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傳小乘部執
何載陽
現代佛教學術叢刊第95冊
(原刊內學第二輯)
1978年11月出版
頁159-174
.
159頁
南方佛教家所傳小乘派別源流,詳於錫蘭島史、大史等
藉。其說略謂佛滅後百年至二百年間,僧伽分裂為十八部。
先有上座說與大眾兩宗,上座次分犢子、化地二部。犢子次
分法上、賢胄、六城、正量四部。化地次分說一切有、法藏
二部。說一切有次分飲光部,飲光次分轉、說經二部。如是
本末有十二部。其大眾宗次分雞胤、一說二部。雞胤次分多
聞、說假二部,後又分說制多部。如是本末有六部,併上座
各部為十八也。此與北方異部宗輪論等所傳分裂次第有異,
各部名字亦詳略開合不同,對勘可知。錫蘭菩提史等又謂阿
育王時大眾宗中有以外道義雜入佛說者,因此復分六部。先
有雪山部,次有王山、義成、西山住、東山住四部,此四稱
為案達羅派也。又次有西王山部,合為六。又後世錫蘭更有
分別說 (即南方上座本宗) 、北道、大空、說空性、說因等
部云,蓋小乘派別入後愈繁,通途稱十八部,不過舉最初分
判以言之耳。
南傳小乘各部執義,僅有論事一書撮其大略。論事原名
迦他跋偷 Kathavatthu,為南方七部
160頁
阿毘達磨之第五。昔相傳是阿育王第三次結集時,上座目犍
連子帝須所出 (約當佛滅後二百二十餘年)。 後即流佈錫蘭
,口相授受,至佛滅後四百餘年其地大寺重為結集,始有巴
利文定本。又五百年而註書曰品類義釋者成 (傳為大德覺音
所作) ,於論中異義十九皆能詳其部別,於是數百年來南傳
部執之異同大略見矣。西紀一九一五年,緬甸學者翁肖曾氏
Show-Zan Aung,與英國達維夫人 Mrs. Rhys Davids 校譯
此論並附註訖,題名 The Points of Controversy ,繫以
序文目次等多種,由英倫巴利聖典協會刊行,通途遂能詳此
論之奧蘊。今勘譯本,可見原書凡二十三品,二百十六章,
每章皆分別說部設他宗異義為題 (即論議之事) 而闢之。賓
主往復不厭其詳。至於引證經論之多蓋難悉舉,其分別說宗
雖別無所立,然從所破反觀,亦可約略得其主張也。又論出
異宗至十六部以上,尤以案達羅派之說為詳,北方所傳重要
之部派反少論及,此或時地使之然 (舊傳此論有五百章,賓
主對揚,以成千論,今所存者或非全豹也) 。乃若北道、大
空,諸派異義,均甚晚出,在帝須時不應即有破斥,故此論
文必多經後來增益,非即帝須一人之作矣﹗依譯者達維夫人
所考,此論註家於正量、一切有、雞胤、賢胄、飲光、犢子
、案達羅等部宗義,多用彼部現如是說等詞,其時當仍存在
云 (見英譯緒言三十四頁以下) ,藉此亦可考見各派先後盛
衰之一斑也。
英譯本卷端有目錄三種﹕第一依品段次第作,第二依論
題義類作,第三依部派同異作。今譯即其第三種,以原譯立
名遣辭未免粗俗,佛教學者讀之反難明其意旨,故於譯時一
一覆案論文,
161頁
務取佛家術語易之,以便比較舊說。其仍有難詳者,以未能
勘巴利原典,姑意譯存之,以待訂正。每題下皆註出處,如
云一、一,即論文第一品第一章,可更推勘也。又錫蘭北道
、說因等部有異義數十條,以與北方學說關涉較疏,皆從略
不譯云。
一、犢子部執
(一)諦義勝義中補特伽羅可得。 (此與正量同執﹔一、
一)
(二)阿羅漢有退。 (此與正量、一切有及一部大眾同執
﹔一、二)
二、正量部執
(一)諸天中無梵行。 (一、三)
(二)有學分斷煩惱。 (一、四)
(三)異生能斷欲貪及不善思。 (一、五)
(四)勝義諦義中補特伽羅可得。 (此與犢子同執﹔一、
一)
(五)表色是戒。 (此下二則與大眾同執﹔一○、一○)
(六)隨眠是無記、無因與心不相應。 (一一、一)
162頁
(七)初果向斷惡見及疑。 (此下六則與案達羅同執﹔三
、五)
(八)肉眼為觀方便,可成天眼。 (三、七)
(九)色界成就六處,亦有香味觸。 (八、五)
(一○)色界色貪隨縛。 (一四、七)
(一一)業與業集異。 (一五、一一)
(一二)色法是異熟果。 (一六、八)
(一三)身語表色是善不善性。 (此與案達羅、化地同執
﹔一六、七)
(一四)有中間靜慮。(此與一部案達羅同執﹔一八、七)
(一五)有中有。 (此下三則與東山住同執﹔八、二)
(一六)命根非色。 (八、一○)
(一七)阿羅漢因謗他宿業有退。 (八、一一)
(一八)福業功能增長。(此與王山、義成同執﹔七、五)
(一九)身語表色同能引思有善不善性。 (此與化地同執
﹔八、九)
(二○)八正道中正語正業正命三是色法。 (此與化地、
大眾同執﹔一○、二)
(二一)阿羅漢有退。 (此與犢子、一切有及一部大眾同
執﹔一、二)
163頁
(二二)四諦漸現觀。 (此與一切有、案達羅、賢胄同執
﹔二、九)
三、說一切有部執
(一)一切法有。 (一、六)
(二)過去蘊有。 (一、七)
(三)四諦漸現觀。 (此與正量、案達羅、賢胄同執﹔二
、九)
(四)阿羅漢有退。 (此與犢子、正量及一部大眾同執﹔
一、二)
(五)有心相續為等持。 (此與北道同執﹔一一、六)
四、一切有中飲光部執
(一)過未法一分是有。 (一、八)
五、大眾部執
(一)修道中起五識。 (一○、三)
(二)五識是善惡性。 (一○、四)
164頁
(三)戒非心法。 (一○、七八)
(四)戒得後自增長。 (一○、九)
(五)無表色非戒。 (一○、一一)
(六)神通能延壽一劫。 (一一、五)
(七)受持即是業。 (一二、一)
(八)一切業有異熟。 (一二、二)
(九)聲是異熟果。 (一二、三)
(一○)六處是異熟果。 (一二、四)
(一一)不善根無間,善根得起。 (一四、一)
(一二)緣性決定。 (一五、一)
(一三)行由無明為緣,非無明由行為緣。 (一五、二)
(一四)有老死非世間法。 (一五、六)
(一五)能調伏他心,增益他心。 (一六、一,二)
(一六)用眼見色。 (一八、九)
(一七)阿羅漢斷餘結未盡,智不如佛。 (二一、三)
165頁
(一八)佛及弟子有不思議力,成就所願。 (二一、四)
(一九)佛遍在。 (二一、六)
(二○)表色是戒。(此下二則與正量同執﹔一○、一○)
(二一)隨眠是無記、無因與心不相應。 (一一、一)
(二二)八正道中正語、正業、正命三是色法。 (此與正
量、化地同執﹔一○、二)
(二三)阿羅漢有退。 (此一部大眾與犢子、正量、一切
有同執﹔一、二)
六、案達羅四部同執
(一)一切法是念住。 (一、九)
(二)一切法有,三世各住自位。 (一、一○)
(三)靜慮等中一心多時相續。 (二、七)
(四)佛語皆是出世。 (二、一○)
(五)唯有貪心得解脫。 (三、三)
(六)解脫漸次解脫。 (三、四)
(七)第八人 (初果向) 無五根。 (三、六)
166頁
(八)無想有情生死時有想。 (三、一一)
(九)非想非非想界不可說有想。 (三、一二)
(一○)斷一切結為阿羅漢。 (四、一○)
(一一)解脫智自性解脫。 (五、一)
(一二)靜慮加行入諸勝解所知非實。 (五、三)
(一三)一切智無礙。 (五、五)
(一四)世俗智不但以諦為所知。 (五、六)
(一五)緣他心智顯似他心為所知。 (五、七)
(一六)有未來智,有現在智。 (五、八,九)
(一七)有記別聖聞果智。 (五、一○)
(一八)決定道是無為。 (六、一)
(一九)空、四大、五塵及表色皆是有見。(六、七,八)
(二○)器界及老死是異熟果。 (七、七,八)
(二一)聖者無異熟心。 (七、九)
(二二)異熟法自相引續。 (七、一○)
167頁
(二三)色 (之) 界是色法。 (八、五)
(二四)無色界有色。 (八、八)
(二五)證涅槃者斷結。 (九、一)
(二六)過未有成就。 (九、一二)
(二七)五蘊續生時五作業蘊常起。 (一○、一)
(二八)因說「此苦」入苦法智。 (一一、四)
(二九)法性法爾,無常亦法爾。 (一一、七,八)
(三○)有靜慮味著。 (一三、七)
(三一)隨眠異纏。 (一四、五)
(三二)纏任運起。 (一四、六)
(三三)色貪色界所攝。 (一六、一○)
(三四)阿羅漢積集福業。 (一七、一)
(三五)空是行蘊所攝。 (一九、二)
(三六)涅槃界是善。 (一九、六)
(三七)地獄無獄卒。天中有旁生。 (二○、三,四)
168頁
(三八)諸佛報身壽量光明各別。 (二一、五)
(三九)阿羅漢善心入滅。 (二二、二)
(四○)菩薩安忍苦惱,往生惡趣。 (二三、三)
(四一)初果向斷惡見及疑。 (此下六則與正量同執﹔三
、五)
(四二)肉眼為觀方便可成天眼。 (三、七)
(四三)色界成就六處,亦有香味觸。 (八、七)
(四四)色界色貪隨縛。 (一四、七)
(四五)業與業集異。 (一五、一一)
(四六)色法是異熟果。 (一六、八)
(四七)身語表色是善不善性。 (此與正量、化地同執﹔
一六、七)
(四八)有中間靜慮。 (此一部案達羅與正量同執﹔一八
、七)
(四九)滅諦有擇非擇二類。(此與化地同執﹔二、一一)
(五○)得剎那出入靜慮,但無越次。 (此一部案達羅與
化地同執﹔一八、六)
(五一)釋迦佛值迦葉佛時入決定道。 (此下十則與北道
同執﹔四、八)
(五二)得阿羅漢者成就前三果。四、九)
169頁
(五三)滅定是無為。 (六、五)
(五四)有阿修羅成六道。 (八、一)
(五五)隨眠無所緣。 (九、四)
(五六)見是無記。 (一四、八)
(五七)佛一切法無差別性。 (一八、四)
(五八)一聖道得四沙門果。 (一八、五)
(五九)一切法自性決定。 (二一、七)
(六○)一切業決定。 (二一、八)
(六一)有和合想成不淨行。(此與大空同執﹔二三、一)
(六二)四諦漸現觀。 (此與正量、一切有、賢胄同執﹔
二、九)
七、東山住部執
(一)阿羅漢有無知。 (二、二)
(二)阿羅漢有疑。 (二、三)
(三)阿羅漢有他勝法。 (二、四)
170頁
(四)得定者有言說。 (二、五)
(五)道由苦言引得。 (二、六)
(六)四諦是無為。 (六、三)
(七)欲界但謂五欲。 (八、三)
(八)執不死 (涅槃) 見為結。 (九、二)
(九)聲是心上轉變行解。 (九、九)
(一○)無如意語。 (九、一○)
(一一)無如意身業。 (九、一一)
(一二)智與識不相應。 (一一、三)
(一三)法欲是無記。 (一三、九)
(一四)法欲非苦集。 (一三、一○)
(一五)得靜慮者見是不繫法。 (一四、九)
(一六)定中聞聲。 (一八、八)
(一七)沙門果及道是無為。 (一九、三,四)
(一八)轉法輪時十二根本智是出世間。 (二○、六)
171頁
(一九)有中有。 (此下三則與正量同執﹔八、二)
(二○)命根非色。 (八、一○)
(二一)羅漢因謗他宿業有退。 (八、一一)
(二二)緣起是無為。 (此與化地同執﹔六、二)
八、東山住西山住二部同執
(一)阿羅漢有遺失不淨。 (二、一)
(二)菩薩前生已得決定道。 (一三、四)
(三)入胎即成就六處。 (一四、二)
(四)一切法一時遍知,皆無常故。 (一六、四)
(五)一切法皆一心剎那住。 (二二、八)
九、王山部執
(一)業報長者必盡一劫。 (一三、一)
(二)滅定中得捨壽。 (一五、九)
172頁
十、王山義成二部同執
(一)法不相攝。 (七、一)
(二)法不想應。 (七、二)
(三)無心所法。 (七、三)
(四)施是心法。 (七、四)
(五)施皆有報。 (七、六)
(六)阿羅漢無非時死。 (一七、二)
(七)一切皆由彼業。 (一七、三)
(八)福業功能增長。 (此與正量同執﹔七、五)
十一、雞胤部執
(一)一切行等是灰聚。 (二、八)
十二、賢胄部執
173頁
(一)四諦漸現觀。 (此與正量、一切有、案達羅同執﹔
二、九)
十三、化地部執
(一)正道唯五。(正語正業正命非心法故略﹔二○、五)
(二)身語表色同能引思有善不善性。 (此與正量同執﹔
八、九)
(三)八正道中正語正業正命三是色法。 (此與正量、大
眾同執﹔一○、二)
(四)身語表色是善不善性。 (此與正量、案達羅同執﹔
一六、七)
(五)滅諦有擇非擇二類。(此與案達羅同執﹔二、一一)
(六)得剎那出入靜慮,但無越次。 (此與一部案達羅同
執﹔一八、六)
(七)緣起是無為。 (此與東山同執﹔六、二)
(八)空是無為。 (此與北道同執﹔六、六)
(九)世間無五根。 (此與說因同執﹔一九、八)
十四、大空部執
(一)勝義諦中僧 (八輩) 無所得。 (一七、六)
174頁
(二)僧無所淨。 (一七、七)
(三)僧無受無食。 (一七、八)
(四)施僧無大果。 (一七、九)
(五)施佛無大果。 (一七、一○)
(六)佛不住此世間。 (一八、一)
(七)佛不說法。 (一八、二)
(八)有和合想成不淨行。(此與案達羅同執﹔二三、一)
餘有北道部執四十則,說因部執七則,不詳何部執十三
則,皆不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