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七講話 第一集
目錄 佛七講話增訂再版序…………………………………………………………………(1)
不成熟的佛七講話……………………………………………………………………(3)
本苑平時講經,每年冬天打佛七。打佛七免不了要講開示,今年共打四次佛七
,便有四次佛七開示。弟子們將之錄製成文。參加佛七人員,紛紛要求出版。自覺
所說,一派陳腔濫調,不欲付梓。
恰巧去年出版之佛七講話,銷售已罄。於是大家借機再度敦促,乃將原佛七講
話增訂再版。
其實淨土念佛法門,橫說豎說,不外持念彌陀名號,求願往生。無量壽經說:
「設我得佛,十方眾生,至心信樂,欲生我國,乃至十念,若不生者,不取正覺。
」又曰:「設我得佛,十方眾生,聞我名號,繫念我國,植眾德本,至心迴向,欲
生我國,不果遂者,不取正覺。」經云清淨心植眾德本。清淨心者,即持念佛名,
一心不亂也。
十六觀經謂:「……稱無量壽佛名,如是至心令聲不絕,具足十念,稱南無阿
彌陀佛,稱佛名故,於念念中,除八十億劫生死之罪。命終之時,見金蓮華,猶如
日輪,住其人前。如一念頃,即得往生極樂世界。」
阿彌陀經亦說,善男子善女人,持念阿彌陀佛名號,若一日二日三日,乃至七
日,一心不亂。此人終時,阿彌陀佛與諸聖眾,現前迎接。
般舟三昧經亦說,菩薩修習念佛三昧,得見阿彌陀佛。請問修何法門,來生此
國?阿彌陀佛答言:「欲生我國,持念我名。」
佛語悲心,經有明證。我輩眾生,能不信受佛語,依教奉行!
故念佛法門,總不出持念佛名,求願往生。得旨者貴在力行,不貴言說。然以
文從義,萬流一源。以義從文,語有多出。事有權巧,理原無二。故謹以此書,奉
諸有緣。願與念佛人,同生極樂國!
釋智諭於西蓮淨苑
近年來本省佛教界,打佛七的風氣很盛。這不能不歸功於煮雲老法師。老法師
領導精進佛七不遺餘力,並且儀規可式,足為典範。所以我對老法師領導精進佛七
,非常敬仰。
本苑為淨土道場,故久有打佛七之心。只是茅屋一椽,未堪容足,是以唯有仰
聖容而興歎!
直至民國六十三年,總算有了一間像樣的房子。於是不揣簡陋,興沖沖地打了
第一次佛七,以後每年都打幾次佛七。剛開始時,無論冬夏都有舉辦。以後因為本
苑每年結夏,同時天氣炎熱多有不便。於是夏天改辦修學會,佛七便改為冬天舉行
。
本苑佛七是模倣靈巖山的儀規,並參照善導和尚以念佛為主。善導和尚要求,
只管合掌念佛,不繞佛不拜佛。立念則念一萬二萬,坐念則念一萬二萬。
如果按一小時六千聲佛號計算,一萬二萬就得一兩個小時。末法時期眾生,沒
那種根機。坐久了嫌腿疼,站久了嫌腳痠。於是又參照行策大師的繞念法。每支香
有繞有站有坐,總以念佛為主。
本來打佛七重在念佛,但是歷來的規矩,每天得說開示。其實念佛堂上說開示
,橫說豎說不外念佛。我實在無話可說,但是事情逼到頭上,不說不行。於是我便
胡笛無腔信口吹一番。
起初大家隨堂筆記,後來大家利用錄音機。再進一步依照錄音,記錄成文。這
時我才發現事情的嚴重性。黑字落在白紙上,有憑有據,口供擺在眼前,不能不承
認是你說的話。這真是出乎我意料之外,阿彌陀佛!
東西不成熟,自己心裡有數。希望讀者諸君,只當它是童言無忌罷。
智諭於西蓮淨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