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七講話 第一集

    七十二年

第五天 少欲知足精進念佛………………………………………………………… 201

第六天 臨終一念…………………………………………………………………… 205

第七天 盡形壽念佛萬緣放下單提佛號…………………………………………… 209

 

    第五天 少欲知足精進念佛

  今天和大家講一講你們回家去,念佛應該注意到些什麼。昨天講過,不要貪戀

娑婆,不貪戀娑婆一定要少欲知足。要知道,少欲則道增,多欲則道消。消有減退

的意思。所以各位回去,不要多欲,自然就不貪戀娑婆了。平時對一切享受,存堪

可之心就可以了;吃的祇要療飢,便很不錯,已經很好了;穿的、用的總認為已經

很不錯,很好了。千萬不要說:穿這衣服,也不合體,料子也不好。這樣會大損福

報。對一切事都認為很可以,很好,少欲知足,莫多貪求,尤其是不可以生奢泰。

奢就是奢侈浮華,泰就是處處求安逸。如果你這個心一生,那還有心求生西方,那

還有心求念阿彌陀佛呢?

  欲念到底有多少種呢?世間法染我們的心的,略說有五種。一種就是錢財。大

家對錢財不要生貪心。家產、家業不要希望太擴大,要不然你臨命終時落一個「戀

」字。如果家財不太大,臨命終時你落一個「捨」字。大廈千間,眠不過八尺之地

,你就是高樓大廈千萬間,你睡覺不過佔八尺的地方。你要那麼多,有什麼用呢?

你覺得你是享受,臨命終以後,洋銅灌口,熱鐵纏身,有你受的了。      

  錢財不是不可以要,要會用。用它幹什麼呢?供養三寶布施眾生。菩薩也要錢

,他把他的錢財供養三寶,布施眾生。這是第一個欲,大家記住,不要貪戀,它是

牢獄,使你脫不掉。

  第二個是色。男貪女色,女貪男色,也是人間的牢獄。家破、人亡、國敗,差

不多都是因為貪色。不要說別的,我們看看中國的歷史,每一朝每一代幾乎完全是

貪色亡國的。智者求脫離,愚癡人樂著。智者脫離以後,遠離色欲,如避蛇蠍。所

以古德有一句話說:已出地獄者,沒有再想入地獄的。這也是一項牢獄,我們一定

要求脫離。

  第三項欲是名。也是一個大牢獄。名,有的聖賢有其實在的才能、德行,還求

遠離其名呢。古人說實至名歸,古德有其實,還不求其名,我們愚癡凡夫,毫無實

德,怎可虛求其名呢?虛名是傷德之物。有一句俗話大家都知道,人差不多都是為

名喪失命的。你愈想求名愈喪失,因為你沒有實德的關係。你要是有實在的德行,

名不必求也來,來不必貪戀。祇聽過賢哲保身,沒聽過賢哲要名的。賢就是賢人,

哲就是很有學問的人。

  第四個我們在世間有一項大欲,是食,就是貪口腹。如果貪戀口腹,處處講究

吃喝,那還有心求生西方,求見彌陀?口腹自恣,罪由此出,一切罪都是由這兒出

。大家都知道貪圖口腹的人一定要殺生,怎麼不造罪呢?這項欲在世間人也是很重

,一年三百六十五天幾乎天天為了吃,由於為了吃的關係,造一切罪惡。所以我們

不要貪吃。減輕食欲,修道要緊。

  第五項叫睡眠,貪睡。智者大師講,睡要不節不恣。佛都說過,眼以睡眠為食

。正當睡眠是需要的,可是不能太過份。

  如果財、色、名、食、睡這五項欲,你不放捨的話,你絕對沒有心念阿彌陀佛

,沒有心求生西方。所以一定要放捨此五欲。少欲自然就知足;知足自然安心求道

;安心求道,才能真正念佛。大家回家,要少欲知足念佛,要是真的這樣念,不超

過一個月,可以得到一個很好的境界。就是說一句佛號輕輕易易就起來了。這一聲

佛號,不由自主地就念出來了,你要想其他的事情,還要用用力把這聲佛號放下,

才能想其他的事情,這叫作念佛心「初調」。初調就是初初調伏粗重的散亂心,當

然是沒有大用處。不過表示你念佛已經有了相當的進步。這個境界不久就消失。因

為什麼呢?你這一念難以持久。如果你再努力,再精進念佛,這個境界會再出現,

你如果久久用功,就可以念到心不離佛,佛不離心。你如果這個境界消失,自己就

知道,自己的散亂心,五欲心又重起來了。

  假使已有人得到這境界,希望你努力精進念佛。如果有人還沒有得到這境界,

也希望你努力精進念佛得到它。固然是它不能保證你往生,可是他是你往生極樂世

界的第一步。希望大家回去以後,少欲知足,精進念佛。

  現在開始念佛。                           

 

    第六天 臨終一念

  今天和大家講正題以前,先講怎麼念佛。

  有些人不知道念佛怎麼念。念佛的時候,要把嘴巴張開,把你的聲音放出來。

這時候,有一種開朗的感覺,容易得到受用。如果你嘴巴張不開,聲音放不出來,

有一種鬱悶的感覺,得不到受用。怎麼說得不到受用呢?你的聲音灌不滿你的耳朵

,換句話說,你的聲音和你的心不能相應,怎麼能和阿彌陀佛相應呢?你的聲音和

你的心相應,自然和阿彌陀佛相應。

  今天和大家講,念佛最重要臨終那一念,同時,一定要戒除幾種邪見。大家要

知道,臨命終時,唯唯獨獨念阿彌陀佛能用得上,其他,看經演教,用不上。你要

是不相信,你到病房去看,到臨命終,他一輩子看經典,一點兒用也沒有。唯唯獨

獨念一句阿彌陀佛能引導他的神識。希望大家,有人要命終了,你可去安慰他,去

看看他,自己也能得到很大的好處。您想一想也可想到了,假使你臨命終時,唯唯

獨獨一句阿彌陀佛用得上。平時看經演教,不但用不上,甚而言之你拜一切的懺都

用不上,祇是平時你修積些功德,幫你點小忙就是了。你想一想,臨命終時,你拜

藥師懺,拜金剛懺,能用得上嗎?到那個時候,唯有阿彌陀佛陪伴你,和你一起走

,所以善導和尚講,唯有念佛是正修行路,其他的都是助緣。希望大家珍重!珍重

  您設想一想,你躺在病床上,眼看要命終,誰能幫得上忙?就是一句阿彌陀佛

。那麼說,看經演教沒有用了?不是的,有他的用處。看經、演教、拜懺,修積功

德,修積智慧,要叫你立於正行。所以叫「慧解立行」。主要在於正行──念阿彌

陀佛。如果你看經演教有一點智慧,不能立行,那沒有用。

  「念佛是因,往生是果。」大家不相信,設想設想。你要是病已經很沈重,要

臨命終了,所謂四方相暗,閻羅鬼使都已經來臨,那個時候,你看經演教有什麼用

處?你如果沒悟道,所參之禪,能救你嗎?到那時候,孝子賢孫作何用?嬌妻美妾

作何用?萬貫家財作何用?名滿天下作何用?滿腹經論作何用?那時候,沒有一樣

用得上。縱然你是胸羅錦繡,口吐珠璣,也不免隨業流轉,六道輪迴。你仔細想一

想,到那一剎那,唯有一句「南無阿彌陀佛」引導一切眾生,往生極樂世界。

  所以我們要知道,念佛法門是最有用的。為什麼古德有很多都念佛往生?恐怕

那一剎那,唯有念佛才用得上。譬如智者大師,天臺宗之三止三觀,號稱中國釋迦

牟尼佛,他臨命終時也是念佛求生淨土。我們想他老人家為什麼沒用三止三觀,而

用念佛呢?恐怕三止三觀沒念佛方便。大家要知道,臨命終時,唯有一句「南無阿

彌陀佛」可以救你。

  如果你看經演教的話,注意到,千萬不要起邪知、邪見,「執著」是邪知邪見

,不得度。譬如說,有人說我求無生,為什麼要生西方?我修的是無念,為什麼要

念阿彌陀佛?他不知道生西方就是無生,念阿彌陀佛就是無念。絕對不是在「念」

以外另有「無念」,「生」以外另有「無生」。此一輩人把一味佛法起兩種分別見

。念以外立無念,無念以外立念;生以外立無生,無生以外立生。他不能深深體會

佛的意旨。佛曾經說過,煩惱即菩提。這不明明告訴你「念就是無念」嗎?佛說,

生死即涅槃。這不是告訴你「生就是無生」嗎?

  大家如果也起這種分別見,就沒有往生的希望了。你如果起這種分別見,你看

到佛說的經文,你不懂甚深意思。那你是有眼如盲,有耳如聾。這種人是迷中之迷

,外中之外。                              

  還有第二種邪見,時常有人講,西方極樂世界誰看見了?那不過釋迦牟尼佛騙

我們的。這種人下阿鼻地獄有餘。佛是真語者、實語者、如語者、不異語者、不誑

語者,怎麼會騙我們呢?他不知道,大地之中自然有水,可是人人都說看不見,唯

有造井的人自然能得到。法界之中自然有極樂,人人都說看不見,可是念佛的人自

然能往生。

  希望大家除去邪見,堅定自己的信心,立定自己的志願。信有阿彌陀佛,願見

阿彌陀佛。信有極樂世界,願生極樂世界。以這信願心念佛名,平時如此念佛,要

切實記住,當你臨命終時,也要堅決念佛,不可有絲毫動搖。

  我再重覆一遍,你臨命終時,除去一句阿彌陀佛名號,其他的一切幫不上忙,

所以平時要把念佛的功力養成,就等臨命終那一念了。

  現在開始念佛。                           

 

    第七天  盡形壽念佛萬緣放下單提佛號

  今天是我們佛七第七天,希望大家慎念無常,不要放逸。

  今天晚上加香到十二點,一定很疲勞。可是我和大家講過,身受心不受,身疲

心不疲,大家不妨用功修行。

  今天最後一天,和大家講兩點提醒大家,不要走錯路。

  第一點,佛七打過以後,大家回家,經常念佛,盡你形壽念阿彌陀佛。這是出

於無量壽經。或許有人問:「十念往生,一念往生,為什麼要盡形壽念佛?」恐怕

大家誤會這點,提出來跟大家解釋。

  一念往生,要你沒有後念,沒有餘念,才叫一念。換句話說,你臨命終的時候

,一念念阿彌陀佛,這一念剛過去,第二念沒起的時候就命終了,那決定往生。實

在講起來,這一念就是一心不亂。大家七天佛七,就是用這一念的功夫,如果你命

終之時,一句阿彌陀佛,第二念不起就命終,雖是下凡,和上品一念萬年一樣沒有

差別。下品和上品一樣的。實在講,一念往生不是鈍根人辦到的,應該是利根人辦

到。由於你一念辦不到,才叫你十念;十念辦不到,才叫你盡形壽,或者七天。大

家念七天佛都沒念到一心不亂,難道你臨命終時一念就可以一心不亂嗎?所以淨土

法門,一念的人也超度,十念的人也往生,七天的人也往生,盡形壽的也往生。這

叫三根普被,利鈍全收。不過命終那一念,太不容易辦到。譬如說,大水所淹,臨

命終時,不能念佛。大火所燒,臨命終時,不能念佛。從高樓上、飛機上掉下來,

不能念佛。兩軍陣前,一槍打死,不能念佛。臨命終時,病重,昏昏沈沈,昏昏迷

迷,不能念佛。就算你沒這些毛病,不遇善知識,不能念佛。縱遇善知識,可是業

障現前,冤家債主來臨了,不能念佛。臨命終時一念,那有那麼容易?所以靠你盡

形壽,平時念佛,修積功德,命終以後生在佛前。要是臨命終是一念往生的人,一

千個人找不出一個來。如果糊塗地說,我平時不念佛,臨命終一念就往生了,這可

以說是最聰明的笨人。這是第一個,大家注意到,回家以後,盡形壽,天天時時刻

刻念佛,佛不離心,心不離佛。

  第二個,和大家講,我過去聽到有人說:「我念佛隨出入息念佛,隨著我的出

息、入息念佛。」大家不清楚這點,這是古德講過,有人問他說:「人生無常,生

命乃呼吸之間,我應該怎麼念佛?」這位大師講:「有的人用念珠計數念佛,可是

我不用念珠,我隨出入息念佛。」後人不懂這位大師講的意思,他把念佛念成「阿

!彌!陀!佛!」他不知道老和尚講的意思是採取不離義──不離開,不間斷義。

不是叫你隨著出息、入息念佛。出入息和念珠不同。念珠可以間斷,可以離開,出

入息和你的生命沒有一剎那離開,我的佛號和我的出入息一樣同時而在,睡夢之中

都不離開。你拿念珠念佛可以間斷,可是我這出息入息念佛沒有間斷。如果出息以

後入息不還,便成後世,我不要緊,我還是往生西方。這是老和尚的本懷、本意。

後人不會,他把念佛一口氣一念,一口氣一念。各位不相信,你那麼試一試,不久

保證你會感覺氣悶,氣堵住不通。一旦成氣堵、氣悶的時候,影響你念佛,念佛就

念不上來了。不相信你回家試試,不超過一天,馬上會發現有氣悶的現象。你忘記

念佛法門告訴你「萬緣放下,單提佛號!」你為什麼要把出入息變成你的累贅呢?

  今天提醒大家這兩點,不要犯。第一點,要盡形壽念佛。第二點,萬緣放下,

單提一聲佛號。這一聲佛號叫他念得一絲不掛,一塵不染的,一定達到一心不亂的

程度。                                 

  現在開始念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