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內學研究

歐陽漸
現代佛教學術叢刊第41冊
(原刊內學第二輯)
頁343-353


. 343頁 今談內學研究,先內學,後研究。 內學之謂內,有三義﹕一、無漏為內,有漏為外也。雜 集論云﹕「墮於三界為漏,其有漏法即流轉法,與還滅法截 然二事,猶水與火,猶黑與白,以其種子即成二類也。」昔 人於此每每講錯,以為真如本淨也,煩惱染之則流轉,煩惱 遠離則還滅。二者相替如輪轉焉,而不知其實不相謀也。 因此而談,儒家所云﹕人欲淨盡天理純全,措語亦有病 。孟子亦云﹕養心莫善於寡欲。宋儒注云﹕寡者非絕。於此 知其夾雜不純也。此在佛家謂之雜染,一分染亦是染法。染 則須絕,非徒寡之。故儒家所云寡欲,表面似有理,實則雜 理欲二者成黑白業,仍屬雜染,不究竟也。儒家又云﹕大人 者不失其赤子之心者也。此赤子之心即雜染,而以為天理, 故理終屬不淨,亦猶驢乳終不可為醍醐矣﹗儒家而外,如現 行耶教講愛,亦屬偏頗,不能及物,故殺生非所禁戒。此皆 344頁 成其為有漏與外而已。從無漏種發生,即不如是,故云﹕有 無漏可判內外。其理應於大論真實品中詳求。四真實中煩惱 障淨智所行與所知障淨智所行,皆以純淨得名真實,內學即 應認清此真實。又此雖就現行立說,所從來者乃在種子。此 無漏種子之義雖自後人發明,然其道理建立不可傾動。 二、現證為內,推度為外也。如今人言哲學,研究真理 而不得結論,以其出於推度,人各不同,遂無定論也。若出 諸現證,則盡人如一,無有異說。如見物然,同見者則說同 ,出於想像則不同也。以是先佛今佛當佛皆言四諦,大小空 有顯密乃至諸宗疏釋亦莫不說四諦,以其現證同而立說同也 。又如諸佛以苦空無常無我為教,乃至涅槃言常亦為無常之 注腳,此又現證同而立說同也。由此即得結論與哲學有異。 余常云﹕內學為結論後之研究,外學則研究而不得結論 者,此為內外學根本不同之點。由此內外方法亦不同,哲學 每用比方,以定例為比量,即有範圍限制。如以三百六十度 測周圓,二直角測三角內和,皆屬一定限制,不論圓角之形 大小如何,皆不出此限制,哲學家用心思推測,無論各人推 測如何,而均在不得結果之一範圍內,人心所限制然也。內 學則不如是,期在現證,無用比度,如說四諦,即是現證, 即是結論。研求結論,乃有種種解析方法。又如不能理會苦 而說苦由無常,復由種種分析以明無常,此皆為教導上不得 已之辦法,故內學所重在親證也。然學者 345頁 初無現證,又將如何﹖此惟有借現證為用之一法,所謂聖教 量也。有聖教量,乃可不憑一己猜想。若不信此,亦終不得 現證。世間哲學家即不肯冒險置信聖言,以為迷信,處處須 自思一過,遂終墮於推度矣﹗此又內外分途之一點也。 三、究竟為內,不究竟為外也。經云﹕止有一乘法,無 二亦無三。故佛說法無不究竟者。惟此就起點含有全體而言 。雖始有未竟,而至終則究竟,如不了義經,得其解釋終歸 了義也。無量義經云﹕四十九年皆說法華,其間雖實說三乘 法,意則均在法華也。故云﹕教則為一,乘則有三。乘以被 機有三,實亦各究竟也。由此內學者應生心動念皆挾一全法 界而來,大悲由此起,大智從此生。即如大乘唯識說阿賴耶 ,亦以其挾全法界而得究竟也。此種全體大用上講求是為內 學,反此皆屬外學。 次言內學研究。即知所研究者為無漏現證究竟之學,而 起研究也,此可分人法兩者言之。法是所學,人是能學,各 有四端。 法有四者﹕一研究之必要,二研究之範圍,三研究之所 務,四研究之方法。今一言研究之必要,先以理對學論之。 其一、理是法爾,學是模填。法爾八萬四千法門,言議 不及,禪家每用但字調,以為但得即是,然此意仍可商,今 謂法爾未得,先事模填,如畫作模填采也。學問即模填之事 ,可以由得法 346頁 爾,故屬方便,非真實。 其二、理是現在,學是過未。以學過念即非,落第二著 。即云參究,亦落次念,成為過去,惟由此方便得到現在。 其三、理是現量,學是比量。學為方便,則屬借用現量 ,信解道理。能處處作此觀,開眼生心皆此道理,則可以發 生現量,此義見真實品。故學雖比量,而是現量方便。 其四、理是無為,學是觀察。此乃本其所有而精細審量 ,亦得證會無為。 其五、理是不動,學是建立。理皆法爾常住,有佛無佛 不稍動移。學由人興,故出建立。但由學可證理。 其六、理是真如,學是正智。 其七、理是無分別,學是有分別。 其八、理是離心意識,學是猛用六識。此皆如前分別可 知。 次以教對學言之。教待機感,而有權實半滿漸頓,又有 詳略異門。由學研理,教仍是一,以是各端研學有必要也。 二、研究之範圍。但研究教,即概括宗在內。宗是總持 ,非差別,非分析而亦不能違背三藏,實亦是教,今即總談 教而不別開。 347頁 教分西方、東方。西方教先有三藏。經律則為阿難等在 王舍城所結集,以十二分教攝大小乘,攝論議。又有律,為 耶舍等在吠舍離之結集。又有論,為布須等在華氏城之結集 。自此以後,有小大空有顯密等別,而其學悉匯萃於那爛陀 寺。蓋自佛滅以後,講學範圍之寬,無能逾此地者。西方佛 學亦以此為終。 東方佛學,如關中之空、慈恩之有、匡廬之淨、曹溪之 禪、南山之律等,皆本諸西土。此中禪宗雖雜有我國思想, 然理與空宗相合之處,仍出西方也。 今茲研究範圍,應全概括諸教。範圍不寬則易衰歇,昔 日空有諸家,其前車也。但佛教範圍雖大,內容仍是一貫, 仍有條理充實。今之研究,亦將由分而合,以期成一整體之 佛教。言余素願,乃在建立支那之那爛陀矣。 三、研究之所務。此宜擇要而談,又分兩端﹕ 其一、要典依余見解,必由唯識入門。故應誦習之籍, 初為一本十支論,次為掌珍四論,次為俱舍成實毗曇,次為 四含,次為四律五論。余有密典,重在事相,必明理相而後 可習。 其二、要事讀要典竟,應做以下各事﹕(一)經論異譯 比較。舊譯不必盡誤,仍有所本,仍有其學問。如楞伽經, 由會譯比較乃見舊時魏譯最好。又有翻譯經久不得定本者, 則須參互考訂以定之。此為吾人應做之事,凡不能翻譯者尤 宜肆力於此。 348頁 (二)藏梵未譯研求。此有賴於翻譯。 (三)密典純雜考證。又咒印匯考。由此乃能習密宗。 (四)律典各部比較。由此可見各派異同,又可改正舊 行各律之不合佛制者。 四、研究之方法,此宜知四入、四忌。 四入者﹕(1)猛入,此如數百卷書之一氣連讀,又如 任何種類之取裁,不分晝夜之思,又如空宗之般舟三昧。教 中蓋有如此猛晉之事,未可忽視也。(2)徐入,此謂融貫 、浸潤、結胎、伺鼠、湊拍、節取,而後有生發。(3)巧 入,此有反證借徑等法,三藏十二部皆反覆申明之言,而能 入之法不一。如佛法本甚莊嚴,宗門之悟道乃向青樓浪語中 得之。(4)平入,此謂循習而純熟。 四忌者﹕(1)忌望文生義,(2)忌裂古刻新,(3) 忌蠻強會違,(此謂泥古不化)(4)忌模糊尊偽。(如華 嚴學者之尊起信論) 次言研究人。有四者﹕一研究之因力,二研究之可能, 三研究之緣助,四研究之興趣。 一、研究之因力。平常但言求離生死,因猶不真。今謂 另有二語曰﹕親證法爾,大往大來。證法爾即發菩提心,所 謂菩提心為因也。大往來即大悲,所謂大悲為根本也。因須 通盤打算,而後有力。因謂依,是人依我,非我依人。因又 謂自,仗自不仗人。所謂法爾,即自也。萬法皆由 349頁 法爾緣起,故有力能生。儒家亦有知此理者,如象山云﹕六 經皆我注腳。佛學亦然,從親證法爾下手,則十二分教皆我 注腳。毗盧遮那頂上行,禪宗境界亦不過爾爾。 大往大來,由於信得因果。因果須合三世觀之。業有生 受、現受、後受,不能拘拘一生以談因果。信此,則得大往 大來。此雖老生常談,然今之學者不於此致意也。學者如以 信因果心為根本,聞熏亦可依恃,不定須念佛等。此非反對 彼等法門,但於此見出因力不退之理。大論有云﹕自因力不 退,可以為因他力加持力皆退,但可為緣。故求不退,應熏 因力大往大來,時間則三無數大劫,空間則大千沙界無量眾 生,以他為自而思及眾生,此特擴而張之,即是因力,前所 云挾法界以俱來也。此是大悲為本,是真佛學。 二、研究之可能。此謂六度,乃為自憑藉者也。 (一)布施,無我歸命為布施。不留一毫私用,將此身 心奉塵剎,乃有力量,孟子所云能盡其才者也。佛希望人皆 盡其才,皆以出世法為目標而歸命。 (二)持戒,此就可能為言,制之一處,事無不辦。戒 如馬捋,馬受捋則力強而行速。學亦以戒為方便,而後有可 能。吾人經驗中亦有此證明。如作事不廢時光。日計不足月 計有余,但亂念極耗歲月,去亂念即是戒,此不可作陳腐語 看。 (三)忍辱,諦察法忍之為忍辱。諦察則有味。易云﹕苦節 不可貞,其道窮也。有味乃不窮 350頁 乃有生發,觸處洞然,而後能耐。又道理一種涵萬,必細察 乃省。前云四入之徐入,與此相應。 (四)精進,此是能力根本。佛力充足,全在精進。如 世親治小乘,則由有部而經部,而俱舍。繼而捨小入大,則 又先法相,而後唯識。健行不息,此最能精進者也。精進為 因,般若為果,般若為相為體,精進為可能為功用。又般若 為總相,精進為條理,故佛智骨髓在此。空宗貫六度以般若 ,相宗貫六度以精進,即是意矣。 (五)禪定,畢生定向無他志,是為定。 (六)智慧,此應注射於無師智﹔自然智。此雖非當下 可得,然應隨順,趣向,乃至臨入。讀書多聞尤須於此致意 。 三、研究之緣助有三﹕ (一)指導門徑。欲學之省時省力,不可無師,不可我 慢。然今人時習甚重,每每趨向無師。另有顓固者流,如天 台家解說梵網四十二輕曲為說法一戒,以為不可為在家人說 ,在家無師範故。此則限制師道於極小範圍,心地何等狹隘 。後來太賢即引纓絡夫婦可以互授之說而駁之。纓絡經雖待 考,然此駁固是。依大論所說,比丘可在在家人邊學,故維 摩為文殊說法。如天台家言,此又謂之何。可知其說或出於 我慢耳。凡指導學者門徑者,不限出家或在家。師義亦有三 類﹕圓滿師、分證師、接續師。不知接續師,即不能擔任, 即是輕法犯戒,極宜慎之。 351頁 (二)問辨釋疑。此乃朋友之事,因其能委宛曲折而盡 之。 (三)多籍參考。或乃求師友於古人,或聞時論於異域 。 四、研究之興趣。研究須合眾,離群索居,則無生趣。 故研究此學﹕(一)須朝夕之過從。(二)須風物之怡快以 暢天機。(三)須有暮鼓晨鐘之深省。具三事,而後興趣勃 勃也。 (民國十三年九月第八次研究會講演記錄 ) 附錄﹕ (大師於十四年九月第十二次會又出研究應作事 五條,與此所說後先相涉,因附錄於次,以便參 考--編者識)    (一) 研究大乘龍樹無著學,須先治所系經,而會通其 法義。 龍樹學所系經 無著學所系經 華嚴(漸備)--------------------------十地淨行等 (莊嚴 攝論所引)  寶積(彌勒問密跡力士)----------------菩薩藏會普明會 (大論引) 大集(無盡意般舟)--------------------無盡意 維摩詰------------------------------(同)  華手--------------------------------(未見引) 涅槃(法雲大雲為涅槃部大方等無想經)--(天親論) 351頁 般若波羅蜜--------------------------(同) 無量義------------------------------(同) 法華--------------------------------(天親論) 六波羅蜜----------------------------(同) 本起因緣----------------------------(未見引) 斷一切眾生疑------------------------(未見引) 天問(即思益)------------------------(天親論) 阿彌陀佛----------------------------(倫記引又無量壽 論) 首楞嚴------------------------------(未見引) 師子吼------------------------------(大論引) 此外有楞伽、深密、佛地、金光明、文殊問(天親論)、 大乘同性、如來藏、無上依等。 (二)研究小乘俱舍成實學,今所急者有二事﹕一以順正 理作伸俱舍。(經部義已有治者,不錄。)二除身義毗曇外以 餘毗曇釋成實。  (三)研究阿含,須注意長中增一及餘零冊之治。 (雜含 已有治者,不錄。)  (四)研究大小乘律學,應治三事﹕一大乘經論中談律散 文,撮聚一處名為大乘律聚。二 小乘律 353頁 先治善見律毗婆沙論,繼將勵宣素三家書比較,立三家異義 表,見中國律宗之精華。三小乘有部律最完備,應先治十誦 薩婆多毗尼二論,繼將義淨譯毗奈耶,撮摘其要,名為淨譯 標目,亦名有部作持標目。  (五)研究真言學,應治二事﹕一以雜密次第法門為事相 證據,用勘純密,而清其混亂法。二以龍樹無著教義為理相 證據,用勘密籍,而簡其相似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