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嚴一乘十玄門修學記
序
在佛傳中,記載佛陀世尊成道後對於是否應該對眾生說法的躊躇:「緣起甚深
微妙、涅槃倍復甚深,如何對樂著生死眾生說此難知、難解之法?若我說者,徒自
疲勞、唐自枯苦。」可見得如何為眾生善巧詮釋緣起與涅槃之法是佛教中的一大難
題。因此,為適應不同的時空、為使種種根機的眾生善解「緣起」,古來諸宗各派
依據各經各論費盡心血提出各種巧妙的說明。
中國華嚴宗智儼大師繼承杜順和尚之說,撰《華嚴一乘十玄門》一書,以一•
同時具足相應門、二•因陀羅網境界門、三•祕密隱顯俱成門、四•微細相容安立
門、五•十世隔法異成門、六•諸藏純雜具德門、七•一多相容不同門、八•諸法
相即自在門、九•唯心迴轉善成門、十•託事顯法生解門等「十玄門」為方便,來
闡明華嚴經中所謂「重重無盡」之「法界緣起」境界,實有「一即一切,無過不離
,無法不同」之妙,可說是善巧中之善巧。
於民國七十八年,家師因領導大眾修學此書,曾經撰《華嚴一乘十玄門探玄》
,以便學習者深入不可思議華嚴義海。今年正值家師七十大壽之慶,弟子們想將當
時師父領導大眾研討的記錄結集成書,名曰《華嚴一乘十玄門修學記》,以作為祝
壽之禮,虔禱他老人家福壽「重重無盡」。刊行前,奉命作序,由於當時~^惠敏在
國外留學,緣慳福薄故,只參加過第一次研討會,對於家師領導大眾修學整個過程
,幾乎沒有什麼貢獻,僅能敬述淺知之「寸草心」,何能望報「三春暉」之師恩?
民國八十二年十一月三十日 釋惠敏序於西蓮淨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