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版

《唐同德寺无名和尚塔铭并序》的发现及其学术价值

杨曾文

佛学研究
第 9 期 (2000 年)

中国佛教文化研究所


内容提要:唐代无名和尚(722-794),俗姓高,先师事北宗之祖普寂,学渐教禅法,后投到南宗荷泽神会的门下接受顿教禅法,继承南宗的法系,晚年在五台山佛光寺传法。华严宗的四祖澄观(738-839),在早年参学过程中曾从牛头山慧忠及径山道钦学牛头禅法,并到洛阳参谒无名和尚〞咨决南宗禅法〞。新从五台山佛光寺附近发现的《无名和尚塔铭并序》,提供了无名在师事神会以前曾在北宗〞华严尊者〞普寂门下学法的新情节,可以与《宋高僧传 • 无名传》等互相补充,对研究唐代禅宗、华严宗和五台山佛教具有重要学术价值。

 

   五台山是中国佛教形胜之地,古迹文物很多。1996 年 11 月山西佛教文化研究所的温金玉副所长应我的请求将他新发现的《唐东都同德寺故大德方便和尚塔铭并序》手抄本寄给我,告诉我这是唐代禅宗神会弟子无名和尚的塔铭和序。我读过以后认为此塔铭序很有学术价值。

   《唐东都同德寺故大德方便和尚塔铭并序》(下面简称《无名塔铭序》)发现于五台山佛光寺的东山坡,题〞上都资圣寺沙门慧岌文〞。慧岌在碑文中称无名和尚为〞吾师〞,在序文最后说〞恭承教义,乃为铭〞,看来是无名的弟子。然而〞上都〞是西都长安,资圣寺是长安名寺,开元十一年(723)密教高僧金刚智曾奉敕在此译经,此寺被认为是〞四海三学之人会要之地〞。(1) 《无名塔铭序》著于无名死后的第二年,也许慧岌在此之前已经住进长安资圣寺。

   无名和尚,在宋赞宁《宋高僧传》卷十七<唐洛阳同德寺无名传>、宋延一《广清凉传》卷下、明镇澄《清凉山志》卷七等,对无名的生平事迹有详略不同的记述,而以《宋高僧传》所记述的史实比较详悉可信。此外,唐宗密《中华传心地禅门师资承袭图》所列以菩提达磨为初祖的禅宗承袭图中,在〞神会第七〞之下,列有〞浮查无名〞之名,此即无名;在宋道原《景德传灯录》卷十三所载〞洛阳荷泽神会大师法嗣一十八人〞中有〞五台山无名禅师〞,但因〞无机缘语句〞而未予立传。新发现的《无名塔铭序》与上述传记比较虽文字迥异,但在内容上与《宋高僧传 • 无名传》却十分接近。

   下面先将《无名塔铭序》的内容进行介绍,然后就此塔铭序的价值略作说明。

 

一、《无名塔铭序》所述无名的生平

   无名和尚(722-794),字方便,俗姓高,祖籍渤海郡(治所在今山东阳信县西南),出身望族仕宦之家。(2) 出家后渐有名望,修〞少欲之行,习无生宗〞,意为持戒苦修,并修习大乘般若空义和〞不生不灭〞的中观教理(此当特指禅宗)。

初依北祖华严,从渐而入;后访南宗荷泽,自顿而证。

〞北祖华严〞是指禅宗北宗所奉之祖普寂 。(3) 普寂(651-739)是神秀的弟子,在玄宗和朝廷显官的支持下继神秀之后为北宗的领袖,被北宗奉为继达摩-慧可-僧璨-道信-弘忍-神秀之后的〞七祖〞。普寂的禅法继承神秀,主张通过不断的修行(在坐禅中观空,观净)断除烦恼,逐渐达到解脱。以慧能为创始人的南宗主张〞识心见性〞,顿悟成佛,称北宗禅法为〞渐教〞或〞渐悟〞之教并加以批评。神会(684-758)是慧能的弟子,在慧能死后到北方传法,宣传慧能的顿教禅法,曾与北宗进行辩论,称北宗没有得到从菩提达摩以来的祖传袈娑,不是正统,并且所传禅法是引人渐悟之教,所谓〞师承是旁,法门是渐〞。神会后应兵部侍郎宋鼎之请入住洛阳荷泽寺传法,影响日著,人称〞荷泽和尚〞,其法系称荷译宗。以上引文是说,无名先师事北宗之祖华严尊者普寂,从受渐修入悟之教,此后投到南宗荷泽神会的门下,接受顿教禅法。从此他成为神会的弟子,继承南宗的法系。此外,他对于大乘其它教理、般若思想(《般若经》既讲空义,又讲〞智巧〞或〞方便〞--梵音〞沤和拘舍罗〞)也有深刻的理解。所谓〞既不舍于文字,亦不耽著禅味〞,是说虽奉强调〞见性〞的禅宗,然而并不舍弃文字经教,也不执著于禅定。

   无名喜欢游览山水,不爱在城镇繁华的地方逗留,周游过衡山、庐山、五台山、四明山、虎丘等地,以〞浮植〞作为隐居修行之所。晚年,对自己的道友说,当年释迦牟尼(意为〞能仁〞)佛在拘尸那迦向弟子作最后的说法,表示自己行将入灭,我看清凉山(五台山)是大圣文殊师利菩萨常与一万菩萨说法之的名胜之地(4),是个很好的栖身修行的场所。于是巡游五台山,开始居住在五台山前面的铁勒寺。

   山西省在唐为河东道,治所在太原。贞元三年(787),河东节度使马燧的部将李自良(714-776)因先后参加平定魏博镇田悦、李怀光的叛乱立功,诏代马燧以检校工部尚书为河东节度使。李自良信奉佛教,在任期间,与〞都虞侯〞(军中执法长官)张瑶听闻无名的名声,亲自修书并奉礼品派人到五台山送给无名作为供养,邀请他到太原传法。无名想到当年释迦牟尼佛曾说过以佛法〞付嘱王臣〞的教导(5),既然对于节度使的邀请不能推辞,便应请出山前往太原。李自良与部下盛礼出城迎接,对于无名应请赴斋感到心愿满足,莫大欣慰。

无名在太原城内受到民众的热烈欢迎,前来礼拜问法者很多,他只以一首偈颂作答:

若人欲了知,三世一切佛,当观法界性,一切唯心造。

这首偈颂的大意是:如果你想了解什么是三世一切佛,那么,应当通过观想法界的本性,即真如、佛性,体悟一切皆空,一切皆心识所变现的道理。无名说,这是真实圆满的佛法(〞真乘了义之说〞),应当遵照去修行。说完之后立即归山,节度使府的将领和城中民众都来送行。

   无名回到五台山之后,便住进佛光寺。贞元十二年十二月十二日(进入公元 794 年)去世,年七十二岁,僧腊四十三岁(受具足戒后已过 43 个夏安居,即 43 年)。河东节度使李自良与部下将领、幕僚闻讯送来金钱施舍。在寺所在的中峰建造宝塔,安葬无名和尚的遗骨。

   寺主名法兴,与无名本非师徒关系,但因景仰无名的道德,也身穿丧服,临坛参加追荐法会。无名的弟子道常,为报师恩,在宝塔附近结庵一心坐禅诵经。其他弟子莫不悲泣。慧岌有感于师教,为宝塔写序述师生平并撰铭颂德。

 

二、《无名塔铭序》的意义和学术价值

   《无名塔铭序》的发现提供了无名传记的新资料,可以与《宋高僧传 • 无名传》等互相补充,对研究唐代禅宗、华严宗和五台山佛教具有重要学术价值。

(一)无名是先学北宗,后承南宗

   《宋高僧传 • 无名传》记载,无名二十八岁出家,住同德寺,先学戒律之学,后〞闻有禅宗,思千里而请决〞,曾随师游方,参访祖师遗迹,〞得会师付授心印。会先语诸徒曰:吾之付法无有名字。因号无名也。〞(6) 据此,无名先学戒律,后拜谒神会,从受南宗禅法,并且因为听神会称自己所传授的禅法〞无有名字〞(神会继承慧能,禅法以无念、无相、无住为宗旨),便以〞无名〞作为自己的号。无名从神会受法,在《景德传灯录》卷十三、《广清凉传》卷下、《清凉山志》卷七等都可以得到证明。

   然而,《无名塔铭序》的发现提供了无名在师事神会以前曾投到北宗〞华严尊者〞普寂门下的新情节。所谓〞初依北祖华严,从渐而入;后访南宗荷泽,自顿而证。〞这种先渐后顿的受法经历,不能不对他的思想产生重大影响。此外,他对其它大乘教理,特别是般若空义、中观学说也有相当的造诣。

(二)无名游历各地和所谓〞浮查无名〞

   唐代禅宗僧人风行游方,巡礼各地丛林参访名师,问道求法,正如慧能弟子玄觉《永嘉证道歌》所说:〞游江海,涉山川,寻师访道为参禅。〞《无名塔铭序》也提供了这方面的证明,说无名〞尝好游山水…由足衡山、庐山、天台、四明、虎丘〞;而在《宋高僧传 • 无名传》中所记地方更多,说无名离开神会之后,〞志历四方,周游五岳、罗浮、庐阜、双峰、皖公、炉岭、牛头、剡溪、若耶、天台、四明,罔不询问〞。

   在这些地方佛教寺院较多,其中有的是禅宗传播的中心。从无名生活的年代来考察,五岳的南岳衡山,有南宗著名禅师石头希迁(700-791)在那里传法;当时与石头齐名的马祖(709-788)在洪州南昌传法,他的弟子归宗智常在庐山传法;天台山是天台宗的发源地,天台宗以止观著称,九祖湛然(711-782)继玄朗之后在国清寺传法;双峰山在今湖北黄梅,当年禅宗四祖道信曾在此传法;皖公山曾是禅宗所奉的三祖僧璨隐居传法之地;牛头山在今南京,是禅宗牛头宗发源地,当时牛头慧忠(683-769)在此传法。其它地名情况不明。《宋高僧传 • 无名传》说他:〞风格高远,神操朗沏,博识者睹貌便伏,僻见者发言必摧。〞看来他在周游各地求法参禅过程中表现出非凡的才智和善辩。

   《宋高僧传 • 无名传》还记载:〞德宗方纳鲜于叔明、令狐峘料简僧尼事,时名有表直谏,并停。〞鲜于叔明(?-787),后改姓李,初为剑南节度使判官,历任洛阳令、京兆尹、邛州剌史,在大历末年(779)为剑南东川(方镇,在今四川东部)节度使、遂川剌史,经过长期治理,境内安宁。他对佛道二教反感,曾向德宗上疏,说:

   佛,空寂无为者也;道,清虚寡欲者也。今迷其内而饰其名,使农夫工女堕业以避役,故农桑不劝,兵赋日屈,国用军储为斁耗。臣请本道(按:此指剑南东川地区)定寺为三等,观为二等,上寺留僧二十一,上观道士十四,每等降杀以七,皆择有行者,余还为民。(《新唐书》卷一四七<李叔明传>)

批评当时社会迷信其教说并盛建寺观(〞迷其内而饰其外〞),建议在剑南东川将佛寺分为三等:一等仅留僧人 21 人,二等 14 人,三等 7 人;道观分为二等:一等 14 人,二等 7 人,借此对僧人、道士进行淘汰,未被留下的僧人、道士一律还俗。唐德宗表示赞同,认为〞可为天下法〞,主张将实施范围扩大,下尚书省议。其间有的官员建议僧道应输绢服役,或限以老年才许出家等等。唐代僧道二教事务属祠部管理,祠部属于尚书省礼部。当时任礼部侍郎的是令狐峘,大概他参与了此事。(7) 然而此事仅有议论,并未付诸实行。《宋高僧传 • 无名传》记载无名曾为此事向朝廷上书直谏,说明他是一个有相当活动能力的人。然而此传所载鲜于、令狐二人流放南海为百姓的说法,并不符合事实。鲜于叔明以太子太傅致仕,死于贞元三年(787);令狐峘因过失贬官吉州别驾,后为剌史。

   按照《宋高僧传 • 无名传》的记载,无名是在他去世前三年,即唐德宗贞元六年(790)到达五台山的,当时是李自良任河东节度使之后的第三年。无名到五台山后极短的时间内就名声远扬,受到当地最高军政官员李自良的供养和邀请,证实无名在当时佛教界是有相当地位的。李自良供养和邀请无名的事不见于《宋高僧传》等书记载,也是《无名塔铭序》提供的。

   宗密《中华传心地禅门师资承袭图》所列禅宗世系图中,在神会的弟子中有〞浮查无名〞的名字。〞浮查〞是什么意思?按照唐代僧人称名的习惯,名字前二字或为地名,或为寺名,或为号,〞浮查〞当是地名。《无名塔铭序》中在记述他游历各地之后说:〞浮植为隐遁之所〞。〞浮查〞也许就是浮植,〞查〞乃〞植〞字的误写。此地究竟在何处?不得而知。

   无名一生有没有著作?塔铭序没有记载,但《宋高僧传 • 无名传》最后说:〞或云名著《疏解弥陀经》焉。〞并不肯定。

(三)无名与澄观

   澄观(738-839),是中国华严宗的四祖,出家后游历各地和访师修学,对 8 世纪后半期中国佛教界流行的三论宗、天台宗、禅宗、华严宗以及律宗等的佛学思想都有深入系统的理解,积累了广博的知识,为他以后以华严宗为中心广泛吸收各宗教理建立自己的华严宗学说奠定了深厚的基础。澄观继承自杜顺至法藏以来的华严思想,对新译《华严经》、《入法界品》作了注疏,并撰有《华严经随疏演义钞》、《华严法界玄镜》、《华严经略策》等大量著作,被称为〞华严疏主〞。他在唐后期儒家提倡〞道统〞并吸收佛教思想强化对心性的哲学论证,禅宗以其〞即心是佛〞的禅法风行社会之际,强调华严宗教理中的法界的心性意义,并从理与事的对应关系角度提出四法界(事法界、理法界、理事无碍法界、事事无碍法界)论,在中国思想发展史上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澄观在早年参学过程中曾学习禅宗,据《宋高僧传》卷五<澄观传>记载,他从牛头山慧忠及径山道钦学牛头禅法,并到洛阳参谒禅宗无名禅师〞咨决南宗禅法,复见慧云禅师了北宗玄理〞。(8) 在宗密《中华传心地禅门师资承袭图》的禅宗传承表中,继〞浮查无名〞之后是〞花严疏主〞。所谓〞花(华)严疏主〞即澄观。宋道原《景德传灯录》卷十三记载:

五台山无名禅师法嗣--五台华严澄观一人,无机缘语句不录。

很清楚,古来禅宗史书将澄观作为无名的弟子是很明确的。

   前面已经提到,无名从慧能弟子神会接受南宗禅法,因此从禅宗的传承来说,澄观是神会的第二代弟子。虽然他也从接近南宗的牛头宗、北宗受传禅法,然而既然把他作为继承神会--无名之后,说明他受南宗的影响最大。尽管如此,澄观是以华严宗作为自己信奉的主体的,并且以此为前提来会通禅、教,将禅宗、天台宗等宗派的思想吸收到他的华严宗教理体系之中。澄观在《华严经随疏演义钞》卷二在讲述自己以十项宗旨注释新译《华严经》,其中有一段话是:

   用以心传心之旨,开示诸佛所证之门。会南北二宗之禅门,撮台、衡三观之玄趣,使教合亡言之言,心同诸佛之心,无违教理之规,暗蹈忘心之域,不假更看他面,谓别有忘机之门。

是说以禅宗的〞以心传心〞的宗旨,宣示佛所证悟的至高精神境界--真如佛性,此即〞一心法界〞;会通禅宗南北二宗的禅法,吸收天台宗(天台宗正式创立者智顗曾受法于天台衡山慧思)的止观学说,使禅、教(禅宗外诸教)合一:〞教〞的义理与心法一致,〞心〞法真正符合佛心--〞一心法界〞;在不违背经教义理的规程的情况下,遵循以〞忘心〞(实即〞无心〞)为最高觉悟境界的旨意,从事注疏,宣述真理。

   澄观到五台山比无名早,是在唐代宗大历十一年(776),住在大华严寺,在此为唐新译八十卷《华严经》撰疏,此即《华严经疏》二十卷;后又对此书作注释,撰《华严经随疏演义钞》四十卷。贞元七年(791年)应河东节度使李自良之请赴太原住崇福寺讲新疏。此后奉唐德宗之诏到长安讲佛法,曾协助般若翻译四十卷《华严经》(相当《华严经》<入法界品>的重译),奉诏撰《贞元华严经疏》十卷、《华严经行愿品疏》一卷。澄观在长安先后受到代宗、德宗、顺宗、宪宗、穆宗、敬宗、文宗的敬重,多次应请为他们说法,并且与朝廷权贵臣僚齐杭、韦渠牟、武元衡、郑絪、李吉甫、权德舆、李逢吉、钱徽、归登以及地方藩镇严绶、孟简、韦皋、韦丹等人有着密切的关系,受到他们的礼敬。

   澄观应李自良之请到太原讲《华严经疏》的时候,正是无名到五台山的第二年。当时澄观还不很有名。无名应请到太原是何时,有无与澄观会见?是饶有兴味的问题。

   《无名塔铭序》原物因为年代久远,其中有字迹不清楚的地方。笔者是据温金玉先生的笔录,参照前后文句的意思和其他有关无名的资料加以校订和重作分段的,虽大部分可以读通,然而其中仍有文句难以读通,例如:〞才允一斋之请,即顺终焉之志〞,前一句好理解,是指无名接受河东节度使李自良为他准备的斋食供养,后一句可以解释为这样做便顺应满足了李自良一向尊崇佛教的素愿吗?另外,〞寺主法兴…身服缞绖如坛所,天追为先,贤扬后事〞,最后两句是什么意思?是录文有问题吗?为慎重起见,仍保留原录文,如果今后有新的发现再纠正,并希望读者指教。

 

附:

唐东都同德寺故大德方便和尚塔铭并序
上都资圣寺沙门慧岌文

 

   和尚讳无名,字方便,俗姓高氏。望出渤海,家于洛阳,远绪衣冠,近系钟鼎。既以释氏命族,故阐而不载。源清其流,庆袭于后,辽敻缅邈,映集千古者,惟吾师焉。

   孤高令名,峻削仪表,修少欲行,习无生宗。初依北祖华严,从渐而入;后访南宗荷泽,自顿而证。至于方广大乘,沤和波若,投针彻底,游刃皆空。既不舍于文字,亦不耽著禅味,盖真解脱人也。

   尝好游山水,赏玩云月。嚣尘隔处即止,名利起处不居。由足衡岳、庐山、天台、四明、虎丘,浮植为隐遁之所。

   晚岁,顾谓道流曰:昔先师能仁,有拘尸之会者,盖託终示灭之迹也。吾观清凉山,大圣文殊师利与一万圣众,常说妙法。此中境胜,实可栖托。于是杖锡挈瓶,周游五顶,初止清凉前峰铁勒兰若。

   河东节度使李公自良、都虞侯张公瑶,顿开浮雲,得见明月,手礼疏遣,供于五台。师以佛法付嘱王臣,辞让不获,杖策出山。元戎亲拥旌旄,备列华盖,郊迎野送,意传香火。才允一斋之请,即顺终焉之志。

   吾师所游履处,都人士女,填城溢陌,驾肩拜首,欲闻半偈。师乃谓曰:若人欲了知,三世一切佛,当观法界性,一切唯心造。此即真乘了义之说,可遵而行之。言讫,辞众归山。都城硕德,大将以下,皆降车步从,或为前导者,不可胜数。其感动人神,一至于是,岂造次论其德之深浅也。

   自都还山,便止佛光精舍。贞元九年十二月十二日,斋饭之次,无疾而终。灭度之日,昼结霜露,夕则阴凝,乃至终月,曾不开朗。又俨然跏趺,如入禅定。始从初七,逮于终七,颜色熙怡,观礼惊叹。识者云:盖定力所持耳!享年七十二,僧腊四十三。元戎将幕,远嚫金钱,饰终宝塔,即于寺中峰,为全身舍利之所也。

   寺主法兴,本非师资,图慕道德,身服缞绖如坛所,天追惟先,贤扬后事。门人道常,仰荷慈缘,庐于塔所,禅诵不辍,食百不甘。其余门生,泣对松月。岌未能亡筌,滞于文字,恭承教义,乃为铭曰:

月落空界,泉流浩劫,悠悠天壤,括此舟楫。
吾师恒化,代之阳塔, □ 于松下,松月苍苍。

大唐贞元十一年五月二十五日建

 

(温金玉发现并录文 杨曾文校订)

 

 

注释:

(1.) 《宋高僧传》卷一〈金刚智传〉、卷六〈知玄传〉,分别见《大正藏》卷 50 第 712 页上、743 页中。

(2.) 《广清凉传》、《清凉山志》的〈无名传〉皆无名是唐朝玄宗时著名太监高力士的后裔,此不可。高力士,《旧唐书》卷一八四、《新唐书》卷二百七有传,他原姓冯,潘州(治今广东高州县)人,进宫后姓义父高延福之姓,天宝(742-755)年间进封渤海郡公,虽曾〞娶妻〞,但不可能有,也未载有义子。

(3.) 据日本师炼《元亨释书》卷十〈道璇传〉引赴日唐僧道璇的话:〞我师普寂…始在嵩山传唱禅法,道誉闻帝扆,诏入东都居华禅苑,故世曰华严尊者。〞

(4.) 《华严经 • 菩萨住处品》记载,东北方有清凉山,〞现有菩萨名文殊师利,有一万菩萨眷属,常为说法〞。唐代华严宗学者皆将此处之清凉山解释为五台山。

(5.) 《大涅盘经》卷三〈寿命品〉有〞如来今以无上正法付嘱诸王、大臣、宰相…〞

(6.) 《宋高僧传 • 无名传》篇幅不长,在《大正藏》卷 50 第 817 页上中。以下所引不再标明在《大正藏》的页数。

(7.) 令孤峘,《旧唐书》卷一四九、《新唐书》卷一百二有传,但末提到他参与议论限制佛道二教的事。

(8.) 《大正藏》卷 50 第 737 页上。

 

 

 

简体版

《唐同德寺無名和尚塔銘並序》的發現及其學術價值

楊曾文

佛學研究
第 9 期 (2000 年)

中國佛教文化研究所


內容提要:唐代無名和尚(722-794),俗姓高,先師事北宗之祖普寂,學漸教禪法,後投到南宗荷澤神會的門下接受頓教禪法,繼承南宗的法系,晚年在五臺山佛光寺傳法。華嚴宗的四祖澄觀(738-839),在早年參學過程中曾從牛頭山慧忠及徑山道欽學牛頭禪法,並到洛陽參謁無名和尚〞咨決南宗禪法〞。新從五臺山佛光寺附近發現的《無名和尚塔銘並序》,提供了無名在師事神會以前曾在北宗〞華嚴尊者〞普寂門下學法的新情節,可以與《宋高僧傳 • 無名傳》等互相補充,對研究唐代禪宗、華嚴宗和五臺山佛教具有重要學術價值。

 

   五臺山是中國佛教形勝之地,古蹟文物很多。 1996 年 11 月山西佛教文化研究所的溫金玉副所長應我的請求將他新發現的《唐東都同德寺故大德方便和尚塔銘並序》手抄本寄給我,告訴我這是唐代禪宗神會弟子無名和尚的塔銘和序。我讀過以後認爲此塔銘序很有學術價值。

   《唐東都同德寺故大德方便和尚塔銘並序》(下面簡稱《無名塔銘序》)發現於五臺山佛光寺的東山坡,題〞上都資聖寺沙門慧岌文〞。慧岌在碑文中稱無名和尚爲〞吾師〞,在序文最後說〞恭承教義,乃爲銘〞,看來是無名的弟子。然而〞上都〞是西都長安,資聖寺是長安名寺,開元十一年(723)密教高僧金剛智曾奉敕在此譯經,此寺被認爲是〞四海三學之人會要之地〞。[1] 《無名塔銘序》著於無名死後的第二年,也許慧岌在此之前已經住進長安資聖寺。

   無名和尚,在宋贊寧《宋高僧傳》卷十七<唐洛陽同德寺無名傳>、宋延一《廣清涼傳》卷下、明鎮澄《清涼山志》卷七等,對無名的生平事蹟有詳略不同的記述,而以《宋高僧傳》所記述的史實比較詳悉可信。此外,唐宗密《中華傳心地禪門師資承襲圖》所列以菩提達磨爲初祖的禪宗承襲圖中,在〞神會第七〞之下,列有〞浮查無名〞之名,此即無名;在宋道原《景德傳燈錄》卷十三所載〞洛陽荷澤神會大師法嗣一十八人〞中有〞五臺山無名禪師〞,但因〞無機緣語句〞而未予立傳。新發現的《無名塔銘序》與上述傳記比較雖文字迥異,但在內容上與《宋高僧傳 • 無名傳》卻十分接近。

   下面先將《無名塔銘序》的內容進行介紹,然後就此塔銘序的價值略作說明。

 

一、《無名塔銘序》所述無名的生平

   無名和尚(722-794),字方便,俗姓高,祖籍渤海郡(治所在今山東陽信縣西南),出身望族仕宦之家。[2] 出家後漸有名望,修〞少欲之行,習無生宗〞,意爲持戒苦修,並修習大乘般若空義和〞不生不滅〞的中觀教理(此當特指禪宗)。

初依北祖華嚴,從漸而入;後訪南宗荷澤,自頓而證。

〞北祖華嚴〞是指禪宗北宗所奉之祖普寂[3]。普寂(651-739)是神秀的弟子,在玄宗和朝廷顯官的支援下繼神秀之後爲北宗的領袖,被北宗奉爲繼達摩-慧可-僧璨-道信-弘忍-神秀之後的〞七祖〞。普寂的禪法繼承神秀,主張通過不斷的修行(在坐禪中觀空,觀淨)斷除煩惱,逐漸達到解脫。以慧能爲創始人的南宗主張〞識心見性〞,頓悟成佛,稱北宗禪法爲〞漸教〞或〞漸悟〞之教並加以批評。神會(684-758)是慧能的弟子,在慧能死後到北方傳法,宣傳慧能的頓教禪法,曾與北宗進行辯論,稱北宗沒有得到從菩提達摩以來的祖傳袈娑,不是正統,並且所傳禪法是引人漸悟之教,所謂〞師承是旁,法門是漸〞。神會後應兵部侍郎宋鼎之請入住洛陽荷澤寺傳法,影響日著,人稱〞荷澤和尚〞,其法系稱荷譯宗。以上引文是說,無名先師事北宗之祖華嚴尊者普寂,從受漸修入悟之教,此後投到南宗荷澤神會的門下,接受頓教禪法。從此他成爲神會的弟子,繼承南宗的法系。此外,他對於大乘其他教理、般若思想(《般若經》既講空義,又講〞智巧〞或〞方便〞--梵音〞漚和拘舍羅〞)也有深刻的理解。所謂〞既不舍於文字,亦不耽著禪味〞,是說雖奉強調〞見性〞的禪宗,然而並不捨棄文字經教,也不執著於禪定。

   無名喜歡遊覽山水,不愛在城鎮繁華的地方逗留,周遊過衡山、廬山、五臺山、四明山、虎丘等地,以〞浮植〞作爲隱居修行之所。晚年,對自己的道友說,當年釋迦牟尼(意爲〞能仁〞)佛在拘屍那迦向弟子作最後的說法,表示自己行將入滅,我看清涼山(五臺山)是大聖文殊師利菩薩常與一萬菩薩說法之的名勝之地[4],是個很好的棲身修行的場所。於是巡遊五臺山,開始居住在五臺山前面的鐵勒寺。

   山西省在唐爲河東道,治所在太原。貞元三年(787),河東節度使馬燧的部將李自良(714-776)因先後參加平定魏博鎮田悅、李懷光的叛亂立功,詔代馬燧以檢校工部尚書爲河東節度使。李自良信奉佛教,在任期間,與〞都虞侯〞(軍中執法長官)張瑤聽聞無名的名聲,親自修書並奉禮品派人到五臺山送給無名作爲供養,邀請他到太原傳法。無名想到當年釋迦牟尼佛曾說過以佛法〞付囑王臣〞的教導[5],既然對於節度使的邀請不能推辭,便應請出山前往太原。李自良與部下盛禮出城迎接,對於無名應請赴齋感到心願滿足,莫大欣慰。

無名在太原城內受到民衆的熱烈歡迎,前來禮拜問法者很多,他只以一首偈頌作答:

若人欲了知,三世一切佛,當觀法界性,一切唯心造。

這首偈頌的大意是:如果你想瞭解什麽是三世一切佛,那麽,應當通過觀想法界的本性,即真如、佛性,體悟一切皆空,一切皆心識所變現的道理。無名說,這是真實圓滿的佛法(〞真乘了義之說〞),應當遵照去修行。說完之後立即歸山,節度使府的將領和城中民衆都來送行。

   無名回到五臺山之後,便住進佛光寺。貞元十二年十二月十二日(進入西元 794 年)去世,年七十二歲,僧臘四十三歲(受具足戒後已過 43 個夏安居,即 43 年)。河東節度使李自良與部下將領、幕僚聞訊送來金錢施捨。在寺所在的中峰建造寶塔,安葬無名和尚的遺骨。

   寺主名法興,與無名本非師徒關係,但因景仰無名的道德,也身穿喪服,臨壇參加追薦法會。無名的弟子道常,爲報師恩,在寶塔附近結庵一心坐禪誦經。其他弟子莫不悲泣。慧岌有感於師教,爲寶塔寫序述師生平並撰銘頌德。

 

二、《無名塔銘序》的意義和學術價值

   《無名塔銘序》的發現提供了無名傳記的新資料,可以與《宋高僧傳 • 無名傳》等互相補充,對研究唐代禪宗、華嚴宗和五臺山佛教具有重要學術價值。

(一)無名是先學北宗,後承南宗

   《宋高僧傳 • 無名傳》記載,無名二十八歲出家,住同德寺,先學戒律之學,後〞聞有禪宗,思千里而請決〞,曾隨師遊方,參訪祖師遺跡,〞得會師付授心印。會先語諸徒曰:吾之付法無有名字。因號無名也。〞[6] 據此,無名先學戒律,後拜謁神會,從受南宗禪法,並且因爲聽神會稱自己所傳授的禪法〞無有名字〞(神會繼承慧能,禪法以無念、無相、無住爲宗旨),便以〞無名〞作爲自己的號。無名從神會受法,在《景德傳燈錄》卷十三、《廣清涼傳》卷下、《清涼山志》卷七等都可以得到證明。

   然而,《無名塔銘序》的發現提供了無名在師事神會以前曾投到北宗〞華嚴尊者〞普寂門下的新情節。所謂〞初依北祖華嚴,從漸而入;後訪南宗荷澤,自頓而證。〞這種先漸後頓的受法經歷,不能不對他的思想産生重大影響。此外,他對其他大乘教理,特別是般若空義、中觀學說也有相當的造詣。

(二)無名遊歷各地和所謂〞浮查無名〞

   唐代禪宗僧人風行遊方,巡禮各地叢林參訪名師,問道求法,正如慧能弟子玄覺《永嘉證道歌》所說:〞遊江海,涉山川,尋師訪道爲參禪。〞《無名塔銘序》也提供了這方面的證明,說無名〞嘗好遊山水…由足衡山、廬山、天臺、四明、虎丘〞;而在《宋高僧傳 • 無名傳》中所記地方更多,說無名離開神會之後,〞志曆四方,周遊五嶽、羅浮、廬阜、雙峰、皖公、爐嶺、牛頭、剡溪、若耶、天臺、四明,罔不詢問〞。

   在這些地方佛教寺院較多,其中有的是禪宗傳播的中心。從無名生活的年代來考察,五嶽的南嶽衡山,有南宗著名禪師石頭希遷(700-791)在那裏傳法;當時與石頭齊名的馬祖(709-788)在洪州南昌傳法,他的弟子歸宗智常在廬山傳法;天臺山是天臺宗的發源地,天臺宗以止觀著稱,九祖湛然(711-782)繼玄朗之後在國清寺傳法;雙峰山在今湖北黃梅,當年禪宗四祖道信曾在此傳法;皖公山曾是禪宗所奉的三祖僧璨隱居傳法之地;牛頭山在今南京,是禪宗牛頭宗發源地,當時牛頭慧忠(683-769)在此傳法。其他地名情況不明。《宋高僧傳 • 無名傳》說他:〞風格高遠,神操朗沏,博識者睹貌便伏,僻見者發言必摧。〞看來他在周遊各地求法參禪過程中表現出非凡的才智和善辯。

   《宋高僧傳 • 無名傳》還記載:〞德宗方納鮮于叔明、令狐峘料簡僧尼事,時名有表直諫,並停。〞鮮于叔明(?-787),後改姓李,初爲劍南節度使判官,歷任洛陽令、京兆尹、邛州剌史,在大曆末年(779)爲劍南東川(方鎮,在今四川東部)節度使、遂川剌史,經過長期治理,境內安寧。他對佛道二教反感,曾向德宗上疏,說:

   佛,空寂無爲者也;道,清虛寡欲者也。今迷其內而飾其名,使農夫工女墮業以避役,故農桑不勸,兵賦日屈,國用軍儲爲斁耗。臣請本道(按:此指劍南東川地區)定寺爲三等,觀爲二等,上寺留僧二十一,上觀道士十四,每等降殺以七,皆擇有行者,余還爲民。(《新唐書》卷一四七<李叔明傳>)

批評當時社會迷信其教說並盛建寺觀(〞迷其內而飾其外〞),建議在劍南東川將佛寺分爲三等:一等僅留僧人 21 人,二等 14 人,三等 7 人;道觀分爲二等:一等 14 人,二等 7 人,借此對僧人、道士進行淘汰,未被留下的僧人、道士一律還俗。唐德宗表示贊同,認爲〞可爲天下法〞,主張將實施範圍擴大,下尚書省議。其間有的官員建議僧道應輸絹服役,或限以老年才許出家等等。唐代僧道二教事務屬祠部管理,祠部屬於尚書省禮部。當時任禮部侍郎的是令狐峘,大概他參與了此事。[7] 然而此事僅有議論,並未付諸實行。《宋高僧傳 • 無名傳》記載無名曾爲此事向朝廷上書直諫,說明他是一個有相當活動能力的人。然而此傳所載鮮於、令狐二人流放南海爲百姓的說法,並不符合事實。鮮于叔明以太子太傅致仕,死於貞元三年(787);令狐峘因過失貶官吉州別駕,後爲剌史。

   按照《宋高僧傳 • 無名傳》的記載,無名是在他去世前三年,即唐德宗貞元六年(790)到達五臺山的,當時是李自良任河東節度使之後的第三年。無名到五臺山後極短的時間內就名聲遠揚,受到當地最高軍政官員李自良的供養和邀請,證實無名在當時佛教界是有相當地位的。李自良供養和邀請無名的事不見於《宋高僧傳》等書記載,也是《無名塔銘序》提供的。

   宗密《中華傳心地禪門師資承襲圖》所列禪宗世系圖中,在神會的弟子中有〞浮查無名〞的名字。〞浮查〞是什麽意思?按照唐代僧人稱名的習慣,名字前二字或爲地名,或爲寺名,或爲號,〞浮查〞當是地名。《無名塔銘序》中在記述他遊歷各地之後說:〞浮植爲隱遁之所〞。〞浮查〞也許就是浮植,〞查〞乃〞植〞字的誤寫。此地究竟在何處?不得而知。

   無名一生有沒有著作?塔銘序沒有記載,但《宋高僧傳 • 無名傳》最後說:〞或雲名著《疏解彌陀經》焉。〞並不肯定。

(三)無名與澄觀

   澄觀(738-839),是中國華嚴宗的四祖,出家後遊歷各地和訪師修學,對 8 世紀後半期中國佛教界流行的三論宗、天臺宗、禪宗、華嚴宗以及律宗等的佛學思想都有深入系統的理解,積累了廣博的知識,爲他以後以華嚴宗爲中心廣泛吸收各宗教理建立自己的華嚴宗學說奠定了深厚的基礎。澄觀繼承自杜順至法藏以來的華嚴思想,對新譯《華嚴經》、《入法界品》作了註疏,並撰有《華嚴經隨疏演義鈔》、《華嚴法界玄鏡》、《華嚴經略策》等大量著作,被稱爲〞華嚴疏主〞。他在唐後期儒家提倡〞道統〞並吸收佛教思想強化對心性的哲學論證,禪宗以其〞即心是佛〞的禪法風行社會之際,強調華嚴宗教理中的法界的心性意義,並從理與事的對應關係角度提出四法界(事法界、理法界、理事無礙法界、事事無礙法界)論,在中國思想發展史上産生了深遠的影響。

   澄觀在早年參學過程中曾學習禪宗,據《宋高僧傳》卷五<澄觀傳>記載,他從牛頭山慧忠及徑山道欽學牛頭禪法,並到洛陽參謁禪宗無名禪師〞咨決南宗禪法,複見慧雲禪師了北宗玄理〞。[8] 在宗密《中華傳心地禪門師資承襲圖》的禪宗傳承表中,繼〞浮查無名〞之後是〞花嚴疏主〞。所謂〞花(華)嚴疏主〞即澄觀。宋道原《景德傳燈錄》卷十三記載:

五臺山無名禪師法嗣--五台華嚴澄觀一人,無機緣語句不錄。

很清楚,古來禪宗史書將澄觀作爲無名的弟子是很明確的。

   前面已經提到,無名從慧能弟子神會接受南宗禪法,因此從禪宗的傳承來說,澄觀是神會的第二代弟子。雖然他也從接近南宗的牛頭宗、北宗受傳禪法,然而既然把他作爲繼承神會--無名之後,說明他受南宗的影響最大。儘管如此,澄觀是以華嚴宗作爲自己信奉的主體的,並且以此爲前提來會通禪、教,將禪宗、天臺宗等宗派的思想吸收到他的華嚴宗教理體系之中。澄觀在《華嚴經隨疏演義鈔》卷二在講述自己以十項宗旨注釋新譯《華嚴經》,其中有一段話是:

   用以心傳心之旨,開示諸佛所證之門。會南北二宗之禪門,撮台、衡三觀之玄趣,使教合亡言之言,心同諸佛之心,無違教理之規,暗蹈忘心之域,不假更看他面,謂別有忘機之門。

是說以禪宗的〞以心傳心〞的宗旨,宣示佛所證悟的至高精神境界--真如佛性,此即〞一心法界〞;會通禪宗南北二宗的禪法,吸收天臺宗(天臺宗正式創立者智顗曾受法於天臺衡山慧思)的止觀學說,使禪、教(禪宗外諸教)合一:〞教〞的義理與心法一致,〞心〞法真正符合佛心--〞一心法界〞;在不違背經教義理的規程的情況下,遵循以〞忘心〞(實即〞無心〞)爲最高覺悟境界的旨意,從事註疏,宣述真理。

   澄觀到五臺山比無名早,是在唐代宗大曆十一年(776),住在大華嚴寺,在此爲唐新譯八十卷《華嚴經》撰疏,此即《華嚴經疏》二十卷;後又對此書作注釋,撰《華嚴經隨疏演義鈔》四十卷。貞元七年(791年)應河東節度使李自良之請赴太原住崇福寺講新疏。此後奉唐德宗之詔到長安講佛法,曾協助般若翻譯四十卷《華嚴經》(相當《華嚴經》<入法界品>的重譯),奉詔撰《貞元華嚴經疏》十卷、《華嚴經行願品疏》一卷。澄觀在長安先後受到代宗、德宗、順宗、憲宗、穆宗、敬宗、文宗的敬重,多次應請爲他們說法,並且與朝廷權貴臣僚齊杭、韋渠牟、武元衡、鄭絪、李吉甫、權德輿、李逢吉、錢徽、歸登以及地方藩鎮嚴綬、孟簡、韋臯、韋丹等人有著密切的關係,受到他們的禮敬。

   澄觀應李自良之請到太原講《華嚴經疏》的時候,正是無名到五臺山的第二年。當時澄觀還不很有名。無名應請到太原是何時,有無與澄觀會見?是饒有興味的問題。

   《無名塔銘序》原物因爲年代久遠,其中有字跡不清楚的地方。筆者是據溫金玉先生的筆錄,參照前後文句的意思和其他有關無名的資料加以校訂和重作分段的,雖大部分可以讀通,然而其中仍有文句難以讀通,例如:〞才允一齋之請,即順終焉之志〞,前一句好理解,是指無名接受河東節度使李自良爲他準備的齋食供養,後一句可以解釋爲這樣做便順應滿足了李自良一向尊崇佛教的素願嗎?另外,〞寺主法興…身服縗絰如壇所,天追爲先,賢揚後事〞,最後兩句是什麽意思?是錄文有問題嗎?爲慎重起見,仍保留原錄文,如果今後有新的發現再糾正,並希望讀者指教。

 

附:

唐東都同德寺故大德方便和尚塔銘並序
上都資聖寺沙門慧岌文

 

   和尚諱無名,字方便,俗姓高氏。望出渤海,家於洛陽,遠緒衣冠,近系鍾鼎。既以釋氏命族,故闡而不載。源清其流,慶襲於後,遼敻緬邈,映集千古者,惟吾師焉。

   孤高令名,峻削儀錶,修少欲行,習無生宗。初依北祖華嚴,從漸而入;後訪南宗荷澤,自頓而證。至於方廣大乘,漚和波若,投針徹底,遊刃皆空。既不舍於文字,亦不耽著禪味,蓋真解脫人也。

   嘗好遊山水,賞玩雲月。囂塵隔處即止,名利起處不居。由足衡嶽、廬山、天臺、四明、虎丘,浮植爲隱遁之所。

   晚歲,顧謂道流曰:昔先師能仁,有拘屍之會者,蓋託終示滅之迹也。吾觀清涼山,大聖文殊師利與一萬聖衆,常說妙法。此中境勝,實可棲托。於是杖錫挈瓶,周遊五頂,初止清涼前峰鐵勒蘭若。

   河東節度使李公自良、都虞侯張公瑤,頓開浮雲,得見明月,手禮疏遣,供於五台。師以佛法付囑王臣,辭讓不獲,杖策出山。元戎親擁旌旄,備列華蓋,郊迎野送,意傳香火。才允一齋之請,即順終焉之志。

   吾師所遊履處,都人士女,填城溢陌,駕肩拜首,欲聞半偈。師乃謂曰:若人欲了知,三世一切佛,當觀法界性,一切唯心造。此即真乘了義之說,可遵而行之。言訖,辭衆歸山。都城碩德,大將以下,皆降車步從,或爲前導者,不可勝數。其感動人神,一至於是,豈造次論其德之深淺也。

   自都還山,便止佛光精舍。貞元九年十二月十二日,齋飯之次,無疾而終。滅度之日,晝結霜露,夕則陰凝,乃至終月,曾不開朗。又儼然跏趺,如入禪定。始從初七,逮於終七,顔色熙怡,觀禮驚歎。識者雲:蓋定力所持耳!享年七十二,僧臘四十三。元戎將幕,遠嚫金錢,飾終寶塔,即於寺中峰,爲全身舍利之所也。

   寺主法興,本非師資,圖慕道德,身服縗絰如壇所,天追惟先,賢揚後事。門人道常,仰荷慈緣,廬於塔所,禪誦不輟,食百不甘。其餘門生,泣對松月。岌未能亡筌,滯於文字,恭承教義,乃爲銘曰:

月落空界,泉流浩劫,悠悠天壤,括此舟楫。
吾師恒化,代之陽塔,□ 於松下,松月蒼蒼。

大唐貞元十一年五月二十五日建

 

(溫金玉發現並錄文 楊曾文校訂)

 

 

注釋:

[1.] 《宋高僧傳》卷一〈金剛智傳〉、卷六〈知玄傳〉,分別見《大正藏》卷 50 第 712 頁上、743 頁中。

[2.] 《廣清涼傳》、《清涼山志》的〈無名傳〉皆無名是唐朝玄宗時著名太監高力士的後裔,此不可。高力士,《舊唐書》卷一八四、《新唐書》卷二百七有傳,他原姓馮,潘州(治今廣東高州縣)人,進宮後姓義父高延福之姓,天寶(742-755)年間進封渤海郡公,雖曾〞娶妻〞,但不可能有,也未載有義子。

[3.] 據日本師煉《元亨釋書》卷十〈道璿傳〉引赴日唐僧道璿的話:〞我師普寂…始在嵩山傳唱禪法,道譽聞帝扆,詔入東都居華禪苑,故世曰華嚴尊者。〞

[4.] 《華嚴經 • 菩薩住處品》記載,東北方有清涼山,〞現有菩薩名文殊師利,有一萬菩薩眷屬,常爲說法〞。唐代華嚴宗學者皆將此處之清涼山解釋爲五臺山。

[5.] 《大涅盤經》卷三〈壽命品〉有〞如來今以無上正法付囑諸王、大臣、宰相…〞

[6.] 《宋高僧傳 • 無名傳》篇幅不長,在《大正藏》卷 50 第 817 頁上中。以下所引不再標明在《大正藏》的頁數。

[7.] 令孤峘,《舊唐書》卷一四九、《新唐書》卷一百二有傳,但末提到他參與議論限制佛道二教的事。

[8.] 《大正藏》卷 50 第 737 頁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