶。縱

   令遍點十方一切珠者。即是一珠也。】

  如果說十方一切珠,不是西南邊一珠者,然明明十方一切珠皆有墨點。豈是此

人,遍以墨點十方一切珠?縱然遍點十方一切珠,即是點西南一珠也。何以故?因

為十方一切珠,皆入一珠故。

  【此一為始既爾。餘為初亦然。重重無際點點皆同。杳杳難原。一成咸畢

   。如斯妙喻類法思之。】

  此一為始既爾,餘為初亦然。

  始、初,同一意義,有「主」之義。以此為主,或以餘為主,都是一樣。以此

西南邊一珠為主,則一切珠入此一珠,此一珠攝一切珠。如果以其餘一一珠為主,

則一切珠皆入彼一珠,彼一珠攝一切珠。此即主伴圓融,重重無盡的道理。

  重重無際,點點皆同者,一即一切,一切即一。

  杳杳難原,一成咸畢。

  杳杳者,深遠不可測也。形容重重無盡,不可思議。於一珠著墨點,則一切珠

皆有墨點。一成咸畢者,即所謂一成一切成,一壞一切壞。進而言之,一有一切有

,一無一切無,一亦有亦無,一切亦有亦無,一非有非無,一切非有非無。何以故

?以一法界故。

  如是帝網天珠之妙喻,應合於法,思之即得也。

  【法不如然。喻同非喻。一分相似故以為言。何者。此珠但得影相攝入。

   其質各殊。法不如然。全體交徹故。】

  雖然以譬合法,但是「法」與譬喻稍有不同之處。故曰法不如然,喻同非喻。

即因為喻與法,有不同之處也。所以舉喻者,是因為喻與法,有一分相似,故以為

言也。

  何者?因為珠喻者,但以其光影互相攝入以為言也。然詢乎珠體,卻是其質各

殊。論法則不然,法者緣生無性,無性緣成。緣成是假故無礙,無性當然亦是無礙

。既然理事無礙,事事無礙,故能法法全體交徹也。

  【華嚴經性起品云。為饒益眾生令悉開解故。以非喻為顯現真實義。】

  性起與緣起略有不同。性起者,起是法界自體功能,起不從緣。言緣起者,是

入法界之近方便。謂緣起無性,即入法界也。今舉譬喻以明,譬如海水起波,波無

別波,全是海水。海水以外,更無別波。此喻如性起。

  因風起浪,浪因風而起,此是喻緣起。然而雖因風起浪,浪無自性,全浪是水

。故緣起雖見次第,但其結果,與性起同一法界也。若明同一法界,則知無起而起

,起而無起,是謂不思議緣起。

  華嚴經性起品云,為饒益眾生,欲令眾生皆開解故,故以非喻(帝網喻,僅一

分相似真實而已,故說非喻。)為顯現真實義也。

  【如是微密法無量劫難聞。精進智慧者乃聞如來藏(云云)。經云以非喻

   為喻等也。諸有行者準喻思之。】

  所以如是微密法,無量劫難聞,精進智慧者,乃聞如來藏。

  此是無上甚深微妙法,無量劫難以得聞。唯有於佛道精進有智慧的人,方能聽

聞受持此甚深如來藏。此法界緣起,即甚深如來藏性也。

  經云,不可喻之法,以非喻為喻而明之也。諸修行者,根據譬喻思之,則得其

法也。

  【盧遮那佛過去行 令佛剎海皆清淨 無量無數無邊際

   彼一切處自在遍 如來法身不思議 無色無相無倫匹

   示現色相為眾生 十方受化靡不現 一切佛剎微塵中

   盧遮那現自在力 弘誓佛海震音聲 調伏一切眾生類

   行人修道簡邪入正止觀法門一卷

                 華嚴杜順和上略出記】         

  盧遮那佛,為報身佛。華嚴宗以毘盧遮那,與盧遮那只是梵名之具足或簡略而

已。二者均為報身佛之稱號,譯為光明遍照。

  至於天台宗或其他各家,則以毘盧遮那為法身佛稱號,盧遮那(或曰盧舍那)

為報身佛稱號,釋迦牟尼佛為化身佛稱號。故有清淨法身毘盧遮那佛,圓滿報身盧

舍那佛,千百億化身釋迦牟尼佛之說。

  其實報身圓滿,即是證得法身也。所以華嚴謂毘盧遮那,與盧遮那,只是梵名

具略之別而已。化身佛有生有滅,報身佛有生無滅,法身佛無生無滅。故知報身圓

滿,即是法身成就。

  盧遮那佛過去行,令佛剎海皆清淨,無量無數無邊際,彼一切處自在遍。

  謂菩薩無量劫修行,過盡德圓,淨佛國土,圓滿成就,證佛法身。毘盧遮那譯

為遍一切處,故曰無量無數無邊際,彼一切處自在遍。

  如來法身不思議,無色無相無倫匹,示現色相為眾生,十方受化靡不現。

  此是言法身無相,無相隨緣現一切相。所謂實相無相一切相。故由法起化,普

度十方。為度眾生,示現色相,化現十方。說明以法界緣起故,佛由法起化,普化

十方,無剎不現身也。

  一切佛剎微塵中,盧遮那現自在力,弘誓佛海震音聲,調伏一切眾生類。

  法界緣起,一即一切,一切即一,攝入重重不可思議,故曰如一切佛國土碎為

微塵,於此無量無數無邊微塵中。盧遮那佛自在示現。自在示現者,示現色相之化

身也。示現化身者所為何事?只為眾生無邊誓願度也。故曰弘誓佛海震音聲,調伏

一切眾生類。

  行人修道,簡邪入正,止觀法門一卷。總結上文。華嚴杜順和上略出記。明其

出處,並尊華嚴宗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