勝鬘師子吼一乘大方便方廣經講記

    顛倒真實章第十二

  此章所明生死依如來藏,如來藏即是一依。一切染淨法,皆依如來藏。若謂生

死依如來藏,是為真實。若謂不依如來藏而有生死,是為顛倒。此章是以生死依如

來藏,助成一依義。

  【世尊。生死者依如來藏。以如來藏故。說本際不可知。世尊。有如來藏

   故說生死。是名善說。】

  世尊!生死者依如來藏。

  第一句直顯一依義。如來藏者,即畢竟空也。於畢竟空中,建立一切生死法,

故曰生死依如來藏。九道眾生依業報因緣,見九法界。唯佛知法界緣起畢竟空,畢

竟空中法界緣起。

  以如來藏故,說本際不可知。

  如來藏是畢竟空,故無始而不可知。既然生死依如來藏,所以生死亦無始不可

知。

  如果有人說,有如來藏故,說有生死,此人即是善說佛法。是名善說者,即真

實義也。

  【世尊。生死。生死者。諸受根沒。次第不受根起。是名生死。】

  世尊!生死,生死者。

  前邊生死二字,是標示出生死之名。後邊生死二字,是欲解釋生死的含義。所

以說生死者,諸受根沒,次第不受根起。

  諸根是眼耳鼻舌身意六根,以其能生六識,取其能生之義,名曰六根。六根能

領納色聲香味觸法六塵,故名諸受根。

  諸受根沒者,漸漸趨向死亡。次第不受根起,人既死亡,漸漸地諸根不能生識

,不能領納諸塵,故名次第不受根起。這種情形,便名為生死。

  【世尊。死生者此二法是如來藏。世間言說故。有死有生。死者謂根壞。

   生者新諸根起。非如來藏有生有死。】

  世尊!死生者此二法是如來藏。

  如來藏是二空,此是說明生死二法,是虛妄是空。僅以世間名相言說,而說有

死有生。其實世間言說,有名無實,皆是戲論。

  世間人以假名相,說死是諸根壞,生是新諸根起。其實諸法無相,諸法不可得

,說生死者,皆是虛妄言說,與如來藏毫無關係。故曰非如來藏有生有死。這是說

生死是虛妄的,僅以世間言說而得假立。非是如來藏,實有生死。譬如水中投影,

其影只是虛妄假相,而無實體。故影雖有來去,而水體不動。影動不止,而水體湛

然。

  再如海中起波,波是假相。波相依水而有,依水而有波,作如是解者,是為真

實。若謂水外有波,波不依水,如是解者,則是顛倒。然波有起伏,猶人有生死。

波雖起伏,而水性不動。猶如人雖生死,而如來藏不動。

  【如來藏者離有為相。如來藏常住不變。是故如來藏。是依是持是建立。

   世尊。不離不斷不脫不異不思議佛法。世尊。斷脫異外有為法依持建立

   者。是如來藏。】 

  如來藏者,離有為相,如來藏常住不變。

  有為相者,生住滅三相。而如來藏者,猶之水性。水性不變,離生住滅相。如

來藏亦復如是,無有生滅,常住不變。

  是故如來藏是依是持是建立。

  猶如水是一切波浪之所依,能持一切波浪,能建立一切波浪。如來藏亦是如此

,是一切法之所依,能持一切法,能建立一切法。

  世尊!不離不斷不脫不異不思議佛法。

  猶如海水,與一切波浪不離,不間斷,不脫節,不差異。如來藏亦復如是,與

一切不思議佛法,不離,不間斷,不脫節,不差異。此即是說如來藏不異一切佛法

,如來藏即是一切佛法。一切佛法不異如來藏,一切佛法即是如來藏。

  世尊!不但如此,縱然虛妄空幻的生死,雖然與如來藏斷、脫、異、相外等有

為法。但是亦依持如來藏,而得建立。

  猶如波浪虛妄,與水性斷脫異外,但亦是依持於水而得建立的情形一樣。

  【世尊。若無如來藏者。不得厭苦樂求涅槃。何以故。於此六識及心法智

   。此七法剎那不住。不種眾苦。不得厭苦樂求涅槃。】

  世尊!如果沒有如來藏,便不能厭苦,亦不能樂求涅槃。因為六識及心法智,

皆是虛妄的生滅法,自體尚不可得,焉能厭苦樂求涅槃呢?心法智者,便是第七末

那識。

  何故六識及心法智,不能厭苦,不能樂求涅槃呢?因為生死涅槃,苦樂報應,

皆以如來藏為因。六識及心法智,亦以如來藏為因,其自體尚不可得,焉能作依作

因?  

  六識及心法智,念念生滅,以念念生滅故,所以不能知苦,不能與涅槃為因。

六識及心法智,皆係從緣,本無自性,尚不能知苦,焉能為涅槃作因?  

  唯如來藏,常令諸識,知苦求樂也。

  【世尊。如來藏者。無前際不起不滅法。種諸苦得厭苦樂求涅槃。世尊。

   如來藏者。非我非眾生非命非人。如來藏者。墮身見眾生顛倒眾生空亂

   意眾生。非其境界。】

  世尊!如來藏者,無前際,不起不滅法,種諸苦,得厭苦,樂求涅槃。

  如來藏無前際,有二種意義,一者橫遍豎窮,故無前際。二者無始無生,故無

前際。故曰是不起不滅法。不起不滅者,常住義也。

  由其常住故,乃能種諸苦,厭離諸苦,樂求涅槃。

  世尊!如來藏者,非我非眾生非命非人。

  言如來藏,量等虛空,離諸眾相。

  如來藏者,墮身見眾生,顛倒眾生,空亂意眾生,非其境界。

  身其又名我見,此言凡夫。凡夫執五陰身心為我,不知五陰皆空,故墮身見。

若達五陰皆空,則可證法身。

  顛倒眾生,是言二乘。二乘人不知常樂我淨,顛倒執著無常苦無我不淨。

  空亂意眾生。始學大乘之人,多習空觀,妨亂真解,名空亂意。此三種人,於

如來藏,非其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