側聞散記第二集
目錄
《二、修行》
舉足動念無非是業無非是罪………………………………………………………… 84學佛要解脫束縛……………………………………………………………………… 86
持戒念佛懺悔業障廣修功德了生死………………………………………………… 87
直心深心迴向心……………………………………………………………………… 88
一心念佛身受心不受………………………………………………………………… 89
發願讓冤親離苦得樂………………………………………………………………… 90
散心雜話信施難消…………………………………………………………………… 91
《二、修行》
惠濟問我,地藏經上說,閻浮提眾生,舉足動念,無非是業,無非是罪。大家
檢討檢討各人,你舉足動念,皆是業,皆是罪。
業和罪,由十種法生。身是殺盜婬,口是妄語惡口綺語兩舌,意是貪瞋癡。所
以「往昔所造諸惡業,皆由無始貪瞋癡,從身語意之所生,一切我今皆懺悔。」
你檢討你自己,你辦事、思想、說話,有沒有殺?有沒有盜?有沒有婬?講話
的時候,有沒有妄語?有沒有惡口?有沒有綺語?有沒有兩舌?起心動念,有沒有
貪?有沒有瞋?有沒有癡?各人平心靜氣檢討,一動就是業,就是罪。不相信各人
檢討。所以我時常勸大家念阿彌陀佛。誠心念阿彌陀佛,十惡業不犯;如果還有犯
,其心不誠。
所以告訴你們大家「諸惡莫作,眾善奉行,自淨其意。」已經和你們講過「諸
惡不作」十惡業不犯;十惡業不犯,凡有所為,皆是功德,就是「眾善奉行」;「
自淨其意」就是心沒有貪瞋癡,清淨心。所以說「往昔所造諸惡業,皆由無始貪瞋
癡。」
各位每天檢討,睡覺以前檢討,我今天犯殺了沒有?犯盜了沒有?犯婬了沒有
?說話犯妄語了沒有?犯惡口了沒有?綺語兩舌犯了沒有?起心動念犯不犯貪?犯
不犯瞋?犯不犯癡?各人平心靜氣檢討,如果有犯,那就是業,就是罪。
大家雖然念佛,要十業不犯,定得解脫;還犯十業,你沒真心念佛啊!大家聽
懂了吧?各人檢討,犯不犯?如果犯,就是業,就是罪,地藏經說的一點兒不錯啊
!
七十八年十月十四日
學佛要解脫束縛,解脫束縛有四種:業障、煩惱、妄想、無明。這四種當中,
業障最重。
你們檢討檢討:業障消了沒有?煩惱除了沒有?妄想斷了沒有?無明破了沒有
?破無明就是佛。這四種煩惱都由無明生,無明力最大。
和你們講的,平時都有實在用。消業障、斷煩惱、除妄想、破無明,這四種業
有四種法可修,你們想一想可知──持戒、念佛、懺悔、廣修功德,我都和你們講
過。
不相信試一試,沒有含糊之處,持戒可以消業障、斷煩惱、除妄想、破無明─
─戒法身嘛!念佛更不用說,可以辦到;懺悔,大家都知道,當然可以辦到;修功
德,功德第一,當然可以辦到。
你們善思惟,我所說的話,可持可奉,沒有不可持之處。你們好好想一想,我
沒有和你們說玄妙的,都是實在的。
生老病死是業繫苦,業繫苦是逃不掉的,佛說上天入地入大海中皆逃不掉!業
繫苦由於煩惱因所起。生老病死苦是苦諦,業煩惱是集諦。
想了生老病死苦,要不造業,不生煩惱。煩惱從妄想來,妄想從無明來。
菩薩了生老病死苦,破無明。平時大家持戒、念佛、懺悔業障、廣修功德,小
的可以不起惑、不造業,大的可以破無明。
若不了生老病死苦,不除業繫苦,不斷煩惱,上天入地也逃不了。
七十九年七月二十一日
你們千萬留神,唯有四種法可避免業繫苦、煩惱苦、無明苦,這幾種苦就是佛
說的五住地煩惱。四種法是持戒、念佛、懺悔業障、廣修功德。如果有人不相信,
就糟糕了。
不造業──怎麼能不造業呢?經上說,舉足動念,無非是罪,無非是業。具有
直心、深心、迴向心,就能夠往生。如果時時刻刻具有三心,一定沒有業、沒有煩
惱、沒有妄想,究竟處沒有兩種生死。
時時刻刻記住「直心、深心、迴向心」。
七十九年八月六日
有病,一心念佛。一心念佛,就是身受心不受。
念佛,最大的好處,當然是可以往生,直截了當地說,可以證法性身。證法性
身正是念佛。
念佛,是念十方佛。念阿彌陀佛,是念彌陀淨土。念十方佛,可以成佛;念阿
彌陀佛,可以往生。往生,是作阿彌陀佛的眾生。
西方,是一真法界。一真法界,有兩種分別:淨、穢。娑婆世界,是眾生心,
淨土,也是眾生心。一切唯心造。
念到淨土時,就是一真法界。念穢土時,還是一真法界。
今後大家修行,要發個願:歷代父母、歷劫冤親,速離惑業苦,速得往生西方
。
眾生受苦,由惑業而來,所以教他離惑業苦。往生西方,才究竟。
你知道嗎?我們的歷代父母、歷劫冤親,在苦道受苦。因我們造惡業,他們受
委屈,無處可訴。所以,我們要發願令他們離苦。
第一,今後要是有人來供齋,典座寫條子公布,規定幾菜一湯,不可太多。四
菜或五菜,要節省。不可太浮華,不可太多。
第二,用齋時,觀想諸佛菩薩遍滿虛空來接受供養,我比丘(比丘尼)某甲,
僅食其餘。因為我們沒有福報消受。
第三,千萬不要吃飯時講話,散心雜話,信施難消,大眾聞磬聲各正念。
八十年六月二日 集眾蓮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