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教授 杨曾文
闽南佛学院学报
一九九九年第二期
总第 22 期 (1999.12)
页 47-52
闽南佛学院
中国 厦门
中国历史上的《法华经》及其在 21 世纪的意义 |
47 |
《法华经》是汉译早期大乘佛典之一,在中国历史文化的发展过程中和在北传佛教流传的国度发生过重大影响,至今仍受到广大佛教信徒敬奉。在这世纪之交的时刻,可以预言,即使在科学文化高度发展的 21 世纪,《法华经》仍将具有活力,通过面向现代的诠释,可以在沟通广大信徒和各国民众的心灵,营造尊重生命,保护自然环境的国际氛围,维护世界和平等方面发挥应有的作用。
《法华经》是公元前后产生于印度的早期大乘经典之一。在中国古代最有影响的《法华经》译本是西晋竺法护翻译的《正法华经》和后秦鸠摩罗什翻译的《妙法莲华经》。
西晋太康七年(公元 286 年)竺法护在居士聂承远、张仕明、张仲政等的协助下于长安译出《正法华经》十卷二十七品。译出后立即受到当时僧俗信徒的欢迎,被人宣讲。
后秦弘始八年(公元 406 年)鸠摩罗什在长安译出《妙法莲华经》(简称《法华经》)七卷二十七品。后世流行的《法华经》是八卷二十八品,其中的《提婆达多品》和《普门品》的重诵偈是后人补上的。据《出三藏记集》卷二,南朝齐僧法献从高昌(后多谓于阗)获得梵文本《提婆达多品》,带回建康请瓦官寺法意(达摩摩提)译出(1)。《普门品》的重诵偈是北周阇那崛多于益州龙渊寺译出的(《开元释教录》卷十一所载《妙法莲华经》之后的小注)(2)。这两部分都是后人陆续增补上的。
此外,现存隋阇那崛多与达摩笈多译《添品妙法莲华经》七卷,品目、文字和偈颂有所增加,大部分经文与鸠摩罗什所译相同。
在鸠摩罗什译出《法华经》之后,竺法护译的《正法华经》便不再盛行。
《法华经》是早期大乘佛经中最富有绚丽奇异情节,寓意深远,譬喻生动形象,影响广泛的经典。综观全经,它有以下几个思想特色。
(一)主张一切众生皆可成佛。在佛教发展史上,原始佛教只承认释迦牟尼是佛,虽认为其他人通过修行可达到解脱,但最高的修行果位是阿罗汉,不可能成佛。在释迦佛灭后一、二百年,原始佛教发生分裂,形成由上座部和大众部两大系统组成的部派佛教,虽提出〞过去佛〞的说法,以释迦牟尼作为最后一位过去佛,但也不认为人人可以成佛。对修行果位,有〞声闻〞、〞缘觉〞的说法:声闻,是指直接听闻佛的说法而达到觉悟者;缘觉是指在无佛之世通过观想十二因缘之理而达到觉悟者。后来又提出〞菩萨〞的阶位,是处于候补地位的佛,以〞上求菩提,下化众生〞为己任。声闻、缘觉、菩萨,就是所谓〞三乘〞(三种解脱的途径和教法)。大乘
48 |
闽南佛学院学报 |
佛教兴起于公元前后,在解脱论上以成佛为修行的最高目标,并以此为中心提出种种理论,其中以论证〞诸法性空〞和六度为主要内容的般若类经典最有影响,以至构成大乘佛教的重要理论基础。早期大乘经典有《般若经》、《法华经》、《华严经》、《维摩经》、《无量寿经》等,然而其中特别强调一切人可以成佛的经典是《法华经》。
《法华经》宣说,释迦佛分别以声闻、缘觉、菩萨三乘教化众生,是适应不同众生的素质而采取的权宜方便做法,并非出于佛的本怀;佛的本意是以〞佛之知见示悟众生〞,〞如来但以一佛乘故,为众生说法,无有余乘,若二若三〞(卷一《方便品》)(3)。全经这种说法很多,如卷二《譬喻品》譬喻一位长者为引导处在〞火宅〞的诸子逃离出来,许诺他们出来可自取羊车、鹿车和牛车(比喻三乘),而待他们出来之后各给以一部驾以白牛的大车(比喻大乘),说:〞初说三乘,引导众生,然后但以大乘而度脱之…当知诸佛方便力故,于一佛乘,分别说三〞;《信解品》以穷子寻父,父传以家产为喻,说一切小乘人皆是〞佛子〞,〞佛说声闻,皆得成佛〞。此经还记述佛为舍利弗、摩诃迦叶、须菩提等众多小乘声闻弟子〞授记〞(预言),说他们未来一定成佛(卷三《譬喻品》、《授记品》、卷四《五百弟子授记品》)。佛教一般对女姓采取歧视态度,认为女人不能成梵天王、国王,也不能成佛,但《法华经》提出女人可以成佛。卷四《提婆达多品》说有个龙女听闻《法华经》后迅速〞变成男子〞成佛;《持品》记述佛为比丘尼摩诃波阇波提(释迦佛的姨母)、耶输陀罗(释迦佛出家前之妻)授记,说她们未来〞当得作佛〞。
《法华经》的主张三乘一切人可以成佛的思想,后人概括为〞开权显实〞(开释方便权门,显示真实一乘之理)、〞会三归一〞(统会三乘,归于一乘)。
(二)以〞久远实成〞的释迦佛将大乘佛教佛身论形象化。大乘佛教不仅认为有过去佛,也提出现在佛、未来佛的观念,并且对佛身也提出种种说法,其中比较通行的说法是佛有代表佛教绝对理念(法性、佛性)的法身佛、菩萨通过无数时间修行体认法身(法性)得以成佛的报身佛、随应时机在众生之中传法的应身(或化身)佛。按照大乘佛教的理论,历史上真正创立佛教的释迦牟尼佛是属于应身或化身佛。《法华经》是早期大乘经典,其中虽没有法身、报身、应身和佛性等概念,但此经诸品,特别是从卷五《从地涌出品》之后,在对释迦牟尼佛的描述中已经赋予释迦佛以报身兼有法身的意义。卷四《见宝塔品》说在释迦佛说《法华经》时,从地涌出一座宝塔,里面有以往久已成佛并且早已〞灭度〞的多宝佛,特地前来为释迦佛说《法华经》表示赞扬并作〞证明〞,此时又有分布于四面八方佛国的释迦分身佛携带无量眷属侍者前来听法;卷五《从地涌出品》说在〞娑婆世界〞(即现实世界)地下也有释迦佛的无数菩萨弟子,他们从地涌出表示将在未来护持、弘传《法华经》,教化众生;《如来寿量品》说释迦佛〞成佛已来无量无边百千万亿那由他劫〞,〞成佛已来,甚大久远,寿命无量阿僧祇劫,常住不灭〞…。在中国佛教史上,天台智顗《法华文句》卷九之下、吉藏《法华义疏》卷十皆说《法华经》中的释迦佛是法身、报身、应身的三身合一,意为释迦虽久证法身,却常以报身、应身为不同身份的众生说法。(4)
《法华经》所说释迦久远成佛的思想,被后人称为〞开近显远〞(示释迦应身寿命之近,显释迦法身寿量之远)、〞开迹显本〞(开示释迦应身及其说法,显释迦法身实相之理)。
(三)提出〞诸法实相〞、〞十如〞等富有哲学意味的概念。卷一《方便品》说:〞佛所成就第一希有难解之法,唯佛与佛乃能穷尽诸法实相,所谓诸法如是相,如是性,如是体,
中国历史上的《法华经》及其在 21 世纪的意义 |
49 |
如是力,如是作,如是因,如是缘,如是果,如是报,如是本末究竟等。〞所谓诸法实相就是大乘佛法的根本真理,虽对此可以做出不同的解释,但结合《法华经》的基本思想来解释,它就是〞一佛乘〞、〞佛之知见〞、〞诸法寂灭相〞、〞大乘空义〞等。此经显然吸收了《般若经》的空的思想,卷五《安乐行品》第一〞安乐行〞中说,菩萨应〞观一切法空,如实相,不颠倒,不动不退不转,如虚空无所有性,一切语言道断,无名无相,实无所有,无量无边,无障无碍…〞由此,《法华经》中的实相概念可以与《般若经》、《维摩经》等大乘经典中的〞实相〞、〞真如〞、〞毕竟空〞、〞法性〞、〞佛性〞、〞 涅槃〞等概念沟通。因为〞实相〞、〞十如〞等概念在意蕴上有很大伸缩性,可以在不同场合使用,所以成为古代中国佛教学者用来构建教义体系的重要概念。
(四)现世救苦救难的观世音菩萨信仰。《法华经》中讲述菩萨以慈悲精神在众生中说法,救苦救难的情节不止一处,卷七《妙音菩萨》讲妙音菩萨能够化作各种形象出入众生之中,为众生说《法华经》,解救众生苦难;《观世音菩萨普门品》讲观世音菩萨如果得知有众生遭遇苦难,称念他的名号,他便能〞观其音声〞,前去解救,并能根据场合化作种种形象(有三十二应身)为各种众生说法。众所周知,在中国最流行的是观世音菩萨信仰。
《法华经》译出后立即在佛教界广泛流传,所产生的影响是多方面的。这里仅介绍其中比较重要的几个方面。
(一) 古来对《法华经》的注释和对此经所谓〞宗〞、〞体〞的解释。
在《法华经》译出后相继有不少注释著作问世。鸠摩罗什弟子当中有不少人在新译《法华经》之后立即宣讲,有的还撰有著作。僧睿原精研《正法华经》,参与鸠摩罗什翻译《法华经》,后以〞九辙〞(相当五章)讲述《法华经》,被人称为〞九辙法师〞。昙影也曾精于竺法护译的《正法华经》,在鸠摩罗什译出新《法华经》之后撰《法华义疏》四卷加以注释。道生撰有《法华义疏》二卷(今存)。此后宣讲《法华经》有名者有南朝宋齐间的庐山慧龙、法瑶、僧印;梁陈至间的法云、慧思;隋朝智顗、吉藏;唐代窥基等人。其中撰有著作留传至今的有:法云《法华经义记》八卷、慧思《法华经安乐行义》、智顗《法华文句》二十卷、《法华玄义》二十卷、吉藏《法华玄论》十卷、《法华义疏》十二卷、《法华游义》、窥基《妙法莲华经玄赞》二十卷。(5) 智顗是天台宗正式创始人,吉藏是三论宗创始人,窥基是法相宗创始人之一。
由于受重整体、重综合的中国传统思维方式的影响,不少著作都对《法华经》的基本宗旨、中心思想(所谓〞体〞或〞宗〞)进行探究和诠释,反映了人们对《法华经》的认识和关注所在。吉藏《法华玄论》卷二《第四辨经宗旨》记载,从《法华经》译出至隋有不少学者对此经的基本宗旨提出自己的看法,其中最有代表性的说法是:
东晋庐山慧远〞以一乘为宗〞;
宋齐庐山慧龙〞以果智为宗〞;
宋慧观以〞真慧为体〞;
齐中兴寺僧印以〞一乘实慧为体〞;
梁光宅寺法云以〞一乘因果为宗〞;
此外,还有人或以〞二智为宗〞,或以〞妙法莲华为宗〞、〞常住为宗〞、〞万善为体〞、〞一乘为体〞等。这里讲的〞一乘〞自然就是佛乘;〞果智〞是久远实成释迦佛之灵智;〞真慧〞或〞实慧〞即与诸法实相相应的〞佛之知见〞、〞平等大慧〞、佛慧;〞一乘因果〞,是以〞开三显一〞以显成佛之因,以〞开近显远〞以示成佛之果。吉藏对这些说法皆不满意,认为
50 |
闽南佛学院学报 |
众生素质不同,导致觉悟的因缘有别,因此只能说〞以悟为宗〞;然而又认为《法华经》以〞实相正法为宗〞。(6)
智顗《法华玄义》将《法华经》之体、宗分开论释,卷八上载有〞第二显体〞,卷九下载〞第三明宗〞,认为〞宗者,修行之喉衿,显体之要蹊。〞认为经体须借经宗表现,二者不一不异。他对前述各种见解皆不同意,以所谓本门迹门的〞因果为宗〞。他将全经以《安乐品》为界,前十四品为〞迹门〞,以后十四品为〞本门〞。说迹门〞破废方便,开显真实佛之知见,亦明弟子实因实果,亦明师门权因权果…为成弟子实因;因正果旁。故于前段明迹因迹果也〞。意为经前半讲废三乘方便之教,开显一乘成佛真实之教,佛以《法华经》引导以前小乘弟子接受佛乘,并为授记,也讲述应身释迦修因成佛事迹,是以讲弟子接受法华正法(因)为主,最后达成之果为辅。说本门〞发迹显本,废方便之近寿,明长远之实果,亦明弟子实因实果,亦明师门权因权果,而显师之实果;果正因旁。故于后段明本因本果。〞(7) 谓经的后半部虽有与前半部经相同的内容,但最重要的是发露普通人们所见闻的释迦佛(迹),只是久已成佛的释迦佛为〞方便教化众生〞而显化之身(迹),寿命无法计量,是以讲述佛的真实之果(所谓〞师之实果〞,久远实成释迦,〞本〞)为主。因此,智顗便以《法华经》前半迹门的〞迹因迹果〞与后半本门的〞本因本果〞共为〞经宗〞。
据以上引述,在中国古代佛教学者心目中,《法华经》的最重要的内容有两点:一是主张一切众生皆能成佛的一乘――佛乘的教法;二是提出具有法、报二身意义的久远实成的释迦佛的观念,认为历史上的释迦牟尼佛只不过是此佛的无量应化身之一。他们对《法华经》的有关论释和发挥都围绕这个中心。
(二) 法华信仰的诸种形态
历代僧俗对《法华经》的信仰所采取的形态是多种多样的。据梁、唐、宋《高僧传》、唐道宣《集神州三宝感通录》、道世《法苑珠林》、惠祥《弘赞法华传》、僧祥《法华传记》以及宋代李昉《太平广记》等书,中国古代僧俗对《法华经》的信仰是十分虔诚的,信仰形态主要包括:讲解、书写、读诵、修持〞法华三昧〞禅法、建造寺塔和佛像(法华变相)、信奉观世音、焚身的一部分或全身供养佛等。信奉《法华经》,包括信奉观世音菩萨的人有社会的各个阶层,上至帝王将相、身居官位的士大夫、僧尼、普通民众。他们信奉动机和所怀抱的愿望是各种各样的,其中主要有:超脱生死苦恼,达到觉悟解脱;积累善的功德,来世得到善的报应,甚至有的人发愿来世往生净土;从遇到的各种现实苦难中得到拯救。
《法华经》对中国佛教宗派具有程度不同的影响。其中天台宗以《法华经》作为基本教典,以此经中的〞一佛乘〞、〞十法界〞、〞十如是〞等概念和思想构建教义理论体系,是法华信仰的重要形态之一。
仅据上述不难看出,《法华经》在中国历史文化上的影响是多方面的,是巨大的。
在世界科学技术高度发展和各国经济文化交流日益深广的形势下,出现在社会民众生活中的新事物越来越多,民众的视野更加开阔,心理需求也多种多样。佛教要保持旺盛的生命力,必须不断适应时代的发展和社会民众的心理需求进行自我调整和变革。这涉及到很多方面,然而其中最重要的一项工作就是运用现代的思想和概念对常用经典作出新的适宜的诠释。中国古代在引进
中国历史上的《法华经》及其在 21 世纪的意义 |
51 |
和传播佛教的过程中曾运用〞格义〞的方法,利用儒家、道家等传统文化中的思想和用语来翻译和讲解佛经,有力地推进了佛教民族化的进程。这对于今后对佛经和佛教思想进行现代诠释仍具有借鉴的意义。
这里仅就《法华经》及其思想的现代诠释略谈笔者的想法。首先次必须强调,对《法华经》的现代诠释必须遵守两条原则:一是要忠实于原经的基本思想;二是尽力做到使一般民众能够理解,使《法华经》的某些内容能够在现实生活中发挥积极作用。
那么,在面临即将到来的 21 世纪,应当对《法华经》中的哪些思想进行新的诠释并加以发扬呢?
(一) 会三归一,一切人皆可成佛的平等观。
《法华经》反复强调,声闻、缘觉和菩萨三乘,乃至包括作为天龙八部的在内一切众生,皆可听闻《法华经》,接受佛乘,通过修行最终成佛。《方便品》说佛以〞佛之知见〞开悟众生,〞声闻若菩萨,闻我所说法,乃至于一偈,皆成佛无疑。十方佛土中,唯有一乘法,无二亦无三〞;《提婆达多品》说:〞一切众生类,无不宗奉者,又闻成菩提,唯佛当证知〞…
《法华经》中虽然尚无〞佛性〞这个概念,实际上〞佛知见〞便相当于后来佛教经常使用的佛性。〞佛〞意为觉悟,是对人生和社会真理的最高认识。成佛虽是对平凡人生的超越,但并不意味着脱离众生,是以不断拯救众生,示悟众生为最高使命的。此经强调一切众生皆有佛的知见,皆可接受最高佛法,最后皆能成佛,所寓示的是对一切生命的存在价值、特别是人在宇宙中的崇高地位的重视;是对一切生命的主体性、受教育权和发展权的尊重。
在当代和今后的世界,和平和发展是压倒一切的重大课题。大国与小国,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不同的种族和民族,应当一律平等。如果用《法华经》的平等观来看待这个问题,是十分自然的。一切尊奉法华信仰的团体和人们应当结合世界的具体情况对《法华经》中所蕴含的平等精神进行灵活解释和宣传,以推进建立有利于世界各国民族共同发展的国际政治和经济的新秩序。
(二)诸法实相、十如、十界当中蕴含的人与自然的一体论思想
《法华经》《方便品》对〞诸法实相〞所作的解释是:〞所谓诸法如是相,如是性,如是体,如是力,如是作,如是因,如是缘,如是果,如是报,如是本末究竟等。〞可见,所谓〞诸法实相〞是一个无所不包的整体概念,它包含世界万物的外在形象、内在体性(包含心性)、主体、功能、作用、内因与外缘、结果、报应、事物运动的整体过程等方面。虽然世界万有,包括〞十界〞(地狱、饿鬼、畜生、阿修罗、人、天、声闻、缘觉、菩萨、佛)在内,无一不是它的显现,然而从本质上说世界万有皆是空寂无相的,所谓〞诸法从本来,常自寂灭相〞(《方便品》),〞一切诸法,悉皆空寂〞(《信解品》。这样,诸法实相在〞空寂〞的基础上便与真如、法性、毕竟空等概念相通。从逻辑上说,既然一切皆空,皆是实相,那么一切便是互相等同并且是圆融无碍的。虽然《法华经》中没有后来天台宗所说的〞十界互具〞、〞一念三千〞的命题,然而说实相、十如、十界中蕴含着世界万有一体的思想,是不会使人感到牵强的。
世界万物一体论思想与中国传统思想的〞天人合一〞思想在本质上有一致之处。既然世界万有相即融通,物我一体,那么自然界与人类社会也是互为一体的。在世界伴随工业经济迅速发展出现的严重污染,自然环境遭遇巨大破坏的当代,特别应当强调人类社会必须与自然界相谐调的思想,不断向世人发出警告:一切不计后果向自然界的无限制的索取与掠夺,必然遭到自然界的
52 |
闽南佛学院学报 |
无情惩罚。
(三)赋予〞六度〞、〞慈悲〞以新的意义,丰富社会伦理观念,造福社会与民众
《法华经》作为大乘经典,也将六度规定为〞菩萨道〞的基本行为规范。《分别功德品》说,如果有人能够受持《法华经》并且〞兼行布施、持戒、忍辱、精进、一心(按,禅定)、智慧,其德最胜,无量无边〞。对于这六度,完全可以结合现代生活补充新的意义,例如〞布施〞,不仅具有在物资上予以〞救贫济苦〞以至财政援助的含义(财施),也包括兴办文化教育事业,传播知识真理等(法施),也包括特定场合在精神上给人以安慰和鼓励(无畏施)。在这方面可做的文章是很多的。
慈悲,是大乘佛教的最高的道德观念。《法华经》中多处提到慈悲,特别是《妙音菩萨品》、《观世音菩萨普门品》集中贯彻了菩萨救苦救难的大慈大悲精神。慈,给人以安乐;悲,使人摆脱苦难。在现代社会,慈悲可以与人道主义相会通,应当大力提倡。在某些国家因遭遇自然灾害、战争而面临危及生存的困难、苦难时,一切信奉法华佛法的人们应当配合国际社会给予积极的救援。
未来 21 世纪的北传佛教,特别是其中奉《法华经》为基本经典的天台宗和其他佛教宗派仍将尊奉此经为最高的经典,并且将继续依据和发挥此经的内容充实自己的教义体系。然而可以预料,未来的法华佛法必然富有新的时代特色。
1999 年 2 月 20 日
作者写于北京南方庄公寓
(1.) 《大正藏》卷 55 第 13 页中,并见《开元释教录》,载《大正藏》卷 55 第 536 页上。
(2.) 《大正藏》卷 55 第 591 页中。
(3.) 本文所用《法华经》是金陵刻经处同治十年(1871)刻本,以下不再注明页数。
(4.) 请详见《大正藏》卷 34 第 128 页、第 602-610 页。
(5.) 以上参见《高僧传》、《唐高僧传》中有关者之本传、吉藏《法华玄论》卷一(《大正藏》卷 34 第 363 页下),并可参考汤用彤《汉魏两晋南北朝佛教史》第二分第十五章《南北朝释教撰述》之甲。
(6.) 《大正藏》卷 34 第 379-381 页。
(7.) 引文载《大正藏》卷 33 第 795 页上。
中國社會科學院世界宗教研究所教授 楊曾文
閩南佛學院學報
一九九九年第二期
總第 22 期 (1999.12)
頁 47-52
閩南佛學院
中國 廈門
中國歷史上的《法華經》及其在 21 世紀的意義 |
47 |
《法華經》是漢譯早期大乘佛典之一,在中國歷史文化的發展過程中和在北傳佛教流傳的國度發生過重大影響,至今仍受到廣大佛教信徒敬奉。在這世紀之交的時刻,可以預言,即使在科學文化高度發展的 21 世紀,《法華經》仍將具有活力,通過面向現代的詮釋,可以在溝通廣大信徒和各國民衆的心靈,營造尊重生命,保護自然環境的國際氛圍,維護世界和平等方面發揮應有的作用。
《法華經》是西元前後産生於印度的早期大乘經典之一。在中國古代最有影響的《法華經》譯本是西晉竺法護翻譯的《正法華經》和後秦鳩摩羅什翻譯的《妙法蓮華經》。
西晉太康七年(286)竺法護在居士聶承遠、張仕明、張仲政等的協助下於長安譯出《正法華經》十卷二十七品。譯出後立即受到當時僧俗信徒的歡迎,被人宣講。
後秦弘始八年(406)鳩摩羅什在長安譯出《妙法蓮華經》(簡稱《法華經》)七卷二十七品。後世流行的《法華經》是八卷二十八品,其中的<提婆達多品>和<普門品>的重誦偈是後人補上的。據《出三藏記集》卷二,南朝齊僧法獻從高昌(後多謂於闐)獲得梵文本<提婆達多品>,帶回建康請瓦官寺法意(達摩摩提)譯出[1]。<普門品>的重誦偈是北周闍那崛多於益州龍淵寺譯出的(《開元釋教錄》卷十一所載《妙法蓮華經》之後的小注)[2]。這兩部分都是後人陸續增補上的。
此外,現存隋闍那崛多與達摩笈多譯《添品妙法蓮華經》七卷,品目、文字和偈頌有所增加,大部分經文與鳩摩羅什所譯相同。
在鳩摩羅什譯出《法華經》之後,竺法護譯的《正法華經》便不再盛行。
《法華經》是早期大乘佛經中最富有絢麗奇異情節,寓意深遠,譬喻生動形象,影響廣泛的經典。綜觀全經,它有以下幾個思想特色。
(一)主張一切衆生皆可成佛。在佛教發展史上,原始佛教只承認釋迦牟尼是佛,雖認爲其他人通過修行可達到解脫,但最高的修行果位是阿羅漢,不可能成佛。在釋迦佛滅後一、二百年,原始佛教發生分裂,形成由上座部和大衆部兩大系統組成的部派佛教,雖提出〞過去佛〞的說法,以釋迦牟尼作爲最後一位過去佛,但也不認爲人人可以成佛。對修行果位,有〞聲聞〞、〞緣覺〞的說法:聲聞,是指直接聽聞佛的說法而達到覺悟者;緣覺是指在無佛之世通過觀想十二因緣之理而達到覺悟者。後來又提出〞菩薩〞的階位,是處於候補地位的佛,以〞上求菩提,下化衆生〞爲己任。聲聞、緣覺、菩薩,就是所謂〞三乘〞(三種解脫的途徑和教法)。大乘
48 |
閩南佛學院學報 |
佛教興起於西元前後,在解脫論上以成佛爲修行的最高目標,並以此爲中心提出種種理論,其中以論證〞諸法性空〞和六度爲主要內容的般若類經典最有影響,以至構成大乘佛教的重要理論基礎。早期大乘經典有《般若經》、《法華經》、《華嚴經》、《維摩經》、《無量壽經》等,然而其中特別強調一切人可以成佛的經典是《法華經》。
《法華經》宣說,釋迦佛分別以聲聞、緣覺、菩薩三乘教化衆生,是適應不同衆生的素質而採取的權宜方便做法,並非出於佛的本懷;佛的本意是以〞佛之知見示悟衆生〞,〞如來但以一佛乘故,爲衆生說法,無有餘乘,若二若三〞(卷一<方便品>)[3]。全經這種說法很多,如卷二<譬喻品>譬喻一位長者爲引導處在〞火宅〞的諸子逃離出來,許諾他們出來可自取羊車、鹿車和牛車(比喻三乘),而待他們出來之後各給以一部駕以白牛的大車(比喻大乘),說:〞初說三乘,引導衆生,然後但以大乘而度脫之…當知諸佛方便力故,於一佛乘,分別說三〞;<信解品>以窮子尋父,父傳以家產爲喻,說一切小乘人皆是〞佛子〞,〞佛說聲聞,皆得成佛〞。此經還記述佛爲舍利弗、摩訶迦葉、須菩提等衆多小乘聲聞弟子〞授記〞(預言),說他們未來一定成佛(卷三<譬喻品>、<授記品>、卷四《五百弟子授記品>)。佛教一般對女姓採取歧視態度,認爲女人不能成梵天王、國王,也不能成佛,但《法華經》提出女人可以成佛。卷四<提婆達多品>說有個龍女聽聞《法華經》後迅速〞變成男子〞成佛;<持品>記述佛爲比丘尼摩訶波闍波提(釋迦佛的姨母)、耶輸陀羅(釋迦佛出家前之妻)授記,說她們未來〞當得作佛〞。
《法華經》的主張三乘一切人可以成佛的思想,後人概括爲〞開權顯實〞(開釋方便權門,顯示真實一乘之理)、〞會三歸一〞(統會三乘,歸於一乘)。
(二)以〞久遠實成〞的釋迦佛將大乘佛教佛身論形象化。大乘佛教不僅認爲有過去佛,也提出現在佛、未來佛的觀念,並且對佛身也提出種種說法,其中比較通行的說法是佛有代表佛教絕對理念(法性、佛性)的法身佛、菩薩通過無數時間修行體認法身(法性)得以成佛的報身佛、隨應時機在衆生之中傳法的應身(或化身)佛。按照大乘佛教的理論,歷史上真正創立佛教的釋迦牟尼佛是屬於應身或化身佛。《法華經》是早期大乘經典,其中雖沒有法身、報身、應身和佛性等概念,但此經諸品,特別是從卷五<從地湧出品>之後,在對釋迦牟尼佛的描述中已經賦予釋迦佛以報身兼有法身的意義。卷四<見寶塔品>說在釋迦佛說《法華經》時,從地湧出一座寶塔,裏面有以往久已成佛並且早已〞滅度〞的多寶佛,特地前來爲釋迦佛說《法華經》表示讚揚並作〞證明〞,此時又有分佈於四面八方佛國的釋迦分身佛攜帶無量眷屬侍者前來聽法;卷五<從地湧出品>說在〞娑婆世界〞(即現實世界)地下也有釋迦佛的無數菩薩弟子,他們從地湧出表示將在未來護持、弘傳《法華經》,教化衆生;<如來壽量品>說釋迦佛〞成佛已來無量無邊百千萬億那由他劫〞,〞成佛已來,甚大久遠,壽命無量阿僧祇劫,常住不滅〞…。在中國佛教史上,天臺智顗《法華文句》卷九之下、吉藏《法華義疏》卷十皆說《法華經》中的釋迦佛是法身、報身、應身的三身合一,意爲釋迦雖久證法身,卻常以報身、應身爲不同身份的衆生說法。[4]
《法華經》所說釋迦久遠成佛的思想,被後人稱爲〞開近顯遠〞(示釋迦應身壽命之近,顯釋迦法身壽量之遠)、〞開跡顯本〞(開示釋迦應身及其說法,顯釋迦法身實相之理)。
(三)提出〞諸法實相〞、〞十如〞等富有哲學意味的概念。卷一<方便品>說:〞佛所成就第一希有難解之法,唯佛與佛乃能窮盡諸法實相,所謂諸法如是相,如是性,如是體,
中國歷史上的《法華經》及其在 21 世紀的意義 |
49 |
如是力,如是作,如是因,如是緣,如是果,如是報,如是本末究竟等。〞所謂諸法實相就是大乘佛法的根本真理,雖對此可以做出不同的解釋,但結合《法華經》的基本思想來解釋,它就是〞一佛乘〞、〞佛之知見〞、〞諸法寂滅相〞、〞大乘空義〞等。此經顯然吸收了《般若經》的空的思想,卷五<安樂行品>第一〞安樂行〞中說,菩薩應〞觀一切法空,如實相,不顛倒,不動不退不轉,如虛空無所有性,一切語言道斷,無名無相,實無所有,無量無邊,無障無礙…〞由此,《法華經》中的實相概念可以與《般若經》、《維摩經》等大乘經典中的〞實相〞、〞真如〞、〞畢竟空〞、〞法性〞、〞佛性〞、〞 涅槃〞等概念溝通。因爲〞實相〞、〞十如〞等概念在意蘊上有很大伸縮性,可以在不同場合使用,所以成爲古代中國佛教學者用來構建教義體系的重要概念。
(四)現世救苦救難的觀世音菩薩信仰。《法華經》中講述菩薩以慈悲精神在衆生中說法,救苦救難的情節不止一處,卷七<妙音菩薩>講妙音菩薩能夠化作各種形象出入衆生之中,爲衆生說《法華經》,解救衆生苦難;<觀世音菩薩普門品>講觀世音菩薩如果得知有衆生遭遇苦難,稱念他的名號,他便能〞觀其音聲〞,前去解救,並能根據場合化作種種形象(有三十二應身)爲各種衆生說法。衆所周知,在中國最流行的是觀世音菩薩信仰。
《法華經》譯出後立即在佛教界廣泛流傳,所産生的影響是多方面的。這裏僅介紹其中比較重要的幾個方面。
(一)古來對《法華經》的注釋和對此經所謂〞宗〞、〞體〞的解釋。
在《法華經》譯出後相繼有不少注釋著作問世。鳩摩羅什弟子當中有不少人在新譯《法華經》之後立即宣講,有的還撰有著作。僧睿原精研《正法華經》,參與鳩摩羅什翻譯《法華經》,後以〞九轍〞(相當五章)講述《法華經》,被人稱爲〞九轍法師〞。曇影也曾精於竺法護譯的《正法華經》,在鳩摩羅什譯出新《法華經》之後撰《法華義疏》四卷加以注釋。道生撰有《法華義疏》二卷(今存)。此後宣講《法華經》有名者有南朝宋齊間的廬山慧龍、法瑤、僧印;梁陳至間的法雲、慧思;隋朝智顗、吉藏;唐代窺基等人。其中撰有著作留傳至今的有:法雲《法華經義記》八卷、慧思《法華經安樂行義》、智顗《法華文句》二十卷、《法華玄義》二十卷、吉藏《法華玄論》十卷、《法華義疏》十二卷、《法華遊義》、窺基《妙法蓮華經玄贊》二十卷。[5] 智顗是天臺宗正式創始人,吉藏是三論宗創始人,窺基是法相宗創始人之一。
由於受重整體、重綜合的中國傳統思維方式的影響,不少著作都對《法華經》的基本宗旨、中心思想(所謂〞體〞或〞宗〞)進行探究和詮釋,反映了人們對《法華經》的認識和關注所在。吉藏《法華玄論》卷二<第四辨經宗旨>記載,從《法華經》譯出至隋有不少學者對此經的基本宗旨提出自己的看法,其中最有代表性的說法是:
東晉廬山慧遠〞以一乘爲宗〞;
宋齊廬山慧龍〞以果智爲宗〞;
宋慧觀以〞真慧爲體〞;
齊中興寺僧印以〞一乘實慧爲體〞;
梁光宅寺法雲以〞一乘因果爲宗〞;
此外,還有人或以〞二智爲宗〞,或以〞妙法蓮華爲宗〞、〞常住爲宗〞、〞萬善爲體〞、〞一乘爲體〞等。這裏講的〞一乘〞自然就是佛乘;〞果智〞是久遠實成釋迦佛之靈智;〞真慧〞或〞實慧〞即與諸法實相相應的〞佛之知見〞、〞平等大慧〞、佛慧;〞一乘因果〞,是以〞開三顯一〞以顯成佛之因,以〞開近顯遠〞以示成佛之果。吉藏對這些說法皆不滿意,認爲
50 |
閩南佛學院學報 |
衆生素質不同,導致覺悟的因緣有別,因此只能說〞以悟爲宗〞;然而又認爲《法華經》以〞實相正法爲宗〞。[6]
智顗《法華玄義》將《法華經》之體、宗分開論釋,卷八上載有<第二顯體>,卷九下載<第三明宗>,認爲〞宗者,修行之喉衿,顯體之要蹊。〞認爲經體須借經宗表現,二者不一不異。他對前述各種見解皆不同意,以所謂本門迹門的〞因果爲宗〞。他將全經以<安樂品>爲界,前十四品爲〞跡門〞,以後十四品爲〞本門〞。說跡門〞破廢方便,開顯真實佛之知見,亦明弟子實因實果,亦明師門權因權果…爲成弟子實因;因正果旁。故於前段明跡因跡果也〞。意爲經前半講廢三乘方便之教,開顯一乘成佛真實之教,佛以《法華經》引導以前小乘弟子接受佛乘,並爲授記,也講述應身釋迦修因成佛事蹟,是以講弟子接受法華正法(因)爲主,最後達成之果爲輔。說本門〞發跡顯本,廢方便之近壽,明長遠之實果,亦明弟子實因實果,亦明師門權因權果,而顯師之實果;果正因旁。故於後段明本因本果。〞[7] 謂經的後半部雖有與前半部經相同的內容,但最重要的是髮露普通人們所見聞的釋迦佛(跡),只是久已成佛的釋迦佛爲〞方便教化衆生〞而顯化之身(跡),壽命無法計量,是以講述佛的真實之果(所謂〞師之實果〞,久遠實成釋迦,〞本〞)爲主。因此,智顗便以《法華經》前半跡門的〞跡因跡果〞與後半本門的〞本因本果〞共爲〞經宗〞。
據以上引述,在中國古代佛教學者心目中,《法華經》的最重要的內容有兩點:一是主張一切衆生皆能成佛的一乘――佛乘的教法;二是提出具有法、報二身意義的久遠實成的釋迦佛的觀念,認爲歷史上的釋迦牟尼佛只不過是此佛的無量應化身之一。他們對《法華經》的有關論釋和發揮都圍繞這個中心。
(二)法華信仰的諸種形態
歷代僧俗對《法華經》的信仰所採取的形態是多種多樣的。據梁、唐、宋《高僧傳》、唐道宣《集神州三寶感通錄》、道世《法苑珠林》、惠祥《弘贊法華傳》、僧祥《法華傳記》以及宋代李昉《太平廣記》等書,中國古代僧俗對《法華經》的信仰是十分虔誠的,信仰形態主要包括:講解、書寫、讀誦、修持〞法華三昧〞禪法、建造寺塔和佛像(法華變相)、信奉觀世音、焚身的一部分或全身供養佛等。信奉《法華經》,包括信奉觀世音菩薩的人有社會的各個階層,上至帝王將相、身居官位的士大夫、僧尼、普通民衆。他們信奉動機和所懷抱的願望是各種各樣的,其中主要有:超脫生死苦惱,達到覺悟解脫;積累善的功德,來世得到善的報應,甚至有的人發願來世往生淨土;從遇到的各種現實苦難中得到拯救。
《法華經》對中國佛教宗派具有程度不同的影響。其中天臺宗以《法華經》作爲基本教典,以此經中的〞一佛乘〞、〞十法界〞、〞十如是〞等概念和思想構建教義理論體系,是法華信仰的重要形態之一。
僅據上述不難看出,《法華經》在中國歷史文化上的影響是多方面的,是巨大的。
在世界科學技術高度發展和各國經濟文化交流日益深廣的形勢下,出現在社會民衆生活中的新事物越來越多,民衆的視野更加開闊,心理需求也多種多樣。佛教要保持旺盛的生命力,必須不斷適應時代的發展和社會民衆的心理需求進行自我調整和變革。這涉及到很多方面,然而其中最重要的一項工作就是運用現代的思想和概念對常用經典作出新的適宜的詮釋。中國古代在引進
中國歷史上的《法華經》及其在 21 世紀的意義 |
51 |
和傳播佛教的過程中曾運用〞格義〞的方法,利用儒家、道家等傳統文化中的思想和用語來翻譯和講解佛經,有力地推進了佛教民族化的進程。這對於今後對佛經和佛教思想進行現代詮釋仍具有借鑒的意義。
這裏僅就《法華經》及其思想的現代詮釋略談筆者的想法。首先次必須強調,對《法華經》的現代詮釋必須遵守兩條原則:一是要忠實於原經的基本思想;二是盡力做到使一般民衆能夠理解,使《法華經》的某些內容能夠在現實生活中發揮積極作用。
那麽,在面臨即將到來的 21 世紀,應當對《法華經》中的哪些思想進行新的詮釋並加以發揚呢?
(一)會三歸一,一切人皆可成佛的平等觀。
《法華經》反覆強調,聲聞、緣覺和菩薩三乘,乃至包括作爲天龍八部的在內一切衆生,皆可聽聞《法華經》,接受佛乘,通過修行最終成佛。<方便品>說佛以〞佛之知見〞開悟衆生,〞聲聞若菩薩,聞我所說法,乃至於一偈,皆成佛無疑。十方佛土中,唯有一乘法,無二亦無三〞;<提婆達多品>說:〞一切衆生類,無不宗奉者,又聞成菩提,唯佛當證知〞…
《法華經》中雖然尚無〞佛性〞這個概念,實際上〞佛知見〞便相當於後來佛教經常使用的佛性。〞佛〞意爲覺悟,是對人生和社會真理的最高認識。成佛雖是對平凡人生的超越,但並不意味著脫離衆生,是以不斷拯救衆生,示悟衆生爲最高使命的。此經強調一切衆生皆有佛的知見,皆可接受最高佛法,最後皆能成佛,所寓示的是對一切生命的存在價值、特別是人在宇宙中的崇高地位的重視;是對一切生命的主體性、受教育權和發展權的尊重。
在當代和今後的世界,和平和發展是壓倒一切的重大課題。大國與小國,發達國家和發展中國家,不同的種族和民族,應當一律平等。如果用《法華經》的平等觀來看待這個問題,是十分自然的。一切尊奉法華信仰的團體和人們應當結合世界的具體情況對《法華經》中所蘊含的平等精神進行靈活解釋和宣傳,以推進建立有利於世界各國民族共同發展的國際政治和經濟的新秩序。
(二)諸法實相、十如、十界當中蘊含的人與自然的一體論思想
《法華經》<方便品>對〞諸法實相〞所作的解釋是:〞所謂諸法如是相,如是性,如是體,如是力,如是作,如是因,如是緣,如是果,如是報,如是本末究竟等。〞可見,所謂〞諸法實相〞是一個無所不包的整體概念,它包含世界萬物的外在形象、內在體性(包含心性)、主體、功能、作用、內因與外緣、結果、報應、事物運動的整體過程等方面。雖然世界萬有,包括〞十界〞(地獄、餓鬼、畜生、阿修羅、人、天、聲聞、緣覺、菩薩、佛)在內,無一不是它的顯現,然而從本質上說世界萬有皆是空寂無相的,所謂〞諸法從本來,常自寂滅相〞(<方便品>),〞一切諸法,悉皆空寂〞(<信解品>)。這樣,諸法實相在〞空寂〞的基礎上便與真如、法性、畢竟空等概念相通。從邏輯上說,既然一切皆空,皆是實相,那麽一切便是互相等同並且是圓融無礙的。雖然《法華經》中沒有後來天臺宗所說的〞十界互具〞、〞一念三千〞的命題,然而說實相、十如、十界中蘊含著世界萬有一體的思想,是不會使人感到牽強的。
世界萬物一體論思想與中國傳統思想的〞天人合一〞思想在本質上有一致之處。既然世界萬有相即融通,物我一體,那麽自然界與人類社會也是互爲一體的。在世界伴隨工業經濟迅速發展出現的嚴重污染,自然環境遭遇巨大破壞的當代,特別應當強調人類社會必須與自然界相諧調的思想,不斷向世人發出警告:一切不計後果向自然界的無限制的索取與掠奪,必然遭到自然界的
52 |
閩南佛學院學報 |
無情懲罰。
(三)賦予〞六度〞、〞慈悲〞以新的意義,豐富社會倫理觀念,造福社會與民衆
《法華經》作爲大乘經典,也將六度規定爲〞菩薩道〞的基本行爲規範。<分別功德品>說,如果有人能夠受持《法華經》並且〞兼行佈施、持戒、忍辱、精進、一心(按,禪定)、智慧,其德最勝,無量無邊〞。對於這六度,完全可以結合現代生活補充新的意義,例如〞佈施〞,不僅具有在物資上予以〞救貧濟苦〞以至財政援助的含義(財施),也包括興辦文化教育事業,傳播知識真理等(法施),也包括特定場合在精神上給人以安慰和鼓勵(無畏施)。在這方面可做的文章是很多的。
慈悲,是大乘佛教的最高的道德觀念。《法華經》中多處提到慈悲,特別是<妙音菩薩品>、<觀世音菩薩普門品>集中貫徹了菩薩救苦救難的大慈大悲精神。慈,給人以安樂;悲,使人擺脫苦難。在現代社會,慈悲可以與人道主義相會通,應當大力提倡。在某些國家因遭遇自然災害、戰爭而面臨危及生存的困難、苦難時,一切信奉法華佛法的人們應當配合國際社會給予積極的救援。
未來 21 世紀的北傳佛教,特別是其中奉《法華經》爲基本經典的天臺宗和其他佛教宗派仍將尊奉此經爲最高的經典,並且將繼續依據和發揮此經的內容充實自己的教義體系。然而可以預料,未來的法華佛法必然富有新的時代特色。
1999 年 2 月 20 日
楊曾文於北京南方莊公寓
1. 《大正藏》卷 55 第 13 頁中,並見《開元釋教錄》卷六,載《大正藏》卷 55 第 536 頁上。
2. 《大正藏》卷 55 第 591 頁。
3. 本文所《法華經》是金陵刻經處同治十年(1871)刻本,以下不再注明頁數。
4. 請詳見《大正藏》卷 34 第 128 頁、第 602-610 頁。
5. 以上參見《高僧傳》、《唐高僧傳》中有關者之本傳、吉藏《法華玄論》卷一(《大正藏》卷 34 第 363 頁下),並可參考湯用彤《漢魏兩晉南北朝佛教史》第二分第十五章〈南北朝釋教撰述〉之甲。
6. 《大正藏》卷 34 第 379-381 頁。
7. 引文載《大正藏》卷 33 第 795 頁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