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玄奘法師年譜

現代佛教學術叢刊第8冊

劉汝霖

頁219-299

大乘文化出版社出版

1980年十月初版


        219頁        
            法師名玄奘﹐俗姓陳﹐本名褘,潁川人也﹐漢太丘長仲
        弓之後。高祖湛﹐魏清河太守。曾祖欽﹐仕魏為上黨太守﹐
        征東將軍﹐南陽郡開國公。祖康﹐以學優登仕齊﹐任國子博
        士﹐轉司業﹐又轉禮部侍郎﹐食邑河南﹐子孫因家於此﹐遂
        為緱氏人矣。父惠﹐英潔有雅操﹐早通經術。形長八尺﹐美
        眉明目﹐裒衣博帶﹐好儒者之容﹐時人方之郭有道﹔郡舉孝
        廉﹐拜陳留令﹐又遷江陵。後隋運將衰﹐遂息纓冕之心﹐結
        薜羅之志﹐識者高之。生四子﹐次曰素﹐出家法名長捷﹐法
        師其季也。
            法師形長七尺﹐身赤白色﹐端嚴若神﹐美麗如畫﹐音詞
        清遠﹐言談雅亮﹐聽者無厭。或處徒眾﹐或對佳賓﹐一坐半
        朝﹐身不傾動。服尚乾陀﹐裁惟細□﹐修廣適中﹐行步雍容
        ﹐直前而視﹐輒不顧眄。精厲晨昏﹐計時分業﹐虔虔不懈﹐
        專思法務﹐言無名利﹐行絕虛浮。曲識機緣﹐善通物性﹐少
        年國內求法﹐中年西域求法﹐歸國以後﹐則專以譯經為事﹐
        服勤至死。共譯七十五部﹐一千三百三十五卷。        
        220頁        
                      第一    少年求法時期        
            法師幼懷貞敏﹐早隸玄籍﹐年未志學﹐即悟妙道。又負
        笈從學﹐遊方請業﹐周流燕、趙之地﹐歷覽魯、衛之邦﹐背
        三河而入秦中﹐步三蜀﹐而抵吳、會﹐弱冠方過﹐已足跡遍
        天下﹐盡識名僧﹐大法之在中國者﹐俱了然於心矣。
        隋文帝仁壽二年壬戌(六○二)
            法師生。
            法師初生也﹐母夢其著白衣西去。母曰﹕「汝是我子﹐
        今欲何去﹖」答曰﹕「為求法故去。」此則遊方之先兆也。
              按法師之生年﹐議論紛紜﹐莫衷一是﹐各書記載﹐互
              相歧異無論矣﹐即一書之中﹐亦往往自相牴牾。今分
              誌各不同之記載如下﹕
                  一、 六十九歲說   是說見於劉軻大遍覺法師塔
              銘。而軻之撰銘﹐明言根據慈恩傳﹐則此處蓋即根據
              顯慶五年條下之六十五歲﹐而推算麟德元年為六十九
              歲也。然傳中只言是年起首翻大般若經耳﹐其餘各事
              ﹐則總括於數年之內﹐未可俱以顯慶五年當之也﹐且
              由此上推﹐與他種有關法師年歲之記載﹐無一相應﹐
              則劉氏之誤﹐不待言矣。              
        221頁              
                  二、 六十五歲說  是說見於唐釋道宣之續高僧
              傳﹐道宣固親見玄奘者也。以常情而論﹐同時之人﹐
              記其所習見者之事﹐似可無誤矣﹐然以今觀之﹐則常
              人對於所交遊者之年歲﹐往往忽而不察。然其人若於
              某歲發生一可紀念之事﹐則其年歲﹐常能深印於心而
              不忘﹐此又人情之所同也。以今度古﹐當亦如是。今
              觀法師可紀念之事有年歲可考者凡三﹕ (1)出家之年
              ﹐(2)於成都受具之年﹐(3)出遊西域之年﹐然皆與六
              十五歲說不相應﹐可以知其誤矣。 (舊唐書本傳謂法
              師卒時年五十六﹐五十六當即六十五之誤倒。梁任公
              以本傳載法師六年卒﹐謂為顯慶六年﹐因譏唐書之誤
              ﹐非也。蓋本傳所謂六年者﹐乃接上句「乃移於宜君
              山故玉華宮」而言。按慈恩傳﹐法師於顯慶四年移於
              玉華宮﹐至麟德元年卒﹐適為六年。則尚與續傳合也
              。)
                  三、六十三歲說  是說見於冥詳玄奘法師行狀。
              余按是說最為可信﹐其證有四﹕續傳、行狀皆載武德
              五年年二十一﹐慈恩傳謂是年年滿二十﹐亦即二十一
              歲也﹐與六十三歲說正合﹐證一也。慈恩傳謂出遊時
              年二十六歲﹐今已考出貞觀三年為元年之訛 (詳見後
              考證)﹐則貞觀元年二十六歲﹐正與六十三歲說相應
              ﹐證二也。塔銘載年十三出家於洛﹐慈恩傳又載受度
              時使人大理卿鄭善果奇之。按隋書考之﹐大業十年﹐
              善果方在東都﹐是時法師十三歲﹐則正與六十三歲說
              相合﹐證三也。在高昌上啟有云﹕「負笈從師﹐              
        222頁              
              年將二紀﹐名賢勝友﹐備悉諮詢﹐大小乘宗﹐略得披
              覽﹐……望給園而翹足﹐想鷲嶺而載懷……是以束裝
              取路﹐經塗荏苒﹐遂到伊吾。」既因披覽大小乘宗而
              想及靈山﹐遂束裝取路﹐則此處之「負笈從師」﹐當
              指出遊之前﹐而為時最近者﹐即北上從惠休、道深學
              事也。若依六十三歲說推之﹐則此時正在二十二三歲
              ﹐與「年將二紀」之言相合﹐證四也。此說有證﹐既
              勝於他說﹐故棄彼而取此也。              
        仁壽三年癸亥(六○三)二歲
        仁壽四年甲子(六○四)三歲
            父惠﹐為江陵令﹐解纓而退。
              按續高僧傳﹕「父惠﹐拜江陵令﹐解纓而退﹐即大業
              年。」玩其語氣﹐似其解職後﹐方為大業年。即仁壽
              之末也。故誌之於此。            
        煬帝大業元年乙丑(六○五)四歲
        大業二年丙寅(六○六)五歲
        大業三年丁卯(六○七)六歲
        大業四年戊辰(六○八)七歲
        大業五年己巳(六○九)八歲        
        223頁        
            父坐於几側﹐口授孝經﹐至曾子避席﹐忽整襟而起。問
        其故﹐對曰﹕「曾子聞師命避席﹐今奉慈訓﹐豈宜安坐﹖」
        父甚悅﹐知其必成﹐召宗人語之﹐皆賀曰﹕「此公之揚烏也
        。」自後備通經典﹐而愛古尚賢﹐非雅正之籍不觀﹐非聖哲
        之風不習。不交童幼之黨﹐無涉闠闤之門﹔雖鐘鼓嘈□於通
        衢﹐百戲叫歌於閭巷﹐士女雲萃﹐亦未嘗出。
        大業六年庚午(六一○)九歲
        大業七年辛未(六一一)十歲
            父惠卒。
              按續傳載﹕法師少罹窮酷﹐兄長捷攜以將之﹐時在十
              一歲以前﹐若其父尚在﹐必不致有此。且法師顯慶二
              年上表有云﹕「玄奘不天﹐夙種荼蓼﹐兼復時逢隋亂
              ﹐殯掩倉卒﹐日月不居﹐已經四十餘載。」自顯慶二
              年至是﹐凡四十七年﹐可以為證。               
        大業八年壬申﹐(六一二)十一歲
            兄長捷容貌堂堂﹐儀局瑰秀﹐講釋經義﹐聯班群伍﹐住
        東都淨土寺﹐以法師少罹窮酷﹐攜以將之﹐日授精理﹐旁兼
        巧論﹐至是誦維摩、法華﹐自爾卓然梗正﹐不偶名流﹐口誦
        目錄﹐略無閑缺。睹諸沙彌劇論掉戲﹐法師謂之曰﹕「經不
        云乎﹐夫出家者﹐為無為法﹐豈復恆為兒戲﹐可謂徒喪百年
        ﹐且思齊之懷﹐尚鄙而不取﹐拔萃出類﹐故復形在言前耳。
        224頁        
        大業九年癸酉(六一三)十二歲
        大業十年甲戌(六一四)十三歲
            出家於洛。
              按十三歲出家之文﹐明載於塔銘。慈恩傳則云﹕「有
              敕於洛陽度二七僧﹐時業優者數百。法師以經少不預
              取限﹐立於公門之側﹐時使人大理卿鄭善果見而奇之
              ﹐……」考舊唐書鄭善果傳﹕「及朝京師﹐煬帝以其
              居官儉約﹐蒞政嚴明﹐與武威太守樊子蓋考為天下第
              一﹐各賞物千段﹐黃金百兩﹐再遷大理卿。」隋書樊
              子蓋傳﹐「大業五年詔曰﹕『……武威太守樊子蓋﹐
              執操清潔﹐處涅不渝﹐立身雅正﹐臨人以簡……實字
              人之盛績﹐有國之良臣﹐宜加褒顯﹐以弘獎勵﹐可賜
              縑三千匹﹐粟麥二千斛。』」可知善果之為大理卿﹐
              在大業五年之後﹐又考善果傳﹕「突厥圍煬帝於雁門
              ﹐以守禦功﹐拜右光祿大夫。」事在大業十一年。又
              和善果之為大理卿﹐在十一年前。又按隋書、通鑑等
              書考之﹐善果於九年十月至東都推楊玄感黨羽﹐[月
              數見通鑑百八十二引雜記] 所殺三萬餘人﹐株連如是
              之眾﹐必非短時間之事﹐且煬帝本紀明載九年十二月
              甲申車裂玄感弟朝請大夫積善及黨羽十餘人。可知是
              獄﹐必延至十年﹐玄奘在洛陽﹐正可見善果﹐此十三
              歲出家之說可信也。               
            即得出家﹐與兄同止﹐時寺有景法師講涅槃經﹐執卷伏
        膺﹐遂忘寢食。又學嚴法師攝大        
        225頁        
        乘論﹐愛好逾劇﹐一聞將盡﹐再覽之後﹐無復所遺﹐眾咸驚
        異﹐乃令昇座覆述﹐抑揚剖暢﹐備盡師宗﹐美聞芳聲從茲發
        矣。
        大業十一年乙亥(六一五)十四歲
            是年釋慧立生。
              按慧立即後日為大慈恩寺三藏法師傳者也。本名子立
              ﹐天皇改為慧立﹐俗姓趙氏﹐天水人也﹐遠祖因官徙
              寓新平﹐故為豳人焉。                
        大業十二年丙子(六一六)十五歲
            遊吳、會。
              按續高僧傳載﹕「余周流吳、蜀。」大唐西域記辯機
              後記云﹕「步三蜀而抵吳、會。」可知法師曾遊吳、
              會矣。考法師以武德元年入長安﹐自長安入蜀﹐居蜀
              四五年﹐又東出經荊州北上﹐中間未有間隔﹐則其入
              吳、會﹐當在武德元年之前矣。而初入長安﹐又自洛
              陽啟程﹐可知其時法師在洛陽﹐其遊吳、會當在前﹐
              而法師自出家後二三年間﹐俱居東都學經﹐則其遊吳
              、會當在後。故誌其事於此年﹐蓋法師遊吳之後﹐旋
              歸東都也。               
        大業十三年丁丑(六一七)十六歲
            居東都。        
        226頁        
        唐高祖武德元年戊寅(六一八)十七歲
            自隋氏失御﹐天下沸騰﹐帝城為桀、跖之巢﹐河、洛為
        豺狼之穴﹐衣冠殄喪﹐法眾銷亡﹐白骨交衢﹐煙火斷絕﹐法
        師雖居童幼﹐而情達變通﹐乃啟兄曰﹕「此雖父母之邑﹐而
        喪亂若茲﹐豈可守而死也﹗今聞唐主驅晉陽之眾﹐已據有長
        安﹐天下依歸﹐如適父母﹐願與兄投也。」時沙門道基﹐化
        開井絡﹐法俗欽仰﹐乃與兄從之﹐行達長安﹐住莊嚴寺。是
        時國基草創﹐兵甲尚興﹐孫、吳之術﹐斯為急務﹐孔、釋之
        道﹐有所未遑﹐以故京城未有講席﹐法師深以為慨然。
        武德二年己卯(六一九)十八歲
            初煬帝於東都建四道場﹐召天下名僧居焉﹐景(慧景)、
        脫(智脫)、基(道基)、暹(寶暹)為其稱首。末年國亂﹐供料
        停絕﹐多遊綿、蜀﹐知法之眾﹐又盛於彼。法師乃啟兄曰﹕
        「此無法事﹐不可虛度﹐願遊蜀受業焉。」兄從之。又與兄
        經子午谷入漢川﹐遂逢空、景二法師﹐皆道揚之大德。相見
        悲喜﹐停月餘日﹐從之受學﹐仍相與進向成都﹐途次恆執經
        隨問﹐至益州﹐攝論、毘曇各得一遍。
            諸德既萃﹐大建法筵﹐於是更聽寶暹攝論﹐道基毘曇及
        道振法師迦延。敬惜寸陰﹐勵精無怠﹐二三年間﹐究通諸部
        227頁        
        武德三年庚辰(六二○)十九歲
        武德四年辛巳(六二一)二十歲
            與兄居成都空慧寺。
              按慈恩傳云﹕「兄因住成都空慧寺﹐為蜀人所慕﹐總
              管酇公特所欽重。」行狀亦謂「兄為總管酇公、尚書
              韋雲起等所欽重。」考唐書﹐酇公即薛軌也。軌以武
              德元年﹐封酇國公﹐三年遷益州道行台左僕射。韋雲
              起以武德四年代趙郡王孝恭為夔州刺史﹐轉遂州都督
              ﹐遷益州行台民部尚書。而明年則法師已離蜀﹐故誌
              之於此。                
        武德五年壬午(六二二)二十一歲
            於成都受具﹐坐夏學律﹐五篇七聚之宗﹐一遍斯得。
            益部經論﹐研綜既窮﹐乃私自惟曰﹕「學貴精遠﹐義重
        疏通﹐鑽仰一方﹐未成探賾。」聞有沙門道深﹐體悟成實﹐
        學稱包富﹐控權敷化﹐振綱趙邦。憤發內心﹐將捐巴、蜀。
        捷深知其遠量也﹔情願勤勤﹐每勸勉之﹐而正意已行﹐誓無
        反面。
            遂私與商人結侶﹐泛舟三峽﹐沿江而遁﹐到荊州天皇寺
        ﹐彼之道俗﹐承風斯久﹐既屬來儀﹐咸請敷說﹐法師為講攝
        論、毘曇﹐自夏及冬﹐各得三遍。時漢陽王以威德懿親﹐化
        鎮於彼﹐聞法師至甚歡﹐躬身禮謁﹐發題之日﹐王率群僚及
        道俗一藝之士﹐咸集榮觀﹐於是徵詰云        
        228頁        
        發﹐關並峰起﹐法師酬對解釋﹐靡不辭窮意伏﹐其中有深悟
        者﹐悲不自勝。王亦稱歎無極。
              按漢陽王即河間王孝恭之弟瑰也﹐是年始由公為王。
        武德六年癸未(六二三)二十二歲
            罷講後﹐復北遊。至趙州謁道深法師﹐學成實論。
            自北達深所﹐委參勇鎧﹐素襲嘉問﹐縱洽無遺﹐終始十
        月﹐資承略盡。時燕、趙學侶﹐相顧逢秋﹐後發先至﹐此其
        是也。
            又至相州﹐造慧休法師所。
              按慈恩傳載﹕法師先至相州﹐後至趙州。續高僧傳與
              之相反。以地勢而論﹐相州在趙州之南﹐法師自荊州
              北上﹐當先至相州﹔然法師之北上﹐本為訪道深﹐自
              應先至深所。今暫從續傳之說﹐誌之於此﹐以俟考。               
        武德七年甲申(六二四)二十三歲
            慧休道聲高邈﹐行解相當﹐夸罩古今﹐獨據鄴中﹐昌言
        傳授﹐詞鋒所指﹐海內高尚又往從焉﹐不面生來﹐相逢若舊
        。去師資禮﹐事等法朋﹐偏為獨講雜心、攝論﹐指摘隱微﹐
        曲示綱猷﹐相續八月﹐領酬無款﹐休又驚異絕歎﹐撫掌而嗟
        曰﹕「希世若人﹐此其是也。」
            西至長安。        
        229頁        
        武德八年乙酉(六二五)二十四歲
            時長安有法常、僧辯二大德﹐解究二乘﹐行窮三學﹐為
        上京法匠﹔緇素所歸﹐道振神州﹐聲馳海外﹐負笈之侶﹐從
        之如雲﹔雖含綜眾經﹐而法常長攝論﹐僧辯講俱舍﹐法師既
        曾有功吳、蜀。自到長安﹐又隨詢探﹐然其所有深致﹐亦一
        拾斯盡。二德並深嗟賞﹐謂法師曰﹕「汝可謂釋門之千里駒
        ﹐其再明慧日﹐當在爾躬﹐恨吾輩老朽﹐恐不及見也。」
            沙門道岳﹐宗師俱舍﹐闡弘有部﹐包籠領袖﹐吞納喉襟
        ﹐揚業帝城﹐來儀群學﹐法師為俱舍一論﹐昔所未聞﹐因爾
        服膺﹐曉夕諮請﹐岳審其殷至﹐慧悟霞明﹐不說不窮﹐任其
        索隱。覃思研採﹐睟周究竟。
            沙門玄會﹐匠剖涅槃﹐刪補舊疏﹐更張琴瑟﹐承斯令問
        ﹐親位席端﹐諮質遲疑﹐渙然袪滯。
        武德九年丙戌(六二六)二十五歲
            僕射宋公蕭瑀﹐敬其脫款﹐奏住莊嚴﹐然非素志也。
             (附註)
              道基俗姓呂氏﹐河南東平人﹐貞觀十一年卒於益部福
              感寺﹐春秋六十有餘。
              慧休姓樂氏﹐瀛州人﹐十六歲出家﹐住相州慈潤寺。              
    僧辯俗姓張﹐南陽人。十歲聽維摩二經﹐文義俱
              收﹐昇座覆述﹐宣吐教理﹐有稱於              
        230頁              
              時﹐先學大德共異之。以幼年受具﹐從名僧智凝法師
              學。大業初年﹐召入大禪定道場﹐武德之始﹐步出關
              東蒲、虞、陝、虢﹐大宏法化﹐四遠馳造。貞觀翻經
              ﹐被徵證義。宏福寺立﹐又召居之﹐其攝論、中邊、
              唯識、思塵、佛性無性論﹐並具出章疏﹐在世流布。
              以貞觀十六年六月十三日卒﹐春秋七十有五。
                  釋法常﹐俗姓張﹐河北郡人﹐年十九﹐投曇延法
              師﹐登蒙剃落﹐既逾聽限﹐大闡宏猷﹐學不逾歲﹐即
              講涅槃﹐道俗聽者﹐咸奇理趣﹐年二十二﹐攝論初興
              ﹐隨聞新法﹐仰其宏義周行齊、秦、趙、魏﹐時積五
              年﹐鑽覈名理﹐至於成實、毘曇、華嚴地論﹐博考同
              異﹐皆為軌轍﹐大業之始﹐下敕旨入大禪定。貞觀三
              年﹐證義所資。下敕徵召﹐恆知翻任。後造普光寺﹐
              又召居之。貞觀十九年六月二十六日卒﹐春秋七十有
              九。所著有攝論義疏﹐八卷﹐玄章五卷﹐涅槃、維摩
              、勝鬘等各乘疏記﹐廣行於世。
                  玄會字懷默﹐俗姓席﹐京兆樊川人。年十二歲出
              家﹐住慧覺寺﹐為總法師弟子﹐自落髮之後﹐即預講
              席﹐專制涅槃﹐造涅槃義章四卷﹐義源文本、時文釋
              抄部各四卷。武德之始﹐為慈悲寺主﹐貞觀八年﹐為
              敕住洪福寺﹐講事都廢﹐專修定業。欲入山林﹐寺眾
              勸住﹐請講涅槃旋構疾﹐十四年五月二十七日卒﹐春
              秋五十有九。
                  釋道岳姓孟氏﹐河南洛陽人﹐十五出家﹐依僧粲
              法師為弟子。少樂學問﹐經綸是欣              
        231頁              
              ﹐及具篇禁﹐更宗律部﹐指途持犯﹐性不議非。後習
              成論、雜心於志念、智通二師﹐備窮根葉﹐辭義斯盡
              。有九江、道尼者﹐創宏攝論﹐海內知名﹐開皇十年
              ﹐來至京都。岳又受法﹐後住京師明覺寺﹐閉門靜故
              ﹐尋檢論文。日讀其詞﹐仍繹其義﹐一習五載﹐不出
              住房﹐唯除食息﹐初無閑暇﹐遂得釋然開發﹐了通宏
              旨。大業八年﹐被召除大禪定道場﹐貞觀八年﹐住普
              光寺﹐十年卒﹐春秋六十有九。                
                        第二  域外求法時期        
            法師既周行東夏﹐抑酌諸師﹐披露肝膽﹐盡其精益﹐莫
        不傾倒林藪﹐更新學府。於是去故鄉十七年﹐跋涉數萬里﹐
        遊歷百二十國。諮求勝法﹐誓捨形命﹐必會為期。卒能宣國
        風於殊俗﹐喻大化於異域﹐親承梵學﹐詢謀哲人。決宿疑﹐
        發奧旨﹐啟靈府﹐廓神衷。心期既滿﹐學覽復周﹐乃繕寫大
        小乘法教六百餘部﹐請像七軀﹐舍利百有餘粒﹐以旋本土焉
        太宗貞觀元年丁亥(六二七)二十六歲
            法師既遍謁眾師﹐備餐其說﹐詳考其義﹐各擅宗途﹐驗
        之聖典﹐亦隱顯有異。如耶律是報非報﹐化人有心無心﹐和
        合怖數之徒﹐聞熏滅不滅等﹐百有餘條。並三藏四舍之槃根
        ﹐大小兩宗之鉗鍵﹐先賢之所不決﹐今哲之所共疑。法師亦
        躊躇此文﹐怏怏斯旨。自惟曰﹕「余周        
        232頁        
        流吳蜀﹐爰逮趙、魏﹐末及周秦。預有講筵率皆登踐﹐已布
        之言令﹐雖蘊胸襟﹐未吐之詞宗﹐解籤無地。若不輕生殉命
        ﹐誓往華胥﹐何能具覿成文﹐用通神解。一睹明法﹐了義真
        文﹐要返東華﹐傳揚聖化﹐則先賢高聖﹐豈決疑於彌勒﹐後
        進鋒穎﹐甯輟想於瑜伽耶﹖」又興言曰﹕「佛興西域﹐遺教
        東傳﹐勝典雖來﹐圓宗尚缺﹐片言支說﹐未足師決﹐固是經
        來未盡﹐吾當求所未聞。俾跛眇兒視履﹐必使解行如函蓋﹐
        始可謂具人矣。且法顯、知嚴何人也﹐猶能孤遊天竺﹐而我
        安能坐致耶﹖」自此立志誓遊西方﹐以問所惑﹐並取十七地
        論﹐以釋眾疑。
            於是結侶陳表﹐有詔不許﹐諸人咸退﹐惟法師不屈。既
        方事孤遊﹐又承西路艱險﹐乃自試其心﹐以人間眾苦﹐種種
        調伏﹐堪任不退﹐然後入塔啟請﹐申其意志﹐願乞眾聖冥加
        ﹐使往還無梗。
              按續高僧傳載﹕「遂厲然獨舉﹐詣闕陳表﹐有司不為
              通引﹐頓跡京皋﹐遍學蕃語。」與此所載不同﹐然慈
              恩傳後載法師歸國見太宗時之言有云﹕「玄奘當去之
              時﹐已再三表奏﹐但誠願微淺﹐不蒙允許。」則「結
              侶陳表﹐有詔不許」之言﹐較可信也。                
            八月朔旦﹐首途西行。
              按法師出遊之時﹐前人多載為三年﹐今考訂為元年﹐
              其證有五﹕續高僧傳本傳云﹕「會貞觀三年﹐時遭霜
              儉﹐下敕道俗﹐隨豐四出﹐幸因斯際﹐西向燉煌。」
              考唐書太宗紀﹐貞觀三年﹐不載霜災之事﹐惟五行志
              有云﹕「貞觀三年﹐北邊霜害稼。」地為北邊﹐              
        233頁              
              固與關中、隴右無涉﹐且不見於本紀﹐則為害必不大
              。必不致有災民四出之事也。再查元年﹐則新書云﹕
              「八月河南隴州霜。」又云﹕「十月丁酉﹐以歲饑減
              膳。」舊書云﹕「八月……關東及河南隴右沿邊諸州
              ﹐霜害秋稼。」又云﹕「是歲關中饑﹐至有鬻男女者
              。」新書五行志云﹕「元年﹐秋霜害稼﹐」則是因霜
              害而有饑荒﹐遂致饑民四出﹐正為元年之事﹐則三年
              為元年之訛也﹐明矣。證一也。(此說出於梁任公﹐
              今稍為增刪之。)慈恩傳謂法師出遊時年二十六歲。
              貞觀元年﹐恰為二十六歲﹐證二也。他人記載﹐不如
              本人自述之可靠﹐考廣弘明集二十二引上請御製三藏
              聖教序表載﹕「奘以貞觀元年﹐往遊西域。」證三也
              。于闐上表﹐時在貞觀十八年﹐則云﹕「歷覽周遊﹐
              一十七載。」請御製三藏聖教序表﹐則云﹕「以貞觀
              十八年﹐方還京邑。」按法師二者之自述﹐其西域周
              遊十七年﹐似當自貞觀十八年上推十七周年﹐則正當
              貞觀元年﹐證四也。法師以貞觀十四年見戒日王﹐此
              證諸史事無可變易者也(見後)。由此上推﹐則貞觀十
              二、十三兩年﹐在杖林山從勝軍學。十二年之上半﹐
              與十一年之下半﹐在缽伐多羅國﹐若從元年之說﹐則
              貞觀四年至阿爛陀寺﹐居此五年之久﹐至貞觀九年﹐
              又至伊爛那國居一年。自伊爛那至缽伐多羅國﹐中間
              相隔一載有餘﹐正為遊南印度之時(俱詳於後)。若從
              三年之說﹐則至伊爛那之歲﹐當下移二年﹐是與至缽
              伐多羅國之年相接﹐而此三萬里之路程﹐可以一              
        234頁              
              飛而至。是三年說不如元年說之可信﹐證五也。原三
              年出遊之說﹐蓋由貞觀十九年上推而來﹐不知法師於
              十八年之末﹐已至京師附近﹐十九年正月﹐即入長安
              ﹐安得以十九年濫入遊西域之年耶﹖自當依法師之自
              述﹐自十八年上推。續高僧傳又謂法師出遊時年二十
              九﹐此蓋由卒年六十五歲說上推而誤者﹐彼以法師卒
              年為六十五歲矣﹐於是貞觀十九年為四十六歲﹐又自
              四十六歲減十七歲則為二十九歲矣。六十五歲說之不
              足信﹐已辨見前﹐則由此年數推算而致誤者﹐當更不
              足取矣。              
            有秦州僧孝達﹐在京學涅槃經﹐功畢還鄉﹐遂與俱去至
        秦州。
              按元和郡縣志﹐秦州去上都八百里。
            在秦州停一宿﹐ 逢蘭州伴﹐又隨去蘭州。
              按元和郡縣志﹐蘭州東至上都一千四百六十里。
            在蘭州一宿﹐遇涼州人送官馬歸﹐又隨去至彼﹐停月餘
        日﹐道俗請開涅槃、攝論及般若經﹐法師皆為開發。蔥左諸
        國商侶往來者皆施珍寶﹐稽顙讚嘆﹐歸向其君長稱歎法師之
        美﹐云欲西來求法於婆羅門國﹐以是西域諸城﹐無不預發歡
        心﹐嚴洒而待。
              按元和郡縣志﹐涼州東北至長安﹐取路秦州﹐二千里。
            時國政尚新﹐疆場未遠﹐禁約百姓﹐不許出蕃﹐李大亮
        為涼州都督﹐既奉嚴敕﹐防禁特        
        235頁        
        切。聞法師欲西求法﹐逼還京﹐會八月霜儉﹐下敕道俗﹐隨
        豐四出﹐幸因斯際﹐西向燉煌。
              陳援菴不信霜儉之說﹐以為「據本傳則法師出關﹐迭
              被留難﹐一阻於涼州﹐再阻於瓜州﹐三阻於一烽﹐四
              阻於四峰。若果如續傳所云『奉敕道俗﹐隨豐四出』
              ﹐何至被阻若是﹖」余按所謂隨豐四出者﹐亦僅限於
              國內耳﹐未必任其四散外邦也。以故法師自長安至涼
              州﹐得以安然無阻﹐而至涼州﹕則地近邊塞﹐自當禁
              約百姓﹐不許出蕃。法師在涼講經月餘﹐蔥左之民﹐
              皆知其將西向求法﹐則出蕃之意﹐李大亮早已知之﹐
              以故阻之﹐此涼州以西迭被留難者一也。法師首途之
              先﹐已上表被阻﹐而冒禁西行﹐則與常人之冒禁者﹐
              為情更重﹐此李大亮必欲留難之者二也。故不得不雜
              於難民中以出涼州也。
                  陳氏又謂法師以八月首途﹐則至遲九月中可到涼
              州。然九月十二以前為涼州都督者宇文士及﹐假令繼
              士及者即為李大亮﹐然士及奉到詔書﹐至早需在十月
              ﹐則李大亮之到任﹐至早亦需在十月後﹐故元年出遊
              ﹐不能見李大亮。余按新唐書太宗紀﹕「貞觀元年九
              月辛酉﹐杜淹檢校吏部尚書參政朝議﹐宇文士及罷。
              」宰相表﹕「九月辛酉﹐士及罷為殿中監。」舊唐書
              太宗紀﹕「貞觀元年九月辛酉﹐命中書令郢國公宇文
              士及為殿中監。」則是士及以九月由中書令罷為殿中
              監也。然士及何以致罷乎﹖新唐書本傳云﹕「以本官
              檢校涼州都督……或告其反訊無狀﹐召為殿中監。」
              大亮之由交州都督拜太府卿﹐              
        236頁              
              固可與士及檢較涼州同時﹐當士及被徵時﹐大亮則由
              朝中奉命往代﹐不必待士及徵還而後遣大亮赴涼州也
              。如此則大亮之都督涼州﹐當與士及之為殿中監同時
              或在其前矣。而法師以八月首途﹐約於九月中至涼州
              ﹐又在涼州講經月餘日﹐則已在十月中矣﹐其時大亮
              之都督涼州﹐固已久矣。不得謂之不能見及也。               
            涼州有慧威法師者﹐密遣二弟子﹐竊送向西﹐自是不敢
        公出﹐晝伏夜出﹐遂至瓜州。
              按元和郡縣志﹕瓜州去長安三千四百里。
            在瓜州聞西去之路﹐險阻難行﹐所乘之馬又死﹐心中愁
        憒﹐不知計出。沉默月餘日﹐未發之間﹐涼州訪牒至﹐云「
        有僧字玄奘﹐欲入西蕃﹐所在州縣﹐宜嚴候捉。」州吏李昌
        ﹐勸之速行﹐得一胡人引導﹐遂夜渡瓠驢河﹐至玉門關。
              按元和郡縣志﹕玉門關在沙州壽昌。沙州東南至長安
              三千七百里﹐壽昌東至州一百五里﹐玉門關在縣西北
              百十八里﹐則玉門關距長安三千九百二十三里也。        
              復過五峰﹐渡八百里莫賀延磧至伊吾。
              按元和郡縣志﹕伊州去長安四千三百三十里。
                  又按法師於八月起程﹐可於九月中到涼州。在涼
              州停月餘日﹐至瓜州又停月餘日。而自涼州至伊州二
              千餘里之路程﹐亦當行一月有餘。合計之﹐則此時已
              至年終矣。                
        237頁        
        貞觀三年戊子(六二八)二十七歲
            時高昌使人先在伊吾﹐遇法師﹐歸告其王。王即遣貴臣
        迎法師。遂行涉南磧﹐經六日﹐至高昌界白力城。以其夜半
        至王城。
              按北史西域傳﹕高昌在京師西四千九百里。陳仲益(
              以後俱省稱陳)云﹕「首府交河城即今吐魯蕃(Turfan
              )。」        
            王遇法師甚厚﹐居十餘日﹐辭行﹐王欲留之﹐不從。王
        強之﹐乃不食四日﹐卒使王感悟。任其西行﹐且與約為兄弟
        。請其還日住此國三年。仍請法師停一月﹐講仁王般若經﹔
        講訖﹐厚贈法師黃金銀錢等物﹐以充二十年往返之用﹐給馬
        三十匹﹐手力二十五人﹐遣殿中侍御史歡信送至葉護可汗衙
        ﹐以雪山北六十餘國﹐皆其部統﹐故重遺為法師開道也。又
        作二十四封書通屈支等二十四國﹐每一封書附大綾一匹為信
        。又以綾綃五百匹、果味兩車﹐獻葉護可汗﹐並書稱「法師
        者﹐是奴弟﹐欲求法於婆羅門國﹐願可汗憐師如憐奴﹐仍請
        敕以西諸國給鄔若馬遞送出境」。遂西行。
            至素葉城﹐逢突厥葉護可汗。留停數日﹐可汗乃令軍中
        訪解漢語及諸國音者﹐遂得年少曾到長安數年﹐通解漢語﹐
        即封為摩咄達官﹐作諸國書﹐令摩咄送法師到迦畢試國。
              按法師此處所見之葉護可汗﹐頗有問題。舊唐書一九
              九下鐵勒傳﹐新唐書二一七薛              
        238頁              
              延陀傳﹐俱載有貞觀二年葉護死之語。通鑑二九二因
              之。若然則法師所見者為尚未被殺之統葉護可汗矣。
              陳援菴主法師三年出遊見肆葉護之語﹐故反對「貞觀
              二年葉護死」之語曰﹕
                  「新唐書此語﹐蓋為薛延陀夷男之附突厥頡利發
              也﹐夷男之附頡利﹐是否在貞觀二年﹐請質之通鑑。
              ……新唐書所記﹐與舊唐書同﹐而『貞觀二年』四字
              ﹐通鑑無有﹐蓋刪之也。通鑑何以刪此四字﹐據通鑑
              考異卷十曰﹕『舊鐵勒傳云﹕「貞觀二年﹐葉護可汗
              死﹐其國大亂﹐夷男始附於頡利。」按突厥傳﹐元年
              薛延陀已叛頡利﹐安得二年始附於頡利乎﹖』此通鑑
              所以刪去『貞觀二年』四字而特敘其事於元年之下也
              。夫夷男之附頡利﹐係因葉護已死﹐此兩唐書說也。
              夷男之附頡利﹐不在二年﹐此通鑑說也。葉護之死﹐
              既與夷男之附頡利不在二年(二年夷男已叛頡利)﹐則
              兩唐書誤也。通鑑既敘夷男之附頡利於元年矣﹐而葉
              護之被殺﹐仍繫於二年﹐則通鑑誤也。」
                  然以余考之﹐竊疑司馬氏誤讀唐書也。舊唐書一
              九九下鐵勒傳云﹕
                  「回紇等六部在鬱督軍山者﹐東屬於始畢﹐乙失
              缽所部在金山者﹐西臣於突厥。」
                  可知鐵勒諸部分為二大派﹐東派近於東突厥者﹐
              則役屬於東突厥。西派近於西突厥者﹐則役屬於西突
              厥。
                  復覽舊唐書一九四上突厥傳云﹕              
        239頁              
                  「貞觀元年﹐薛延陀、迴紇、拔也古等部皆相率
              背叛﹐擊走其欲谷設。」
                  可知此時叛頡利者﹐乃鐵勒諸部中先曾役屬於東
              突厥者﹐即其東派﹐於西派無與也。
                  新唐書二一七下云﹕
                  「貞觀二年﹐葉護死﹐其國亂﹐乙失缽孫曰夷男
              ﹐率部帳七萬﹐附頡利可汗。」
                  可知貞觀二年之附頡利者﹐乃鐵勒諸部之西派﹐
              先曾附屬於西突厥者也﹐於東派無關也。夫突厥本分
              為東西﹐鐵勒諸部又分為二派分事之﹐一派對於所事
              之國之叛服﹐固與他派無與﹐今乃混而一之﹐又從而
              疑之﹐是司馬氏觀書不審之過也﹐未可據之以疑唐書
              也。
                  陳氏又謂通典、冊府元龜皆載葉護元年被殺。然
              考諸通典﹐則貞觀元年條下﹐兼載諸年之事﹐除朝貢
              一事外﹐皆不能強分其年﹐未可確指該一事為元年也
              。冊府元龜或亦因採此等史料強分其年而誤。且元龜
              之誣者實多。即以外臣部而論﹐則貞觀二十三年大書
              ﹕「西突厥肆葉護可汗安國王並獻方物。」其尚有信
              史之價值耶﹗此又元年說不能成立﹐而二年說不能推
              翻之一證也。                
            又至縛喝羅國時城外西南納縛伽藍﹐有磔迦國小乘三藏
        ﹐名般若羯羅﹐聞縛喝羅國多有聖跡﹐故來禮敬﹐其人聰慧
        尚學﹐少而英爽﹐鑽研九部﹐游泳四含﹐義解之聲﹐周聞印
        度﹐其小乘阿毘達磨迦延、俱舍、六足、阿毘曇等﹐無不曉
        達。既聞法師遠來求法﹐相見甚歡。        
        240頁        
        法師因申疑滯﹐約俱舍、婆沙等問之﹐其酬對甚精熟。遂停
        月餘﹐就讀毘婆沙論。
            至迦濕彌羅國﹐止闍耶因陀羅寺。明日﹐王請入宮供養
        ﹐並命大德僧勝等數十人﹐食訖﹐王請開講﹐令法師論難﹐
        觀之甚喜。又承遠來慕學﹐尋讀無本﹐遂給書手二十人﹐令
        寫經論。別給五人﹐供承驅使﹐資待所需﹐事事公給。彼僧
        勝法師者﹐高行之人﹐戒禁淳潔﹐思理淹深﹐多聞總持﹐才
        睿神茂﹐而性愛賢重士﹐既屬上賓﹐盱衡延納。法師亦傾心
        諮稟﹐曉夜無疲﹐因請講授諸論。彼公是時﹐年向七十﹐氣
        力亦衰﹐慶逢神器﹐乃勵力敷揚。自午已前講俱舍論﹐午已
        後講順正理論﹐初夜後講因明、聲明論﹐更舉大毘婆沙。由
        是境內學人﹐無不悉集﹐法師隨其所說﹐領悟無遺﹐研幽擊
        節﹐盡其神秘﹐彼公歡喜﹐嘆賞無極。謂眾人曰﹕「此脂那
        僧智力宏膽﹐顧此眾中﹐無能出者。以其明懿﹐足繼世親昆
        季之風﹐所恨生乎遠國﹐不早接聖賢遺芳耳。」附是年法師
        之行程如下﹕
            自高昌西行﹐渡無半篤進城﹐後入阿耆尼國﹐停一宿。
              按阿耆尼即焉耆﹐隋書謂東去高昌九百里﹐今焉耆縣
              。陳云﹕「首府員渠城﹐亦作南河城﹐即今博斯謄*
              yBogrash附近街市。」               
            前經銀山﹐渡一大河﹐西履平川﹐行七百里﹐入屈支國
        。時為凌山雪路未開﹐不得進發﹐淹停六十餘日。        
        241頁
              丁謙(後俱省稱丁)云﹕「銀山即庫木什山﹐屈支即今
              庫車直隸州﹐近改設鳩茲府。」
                  余按屆支即龜茲﹐隋書謂東去焉耆九百里。陳云
              ﹕「即今庫車(Kucha)。」             
            西行六百里﹐渡小磧﹐至跋祿迦國(Balu Ka )。
              陳云﹕「沙寰奴氏作今阿克蘇東北亞卡阿里庫(Yacha
              -aryk)。」
                  丁云﹕「唐初葉護可汗方強﹐西域諸小國﹐皆為
              所役屬﹐奘師欲赴印度﹐勢非藉其保護不可。否則抵
              屈支後正可南行﹐由疏勒以踰蔥嶺﹐今必繞道西北至
              千泉見其可汗者﹐以此。」                
            又西北行三百里﹐渡一磧﹐至凌山﹐即蔥嶺北隅也。
              丁云﹕「凌山即今木素達爾巴罕。」陳云﹕「即今別
              達爾□(Bedal)」
            山行七日﹐四百餘里﹐至大清池。
              丁云﹕「大清池即今特穆爾圖泊。」
            循海西北行五百餘里﹐至素葉城。
              陳云﹕「新唐書作碎葉﹐即今托馬克 (Tokmak)﹐素
              葉水即今質河(Chu)。」
            自素葉西行四百餘里﹐至昇聿。即千泉也。        
        242頁        
              丁云﹕「千泉當在今俄屬庫穆阿雷克地。自素葉至千
              泉﹐當作千四百餘里方合。」
              陳云﹕「布勒修奈達氏作亦息渴兒海西﹐亞歷山大山
              脈之北麓之他帖(Tarda)。」
            又西百四十五里﹐至呾羅斯城﹐又西南二百里至白水城
        ﹐又西南二百餘里至恭御城﹐又南五十里至笯赤建國。
              丁云﹕「呾邏斯城﹐今稱奧利阿塔 (Aulie-ata)﹐白
              水城在其西南﹐今為曼特肯城(Monkent)。」又云﹕
              「笯赤建﹐地圖琛姆罕特城東有賽喇穆城﹐即此。」              
              陳云﹕「笯赤建今塔拉斯與科貞特(Kodjand)之間。」        
            又西二百里﹐至赭時國。
              丁云﹐「隋時﹐稱石國﹐今為俄屬錫爾河省所治塔什
              干城(Tashkand)。」
            又西千餘里﹐至窣堵利瑟那國。
              丁云﹕「窣堵利瑟那唐書作東曹國。在今俄屬費爾干
              省內﹐舊浩罕部地。」
            又西北入大磧﹐行五百餘里﹐至颯秣建國。
              按颯秣建即康國﹐隋書稱其都薩寶水上阿祿迪城﹐當
              即今雜拉夫山河(Zerafosan)撒馬兒汗(Samarkand)﹐
              通典謂去長安萬二千三百里。
                  又按西域記颯秣建之後又有「從此東南至弭秣賀
              國﹐從此北至劫布呾那國﹐從此              
        243頁              
              國西至屈霜邇伽國﹐從此國西至喝捍國。從此西至捕
              喝國。從此國西至伐地國﹐從此西南至貨利習彌迦國
              」諸語﹐慈恩傳又略去弭秣賀、劫不呾那二國﹐考此
              諸小國既無聖跡﹐又無法可求﹐必無返向迴路遊之之
              理。西域記辯機後記云﹕「書行者﹐親遊歷也﹔書至
              者﹐傳聞記也。」此處皆書至而不書行﹐而後文又云
              ﹕「從颯秣建國西南行三百里至羯霜那國。」則中間
              諸小國﹐乃記傳聞﹐本非親歷﹔西域記原甚分別﹐慈
              恩傳誤混之而採之﹐因以致誤。後此類尚多﹐俱分辨
              於各條之下﹐茲不贅述。                
            又西南三百餘里﹐至羯霜那國。(隋書作二百四十里。)        
              丁云﹕「羯霜那﹐今名卡什(Kesh)。」
            又西南五百餘里﹐入鐵門
              丁云﹕「鐵門見元史及見遊記﹐圖作達爾般的﹐中亞
              遊記作得班。達爾般、得班﹐皆譯言關隘。」
            自此數百里﹐渡縛芻河至活國。
              丁云﹕「活國今昆都斯城地(Kunddz)。」
            西至縛喝羅國。
              丁云﹕「縛喝羅即今巴爾黑城(Balkh)。」        
        244頁        
            南行百餘里﹐至揭職國。
              丁云﹕「揭職在巴爾黑南百餘里﹐即今得哈斯城。」
              陳云﹕「今鮮蘇地方(gaz)。」
            東南入大雪山﹐行六百餘里﹐出都貨羅境﹐入梵衍那國
              丁云﹕「梵衍那王治羅爛城﹐即今阿富汗國都喀布爾
              西北巴曼城池(Bamian)。」
            從此東行入雪山﹐踰越黑嶺﹐至迦畢試國。
              丁云﹕「迦畢試在雪山南﹐即阿富汗國喀布爾城池
               (Kabul)。」
            更東進行六百餘里﹐越黑嶺入北印度境﹐即至濫波國(
        Lampa)。
              丁云﹕「濫波國﹐當即指阿富汗東北加非利斯坦全境
              地﹐其都城﹐當即法拉直汗城地。」
            從此南二十餘里﹐下嶺渡河﹐至那揭羅喝國。
              丁云﹕「即阿富汗所轄加非利斯坦﹐西界納直里城。」
              陳云﹕「即今查拉拉巴地方(Jalalabad)。」
            東南山谷中行五百餘里﹐至建馱羅國(Gandhara)。
              丁云﹕「英人恭寧翰考﹕即阿富汗東南乾陀彌城。」
              陳云﹕「即今喀布爾河北﹐斯瓦特河(Swat)下游。」                
        245頁        
        從此又到烏鐸迦漢茶城。
              丁云﹕「此城當在喀布爾河Kabul 與信度河合處之
              北濱今亞託克城(Attock)西北地。」
            城北涉履山川行六百餘里﹐入烏仗那國﹐國濱蘇婆薩堵
        河。
              丁云﹕「其都瞢揭厘城即今班底城。」
            自烏鐸迦漢茶城南渡信度河﹐至呾叉始羅國(Taksasila
        )。
              丁云﹕「當在今亞託克城東南境(Attock)。」
              陳云﹕「斯密氏作今拉烏爾濱達附近之哈森阿布達
              (Hasan Abdal)。」
            又從呾叉始羅北界渡信度河﹐東南二百餘里﹐經大石門
        。又從此東南山行五百餘里﹐至烏剌尸國(Urasi)
              陳云﹕「瑞馬頓氏作今哈紮拉(Hazara)。」
            又東南登危險度鐵橋行千餘里﹐至迦濕彌羅國(Kasmira
        )。
              丁云﹕「唐書曰﹕王冶撥邏勿邏布羅城﹐即今克什米
              爾城(Kashmir)。」
        貞觀三年己丑(六二九)二十八歲
            在迦濕彌羅國讀經﹐至是凡首尾二年。復登程。        
        246頁        
            至磔迦國波羅奢大林中﹐逢群賊﹐法師及伴所將衣資﹐
        劫奪都盡。明日到磔迦國東境﹐至一大城﹐城西道北有大菴
        羅林。林中有一七百歲婆羅門﹐及至觀之﹐可三十許。形質
        魁梧﹐神理淹審﹐明中百諸論﹐善吠陀等書。有二侍者﹐各
        百餘歲。法師與相見﹐延納甚歡﹐就停一月﹐學經百論、廣
        百論﹐其人是龍猛弟子﹐親得師承﹐說甚明淨。
            到至那僕底國﹐詣突舍薩那寺﹐有大德里膩多缽臘婆﹐
        好風儀﹐善三藏﹐自造五蘊論釋、唯識三十論釋﹐因住四月
        (舊作十四月﹐今據梁任公校改)﹐學對法論、顯宗論、理門
        論等。
            至闍爛達那國﹐詣那迦羅駃那寺﹐有大德旃達羅伐摩﹐
        善究三藏﹐因就停四月﹐學眾事分毘婆沙。
            至祿勒那國﹐國有大德名闍耶□多﹐善閑三藏﹐法師遂
        就聽經部毘婆沙。
            附是年法師之行程如下﹕
            自迦濕彌羅國西南行七百里至半笯嗟國(Parnotsa)。
              陳云﹕「今普倫次地方(Prunts)。」
            從此東行四百餘里至遏邏闍補羅國(Raja-Pura)。
              陳云﹕「今拉覺利地(Rajaori)。」
            從此東南行七百餘里至磔迦國。        
        247頁        
              丁云﹕「其所都即今該省會垣拉合爾城﹐一曰勞爾﹐
              又曰拉烏耳(Lahore)。」
            出磔迦國東行五百餘里到那僕底國
              陳云﹕「至那僕底亦作漢封﹐今拜斯河 Bias 與薩特
              勒日河 (Sutlej) 合流地點南岸之西南﹐今夫里奧茲
              普(Ferazpur)為其首府。」
            從此東北行百四五十里至闍爛達那國(Jalandhara)。
              丁云﹕「在拉合爾城東南地圖作遮蘭達(
              Jalandhanar)。」
            從此東北行七百餘里﹐至屆露多國。
              丁云﹕「恭考即今庫爾魯城 (Kulu) 。」陳云﹕「今
              拜斯河上游森姆拉(Simla)西北之魯庫。」
            自此南行七百餘里至設多圖廬國。
              陳云﹕「今薩特勒日河東﹐首府即今薩興特(
              Sorhind)。」
            自此西南行八百餘里至波理夜呾羅國(Paryatra)。
              陳云﹕「今拜剌特(Bairat)。」
            從此東行五百餘里﹐至秣菟羅國。
              丁云﹕「即西北部馬特剌城(Muttra)。」        
        248頁        
            從此東北行五百餘里﹐至薩他泥濕伐羅國(Sthanlsvara
        )。
              丁云﹕「當即今庫拉達巴的城﹐恭氏謂﹕旁遮普部達
              內薩城﹐恐未確。不獨距馬特剌太遠﹐即方位亦不合
              。」        
            又東行四百餘里﹐至祿勒那國。
              陳云﹕「即今得剌地方(Dehra)。」
            又河東行八百餘里﹐至殑伽河源。
            是年釋慧立年十五﹐出家﹐住豳州昭仁寺。
        貞觀四年庚寅(六三○)二十九歲
            在祿勒那國聽經﹐至是凡一冬半春﹐復登程。
            至秣底補羅國﹐其國有大德密多那﹐年九十﹐即德光論
        師弟子﹐善閑三藏法師又半春一夏﹐就學薩婆多部、怛□三
        弟鑠論、隨發智論等。
            至羯若鞠闍國﹐到跋達羅毘訶羅寺﹐住三月﹐依毘離耶
        犀那三藏﹐讀佛使毘婆沙、日冑毘婆沙訖。
            至吠多補羅城﹐得菩薩藏經。
            至摩揭陀國﹐巡禮諸聖跡﹐禮拜遍那爛陀寺﹐眾差四大
        德來迎﹐即與同去﹐行可七踰繕        
        249頁        
        那至寺莊﹐參正法藏﹐即戒賢法師也。時戒賢年百六歲矣。
        印度伽藍﹐數乃千萬﹐壯麗崇高﹐以那爛陀為其極。僧徒主
        客﹐常有萬人﹐並學大乘兼十八部﹐爰至俗典吠陀等書﹐因
        明、聲明、醫方屆術數亦俱研集。凡解經論二十部者一千餘
        人﹐三十部五百餘人﹐五十部者﹐並戒賢法師十人。惟或戒
        賢法師一切窮覽﹐德秀年耆﹐為眾宗匠。既見法師﹐待以殊
        禮。法師於寺安置已﹐又向王舍城觀禮聖跡。觀禮訖﹐還歸
        那爛陀寺﹐方請戒賢法師講瑜伽論﹐同聽者數千人。
              按法師去秣底補羅國時﹐已在夏末。在羯若鞠闍三月
              ﹐則去時已在秋末。復有七千里之路程﹐約行三月之
              久。則至那爛陀寺已至年終也。又巡聖跡詣菩提樹﹐
              時逢眾僧解夏。按西域記﹕坐夏當此六月十六日至九
              月十五日﹐則其解夏至早﹐當在九月十五之後。故慈
              恩傳、行狀俱言﹕「在路過三年﹐向欲四年」也。         
            附法師是年之行程如下﹕
            自祿勒那國渡河東岸至秣底補羅國。
              丁云﹕「即西北部彌魯特城(Meerut)。」
            由此北行三百餘里﹐至婆羅吸摩補羅國。
              丁云﹕「恭考﹕即西北部庫馬汪城﹐按庫馬汪圖作呼
              爾得瓦(Hardwar)。」        
        250頁        
            自此東南行四百餘里醯掣怛羅國
              丁云﹕「當為今布達翁城地。 恭考﹕即巴勒里城(
              Bareilly) 則與渡殑伽河西句不合。」陳云﹕「今洛
              喜爾坎得東部之阿希荼特那地方(Ahicatra)﹐首府即
              今巴勒里地方之藍那加(Ramnggar)。」
            又南行二百六七十里﹐渡殑伽河﹐西南至毘羅刪拏國。        
              丁云﹕「恭考即西北部埃杜城 (Etah)﹐按埃杜城當
              在佛魯克巴得城(Farukhabad)西。」
            又東行二百餘里至劫比他國(Kapitha)。
              丁云﹕「恭考即西北部璊普里城 (Mainpuri)。」
              陳云﹕「斯密氏作今伊塔地方東北隅之比荼里
              (Pitiali)附近。」
            從此又西北行二百里至羯鞠闍國。
              丁云﹕「其曲女城故址﹐在西北部科尼普爾城(
              Cawnpur)西北一百四十里。」
              陳云﹕「即今卡諾茲(Kanoj)。」
            從此東南行六百餘里﹐渡殑伽河﹐至阿踰陀國(Ayudhya
        )。
              丁云﹕「當在今佛得普爾城東南地(Fateopur)。」                
        251頁        
            從此東行三百餘里﹐渡殑伽河﹐北至阿耶穆佉國。
              丁云﹕「阿耶穆佉在踰陀東﹐殑伽河北﹐當為今蘇爾
              坦普爾(Aurajepaor)城東南地。」
            從此東南行七百餘里﹐渡殑伽河南﹐閻牟那河北﹐至缽
        羅耶伽國(Prayaga)。
              丁云﹕「即西北部阿拉哈巴城(Allahabad)。」
            從此西南行五百餘里﹐至憍賞彌國(Kausambi)。
              丁云﹕「當在今中印度士部勒隈城境。」陳云﹕「加
              林翰氏作今哥森(Kasam)。」
            從此東行五百餘里﹐至鞞索迦國(Visaka)。
              丁云﹕「恭氏謂即烏德城。」
            從此東行五百餘里﹐至室羅伐悉底國。(Sravasti)
              丁云﹕「恭考在西北部巴來支城東六七十里﹐黃氏恆
              河考謂﹐即距烏德五十里之非薩巴城。」未知孰是﹖
            從此東南行八百餘里﹐至劫比羅伐窣堵國(Kapilavastu
        )。
              丁云﹕「恭考在烏德城東百里﹐黃氏恆河考謂﹕即哥
              祿普爾城。未知孰是。」
            從此東行﹐曠野荒林中二百餘里﹐至藍摩國(Ramagrama
        )。        
        252頁        
              丁云﹕「在西北部亞薩姆格爾城東北(Azamgam)。」
              陳云﹕「即尼波羅與哥拉克普 Gorokhpur 間之達摩
              里。」
            自此東大林中行百餘里有窣堵波。出此林已至﹐拘尸那
        揭羅國(Kusinagara)。
              丁云﹕「恭考國址在哥爾克波爾(Gorapur)東百里。」
            從此復大林中﹐經五百餘里﹐至婆羅□斯國。
              丁云﹕「即今西北部班拿勒斯城(Benares)。」
            從此順殑伽河流東行三百餘里﹐至戰主國。
              丁云﹕「當即今招薩城地。」
            從此東北渡殑伽河﹐行百四十五里﹐至吠舍釐國。
              丁云﹕「在孟加拉部摩蘇佛普爾 (Muzaffarpur) 西
              稍南七十里。」
            從吠舍釐南境﹐去殑伽河百餘里﹐到吠多補羅城。
            又南渡殑伽河﹐至摩揭陀國(Magadha)。
              丁云﹕「波吒厘子為當時王都﹐今巴德拿(Patna)。」
        貞觀五年辛卯(六三一)三十歲
            戒賢法師為法師講瑜伽﹐至十五月講徹。        
        253頁        
        貞觀六年壬辰(六三二)三十一歲
            戒賢法師重為法師講瑜伽﹐九月方了。
            法師在寺聽瑜伽三遍﹐順正理一遍﹐顯揚對法各一遍。
        因明、聲明、集量等論各二遍﹐中、百二論各三遍﹐其俱舍
        、婆沙、六足、阿里曇等﹐已曾於迦濕彌羅諸國聽訖﹐至此
        尋讀決疑而已。法師又兼學婆羅門書、梵書。
            是年窺基生。
              按窺基字道洪﹐姓尉遲氏﹐京兆長安人。乃法師之高
              足﹐即後日繼法師為翻譯事業者也。續高僧傳謂﹕其
              卒於永淳元年﹐壽五十一歲。故推知其生於此年。          
        貞觀七年癸巳(六三三)三十二歲
            居那爛陀寺鑽研諸部及學梵書。
        貞觀八年甲午(六三四)三十三歲
            居那爛陀寺鑽研諸部及學梵書。
        貞觀九年乙未(六三五)三十四歲
            法師於那爛陀鑽研瑜伽﹐經於五年﹐晨夕無輟﹐將事博
        義﹐未忍東旋。賢誡曰﹕「吾老矣﹐見子殉命求法﹐經途十
        年方至﹐今日不辭朽老﹐力為申明﹐法貴流通﹐豈期獨善﹐
        更參他        
        254頁        
        部﹐恐失時緣。智無涯也﹐惟佛乃窮。人命如露﹐非旦則夕
        ﹐即可還也﹐便為裝行調﹐付給經論。」法師曰﹕「敬聞命
        矣﹗意欲遍巡諸國﹐還途北指﹐以高昌昔言﹐不得違也。」
        遂首途。
            從此東入大山林中﹐行二百餘里﹐至伊爛那缽伐多國。
        國有二大德﹐一名怛他揭多□多﹐二名羼底僧訶﹐俱善薩婆
        多部﹐又停一年﹐就讀毘婆沙、順正理等。
              丁云﹕「即孟加拉部(Bengal)蒙赫爾城(Monghyr)。」
        貞觀十年丙申(六三六)至十一年丁酉(六三六)三十五  三十
        六歲
            至南憍薩羅國﹐其國有婆羅門﹐善解因明﹐法師就停月
        餘日﹐讀集量論。
            至馱那羯磔迦國。逢二僧﹐一名蘇布底﹐二名蘇利耶﹐
        善解大眾部三藏。法師因就停數月﹐學大眾部根本阿毘達磨
        等論。彼亦依法師學大乘諸論。遂結志同行﹐巡禮聖跡。
            法師在達羅毘荼國建志補羅城﹐欲向僧迦羅國。會彼王
        死﹐國內饑亂﹐有大德名菩提迷祇濕伐羅、阿跋耶鄧瑟晰羅
        ﹐如是三百人來投印度﹐到建志城﹐法師與相見訖﹐問彼僧
        曰﹕「承彼國大德等解上座部三藏及瑜伽論﹐今欲往彼參學
        ﹐師等因何而來﹖」報曰﹕「我國王死﹐人庶饑荒﹐無可依
        仗﹐聞瞻部州豐樂安隱﹐是佛生處﹐多聖跡﹐是以來耳。又
        知法之輩﹐無越我曹﹐長老有疑﹐隨意相問。」法師引瑜伽
        要文大節徵之﹐亦不能出戒賢之解。
            至缽伐多羅國﹐國有二三大德﹐並學業可遵﹐法師因停
        ﹐就學正量部根本阿毘達磨及攝        
        255頁        
        正法論、成實論等。
            附法師是二年之行程如下﹕
            自伊爛那缽伐多國順殑伽河南岸東行三百餘里至瞻波國
              丁云﹕「恭考即孟加拉部科爾岡城﹐其城圖未載﹐當
              在蒙赫爾東。」
            自此東行四百餘里﹐至羯朱嗢祇羅國。
              丁云﹕「恭考即孟加拉部科喀普爾以東地。科喀普爾
              ﹐圖作貝哈穆普爾(Bhagalpur)。」
            自此東渡殑伽河﹐行六百餘里﹐至奔那伐彈那國。
              丁云﹕「當即今孟加拉部波格剌城地(Bogra)。」
              按西域記載﹕法師自此東行九百里渡大河﹐至迦摩縷
              波國﹐見拘摩羅王。慈恩傳則載見拘摩羅王事在戒日
              王之前。與此不同。但觀西域記中載﹐王言曰﹕「今
              戒日在羯朱嗢祇羅國﹐將設大施﹐崇樹福慧﹐五印度
              沙門婆羅門有學業者﹐莫不招集﹐今遣使來請﹐願與
              同往。」則此事固與曲女城會相接﹐而西域記誤係於
              此也。               
            自此東南行九百餘里至羯羅那蘇伐剌那國。
              丁云﹕「據傳言﹐此國當在波格剌東南達喀 (Darca)
              城地。恭考謂即蘭木格城        
        256頁        
              (Ramganj)情形不合。」
            從此東南出至三摩怛吒國。
              丁云﹕「恭氏謂即孟加拉部加爾各搭以東地﹐不確記
              言迦摩縷波南大海濱﹐似當在布蘭瑪普拉(Bramapura
              )河東布爾羅亞城地(Barak)如恭說方位既不符﹐且西
              南距耽摩栗底頗近﹐安得云九百餘里﹖」                
            自此西行九百餘里﹐至耽摩栗底國。
              丁云﹕「恭考即孟加拉部耽摩魯克﹔按耽摩魯克﹐地
              圖作達蒙哈波爾﹐在加爾各搭西南。」
            又西南向烏荼國。
              丁云﹕「恭考在孟加拉部庫台克城 (Cuttacle) 東北
              百七八十里地。」
            自此西南大林中行千二百餘里﹐至恭御陀國。
              丁云﹕「即麻打拉薩部(Madaras)根遮木城(Ganjam)。」
            從此西南大荒林行一千四五百里﹐至羯□伽國。
              丁云﹕「恭考謂即麻打拉薩部羯□伽巴特地﹐按此城
              圖作喀林甲巴坦。」
            自此西北行一千八百餘里﹐至南憍薩羅國。        
        257頁        
              丁云﹕「即中部之琛達城(Chanda)。」
            從此南大林中東南行九百餘里﹐至案達羅國。
              丁云﹕「恭考即泥桑土部空濛麥特城 (Kamamat)。
              按此城地圖作空模美德。」
            從此南行千餘里﹐至駃那羯磔迦國。
              丁云﹕「即麻打拉薩部公土爾(Guntur)城。」
            自此西南千餘里﹐至珠利耶國。
              丁云﹕「即麻打拉薩部克奴爾(Kolar)城。」
            從此南經大林﹐行一千五六百里﹐至達羅毘荼國。
              丁云﹕「即麻打拉薩部琛加爾普特(Chenganpat)城。」
            自此西北歸行二千里﹐至建那補羅國。
              丁云﹕「在尼桑土部模德古爾城東南百里。」
            自此西北入大林﹐行二千四五百里﹐至摩訶剌佗國。」        
              丁云﹕「當即今北日不爾部中模都爾城地(
              Matkapur)。」
            自此西北行千餘里﹐渡耐秣陀河﹐至跋祿羯呫婆國。
              丁云﹕「當即今班哥德城地(Batoda)。」        
        258頁        
            從此西北行二千餘里﹐至摩臘婆國。
              丁云﹕「即今捕那城地。」
              梁任公曰﹕「慈恩傳摩臘婆條下之後云﹕『自此西北
              二千四五百里至阿吒釐。』次條云﹕『自此西北行三
              日﹐至契吒。』按諸地圖﹐摩臘婆與契吒比壞﹐而契
              吒遠在阿吒釐東南﹐本書所記﹐極不合情實﹐當是錯
              簡。西域記則云﹕『從摩臘婆西北行三百餘里。』可
              以校正。」余按即改此條﹐亦有難解者﹐如契吒條下
              云﹕「從此北行千餘里﹐至伐拉毘國。」伐拉毘本在
              契吒之南﹐而云北行﹐此二書之所同也。一處誤﹐不
              應數處俱誤﹐一書誤﹐不應二書俱誤。竊疑阿吒釐、
              契吒、伐臘毘數國里數﹐皆指距摩臘婆而言﹐蓋西域
              記等書﹐乃法師口述﹐而弟子筆記之者。法師述摩臘
              婆時﹐偶語及距他國里數﹐弟子順序記之﹐遂宛如法
              師之行程者。惟西域記契吒條上尚有﹕「從摩臘婆國
              西北行」數字以別之﹐至慈恩傳﹐則並此刪去之﹐遂
              不可了然矣。丁氏據本書記載之方向﹐以定其所在地
              ﹐尤誤。伐剌毘條下同此。        
            從此北行千餘里﹐至伐拉毘國。
              西域記載﹕「自此西北(疑西字衍)行七百餘里﹐可至
              阿難陀補羅國﹐自此西行五百餘里﹐可至蘇剌佗國。
              259頁              
                  按慈恩傳記﹕此二國及瞿折羅國依此序下﹐其誤
              自不待言﹐西域記序此三國﹐皆至自伐剌毘似是。然
              蘇剌佗在伐剌毘之西﹐阿難陀補羅在其北﹐瞿折羅更
              在阿難陀補羅之北﹐法師本可先至蘇剌佗﹔還伐拉里
              之後﹐再經阿難陀補羅以至瞿折羅。必無先至阿難陀
              補羅﹐後至蘇剌陀之理、今記之不以次﹐可知法師本
              未至此二地﹐不過偶語及其距伐拉毘之里數﹐弟子聞
              而記之﹐遂若法師真有二返伐拉毘之事矣。
                  又按以下數國之位置﹐丁氏皆以本書所記之方向
              推測之。一處誤則他處均誤﹐故俱不取。               
            從此北行千八百餘里﹐至瞿折羅國。
            從此東南行二千八餘里﹐至鄔閣衍那國。
            從此東北行千餘里﹐至擲枳陀國。
            從此北行九百餘里﹐至摩醯濕伐羅補羅國。
            從此還至瞿折羅。
              按慈恩傳作「西還蘇剌佗國」﹐今以地勢度之﹐當從
              西域記作瞿折羅。
            自此復西行﹐至阿點婆翅羅國。
            從此西行二千餘里﹐至狼揭羅國。        
        260頁        
            自此東北行七百餘里﹐至臂多勢羅國。
              丁云﹕「恭氏謂即俾路芝。」
            從此東北行三百餘里﹐至阿輦荼國。
            從此又東行七百餘里﹐至信度國。
              丁云﹕「其都今什克普爾城地(Shikarpur)。」
            從此東行九百里﹐渡河東岸﹐至茂羅三部廬國。
              丁云﹕「恭考即旁遮普部 (Punjab) 木耳丹城(
              Multan)。」
            從此東北行七百餘里﹐至缽伐多羅國。
              丁云﹕「即旁遮普部舍阿特城﹐舍阿特圖作佛折遮無
              特尼。」
              按西域記以信度以前三國置於遊缽伐多之後﹐考法師
              在缽伐多二年之久﹐又還摩揭陀﹐必無復返南行之事
              ﹐是西域記之誤也。               
            十年二月﹐釋道岳卒於普光寺﹐春秋六十有九。
            十一年二月﹐釋道基卒於益州福感寺。
        貞觀十二年戊戌(六三八)三十七歲。
            在缽伐多羅國求學﹐至是凡二年﹐乃首途。        
        261頁        
            從此復東南還摩揭陀施無厭寺﹐參禮正法藏訖﹐聞寺西
        三踰繕那有低羅擇迦寺﹐有出家大德名般若跋陀羅。善自宗
        三藏及聲明、因明等﹐法師就聽兩月﹐諮決所疑。
            從此復往杖林山﹐居士勝軍論師所﹔勝軍幼而好學﹐先
        於賢愛論師所﹐學因明。又從安慧菩薩學聲明、大小乘論。
        又從戒賢法師學瑜伽論。爰至外籍群言﹐四吠陀典、天文、
        地理、醫方、術數﹐無不究覽根源﹐窮盡枝葉﹐每依仗林山
        養徒教授﹐恆講佛經﹐道俗宗歸﹔常踰數百﹐法師就之﹐學
        唯識決擇論、意義理論、成無畏論、不住涅槃論、十二因緣
        論、莊嚴經論﹐及問瑜伽、因明等疑。
        貞觀十三年己亥(六三九)三十八歲
            從勝軍學﹐至是首尾二年。
              按慈恩傳﹕法師夢金人謂曰﹕「汝可早歸﹐此處十年
              後﹐戒日王當崩﹐印度荒亂﹐惡人相害。」此雖迷信
              之語﹐然當時必與事實相符﹐始能筆之於書。戒日王
              崩於貞觀二十二年﹐距此正為十年﹐傳中又謂﹕「及
              永徽末﹐戒日果崩。」永徽當即貞觀之訛。               
        貞觀十四年庚午(六四○)三十九歲
            印度法以正月初菩提寺出佛舍利﹐諸國道俗﹐咸來觀禮
        ﹐法師即共勝軍同往﹐見舍利骨或大或小﹐大者如圓珠﹐光
        明紅白﹐又肉舍利如豌豆大﹐其狀潤赤﹐無量徒眾﹐獻奉香
        華﹐        
        262頁        
        讚禮訖﹐還置塔中。又禮菩提樹及聖跡﹐經八日﹐復還那爛
        陀寺。
            戒賢論師遣法師為眾講攝大乘論、唯識決擇論。時大德
        師子光﹐先已為眾講中、百論﹐述其旨、破瑜伽義。法師玅
        閑中、百﹐又善瑜伽﹐以為聖人立教﹐各隨一意﹐不相違妨
        ﹐或者不能會通﹐謂為乖反﹐此乃失在傳人﹐豈關於法也。
        數往徵詰﹐不能酬答﹐由是學徒漸散而宗附法師。
            法師又以中、百論旨﹐惟破遍計所執﹐不言依他起性及
        圓成實性。師子光不能善悟﹐見論稱一切無所得﹐謂瑜伽所
        立圓成實性等﹐亦皆須遣。所以每形於言。法師為和會二宗
        ﹐言不相違背﹐乃著會宗論三千頌﹔論成﹐呈戒賢及大眾﹐
        無不稱善﹐並共宣行。師子光慚赧﹐遂出﹐往菩提寺。別命
        東印度一同學名旃陀羅僧訶來相論難﹐冀解前恥﹐其人既至
        ﹐憚威而默不敢致言。法師聲譽益甚。
            南印度王灌頂師老婆羅門名般若□多﹐明正量部義﹐造
        破大乘論七百頌﹐諸小乘師皆歡喜﹐因取示戒日王曰﹕「我
        宗如是﹐豈有大乘人能難破一字者﹖」王因致書戒賢法師﹐
        請差四大德﹐善自他宗兼內外者﹐赴南印度烏荼國行從所。
        戒賢得書﹐集眾量擇﹐乃差海慧、智光、師子光及法師為四
        人﹐應王之命﹐其海慧等咸憂﹐法師謂曰﹕「小乘諸部三藏
        ﹐玄奘在本國及入迦濕彌羅以來﹐皆曾學訖﹐具悉其宗﹐若
        欲將其教旨﹐能破大乘義﹐終無此理。奘        
        263頁        
        雖學淺智微﹐當之必了﹐願諸德不煩憂也﹐若其有負﹐自是
        支那國僧﹐無關此事。」諸人咸喜。後戒日王復有書來云﹕
        「前請大德﹐未須即發﹐待後進止。」
            時復有順世外道﹐來求論難﹐乃書四十條義﹐懸於寺門
        曰﹕「若有難破一條者﹐我則斬性(疑為首)相謝。」經數日
        ﹐無人出應﹐法師遣房內淨人﹐出取其義毀破。以足蹉躡。
        婆羅門大怒問曰﹕「汝是何人﹖」答曰﹕「我是摩訶耶那提
        婆奴。」婆羅門亦素聞法師名﹐慚恥更不與論。法師令喚入
        ﹐將對戒賢及命諸德為證﹐與之共論﹐往複數番﹐婆羅門默
        無所說﹐起而謝曰﹕「我今負矣﹐任依先約。」法師曰﹕「
        我曹釋子﹐終不害人﹐今役汝為奴﹐隨我教命。」婆羅門歡
        喜敬從﹐即將回房﹐聞者無不稱慶。
            法師欲往烏荼﹐乃訪得小乘所製破大乘義七百頌者﹐尋
        省有數處疑﹐所伏婆羅門密告之﹐遂尋其謬節﹐申大乘義而
        破之﹐為千六百頌﹐名破惡見論﹐將呈戒賢法師及宣示徒眾
        ﹐無不嗟賞曰﹕「以此窮覈﹐何敵不亡﹗」因遣所伏婆羅門
        任所之。婆羅門歡喜辭出﹐往東印度迦摩縷波國向鳩摩羅王
        ﹐談法師德義﹐王聞甚悅﹐即發使來請。初使至﹐戒賢不允
        ﹐蓋恐戒日王使至﹐命赴南印度也。後又固請﹐乃許之。法
        師至彼國﹐受供養月餘﹐廣破邪徒﹐並答王諸佛功德問﹐造
        三身論三百頌。時戒日王巡方在羯末溫祇羅國。聞法師在鳩
        摩羅處﹐驚曰﹕「我先頻請不來﹐今何在此﹖」發使命鳩摩
        羅王曰﹕「宜與那爛陀遠客沙門﹐速來赴會        
        264頁        
        。」遂與鳩摩羅王﹐往會見焉。王問曰﹕「師從支那來﹐弟
        子聞彼國有秦王破陣樂歌舞之曲。未知秦王是何人﹖復有何
        功德﹐致此稱場。」法師曰﹕「秦王者﹐即脂那國今之天子
        也。未登皇極之前﹐封為秦王。是時前代運終﹐群生無主﹐
        兵戈亂起﹐殘害生靈。秦王天縱含□﹐心發慈愍﹐威風鼓扇
        ﹐群凶殄滅﹐重安宇宙﹐再耀三光。六合懷恩﹐故有茲詠。
        」戒日王曰﹕「盛矣哉﹗彼土群生﹐福感聖主。」
            戒日王將還曲女城﹐設法會。法師共王逆河而進。經九
        十日﹐至臘月方到會場。
              按新唐書載﹕「唐浮屠玄奘至其國﹐尸羅逸多(即戒
              日王)召見曰﹕『而國有聖人出﹐作秦王破陣樂﹐試
              為我言其為人。』玄奘粗言太宗神武﹐平禍亂﹐四夷
              賓服狀﹐王喜曰﹕『我當東面朝之。』貞觀十五年﹐
              遣使者上書。」則法師之見戒日王﹐當在貞觀十五年
              之前﹐與此正合。        
        貞觀十五年辛丑(六四一)四十歲
            春之月﹐戒日王為法師於曲女城作一會﹐命五印度沙門
        、婆羅門、外道等﹐示大乘微妙﹐以顯法師聖德之高。是時
        至者﹐有五印度十八國王﹐大小乘僧三千餘人﹐婆羅門及尼
        乾外道二千餘人﹐那爛陀寺千餘僧。是諸賢﹐並博蘊文義﹐
        富瞻辯才﹐思聽法音﹐皆來會所。王命設寶床請法師坐為論
        主﹐稱揚大乘﹐序作論意﹐仍遣那爛陀寺沙門明賢法師讀示
        大眾﹐        
        265頁        
        別令寫一本懸會場門外示一切人﹐若其間有一字無理能難破
        者﹐請斬首相謝。如是十八日﹐無敢論者。將散之夕﹐法師
        更稱揚大乘﹐贊佛功德﹐令無量人﹐返邪入正﹐棄小歸大﹐
        戒日王益增崇重。乃將法師袈娑遍唱曰﹕「支那國法師立大
        乘義﹐破諸異見﹐自十八日來﹐無敢論者﹐普宜知之。」諸
        眾歡喜﹐為法師競立義名﹐大乘眾號曰﹕摩訶耶那提婆。(
        此云大乘天)小乘眾號曰木叉提婆(此云解脫天)燒香散華﹐
        禮敬而去。
            法師先已辭那爛陀諸德及取經像訖﹐罷論竟﹐至十九日
        ﹐辭王欲還。王曰﹕「弟子嗣承宗廟﹐為天下主﹐三十餘年
        ﹐常慮福德不增廣﹐往因不相續﹐以故積集財寶﹐於缽羅耶
        伽國兩河間立大會場﹐五年一請五印度沙門婆羅門及貧窮孤
        獨﹐為七十五日無遮大施。已成五會﹐今欲作第六會。師何
        不暫看隨喜﹖」法師從之。
            會訖﹐欲辭王東歸。王擬備船自海上送之﹐法師欲還過
        高昌﹐遂取北路。以所得經像等附北印度王烏地多軍﹐鞍乘
        漸進後﹐戒日王更附烏地王大象一頭﹐金錢三千﹐銀錢一萬
        ﹐供法師行費。別三日﹐王更與鳩摩羅王、跋吒王等﹐各將
        輕騎數百﹐復來送別。仍遣達官四人﹐名摩訶怛羅(此散官
        也)﹐王以素氈作書﹐紅泥封印﹐使達官奉書﹐送法師所經
        諸國﹐令發乘遞送﹐終至漢境。
            至毘羅那拏國﹐逢師子光、師子月同學二人講俱舍、攝
        論、唯識論等。皆來迎接甚歡。        
        266頁        
            法師至﹐又開瑜伽決擇及對法論等﹐兩月訖﹐辭歸。
            附法師是年行程如下﹕
            自發缽邏耶伽國。
              已見貞觀四年。
            西南大林野中行七日﹐至憍賞彌國。
              見同前。
            復西北行一月餘日﹐歷數國。
            復西北行三踰繕那﹐至毘羅那拏國都城。
              見同前。
            復西北行一月餘日﹐經數國﹐至閣蘭達那國。
              已見貞觀三年。
            西北行二十餘日﹐至僧訶補羅國。
              丁云﹕「即今折蘭木城 (Kohlam)。」張星烺云﹕「
              今鹽嶺(Solt Range)之北。」
             復二十餘日山澗中行。
              按慈恩傳﹕法師以仲春參與曲女城會﹐以下月初一日
              參七十五日無遮大施﹐復              
        267頁              
              流連十餘日﹐及任路所需與停住之日數計之。約有十
              一月之久。與正月共為十二月﹐故其一年行程﹐當止
              於此。                
        貞觀十六年壬寅(六四二)四十一歲
            至呾叉尸羅國﹐遂西北行三日﹐至信渡大河﹐河廣五六
        里。經像及同侶人並坐船而進。法師乘象涉渡時﹐遣一人看
        守經及印度諸異華種﹐將至中流﹐忽然風波亂起﹐搖動船舫
        ﹐數將覆沒﹐守經者惶懼墮水﹐眾人共救得出﹐遂失五十夾
        經本及華種等﹐自餘僅保得全。時﹐迦畢試王先在烏鐸迦漢
        荼城﹐聞法師至﹐躬到河側奉迎﹐因共法師入城﹐寄一寺﹐
        停五十餘日。為失經本﹐更遣人往烏萇那國鈔寫迦葉臂耶部
        三藏。迦濕彌王聞法師漸近﹐亦忙遠躬來參拜﹐累日方歸。        
            至藍波國﹐停一大乘寺﹐時王亦為七十五日無遮大施。        
            至活國﹐居縛芻河側﹐即睹貨羅東界﹐都城在河南岸﹐
        因見葉護可汗孫王睹貨羅﹐自稱葉護。至衙﹐停一月。葉護
        遣衛送﹐共商侶東行。
            附是年法師之行程如下﹕
            在山澗中行﹐復二十餘日﹐至呾叉尸羅國。
              已見貞觀二年。        
        268頁        
            又西北行三日﹐渡信渡大河至烏鐸漢荼城。
              見同前。
            又北行至藍波國。
              見同前。
            正南行﹐往伐剌拏國。
              張星烺云﹕「原音為Varana﹐今之班奴(Bannu)。」
            又西北往阿薄健國。
            又西北往漕矩吒國。
              丁云﹕「今為阿富汗西南喀斯那城(Ghazna)。」
            又西北至佛栗氏薩儻那國。
              張星烺云﹕「梵語原音為 Varijisthana﹐今迦布羅
              附近。」
            東出至迦畢試國境。
              已見貞觀二年。
            又北渡雪山。行七日﹐至大山頂﹐復經七日﹐至一高嶺
        。經五六日下山﹐至安坦羅縛婆國。(即睹貨羅之故地)        
        269頁        
              張云﹕「原音為Andrava﹐今安達拉伯(Andarab)。」
            西北下山行四百餘里至闊悉多國。(亦睹貨羅之故地)
              張云﹕「原音為Khosita﹐今闊斯忒(Khost)。」
            復西北行三百餘里至活國。
              已見貞觀二年。
              按慈恩傳及大唐西域記﹐總計是年之行程﹐則為曰二
              百○四﹐當七月之久。為月有二。復有三千餘里之路
              程﹐約當一月有餘﹐其二書所記日數月數及里數之餘
              ﹐亦當一月有餘﹐則共計有十二月之久﹐故其一年行
              程當止於此。          
        貞觀十七年癸卯(六四三)四十二歲
            法師在缽鐸創那國﹐為寒雪停月餘日。
            自朅盤陀國東北行五日﹐逢群賊﹐商侶驚怖登山﹐象被
        逐溺水死。賊過後﹐與商人漸進東下﹐冒寒履嶮行百餘里﹐
        始出蔥嶺至烏鍛國。
            至于闐國﹐入勃伽夷城﹐停七日﹐于闐王聞法師到其境
        ﹐躬來迎謁。後日發引﹐王先還都﹐留兒侍奉﹐行二日﹐王
        又遣達官來迎﹐離城四十里宿。明日王與道俗﹐將音樂香華
        接於路左﹐既至﹐延入城﹐安置於小乘薩婆多寺。        
        270頁        
            是年法師之行程如下﹕
            自活國東行二日至瞢健國。
              張云﹕「今之瞢甘城(Mungan)。」
            東踰嶺越川﹐行三百餘里﹐至呬摩怛羅國。(亦睹貨羅
        故地)
              張云﹕「原音為 Himatala﹐梵語山下之義﹐在今骨
              克察河 (Kokoha)之南﹐開胥姆 (Kishm)與肥察拔德
              (Faizabad )之南。」
            自此復東行二百餘里﹐至缽鐸創那國。(亦睹貨羅故地)        
            從此東南山谷中行二百餘里﹐至淫薄健國。
              張云﹕「玉爾氏指定為今骨克察河畔甲爾姆 (Jarm)
              地方﹐古名Yamgan。」
            又東南覆危躡嶮行三百餘里﹐至屈浪拏國。
              張云﹕「原音為Kurana﹐今之苦蘭(Kuran)。」
            從此東北山行五百餘里﹐至達摩悉鐵帝國。(亦名護密)        
              張云﹕「原音為 Dharmasthiti﹐今瓦漢 (Wakhan)南
              ﹐印度庫士山及帕米爾連山中間地。」
            越達摩悉鐵帝國﹐東山行七百餘里﹐至波謎羅川。        
        271頁        
              丁云﹕「即今帕米爾河。」
            從此川東出﹐登危行五百履雪餘里﹐至朅陀盤國。
              張云﹕「原音為Gorband﹐今撒里庫爾(Sorikol)。」
            城東南三百餘里﹐有大石崖﹐崖東北山行二百餘里﹐至
        奔攘舍羅蔥嶺東岡。下蔥嶺東岡﹐行八百餘里。出蔥嶺﹐至
        烏鍛國。
              張云﹕「原音為 Wsha﹐今英吉莎爾(Yanghissar) 南
              面﹐乞黑爾貢拔斯Chihil Gunbaz。」
            從此北行五百餘里﹐至佉沙國。
              張云﹕「舊曰疏勒﹐乃稱其城號也。正音宜云室利訖
              栗多底﹐疏勒之言尚訛也。今喀什噶爾城 (Kashgar)
              。」
            又從此東南行五百餘里﹐渡徙多河踰大嶺﹐至斫句迦國
              丁云﹕「其國在今葉爾羌南綽落克台地。」
            從此東行八百餘里﹐至瞿薩旦那國(即于闐)。
              丁云﹕「今和闐直隸州。」
              按法師以明年上表﹐及使者還﹐需時七八月﹐則去程
              當為三四月矣。法師赴長             
        272頁              
              安﹐亦當去此日數﹐不甚相遠﹐而其至長安﹐則在年
              終﹐故知其初至于闐在今年也。                
        貞觀十八年甲辰(六四四)四十三歲
            法師前渡河失經﹐到此﹐更使人往屈支、疏勒訪本。又
        以大象溺死﹐經本眾多﹐未得鞍乘﹐不克運致。因修表使高
        昌人馬玄智﹐逐商伴入朝。是後﹐為于闐諸僧講瑜伽、對法
        、俱舍、攝大乘論﹐一日一夜﹐四論遞宣﹐王與道俗﹐歸依
        聽受﹐日有千數。時間經七八月﹐使還﹐蒙恩敕﹕降使迎勞
        ﹐曰﹕「聞師訪道殊域﹐今得歸還﹐歡喜無量﹐可即速來﹐
        與朕相見。其國僧解梵語及經義者﹐亦任將來。朕已敕于闐
        等道使諸國送師﹐人力鞍乘﹐應不少乏。令燉煌官司於流沙
        迎接。鄯善於沫沫迎接。」法師奉敕已﹐即進發﹐于闐王資
        餞甚厚。
            至沙州﹐又附表﹐時帝在洛陽宮﹐表至﹐知法師漸近﹐
        敕西京留守左僕射梁國公房玄齡使有司迎待。法師承上欲問
        罪遼濱﹐恐稽緩不及﹐乃倍途而進﹐奄至漕上。
              按兩唐書太宗紀﹐十八年十月甲寅﹐幸洛陽宮。舊書
              又謂﹕十一月壬寅車駕至洛陽宮。依陳垣二十史朔潤
              表撿之。甲寅者﹐十四日也。十一月無壬寅﹐疑唐書
              記日有誤﹐然可約知法師之至沙州﹐至早須在十一月
              間也。        
            附是年法師之行程如下﹕
            自于闐東行三百餘里﹐至媲摩城。        
        273頁        
              丁云﹕「媲摩城今克里雅城﹐近設于闐縣於此。」        
            自此東入沙磧﹐行三百餘里﹐至尼壤城。
              丁云﹕「即今泥雅四莊。」
            從此東行入大流沙﹐行四百餘里﹐至睹貨羅故國。
              丁云﹕「遍檢史籍﹐無吐火羅人立國於此之事﹐實係
              傳聞之誤。」
            又行六百餘里﹐至折摩駃那故國。即沮沫地。
              丁云﹕「故城在羅布泊西﹐東爾城河東濱﹐今已淪陷
              入喀喇布朗湖矣。」
            又東北行千餘里﹐至納縛波故國。即樓蘭地。
              丁云:「今城址已失﹐以地圖核之﹐當在占不拉克地
              。」
            自此東進經沙州至漕上。
                
                        第三    譯經時期        
            法師自歸國後﹐得君主之贊助﹐遂專以譯經為事。於是
        召諸大德﹐訂譯經之法程[作五不翻論] 分譯經之任務。自
        貞觀十九年至龍朔三年﹐共譯七十五部﹐一千三百三十五卷
        。譯經之外﹐又從事撰述。如立三支比量義﹐真唯識量﹐撰
        八識規矩頌﹐大唐西域傳。餘如作詩賦、啟、頌、碑、誄        
        274頁        
        、章、奏、大乘教法及破邪論等凡五十餘卷﹐辨正論凡八卷
        。又譯大乘起信論、道德經等書為梵﹐以傳西土。而其間﹐
        則時侍從君主﹐為弟子講述﹐則此十九年中﹐無一日暇矣。
        惜天奪其年﹐僅以下壽終﹐所譯之經﹐對於攜歸者﹐不過什
        一﹐惜已。
        貞觀十九年乙已(六四五)四十四歲
            正月七日﹐法師入長安﹐共請轉法輪像等七軀﹐如來肉
        舍利一百五十粒﹐大乘經二百二十四部﹐大乘論一百九十二
        部﹐上座部經、律、論一十四部(慈恩傳作一十五部誤﹐今
        從西域記)﹐大乘部經、律、論一十五部﹐三彌底部經、律
        、論一十五部﹐彌沙塞部經、律、論二十二部﹐迦葉具多部
        經、律、論一十七部﹐法部經、律、論四十二部﹐說一切有
        部經、律、論六十七部﹐因明論三十六部﹐聲明論一十三部
        ﹐凡五百二十筴﹐六百五十七部﹐以二十匹馬負而至﹐俱安
        置於弘福寺。
              按續高僧傳開元錄俱作正月二十四日入京城慈恩傳作
              正月丙子﹐丙子七日也。慈恩傳後又載「壬辰謁文武
              聖皇帝於洛陽宮。」壬辰二十三日也﹐二十三日至洛
              陽﹐則二十四日始入京師之說不確矣。               
            壬辰﹐謁帝於洛陽宮﹐二月一日己亥﹐見於儀鸞殿。與
        之談論﹐太宗大悅﹐於是詔將梵本六百五十七部於弘福寺翻
        譯。        
        275頁        
            三月一日己巳﹐法師自洛陽還至長安﹐即居弘福寺﹐將
        事翻譯﹐乃條疏所須證義、綴文、筆受、書手等﹐數以申留
        守司空梁國公房玄齡遣所司俱狀發使定州啟奏﹐令旨依所須
        供給﹐務使周備。
            四月一日戊戌﹐證義大德諳解大小乘經、論﹐為時輩所
        推者一十二人至﹐即﹕
              京弘福寺沙門靈潤﹐沙門文備﹐羅漢寺沙門慧貴﹐實
              際寺沙門明琰﹐寶昌寺沙門法祥﹐靜法寺沙門普賢﹐
              法海寺沙門神昉﹐廓州法講寺沙門道深﹐汴州演覺寺
              沙門玄忠﹐蒲州普救寺沙門神泰﹐綿州振音寺沙門敬
              明﹐益州多寶寺沙門道因。               
            又有綴文大德九人至﹐即﹕
              京師普光寺沙門栖玄﹐弘福寺沙門明璿﹐會昌寺沙門
              辯機﹐終南山豐德寺沙門道玄﹐簡州福聚寺沙門靜邁
              ﹐蒲州普救寺沙門行友﹐棲嚴寺沙門道卓﹐豳州照仁
              寺沙門慧立﹐洛州天宮寺沙門玄則。                
            又有字學大德一人至﹐即﹕
              京大總持寺玄應
            又有證梵語、梵文大德一人至﹐即﹕
              京大興善寺沙門玄瞢        
        276頁        
            自餘筆受書手所司供料等並至。
              按慈恩傳作六月戊戌﹐考法師於五月已譯經數種﹐不
              應六月諸人方至也﹐六月疑為四月之訛。               
            四月晦日丁卯法師方操貝葉﹐開演梵文。
              按續高僧傳﹕開元錄、塔銘俱作五月﹐慈恩傳載在丁
              卯﹐丁卯四月三十日也﹐至少相差一日。
            是年譯成之經如下﹕
              大菩薩藏經二十卷[五月二日至九月二日大乘經沙門
              智證筆受﹐道宣證文]。
              顯揚聖教論二十卷[六月十日大乘經  沙門智證等筆
              受]。又頌一卷[六月十日沙門辯機筆受]。
              六門陀羅尼經一卷[七月十四日大乘經  沙門辯機筆
              受]。
              佛地經一卷[七月十五日大乘經  沙門辯機筆受。]        
            是年洛陽見帝時﹐又奉敕撰西域記。
            是年六月二十六日﹐釋法常卒於京師普光寺﹐春秋六十
        有九。
        貞觀二十年丙午(六四六)四十五歲
            七月十三日癸卯進新經五部﹐五十八卷(行狀、表啟)及
        大唐西域記十四卷﹐上表曰﹕        
        277頁
              沙門玄奘言﹐奘以貞觀元年﹐往遊西域﹐求得如來之
              秘藏﹐尋釋迦之遺旨﹐總護(疑為獲)六百五十七部﹐
              並以載白馬。以貞觀十八年﹐方還京邑﹐尋蒙敕旨﹐
              令於弘福道場﹐披尋翻譯。今已翻出菩薩藏等經﹐伏
              願垂恩以為經序﹐惟希敕旨﹐方布中夏。並撰西域傳
              一部﹐總一十四卷﹐謹令舍人李敬一以將恭進。無任
              悚息之至﹐謹奉表以聞。(廣弘明集二十二) 
            十四日上謝太宗文皇敕書表。
            是年譯經如下﹕
            已訖者﹕
              大乘阿毘達摩雜集論十六卷(正月十七日至閏三月二
              十九日大乘論  沙門玄賾等筆受)。
            未訖者﹕
              瑜伽師地論 (五月十五日起  沙門靈慧、郎潛等筆
              受)。
        貞觀二十一年丁未(六四七)四十六歲
            自法師至印度﹐印度始通中國。至是西使再返﹐敕二十
        餘人隨往印度﹐前來國命﹐通議中書。敕以異域方言﹐務取
        符會﹐若非伊人將淪聲教。故諸信命﹐並資於法師。乃為轉
        唐言﹐依彼西梵文辭輕重﹐令彼讀者尊崇東夏。尋又下敕令
        翻老子五千文為梵言﹐以遺西域。法師乃召諸黃巾﹐述其玄
        奧﹐領疊詞旨﹐方為翻述。道士蔡晃、成英等競引釋論中、
        百玄義﹐        
        278頁        
        用通道經。法師曰﹕「佛、道兩教﹐其致天殊。安用佛言﹐
        用通道義﹖窮覆言疏﹐本出無從。」晃歸情曰﹕「自昔相傳
        ﹕祖承佛義﹐所以維摩、三論﹐晃素學宗﹐致令吐言命旨﹐
        無非斯理。且道義玄通﹐洗情為本。在文雖異﹐厥趣攸同。
        故引解之理例無爽。如僧肇著論﹐盛引老莊﹐成誦在心﹐由
        來不怪﹐佛言似道﹐如何不思﹖」法師言﹕「佛教初開﹐深
        文尚擁﹐老談玄理﹐微附佛言。肇論所傳﹐引為聯類﹐豈以
        喻詞﹐而成通極。今經論繁富﹐各有司南。老但五千﹐論無
        文解。自餘千卷﹐多是醫方。至如此土賢明何晏、王弼、周
        顒、蕭繹、顧歡之徒﹐動數十家注解老子﹐何不引用﹖乃復
        旁通釋氏﹐不乃推步逸縱乎﹗」於是諸徒無言以對﹐遂即染
        翰綴文。既依翻了﹐將欲封勒﹐道士成英曰﹕「老經幽邃﹐
        非夫序何以相通﹐請為翻之。」法師曰﹕「觀老治身、治國
        之文﹐文詞具矣。叩齒咽液之序﹐其言鄙陋﹐將恐西聞異國
        ﹐有愧鄰邦。」英等以事聞諸宰輔。法師又陳露其情。中書
        馬周曰﹕「西域有道如老莊不﹖」法師曰﹕「九十六道﹐並
        欲超生﹐師承有滯﹐致淪諸有。至如順世四大之術﹐冥初六
        諦之宗﹐東夏所未言也。若翻老序﹐則恐彼以為笑林。奘告
        忠誡﹐如何不相體悉﹖」當時﹐中書門下同僚﹐咸然此述﹐
        遂不翻之。(集古今佛道論衡卷丙續為僧傳卷四。)
            是年所譯之經如下﹕
            已訖者﹕        
        279頁        
              大乘五蘊論一卷[二月二十四日大乘論﹐沙門大乘光
              筆受。]
              解深密經五卷[五月十八日至七月十三日(二譯)大乘
              經  沙門大乘光筆受。]
              因明入正理門論一卷[八月六日大乘論  沙門智仁筆
              受。]
            未訖者﹕
              瑜伽師地論
              無性菩薩所釋攝大乘論[一月一日起。]
        貞觀二十二年戊申(六四八)四十七歲
            六月﹐帝在玉華宮﹐敕追法師赴宮相見。既至﹐見於玉
        華殿﹐帝甚悅。初帝以法師學業該贍﹐儀韻淹深﹐每思逼勸
        還俗﹐致之左右。往於洛陽宮奉見之際﹐已親論之。至是又
        言渴慕之意。法師乃陳帝有五德﹐不假於人之義﹐且言帝側
        伊、呂甚多﹐己身庸陋﹐不足以預﹐至願守戒緇門﹐闡揚遺
        法。帝許之。
            帝又問法師﹕「此翻何經論。」答﹕「近翻瑜伽師地論
        訖﹐凡一百卷。」帝曰﹕「此論甚大﹐何聖所說﹐復明何義
        ﹖」答曰﹕「論是彌勒菩薩說﹐明十七地義。」又問﹕「何
        名十七地﹖」答﹕「謂五識相應地﹐意識相應地﹐有尋有伺
        地﹐無尋唯伺地﹐無尋無伺地﹐三摩呬多地﹐非三摩呬多地
        ﹐有心地﹐無心地﹐聞所成地﹐思所成地﹐修所成地﹐聲聞
        地﹐獨覺        
        280頁        
        地﹐菩薩地﹐有餘依地﹐無餘依地。」帝甚愛焉。遣使向京
        取瑜伽論﹐論至﹐帝自詳覽﹐嘆其詞義宏遠﹐非從來所聞。        
            慈恩傳謂為六月庚辰之事﹐按六月無庚辰﹐庚辰七月一
        日也。故今載月不載日。
            七月十三日﹐帝施法師衲袈裟一領﹐價值百金﹐觀其製
        作﹐都不知鍼出入所從﹐並賜剃刀一口。法師因於十四日上
        謝表。
              按慈恩傳作七月丙申﹐丙申十七日也。與表啟不合﹐
              今誌於表啟前一日。
            帝先許作新經序﹐國務繁劇﹐未及措意﹐至八月四日﹐
        法師重啟﹐方為染翰﹐少頃而成。名大唐三藏聖教序﹐凡七
        百八十一字﹐神筆自筆﹐敕貫眾經之首。
            太子居東宮﹐奉睹聖文﹐又製述聖記。
            八月五日﹐上謝太宗文皇帝製三藏聖教序表。
            又上謝東宮書述聖記啟。
            九月十八日﹐上請經出流行啟。
            又上東宮所寫六門陀羅尼及題菩薩藏經等謝啟。
            十月一日﹐翻能斷金剛般若經訖﹐奏上之。且言舊譯之
        失曰﹕「……今觀舊經﹐亦微有遺漏。據梵本具云能斷金剛
        般若。舊經直云金剛般若。欲明菩薩以分別為煩惱﹐而分別
        之惑        
        281頁        
        ﹐堅類金剛﹐惟此經所詮﹐無分別慧﹐乃能除斷﹐故曰能斷
        金剛般若。故知舊經失上二字。又如下文﹐三問闕一﹐二頌
        闕一﹐九喻闕三。如是等﹐什法師所翻舍衛國也。留支所翻
        婆伽婆者。少可。」
            十月十六日癸亥﹐車駕還京。法師亦從還,先是敕所司
        於北闕紫微殿西別營一所﹐號弘法院﹐既到居之。晝則帝留
        談說﹐夜乃還院翻經。
            初太子為文德太后追福﹐造慈恩寺及翻經院。令法師移
        就翻譯﹐仍綱維寺任。十二月戊辰﹐內出大旛敕九部樂及京
        城諸寺旛蓋眾伎﹐送法師及所翻經像諸高僧等入住慈恩寺。
        給新度弟子一十五人﹐弘福寺舊處﹐仍給十人。
            是年所譯之經如下﹕
            已訖者﹕
              天請問經一卷[三月二十日大乘經  沙門辯機筆受。]
              瑜伽師地論一百卷[五月十五日訖  大乘論。]
              勝宗十句義論一卷[五月十五日  沙門靈雋筆受。]        
              能斷金剛般若波羅密經一卷[十月一日(四譯)大乘經
                直中書杜行顗筆受。]
              唯識三十論一卷[五月二十九日大乘論  沙門大乘光
              筆受。]        
        282頁        
              大乘百法明門論一卷 [十一月十七日  沙門玄忠筆
              受。]
            未訖者﹕
              攝大乘論本 [閏十二月二十六日起  沙門大乘巍筆
              受。]
              無性菩薩所釋攝大乘論[沙門大乘巍大乘林筆受。]        
              世親菩薩所釋攝大乘論[十二月八日起  沙門大乘巍
              筆受。]
            是年窺基出家﹐奉敕為法師弟子。始住廣福寺﹐尋奉敕
        選聰慧穎脫者﹐入大慈恩寺﹐躬事奘師﹐學五竺語。
        貞觀二十三年戊申(六四八)四十七歲
            四月﹐駕幸翠微宮﹐皇太子及法師並陪從。既至﹐處分
        之外﹐唯談玄論道﹐同因果報應及西域先聖遺芳故跡﹐皆引
        經酬對。帝深信納﹐數攘袂嘆曰﹕「朕共師相逢晚﹐不得廣
        興佛事。」
            五月﹐帝崩含風殿﹐太子即位﹐踰年改元曰永徽。
            是年譯訖之經如下﹕
              緣起聖道經一卷[正月一日(第六出)小乘經  沙門大
              乘光筆受。]
              阿毘達磨識身足論十六卷[正月十五日至八月八日小
              乘論  沙門大乘光筆受。]        
        283頁        
              如來示教勝軍王經一卷[二月六日[第二出]大乘經 沙
              門大乘光筆受。]
              甚希有經一卷[五月十八日(第三出)大乘經  沙門大
              乘欽筆受。]
              攝大乘本論三卷[六月十七日大乘論。]
              無性菩薩所釋攝大乘論十卷[六月十七日。]
              世親菩薩所釋攝大乘論十卷[六月十七日。]
              菩薩戒羯磨文一卷[七月十五日大乘經  沙門大乘光
              筆受。]
              王法正理論一卷[七月十八日大乘論  沙門大乘林筆
              受。]
              最無比經一卷[七月十九日(二出)大乘經  沙門大乘
              光筆受。]
              菩薩戒本一卷[七月二十日(第三譯)大乘經  沙門大
              乘光筆受。]
              大乘掌珍論二卷[九月八日大乘論  沙門大乘暉筆受
              。]
              佛地經論七卷[十月三日至十一月二十四日大乘論 沙
              門大乘光筆受。]
              因明正理門論本一卷[十二月二十五日大乘論  沙門
              知仁筆受。]
              般若波羅蜜多心經一卷[五月二十四日(第二出)大乘
              經  沙門知仁筆受。]
            是年釋彥悰觀光上京﹐求法於三藏法師之門。然其才不
        逮光(普光)寶(法寶)﹐偏長綴習學耳。於玄、儒之業﹐頗具
        精微﹐辭筆之能﹐殊超流輩﹐後慧立為法師作慈恩傳﹐立卒                
        284頁        
        後數年﹐其稿流散他所﹐搜購乃獲。弟子等乃命悰排次之﹐
        序引之﹐或文未允﹐或事稍虧﹐重更伸明﹐曰箋述是也。
              按續高僧傳載﹕觀光上京之事於貞觀之末﹐故誌之於
              此。
        高宗永徽元年庚辰(五六○)四十九歲
            法師還慈恩寺。自此之後﹐專務翻譯﹐無棄寸陰。每日
        自立課程﹐若晝日有事不充﹐必兼夜以續之。遇乙之後﹐方
        乃停筆﹐攝經已﹐復禮佛行道﹐至三更暫眠﹐五更復起﹐誦
        讀梵本﹐朱點次第﹐擬明日所翻。每日齋訖﹐黃昏二時講新
        經論及諸州聽學僧等﹐恆來決疑請益。既知慈恩寺上座之任
        ﹐僧事復來諮稟﹐復有內使遣營功德﹐前後造一切經十部夾
        紵寶裝﹐像二百餘軀﹐亦令取法師進止。日夕已去﹐寺內弟
        子百餘人﹐咸請教誡﹐盈廊溢廡﹐皆酬答處分﹐無遺漏者﹐
        雖眾務輻湊﹐而神氣綽然﹐無所擁滯﹐猶與諸德說西方聖賢
        立異諸部異端﹐及少年在此周遊講肆之事﹐高談劇論﹐竟無
        疲怠﹐複數有王卿相來過禮懺﹐逢迎誘導﹐並皆發心﹐莫不
        捨其驕華﹐肅敬稱嘆。
            是年譯訖之經如下﹕
              稱讚佛土佛攝受經一卷 (即阿彌陀經) [正月一日(第
              三出)大乘經  沙門大乘光筆受。]
              瑜伽師地論釋一卷[二月一日沙門大乘暉等筆受。]               
        285頁        
              分別緣起初勝法門經二卷[二月三日至八日(第二出)
              大乘經 沙門大乘詢筆受。]
              說無垢稱經六卷[二月八日至八月一日(第七譯)大乘
              經  沙門大乘光筆受。]
              藥師琉璃光如來本願功德經一卷[五月五日(第二出)
              大乘經  沙門慧立筆受。]
              廣百論本一卷[六月十日沙門大乘諶筆受。]
              大乘廣百論釋論十卷[六月二十七日至十二月二十三
              日沙門敬明筆受。]
              本事經七卷[九月十日小乘經  沙門靜邁、神昉筆受
              。]
              諸佛心陀羅尼經一卷[九月二十六日大乘經  沙門大
              乘雲筆受。]
        永徽二年辛亥(六五一)五十歲
            正月八日壬寅瀛州刺史賈敦賾﹐蒲州刺史李道裕﹐榖州
        刺史杜正倫﹐恆州刺史蕭銳﹐因朝集在京。公事之暇﹐相命
        參法師﹐請受菩薩戒。法師即授之﹐並為廣說菩薩行法﹐勸
        其事君盡忠﹐臨下慈愛﹐群公歡喜辭去。
            是年所譯之經如下﹕
            已訖者﹕
              受持七佛名號所生功德經一卷[正月九日大乘經  沙
              門大乘光筆受。]
              大乘大集地藏十輪經十卷[正月二十三日至二六月十
              九日大乘經  沙門大乘光等筆受。]        
        286頁        
              俱舍論本頌[五月十日沙門元瑜等筆受。]
              大乘成業論一卷[閏九月五日大乘經  沙門大乘光筆
              受。]
            未訖者﹕
              阿毘達磨俱舍論[五月十日起。]
              阿毘達磨顯宗論[四月五日小乘論  沙門慧朗、嘉尚
              等筆受。]
            (附註)
              賈敦賾曹州冤句人﹐官至懷州刺史。
              李道裕京兆涇陽人﹐李大亮兄子也。
              杜正倫相州洹水人﹐貞觀十年為中書侍郎﹐賜爵南陽
              縣侯。後出為榖州刺史﹐又左授交州都督。後涉及侯
              君集之事配流驩州。顯慶元年﹐累授黃門侍郎兼崇賢
              館學士﹐尋同中書門下三品。至三年卒﹐有集十卷﹐
              行於世。(按唐書所載與慈恩傳所載不合﹐二者必有
              一誤﹐姑闕疑。)         
              蕭銳﹐蕭瑀之子﹐尚太宗女襄城公主﹐官至汾州刺史。
        永徽三年壬子(六五二)五十一歲
            三月﹐法師欲於寺端門之陽﹐造浮圖﹐安置西域所得經
        像。其意恐人代不常﹐經本散失﹐兼防火難附表奏聞。帝許
        之﹐改就西院﹐其塔基面各一百四十尺。塔有五級﹐並相輪
        露盤        
        287頁        
        凡高一百八十尺﹐層層中心俱有舍利﹐或一千二千﹐凡一萬
        餘粒。上層以石為室﹐南面有兩碑﹐載二聖三藏聖教序記﹐
        其書即尚書右僕射河南公褚遂良之筆也。
            夏五月﹐中印度國摩訶菩提寺大德智光、慧天等致書於
        法師。光於大小乘及彼外書四韋陀五明論等莫不洞達﹐即戒
        賢門人之上首﹐五印度學者咸所共宗。慧天於小乘十八部該
        綜明練匠誘之德﹐亦彼所推重。法師遊西日﹐常共切磋。彼
        雖半教有功﹐然未措心於方等﹐為其執守偏見。法師恆詆訶
        ﹐曲女城法集之時﹐又深折挫﹐彼亦媿伏。自別之後﹐欽佇
        不忘﹐乃使同寺沙門法長將書。並賚讚頌及氈兩端。
            是年所譯之經如下﹕
            已訖者﹕
              大乘阿毘達磨集論七卷[正月十六日至三月十八日沙
              門大乘光、大乘雲筆受。]
              佛臨涅槃記法住經一卷[四月四日沙門大乘光筆受。]
              阿毘達磨顯宗論四十卷[十月二十日小乘論。]
            未訖者﹕
              阿毘達磨俱舍論。
        永徽四年癸丑(六五三)五十二歲        
        288頁        
            是年譯未訖之經如下﹕
              阿毘達磨俱舍論。
              阿毘達磨順正理論[沙門元瑜筆受。]
        永徽五年甲寅(六五四)五十三歲
            春二月﹐法長辭還。又索報書。法師答﹐並信物。其書
        寫文錄奏﹐然後將付使人。又因前渡河失經一駃﹐遂錄名於
        後﹐請二師有信即為附來。
            是年譯訖之經如下﹕
              阿毘達磨順正理論八十卷[小乘論  沙門元瑜筆受。]
              大阿羅漢難提密多羅所說法住記一卷[閏五月十八日
                沙門大乘光筆受。]
              稱讚大乘功德經一卷[六月五日  沙門大乘光筆受。]
              阿毘達磨俱舍論三十卷[七月十七日小乘論  沙門元
              瑜筆受。]
              拔濟苦難陀羅尼經一卷[九月十日大乘經  沙門大乘
              光筆受。]
              八名普密陀羅尼經一卷[九月二十七日大乘經  沙門
              大乘雲筆受。]
              顯無邊佛土功德經一卷[九月二十八日沙門  大乘雲
              筆受。]
              勝幢臂印陀羅尼經一卷[九月二十九日  沙門大乘雲
              筆受。]        
        289頁        
              持世陀羅尼經一卷 [十月十日大乘經  沙門神察筆
              受。]
        永徽六年乙卯(六五五)五十四歲
            法師前以正譯之餘譯理門﹐因明二論此二論各一卷﹐大
        明立﹐破方軌﹐現比量門。譯經僧伍﹐競造文疏﹐時譯經僧
        栖玄﹐將其論示尚藥奉御呂才﹐才遂更張衢術﹐指其長短﹐
        作因明註解立破義圖﹐太常博士柳宣起而附合﹐與譯經僧慧
        立、明璿互有爭論、玄因激呂才奏其事﹐敕遣群公學士等﹐
        往慈恩寺請法師與呂才對定﹐才辭屈謝而退焉。
        顯慶元年丙辰(六五六)五十五歲
            正月二十三日戊子﹐黃門侍郎薛元超、中書侍郎李義府
        就大慈恩寺行香﹐遂問曰﹕「翻經固法門之美﹐未審更有何
        事可以光揚﹖又不知古來翻譯儀式如何﹖」法師報曰﹕「內
        闡住持由乎釋種。外護建立﹐屬在帝王。符堅時曇摩難提譯
        經﹐黃門侍郎趙政執筆。姚興時鳩摩羅什譯經﹐姚王及安成
        侯姚嵩執筆。後魏菩提留支譯經﹐侍中崔光執筆﹐及製經序
        。齊、梁、周、隋皆如是。貞觀初﹐波頗羅那譯經﹐敕左僕
        射房玄齡﹐趙郡王李孝恭﹐太子詹事杜正倫﹐大府卿蕭璟等
        監閱詳緝﹐今獨無此。公等能為致言﹐則斯美可至。」二公
        許諾而去。明日以其事陳奏﹐帝許之。
            二十八日壬辰﹐帝命左僕射于志寧﹐中書令來濟﹐禮部
        尚書許敬宗﹐黃門侍郎薛元超﹐        
        290頁        
        中書侍郎李義府、杜正倫等潤色法師所譯之經。又命國子博
        士范義碩﹐太子洗馬郭瑜﹐弘文館學士高若思等助加翻譯。        
            法師少因聽習﹐又往西方﹐步凌雪山嶺﹐遂得冷病﹐發
        即封心﹐數年以來﹐憑藥防禦得定。今夏五月﹐因熱追涼﹐
        遂動舊疾﹐幾將不濟。中書聞奏﹐敕遣供奉上醫尚藥奉禦蔣
        孝璋鍼醫上官琮專看﹐所須藥皆內送。孝璋等給侍醫藥﹐晝
        夜不離﹐經五日方損。病癒後﹐帝遣使迎之入宮﹐安置於凝
        雲殿院之西閣供養﹐仍彼翻譯﹐或經二旬三旬﹐方乃一出。        
            是年所譯之經如下
            已成者﹕
              十一面神咒經[三月二十八日(第二出)大乘經  沙門
              玄則筆受。]
            未成者﹕
              阿毘達磨大毘婆沙論[七月二十七日  沙門嘉尚大乘
              光筆受。]
            (附註) 
              于志寧﹐雍州高陵人。顯慶元年﹐以尚書左僕射兼太
              子少師遷太子太傅。麟德二年卒﹐年七十有八﹐有集
              二十卷。
              來濟﹐揚州江都人﹐幼篤志好學。有文詞﹐善談論。
              顯慶元年﹐以中書令檢校吏部尚書              
        291頁              
              兼太子賓客﹐進爵為侯。龍朔二年﹐拒突厥﹐歿於陳
              ﹐時年五十有三﹐有文集三十卷。
              許敬宗﹐杭州新城人。顯慶元年﹐冊拜侍中﹐監修國
              史。咸亨三年卒﹐年八十一。有文集八十卷。
              薛元超﹐蒲州汾陽人。以文學知名。永徽顯慶中﹐授
              黃門侍郎﹐檢校太子左庶子。弘道元年冬卒﹐年六十
              二。有文集四十卷。
               李義府﹐瀛州饒陽人。永徽中﹐拜中書侍郎同中書
              門下三品﹐監修國史﹐賜爵廣平縣男。顯慶元年﹐以
              本官兼太子右庶子﹐進爵為侯﹐乾封元年﹐卒年五十
              餘﹐有文集十卷﹐宦遊記二十卷。                
        顯慶二年丁巳(六五七)五十六歲
            春二月﹐駕幸洛陽宮﹐法師陪從。既至﹐安置積翠宮。        
            夏四月﹐車駕避暑於明德宮﹐法師又陪從﹐安置飛華殿
        。五月﹐敕法師還於積翠宮翻譯。
            法師少離桑梓﹐白首言歸﹐訪問親故﹐零落殆盡。惟有
        一姊﹐迎與相見﹐訪以墳壟﹐施殯未遷﹐乃更詳勝地﹐欲具
        棺槨而改葬。雖有此心﹐未敢專志。上表奉請﹐既蒙敕許﹐
        遂改葬焉。其營送威儀﹐並公家資給﹐時洛下道俗赴者萬人
        。其少師山西北緱氏﹐故縣東北﹐遊仙鄉控鶴里鳳凰谷﹐即
        法師之生地﹐不遠有少林寺﹐即魏孝文所立﹐是翻十地之所
        。法師意        
        292頁        
        棲託﹐為國翻譯﹐有旨慰留﹐事遂寢。
            是年譯經如下﹕
            已訖者﹕
              觀所緣緣論一卷[十二月二十九日大乘論  沙門大乘
              光筆受。]
            未訖者﹕
              阿毘達磨大毘婆沙論
                阿毘達磨發智論[正月二十六日起  沙門玄則等筆
        受。]
        顯慶三年戊午(六五八)五十七歲。
            二月四日丁巳﹐車馬還京﹐法師亦隨還。
            七月﹐敕法師徙居西明寺。
            是年譯經如下﹕
            已訖者﹕
              入阿毘達磨論二卷[十月八日至十三日  沙門釋詮、
              嘉尚筆受。]
            未訖者﹕
              阿毘達磨發智論。        
        293頁        
        顯慶四年己未(六五九)五十八歲。
            法師譯婆沙論畢﹐弟子法寶有疑情﹐以非想見惑請益之
        。奘別以十六字入乎論中以遮難辭﹐寶白法師曰﹕「此二句
        四句為梵本有無﹖」法師曰﹕「吾以義意酌情作耳。」寶曰
        ﹕「師豈宜以凡語增加聖言量乎﹖」法師曰﹕「斯言不行﹐
        我知之矣。」東國重於般若﹐前代雖翻﹐不能周備﹐眾人更
        請委翻。然般若部大﹐京師多務。又人命無常﹐恐難得了。
        乃請就於玉華宮翻譯﹐帝許焉。即以冬十月﹐法師從京發向
        玉華宮﹐並翻經大德及門徒等同去。其供給諸事﹐一如京下
        ﹐到彼安置肅成院焉。是年譯經如下﹕
            已訖者﹕
              不空□索神咒心經一卷[四月十九日(第二出)大乘經
                沙門大乘光筆受]
              阿毘達磨大毘婆沙論二百卷[七月三日小乘論]
              阿毘達磨法蘊足論十二卷[七月二十七日至九月十四
              日小乘論  沙門大乘光筆受。]
              成唯識論[閏十月大乘論  沙門大乘基筆受。]
            未訖者﹕
              阿毘達磨發智論
        顯慶五年庚申(六六○)五十九歲        
        294頁        
            春正月一日﹐起首翻大般若經。梵本總有二十萬頌﹐文
        既廣大﹐學徒每請刪略。法師不敢更刪﹐一如梵本。佛說此
        經凡在四處﹕一﹐王舍城鷲峰山﹐二﹐給孤獨園﹐三﹐他化
        自在天王宮﹐四﹐王舍城竹林精舍。總一十六會﹐合為一部
        。然法師於西域得三本﹐到此翻譯之日﹐文有疑錯﹐即校三
        本以定之。慇懃省覆﹐方乃著文。
            是年譯經如下﹕
            已訖者﹕
              阿毘達磨發智論二十卷[五月七日小乘論]
              阿毘達磨品類足論十八卷[九月一日至十月二十三日
               (二出)小乘論  沙門大乘光筆受。]
            未訖者﹕
              大般若波羅蜜多經[正月一日起  沙門大乘光大乘欽
              、嘉尚等筆受。]
              阿毘達磨集異門足論[十一月二十六日  沙門弘彥、
              釋詮等筆受。]
        龍朔元年辛酉(六六一)六十歲
            是年譯經如下﹕
            已訖者﹕
              辨中邊論頌一卷 [五月一日大乘論  沙門大乘基筆
              受。]        
        295頁        
              辨中邊論三卷 [五月十日至三十日大乘經  沙門大
              乘基筆受。]
              唯識二十論一卷[六月一日  沙門大乘基筆受。]
              緣起經一卷[七月九日  沙門神皎筆受。]
            未訖者﹕
              大般若波羅蜜多經
              阿毘達磨集異門足論
        龍朔二年壬戊(六六二)六十一歲
            是年譯經如下﹕
            已訖者﹕
              異部宗輪論一卷[七月十四日  沙門大乘基筆受。]        
            未訖者﹕
              大般若波羅蜜多經。
              阿毘達磨集異門足論。
        龍朔三年癸亥(六六三)六十二歲。
            十月二十日﹐翻大般若經訖﹐合掌歡喜告徒眾曰﹕「此
        經於此地有緣﹐玄奘來此玉華者        
        296頁        
        ﹐經之力也。向在京師﹐諸緣牽亂﹐豈有了時﹖今得終訖﹐
        並是諸佛冥加﹐龍天擁祐﹐此乃鎮國之典﹐人天大寶﹐徒眾
        宜各踴躍欣慶。」
            十一月二十二日﹐令弟子窺基奉表聞﹐請御製經序﹐至
        二十七日﹐通事舍人馮義宣敕垂許。法師翻般若後﹐自覺身
        力衰竭﹐知無常將至。謂門人曰﹕「吾來玉華﹐本緣般若。
        今經事既終﹐吾生涯亦盡。若無常後﹐汝等遣吾﹐即從簡省
        ﹐可以籧篨裹送。仍擇山澗僻處安置﹐不淨之身﹐宜須屏遠
        。」門徒等聞之哀哽﹐各收淚啟曰﹕「和尚氣力尚可﹐尊顏
        不殊於舊﹐何因忽出此言﹖」法師曰﹕「吾自知之﹐汝何由
        得解﹖」
            是年譯訖之經如下﹕
              阿毘達磨界身足論三卷 [六月四日  沙門大乘基筆
              受。]
              大般若波羅蜜多經六百卷[十月二十日大乘經。]
              五事毘婆沙論二卷 [十二月三日至八日  沙門大乘
              光筆受。]
              寂照神變三摩地經一卷 [十二月二十九日  沙門大
              乘光筆受。]
              阿毘達磨集異門足論二十卷[十二月二十九日]
        麟德元年甲子(六六四)六十三歲
            正月一日﹐譯咒五首經一卷[沙門大乘光筆受。]       
        297頁        
            三日﹐玉華寺眾及僧等請翻大寶積經。法師辭曰﹕「知
        此經於漢土未有﹐經縱翻亦不了。」固請不免﹐法師曰﹕「
        翻必不滿五行﹐遂譯四行止﹐謂弟子及翻經僧曰﹕「有為之
        法﹐必歸磨滅﹐泡幻之質﹐何得久停﹗今麟德元年﹐吾行年
        六十有三﹐必卒於玉華﹔若於經論有疑﹐宜即速問﹐勿為後
        悔。」遂往辭佛。先造俱胝十億像所﹐禮懺辭別。有門人外
        行者﹐皆報﹕「好去﹐今與汝別﹐亦不須來﹐來亦不見。」
        至十三日﹐遂即寢疾。
            二月五日示寂﹐弟子數百人﹐哀號動地。京城道俗﹐奔
        赴哭泣﹐日數百千。以四月十四日﹐將葬白鹿原﹐京邑及諸
        州百里內送者百萬餘人。是日緇素宿於墓所者三萬餘人。十
        五日旦﹐掩坎訖﹐即於墓所設無遮會而散﹐其塋與兄捷公相
        近。苕然白塔﹐近燭帝城。至總章二年四月八日﹐有敕徙葬
        於樊川北原﹐營建塔宇。蓋以舊所密邇京郊﹐禁中多見﹐時
        傷聖慮﹐故改卜焉。是地在長安南三十里。至中宗製影贊﹐
        謚大遍覺。肅宗賜塔額曰「興教」。        
            參考書﹕
              大慈恩寺三藏法師傳[唐釋慧立]
              玄奘法師行狀[唐釋冥詳]
              大遍覺法師塔銘[唐劉訶]
              玄奘法師表啟
              開元釋教錄[唐釋智昇]
              唐內典錄[唐釋道宣]
              古今譯經圖記[唐沙門靖邁]
              續高僧傳[唐釋道宣]
              廣弘明集[唐釋道宣]
              支那內學院精校本玄奘傳書後[梁任公]
              書內學院新校慈恩傳後[陳垣]
              大唐西域記[唐釋辯機]
              大唐西域記地理考證[丁謙[凡引丁氏各條所附英文地
              名皆作者所加]]
              西域記釋地[陳仲益]
              中西交通史料匯篇[張星烺]
              中國歷史研究法[梁任公]
              梁任公近著第一輯
              舊唐書
              唐書
              隋書
              資治通鑑
              元和郡縣志[唐李吉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