俱舍論界品之研究

寂安
現代佛教學術叢刊第22冊
1978年3月初版
頁281-289


. 281頁 一、品名之確定 界品為俱舍論文之首品,詮釋諸法總相,洞明迷妄根源 。縱奪自在,立破周詳,九十六術喪膽於斯論,宇宙真相頓 顯於本品。二十二門分別蘊處界三,而破有部三科俱實及經 部處假,建立蘊假處界實。不獨有部驚訝,即經部教義亦震 動矣。論主發先人之未發,其眼光遠大,睿智超群,可以想 見。否則,印度學徒可以稱聰明論乎﹗ 俱舍論文,全篇既有九品,何獨置界品為首耶﹖以界品 為一論之總,如不先明,則別目何尋﹖故置界品為第一也。 觀夫界品全文,統敘蘊處界三之義,何唯以界標品名耶﹖蓋 此品闡明諸法本體。界者性也,性者體也。蘊假姑且弗論, 處雖論主自許是實,但據根境共發識等,一一極微 282頁 具有因用,其名又不及界廣,此不立處為品之原由也。界義 云何﹖性義是界義,持義是界義,族義是界義。品義云何﹖ 類義是品義,眾庶義是品義,即界名品,故名界品。此品廣 明十八界義,故曰分別界品。 二、諸法總相之研究 宇宙現象,屬於吾人認識範圍,品類雖然繁雜,若思考 其物理緣起,無非是宇宙本體所幻現之有為生滅法而已,亦 即五蘊十二處十八界所詮之諸法也。此有為法可分為三類聚 法,一者有為有漏法,二者有為無漏法,三者無為無漏。有 為有漏法云何﹖且就四諦明之﹕謂除道諦,餘苦集兩諦名有 為有漏法。所以者何﹖諸漏於中等隨增故。苦義云何﹖逼惱 義是苦義,是三界二十五類眾生之苦果﹔有三苦、八苦,無 量諸苦。集義云何﹖招感義是集義,是眾生漂轉輪迴果報之 惑,因有三界五部九十八使。 有為無漏法云何﹖謂四諦中之道聖諦。所以者何﹖諸漏 於中不隨增故。道義云何﹖能通義是道義,是四沙門果趣涅 槃之妙道,略則戒定慧,廣則三十七菩提分法也。 超越於吾人之認識範圍,為六根所感覺不及者,即是諸 法本體與三種無漏無為﹔殆與普所謂形上學相似。此法非思 量分別,唯證相應而已。何者為三無為﹖一者虛空,二者擇 滅,三者非擇 283頁 滅。虛空義云何﹖無礙義是虛空義﹔因其不藉因緣無礙性故 ,名虛空無為。然與物質所顯之空界有五差別﹕一者色非色 異,二者見無見異,三者對無對異,四者漏無漏異,五者有 為無為異。由此五異,可釋詰難。擇滅義云何﹖離繫義是擇 滅義,智慧簡擇義是擇滅義。於諸有漏法遠離相應所緣二縛 ,證得解脫涅槃,為擇力所得之滅,故名擇滅無為。非擇滅 義云何﹖畢竟礙當生義是非擇滅義,不藉擇力而得之滅。但 以緣闕使法不生,故名非擇滅無為。如是有為無為有漏無漏 ,略明諸法總相已矣。 三、諸法別相之研究 一、單純說明 復次,別相云何﹖頌云﹕又諸有為法,謂色等五蘊。論 釋頌曰﹕色等五蘊,謂初色蘊乃至識蘊。如是五法具攝有為 ,眾緣聚集共所作故。無有少法一緣所生,是彼類故,未來 無妨,如乳如薪。色蘊者何﹖頌曰﹕色者唯五根、五境及無 表。五根者,眼耳鼻舌身根也。根有二義﹕一者所依託義, 二者能增長義,如眼根為眼識之所依託,又能增長眼識也。 頌曰﹕彼識依淨色,名眼等五根,或曰五根何獨稱淨色而意 根不然﹖蓋五根為前五識不共所依,若不言淨色,則墮於不 定過也。何哉﹖若唯言彼識依而不言淨色者,即濫等無間依 也﹔若唯言彼識淨而不言依色者,信亦是 284頁 淨,應名眼等根也﹔若唯言彼識色而不言依淨者,十一種色 法,皆應名眼等根也。是故具足說依淨色,則無有不定過矣 。意根屬於心法,故不稱淨色根也。五境者,色聲香味所觸 也。色有顯有形,是眼根所見之物體﹕顯者,青黃赤白等也 ﹔形者,長短方圓等也,由此差別或曰二十種色。聲是耳根 所取之物體,具有八種﹕一者有執受大種為因聲有情名可意 ,如歌曲聲等﹔二者有執受大種為因聲有情名不可意,如叱 呵聲等﹕三者有執受大種為因聲非有情名可意,如合意拍手 聲等﹔四者有執受大種為因聲非有情名不可意,如叱呵拍手 聲等﹔五者無執受大種為因聲非有情可名意,如化人軟語等 ﹔六者無執受大種為因聲有情名不可意,如化人呵責聲等﹔ 七者無執受大種為因聲非有情名意可,如管絃笛聲等﹔八者 無執受大種為因聲非有情名不可意,如雷聲等。香是鼻根所 嗅之物體,具有四種﹕一者好香,二者惡香,三者平等香, 四者不等香。味是舌根所嘗之物體,具有六種﹕一者苦味, 二者甘味,三者醋味,四者辛味,五者鹹味,六者淡味。所 觸者,簡異心所中之觸也,是身根所接之物體,具有十一種 ﹕一者堅性,二者濕性,三者煖性,四者動性,五者滑性, 六者澀性,七者重性,八者輕性,九者冷觸,十者饑觸,十 一者渴觸。前四種是能造四大觸也,後七種是所造色觸也。 無表色者,是心所生動作之狀態,不能表示令他了知,故名 無表色,即契經中所謂有色無見無對也。受蘊者何﹖頌曰﹕ 受領納隨觸,是領納隨觸所對之苦樂等境。論曰﹕受蘊,謂 三領納隨觸,即樂及苦不苦不樂。想蘊者何﹖頌曰﹕想取像 為體,是取諸 285頁 法自相共相。論曰﹕想蘊,謂能取像為體,即能執取青黃長 短男女怨親苦樂等相。行蘊者何﹖頌曰﹕四餘名行蘊。論曰 ﹕行名造作,思是業性,造作義強,故為最勝,是故佛說若 能造作有漏有為,名行取蘊。識蘊者何﹖頌曰﹕識謂各了別 。論曰﹕各各了別彼彼境界,總取境相故名識蘊。此復差別 有六識身,謂眼識身至意識身。以上五蘊應知不攝無為。頌 曰﹕蘊不攝無為,義不相應故。或曰﹕五蘊既不攝無為,則 無為屬於何法攝耶﹖應在十二處十八界中之法處法界所攝也 。至於處界等法,茲不細解,只略舉名相,容後二十二門中 廣明。云何十二處﹖謂六識所依眼等六根與色等六境能生各 識,故名六根六境為十二處也。云何十八界﹖謂六根六境六 識為十八界也。 二、相互說明 夫五蘊十二處十八界等法,雖各具個體而不失自相。然 三科交互相望,莫不互攝。論云﹕五蘊即十二處並十八界﹔ 謂除無表諸餘色蘊,即名十處亦名十界。受想行蘊無表無為 ,總名法處亦名法界。應知識蘊即名意處亦名七界,色心相 望亦互相資。若不資助者,則從何產生有情相續與世界相續 者乎﹖惟有部主張意根命根資攝色法,則色法等亦可資助意 根命根,經部主張色心互持互熏。所謂由業熏習,色種子能 熏持心種子,心種子亦能熏持色種子。界品雖無明文,然論 主一方學有部教義,而一方又宗經部教義,主張三科蘊假處 界實其於異法相資,亦可諸論文,故法法有相助相成之可能 性也。 286頁 四、心理上六識而成一界之問題 復次,六識名一意根界者,蓋意根界即是六識已滅之狀 態,於時間上名稱雖有不同,然本體上更無異法。詎得認為 兩橛者哉﹖頌曰﹕由即六識身,無間滅為意。或曰﹕若六識 依意根界,則十八界應名十二﹔若意根界即是六識,六識依 他起,則十八界應名十七。何緣得立十八界耶﹖因第六意識 無別不共所依之根。今為成立意根界為第六意識不共所依根 ,故於六識外別立一意根界也。頌曰﹕成第六依故,十八界 應知。 五、身形上眼耳鼻三處二界一之問題 關於人生為何要有兩眼兩耳及鼻兩穴﹖其解釋詰難,莫 詳於本論界品之說明。頌曰﹕類境識同故,雖二界體一。論 釋頌曰﹕類同者,謂二處同是眼自性故﹔境同者,謂二處同 用色為境故﹔識同者,謂二處同為眼依故。由此眼界雖二而 一,耳鼻亦應如是安立。若爾,何緣生依二處﹖頌曰﹕然為 令端嚴,眼等各生二。 六、蘊等名義之問題 287頁 夫名者,區別事物,確定其分際義類者也。蓋名有招物 之功,非名無以顯義﹔義即實物之本體,非義無以立名。然 蘊處界之名義,是顯其各別性質,焉能不明者乎﹖蘊義云何 ﹖積聚義是蘊義。論曰﹕諸有為法和合聚義,是蘊義。處義 云何﹖生長門義是處義。論曰﹕謂能生長心心所法,故名為 處,是能生長彼作用義。界義云何﹖法種族義是界義。論曰 ﹕如一山中有銅鐵金銀等族,說名多界。如是一身,或一相 續,有十八類諸法種族,名十八界。 七、機感上之問題 牟尼說法,在於觀機逗教。如洪鐘在架,有扣則鳴。啟 顓蒙於片語,無眾生而不度。對於迷於心法深而迷於色法淺 者,則廣開心法而說五蘊,使其悟達無我﹔若迷於色法深而 迷於心法淺者,則廣開色法而說十二處法,使其洞明諸法無 常﹔若於色心俱迷且深者,則廣開色心而說十八界法,使其 脫離火宅,而達涅槃寂靜。頌曰﹕愚根樂三故,說蘊處界三 。 八、教理上安立之問題 一、明三科建立次第 五蘊建立次第,在於諸論,紛紜不一。今據本論頌曰﹕ 隨麤染品等,界別次第立。論釋頌曰 288頁 ﹕色有對故,諸蘊中麤,是故先說﹔無色中麤,唯受行相, 是故先說﹔於後三中,想蘊最麤,是故先說﹔於後二中,行 蘊最麤,是故先說﹔於五蘊中,識蘊最細,故殿後說。此釋 隨麤所明五蘊次第,餘當尋文,略而不錄。至於處界建立次 第,在於人生身境次第,最易推而知之,亦不說也。 二、明別立受想二蘊 復次,受想於諸心所,別立二蘊者,蓋吾人深著五欲, 皆由於受想所致。是故於諸心所法中別立二蘊也。頌曰﹕諍 根生死因,及次第因故。於諸心所法,受想別為蘊。論釋頌 曰﹕諍根有二﹔謂著諸欲及著諸見,此二受想如其次第為最 勝因。味受力故貪著諸欲,倒想力故貪著諸見。又生死法以 受及想為最勝因,由耽著受起倒想故。生死輪迴,由此二因 及後當說次第因故,應知別立受想為蘊云云。 三、色處法處立名之審定 色義云何﹖礙義是色義。若礙故名為色,則十二處中前 十處皆應是色蘊攝,應並名色,何緣唯於一種立色處名﹖蓋 為差別相建立十處,不總為一,此色處名為眼等九處所簡別 ,雖標總稱,而即別名。何故眼等九處不立通名﹖唯標色處 ,須知十色中色處勝也。所以者何﹖色處是有對,色處是有 見故,又世間同說是色故。法義云何﹖軌持義是法義。若持 故名為法,應一切處皆並名。何緣唯於一種立法處名﹖為差 別餘十一處立一法處名,非於一切十一處,雖標總稱,亦即 別 289頁 名。何故餘十一處不立通名,唯標法處﹖須知法處攝增上法 ,又統攝六十四法,故於一切處中別立法處。頌曰﹕為差別 最勝,攝多增上法,一名為法處。 四、歸納餘義 總之,諸經論中,或曰戒蘊等五,或曰八萬法蘊。此蘊 處界三,皆攝括而無遺。頌曰﹕牟尼說法蘊,數有八十千, 彼體語或名,此色行蘊攝。至於詳細攝入,如法蘊足論之多 界品中廣明,恐繁不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