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錄:入阿毘達磨論講疏玄義

張爾田
現代佛教學術叢刊第95冊
1978年11月出版
頁357-362


. 357頁 原夫法海淵深,應機示說,圓音湛妙,隨類得解。自雙 林掩曜,五□分流,十八部執,馳妙譽於中天,五百鄰聖, 扇芳猷於北印。有塞建地羅阿羅漢者,唐言悟入,即雹論眾 賢之師也,洞達四含,深解六足,始窮覈於有宗。繼採翰於 眾事,曲為初機,緝述此論。其為論也,確乎難拔,卓爾迥 秀,文雖略而義周,言雖簡而理賾,陶鍊本宗,刊落異計, 實乃數論之總龜,對法之秘鑰也。余觿辰始秀,早預法筵, 嵫景奄及,欣遘玆典,翦烏奴之蔓詞,補豐山之闕義。研尋 婆沙,重奧猶擁,決擇正理,宿滯頓釋。爰因講次,出此略 疏,深媿瀉瓶之智,敢讓增乳之誚,若使毘曇妙義,不輟響 於明時,罽賓正宗,得傳芳於季緒,亦冀後之覽者,不遠而 復。 將釋此論,略以五門分別:一、明論所依,二、明論所 宗,三、述緣起,四、釋題號,五、解造譯。且初明論所依 者,釋迦說法,一期時教,總分三藏:依增上定學說素怛纜 藏、依增上戒學說毘奈耶藏、依增上慧學說阿毘達磨藏。西 域部執,各尊所聞,三藏碩異。若說一切有部,素 358頁 怛纜即四阿含經,毘阿奈耶即十誦律,阿毘達磨即對法諸論 也。阿毘達磨有二:有佛自說者,有佛弟子承佛而說者。佛 自說者,據嘉祥師三論疏云:佛說毘曇,西域盛行,不傳此 土。然依基法師義林章,西域相傳有二說:一師云:世尊亦 有別部類說,華嚴般若如是等經,是素怛纜藏;阿毘達磨深 密等經,是阿毘達磨藏;毘奈耶瞿沙經,是毘奈耶藏。此藏 梵本,西國施無厭寺,猶有小分。第二師云:隨於所詮,以 分三藏,無別部類。解深密經,多詮慧學;文殊問經等,多 詮戒學;首楞嚴經,多詮定學;隨多所詮,以分三藏。三學 俱多,唯素怛纜。戒學多者,唯毘奈耶。唯慧多者,對法藏 攝。此約佛說,若弟子說,亦有別部。唯對法藏,佛弟子承 佛而說者、舍利子造集異門足論,一萬三千頌,略本八千頌 (唐譯二十卷十三品) 。大目乾連造法蘊足論,六千頌 (唐 譯十卷十一品) 。大迦多衍那造施設足論,一萬八千頌 (唐 未譯,宋法護譯出三卷) 。以上三論,佛在世時造。佛涅槃 後一百年中,提婆設摩造識身足論,七千頌 (唐譯十六卷) 。至三百年初,筏蘇密多羅造品類足論,六千頌 (即舊眾事 分阿毘曇,唐譯十八卷) 。又造界身足論,廣本六千頌,略 本七百頌 (廣譯二卷) 。至三百年末,迦多衍尼子造發智論 ,二萬五千頌,廣略有二:一本一萬八千頌,一本一萬六千 頌 (唐譯二十卷) 。前之六論,義門稍少,發智一論,法門 最廣。故後代論師,說六為足,發智為身,身可攝足故。 (六朝譯家翻足為分發智為八犍度,大智度論有八犍度,阿 毘曇即發智論,六分阿毘曇即六足也) 四百年初,犍陀羅國 有王,名迦膩色迦,感脅尊者言,於迦濕彌羅,召集聖眾, 滿五百人。世友商 359頁 確,馬鳴採翰,重釋三藏。初集十萬頌,釋素怛纜藏,次造 十萬頌,釋毘奈耶藏。後造十萬頌,釋阿毘達磨藏,即今大 毘婆沙是有部根本之論也。蓋六足以釋阿含,發智決擇六足 ,婆沙廣解六足發智,此論因婆沙繁廣,為觀要之賓,錯綜 名相,略為一聚,又所以羽翼婆沙,此即明論所依也。二明 論所宗者,此土判教,六朝以降,約有數家,天台四儀,賢 首開五,攝以六宗,既屬一家,難可和會。且敘西域,依義 淨南海寄歸內法傳,西域流行,只有三宗:一、空宗,龍樹 提婆所傳。二、中道宗,彌勒無著所傳。三、小乘宗,十八 部之徒所傳。其十八部中,依基法師法華玄贊,又分六種﹕ (一) 犢子部、法上部、賢冑部、正量部、密林山部、經量 之根本部,為我法俱有宗,如犢子部立五法藏,補特伽羅在 不可知藏,經量本部,執有勝義補特伽羅,微細難可施設, 正量部執蘊外副有我體,雖所計不同,大要皆謂不唯法有, 雖我亦有。 (二) 一切有部、多聞部、雪山部、飲光部,為 法有我無宗。謂我體無,唯法體實有。 (三) 大眾部、雞胤 部、化地部、制多山部、西山住部、北山住部、法藏部,為 法無去來宗。謂過未法無體,現在及無為法,皆實有體。 (四) 說假部、經量末部,為現通假實宗。謂過未無體,現 法通二。 (五) 說出世部,為俗妄真實宗。謂世間法皆虛妄 無體,真實唯出世法。 (六) 一說部,為諸法俱名宗。謂一 切法皆無體,但有假名,六宗除一說部,皆計心外實有法體 ,廣如唯識所破,此論正明婆沙是彼流類,於六中即當法有 我無宗也。三述緣起者,佛所說經,總有三法印﹕一、諸行 無常。二、諸法 360頁 無我。三、涅槃寂靜。若順此三印,即是佛說。若違此三印 ,即非佛說。喻如世璽,能辨真偽,後作論者,並皆祖述。 但具略不同 (五蘊論等唯解諸行無常,涅槃論等唯釋涅槃寂 靜,俱舍百法論等唯明諸法無我,此即偏釋也) ,如光法師 俱舍記,明毘婆沙宗計三世實有,法體恆有。但於諸法無主 宰者,眾生不了諸法無我,妄執取蘊,計我我所,三道流轉 ,苦輪無罷,是以對法諸論,廣辨諸法自共相,示正緣起, 斥我我所。欲令眾生依此正法,如理作意,伏滅煩惱,發生 淨慧,證入正性離生,六足發智,皆明此義。此論總釋有為 無為諸法,其說有為法生滅相者,即諸行無常印。其說有為 法自共相者,即諸法無我印。其說無為法擇滅相者,即涅槃 寂靜印。然此是論家通途,若今論興世,又有別因。依寶法 師俱舍疏:世親菩薩,犍陀羅國人也。先於有部出家,後學 經部,將為當理,於有部義,時懷取捨,遂改本名。潛往迦 濕彌羅,研覈四載,文義無遺,數以經部異義,難破有宗。 時此阿羅漢,被詰難通,入定觀察,知是世親,恐當致害. 勸歸本土,還制論頌,使人齎往迦濕彌羅。僧眾歡喜,謂弘 我宗。時此阿羅漢,又告眾言,此非專弘有部,頌置傳說, 似為不信,如其不爾,請釋即知。後世親釋論至,果如所言 。此論蓋感世親菩薩,頻以經部義難破有宗。故還以有部義 ,彈斥經量,論主悲智平等。但扶本宗,不顯出人過。是以 流通分長行云:為初業故,愛樂勤學,離諸問答,略製斯論 。諸未遍知阿毘達磨深密相者,隨自意樂,諸戲論聚,置於 現前,妄搆邪難,欲相誹毀,彼即謗佛所說至教。造論緣起 ,意在於斯。烏水通解,謂此論陽 361頁 通俱舍,實陰救正理。今謂不然,俱舍師釋無表相中,立四 種位,於散心位。立亂不亂二位;又於定心位,立有心無心 二位。正理則但立三位;亂不亂及與無心;而無有心位。此 論立五,不取有心,全同正理, (諸師解此文皆作六位睡眼 覺為一對,亂不亂為一對,心及無心為一對,今謂心字當屬 上讀謂亂心及不亂心與正理不立有心位同加睡覺一對但五位 耳) 增睡眠與覺。隨作論者,意樂說故。當日有宗研習婆沙 ,人尚新解,雜心等論,所立皆是。如有部計俱有因,唯同 一果。此論取互為果義,從有餘師說, (光師俱舍記謂此論 造於俱舍之後,互為果義取之俱舍通解謂是古薩婆多說雜心 正理均有明文,普寂要解於光說有破尋檢可知) 以理為量未 必影斥他朋。若不爾者,正理師執眾多極微,有和集,相與 識為緣。雖通諸難,顯違婆沙,新舊乖諍,論何不救,此既 不然,故知空說非也。四釋題號者,入是能入,通達為義, (無性攝論釋云入者即是通達) 阿毘達磨是所入,此翻對法 ,對謂對向對觀。法有二義﹕一、能持自性,謂一切法各守 自性,如色等性,常不改變。二、執生勝解,如無常等,能 生無常等解,釋此對法。光師俱舍記有六義:一、自性對法 ,此為無漏之慧。二、隨行對法,是無漏慧之相應俱有法。 三、方便對法,是有漏聞。思修生得慧, (聞慧謂五停心觀 思慧謂總副念住修慧謂煖等四善根生得慧謂能受持三藏教法) 此有漏四慧,能生無漏慧,或為無漏慧作方便,故從本為名 ,亦稱對法。四、資糧對法,即六足等論。能生無漏慧,而 為無漏慧作資糧。此四皆能對對法。五、境對法,即四諦, 以無漏慧為能觀。六、果對法,即涅槃,以無漏慧得離繫果 。此二所對對法。六種對法,世親俱舍論 362頁 中,總合為二:一、勝義,謂無漏淨慧及彼隨行。 (淨慧眷 屬曰隨行慧,相應心及受想等諸心所法四相及得道共無表法 等諸法是慧眷屬,隨慧行故,寶法師俱舍疏不取於得,得有 法前、法後不定故,非俱有因,光師釋隨行有二義,一俱有 因、二相隨順得,為隨行是相隨順,即於此義諸師爭辯不同 ,如俱舍諸書具明) 二、世俗,謂能得此淨慧對法諸慧諸論 。諸慧,即聞思修生得慧及隨行,論即六足等論。由此諸慧 諸論,能對向涅槃,或能對觀四聖諦法,故名對法,法之對 故。殺三磨婆釋中,是依主釋。梵言奢薩咀羅,此譯為論, 即是言論,教誡學徒,修善斷惡,故稱為論。入阿毘達磨之 論,亦依主釋。由此論能成彼入阿毘達磨,即持業釋也。五 解造譯者,塞健地羅,唐言悟入,即正理論眾賢本師。高麗 藏本,作塞健陀羅。寶法師俱舍疏,作塞健陀,梵音夏楚故 。 (梵言地羅,舊譯為取與入義近作陀羅者疑訛略也) 西域 記云﹕迦濕彌羅國,佛牙伽藍東十餘里,北山崖間,有小伽 藍,是索健地羅大論師,於此作眾事分毘婆沙論。 (此論未 度藏收眾事分阿毘曇十二卷劉宋求那跋陀羅譯,即唐譯世友 品類足論,故豐山謂是論主釋世友書作) 今論唐高宗顯慶三 年,玄奘法師於大慈恩寺,翻成二卷,十月八日操翰,六日 訖功,詳貞元釋教錄,如是已說五門分別竟,餘義至文當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