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間佛教之道德基礎
李一超
現代佛教學術叢刊第62冊
頁233-234
大乘文化出版社出版
1980年十月初版
233頁
釋迦牟尼佛示現世間,出行四門,目擊人類生老病死之
苦,惻然憫之﹗發生大悲救苦之念,毅然捨棄其高貴之王子
生活,艱貞卓絕,以求解脫。既得證悟,還入社會,行乞化
導,儕於平民。隨機說法,應病與藥,示人以種種法門,使
進於光明之路。此種積極救世之精神,原無若何神秘色彩,
所謂「佛法在世間不離世間覺」者也。
後世佛教徒,不知體認釋尊積極救世之旨,每多偏重出
世方面,加以神秘色彩,致使佛教成為消極厭世之空門﹔與
社會實際,人生道德,了不相涉。知超度亡魂,而不知拯救
生人﹔知解放畜生﹔而不知施濟人類。一切社會慈善教育事
業,闕然無聞,其為世詬病,以至日就衰落,誠非無因。雖
然,而佛法救世之真價值自在也﹗
時至今日,世變愈亟﹕政治方面,則強凌豪奪,風靡一
時﹔而弱小呻吟,莫能援手。經濟方面,則生產消費,失其
平衡﹔而民生困苦,呼天無路。社會方面,則奸貪詐偽,視
為固然。哲學
234頁
方面,則學說殺人,有如飲鳩。科學方面,則戰爭利器,愈
出愈酷。人間有形無形之痛苦,自釋尊示現以來﹔未有甚於
此時者也﹗然默察其癥結之所在,可一言以蔽之,曰﹕自私
而已矣﹗而對治自私之無上法門,厥為佛法﹗
佛法以戒定慧三學,對治貪嗔癡三毒,無非克制人類自
私之念,使日即於光明。故能戒則自私息而貪念不生﹔能定
則自私滅而嗔恚不起﹔能慧則自私絕而愚癡不存。此佛法出
世入世之根本要義也。其應化之妙用,則有六波羅蜜與四無
量心焉。六波羅蜜中,持戒、禪定、智慧三者,已如上說。
若精進,若布施,若忍辱,亦皆為修己之要務。精進,勇也
﹔布施,仁也﹔忍辱,毅也。四無量心,則為治人之要務,
而一本於利他。是故慈者,愛他也﹔悲者,憫他也﹔喜者,
贊他也﹔捨者,助他也。自利利他,自覺覺他,覺行完滿,
乃至菩提,佛法之道德基礎如此。世有行菩薩行,而欲建立
人間佛教,挽狂瀾於既倒,以表現釋尊之積極救世精神者乎
﹖盍於此圖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