淨士與禪

劉承澤

現代佛教學術叢刊第 70 冊

大乘文化基金會出版

1980年10月初版

頁253-257


253頁 佛滅度後,禪淨之諍,斷斷如也;談禪者動曰:「即心 是佛」。輒譏念佛者為著相也。念佛者動曰:「仗佛加被」 ,嘗疑談禪者為浮泛也。自永明大師倡禪淨雙修之說,以明 理事無礙之義,而禪淨之諍止矣。孟子云:「聖人百世之師 也,奮乎百世之上;百世之下,聞者莫不興起也。」吾於永 公亦云。 時至今日 (亦有執禪而詆淨,執淨而訾禪者。余謹按先 聖之言,解禪淨之義,敢以一得之見,而貢獻於高明之前, 知我罪我,豈遑計哉! 禪宗奚自昉乎?論其跡則曰:釋尊在靈山會上,拈花示 眾,是時眾皆默然,唯迦葉尊者破顏微笑。世尊曰:「吾有 正法眼藏,涅槃妙心,實相無相,微妙法門,不立文字,教 外別傳,付囑摩訶迦葉。」從此展轉至二十七祖般若多羅尊 者,授之達摩大師;達摩承般若多羅之訓,乃西來此土,稱 為初祖。按此,釋迦以「涅槃妙心,實相無相」為正法眼藏 ,彼於不立文字中,而不礙 254頁 建立「涅槃妙心,實相無相」之句義,然後知聖人即相而離 相,非離相而離相也。蓋欲令眾生,因指見月,不欲其執指 而廢月耳。 迨至十三祖龍樹菩薩,造大智度論以釋摩訶般若波羅蜜 經,造中論十二門論以釋空義,般若大法,賴以闡揚。十二 門論云:「大分深義,所謂空也;若人通達是義,即通達大 乘,具足六波羅蜜,無所障礙。」其餘諸祖,皆弘般若,載 諸經傳,不可殫述。由是觀之,般若為禪宗心印,夫復何疑 ? 大智度論云:「有菩薩修念佛三昧,佛為彼等,欲令於 此三昧,得增益故,說般若波羅蜜。」當知佛說般若,非唯 以「此」一因緣,但「此」亦因緣之一。以是故,佛為念佛 三昧之增益而說般若。則修般若,不但不礙於念佛;且有資 於念佛,前聖所言,豈無故哉?!又六祖云:「般若無形相 ,智慧心即是。」吾人苟通達般若而念佛,則其念佛,必不 起能所之見,不墮斷常之邊,不存生佛之想,是則以念佛而 生般若波羅蜜;亦以般若所薰習故,而速成念佛三昧。此二 法門,互相為用而益效,登不懿哉! 復次,佛法有二諦,通達二諦,則通達佛法。 (一) 世 諦, (二) 第一義諦。諸法隨緣顯現,無有自性,名「第一 義諦」。雖性空而隨緣顯性,名為「世諦」。吾人為何而輪 轉生死耶?一言以蔽之,曰:「不了第一義諦而已!」使了 第一義諦,則知緣起性空,尚不見有涅槃之可樂著 255頁 ,更何有生死之可輪轉乎?以不了性空而輪轉,然則欲免輪 轉,而當知性空,此般若之所以不可不學也!如性空之理而 觀察,名為學般若波羅蜜;然般若無相可取,良以緣起性空 ,不得言有;性空緣起,不得言無;有無俱不著,不著亦不 著。經云:「於一切法不著故,應具足般若波羅蜜。」 復次,一切法依止因緣而得生起,吾人修行,豈能例外 ?起信論云:「又諸佛法,有因有緣,因緣具足,乃得成辦 。如木中火性,是火正因,若無人知,不假方便,能自燒木 ,無有是處。眾生亦爾,雖有正薰習之力,若不遇諸佛菩薩 ,善知識等,以之為緣,能自斷煩惱,入涅槃者,則無是處 。若雖有外緣之力,而內淨法,未有薰習力者,亦不能究竟 厭生死苦,樂求涅槃。若因緣具足者,又為諸佛菩薩等,慈 悲願護故,能起厭苦之心,信有涅槃,修習善根,以修習善 根成熟故,則值諸佛菩薩,示教利喜,乃能進趣,向涅槃道 。」因斯以談:吾人學般若波羅蜜,是正因薰習之力;念佛 求生極樂世界,是佛菩薩加被外緣之力;內因外緣,兩不可 缺。禪淨雙修,不特於理無礙,於事亦無礙,此吾人所應知 者也! 抑尤有進者,吾人聞有大德,居於某處,則不遠秦楚之 路而往參學,為己躬大事之未明也。聞有淨土,眾聖所都, 發願往生,則或疑為著相,甚非理也!吾人不遠秦楚之路而 求學,不能謂為著相;則願生淨土,而求見佛聞法,豈得謂 為著相耶?況「相」之「著」與「不著」,非在於 256頁 跡,而在於心。經云:「雖知佛不可得,然亦不拾承事諸佛 。」夫雙照二諦,不住有無,此智者之所以圓融無礙者也! 又華嚴離世間品說:「菩薩摩訶薩有十種習氣」。是中有二 種習氣:一為「見佛習氣」,一為「清淨世界受生習氣」。 於此可見,念佛願生淨土,乃大士所為,非二乘矣! 般若念佛兩門略說竟,今復說力行之要: 世間學問,如寫字一門,技之小者也,尚須數十年之不 斷努力。古之書家,如鍾繇,因習字而被席之為穿矣;又如 王羲之,因學之而池水為之墨矣。其苦心用功如此,乃得一 藝之成,而況學佛? 六祖云:「智者心行」。又云:「口但說空,萬劫不得 見性。」先聖之言,不可不深長思也!至念佛一門,亦貴乎 精進,彌陀經云:「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緣,得生彼國。」 金口所宜,吾人亦不可不深長思也! 能講不能行,如留聲機器,縱然能唱,不名為覺。經云 :「彼自有縛,能解彼縛,無有是處。彼自無縛,能解彼縛 ,斯有是處。」吾人欲自覺覺他,圓菩提願,則解行相應之 功,不可偏廢也。夫能解不能行,如數他人之寶;能行不能 解,如駛無舵之舟。故曰:「信、解、行、證。」吾有憬乎 斯言!吾有惕乎斯言!. 謹按:「菩薩有十種習氣」,此「習氣」二字之意義, 蓋指業而言。大智度論云:「業有二 257頁 種:「淨業、垢業」。淨業者,聲聞變化,乃至佛變化;垢 業是煩惱變化。今菩薩習氣,其為淨業明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