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雨清涼 第二集

 目 錄

念佛功在制心……………………………………………………………………… 26

願我臨終無障礙…………………………………………………………………… 29

以堅決心持念佛號………………………………………………………………… 32

處世之道…………………………………………………………………………… 34

熟打法器…………………………………………………………………………… 35

煩惱是冤家………………………………………………………………………… 36

不要名聞利養……………………………………………………………………… 37

身體究竟是不是我………………………………………………………………… 38

懺悔業障…………………………………………………………………………… 40

迴向眾生…………………………………………………………………………… 42

出家真正的意義…………………………………………………………………… 44

斷除婬欲…………………………………………………………………………… 46

學佛貴在正………………………………………………………………………… 48

善心一處住不動…………………………………………………………………… 49

 

    念佛功在制心                民77.6.15. 農5.2.午

  今天告訴大家念佛用功的辦法。念佛,不是空空念一句佛號。有用功的法門。

要點在制心。如果你念佛不攝心,沒有用。你發現你的心跑掉了、散掉了,趕緊把

它捉回來,安置在一聲佛號上,天天這麼用功,久久用功,若干年以後,你的心才

慢慢地、漸漸伏下來了,那時你會開兩種慧;開無漏慧,近小乘法;開中道慧,近

大乘法。我們不夠資格,大略能開無漏慧已很知足。

  各人觀察自己,我的心跑掉了、散掉了,到別處去了,趕緊念佛,教你的心制

於一聲佛號。如果你的心散掉了,那是太可憐了。

  平時,什麼樣的人可以得成就呢?不用心機的人。

  你們出坡做事,當然要用心;事過無心,不可記在心裏頭,憶持不忘,那總被

六道輪迴所限制。

  如果有一輩人喜歡用心機,這個不得了,遲早要到業鏡臺前去。所以大家記住

,事過無心,這樣才能得成就。                      

  還有一個要點,制心禪,並不是呆呆地無想,那錯了,走入外道了。制心要怎

樣呢?要使你的心朗朗(就是清楚明白)而寂寂(不散亂),雖然是你的心寂寂,

而朗朗,如果僅僅的什麼都不想,那是愚痴法,是六道根。

  記住,念佛功在制心,你久久用功,可知道你念佛功夫深淺。

  我們看出來,四種念佛,觀像、觀想、持名、實相,唯有兩種念佛制心最好,

就是持名與觀想,都在制心。如觀像,教你心不亂啊;觀想,不是教你隨自意亂想

,要按照十六觀經,一步一步觀,還是一心不亂。可是最方便的是持名。實相念佛

直接入一心,沒有方便;持名念佛有方便。

  所以,你的心假使感覺散亂掉,隨外面的環境轉了,趕緊念佛,用功。

  我特別提出這法門,大家要留神用功,救你自己。

  譬如你們做事的人——執事僧,難免用心機,如果發現心有負擔了,心散亂了

,心被繫縛了,趕緊念佛,念幾句佛號,把它住於一句佛號。佛號念清楚聽清楚以

後,叫朗朗寂寂,朗朗一定是寂寂,事中不留心。

  希望大家,各自用功。千萬不可用心機,用心機,遲早自己受害。閻王老爺殿

裏的業鏡台上,那都是用心機的人,到閻王那裏還用心機:「我沒有做那些事!」

好!到業鏡臺去,就現了。現出來的,你自己做的自己看,跑不掉的!所以千萬注

意到。

  制心法門是無上法門,佛所傳,大家還記得「制心一處無事不辦」吧?天台家

立凝心禪、制心禪,再進一步就體真禪了,那入聲聞四果道了。所以,制心一門很

重要,希望大家本此而修。

  大家不相信自己觀察,如果你如此用功,會感覺你的心好像獼猴一樣,沒有一

剎那停止,如果要教它停止,唯有停止在一聲佛號上。它沒停止叫什麼呢?生死流

!停止在一聲佛號上,叫涅槃流。不相信你現在觀察,現在你的心就沒有停止。 

 

 

    願我臨終無障礙               民77.6.16. 農5.3.午

  昨天和大家講,四種念佛,功在制心,可是修其他法門,也是在制心。那麼,

念佛法門和其他法門的制心有什麼不同呢?其他法門制心是自力,念佛法門制心是

自力佛力二力。唯有念佛法門二力。這是出於什麼呢?四十八願!念其他的佛名,

稱揚諸佛功德經說都有其功德,可是唯有阿彌陀佛,念其名號就可往生。這是願力

  因為靠自力,末法時期靠不住;雖然是佛大慈大悲,可以使你帶業往生,可是

你心力羸弱,信心不堅,臨命終時,很容易招來障難。所以念佛時,念念要「願我

臨終無障礙,阿彌陀佛遠相迎。」時時刻刻,要不忘阿彌陀佛,時時刻刻,念念中

要想往生極樂。如果佛不接引,你怎麼帶業往生呢?所謂帶業往生,是佛接引啊!

所謂佛接引者,是你心願強、信心強;你信心不堅,自找麻煩,怎能夠蒙佛接引呢 

?所以大家注意到。

  念佛的制心,是二力法門,其他的法門也制心,是自力法門。二力法門是不是

要兩個心?不是的。你要是一心向於阿彌陀佛,制心一處西方極樂世界,就自然具

有二力。因為佛有慈悲願力要接引眾生,我們要以信願力求願往生,二願相應,即

得往生。不須要再另起一個心。念佛法門制心一處,就是二力。

  所以,觀像念佛、觀想念佛、持名念佛、實相念佛,除去實相念佛,其餘的都

是二力。當然實相念佛也是二力,如果達到那個程度,也是佛接引,因為佛有四十

八願。大家注意到,切實忌諱自己信心不堅,心力羸弱,那佛接引你也接不去。要

念念求見阿彌陀,念念求生西方極樂,願我臨終無障礙,阿彌陀佛遠相迎,此心一

起,二力具足。

  所以,我們末法時期眾生,由於信心不堅,心力羸弱,說不定我們臨終有障礙

。所以平時要發這個心,念念不忘。

  大家要知道,禪、密、律、天臺、華嚴、唯識、性空,皆是修一心,不同的是

自力,唯有阿彌陀佛淨土法門是二力。當然你要修彌勒淨土也是一樣,但它也是自

力,彌勒沒發過四十八願。修藥師法門也可以,但沒有說藥師佛親自來迎接。唯有

四十八願,二力法門只有這一門,其他法門皆是同樣好,二力只有這一門。

  我還告訴大家,二力功德如何產生——不造十惡業!千萬記住。如果你還造殺

、盜、婬、惡口、妄語、綺語、兩舌、貪、瞋、痴,間感二力,西方沒有這種眾生

嘛!

  所以,我們命終時有障礙沒障礙,不知道,趕緊一心念阿彌陀佛,願我臨終無

障礙,阿彌陀佛遠相迎。                         

 

 

    以堅決心持念佛號              民77.6.17. 農5.4午

  平時要以堅決心持念阿彌陀佛名號,一心求往生西方。要把此心養成金剛一般

,堅不可拔,你命終時,不管一切苦,心不失念阿彌陀佛、求生西方的正念。

  如果平時悠悠蕩蕩,不以真誠心念佛,臨命終時一定失念。如果失念以後,你

隨著異熟果報,再入六道輪迴,那就苦了。

  現在有名有利,有勢力,要想皆是無常,唯求見阿彌陀佛,唯求往生西方,這

個心才能堅持。如果你現在有疾病,不要只求其好,要趕緊念阿彌陀佛求往生,這

是信號。如果只顧色身好,那好比是漏瓶盛水,總希望其滿,終必滴水不存。智者

所不取。

  所以大家注意到,你就是把佛號念到金剛一般,是否到時候臨終無障礙,是否

到時候你失念不失念?那還不一定,何況你悠悠蕩蕩呢!雖然是想往生,想解脫,

背道而馳,不得其果,千萬不要落入異熟果報!

  感異熟果報,在意業裏有兩種法,一個如意,一個不如意。如意的是貪,你有

沒有?不如意的是瞋,你有沒有?佛在經上說得很清楚,憎愛二心感異熟果報。

  大家知道,如果不蒙佛接引,難逃枷鎖。所以,念念之中,至誠懇切,求佛接

引!                                  

 

 

    處事之道                  民77.6.20. 農5.7.午

  處世間,難免有興衰毀譽稱譏苦樂八風,聖賢者難免,何況我們凡夫?

  出去講經、講戒,難免和人接觸,有人毀謗,不可和人家辯論,當做是善意的

指教,有則改之,無則勉之,默然而受。

  講經和外邊世間接觸的時候,如果有人問法,小乘法可以跟他說是小乘法,外

道法可以說是外道,不可提名,某某人是小乘去,某某人是外道法。如果有人說:

某某法師講經這麼說對不對?你不回答,默然。因為那有人我是非在裏頭。如果他

說,這個法怎樣是對?怎樣是不對?你可告訴他。如果他提出名字來,不可回答。

如果你回答,有人我是非。

  講經的時候,千萬不要批評別人,只許讚歎,講得好講得壞,讚歎,人非聖賢

孰能無過?誰能講經講十全十美?唯有佛!所以,別人批評我,謙虛恭敬接受,這

樣你們處世間,可以沒有大過。

  現在講經的很多,我們得退則退,講戒的不很多,我們能幫忙就給人家幫忙。

 

 

    熟打法器                  民77.6.21. 農5.8.早

  打法器,要先把課誦本看熟;練習不熟,不可上去打。要了解那兒須打磬、押

磬,那兒不須打磬。打磬打在磬邊緣,不可打在肚上。

  第一次、第二次打錯,是難免的,再錯,要打香板。作課要莊嚴,法器打得好

,龍天護法;打不好,龍天不喜,常住不安。所以法器打錯,要向韋馱菩薩懺悔。

 

 

    煩惱是冤家                 民77.6.21. 農5.8.午

  煩惱是冤家,你們修學圓覺經就知道了,我本無生,由於煩惱因緣才落入生死

。煩惱,唯識宗說有六種:貪、瞋、痴、慢、疑、惡見。由於煩惱起,它如意了,

卻使我受到損害,為什麼不是我的冤家呢?貪心起,如意了,得到貪了,可是我,

落餓鬼道;瞋心起,它如意了,可是我下地獄了;痴心起,它如意了,可是我,落

入畜生道;所以,它如意了,我受損害,為什麼不是冤家呢?

  大家總認為我,生煩惱,其實,冤家主宰你,大家要認識,煩惱是冤家。這個

都從我念起,貪瞋痴慢疑惡見,皆是我念所生,所以大家要放下我,我本不生,你

不放下,隨緣生六道。

  我念起的有兩種法,一種煩惱,一種所知。如果放下我念,我清淨的話,一切

太平。希望大家注意到。                         

 

 

    不要名聞利養                民77.6.22. 農5.9.午

  今天和大家講兩件事。第一,學經法要入諦理,不必循文,好比說,你知道一

加一的道理,可以推演出無量無邊的數學,並不是你把無量無邊的數學都知道答案

,那算是數學好。智慧者去買桃子,嚐一個,很甜,就知道了,愚痴人才每一個桃

子咬一口再買!千萬不可這樣。

  第二件事情,我們西蓮淨苑的弟子們,不要名聞利養,只有道,上求佛道下化

眾生,不要出名、有利、有供養。你上求佛道下化眾生,供養自然來。因為求名聞

利養的人,第一個,不能持戒,破戒;第二個,不能修定,破定;第三個,不能開

慧,破慧;第四個,不能得無上菩提。非道人所應有。所以大家記著,不要名聞利

養,名聞利養他們要爭,給他們好了,我們默默無聞地作一個老老實實的出家人。

  這都是佛所說,要依照佛語。佛說,名聞利養,破道人皮,皮者戒也;再破道

人肉,肉者定也;再破道人骨,骨者慧也;破道人髓,髓者無上菩提。我們謹慎依

佛語奉行,作佛的一個真正弟子。                     

 

 

    身體究竟是不是我              民77.6.23. 農5.10.午

  大家學佛都很精進,在佛法中懂得不少,現在有一個謎讓大家猜一猜,這謎很

難,大家慢慢地猜。自古以來,猜對的沒幾個,如果你能猜對,你得解脫。

  我們知道,我們被身體所障,現在大家猜猜看,這身體究竟是不是我?如果身

體就是我的話,我的身體是由父母的精血所成,那我的身體是父母的身分;如果父

母的身分就是我,父母的身分是男精母血,那一切眾生的男精母血都是我。

  或者有人說,父母的身分不是我,父親的身分不是我,母親的身分也不是我,

父母和合才產生我。這個於道理不合。父親的身分沒有我,母親的身分沒有我,兩

個沒有我加起來應該還是沒有我,怎麼兩個沒有我加起來變成我?不合道理。所以

,父母身分一定有我。

  如果父母身分有我的話,那大有問題。我們請問:父母沒出生以前我在那裏?

他沒出生以前沒他的身分啊,那時我在那裏?如果父母沒出生以前已經有我,那父

母的身分不是我,他沒出生以前就有我了嘛!再換句話說,如果父母沒出生以前就

有我了,那何必等到父母再生我?那不是重覆嗎?假定說父母沒出生以前已經有我

,那有我一定有體性,因為我是有法,有法一定有其體性,如果我已經有了體性, 

何必等到父母再生呢?

  或者說,父母沒出生以前那個我,有是有,不過他沒有體性。如果法沒有體性

,等於虛空,我等於虛空,怎麼說有我?橫說豎說,想不通。

  如果有人猜對了,想通了,你得解脫。我們知道自古以來得解脫的,只有幾個

老祖師。大家不妨費點腦筋猜一猜。                    

 

 

    懺悔業障                  民77.6.24. 農5.11.午

  大家要懺悔業障。我們今世造的業無量無邊,過去世所造的業更是無量無邊。

不假懺悔,不得清淨。所以大家要在佛前至誠懇切懺悔,懺悔過以後不再犯。

  懺悔有兩種:理懺、事懺。理懺者,「罪性本空由心造,心若滅時罪亦亡,心

滅罪亡兩俱空,是則名為真懺悔。」事懺,在佛前至誠懇切:「往昔所造諸惡業,

皆由無始貪瞋痴,從身語意之所生,一切我今皆懺悔。」理懺境界太高,不是我們

的境界,我們還是老老實實在佛前至誠懇切懺悔。

  其實說起來,理懺事懺是一貫的,不是二法,眾生不知才加以分別。約第一義

諦講叫理懺,約世俗諦論名之為事懺,其實還是二諦融通。譬如,事懺懺悔過以後

,罪業自然不增,不經懺悔,罪業則增。這就說明罪業無性,懺悔則空,不懺悔則

增,還是由心造的。起心造罪業,罪業則有;起心懺悔,罪業則空。如果罪業不空

,是有定性,那不合道理。如果罪業定性有,那不必等身口意造,他也有啊!要是

罪業定有的話,你不造惡業,也要下地獄,他定有嘛!你不造善業也上天,你不念

佛也得往生,他定有嘛!要知道罪業不決定,所以可懺悔。心造則有,心懺悔則空

,這不還是罪業本空由心造嗎?滅心,就是懺悔,懺悔就是滅造作心,不知二諦的

眾生,才把理懺事懺分為兩回事,你們久學二諦,如果入二諦知道這道理,就知道

理懺事懺是一貫的,從第一諦邊說叫理懺,從世俗諦邊說叫事懺。

  理懺是無作戒體,他本來是空的。事懺是作戒體,不假佛前至誠懺悔,他不滅

。至誠懺悔過以後他就滅,如果起心造作他就生,你們學過戒也知道,這就是作戒

體。

  希望大家至誠懇切懺悔,我們造的惡業無量無邊,不懺悔那得解脫?    

 

 

    迴向眾生                  民77.6.25. 農5.12.午

  結夏眼看快過一個月了,各人各自檢討,在經法方面、在戒律方面、在念佛修

行方面有進步沒有?再檢討,對大眾僧、對常住、對一切眾生有什麼貢獻沒有?

  因為出家修道只有二道——定道、慧道。檢討經法、戒律、念佛是否有進步,

那是自度,就是定道。檢討自己對大眾僧、常住、一切眾生是否有貢獻,那是度人

,就是慧道。出家者,自度謂之功,度人謂之德。

  我們這一夏所有功德,到七月法會,迴向一切眾生。不為自己求安樂,但願眾

生得離苦。所有一夏功德,迴向一切眾生。

  各人自己檢討自己,如果自己也沒有功德,又沒有功德迴向眾生,你應該起大

慚愧心。要知道,施主一粒米,大如須彌山,今生不了道,披毛戴角還。了道者,

就是自度度人。千萬不要糊塗——我不敢接受供養。其實你一樣得罪。你只要沒修

行沒功德就有罪過。你走的路、站的地都是眾生的,飲一滴水都是四事供養。

  所以,如沒有修學經法、戒律、念佛,對常住、大眾僧、一切眾生沒有貢獻,

就功德不具。舉足動念,無非是業,無非是罪,你受與不受都是一樣。你是出家受

具的人,出家受具的人,沒有一點是你的,你站的地方,坐的地方都是國王的。所

以要時時刻刻想到上報四重恩。我們這一夏功德,迴向七月法會一切眾生。   

 

 

    出家真正的意義               民77.6.27. 農5.14.午

  今天講出家真正的意義。你要是不知道的話,空白的出家。新出家的,應該學

,叫學人。

  根據佛在經上說,有四種法應該學。一、經——應該以正理去學。二、戒律—

—依佛言教去學。三、修行——我們修行淨土法門。四、作僧眾事——應該要學,

在中國禪堂叢林特別注重這風氣。

  這樣經法、戒律、修行淨土法門、作僧眾事,自己得道,叫自利。以此法告訴

別人叫利人。自利利人叫菩薩行。

  自己有所得、有所成就,要以此法利益眾生。如果自利得到,利人也辦到。自

利謂之功,利人謂之德,那是功德稍微具足了,以此功德你可以養老。如果功沒有

、德也沒有,老年來你如何養老?如果能得養老之法,可以了生死,往生西方。如

果養老不知道,還是糊里糊塗,你怎麼能夠了生死往生西方?那沒得出家的真正意

義,空白剃頭一場。

  大家注意到:少年應該認真學;自己得到成就,進入壯年,應該弘法利生、廣

修功德;等老了,以此功德自修、自證、自了生死。所以我們要建立「少有所學,

壯有所用,老有所安,往生有所安排。」的道場。

  經法、戒律、修行、僧眾事有個共通的要點——他可解脫生老病死。我們既然

是受業報身落入生死,生此業報身就應該想辦法解脫老病死。解脫老病死的辦法,

就是少有所學,壯有所用,老有所安,往生有所安排。希望大家共同努力建設這個

道場。無論我在不在,要保持這個道風,那才是出家一場真正的意義。要不然你混

飯吃,很可憐!此身一失,要還債的。如果這幾項注意到了,叫了道,了道不必還

債。

  這不是一個人、兩個人的力量可以完成的。要靠大眾僧同心合力才能完成。

  最後大家要知道什麼是正法正理。我們要以正理印證一切的,此法很深。

  正法者,一切法無自性。                       

 

 

    斷除婬欲                  民77.6.28. 農5.15.早

  今天講修行要注意的事。招邪鬼有兩種原因。

  一、起婬欲念,犯自不淨行,邪鬼便輕慢調戲。大家千萬不可犯自不淨行。如

果有時犯的話,趕緊向觀音菩薩懺悔。求觀音菩薩令我斷除婬欲,因為觀音菩薩尋

聲救苦,大慈大悲。

  二、有人想得神通,想得怪異。你起這個心就把邪鬼引來了,那叫盲修瞎練,

那是外道法,千萬注意到不要那麼修。這兩樣事情注意到不要犯。

  年老的人,不要認為我老了,沒有婬欲。那騙人!你沒有婬欲行不錯,但還有

婬欲心。如果沒有婬欲心,應該脫離六道輪迴,成四果阿羅漢。自己再不要以那個

話騙人,說年老了沒有,不可能,你不假修行,怎麼能斷?二果聖人還要到欲界來

一次,何況你?三果聖人還沒出三界,唯有四果斷盡婬欲出三界。不要自誇大口,

要記住這兩種情形——不犯自不淨行,不要招引邪鬼。

  不犯自不淨行,邪鬼不會輕慢你。世間法也是一樣,一個正規的女人,男人不

會對他起邪念的。

  大家一定具足守持戒律、威儀。戒律和威儀具足,身上會有光,神鬼不敢輕慢

  經上說,無戒無威儀之人,日間無常大鬼在其身邊,夜間無常大鬼在其床前。

你和無常大鬼天天在一起,怎麼會得道?甚而言之,怎麼會得平安?

  和世間道理一樣,如果行為端正不可犯,邪男邪女不敢親近你。出家人也是一

樣,戒儀具足,一切邪念眾生不敢侵犯你。

  如果你做邪鬼的奴隸,你就苦了,生死都在他手中。被人所奴役就很苦了,何

況被鬼所奴役?                             

 

 

    學佛貴在正                 民77.6.28. 農5.15午

  末法時期學佛貴在正,不在多。佛法有兩方面——性、相。相的方面名之為教

,性之方面名之為理。

  如果教以顯理,理以成教,名之為正。如果有教無理,名為戲論,那是不正。

你們學佛要注意到,不要光追求名相,認為那是佛法。

  如果教以顯理,理以成教,是正法,沒有錯;如果有教無理,不是正法。希望

大家注意到。

  由教理而立修行,由修行逐漸證果位。在佛法中有四種,稱之為教、理、行、

果。

  唯識宗把性相(理、教)合為一說,稱之為境,根據境起行叫行,以行證果。

其實他把教理行果,合併說為境行果而已。

  所以大家修學佛道,有教有理是正法,是佛法。有教無理不是佛法。要有擇法

覺分。

  有教有理,能做到這一步,是你用名相;有教無理,是名相用你。要注意到。

 

 

    善心一處住不動               民77.6.29. 農5.16.午

  今天講修行的真實義。我發現你們之中,有人盲修瞎練。有的不吃飯,有的不

睡覺,有的不倒單,有的尋神覓鬼,他認為是修行,那正是墮地獄的。

  你們之中有教人邪法的,這要不得,害眾生慧命的。你們作課打坐,可能睡得

很高興,那你是自誤誤人,此身一過,牛頭馬面,不知道,實在可怕。打坐的人,

痴痴呆呆坐在那裡,那是愚痴法。

  真正修行打坐怎麼修?心住一緣,也叫心緣一境,也名之為心住一境,心一境

性。

  龍樹菩薩說,善心一處住不動。在三性之中有善、惡、無記,簡別惡法、無記

,須善心一處。

  實在說起來,就是阿彌陀經所說的「一心不亂」,大勢至菩薩念佛圓通章所說

的「都攝六根,淨念相繼。」

  如果你坐在那兒痴痴呆呆,心中一念也沒有,那是無記法。要教善心一處住不

動。心一境性,住於一緣,不散不亂,那才是正修行路。再打坐的時候,就如此修

。不可落入惡法、落入無記。

  你們不是修惡法,就是修無記法。不吃飯、不倒單、不睡覺,那是無記法。求

見神見鬼那是惡法,皆非善心一處,要以此教眾生的話,一盲引眾盲,一同入火坑

  如果心住一緣,心一境性,一心不亂,它不單獨是定,而是定慧等持,叫清淨

心。再打坐往這裡用功。

  有兩種法破清淨心,一種散亂,一種昏沈。你們大部份打坐,不是痴痴呆呆落

入無記,就落入昏沈,通體無明。你能活多久?不及早下手用功,到臘月三十那天

到來,你將什麼法對付生死啊?希望大家注意。

  善心一處住不動,此法修行最好。最方便的方法,單提一聲佛號。在一聲佛號

裡面,沒有別的雜念,這就是作而無作,無作而作,最高修行法門。希望大家各自

努力。

  打坐的時候要注意到,如果心單提一聲佛號,心不離佛,佛不離心,那就是涅

槃。才一起心動念,就落入生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