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乘遍照光明藏無字法門經講記
民國七十年,本苑戒子從戒壇帶回「大乘遍照光明藏無字法門經」數冊。是朱
培榮老居士所書寫本,字體工正,令人一見喜悅。
展讀之下,驚喜萬分。因為我曾印過「佛經選集」二冊,本擬將此經納入佛經
選集。但是等到書出版後,此經竟被遺漏了。所以重睹之下,倍增法喜。
於是與朱老居士連絡,欲請百本與眾講解。承蒙朱老居士慨允惠贈,始促成講
此經的因緣。
所謂「講」經,不過自美其名而已。愚癡如我者,誠如經云,「凡所有說,皆
是虛妄也。」
慧修隨堂聽講,錄製成冊,欲留作紀念。此又妄上加妄了。
講解此經,全依朱老居士書寫本。當時未與藏經校對,但我相信朱老居士所書
,不會有錯的。
比丘智諭
前言
此經有三種譯本,均收於大正藏第十七卷。第一種譯本為元魏時菩提流支所譯
,名「無字寶篋經」。元魏係拓跋氏所建,因為孝文帝改姓元,故稱元魏。亦稱後
魏、北魏。
第二種譯本,即地婆訶羅初譯本,名「大乘離文字普光明藏經」。
第三種譯本,地婆訶羅再次翻譯,名「大乘遍照光明藏無字法門經」。
此經所闡,以般若為宗。般若漚和互為裡表,般若譯為智慧,漚和譯為方便,
為三乘所共秉,人天所遵循。三世諸佛,皆依般若波羅蜜而得成就。般若波羅蜜即
是佛性,即是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故曰「般若菩薩母,方便以為父,三世諸導師
,皆由此法出。」今以方便故,出二字法門。二字法門者,除修之道,智斷之功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