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 杨曾文
21 世纪中越佛教教育研讨会
2001 年 9 月 17-18 日于苏州西园戒幢律寺
中越两国佛教界的高僧大德和学者在新世纪之初联合举办佛教教育研讨会议,具有重大的历史意义,谨表示热烈祝贺。笔者长年从事佛教研究,没有专门从事佛教教育工作,对中国佛教教育的过去和现状也了解得很不深入,仅借此机会提出个人一些想法与诸位法师、学者讨论,供有关方面参考。
佛教发源于古印度,从公元前 6、5 世纪释迦牟尼佛创立佛教至今已有 2500 多年的历史。佛教从原始佛教、部派佛教发展到大乘佛教,在大乘佛教中又先后形成中观、唯识和密教等教派。从公元前 2 世纪起,佛教从印度传到南亚、中亚诸国,开始发展为世界性的宗教。此后沿着丝绸之路,越过帕米尔高原(葱岭)传入中国新疆地区,公元前后传入中国内地,经过漫长时期的与中国传统文化和宗教习俗的适应与结合,发展成为中国的民族宗教之一。在中国佛教中包括三大支系:一是历史最久,流传范围最广的汉语系佛教;一是流传于中国藏族和蒙古族等兄弟民族居住地区的藏语系佛教(藏传佛教);另外,在云南傣族等民族居住地区还流传南传巴利语系佛教。公元 4、5 世纪中国汉语系佛教先后传入朝鲜、日本,在经过长期的民族化过程后也演变为朝鲜、日本民族的宗教。越南既从印度,也从中国传入佛教,而受中国佛教的影响最大。中国、朝鲜、日本和越南的佛教共同构成北传佛教。
历史证明,佛教自成立到现在,在不断地适应时代、不同国家和民族的地理历史环境中演变着发展着,可以说是在适应中发展,在发展中适应,永无尽期。斗转星移,岁月不居,现在已经进入 21 世纪。在这崭新的世纪,在面临各国经济联系愈益密切趋于全球一体化,政治多极化,各国文化虽密切沟通而又保持多元化的形势下,佛教将如何适应新的时代、新的社会环境继续存在和发展?应当说所面临的需要迅速作出抉择的问题是很多的,然而其中最为重要的问题是如何培养佛教人才的问题,也就是佛教教育问题。《论语》中记载孔子一句话〞人能弘道,非道弘人〞,在古代中国佛教著作中常被引用。佛教这一古老的宗教,必须造就能够适应新的时代,适应在科技经济高度发展的社会环境下,善于贴近民众生活,热心社会公益事业,从事传布佛法与研究佛学的僧才、学者,才能使佛教焕发新的生命力,继续存在和发展下去。培养这样的不仅具有高深的佛学知识,而且掌握其他科技文化知识的僧才、学者,需要新型的佛教教育。
1953 年中国成立各民族佛教徒的联合爱国团体――中国佛教协会。此后即着手筹备创建全国最高的佛教教育机构,1956 年 9 月中国佛学院在北京法源寺成立,以培养〞具有较高佛学知识,能开展佛学研究和寺庙管理人才〞为目标,设有专修班、本科班、研究班等各种形式,培养了一大批优秀的佛教人才。进入 20 世纪 50 年代后期,由于中国的政治路线发生偏差,宗教信仰自由政策遭遇重大阻力,特别在使中国人民遭到严重劫难的〞文革〞中,佛教的正常活动得不到保障,中国佛教学院不得已停办。直到〞文革〞结束,中国实行改革开放政策以后,随着佛教重新开展活动,1980 年 9 月中国佛学院得以恢复,20 年来已培养学僧 297 名,还培养 22 名研究生,有 37 名师生被派往日本、英国、斯里兰卡、缅甸、韩国等国留学。这些毕业生分配到全国各地,通过自己的传法活动和学术研究,已经成为中国佛教界继往开来的中坚力量。1987 年 9 月中国藏语系高级佛学院成立,以〞维护祖国统一,加强民族团结,发展藏传佛教,培养懂国家法律和政策,精通佛学的爱国爱教的高级宗教人才〞为办学方针,致力于培养蒙藏地区的活佛以及格西等高级佛学人才。20 年来,各地也陆续成立了各级佛教学校,形成包括由初、中、高三级学校组成的全方位的佛教教育系统,在中国佛教学院之外,地方上著名的有中国佛学院苏州灵岩山分院、南京栖霞山分院;属于地方佛教协会主办的福建佛学院、闽南佛学院、上海佛学院、四川尼众佛学院、黑龙江佛学院,以及西藏、四川、甘肃和青海的藏语系佛学院,已经并正在为培养适应新时期社会需要的佛教人才做出贡献。
中国近代民族民主革命的先行者孙中山先生曾经说过:〞学校者,文明进化之泉源也。〞国家要富强,民族要振兴,文化科技要发展,就需要发展教育,办好各级各类学校。中国和世界各国的历史已经反复证明了这一点。同样,佛教要适应新的时代继续存在并且得到发展,就必须培养佛教人才,创立和办好各级学校。中国 20 世纪 50 年代从创办第一所佛教学校至今已经过了 45 年,虽然走过了曲折的坎坷的道路,然而不仅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成绩,而且也积累了丰富的正反两方面的经验,为今后继续办好学校,发展佛教教育事业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中国佛教协会鉴于发展佛教教育,培养佛教人才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1992 年 1 月于上海召开全国汉语系佛教教育工作座谈会,会后发表具有历史意义的文件《全国汉语系佛教教育工作座谈会纪要》,强调为适应中国佛教事业的不断发展培养大量合格佛教人才的必要性,说〞当前和今后相当时期内佛教工作最重要、最紧迫的事情第一是培养人才,第二是培养人才,第三还是培养人才。〞并就发展佛教教育,办好佛教院校等方面提出带有方针性的指导意见,提出实行〞学修一体化,学僧生活丛林化〞,完善学科建设,建立和完善多层次的佛教教育体系,着手编写统一标准的教学大纲和教材,改进思想道德工作等。这次会议对推动各地发展佛教教育事业,改进佛教院校的教书育人工作发挥了重大的作用。在 1993 年中国佛教协会举行第六届全国代表会议上,赵朴初会长所作《中国佛教协会四十年》的报告中,在周绍良副会长所作《中国佛教协会第五届理事会工作报告》中都高度评价这个《全国汉语系佛教教育工作座谈会纪要》,重申继续落实这个文件的精神,制定相应措施。赵朴初会长再次强调:〞大力培养合格僧才,加强人才建设,是关系中国佛教命运和走向的头等大事,是我国佛教事业建设与发展最紧迫、最重要的任务。〞
那么,我们今后应当如何在继承以往佛教教育已经取得的成绩和经验的基础上,继续落实中国佛教协会通过的有关决议,进一步改善和发展佛教教育,办好各级佛教学校呢?我想有必要借鉴国家教育的总体规划,从整体上重新审视和确立面向新世纪的佛教教育规划。
中国佛教是国家承认并受到法律保护的传统宗教之一,拥有众多的信众,他们与全国人民一道正在用自己的智慧和力量为把我国建设成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努力工作。佛教教育是宗教教育,虽然按照国家法律与国家普通教育是分离的,然而由于现代的佛教教育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除传授佛教系统知识外还传授人文社会科学、自然科学知识,以培养具有优良的思想道德品质,既掌握系统的佛教知识又拥有广博文化知识技能的新人为宗旨,并且直接影响到广大的信教群众,影响到社会的广阔范围,自然与国家的普通教育有着密切的多方面的联系,也可以说它与其他宗教教育是构成中国整体的教育事业的一个特殊组成部分。中国的佛教教育不仅服从于中国社会主义社会的总方针、政策,特别是有关宗教的法律、政策,而且在不少方面与国家的教育方针、政策是密切相应和一致的。
1998 年经国务院批准,教育部制定的《面向 21 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是为了实现中共第十五次代表大会所确定的目标与任务,落实科教兴国战略,全面推进教育的改革和发展,提高全民族的素质和创新能力而制定的,是具有重大意义的文献。虽然这一文献是面对普通的社会教育和各级各类学校的,然而我想,不仅它的基本精神对佛教教育也具有指导意义,而且它的某些条文内容、提倡的做法对制定新世纪佛教教育整体规划也有启示作用。例如其中提出,为了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应〞深化改革,建立起教育新体制的基本框架〞;要求实施〞跨世纪素质教育工程〞,整体推进素质教育,改革教育内容和教学方法,开展教师培训,提高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建立新的课程;加强和改进学校的德育工作,继续加强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广义理想教育,遵纪守法和社会公德教育,进行中华民族优秀传统和革命传统教育,实施劳动技能以及心理健康教育;实施体育、美育的素质教育;努力建成若干所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一流大学和一批学科;加强科研工作,重视培养高层次创造性人才;加强国际学术交流;加快高等教育体系改革步伐,继续实行〞共建、调整、合作、合并〞的方针,实现由中央与省级两级管理、分工负责的教育体制……。
结合佛教教育来说,难道在新世纪不应当在认真总结原有的教育体制和情况的基础上,通过谨慎的改革,完善已有的佛教教育体制,改进佛教教育吗?不应当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具有各种知识技能和活动能力,能够在未来自己的教务工作中为推进佛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的社会实践中,为〞庄严国土,利乐有情〞做出卓越贡献的人才吗?不应当提高佛教院校教师的文化的道德的整体素质,以利于更好地教书育人,为培养德才兼备的佛教人才做出出色的成绩吗?不应当在各级佛教院校实施德育,加强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广义理想教育,遵纪守法和社会公德教育,以推进僧众道德、风尚的提高,加强佛教自身的建设吗?不应当通过考查筛选,建立具有先进水平的在国内外有影响的一流佛教院校吗?不应当增进国际佛教学术交流,培养能够与国内外学术界的佛学研究接轨的高层次的学僧吗?不应当积极利用各种社会力量办好佛教院校吗?……当然不是。这些〞不〞字皆是假设,一个也不能成立。中国佛教界完全可以借鉴国家的《面向 21 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并且站在国家的宗教教育事业的长远的整体的高度,制定自己新世纪的佛教教育规划,为进一步发展带有中国特色的佛教教育事业,培养爱国、爱教,德才兼备的新的佛教人才做出成绩。
中国佛教教育设立高级、中级和初级三级院校的体制,已经形成一套行之有效的课堂设置和做法。例如,在最高级的中国佛学院设有公共课(佛学基础课、文史哲基础课、外语课)、专业课及思想政治教育课等,选拔优秀毕业生进修研究生课;中级佛学院,设立佛学基础课、文化课及政治课等;初级佛学院设立佛学常识、仪轨念诵、丛林制度及文化基础知识等课。笔者这里仅就佛学课程提出进一步改进的建议,供诸位参考。
(一)增设原始佛教基本教义和经典的课程
在佛教发展史上,佛教创始者释迦牟尼佛说法和传教活动,在现存《阿含经》中有比较集中真实的记载。《阿含经》由很多小经组成,一般每一部小经记述释迦牟尼佛某次传法的情形,说理层次分明,语言生动,反映释迦牟尼佛创立佛教和与带领弟子到处传法的艰辛历程。中国汉译《阿含经》有四部:《长阿含经》、《中阿含经》、《杂阿含经》、《增一阿含经》,虽收经数量不同,但内容大体一致,与南传佛教依据的基本经典《长部》、《中部》、《相应部》、《增支部》大体相应,主要讲述四谛、八正道、五蕴论、缘起论、善恶报应论等原始佛教的基本教义和理论。在公元前后大乘佛教兴起后,原始佛教和部派佛教皆被称为小乘。中国佛教诸宗的判教理论虽将原始佛教与部派佛教皆判为小乘,认为是佛陀为根机浅的众生说的,但仍认为它们是佛法整体的一个组成部分,没有彻底否定之意。原始佛教为后来的各种教派提供了最基本的教义和理论的基础。如果中国各级佛教院校在现有的佛学课程的基础上增设或加强对《阿含经》、对原始佛教基本教义和理论的讲授,至少有以下三个方面的意义:
1. 有利于学僧加深对佛教创立和发展历史全面的了解,并从佛陀与弟子游历各地向各阶层民众传法的事例中得到启示,增进对佛法本来所具有的〞人间性〞的认识;
2. 为系统地掌握佛教知识,开展对佛教的深入研究打下坚实的基础;
3. 掌握原始佛教的知识将有利于今后开展与南传佛教国家僧俗信众的佛教文化交流。
此外,还可以考虑增设兼收大小乘经律论最代表性的经典或选录的〞佛经选读〞、中国诸宗著述选录的〞中国佛教宗派典籍选讲〞的课程,可以与高级班开设的讲授某些佛教经论、宗派著作的专题课程互为补充。
(二)引导学僧自主地独立地学习佛法和各种专业知识
在高级和中级佛教院校,可以采取多种方式生动活泼地传授知识,引导学僧自主地独立地学习,提高写作和讲话表达的能力,增长实际才干。
1. 可以布置学僧围绕读一部经书、著作、一篇文章写读书报告;
2. 可以先选定某一题目,或在每人撰写读书报告之后,举行课堂讨论,由学生自己主持,请全班学僧按照自己事先准备好的提纲或文章进行发表,彼此质询讨论;
3. 选择建校日或某些节日组织佛学讲演会或其他学科的讲演会,也可根据条件举办讲座邀请外单位学者前来讲演;
4. 建议地区或邻近地区的佛教院校定期或不定期地联合举办佛教学术研讨会,增加学僧彼此交流和共同提高的机会;
5. 积极创造条件与国内学术界举办佛学研讨会,不仅有利于彼此进行学术交流,而且有利于佛教院校师生广泛地接触社会文化界学术界,广交朋友,以利于推进〞人间佛教〞的建设,弘法利生事业的发展。
其实,上述某些做法有的佛教院校已经实施,这里提出来是希望进一步推广和改进。
(三)进一步做好研究生培养的工作
1992 年的《全国汉语系佛教教育工作座谈会纪要》提出在中国佛学院设立研究生班,从高级佛学院毕业生中择优录取研究生。迄今已经培养 22 名研究生。在恢复不久的闽南佛学院,从 1999 年也开始正式设立研究生班。按照本人的理解,研究生班应培养具有系统的佛学知识,具有较高的佛学研究能力,在道德、学问、修持三个方面皆表现优良的高级佛教人才,他们毕业后能够发挥自己的特长胜任在寺院弘法或管理,在高级佛教院校授课,并且能够独立地进行佛学研究。他们应当达到相当于普通高等学校硕士学位的水平。
对于今后的佛学研究生培养工作,这里提出以下想法,希望与诸位讨论,并请有关领导部门和人士参考。
1. 开始阶段应注意稳妥发展,根据师资和高级佛教院校毕业生的实际情况,控制研究生的数量,做到宁少勿滥,保证毕业生的质量。从高级佛教院校选拔的研究生一定要真正达到大学毕业生的水平,在佛学和必须具备的文史哲知识方面有较系统深厚的积累,品质优良,身体健康,能够胜任三年研究生的课程传授,能够在导师指导下完成大量阅读、写作的作业,最后写出毕业论文并通过答辩。
2. 引导研究生不断拓宽知识领域,养成关心国内外佛教形势和佛学发展趋势的习惯。佛教院校的研究生在导师的指导下确定三年间主攻的方向之后,不仅应当深入地学习佛教专门知识,而且应当根据自己的情况和专业要求,努力学习宗教学原理、中外历史、哲学思想史等文史哲知识,通晓一门或两门外语,掌握熟练的电脑使用技术,还应当通过阅读中外报刊、书籍了解中外佛教界的形势和佛学研究的最新成果。这样才能开阔眼界,提高综合知识水平,增长能够面对现实解决问题的能力,并且在以后的佛教研究中做出与国内外学术界接轨的成果。
3. 在研究生选择专业主攻方向时,应当根据需要和学生的实际特长,有意识地安排一定数量的学僧着重学习和研究日本佛教、韩国佛教、越南佛教和南传佛教的课题。围绕这些课题,引导他们加强对这些国家的佛教以及历史文化、语言的学习。目前这方面的人才似乎太少了,不足以适应中国佛教界与国际佛教界开展多方面多层次交流的需要。
4. 在培养佛教院校研究生的师资方面,《全国汉语系佛教教育工作座谈会纪要》指出:〞建立一支足够数量、合格而稳定的师资队伍,是办好佛教教育的关键。〞为扩大师资来源,提高教育水平,提出了若干切实可行的措施。其中一项措施是:〞聘请教内外专家学者、教师和其他适合在佛教院校任教的人士担任专职或兼职教师。〞现在国内的佛教院校属于宗教团体自办的学校,在经营方面具有较大的选择性和灵活性。例如,不仅可以聘请在职的国立大学的研究佛学的教授兼任培养研究生的导师,或兼任一般班级讲课的教员,也可以吸收从国立大专院校退休的教师到学校担任讲授文史哲课程的教师。同时,在开设外语课程时可以聘请大学教员、研究生或从事其他职业的人担任兼职教师。
当然,为了办好佛教院校,办好研究生班,必须加大必要的资金、人力和物资的投入,以便提供较好的教学、图书和学习的环境,并且不断改善师生的生活条件。关于这方面,相信随着全国经济的发展和繁荣,佛教事业的振兴,各级有关领导的重视和规划,今后会有较大的改进。
(四)创造条件,建立佛教大学
中国在今后能不能建立具有一定规模、较高水平的佛教大学?我作为一个在社会科学研究部门从事佛教研究的学者,对此抱有强烈的关心。谁都理解,只有具有高水平的教师才能培养较高水平的学生;只有具有受过良好教育,具备较高的佛学素养和多方面的综合知识的僧人,才能更好地从事弘法、寺院管理工作,在协助政府贯彻宗教政策,教育信徒遵纪守法,推动社会公益事业等方面做出更大贡献,从而在社会上产生良好的影响;只有具有较高的学识,才能理解和研究现在提倡的〞人间佛教〞具有什么内涵,什么意义,才能积极主动地参与佛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的历史性实践;只有具备高深的学问、能够从事独立的佛学研究,取得为国内外学术界承认的业绩的僧人,才能胜任国际佛教界和学术界日益频繁的佛教文化交流,做到不辱使命,为中国佛教界,为中国人民争得荣誉。因此,创办比现在高级佛教院校更高一级的佛教大学乃至包括佛教学科和其他人文学科在内的综合性佛教大学的必要性是存在的。
众所周知,目前尚不存在创办佛教大学的环境和条件。在这种情况下,是否就无所作为了呢?本人认为并非如此。我们可以将已有的中国佛教院和其他的佛教院校办得更好,造就更多的优秀的佛教人才、学者、教师,在整理佛教文献、文物和研究佛教历史、教义理论等方面做出令世人瞩目的更大成绩,积累更多的办学经验,并且在社会环境和物资方面进行必要的准备。这样,一旦具备创办佛教大学的条件时,就可以从容地比较迅速地着手建校,并完成保障佛教大学正常运营的各项配套工程,迎接佛教大学的诞生。
以上的想法和建议如有欠当和脱离实际之处,敬请诸位提出指正。
(2001 年 3 月 28 日北京)
中國社會科學院世界宗教研究所 楊曾文
21世紀中越佛教教育研討會
2001 年 9 月 17-18 日于蘇州西園戒幢律寺
中越兩國佛教界的高僧大德和學者在新世紀之初聯合舉辦佛教教育研討會議,具有重大的歷史意義,謹表示熱烈祝賀。筆者長年從事佛教研究,沒有專門從事佛教教育工作,對中國佛教教育的過去和現狀也瞭解得很不深入,僅借此機會提出個人一些想法與諸位法師、學者討論,供有關方面參考。
佛教發源於古印度,從西元前 6、5 世紀釋迦牟尼佛創立佛教至今已有 2500 多年的歷史。佛教從原始佛教、部派佛教發展到大乘佛教,在大乘佛教中又先後形成中觀、唯識和密教等教派。從西元前 2 世紀起,佛教從印度傳到南亞、中亞諸國,開始發展爲世界性的宗教。此後沿著絲綢之路,越過帕米爾高原(蔥嶺)傳入中國新疆地區,西元前後傳入中國內地,經過漫長時期的與中國傳統文化和宗教習俗的適應與結合,發展成爲中國的民族宗教之一。在中國佛教中包括三大支系:一是歷史最久,流傳範圍最廣的漢語系佛教;一是流傳於中國藏族和蒙古族等兄弟民族居住地區的藏語系佛教(藏傳佛教);另外,在雲南傣族等民族居住地區還流傳南傳巴利語系佛教。西元 4、5 世紀中國漢語系佛教先後傳入朝鮮、日本,在經過長期的民族化過程後也演變爲朝鮮、日本民族的宗教。越南既從印度,也從中國傳入佛教,而受中國佛教的影響最大。中國、朝鮮、日本和越南的佛教共同構成北傳佛教。
歷史證明,佛教自成立到現在,在不斷地適應時代、不同國家和民族的地理歷史環境中演變著發展著,可以說是在適應中發展,在發展中適應,永無盡期。鬥轉星移,歲月不居,現在已經進入 21 世紀。在這嶄新的世紀,在面臨各國經濟聯繫愈益密切趨於全球一體化,政治多極化,各國文化雖密切溝通而又保持多元化的形勢下,佛教將如何適應新的時代、新的社會環境繼續存在和發展?應當說所面臨的需要迅速作出抉擇的問題是很多的,然而其中最爲重要的問題是如何培養佛教人才的問題,也就是佛教教育問題。《論語》中記載孔子一句話〞人能弘道,非道弘人〞,在古代中國佛教著作中常被引用。佛教這一古老的宗教,必須造就能夠適應新的時代,適應在科技經濟高度發展的社會環境下,善於貼近民衆生活,熱心社會公益事業,從事傳佈佛法與研究佛學的僧才、學者,才能使佛教煥發新的生命力,繼續存在和發展下去。培養這樣的不僅具有高深的佛學知識,而且掌握其他科技文化知識的僧才、學者,需要新型的佛教教育。
1953 年中國成立各民族佛教徒的聯合愛國團體――中國佛教協會。此後即著手籌備創建全國最高的佛教教育機構,1956 年 9 月中國佛學院在北京法源寺成立,以培養〞具有較高佛學知識,能開展佛學研究和寺廟管理人才〞爲目標,設有專修班、本科班、研究班等各種形式,培養了一大批優秀的佛教人才。進入 20 世紀 50 年代後期,由於中國的政治路線發生偏差,宗教信仰自由政策遭遇重大阻力,特別在使中國人民遭到嚴重劫難的〞文革〞中,佛教的正常活動得不到保障,中國佛教學院不得已停辦。直到〞文革〞結束,中國實行改革開放政策以後,隨著佛教重新開展活動,1980 年 9 月中國佛學院得以恢復,20 年來已培養學僧 297 名,還培養 22 名研究生,有 37 名師生被派往日本、英國、斯里蘭卡、緬甸、韓國等國留學。這些畢業生分配到全國各地,通過自己的傳法活動和學術研究,已經成爲中國佛教界繼往開來的中堅力量。1987 年 9 月中國藏語系高級佛學院成立,以〞維護祖國統一,加強民族團結,發展藏傳佛教,培養懂國家法律和政策,精通佛學的愛國愛教的高級宗教人才〞爲辦學方針,致力於培養蒙藏地區的活佛以及格西等高級佛學人才。20 年來,各地也陸續成立了各級佛教學校,形成包括由初、中、高三級學校組成的全方位的佛教教育系統,在中國佛教學院之外,地方上著名的有中國佛學院蘇州靈岩山分院、南京棲霞山分院;屬於地方佛教協會主辦的福建佛學院、閩南佛學院、上海佛學院、四川尼衆佛學院、黑龍江佛學院,以及西藏、四川、甘肅和青海的藏語系佛學院,已經並正在爲培養適應新時期社會需要的佛教人才做出貢獻。
中國近代民族民主革命的先行者孫中山先生曾經說過:〞學校者,文明進化之泉源也。〞國家要富強,民族要振興,文化科技要發展,就需要發展教育,辦好各級各類學校。中國和世界各國的歷史已經反覆證明了這一點。同樣,佛教要適應新的時代繼續存在並且得到發展,就必須培養佛教人才,創立和辦好各級學校。中國 20 世紀 50 年代從創辦第一所佛教學校至今已經過了 45 年,雖然走過了曲折的坎坷的道路,然而不僅取得了令世人矚目的成績,而且也積累了豐富的正反兩方面的經驗,爲今後繼續辦好學校,發展佛教教育事業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中國佛教協會鑒於發展佛教教育,培養佛教人才建設的重要性和緊迫性,1992 年 1 月於上海召開全國漢語系佛教教育工作座談會,會後發表具有歷史意義的文件《全國漢語系佛教教育工作座談會紀要》,強調爲適應中國佛教事業的不斷發展培養大量合格佛教人才的必要性,說〞當前和今後相當時期內佛教工作最重要、最緊迫的事情第一是培養人才,第二是培養人才,第三還是培養人才。〞並就發展佛教教育,辦好佛教院校等方面提出帶有方針性的指導意見,提出實行〞學修一體化,學僧生活叢林化〞,完善學科建設,建立和完善多層次的佛教教育體系,著手編寫統一標準的教學大綱和教材,改進思想道德工作等。這次會議對推動各地發展佛教教育事業,改進佛教院校的教書育人工作發揮了重大的作用。在 1993 年中國佛教協會舉行第六屆全國代表會議上,趙朴初會長所作《中國佛教協會四十年》的報告中,在周紹良副會長所作《中國佛教協會第五屆理事會工作報告》中都高度評價這個《全國漢語系佛教教育工作座談會紀要》,重申繼續落實這個文件的精神,制定相應措施。趙朴初會長再次強調:〞大力培養合格僧才,加強人才建設,是關係中國佛教命運和走向的頭等大事,是我國佛教事業建設與發展最緊迫、最重要的任務。〞
那麽,我們今後應當如何在繼承以往佛教教育已經取得的成績和經驗的基礎上,繼續落實中國佛教協會通過的有關決議,進一步改善和發展佛教教育,辦好各級佛教學校呢?我想有必要借鑒國家教育的總體規劃,從整體上重新審視和確立面向新世紀的佛教教育規劃。
中國佛教是國家承認並受到法律保護的傳統宗教之一,擁有衆多的信衆,他們與全國人民一道正在用自己的智慧和力量爲把我國建設成富強民主文明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而努力工作。佛教教育是宗教教育,雖然按照國家法律與國家普通教育是分離的,然而由於現代的佛教教育具有豐富的文化內涵,除傳授佛教系統知識外還傳授人文社會科學、自然科學知識,以培養具有優良的思想道德品質,既掌握系統的佛教知識又擁有廣博文化知識技能的新人爲宗旨,並且直接影響到廣大的信教群衆,影響到社會的廣闊範圍,自然與國家的普通教育有著密切的多方面的聯繫,也可以說它與其他宗教教育是構成中國整體的教育事業的一個特殊組成部分。中國的佛教教育不僅服從於中國社會主義社會的總方針、政策,特別是有關宗教的法律、政策,而且在不少方面與國家的教育方針、政策是密切相應和一致的。
1998 年經國務院批准,教育部制定的《面向 21 世紀教育振興行動計劃》,是爲了實現中共第十五次代表大會所確定的目標與任務,落實科教興國戰略,全面推進教育的改革和發展,提高全民族的素質和創新能力而制定的,是具有重大意義的文獻。雖然這一文獻是面對普通的社會教育和各級各類學校的,然而我想,不僅它的基本精神對佛教教育也具有指導意義,而且它的某些條文內容、提倡的做法對制定新世紀佛教教育整體規劃也有啓示作用。例如其中提出,爲了適應經濟社會發展,應〞深化改革,建立起教育新體制的基本框架〞;要求實施〞跨世紀素質教育工程〞,整體推進素質教育,改革教育內容和教學方法,開展教師培訓,提高教師隊伍的整體素質,建立新的課程;加強和改進學校的德育工作,繼續加強愛國主義、集體主義、社會廣義理想教育,遵紀守法和社會公德教育,進行中華民族優秀傳統和革命傳統教育,實施勞動技能以及心理健康教育;實施體育、美育的素質教育;努力建成若干所具有世界先進水平的一流大學和一批學科;加強科研工作,重視培養高層次創造性人才;加強國際學術交流;加快高等教育體系改革步伐,繼續實行〞共建、調整、合作、合併〞的方針,實現由中央與省級兩級管理、分工負責的教育體制……。
結合佛教教育來說,難道在新世紀不應當在認真總結原有的教育體制和情況的基礎上,通過謹慎的改革,完善已有的佛教教育體制,改進佛教教育嗎?不應當實施素質教育,培養具有各種知識技能和活動能力,能夠在未來自己的教務工作中爲推進佛教與社會主義社會相適應的社會實踐中,爲〞莊嚴國土,利樂有情〞做出卓越貢獻的人才嗎?不應當提高佛教院校教師的文化的道德的整體素質,以利於更好地教書育人,爲培養德才兼備的佛教人才做出出色的成績嗎?不應當在各級佛教院校實施德育,加強愛國主義、集體主義、社會廣義理想教育,遵紀守法和社會公德教育,以推進僧衆道德、風尚的提高,加強佛教自身的建設嗎?不應當通過考查篩選,建立具有先進水平的在國內外有影響的一流佛教院校嗎?不應當增進國際佛教學術交流,培養能夠與國內外學術界的佛學研究接軌的高層次的學僧嗎?不應當積極利用各種社會力量辦好佛教院校嗎?……當然不是。這些〞不〞字皆是假設,一個也不能成立。中國佛教界完全可以借鑒國家的《面向 21 世紀教育振興行動計劃》,並且站在國家的宗教教育事業的長遠的整體的高度,制定自己新世紀的佛教教育規劃,爲進一步發展帶有中國特色的佛教教育事業,培養愛國、愛教,德才兼備的新的佛教人才做出成績。
中國佛教教育設立高級、中級和初級三級院校的體制,已經形成一套行之有效的課堂設置和做法。例如,在最高級的中國佛學院設有公共課(佛學基礎課、文史哲基礎課、外語課)、專業課及思想政治教育課等,選拔優秀畢業生進修研究生課;中級佛學院,設立佛學基礎課、文化課及政治課等;初級佛學院設立佛學常識、儀軌念誦、叢林制度及文化基礎知識等課。筆者這裏僅就佛學課程提出進一步改進的建議,供諸位參考。
(一)增設原始佛教基本教義和經典的課程
在佛教發展史上,佛教創始者釋迦牟尼佛說法和傳教活動,在現存《阿含經》中有比較集中真實的記載。《阿含經》由很多小經組成,一般每一部小經記述釋迦牟尼佛某次傳法的情形,說理層次分明,語言生動,反映釋迦牟尼佛創立佛教和與帶領弟子到處傳法的艱辛歷程。中國漢譯《阿含經》有四部:《長阿含經》、《中阿含經》、《雜阿含經》、《增一阿含經》,雖收經數量不同,但內容大體一致,與南傳佛教依據的基本經典《長部》、《中部》、《相應部》、《增支部》大體相應,主要講述四諦、八正道、五蘊論、緣起論、善惡報應論等原始佛教的基本教義和理論。在西元前後大乘佛教興起後,原始佛教和部派佛教皆被稱爲小乘。中國佛教諸宗的判教理論雖將原始佛教與部派佛教皆判爲小乘,認爲是佛陀爲根機淺的衆生說的,但仍認爲它們是佛法整體的一個組成部分,沒有徹底否定之意。原始佛教爲後來的各種教派提供了最基本的教義和理論的基礎。如果中國各級佛教院校在現有的佛學課程的基礎上增設或加強對《阿含經》、對原始佛教基本教義和理論的講授,至少有以下三個方面的意義:
1. 有利於學僧加深對佛教創立和發展歷史全面的瞭解,並從佛陀與弟子遊歷各地向各階層民衆傳法的事例中得到啓示,增進對佛法本來所具有的〞人間性〞的認識;
2. 爲系統地掌握佛教知識,開展對佛教的深入研究打下堅實的基礎;
3. 掌握原始佛教的知識將有利於今後開展與南傳佛教國家僧俗信衆的佛教文化交流。
此外,還可以考慮增設兼收大小乘經律論最代表性的經典或選錄的〞佛經選讀〞、中國諸宗著述選錄的〞中國佛教宗派典籍選講〞的課程,可以與高級班開設的講授某些佛教經論、宗派著作的專題課程互爲補充。
(二)引導學僧自主地獨立地學習佛法和各種專業知識
在高級和中級佛教院校,可以採取多種方式生動活潑地傳授知識,引導學僧自主地獨立地學習,提高寫作和講話表達的能力,增長實際才幹。
1. 可以佈置學僧圍繞讀一部經書、著作、一篇文章寫讀書報告;
2. 可以先選定某一題目,或在每人撰寫讀書報告之後,舉行課堂討論,由學生自己主持,請全班學僧按照自己事先準備好的提綱或文章進行發表,彼此質詢討論;
3. 選擇建校日或某些節日組織佛學講演會或其他學科的講演會,也可根據條件舉辦講座邀請外單位學者前來講演;
4. 建議地區或鄰近地區的佛教院校定期或不定期地聯合舉辦佛教學術研討會,增加學僧彼此交流和共同提高的機會;
5. 積極創造條件與國內學術界舉辦佛學研討會,不僅有利於彼此進行學術交流,而且有利於佛教院校師生廣泛地接觸社會文化界學術界,廣交朋友,以利於推進〞人間佛教〞的建設,弘法利生事業的發展。
其實,上述某些做法有的佛教院校已經實施,這裏提出來是希望進一步推廣和改進。
(三)進一步做好研究生培養的工作
1992 年的《全國漢語系佛教教育工作座談會紀要》提出在中國佛學院設立研究生班,從高級佛學院畢業生中擇優錄取研究生。迄今已經培養 22 名研究生。在恢復不久的閩南佛學院,從 1999 年也開始正式設立研究生班。按照本人的理解,研究生班應培養具有系統的佛學知識,具有較高的佛學研究能力,在道德、學問、修持三個方面皆表現優良的高級佛教人才,他們畢業後能夠發揮自己的特長勝任在寺院弘法或管理,在高級佛教院校授課,並且能夠獨立地進行佛學研究。他們應當達到相當於普通高等學校碩士學位的水平。
對於今後的佛學研究生培養工作,這裏提出以下想法,希望與諸位討論,並請有關領導部門和人士參考。
1. 開始階段應注意穩妥發展,根據師資和高級佛教院校畢業生的實際情況,控制研究生的數量,做到寧少勿濫,保證畢業生的質量。從高級佛教院校選拔的研究生一定要真正達到大學畢業生的水平,在佛學和必須具備的文史哲知識方面有較系統深厚的積累,品質優良,身體健康,能夠勝任三年研究生的課程傳授,能夠在導師指導下完成大量閱讀、寫作的作業,最後寫出畢業論文並通過答辯。
2. 引導研究生不斷拓寬知識領域,養成關心國內外佛教形勢和佛學發展趨勢的習慣。佛教院校的研究生在導師的指導下確定三年間主攻的方向之後,不僅應當深入地學習佛教專門知識,而且應當根據自己的情況和專業要求,努力學習宗教學原理、中外歷史、哲學思想史等文史哲知識,通曉一門或兩門外語,掌握熟練的電腦使用技術,還應當通過閱讀中外報刊、書籍瞭解中外佛教界的形勢和佛學研究的最新成果。這樣才能開闊眼界,提高綜合知識水平,增長能夠面對現實解決問題的能力,並且在以後的佛教研究中做出與國內外學術界接軌的成果。
3. 在研究生選擇專業主攻方向時,應當根據需要和學生的實際特長,有意識地安排一定數量的學僧著重學習和研究日本佛教、韓國佛教、越南佛教和南傳佛教的課題。圍繞這些課題,引導他們加強對這些國家的佛教以及歷史文化、語言的學習。目前這方面的人才似乎太少了,不足以適應中國佛教界與國際佛教界開展多方面多層次交流的需要。
4. 在培養佛教院校研究生的師資方面,《全國漢語系佛教教育工作座談會紀要》指出:〞建立一支足夠數量、合格而穩定的師資隊伍,是辦好佛教教育的關鍵。〞爲擴大師資來源,提高教育水平,提出了若干切實可行的措施。其中一項措施是:〞聘請教內外專家學者、教師和其他適合在佛教院校任教的人士擔任專職或兼職教師。〞現在國內的佛教院校屬於宗教團體自辦的學校,在經營方面具有較大的選擇性和靈活性。例如,不僅可以聘請在職的國立大學的研究佛學的教授兼任培養研究生的導師,或兼任一般班級講課的教員,也可以吸收從國立大專院校退休的教師到學校擔任講授文史哲課程的教師。同時,在開設外語課程時可以聘請大學教員、研究生或從事其他職業的人擔任兼職教師。
當然,爲了辦好佛教院校,辦好研究生班,必須加大必要的資金、人力和物資的投入,以便提供較好的教學、圖書和學習的環境,並且不斷改善師生的生活條件。關於這方面,相信隨著全國經濟的發展和繁榮,佛教事業的振興,各級有關領導的重視和規劃,今後會有較大的改進。
(四)創造條件,建立佛教大學
中國在今後能不能建立具有一定規模、較高水準的佛教大學?我作爲一個在社會科學研究部門從事佛教研究的學者,對此抱有強烈的關心。誰都理解,只有具有高水準的教師才能培養較高水準的學生;只有具有受過良好教育,具備較高的佛學素養和多方面的綜合知識的僧人,才能更好地從事弘法、寺院管理工作,在協助政府貫徹宗教政策,教育信徒遵紀守法,推動社會公益事業等方面做出更大貢獻,從而在社會上産生良好的影響;只有具有較高的學識,才能理解和研究現在提倡的〞人間佛教〞具有什麽內涵,什麽意義,才能積極主動地參與佛教與社會主義社會相適應的歷史性實踐;只有具備高深的學問、能夠從事獨立的佛學研究,取得爲國內外學術界承認的業績的僧人,才能勝任國際佛教界和學術界日益頻繁的佛教文化交流,做到不辱使命,爲中國佛教界,爲中國人民爭得榮譽。因此,創辦比現在高級佛教院校更高一級的佛教大學乃至包括佛教學科和其他人文學科在內的綜合性佛教大學的必要性是存在的。
衆所周知,目前尚不存在創辦佛教大學的環境和條件。在這種情況下,是否就無所作爲了呢?本人認爲並非如此。我們可以將已有的中國佛教院和其他的佛教院校辦得更好,造就更多的優秀的佛教人才、學者、教師,在整理佛教文獻、文物和研究佛教歷史、教義理論等方面做出令世人矚目的更大成績,積累更多的辦學經驗,並且在社會環境和物資方面進行必要的準備。這樣,一旦具備創辦佛教大學的條件時,就可以從容地比較迅速地著手建校,並完成保障佛教大學正常運營的各項配套工程,迎接佛教大學的誕生。
以上的想法和建議如有欠當和脫離實際之處,敬請諸位提出指正。
(2001 年 3 月 28 日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