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期佛教「空之法說及義說」<註1>

中華佛學學報第四期 1991.07 出版
(pp.121-167)
楊郁文
中華佛學研究所研究員


初期佛教空之法說及義說(註1) 楊郁文 提要 印順導師傑作〈空之探究〉一書,暢談「阿含」、「部 派」、「般若」乃至「龍樹」之空;引導學者對「空」之認 識,啟發作者重新閱讀《四部阿含》及《五尼柯耶》有關空 之教示,而有本文之著作。印師抉擇發明:『阿含的空,是 重於修持的解脫道。』亦以此為重心發揮灼見;兼及空之法 說、義說;有關空之類集,則依印度佛教之發展,分述於部 派之空及般若之空兩章中。由此等啟示,本文擬對《四部阿 含》及《五尼柯耶》有關空之法說、義說作整理,並且加以 討論。 首先,以「聖典 (`pali`) 語《尼柯耶 (`Nikaya`) 》 中『空』之字義」及「漢文《阿含經》中『空』之字義」對 「空義」,引《經》列舉敘述。其次,《阿含經、尼柯耶》 中已有「內空、外空、內外空、世間空、大空、第一義空、 究竟無上清淨之空」等名相之「分別施設」或「類集廣攝」 ;為修心、為認識實相、為智見清淨、為證涅槃作種種開示 、說明。如是「空名相之原義」至部 ──────────── (註 1) 「初期佛教/初期佛法(`adi-/Early buddhism`)」 指以北傳《四部阿含經》及南傳《五尼柯耶》所示 之佛法;避免有所諍論之「根本佛教」、「原始佛 教」等名相。 「法說(`desana`)」指佛陀說法中,開示真理 、實相、修行次第者。「義說(`vibhana`)」指佛陀 說法中,分別、解說真理、實相之內容及所施設修 、證之義理、義利。 因此,由佛陀之「法說」,弟子得「法饒益」 ;由「義說」,弟子得「義饒益」;由「法說、義 說」中有關修行之「法次法說」,弟子得「梵行饒 益」。 參閱:《雜阿含298經》見大正.2-85上中;《 雜阿含404經》見大正.2-108中;《長阿含10十上經 》見大正.1-56上。 122 頁 派佛教、大乘佛教有「衍繹原義」,乃至「開發新義」另立 名相;是等「衍義」、「新義」仍有脈絡可循,探其根柢, 出自何等《阿含經、尼柯耶》。 因篇幅所限,今文引用《經》《論》先行處理上述諸端 ,陳述心得;後文擬證明原始佛教結集《增一阿含經》時, 「以『空』代替『無我』之演變」。有關「空三昧、空觀之 如法修習」及「其他有關空之教說」,則殿後報告。 123 頁 一. 空之字義 (一) 聖典(`Pali`)語「空」之字義(註 1) 1. 「`Sunna`」 (1)作「形容詞」用──[相當於梵語'sunya'] 甲. 空虛的、empty,如「`sunnam Brahma-vimanam` (空虛的梵宮;見(註 2)DⅠ.p.17 l.-4) 乙. 無人居住的、uninhabited,如「`sunnam arannam`(無人居住的閑林;見 SⅠ.p.180 l.-1) 丙. 無實在性、devoid of reality、unreal,如 「`panc upadana-kkhanda..sunnato..yoniso manasi kattabba`['ti].(當如理作意五受陰 ....是空─無實在性;見 SⅢ.p.167 l.-9f) 丁. 無實體的、unsubstantial,如「`sunno` loko (空世間、無實體的世間;見 SⅣ.p.54 l.+3) 戊. 無、空缺、void,如「`sunnam adun- titthayatanam antamaso saggupagena` (乃至以生天﹙來說﹚,彼(非作業論者)外道 之所依處是空缺=不信亦不作十善業之外道, 無有生天者;見 MⅠ.p.483 l.8f) (2)作「中性名詞」用──[相當於吠陀梵語(Vedic) `suna`] 空無、emptiness,如「 (註 3) *`Nirodha- sunnani va tini`; ( 或者,〔苦、集、道〕三 ( 諦 ) 是滅空=在 苦、 集、 道之中無涅槃 (`Nib=bana = Nirodha`); 見 Vism. p.513 l.9) ─────────── (註 1) 「內空、外空、內外空、世間空、一切法空」之「 空」字,巴利語為「`sunna`」、梵語為「`sunya` 」。其「語源」可能如是:`sunna=sunya hollowness(中空、空虛、無實)。 參閱 M.Monier-Williams〈A Sanskrit-English Dictionary〉p.1085;col.Ⅰ.「`suna`」;p.1106, col.Ⅱ.「`svi`」。 參考中村元:「空之意義」見〈佛教思想6空 (上)〉 pp.9∼10。 (註 2) DⅠ.p.17 l.-4:指長部經 卷一 頁十七倒數第四行 ;D=長部經、S=相應部經、M=中部經、A=增支 部經。後出同例。 (註 3) *「*」米字號,指《`Panca nikaya`(五部)》以外 出現之名相。 124 頁 2.「`Sunnata`」 「形容詞」[由形容詞 `sunna` 之從格(abl.)`sunnato` →用作形容詞主格(adj.nom.)`sunnata`] 往往與其他名詞組成片語、名相,例如: `sunnatanupassana`(空隨觀;見《無礙解道》`Pts` Ⅱ.p.43 l.9)、`sunnato samadhi`(空三昧;見 D Ⅲ.p.219 l.-4)、`sunnato phasso` (空觸;見 S Ⅳ.p.295 l.13)、 `sunnato vimokkho` (空解脫;見《無礙解道》Pts Ⅱ.p.36 l.6)等等。指以「無我、無我所」為觀之業處(=空隨觀), 進入心一境性(=空三昧)之狀態;倘若從滅受想等至 (`sanna-vedayita-nirodha-samapattiya`) 出定,爾時, 心無「我、我所」之心行(=空觸);由空觀、空三昧之修習 ,成就「無我、無我所、無我慢隨眠」,即心解脫、慧解脫 (=空解脫)。因此,`sunnata`從描述「無我、無我所、無 我慢隨眠」之形容詞從格`sunnato`,轉作主格使用,構成 名詞片語,專指觀照「無我、無我所」、等持於「無我、無 我所」乃至處於「無我、無我所、無我慢隨眠」之狀態。 3.「`Sunnata`」 「女性名詞」 [ 由形容詞`sunna`抽象化所成 ] 指心處於「無我、無我所」乃至「無我、無我所、無我 慢隨眠」之狀態,亦即:「無貪、瞋、癡、煩惱,無有漏業 」之涅槃境界; 例如:`ajjhattam sunnatam` (內空;見 M Ⅲ .p.111 l.7f)、`sunnata -vihara` (空性住、 心處 於空之狀態過日;見 M Ⅲ. p.104 l.15)。屬聖者所體驗, 對凡夫來說,乃是想像之境界。 4.「`Sunnatta`」 「中性名詞」[ 由形容詞`sunna`抽象化所成 ] 與女性名詞 `sunnata` 同指心處於「無我、 無我所」 乃至「無我、無我所、無我慢隨眠」之狀態,亦即「無貪、 瞋、癡、煩惱,無有漏業」之涅槃境界;後後代之論師、文 法學家喜歡以「中性名詞」表示各種原則、原理。 `sunnatta` 一字出現於《`Atthasslini`(法集論註) 》 DhsA.p.221 (註 4) ─────────── (註 4) 聖典 (`Pali`) 語「空」之字義──參閱 The Pali Text Society's Pali-English Dictionary p.717。 125 頁 (二)漢文《阿含經》中「空」之字義(註 5) 漢譯《阿含經》中,依「經文脈絡」可證實「空」字義 、同義者,先列表如下,再循序舉「經證」於後: ┌────┬─────────────────────┐ │ │ 1. 無所有 │ │ ├─────────────────────┤ │ │ 2. 無牢、無實、無有堅固 │ │ ├─────────────────────┤ │ │ 3. 空虛 │ │ ├─────────────────────┤ │形容詞用│ 4. 無常、不恆、不住、不堅固、磨滅、變易法│ │ ├─────────────────────┤ │ │ 5. 不自在、無獨存 │ │ ├─────────────────────┤ │ │ 6. 無我、無人、無壽者、無命者、無士、無夫│ │ ├─────────────────────┤ │ │ 7. 無貪、無瞋、無癡 │ │ ├─────────────────────┤ │ │ 8. 涅槃(無貪、瞋、癡之狀態) │ ├────┼─────────────────────┤ │ │ 8. 涅槃(無貪、瞋、癡之狀態) │ │ ├─────────────────────┤ │名 詞 用│ 9. 空寂 │ │ ├─────────────────────┤ │ │10. 空界、空識住、空遍、空無邊處 │ ├────┼─────────────────────┤ │副 詞 用│11. 空徒勞 │ └────┴─────────────────────┘ ─────────── (註 5) 漢文「空」之字義: (一) 漢文「空(音崆 ㄎㄨㄥ)」字義產生之途徑為「 形聲」及「會意」。甲骨文「空」字闕;鐘鼎 文「空」與小篆「空」略同。小篆「空」:從 「穴」、「工」聲,本義作「竅」解, (見說 文許箸) 乃窟竅之稱;以其中虛類穴,故從穴 。又,戴侗氏謂:『古之居室,始於營窟,故 工官之長,掌邦土居四民 曰「司空」。 』工 乃善營窟以居者,故「空」從「工」聲。「空 」之「訓義(本義、別義)」及「詞性(九品詞) 」於字典裡有: 1.作「名詞」用──(1)天曰空 (2)虛而無物之處曰空 (3)虛無所有者曰空; 2.作「動詞」用──如「使之空」; 3.作「形容詞」用──(1)空無人的,如「空村」; (2)空無物的,如「空函」; (3)虛而不實的,如「空論」; (4)妄誕的,如「空華」; 4.作「副詞」用──(1)表憑白,如「兵不空出」; (2)表窮匱,如「空居」; (3)表誠懇,如──「空空如 也」。 (二)漢字「空」字之「破音字」與「本音」音「崆 ㄎㄨㄥ」或同義或另有別義: 1.音「控 ㄎㄨㄥˋ」 2.音「孔 ㄎㄨㄥˇ」 (參閱正中書局印行〈正中形 音 義綜合大字 典〉pp.1208∼1209) 126 頁 1.無所有 (1)《增一阿含第49品第4經》:「觀外道異學,如觀 空瓶而無所有;今察內法,如似蜜瓶靡不甘美。 今如來正法亦復如是。」(註 6) (2)《中阿含14.羅云經=M.61.`Rahulovada`Sutta.》 :「汝復見我取空水器覆著地耶?」(註 7) (3)《佛說水沫所漂經=S.22,95.`Phena`.》:「世 尊告曰:『此沫聚若有目士,諦觀察之、思惟、 分別──空無所有、無來、無往亦不堅固;此水 聚沫何可依怙!』」(註 8) (4)《雜阿含102經》偈言:「....實空無所有,而輕 毀智者,愚癡為利故,當知領群特。」(註 9) (5)《雜阿含567經=S.41,7.Godatta.》:「貪者(有) 所有,恚、癡者(有)所有;無諍者是無所有。 復次,無諍者空於貪,空於恚、癡,空常、住,不 變易空,非我、非我所。」(註 10) 「空」作形容詞用,形容人、物、境界之無所有狀態; 如人無智,頭腦空空;如空瓶無水;如泡沫只具空殼而無內 容,非如真珠有實核;證涅槃之無諍者,貪、瞋、癡一切煩 惱已無所有,無「我、我所」之見、執。為初期佛教最主要 之「空義」。 南、北傳《佛經》中, 出現甚多與「空 (`sunna`) 」 結合之名相;例如:空野(見大正.2-318中)、空地(見大正 .2-128中)、空澤(見大正.2-284上)、空林(見大正.1-69上 )、大正.2-313上)、空車(見大正.2-318上)、`sunnagara` (空屋,見 SⅠ.p.219)、`sunna-geha`(空舍,見 S Ⅰ .p.106)、`sunna-vimana` (空宮,見 D Ⅱ.p.356)、 `sunnagama`(空村,見 S Ⅳ .p.173)。 以上所指境界內無 人或禽獸等,非指無曠野、無大地、無沼澤、無森林....乃 至無車輛;空井 ─────────── (註 6) 見大正.2-797上。 (註 7) 見大正.1-436中;MⅠ.p.414。《M.61》空水器作: `udakadhanam rittam tuccham`(空無、空虛之水盤 )。 (註 8) 見大正.2-501下;SⅢ.p.140ff 空無所有作: `rittakam`(空無)。 (註 9) 見大正.2-28下;《雜阿含102經》≒Sn.《經集》 1,7.(vasala賤民)領群特。 (註 10) 見大正.2-150上;S Ⅳ.p.297無諍作:不動心解脫 (`akuppa cet=ovimutti`);空於貪作:`sunna ragena` 。 127 頁 (見大正.2-6下)、空缽(見大正.2-288上),以上所指無水、 無食物等,非指無井洞、無缽器。 如是「空義」之把握,如實觀察限定之境界內無人、物 , 非無境界.... 乃至緣起命存之身心六處漏盡,空欲漏、 空有漏、空無明漏,欲漏、有漏、無明漏無所有,非無身心 六處命存。 被稱為「行空 (`sunnata viharena` 以空性住 )」。釋尊於《中阿含190小空經=M.121.`Cula-su=nnata sutta.》(註 11)有所敘述,為「空觀(`sunnatanupassana`) 」之主要方法之一;擬於〈續篇〉詳細討論。 2.無牢、無實、無有堅固 (1)《別譯雜阿含269經》:「爾時,世尊讚天曰:『 善哉!善哉!如汝所說:「....觀欲空無實, 修於念覺意;……」』」(註 12) (2)《雜阿含 265經=S.22,95.`Phena`.》:「爾時, 世尊告諸比丘:『譬如恆河大水暴起,隨流聚沫, 明目士夫諦觀分別時,(聚沫是)無所有、無牢、 無實、無有堅固;所以者何?彼聚沫中無堅實故。 如是諸所有色...比丘!諦觀、思惟、分別,(是) 無所有、無牢、無實、無有堅固,如病、如癰、 如刺、如殺,(是)無常、苦、空、非我;所以者 何?色無堅實故。....』」(註 13) (3)《雜阿含 335經》:「云何為第一義空經,諸比 丘!眼,生時無有來處,滅時無有去處;如是, 眼不實而生,生已盡滅,有業報而無作者。」 (註 14) 五欲無實、五蘊無堅實、六根不實等等,「無實、不實 」指無『實體(dravya)』,於聖義乃名為「空」;(註 15) 「空」即指無「自有、非緣起之絕對常、一、自主之我」。 初期佛教言:「無我」、「空」,是於第一義諦而言──「 無實體我」、「實體我是空」;然於世俗諦是承認有「空相 應、隨順緣起之相對常、一、自主之我」,亦即有「人格的 、身心統合的『主體(`nayaka`)』」,是於世俗諦承認── 「有主體我」。立體的觀察(Stereoscopical view)有情、 眾生,所言──「無我故空」,即是於勝義諦否定「實體我 」,而於世俗諦肯定「主體我」;倘若於世俗諦 ─────────── (註 11) 見大正. 1-737上中下;MⅢ.pp.104∼109。 (註 12) 見大正.2-468下;《雜阿含1270經》作:「五欲悉 虛空,正智正繫念。」(見大正.2-349上)。 (註 13) 見大正.2-68下∼69上;SⅢ.p.140ff無實 (`tucchakam`)、無有堅固(`asaraka`)。 (註 14) 見大正.2-92下。 (註 15) 參閱〈本文§二.(七)〉「第一義空」。 128 頁 , 否定「主體我」即為「惡取空者」、「斷滅見者」。 (註 16) 3.空虛 (1)《中阿含187經》:「色盛陰非果、空虛、不可欲 、不恆有、不可倚、變易法;……(覺、想、行、 識亦復如是。)」(註 17) (2)《增一阿含第24品第10經》:「所謂空者,觀一切 諸法皆悉空虛,是謂空三昧。」(註 18) 所言「空虛」指五陰乃至一切諸法無「實體 我」,無「常、恆、永住、不變易」法。 4.無「常、恆、住、不變易法」 (1)《雜阿含 273經》:「比丘於空諸行當知、當喜、 當念:空諸行,常、恆、住、不變易法空,無我、 我所。(註 19) (2)《雜阿含80經》:「善觀色無常、磨滅、離欲之法 ,如是觀察受、想、行、識無常、磨滅、離欲之法 ;觀察彼(五)陰無常、磨滅、不堅固、變易法, 心樂清淨、解脫,是名為空。」(註 20) 諸行空、五陰空,所說「空」皆指無「實體我」。「諸 行」、「五陰」皆隨順緣起;諸行無常、恆、住、不變易法 ,五陰亦無常、不堅固、變易、(終歸)磨滅之法,故諸行、 五陰皆「空─無實體我」。 5.不自在、無獨存 (1)《別譯雜阿含108,109經=S.6, 1,4.Bako `Brahma. `》:「時,婆迦梵生於邪見(註 21)言:『此處 常、堅實、不壞,不復往來於其生死,若有過此 不往來者,無有是處。 ─────────── (註 16) 立體的觀察有情,擬於〈續篇〉詳論。不明第一義 諦而執「有我」則墮「常之邊見」,不明世俗諦而 執「無我」則墮「斷之邊見」;此等二種邪見,於 道德上所患過失有輕、有重。如《俱舍論》所引 `Kuma=`ralabha` 所說頌:「觀為見所傷,及壞諸 善業;故佛說正法,如牝虎銜子。執真我為有,則 為見牙傷;撥俗我為無,便壞善業子。」 (見大正.29-156上) (註 17) 見大正.1-732中。 (註 18) 見大正.2-630中。 (註 19) 見大正.2-72下。 (註 20) 大正.2-20中。 (註 21) 大梵之邪見,《梵動經》:「我於此處是梵、大梵 ,我自然有,無能造我者,我盡知諸義典,千世界 於中自在,最為尊貴,能為變化,微妙第一;為眾 生父,我獨先有,餘眾生後來,後來眾生我所化成 。」 129 頁 ....』」「佛告梵天:『此處無常、空、不自在。 』」(註 22) 「無常、空、不自在。」《S.6,1,4.》作:「`Yatrahi nama an=iccam yeva samanam 'niccan' ti vakkati`, (實因此﹙無明﹚故,即其無常者言:『常也。』) `adhuvam yeva samanam'dhuvan'ti vakkati`, (即其非恆者言:『恆也。』) `asassatam yeva samanam'sassatan'tiva=kkati`, (即其非永住者言:『永住也。』) `akevalam yeva samanam'ke=valan'ti vakkati`, (即其不獨存者將言:『獨存也。』) `cavana-dhammam yeva samanam 'acavana-dhamman'ti vakkati`. (即其變易法者言:『不變易法』也。)……」(註 23) 「`akevalam`(不獨存)」相當於《別譯雜阿含經》 所譯「往來」(見大正. 2-412中)。 (2)《小義釋》:「由二行相觀察世間空:(一)由 不自在之等觀 (`avassiya-pavatta-sallakkhana`) ,又,(二)由空無行之正觀 (`tuccha-sankhara-samanupassana`)。」(註 24) 「實體我」──如大梵天,自以為獨存且具絕對自在義 ;然世間無有如是自在者。《小義釋》引《S.22, 59.`Panca`. 》〈§3∼11〉:「色非有我,若色有我者,於色不應病苦 生;亦得於色『欲令如是,不令如是!』以色無我故,於色 有病、有苦生,亦不得於色『欲令如是,不令如是!』…… (受、想、行、識亦復如是。)」用以證明五陰世間無我、不 自在,故「空」。(註 25)有情無「實體我」;《清淨道論 》證明「無我」言:「……對〔生、住、老〕三處之任何 (處)皆無自在。即以此自在力是空(`Sunna ten'eva vasavattanakarena`);又,空 (`sunnato`)、非主 (`assamikato`)、不自在 (`avasavattito`)、 我之反對 (`attapatikkhepa=to`) 故無我 (`anatta`)。」 (註 26) 6.無我、無人、無壽(者)、無命(者)、無士、無夫 (1)《別譯雜阿含284經》:「知身空無我,觀名色不 堅;不著於名色,從是而解脫。」(註 27) ─────────── (註 22) 見大正. 2-412中∼413上。 (註 23) 見 SⅠ.pp.143f;參閱大正No.99(11950; No.100 (108)。 (註 24) 見 CNd p.246。 (註 25) 見SⅢ.p.66f;CNd p.247f。 (註 26) 見VM p.618。 (註 27) 見大正. 2-473上。 130 頁 (2)《增一阿含第13品第7經》:「一切所有皆歸於空 ,無我、無人、無壽(者)、無命(者)、無士、 無夫。」(註 28) (3)《增一阿含第35品第10經》:「無我者即是空也 。」(註 29) 初期佛教處處說「無我」,亦以「空」說無我;無我者 即是空,空者即是無我。然大乘佛法強調「空」,或以如實 知「空」勝過如實知「無我」;此番說辭有待商榷! 7.無貪、無瞋、無癡 8.涅槃 (1)前文〈§(二)1.之か 〉所論:無所有是空義, 「空於貪、空於恚、癡」。 (2)《雜阿含890經》:「云何無為法?謂:貪欲永盡 、瞋恚永盡、愚癡永盡,一切煩惱永盡是無為法。 如無為,如是....無所有、涅槃亦如是說。」 (註 30) 「無所有」是「空」義,「無所有」是「涅槃」義,故 「空」具「涅槃」義;然「涅槃」乃是佛弟子「觀空」、「 空行」之究竟目標、目的。 如《雜阿含110經》:「世尊覺 一切法,即以此法調伏弟子,令得安隱、令得無畏,調伏寂 靜,究竟涅槃;世尊為涅槃故,為弟子說法。 」(見大正. 2-37上) 空=無所有=涅槃=處於無貪、無瞋、無癡之狀態 。 後代論師如覺音(Buddhaghosa)尊者即以中性名詞 `sunna` (空)指「涅槃」。(參閱〈本文§一.(一)1.之(2)〉) 9. 空寂 (1)《雜阿含1179經》:「毘梨耶婆羅豆婆遮婆羅門 晨朝買牛未償其價,即日失牛,六日不見;時, 婆羅門為覓牛故,至大林精舍。遙見世尊坐於一 樹下,儀容挺特,諸根清淨,其心寂默成就止觀, 其身金色光明焰照;見已,即詣其前,而說偈言 :『云何無所求,空寂在於此,獨一處空閑,而 得心所樂?』爾時,世尊說偈答言:『若失若復 得,於我心不亂;婆羅門當知,莫謂彼如我,心 計於得失,其心不自在!』」(註 31) (2)《雜阿含262經》:「一切諸行空寂、不可得、 愛盡、離欲、涅槃。」(註 32) ─────────── (註 28) 見大正. 2-575下。 (註 29) 見大正. 2-702中。 (註 30) 見大正. 2-224上、中。 (註 31) 見大正. 2-318中。 (註 32) 見大正. 2-66中。 131 頁 心空寂無所求,無得失心、心不亂,但心自在;甚至, 心無我、我所見,三渴愛(欲愛、色愛、無色愛; 欲愛、有 愛、無有愛)滅盡,離諸貪欲,貪、瞋、癡永盡,一切煩惱 永盡──涅槃。 10.虛空 (1)六界之一,如空界(見大正. 1-562下)、空持( 見大正. 1-815中)、空種(見大正. 1-266下)、 `akasa-dhatu`(空界,見DⅢ.p.247)。 (2)七識住之一,空處住(見大正.1-52上)、「有諸 有情從一切色想之超越、諸有對想之滅沒、種種 想之不作意,(而只作意):『虛空是無邊也。』 (之概念),如是,空無邊處(`akasanancayatana`) 具足住;此是第五識住。」(見DⅢ.p.253)。 (3)八解脫之一,住空處解脫(見大正.1-52中)、「 從一切色想之超越、諸有對想之滅沒、種種想之 不作意,(而只作意):『虛空是無邊也。』 (之 概念),如是,空無邊處具足住;此是第四解脫 也。」 (見DⅢ.p.262)。 (4)九有情居之一,「有眾生空(無邊)處住,是(第) 六眾生居。」(見大正. 1-52下;DⅢ.p.263) (5)十遍處之一,空一切入處(見大正. 2-143上)、 空普(見大正.1-241上)、`akasa-kasina`(空遍 ,見DⅢ.p.268)。 名辭之「空界」,在印度哲學體系為組成宇宙元素之一 (註 33);為超越物質之干涉,虛空作為有情識住之行境,或 居住之境界;觀察虛空遍一切處,可作為禪那之「業處 (`kammatthana` 修定用心之手段)」,成就初禪乃至第四禪 。(註 34) 11. 徒然 《長阿含2.遊行經》:「諸末羅(族人)來共舉床,皆不 能勝;時,阿那律(尊者)語諸末羅(族人):『汝等且止!勿 空疲勞!今者,諸天欲來舉床。』」(註 35) 相當於「空疲 勞」而作「形容詞」用之巴利語有「mogha」一字──空虛 、empty,徒然、vain,無效、 useless,愚癡、foolish 等義;同字之受格(accusative)則可作副詞用。 「空」作副詞用,表性態;憑白、白白、徒然、無效、 無益、無作用等。 ─────────── (註 33) 參閱 中村元:「空之意義」見〈佛教思想6空 (上)〉p.35。 (註 34) 見清淨道論 VM p.175。 132 頁 (三) 總結「空」字義 1.「空」主要作形容詞用,形容「無所有」、「無實 」、「空虛」: (1)形容無「我、我所」、無「常、恆、住、不變 易法」、無「自在、獨存者」、無「我、人、 壽者」,亦即指無「實體我」; (2)形容無「貪、瞋、癡」、「貪欲、瞋恚、愚癡」 永盡──涅槃; (3)形容限定之境界內無「人、物」,非無境界。 2.名詞用之「涅槃」、「空寂」、「空界」、「空識 住」等等。 3.副詞用之「空疲勞」,如上已述。 (四)譯作漢字「空」之 聖典(`Pali`)語 巴利語 `sunna` 漢譯作「空」之外,尚有 ritta, rittaka, tuccha, tucchaka, `akasa`, mogha 等字亦漢譯 作「空」。(註 36) 二、「初期的佛法 (`Adi`-/Fundamental buddhism)」空名 相之「原義」以及「發展的佛法 (Developmental buddhism )」(註 37)空名相之「衍義、新義」及其脈絡 《阿含經》已有「內空、外空、內外空、世間空、大空 、第一義空」,《尼柯耶》亦有「內空、外空、內外空、世 間空、大空、究竟無上清淨之空」等名相;為修心、為認識 實相、為智見清淨、為證涅槃作種種說明。例如:為成就「 不時、不移動心解脫」者,應當多「行空─於空作意 (manasikaroto `sunnataya`)」;然欲多行空者,彼當持內 心住止令一定已,當念內空...當念外空...當念內外空...。 (註 38)例如:《雜阿含230經=S.35,68.Samiddhi.》以六根 、六境、六識、六觸、六受施設「世間」,(註 39)而眾生以 「五陰世間」為我、我所,或以「器世間」為我所;然 ─────────── (註 35) 見大正.1-27下;相當之《D.16 Mahaparinibbana- suttanta.》〈第六誦分§14節〉並無「空疲勞」 一句。 (註 36) 參閱(註 7)及本文〈§一.(二)之 10.及11.〉 (註 37) 「發展的佛法 (Developmental buddhism )」指 「部派佛教」之《阿毘達磨論典》及「大乘佛教」 之《大乘經典、論典》所示之佛法。 (註 38) 見《中阿含191大空經=M.122.Maha-sunnata sutta》 大正. 1-738中下;MⅢ.pp.111f (註 39) 見大正.2-56上中;SⅣ.pp.39f。 133 頁 世間是「危脆敗壞法」,(註 40)世間是「空─常、恆、不 變易法空,我〔、我〕所空」參閱本文〈§二.之 (五)〉 例如:為說明「甚深、明照、空相應、隨順緣起法」,對「 空」給予「大空」、「第一義空」之尊稱;或對次第專精禪 思而成就真實、空、不顛倒之智見清淨,心解脫三有漏,無 漏、無為之狀態,稱謂「究竟無上清淨之空」。 《雜阿含110 經》:「世尊覺一切法,即以此法調 伏弟子,令得安隱、令得無畏,調伏寂靜,究竟涅槃; 世尊為涅槃故,為弟子說法。」(註 41) 《雜阿含270經》:「聖弟子住無我想,心離我慢, 順得涅槃。」(註 42) 《雜阿含23經》指出平等慧如實觀「一切色、受、 想、行、識,一切眼、耳、鼻、舌、身、意,一切地、 水、火、風、空、識非我、不異我、不相在,」如是知 、如是見者,「於此我身及外境界一切相,無有我、我 所見、我慢使繫著。」如是者,斷愛欲縛、轉去諸結、 正慢無間等、究竟苦邊。(註 43) 《增一阿含第37品第10經》:「無我者即是空。」 (註 44) 如是, 「平等慧如實觀陰、處、界無我(非我、不異我 、不相在)=觀空→無『我、我所見、我慢使繫著』→涅槃」 是早期諸聖弟子修行之重心;為解脫貪、瞋、癡、一切煩惱 ,而對「空觀」之重視,推動「空義」之開展。復次,從《 阿含經》中有關「無所有」、「無我」「空」、「涅槃」之 教說中,衍繹舊義乃至開展新義,施設種種「空類名詞」, 方便「如理作意、如實觀想、法次法行」,乃至自作證「空 解脫、無我、涅槃」;表現於後出「發展的佛法」之《南、 北傳經、論》者如: ─────────── (註 40) 《雜阿含 231經=S.35,82.Loka.》:「危脆敗壞法 名為世間。」 (見大正. 2-56中)SⅣ.p.52 「`'Lujjhati'ti kho bhikkhu tasma 'loko 'ti vuccati"ti`. (哦!比丘!『破壞之。』因此,被 稱謂:『世間也。』)」 (註 41) 見大正. 2-37上。 (註 42) 見大正. 2-71上。 (註 43) 參閱《雜阿含23;199;465經》見大正. 2-5上中;51 上;118下∼119上。 (註 44) 見大正. 2-715下。 134 頁 《無礙解道》(註 45)《舍利弗阿毘曇論》(註 46)《施 設論》(註 47)《摩訶般若波羅蜜經》(註 48)《大毘婆沙論 》(註 49)《大智度論》(註 50)《雜阿毘曇心論》(註 51) 等等有種種空之類集。例表如下: ┌───────────┐ │ 種種空 之 表解(一) │ ┌────────┴───────────┴─────┐ 《阿含經》《無礙 《舍利弗《施設論》《摩訶般若 《雜阿毘 解道》 阿毘曇 《大毘婆 波羅蜜經》曇心論》 論》 沙論》《大智度論》 1.內空 1.世間空 1.內空 1.內空 1.內空 1.內空 2.外空 2.空空 2.外空 2.外空 2.外空 2.外空 3.內外空 3.行空 3.內外 3.內外空 3.內外空 3.內外空 空 4.變易空 4.空空 4.有為空 4.空空 4.有為空 世間空 5.最上空 5.大空 5.無為空 5.大空 5.無為空 一切空 6.相空 6.第一 6.無始空 6.第一義空 6.有為無 為空 大空 7.鎮伏空 義空 7.本性空 7.有為空 7.無事空 第一義空 8.彼分空 8.無所有空8.無為空 8.第一義 空 究竟無上- 9.正斷空 9.畢竟空 9.空空 -清淨之空10.安息空 10.無始空 11.出離空 11.散空 12.內空 12.性空 13.外空 13.自相空 14.俱空 14.諸法空 15.同分空 15.不可得空 16.異分空 16.無法空 17.尋求空 17.有法空 18.攝受空 18.無法有法空 19.獲得空 20.通達空 21.一性空 22.異性空 23.忍空 24.確立空 25.深解空 26.正知者為永斷流轉一切空性中之勝義空 ─────────── (註 45) 見PⅡ.p.177∼184。 (註 46) 見大正. 28-633上中;姚秦曇摩耶舍共曇摩崛多等 譯。 (註 47) 法護譯《施設論》並非完本,祇有「因施設」而已 ;西藏譯《施設論》尚有「世間施設」及「業施設 」。今漢譯本《施設論》並無「十種空」之資料; 引用自《大毘婆沙論》卷 104。(見大正. 27-540 上) (註 48) 見大正. 8-250中∼251上;後秦 鳩摩羅什譯。 (註 49) 見大正. 27-540上;唐 玄奘譯。 (註 50) 見大正. 25-285中∼296上;後秦 鳩摩羅什譯。 (註 51) 見大正. 28-925中下;宋 僧伽跋摩等譯。 135 頁 ( ※「阿拉伯數字」表示,在同一《經》或《論》類集一處 之「次序」;此「種種空」之依次分列,表達某些意義── 宜順序作觀,乃至以「勝義空」或以「空空」等殿後,表示 究竟之空。而各《經》《論》之間,所類集之次第互有同、 異,正表示對空觀之進行、空之認識、空之現觀,相互間因 修、證之經驗而部分或同或異?。※參閱〈本文§二.(七); §二.(九) 〉 ) 以下,先對《阿含經》固有「空之類集」以及「空之名 相」,引用經典先行解說;其次,敘述「後出《經》、《論 》」所類集「空之名相」在《阿含經》之出處,以及如何「 衍繹舊義」、「開展新義」。至於部派佛教及大乘佛教「空 之類集」有關諸問題,請參閱印順法師〈空之探究〉pp.110 ∼116、宮本正尊〈根本中シ空〉pp.556∼570。 (一)內空(`ajjhatta sunnata`;`Sk.adhyatma-sunyata`) 1.《大空經》:「若比丘欲多行空者,彼比丘當持內心住止 令一定;彼持內心住止令一定已,當念內空。」(註 52) 2.《M.122.`Mahasunnatasuttam.`》:「`Ayam kho pan', Ananda, viharo Tathagatena abhisambhddho`,(阿難! 且說,此住是如來所現等覺,)`yadidam sabbanimittanam amanasikara(即此:由不作意一切相,) ajjhattam sunnatam upasampajja viharitum.'(成就內空而住之。)」(註 53) 「多行空(`sunnataviharena bahulam viharati`)」指 每日,多以空性住而過日;(註 54)「空性住(`sunnatavihara` )」指處於無「我、我所見」亦無「我、我所」執之狀態。 「內空」之「內」《中部註》指「`idhaniyaka' jjhattam attano pancakkhandhesu nibbattanti attho`.(此乃關於 自身、個人、自己之五陰所生〔概念〕義。)」(註 55);又 ,《D.22. `MahAsatipatthana-suttanta`=中阿含98.念處 經》:「 `Iti ajjhattam va kaye kayanupassi viharati` ,...(如是,比丘觀內身如身立念在身;...)」(註 56)關於 內身 (`ajjhattam kaye`)之「內」,《長部註》:「`'Iti ajjhattam va'ti evam attano va assasapassasakaye kayanupa`=`ssi viharati`.(如是或『內』」云云,實指於 ─────────── (註 52) 見大正. 1-738中。 (註 53) 見MⅢ.p.111。 (註 54) 參閱大正.1-737上;MⅢ.p.104。 (註 55) 見MA Ⅳ.p.161。 (註 56) 見DⅡ.p.292;大正. 1-582下。 136 頁 『自己之』出、入息身,成為隨觀身者而住之。)」(註 57) 所以「內空」或「內身」之「內」指「個人」、「自己」、 「自身」;且「內空」乃指關於自身、個人、自己之五陰無 我、我所見亦無我、我所執。六內處與「自己之五陰」相同 ,指有情個人之身、心;《無礙解道》《舍利弗阿毘曇論》 《雜阿毘曇心論》《放光般若經》、《摩訶般若波羅蜜經》 皆以六內入處無我、空,名為「內空」。(註 58) 「內空」在「空之類集」除《無礙解道》外,其他《經 、論》均列於類集之首,表示「內空」一向作為「空觀」之 始基;由內而外,推己及他,遍觀一切無我、無我所。且「 內空」→「外空」→「內外空」之次第類集,各《經、論》 皆一致。 ─────────── (註 57) 見DA p.765 (註 58) 一.《無礙解道》:「`Katamam ajjhattasunnam`? (云何是內空耶?) `Ajjhattam cakkhum`(內(自 己)之眼,) `sunnam attena va attaniye= na va niccena va dhuvena va sassatena va aviparnnmadhammena va`,( 以我、我所、常、 恆、永住、不變易法是空;) `ajjhattam sot= am sunnam..pe.. ajjhatam ghanam sunnam ajjhatam jivha su= nna, ajjhatam kayo sunno`, (內之耳....乃至....內之鼻〔....〕 內之舌〔....〕內之身〔....〕)`ajjhatam mano sunno attena va attaniyena va dhuvena va sassatena va avipari va madhammena va`(內 之意,以我、我所、常、恆、永住、不變易法 是空。) `Idam aj= jhattasunnam`.(此是內空 也。)」(見`Pts` Ⅱ.p.181) 二.《舍利弗阿毘曇論》:「何謂內空?如比丘,一 切內法、若一處內法思惟空,知空、解空、受空 ;以何義空?以我空,我所亦空,常空、不變易 空;如是,不放逸觀,得定、心住、正住。是名 內空。」(見大正. 28-633上) 三. 《雜阿毘曇心論》:「內空者,謂內入空,作 無我思惟。」「內法」、「內入」均指個人、 自己之眼、耳、鼻、舌、身、意等「六內入」 。(見大正. 28-925中下) 四. 《放光般若經》、《摩訶般若波羅蜜經》曾對 十八種空作分別,部分與《阿含經》及《阿毘 達磨論》義說相同,部分則作新解。(見大正. 8-23上下及250中下)此二經都以六內處空作為 「內空」。 五.《阿毘達磨大毘婆沙論》見大正. 27-37上:「 薩迦耶見是十種空近所對治,所以偏說;十種 空者,謂:內空、外空、內外空、有為空、無 為空、散壞空、本性空、無際空、勝義空、空 空。」又,引《施設論》說:「空有多種,謂 :內空、外空、內外空、有為空、無為空、無 邊際空、本性空、無所行空、勝義空、空空; 如是十種空,如餘處分別。」(見大正. 27-540 上)。論文曾言:「如是十種空,如餘處分別。 」但,二百卷之《大毘婆沙論》找不到十種空 之分別;漢譯《施設論》並非完本,無十種空 及其分別;《大毘婆沙論》所引用者,可能是 《施設論》之〈世間施設〉或〈業施設〉部門 ,而不在〈因施設〉部門。很遺憾,不能認識 《施設論》之十種空之分別。 137 頁 (二)外空(`bahiddha sunnata;Sk.bahirdha-sunyata`) 1.《中阿含191 大空經》:「若比丘觀時則知:念內空 ,其心移動,不趣向、近,不得清澄,不住、不解於內空者 ,彼比丘當念外空。」(註 59) 2.《M.122.`Mahasunnatasuttam`》:「`Evam santam etam Ananda, bhikkhu evam pajanati`:(正如是時,阿難! 斯比丘如是知:) `Ajjhattam sunnatam kho me manasikaroto ajjhattam sunnataya cittam na pakkhandati nappasiati na santitthati na vimuc=catiti`.(哦!作意內空之余, 心於內空並不雀躍、不信喜、不確立、不(勝)解。) `Itiha tattha sampajano hoti`.(實如是,於此時彼是正知者;) `Sobahiddha sunnatam manasikaroti`;....(彼作意外空 !....)」(註 60) 「外空」之「外」,《中部註》:「`Bahiddha ti parassa panc=asu khandhesu`.(所謂「外」,〔此乃〕關於他人之五 陰〔所生概念義〕。)」(註 61);《長部註》:「'Bahiddha va'ti parassa va assasa-passasakaye`.(「或『外』」云 云,實指於『(自己之外)他人之』出、入息身,〔成為隨觀 身者而住之。〕)」。(註 62) 所以「外空」指關於自身、 個人、自己之「外」,「他人」之五陰無「實體我、我所見 」,亦無「實體我、我所執」。他人「無實體我」,如前文 所述,指任何他人無「常、恆、永住、不變易法」;《無礙 解道》《舍利弗阿毘曇論》《雜阿毘曇心論》《放光般若經 》、《摩訶般若波羅蜜經》皆以六外入處無我、空,名為「 外空」。(註 63) ─────────── (註 59) 見大正. 1-738下。 (註 60) 見MⅢ.p.112。 (註 61) 見MA Ⅳ.p.161。 (註 62) 見DA p.765。 (註 63) 一.《無礙解道》:「`Katam bahiddhasunnam`? (云何是外空耶?)`Bahiddha rupa sunna` ..pe..((自己以)外之色,....乃至....〔聲、 香、味、觸〕....) `bahiddha sunna attena va attaniyena va dhuvena va sassatena va aviparinamadhammena va`( 外之法,以我、我 所、常、恆、永住、不變易法是空。) `Idam bahiddhasunnam`. (此是外空也。)」(見Pts Ⅱ.p.181) 六外處指個人之外,他人之五陰及 器世間。 二.《舍利弗阿毘曇論》:「何謂外空?如比丘,一 切外法、若一處外法思惟空,知空、解空、受空 ;以何義空?以我空,我所亦空,常空、不變易 空;如是,不放逸觀,得定、心住、正住。是名 外空。」(見大正. 28-633上) 三.《摩訶般若波羅蜜經》:「何等為外空?外法名 :色、聲、香、味、觸、法。色,色空,非常非 (斷)滅故;何以故?性自爾。聲,聲空;香,香 空;味,味空;觸,觸空;法,法空,非常非(斷) 滅故。何以故?性自爾。是名外空。」 (見大正. 8-250中) 138 頁 (三) 內外空(`ajjhattabahiddha sunnata;Sk.adhyatma- bahirdha-sunyata`) 1.《中阿含191 大空經》:「若比丘觀時則知:念外空 ,其心移動,不趣向、近,不得清澄,不住、不解於外空者 ,彼比丘當念內外空。」(註 64) 2.《M.122.Mahasunnatasuttam.》:「....`So ajjhattabahidd=ha sunnatam manasikaroti`;....(.... 彼作意內外空!)」(註 65) 「內外空」之「內外」,《中部註》:「`Ajjhattabahiddha ti kalena ajjhattam kalena bahiddha`.(所謂「內外」, 〔此乃〕時而內〔有關自身、個人、自己之五陰生我、我所 之概念〕,時而外〔關於他人之五陰生我、我所之概念〕。) 」(註 66) 《D.22.`Maha-satipatthana sut-tanta`.》「 `ajjhatta-bahiddha va kaye kayanupassi viharati`.(比 丘觀內外身如身立念在身。)」(註 67);參閱《長部註》: 「`'Ajjhattabahid-dha va'ti kalena attano, kalena parassa assasapassasakaye`. (或『內外』云云,〔此乃 指〕時而於『自己』,時而於『他人』之出、入息身,〔成 為隨觀身者而住之。〕)」(註 68) 所以「內外空」指時而觀察自已之陰、處、界無「實體 我、我所見」,亦無「實體我、我所執」;時而觀察他人之 陰、處、界亦無「實體我、我所見」,亦無「實體我、我所 執」。此乃作觀時,「內空」與「外空」非同時觀察;時而 觀察自己無我故空,時而觀察他人亦無我故空。 然《無礙解道》以「`dubhatosunna`(俱空)」代替「 內外空」專精禪思之過程,可有惟觀內空,惟觀外空,時而 觀內空、時而觀外空,或觀內外俱空、內外雙方皆空。 《無礙解道》《舍利弗阿毘曇論》《摩訶般若波羅蜜經》 《雜阿毘曇心論》《大智度論》(註 69)皆以觀察六內、外入 (處) 無我故言:「內外空」;相當於「一切空 ─────────── 四.《雜阿毘曇心論》:「外空〔者,謂外入空,作 無我思惟;〕亦如是。」(見大正.2-925下) (註 64) 見大正. 1-738下。 (註 65) 見MⅢ.p.112。 (註 66) 見MA Ⅳ.p.161。 (註 67) 見DA .p.292。 (註 68) 見DA p.765。 (註 69) 一. 「云何是俱空耶?內(自己)之眼、外之色,我 、我所、常、恆、永住、不變易法是空;內之 耳、外之聲....乃至.... 內之鼻、外之香 〔....〕內之舌、外之味 139 頁 」。參閱〈本文§二.之(六)〉。 (四) 大空(`Sk.maha-sunyata`) 1.《雜阿含 297經》名謂《大空法經》,是雜阿含經中 少數具有「經名」之一經;其主要內容如是: 「云何為《大空法經》?所謂:此有故彼有,此起 故彼起;謂:緣無明行,緣行識……乃至……純大 苦聚集。緣生老死者,若有問言:『彼誰老死?老 死屬誰?』彼(被問者)則答言:『我即老死;今( 「今」擬作:「或」),老死屬我,老死是我所。 』言:『命即是身。』或言:『命異身異。』此則 一義而說有種種。若見言:『命即是身。』彼梵行 者所無有;若復見言:『命異身異。』〔彼〕梵行 者所無有。於此二邊,心所不隨,正向中道、賢聖 、出世、如實、不顛倒、正見──謂:『緣生老死 ;如是,生、有、取、愛、受、觸、六入處、名色 、識、行,緣無明故有行。』若復問言:『誰是行 ?行屬誰?』……乃至……所謂:『緣無明行。』 諸比丘!若無明離欲而生明,(此等疑問)『彼誰老 死?老死屬誰?』者,老死則斷、則知,斷其根本 ;如截多羅樹頭,於未來世成不生法。……乃至… …若比丘無明離欲而生明;彼無明滅則行滅……乃 至……純大苦聚滅。是名《大空法經》。」(註 70) 本經為《中論》不一不異緣起之《經》證。以緣起之「 老死」支來觀察,非梵行者起邪見──或認為「老死」即是 「我」,或不認為老死是我而認為「老死」屬 ─────────── 〔....〕內之身、外之觸〔....〕內之意、外之 法,我、我所、常、恆、永住、不變易法是空。 此是俱空也。」(見`Pts`Ⅱ.p.181) 二.《舍利弗阿毘曇論》:「何謂內外空?如比丘, 一切內外法、若一處內外法思惟空,知空、解空 、受空;以何義空?以我空,我所亦空,常空、 不變易空;如是,不放逸觀,得定、心住、正住 。是名內外空。」(見大正. 28-633上) 三.《摩訶般若波羅蜜經》:「何等為內外空?內外 法名內六入、六外入;內法,內法空,非常非滅 故;何以故?性自爾。外法,外空,非常非滅故 ;何以故?性自爾。是名內外空。」 (見大正.8-250中) 四.《雜阿毘曇心論》:「內外空〔者,謂內外入空 ,作無我思惟;〕亦如是。」(見大正. 2-925下) ───────── (註 70) 見大正. 2-84下。 140 頁 「我」、是「我所」;亦即於「老死」具有「我、我所」之 邪見。「命」指「命者」,即是「我」之代名詞,「身」指 會「老死」之身體;如是,「我即老死。」與「命即是身。 」以及「老死屬我。」與「命異身異。」惟說話之語句不同 ,而意義相同。 正見清淨之梵行者,無「我即老死」或「老死是我所」 之邪見;亦無「命即是身」之「絕對同一」或「命異身異」 之「絕對相異」等等邊見。梵行者離此「一」、「異」二邊 ,心所不隨,正向中道、賢聖、出世、如實、不顛倒、正見 ;透過緣起、無常、苦、無我而把握「空」。一一緣起支之 觀察亦復如是;如此,離無明而生明,無明滅則行滅、行滅 則識滅……乃至……純大苦聚滅。如是於十二「有輪」無「 我、我所」之邪見、無「一、異」之邊見;無「無明」、無 「無明之行」……乃至……無「無明造業之異熟、苦報」, 是名「大空」、「大空法」。 2. 《中阿含 191 大空經》以「多行空者」內空成就遊 、外空成就遊、內外空成就遊、不移動成就遊,心解脫、知 五陰中我慢 (asmimana) 已滅,稱謂《大空經》;亦即究竟 成就內空、外空、內外空是「大空」。(註 71) 然《舍利弗阿毘曇論》另以一切法空名為「大空」; (註 72) 又, 《摩訶般若波羅蜜經》亦有異解,以十方空 名為「大空」。(註 73) 《大智度論》保留《阿含經》原義,亦注意到大乘經之 新義,而言:「聲聞法中,法空為大空;如《雜阿含大空經 》說:『生因緣老死;若有人言:是老死,是人老死,二俱 邪見。』是人老死則眾生空,是老死是法空。《摩訶衍經》 說:『十方,十方相空。』是為大空;問曰:『十方空,何 以名為大空?』答曰:『東方無邊故,名為大;亦一切處有 故,名為大;遍一切色故,名為大;常有故,名為大;益世 間故,名為大;令眾生不迷悶故,名為大;如是大方能破故 ,名為大空。餘空破因緣生法、作法、粗法,易破故不名為 大;是方非因緣生法、非作法、微細法, ─────────── (註 71) 見大正. 1-738上∼739中 (註 72) 《舍利弗阿毘曇論》:「何謂大空?如比丘一切法 思惟空,知空、解空、受空;以何義空?以我空, 我所亦空,常空、不變易空;如是,不放逸觀,得 定、心住、正住。是名大空。」(見大正. 28-633上) (註 73) 《摩訶般若波羅蜜經》:「何等為大空?東方,東 方空,非常非滅故;何以故?性自爾。南、西、北 方,四維、上下,南、西、北方,四維、上下空, 非常非滅故;何以故?性自爾。是名大空。」周遍 義、無邊義為「大」,十方周遍、無邊;而十方空 ,故大空。(見大正. 8-250中) 141 頁 難破故名為大空。……乃至……破邪見故,名為大空。」 (註 74) 龍樹菩薩對《雜阿含經》十二有輪之「無我」是「眾生 空」,「無我所」是「法空」,而以「法空為大空」;愚見 北傳《雜阿含 297 大空經》乃是指明於第一義: 「眾生空 、法空為大空」;因無我、我所即是眾生空、法空,亦即是 一切法空, 所以是「大空」。 與《大空經》相當之南傳《 S.12,35 經》,《經》中主要內容全同;然結集者命名為《 `Avijjapaccaya`(1) 》, 乃指出:透過不一不異之緣起, 如實知「無明(等十二支)之緣」及如實知「滅無明(等十 二支)之緣」為本經之重心。《 S.12, 35 經》不舉「眾生 空、法空為大空」,與北傳有所不同;然緣生十二支,每支 都是「陰」,能知一一陰皆非我、非我所,即當知十二支緣 生法皆非我、非我所,亦當知又眾生空、法空。 龍樹菩薩對《摩訶衍經》所說十方空,何以名為大空, 廣演其義;雖非牽強附會,然惟慧根增上者方能會意是等空 所以謂「大空」矣。 彌勒菩薩於《瑜伽師地論》,以補特伽羅無我及法無我 ,略攝為一,而名為「大空」;亦即「人空」及「法空」, 合稱「大空」。《阿含經》說明「無我」、「空」,是依緣 起之「不一、不異」, 來看「即蘊無我」、 「離蘊無我」 (註 75);彌勒菩薩以「即一切緣生諸行性非實我,是無常 故。」謂「法無我」,「離一切緣生行,外別有實我不可得 故。」謂「補特伽羅無我」。( 參閱《瑜伽師地論大正 .30-832 中》) (五) 世間空 (`sunna loka`) 1. 《雜阿含 232 經》:「三彌離提....白佛言:『世 尊!所謂世間空,云何名為世間空?』佛告三彌離提:『眼 空,常、恆、不變易法空,我、〔我〕所空;所以者何?此 性自爾。若色、眼識、眼觸、眼觸因緣生受──若苦、若樂 、不苦不樂,彼(一一)亦空,常、恆、不變易法空,我、 〔我〕所空;所以者何?此性自爾。耳、鼻、舌、身、意( 空)亦復如是。是名空世間。』」(註 76) ─────────── (註 74) 見大正.25-288上中。 (註 75) 見拙著〈以四部阿含經為主 綜論原始佛教之我與 無我〉§9-0-1∼9-0-3《中華佛學學報》第二期 pp.29∼31。 (註 76) 見大正.2-56中。 142 頁 2. 《S.35,85.Sunna.》〈§4∼11〉: 「 `Yasma ca kho Ananda suunnam attena va attaniyena va`,(阿難 !因那我或我所是空,) `t=asma'Sunno loko'ti vuccati`. (故名『世間空』。)`Kinca Ananda sunnamatteana va attaniyena va`?(阿難!云何我或我所是空耶?) `Cakkhumkho Ananda sunnam attena va attniyena va`.(哦!阿難!眼以我或以我所是空。) `Rupa sunna attena va attaniyena va`.(諸色以我或以我所是空。) `Cakkhuvinnanam`....(眼識....) `Ckakkhusamphasso` ....(眼觸....) pe(乃至....) `Yam-p'idam manosamphassapaccaya uppajjati vedayitam sukham va dukkham va adukkhm asukham va`,(即此意觸因緣生受── 若苦、若樂、不苦不樂,) `tam pi sunnam attena va attaniyena va`(彼﹙一一﹚以我或以我所是空 )。`Yasma ca kho Ananda sunnam attena va attaniyena va`,(又, 哦!阿難!因那我或我所是空,)`tasma'Sunno loko'ti vuccati.(故名『世間空』也。)」(註 77) 《雜阿含 230 經》以六根、六境、 六識、六觸、六受 ,六入處集則(六)觸集,如是乃至純大苦聚集;如是名「 世間」。(註 78)而《 S.35, 68. Samiddhi.(4)》指出:凡 有眼等六根、有色等六境、有眼識等六識,於眼等六識得識 別法之處,則有「loko(世間)」或「lokapannatti(世間之 施設、世間之名義)」(註 79)《雜阿含276經》難陀尊者指 明:六內入處無我、六外入處無我、六識身無我、六觸身無 我、六受身無我、六想身無我、六思身無我、六愛身無我; (註 80)八「六處」無我故,「世間」是空。《雜阿含567》 說明由「空心三昧」觀察「世間空」,乃如實觀察〔世間是 無〕常、住、不變易,非我、非我所。(註 81)凡夫之世間 為其六根所對境,而為彼六識所分別;此世間一切法是非我 、非我所,此世間一切法以無我、無我所,所以是空。佛陀 肉眼、天眼、法眼、慧眼、佛眼所對一切世間、一切法亦是 無我、無我所、空。因此,世間是空,而聖人有「世間空」 或「空世間」之名義施設。 「世間」之所「空」、所「無」,當然是站在第一義之 立場所說,指無「自性之可得 (`attabhavapatilabha`) 」 , 無「常、 恆、永住、不變易法 (`nicca dhuva sassata `aviparinamadhamma`) 」;(註 82) 如《淨不動道經》: 「多聞聖弟子作如是觀: 此 ─────────── (註 77) 見SⅣ.p.54。 (註 78) 參閱大正.2-56上中。 (註 79) 參閱SⅣ.p.39f。 (註 80) 見大正.274-上中下。 (註 81) 見大正.2-150上。 (註 82) 參閱 SⅢ.p.144;大正. 2-67下。 143 頁 世空,空於神(我)、神(我)所有,空有常,空有恆,空長存 ,空不變易。」(註 83)所示並非如惡取空者、虛無空見 (`sunyata drsti`) 者否定世俗諦之「依緣而起之世間」。 《雜阿含 36 經》:「有色,因色繫著色,自觀察未生 憂悲惱苦而生,已生而復增長、廣大;受、想、行、識亦復 如是。」(註 84) 凡夫如是取著五陰世間而起惑、造業、受 苦;然多聞聖弟子於此五受陰見非我、我所,見五陰世間空 ,終於自覺涅槃,不起諸漏,心善解脫。如《雜阿含34經》 所示:「多聞聖弟子於此五受陰見非我、我所;如是觀察, 於諸世間都無所取。無所取故,無所著;無所著故,自覺涅 槃。」(註 85) 結集《雜阿含經》之大德,將如理作意:「 五陰世間空」,安排於《雜阿含經》之首二卷;「六六處 ( 世間)空」安置於第十一卷。 然《無礙解道》之著作者,甚 為重視「世間空」之觀察,於「空之類集」,即把「世間空 」列於二十六空之首位。(註 86) (六) 一切空 (`sabba sunna`) 1. 《雜阿含 319 經= S.35,23.Sabba. 》:「佛告婆 羅門:『一切者謂十二入處──眼、色,耳、聲,鼻、香, 舌、味,身、觸,意、法,是名一切。若復說言:此非一切 ,沙門瞿曇所說一切,我今捨,別立餘一切者,彼但有言說 ,問已,不知,增其疑惑;所以者何?非其境界故。』」 (註 87) 2. 《雜阿含 195 經》:「爾時,世尊告諸比丘:『一 切無常;云何一切?謂眼無常,若色、眼識、眼觸,若眼觸 因緣生受──苦覺、樂覺、不苦不樂覺,彼亦無常;耳、鼻 、舌、身、意亦復如是。……』如《無常經》,如是〔一切 〕空亦如是說。」(註 88) 六內處、六外處合為十二入處是「一切」;有情依六根 接觸六境,意所對境即「一切法」;「一切無我」《雜阿含 195經》、「一切法無我」,(註 89)「無我即是空」;所以 「一切空」、「一切法空」。 ─────────── (註 83) 見大正.1-542下。 (註 84) 見大正.2-8中。 (註 85) 見大正.2-7下。 (註 86) 見`Pts`Ⅱ.p177。 (註 87) 見大正.2-91上中;SⅣ.p.15。 (註 88) 見大正.2-50上。 (註 89) 同(註 75)§11-0-4(乙) pp.41∼43。 144 頁 由〈§二.(五)世間空〉所引《雜阿含230經》給予「世 間」之定義,與〈本節§二.(六)之1.〉所引《雜阿含319經 》給予「一切」之定義,是初期佛教對「世間」、「一切」 之特殊、狹義之定義,不同於一般;是以十二入處或六根對 六境所緣生之識、觸、受、想、思、愛等六六法謂「一切」 、「世間」。如是,「一切」及「世間」都是有情感官所能 攀緣之境界(visaya);「一切空」即是「世間空」;「世間 空」即是「一切空」。 雖然《雜阿含經》有現成之「大空」名相(如〈本文§ 二.(四)大空〉所示),然「一切法空」在《舍利弗阿毘曇論 》裡,另外名為「大空」(註 90)如是,初期的佛法名相「 大空」,在發展的佛法《舍利弗阿毘曇論》裡,不依《雜阿 含297經》所說「十二有輪無我、無我所之邪見,無一、異 之邊見,是大空」,亦不依《中阿含191大空經》所言「究 竟成就內空、外空、內外空是大空」,以「一切法空名為大 空」;然,「內外皆空、究竟無我我所」與「一切法空」, 其義相同。 (七)第一義空(`paramatthasunna;Sk.paramartha- sunyata;第一最空、勝義空) 1. 《雜阿含 335 經》名謂《第一義空經》亦是雜阿含 經中少數具有「經名」之一經;其主要內容如是: 「云何為第一義空經?諸比丘!眼,生時無有來處,滅 時無有去處;如是,眼,不實而生,生已盡滅,有業報而無 作者,此陰滅已,異陰相續,除俗數法。耳、鼻、舌、身、 意亦如是說,除俗數法。俗數法者,謂:此有故彼有,此起 故彼起;如,無明緣行,行緣識,……廣說乃至純大苦聚集 起。又復,此無故彼無,此滅故彼滅;〔如〕無明滅故行滅 ,行滅故識滅,……如是廣說乃至純大苦聚滅。〔諸〕比丘 !是名第一義空法經。」 (註 91) 本經為《中論》「不來不去」緣起之《經》證;《瑜伽 師地論》依本經開示「七種空」:後際空、前際空、中際空 、 常空、我空、受者空、作者空。(見大正.30-826中)透過 八不緣起,處中如實知無常、無我,如實見常空、我空,為 龍樹菩薩及彌勒菩薩所重視。 ─────────── (註 90) 同註(72) (註 91) 見大正. 2-92下;七種空:後際空、前際空、中際 空、常空、我空、受者空、作者空。(見大正 .30-826中) 145 頁 2. 《增一阿含第37品第7經》與《雜阿含335經》相當 ,世尊言:「我今當說第一最空法,汝等善思念之....若眼 起時則起,亦不見來處,(眼)滅時則滅,亦不見滅處,除假 號法、因緣法;云何假號、因緣(法)?所謂是有則有,此生 則生;無明緣行、行緣識...」(註 92) 站在世俗諦之立場,依緣起「有業、有報」,如無明未 盡,我慢未斷,則此陰滅已,捨此故陰而取新陰,有異陰相 續生。(註 93)此業、報於第一義並非實有,「第一義之實 有」不經緣起而自有;因此,依第一義言:「無作者」,同 理當言:「無受者」。依緣而起之「業、報」,於世俗共認 而附以名數,方便溝通意思;於世俗若言:「無業報」、「 無作業、無受報」則屬惡取空者、無因果論者、大邪見者。 如實觀察緣起,洞察「不實生、不實滅....乃至....無 有來、無有去」之空相應緣起隨順法;依世俗諦而通達第一 義諦,處中道而說──此有故彼有,此起故彼起,是故「俗 數法有」;又,此無故彼無,此滅故彼滅,是故「第一義法 空」。(於)第一義法(是)空,則名為「第一義空」、「第一 義空法」或「第一最空法」。依緣起「此無故彼無」所成就 之「無為法」,或依緣起「此滅故彼滅」所逮得之貪、瞋、 癡滅盡──涅槃為「第一義」或「第一義法」。「涅槃」非 我、非我所,「涅槃」無我、無我所,「涅槃」無惑、無有 漏業、無苦;所以「涅槃是空」。《舍利弗阿毘曇論》《摩 訶般若波羅蜜經》亦以第一〔義〕法為涅槃而言「第一義空 」 (註 94)《大智度論》依《雜阿含第一義空經》以「無實 故」,名第一義空;又,依《摩訶衍經》及《阿毘達磨》以 「涅槃空」,名第一義空。(註 95) 《增一阿含第41品第6經》:「若彼比丘漏盡阿羅漢,… …至於涅槃不著涅槃,不起涅槃之想;所以然者,皆由壞婬 、怒、癡之所致也。」(註 96)《大智度論》即以此而言: 「以眾生聞涅槃名生邪見,著涅槃音聲而作戲論──若有、 若無;以破著故,說涅槃空。若人著有是著世間,若著無則 著涅槃;破是凡人所著涅槃,不破聖 ─────────── (註 92) 正. 2-713下∼714中。 (註 93) 參閱《雜阿含105經》見大正. 2-32中。 (註 94) 《舍利弗阿毘曇論》:「何謂第一義空?第一謂涅 槃;如比丘,思惟涅槃空,知空、解空、受空;以 何義空?以我空,我所亦空,常空、不變易空;如 是,不放逸觀,得定、心住、正住。是名第一義空 。」(見大正. 28-633上中) 《摩訶般若波羅蜜經》:「何等為第一義空?第一 義名涅槃。涅槃,涅槃空,非常非滅故;何以故? 性自爾。是名涅槃空。」 (見大正. 8-250中) (註 95) 見大正.25-288中下 (註 96) 見大正.2-766中 146 頁 人所得;何以故?聖人於一切法中不取相故。」(註 97) 《雜阿毘曇心論》依《阿含經》原來之說法:「第一義 空者,謂眼起時,無所從來,(眼) 滅時,無所至; 如是比 說。」(註 98) 《增一阿含第37品第7經》「第一義空」名為「第一最 空之法」,「俗數法」名為「假號法因緣法」、「假號因緣 (法)」(註 99);「假號 (`prajnapti`) 」即「假名」或「 施設」,施設名稱、符號,甚至敘述一段話使人知義。凡夫 往往誤以為有「名」必有「實」;如對「我、人、眾生、壽 者....乃至....摩那*縛迦、 主宰、作者、生者、起者、動 者、說者、分別者、知者。」而認為有「我」亦執「我」。 (註 100) 「勝義空」為「第一義空 (`paramatthsunna`) 」之異 譯,《無礙解道》及《舍利弗阿毘曇論》空之類集時,將「 勝義空」殿後;表示如是之「空」,亦即是「涅槃」、「般 涅槃」,其義乃最殊勝、最為第一。《`Patisambhidamagga`》 更以「`Sampajanassa pavattapariyadanam sa=bbasunnatanam paramatthasunnam`(正知者為永斷流轉一切空性中之勝義空 ) 」稱呼之。(註 101) (八) 究竟無上清淨之空(`parisuddha paramanuttara nsunnata`) 《中阿含 190. 小空經》:「阿難!若過去諸如來 、無所著、等正覺彼一切行此真實、空、不顛倒, 謂漏盡、無漏、無為、心解脫;阿難!若當來諸如 來、無所著、等正覺彼一切行此真實、空、不顛倒 ,謂漏盡、無漏、無為、心解脫;阿難!若今現在 我如來、無所著、等正覺,我亦行此真實、空、不 顛倒,謂漏盡、無漏、無為、心解脫。阿難!汝當 如是學:『我亦(當)行此真實、空、不顛倒,謂漏 盡、無漏、無為、心解脫!』是故,阿難!當學如 是!」 ] (註 102) ─────────── (註 97) 見大正.25-288下。 (註 98) 見大正.28-925下。 (註 99) 見大正.2-713下∼714中。 (註 100) 參閱《佛說頻婆娑羅王經》(見大正.1-826上); 《雜阿含306經》(見大正. 2-87下∼88上)。 (註 101) 見`Pts`Ⅱ.p.178,184。 (註 102) 見大正. 1-737下。 147 頁 「我亦(當)行此真實、空、不顛倒,謂漏盡、無漏、無 為、心解脫。」在《M.121.`Culasunnata-sutta`》作:「 `parisuddham paramanu=ttaram sunnatam upasampajja viharissamiti` (余當具足住究竟無上清淨之空!)」 (註 103) 如是,「究竟無上清淨之空」如《小空經 (`Culasun=natasutta `)》所示,乃指次第專精禪思而成就 真實、空、不顛倒之智見清淨,心解脫三有漏,無漏、無為 之狀態即是「究竟無上清淨之空」;維持如是狀態而過日, 即是「具足住究竟無上清淨之空」。(註 104) 以上為出現於《四部阿含經》及《`Panca-nikaya`》之 種種「空之固有法說及義說」,以及《阿毘曇》乃至《大乘 經、論》根據「佛法」(註 105)而有之種種「空之繼承與/ 或創新空之法說(命名)及義說(說明)」。 今,根據「佛法(狹義之佛法:指《阿含經》及《尼柯 耶》)」出處,敘述後出《阿毘曇》及《大乘經、論》有何 、如何創新種種「空之法說及義說」;如下: (九) 空空 (`sunnasunna`;`Sk.sunyata-sunyata`) 《雜阿含232經≒S.35,85.Sunna.》:「眼空,常、恆 、不變易法空,我〔、我〕所空;…耳、鼻、舌、身、意亦 復如是。…」(註 106) 此段經文,於《無礙解道》祇引用六內處空,而無引用 六外處、六識身、六觸身、六受身等;特別名為「空空 (`sunnasunna`)」。(註 107)六六(`cha chakkani`﹙六根、 六境、六識、六觸、六受、六愛﹚)法等是世間,六六法空, 所以「世間空」;然六內入處空,此是「空空」,有別於「 世間空」則很難想像《無礙解道》如此命名之所以然。如六 內入處是「空空」,則其他六六處,依理同為「空空」。 根據《無礙解道》之論文:「`Cakkhm sunnam attena va attan=iyena va niccena va dhuvena va sasatena va aviparinamadhammena va`,(眼以我、我所、常、恆、永住 ─────────── (註 103) 見MⅢ.p.109。 (註 104) 參閱《中阿含190.小空經》(見大正.1-737上中下) ;《`Culasunnat=a-sutta`.)》(見MⅢ.p104∼109) (註 105) 見印順導師《原始佛教聖典之集成》p.1:「流傳 世間的一切佛法,可分為『佛法』、『大乘佛法』 、『秘密大乘佛法』─三類。『佛法』是:在聖典 中,還沒有大乘與小乘的對立;在佛教史上,是佛 滅後初五百年的佛教。」今狹義所指「佛法」是: 「根本佛教」佛及弟子所說之法,由「原始佛教」 、「部派佛教」所共同信奉的佛法。 (註 106) 見大正. 2-56中;參閱〈本文§二.之(五)〉 (註 107) 見`Pts`Ⅱ.p.178。 148 頁 或不變易法是空,)`sotam sunnam..pe..ghanam sunnam jivha sunna, kayo sunno, mano sunno attena va attaniyena va niccena va dhuvena va sasatenava aviparina=madhammena va`.(耳空....乃至....鼻空、舌空 、身空、意以我、我所、常、恆、永住或不變易法是空;) `Idam sunnasunnam`.(此是空空也。)」(註 108)作者以眼 、耳、鼻、舌、身、意根皆為無「我、我所、常、恆、永住 及不變易法」;如是一一根是我空、我所空、常空、恆空、 永住空、不變易法空。所以六根「空空」即是強調我、我所 、常、恆、永住及不變易法等皆空。 《雜阿含 80 經》:「若有比丘作是說『我於空三 昧未有所得,而起無相、無所有、離慢知見。』者 ,莫作是說;所以者何?若於空未得者,而言『我 得無相、無所有、離慢知見』者,無有是處。若有 比丘作是說『我得空〔三昧〕,能起無相、無所有 、離慢知見。』者,此則善說;所以者何?若得空 已,能起『無相、無所有、離慢知見』者,斯有是 處。」 (註 109) 如是《經》教,《舍利弗阿毘曇論》即言:「何謂 空空?如比丘,成就空定行,思惟空,知空、解空 、受空;以何義空?以我空,我所亦空,常空、不 變易空;如是,不放逸觀,得空定、心住、正住。 是名空空。」 (註 110) 「空定」是「空三昧」之異譯;由空三昧出定觀察 ──思惟空,知空、解空、受空──知、解、受持無我、無 我所;亦即依「空三昧」而獲得「空解脫」,而心正住於空 者,不取著「空定」。知、解、受持「空定」、「空三昧」 為無我、無我所,《舍利弗阿毘曇論》即稱謂「空空」。 然而,《摩訶般若波羅蜜經》有異解,謂:「何等 為空空?一切法空,是空亦空,非常非滅故;何以故?性自 爾。是名空空。 」(註 111) 如實知「一切法空」者,當不 ─────────── (註 108) ibid. (註 109) 見大正.2-20上中。 (註 110) 見大正. 28-633上;此段《論文》,《阿毘達磨 大毘婆沙論》引《施設論》說:「云何空空三摩 地?謂有苾芻思惟有漏、有取諸行皆悉是空;觀 此有漏、有取諸行空,無常、恆、不變易法、我 及我所。如是觀時,無間復起心、心所法,思惟 前空觀亦復是空;觀此空觀亦空,無常、恆、不 變易法、我及我所。如人積聚眾多柴木以火焚之 ,手執長竿周旋斂撥,欲令都盡;既知將盡,所 執長竿亦投火中,燒令同盡。」(見大正.27-543 上中) (註 111) 見大正. 8-250中。 149 頁 執空;然不如實知者,或有誤解乃至惡取空,為此等人以「 空空」糾正之。 自《舍利弗阿毘曇論》以後,「空之類集」因部派 傳承之不同,或有或無「空空」之類集。有仍然在「內空、 外空、內外空」之後,安排「空空」為第四項──如《摩訶 般若波羅蜜經》、《大智度論》;或安置於末項者──如《 施設論》、《大毘婆沙論》及《雜阿毘曇心論》等。(註 112) 所以然者,如《大智度論》經釋,言:「空空者,以空破內 空、外空、內外空;破是三空故,名為空空。……空破五受 眾(眾,陰之異譯),空空破空。……以空滅諸煩惱病,恐空 復為患,是故以空捨空,是名空空。復次,以空破十七空, 故名為空空。 」(註 113)同理趣,《施設論》、《大毘婆 沙論》及《雜阿毘曇心論》以「空空」殿後,乃指明以「空 空」破在此之前所列「種種空」,避免患空。 正見空者,當不執空;錯會空者,以「空空」救治 。然佛世內空、外空、內外空之正見者並無「空見」;又漏 盡者:「至於涅槃不著涅槃,不起涅槃之想;所以然者,皆 由壞婬、怒、癡之所致也。 」(見大正. 2-766 中 ) 如是 涅槃者見空不著空,不需以「空空」矯正;因此,無「空空 」之名詞。 《雜阿毘曇心論》更有他解,謂:「空空者,謂有漏空 於無漏空,作空空思惟。」(註 114)論義難解。有漏法乃屬 「此有故彼有」之緣起,是無自性、空;無漏法亦是緣起, 擇滅所成,屬「此無故彼無」之緣起,亦是無自性、空。於 有漏法作空思惟、亦於無漏法作空思惟,通有漏法、無漏法 則作「空空」思惟。相當於狹義之有為法空、無為法空;狹 義之有為法乃「有漏法」,狹義之無為法乃「無漏法」,故 有漏空、無漏空等於有為法空、無為法空矣。 (十) 行空 (`sankhara-sunna`) 1.《S.12,2.`Vibhanga`.=雜阿含298經》:「行有三 種:身行、口行、意行。」 (註 115) 2.《D.33.`Sangiti-suttanta`.;雜阿含292經》:「〔 有〕三行:福行、非福行、不動行(雜阿含經作:無所有行) 。」(註 116) ─────────── (註 112) 參閱〈§二.「種種空 之 表解(一)」〉。 (註 113) 見大正. 25-287下∼288上。 (註 114) 見大正. 28-925下。 (註 115) 見SⅡ.p.4;大正.2-85上。口行=語行, 意行=心行。 (註 116) 見DⅢ.p.217;見大正. 2-83上。 150 頁 3.〈本文§二.之(四)〉「大空」引《雜阿含297經》, 明十二緣起之「行支」是我、我所空。(註 117) 《無礙解道》以「行」有三──福行、非福行、不動行 ; 福行是以(無 ) 非福行及不動行故空;非福行是以(無 )福行及不動行故空;不動行是以(無)福行及非福行故空 。「身行、語行、心行」、「過去行、未來行、現在行」等 空,亦復如是。如此名為「行空」。(註 118)論裁「有」一 行而「空」其他二行,可能是摹仿《 D.15.`Mahanidana` -sutta=nta.=長阿含13大緣方便經》:「如以『受』為『 我』,受有三──樂受、苦受、不苦不樂受;然樂受為我, 則苦受及不苦不樂受我是空;苦受為我,則樂受及不苦不樂 受我是空;不苦不樂受為我,則樂受及苦受我是空。」 (註 119) (十一) 變易空(`viparinama-sunna`) 《S.22,59.`Panca`.=雜阿含34經》:「『比丘! 於意云何?色為是常為無常耶?』比丘白佛:『無 常。世尊!』『比丘!若無常者是苦耶?』比丘白 佛:『是苦。世尊!』『比丘!若無常、苦,是變 易法,多聞聖弟子寧於中見是我、異我、相在不? 』比丘白佛:『不也,世尊。』受、想、行、識亦 復如是。」(註 120) 色等五陰、眼等六根……乃至……三有,變易、變壞, 已壞終歸於空;於《無礙解道》名為「變易空」。(註 121) 《無礙解道》之「變易空」相當於《摩訶般若波羅蜜經》及 《大智度論》之「散空」。(註 122) (十二) 最上空(`aggasunna`) 1.《 A.10,60.Girimananda.》:「`Etam santam etam panitam`,(斯寂靜、斯勝妙 ─────────── (註 117) 見大正.2-85上。 (註 118) 見`Pts`Ⅱ.p.178。 (註 119) 參閱DⅡ.p.66f。 (註 120) 見大正. 2-7下;SⅢ.p.66f。 (註 121) 見`Pts`Ⅱ.p.178f。 (註 122) 參閱本文〈§二.之(二十二)〉。 151 頁 ,)`yad idam sabbasankhara samatho`(即此:一切諸行之 寂止、) sabbupadhipatinissaggo (一切取之定棄、) `tanhakkhayo` (渴愛盡、)`nirodho`(滅盡、) `nibbanan` (涅槃。)'ti (註 123) 2.《A.7,52.Purisagati.》:指上述經句謂「`atthuttarim padam santam`(最上義寂靜句)」(註 124);或許《無礙解道 》因此對一切無明行之寂止,一切煩惱之捨棄,滅盡一切我 、我所見、我慢隨眠,究竟涅槃,名為「最上空」。(註 125) 此與「究竟無上清淨之空」名異義同。(註 126) (十三) 相空(`lakkhna-sunna`) 1.《A.3,47.`Sankhata`.》:「`Tin' imani bhikkhave sankhata=ssa sankhatalakkhanani`.(諸比丘!此等是有為 之三有為相。) `Katamani tini`?(云何三〔相〕?)`Uppado pannayati`(生〔相〕被知、) `vayo pannayati`(滅〔相〕 被知、) `thitassa annathattam pannayati`. (住之變易 〔相〕被知。) `Imani kho bhikkhave tini sankhatassa sankhatalakkhanani ti`.( 哦!諸比丘!此等是有為之三 有為相也。)」(註 127) 2.《雜阿含293經》四有為相:「有為者,若生、若住、 若異、若滅。」(註 128) 3.《雜阿含456經》:「彼光界者,緣闇可知;淨界,緣 不淨故可知。……」(註 129) 4.《雜阿含45經》:「有意界、法界、無明界。愚癡無 聞凡夫無明觸故,有覺、無覺、有無覺、我勝覺、我等覺、 我卑覺、我知我見覺;如是知、如是見覺皆由六觸入故。多 聞聖弟子於此六觸入處,捨離無明而生明,不生有覺、無覺 、有無覺、〔我〕勝覺、〔我〕等覺、〔我〕卑覺、我知我 見覺;如是知、如是見已,先所起無明觸滅,後明觸覺起。 」(註 130) 有為法依緣而有,由因緣、條件之和合、維持、離 散有「生」、「住」、「異」(或作「住之異」)、「滅」等 「諸相(`lakkhanani`)」。在「生」位,未達「 ─────────── (註 123) 見AⅤ.p.110f;參閱大正No.99(262,293)見大正. 2-66中;83下。 (註 124) 見AⅣ.p.70。 (註 125) 見`Pts`Ⅱ.p.179。 (註 126) 參閱本文〈§二.之(八)〉。 (註 127) 見AⅠ.p.152;。 (註 128) 見大正.2-83下。 (註 129) 見大正.2-116下。 (註 130) 見大正.2-11中。 152 頁 住、異、滅」位; 亦即「生相」是住、異、滅相空 ( 亦即 於生相,無住相、異相、滅相 )。「住相」、「異相」、「 滅相」亦復如是。色等五陰……乃至老死等十二有支之生、 住、異、滅相皆空。黑暗之處必無光明,反之亦然;有般若 者無無明,反之亦然。如是狀態,《無礙解道》名為「相空 」。 (註 131) (十四) 同分空 (`sabhagasunna`)、 異分空 (`visabhagasunna`) 《雜阿含276經》:「爾時,尊者難陀告諸比丘尼: 『云何,姊妹!於眼內入處觀察是我、異我、相在 不?』答言:『不也;尊者難陀!』『〔於〕耳、 鼻、舌、身、意內入處觀察是我、異我、相在不? 』答言:『不也;尊者難陀!所以者何?尊者難陀 !我等已曾於此法如實知、見──於六內入處觀察 無我;我等已曾作如是意解:六內入處〔如實〕無 我....六外入處如實無我....六識身如實無我.... 六觸〔身〕如實無我....六受身如實無我....六想 身如實無我....六思身如實無我....六愛身如實無 我。』」(註 132) 眼、耳、鼻、舌、身、意等六內處是同分, (同為內處 、內入處) 一一皆無我、空,《無礙解道》名為「同分空」 。(註 133)如是,眼等六內處,於第一義諦每一處皆無我、 空,即是後來學者所謂:「自空」。(註 134) 六內處是與六外處、六識身....等異分(不同分);六外 處....等亦復如是。於六內處,無六外處、六識身....等, ....《無礙解道》名之謂「異分空」。(註 135)如是,於世 俗諦觀察眼等六內處無六外處、六識身……等,可能源自《 中阿含190小空經》而形成後來學者所謂:「他空」。 (註 136) 又,「同分空」及「異分空」在《無礙解道》空之類集 ,排行為第十五及十六,與第十二「內空」、十三「外空」 、十四「內外空」同屬觀察「無我、無我所」 ─────────── (註 131) 見`Pts`Ⅱ.p.179「相有二,愚相及賢相。愚相, 以賢相是空;賢相,以愚相是空也。....此相空 也。」 (註 132) 見大正. 2-中下。 (註 133) 見`Pts`Ⅱ.p.181。 (註 134) 參閱印順:〈妙雲集〉─上ぁ〈中觀論頌講記〉 p.543;中ゝ〈中觀今論〉p.75;下ゞ〈大乘是佛 說論〉p.186─有關「自空」與「他空」之論述。 《大毘婆沙論》:「以一切法有義故空,約他性 故;有義故不空,約自性故。」 (見大正. 27-45上) (註 135) 見`Pts`Ⅱ.pp.181-2。 (註 136) 同(註 134)。 153 頁 為主,提前一起說明;第七「鎮伏空」……至第十一「出要 空」,第十七「尋求空」……乃至第二十四「深解空」同屬 「修心、發慧而離染、斷結、明空、證解脫」之論述,一併 於下節說明: (十五) 鎮伏空 (`vikkambhana-sunna`)、彼分空 (`tadanga-sunna`)、正斷空(`samuccheda-sunna`) 、安息空 (`patipassaddhi-sunna`)、出要空 (`nissaranasunna`) 、尋求空 (`esana-sunna`)、 攝受空 (`pariggaha-sanna`)、獲得空 (`patilabha-sunna`)、通達空(`pativedha-sunna`)、 忍空(`khanti-sunna`)、確立空(`adhitthana-sunna`) 、深解空 (`pariyogahana-sunna`)、一性空異性空 (`ekatta-sunna nanatta-sunna`) 1. 《雜阿含715經=S.46,51.`Ahara`.》:「何等為貪 欲蓋不食?謂不淨觀於彼思惟,未起貪欲蓋不起,已起貪欲 蓋令斷;是名貪欲蓋不食。何等為瞋恚蓋不食?彼慈心思惟 ,未生瞋恚蓋不生,已生瞋恚蓋令斷;是名瞋恚蓋不食。何 等為睡(相應部作:昏沈)、眠蓋不食?彼明照思惟,未生睡 、眠蓋不生,已生睡、眠蓋令斷;是名睡、眠蓋不食。何等 為掉、悔蓋不食?彼寂止思惟,未生掉、悔蓋不生,已生掉 、悔蓋令斷;是名掉、悔蓋不食。何等為疑蓋不食?彼緣起 法思惟,未生疑蓋不生,已生疑蓋令斷;是名疑蓋不食。」 (註 137) 2. 《大集法門經;D.33.`Sangiti-suttanta`.》:「 六種對治出離界是佛所說,謂有苾芻作如是言:『我修慈心 解脫觀,隨所作事皆如實知,發起精進慈心對治,我於瞋心 而悉能盡!』為由如是慈心解脫觀故,所有瞋心無處容受, 而但觀彼慈心現前;是故,瞋心不於是處有所生起。何以故 ?由彼慈心出離因故。有苾芻作如是言:『我修悲心解脫觀 ....我於害心而悉能盡!』....有苾芻作如是言:『我修喜 心解脫觀....我於不喜心而悉能盡!』....有苾芻作如是言 :『我修捨心解脫觀....我於欲貪之心而悉能盡!』....有 苾芻作如是言:『我修無相心解脫觀....我於取相心而悉能 盡!』....有苾芻作如是言:『我修決定行,以決定法對治 ,我於疑惑之心而悉能盡!』為由如是決定行故,所有疑惑 之心無處容受,而但觀彼決定心現前;是故,疑惑之心不於 是處有所生起。何以故?由彼決定心出離因故。」(註 138) ─────────── (註 137) 見大正.2-192下;SⅤ.p.105f。 (註 138) 見大正.1-232上中;DⅢ.p.247f。 154 頁 3. 《雜阿含474經=S.36,15.Santaka.》:「阿難白佛 言:『世尊!云何漸次諸行止息?』佛告阿難:『初禪正受 時,言語止息;二禪正受時,覺、觀止息;三禪正受時,喜 心止息;四禪正受時,出入息止息;空入處正受時,色想止 息;識入處正受時,空入處想止息;無所有入處正受時,識 入處想止息;非想非非想入處正受時,無所有入處想止息; 想受滅正受時,想、受止息。 是名漸次諸行止息。 』.... 佛告阿難:『於貪欲心不樂、解脫,恚、癡心不樂、解脫; 是名勝止息、奇特止息、上止息、無上止息,諸餘止息無過 上者。』」(註 139) 4. 《雜阿含821經=A.3,85.sikkha.》:「重於戒、戒 增上,重於定、定增上,重於慧慧增上,如是知、如是見: 欲有漏心解脫、有有漏心解脫、無明有漏心解脫、解脫知見 ──我生已盡,梵行已立,所作已作,自知不受後有。」 (註 140) 「五蓋」障礙定、慧、解脫,世俗凡夫惟於定中使五蓋 不起,所謂「鎮伏離(`vikkhambhana-viveka`)(註 141)」; 聖出世間者於散心時亦不起五蓋,所謂「正斷捨斷 (`samucchedappahana`)(註 142)」。「九次第正受 (`sam= appatti` 等至)」等等如上所引諸《經》,由初禪、第二禪 ....乃至....非想非非想處、滅受想正受; (1) 次第鎮伏五蓋....等等障礙;依出離( =無貪 ), 欲貪被鎮伏而空(無作用)....乃至....依阿羅漢道,一切煩 惱被鎮伏而空(無作用),《無礙解道》名為「鎮伏空」; (註 143) (2) 次第入定而排除彼五蓋....等等障礙之成分;依出 離,彼欲貪分是空....《無礙解道》名為「彼分空」; (註 144) (3) 次第出定作觀,以般若正斷五蓋……等等障礙;依 出離,欲貪被正斷而空....《無礙解道》名為「正斷空」; (註 145) (4) 次第在定時或出定作觀時,身、心輕安無五蓋.... 等等障礙;依出離,欲貪被止息而空……《無礙解道》名為 「安息空」;(註146) ─────────── (註 139) 見大正.2-121-中;SⅣ.p.220f。 (註 140) 見大正.2-211上AⅠ.p.232。 (註 141) 見VM.pp.141f。 (註 142) 見VM.p.696。 (註 143) 見`Pts`Ⅱ.p179。 (註 144) 見`Pts`Ⅱ.p180。 (註 145) 見`Pts`Ⅱ.p180。 (註 146) 見`Pts`Ⅱ.p180。 155 頁 (5) 次第在定時或出定作觀時,身、心從五蓋……等等 障礙出離;依出離(`nekkhammena`),欲貪是已出要(`nissato` 已脫出──如脫出輪迴)而空....《無礙解道》名為「出要空」 ;(註 147) (6) 次第在定時或出定作觀時,心無欲貪之尋求(註 148) ....《無礙解道》名為「尋求空」;(註 149) (7) 次第在定時或出定作觀時,心攝受定無漏學、慧無 漏學,身、心離五蓋....等等障礙;攝受出離時,欲貪是空 ....《無礙解道》名為「攝受空」;(註 150) (8) 獲得五根(註 151)出離五蓋....等等障礙;獲得出 離時,欲貪是空....《無礙解道》名為「獲得空」;(註 152) (9)「法住者(`dhammaviharin`)」通達佛法,依法奉行 ,勤於內心之寂止,(註 153)離五蓋....等等障礙;通達出 離即欲貪空....《無礙解道》名為「通達空」;(註 154) (10) 修習三無漏學,斷五蓋....等等障礙(註 155) 堪 忍出離....等等;於出離忍,欲貪是空....《無礙解道》名 為「忍空」;(註 156) ─────────── (註 147) 見`Pts`Ⅱ.p180-1。 (註 148) 參閱DⅢ.p.216 D.33§22。 (註 149) 見`Pts`Ⅱ.p182。 (註 150) 見`Pts`Ⅱ.p182。 (註 151) 參閱《S.48,11.`Patilabha`.》:由信如來之菩 提獲得信根、由四正勤獲得精進根、由四念處獲 得念根、由作捨為所緣獲得定心一境性、由智慧 聖抉擇獲得生滅慧正盡苦。(見SⅤ.p.199f);參 閱大正No.99(646)(見大正. 2-182中) (註 152) 見PtsⅡ.p182。 (註 153) 參閱《A.5,73∼74.`Dhammavihari`.》 見AⅢ.p.86ff。 (註 154) 見`Pts`Ⅱ.p182。 (註 155) 參閱《漏盡經》:「云何有漏從忍斷耶?比丘! 精進斷惡不善修習善法故,常有起想專心精勤, 身體皮、肉、筋、骨、血、髓皆令乾竭,不捨精 進,要得所求乃捨精進。比丘!復當堪忍飢渴、 寒熱、蚊虻蠅蚤虱、風日所逼,惡聲捶杖亦能忍 之;身遇諸病極為苦痛至命欲絕,諸不可樂皆能 堪忍。若不忍者則生煩惱、憂慼,忍則不生煩惱 、憂慼。是謂有漏從忍斷也。」(見大正. 1-432下) ;參閱《無礙解道》〈第三十二章〉「已解之慧 是忍智。」已解色等五陰....無常、苦、無我、 空而能堪忍。(見`Pts`Ⅰ.p.106) (註 156) 見`Pts`Ⅱ.p183。 156 頁 (11) 確立慧、諦、捨、寂止,(註 157)而捨離五蓋.... 等等障礙;確立出離即欲貪空....《無礙解道》名為「確立 空」 (註 158); (12) 「先所起無明觸滅,後明觸覺起。」(註 159) 六 觸入處分明,把握色等五陰....無常、苦、無我、空;捨離 五蓋....等等障礙;深解出離即欲貪空《無礙解道》名為「 深解空」 (註 160); (13)種種「欲貪」是「異性」,出離欲貪之「出離」 是「一性」;思惟出離一性,使欲貪蓋空....一切煩惱是異 性,阿羅漢道是一性;由思惟阿羅漢道一性,使異性之一切 煩惱空;《無礙解道》名為「一性空異性空」(註 161)。 以上, 《無礙解道》根據「佛法」所衍繹種種空之名相 ,方便學者修習戒、定、慧三無漏學,乃至正斷捨斷貪、瞋 、癡,證解脫。 (十六) 有為空 (`Sk.samskra-sunyata`) 1. 《增一阿含第42品第3經》:「吾先以有四事之教, 由此得作證,亦復與四部之眾,說此四事之教;云何為四? 一切行無常,是謂一法;一切行苦,是謂二法;一切行無我 ,是謂三法;涅槃謂滅盡,是謂第四法之本。」(註 162) 2. 《雜阿含 195 經》:「一切無常;云何一切無常? 謂:眼無常,若色、眼識、眼觸,若眼觸因緣生受──苦覺 、樂覺、不苦不樂覺,彼亦無常;耳、鼻、舌、身、意亦復 如是。....如無常經,如是〔一切〕苦、空、無我,亦如是 說。」 (註 163) 3. 《雜阿含 273 經》:「於一切空行,心觀察、歡喜 ,〔當念〕於空法行、常、恆、住、不變易法,空我、我所 。如眼、耳、鼻、舌、身,意、法因緣生意識,三事和合觸 ;觸俱,生受、想、思。此法無我、無常....乃至空我、我 所。」(註 164) ─────────── (註 157) 《D.33.`Sangiti-suttanta`.》「`Cattari adhitthanani`. (有〕四確立;〔謂:〕) `Panna-adhitthanam`(慧確立、)`saccadhitthanam` (諦確立、)`cagadhitthanam`(捨確立、) `upasamadhitthanam`.(寂止確立。)」 (見DⅢ.p.229) (註 158) 「確立」─《無礙解道》:「確立之慧是〔防止〕 心退轉之智。」 (見`Pts`Ⅰ.p.108f);「確立空 」見`Pts`Ⅱ.p.183。 (註 159) 見大正. 2-11中。 (註 160) 「深解」─《無礙解道》:「觸之慧是深解之智。」 (見`Pts`Ⅰ.p.106) (註 161) 見`Pts`Ⅱ.p.183;《無礙解道》〈大品,智論. 第三十六章〉:「異性之慧是由思〔防止〕退轉 之智也。」(見`Pts`Ⅰ.p.108) (註 162) 見大正. 2-749上。 (註 163) 見大正. 2-50上。 (註 164) 見大正. 2-72下。 157 頁 《經》中「一切行無我」之「一切行」,「一切空、無 我」之「一切」及「一切空行」之「一切行」指空相應隨順 緣起之「六六法」──「狹義之諸有為法」,亦即是「有情 世間──欲界、色界、無色界」。所以「一切行無我」、「 一切空、無我」、「一切空行」即是《施設論》、《大毘婆 沙論》、《摩訶般若波羅蜜經》、《雜阿毘曇心論》等所說 之「有為空」。(註 165) (十七) 無為空 (`Sk.asamskrta-sunyata`) 1. 《雜阿含 293 經》:「此甚深處─所謂緣起,倍復 甚深難見──所謂一切取離、愛盡、無欲、寂滅、涅槃;如 此二法謂:有為、無為。有為者,若生、若住、若異、若滅 ;無為者,不生、不住、不異、不滅。」(註 166) 2. 《雜阿含 890 經》:「云何無為法?謂:貪欲永盡 、瞋恚永盡、愚癡永盡、一切煩惱永盡是無為法。」 (註 167) 有情因無明而生我、我所見,於「有為法」生滅無常, 見我不可得時,轉緣「無為法」是我。「廣義之無為」如虛 空無為,所以無我、空;「狹義之無為」指滅盡貪、瞋、癡 、一切煩惱,無我、無我所、空。《摩訶般若波羅蜜經》即 以「無為法」無生、住、異、滅相說「無為空」(註 168)《 雜阿毘曇心論》以「無為法」無我而說「無為空」(註 169) (十八)有為無為空 (畢竟空) 1. 《Dhamma-pada》:「`Sabbe dhamma anatt ti yada pannaya passati`;(彼依般若觀此:「一切法是無我也。」) `Atha nibbindati dukkhe esa maggo visuddhiya`. ─────────── (註 165) 一. 《摩訶般若波羅蜜經》:「何等為有為空? 有為法名欲界、色界、無色界。欲界,欲界 空;色界,色界空;無色界,無色界空,非 常非滅故;何以故?性自爾。是名有為空。」 (見大正. 8-250中) 二. 《雜阿毘曇心論》:「有為空〔者,謂有為 法作無我思惟;〕亦如是。」 (見大正. 28-925下) (註 166) 見大正. 2-83下。 (註 167) 見大正. 2-224中。 (註 168) 《摩訶般若波羅蜜經》:「何等為無為空?無為 法名為無生相、無住相、無滅相。無為法,無為 法空,非常非滅故;何以故?性自爾。是為無為 法。」(見大正. 8-250中下) (註 169) 《雜阿毘曇心論》:「無為空〔者,謂無為法空 ,作無我思惟;〕亦如是。」(見大正. 28-925下) 158 頁 (是時,彼於苦厭離;斯道乃〔導至〕清淨!)」(註 170) 2.《S.22,90.Channo.》:「`Sabbe sankhara anicca`, (一切諸行是無常;)`sabbe dhamma anatta ti`. (一切諸法是無我也。)」(註 171) 3.《A.3,134.`Uppada`.》:「`Uppada va bhikkhave Tathagatanam anuppada va Tathagatanam`( 諸比丘! 如來出世或如來未出世,) `thita'va sa dhatu dhammatthitata dhammaniyamata`(彼界實常住,法住性、 法定性,〔即此:〕) sabbe dhamma anatta`.(一切諸法是 無我。)」(註 172) 4.《增一阿含第31品第 4經》:「一切法無我,此第三 法本當共思惟!」(註 173) 「一切諸法」、「一切法」是有情意根所對,乃至佛五 眼所對「一大法界」;包含一切有為法及無為法。「一切法 無我」即是「一切法空」、「一切有為法無為法空」。龍樹 菩薩於《大智度論》即如是言:「以有為空無為空破諸法令 無有遺餘,是名畢竟空。……內空、外空、內外空、十方空 、第一義空、有為空、無為空,更無有餘不空法,是名畢竟 空。」(註 174)《雜阿毘曇心論》對一切法空,說是「有為 無為空」:「有為無為空〔者,謂:〕有為無為空,〔作無 我思惟〕亦如是。」 (註 175) (十九) 無始空 (`Sk.anavaragra-sunyata`)、無邊際空 1.《 S.15,1.`Tinakattham`. 》:「`Bhagava etad avoca`:(世尊斯言:)`'Anamatagga yam bhikkhave samsaro pubbakoti na panna-yati`,(諸比丘!其始不可量之輪迴本 際是不被認知,)avijjaniva-rananam sattanam tanhasamyojananam sandhavatam samsaratam`.(令無明所 蓋、渴愛所繫之諸有情流轉之、輪迴之!)」(註 176) 2. 《雜阿含 133 經》屬「見相應」,世尊自問自答: 「色有故,色事起、色繫著、色見我,令眾生無明所蓋、愛 繫其首長道驅馳,生死輪迴、生死流轉,不知本際;受、想 、行、識亦復如是。」(註 177) ─────────── (註 170) 見Dhp. v.279。 (註 171) 見SⅢ.p.133;參閱《雜阿含262經》 見大正.2-66中。 (註 172) 見AⅠ.p.286。 (註 173) 見大正. 2-668下。 (註 174) 見大正. 25-289中下。 (註 175) 見大正. 28-925下。 (註 176) 見SⅡ.p.178 參閱大正No.99(940) (見大正. 2-241中)。 (註 177) 見大正. 2-41下。 159 頁 輪迴之本際其始不可量 (`ana-mata-agga`)、不可知, 《阿毘達磨大毘婆沙論》引《施設論》而稱「無邊際空」 (註 178)《摩訶般若波羅蜜經》亦以法之初來處不可得謂「 無始空」。(註 179) (二十) 本性空(`Sk.prakrti-sunyata`)、性空 1. 《雜阿含 299 經》:「佛告比丘:『緣起法者,非 我所作,亦非餘人所作;然彼如來出世及未出世,法界常住 。彼如來自覺此法成等正覺,為諸眾生分別、演說、開發、 顯示─所謂:此有故彼有,此起故彼起;謂:緣無明行.... 乃至純大苦聚集。無明滅故行滅....乃至純大苦聚滅。』」 (註 180) 2. 《雜阿含 232 經》:「佛告三彌離提:『眼空── 常、恆、不變易法空,我〔、我〕所空;所以者何?此性自 爾。若色、眼識、眼觸,眼觸因緣生受,若苦、若樂、不苦 不樂,彼亦空──常、恆、不變易法空,我〔、我〕所空; 所以者何?此性自爾。耳、鼻、舌、身、意亦復如是。.... 』」(註 181) 透過緣起之此有故彼有,有為法住,法爾如是;透過緣 起之此無故彼無,涅槃無為,法爾如是。蓋緣起法者,非佛 所作,亦非餘人所作,彼如來出世及未出世,法界常住故; 如是,《施設論》及《大毘婆沙論》說:「本性空」,《摩 訶般若波羅蜜經》說:「性空」(註 182) (二十一) 無所有空(`Sk.akincanya-sunyata`)、無所行空 、無事空 1.《雜阿含 567 經》:「貪者是〔有〕所有,恚、癡 者是〔有〕所有;無諍者是無所有。復次,無諍者空於貪, 空於恚、癡,空常、住,不變易〔法〕空,非我、非我所。 」(註 183) ─────────── (註 178) 見大正.27-540上;《阿毘曇毘婆沙論》譯作: 「無始空」。 (註 179) 《摩訶般若波羅蜜經》:「何等為無始空?若法 初來處不可得,非常非滅故;何以故?性自爾。 是名無始空。」(見大正.8-250下) (註 180) 見大正. 2-85中。 (註 181) 見大正. 2-56中。 (註 182) 《摩訶般若波羅蜜經》卷五:「何等為性空?一 切法性,若有為法性若無為法性,是性非聲聞、 辟支佛所作,非佛所作,亦非餘人所作;是性性 空,非常非滅故。何以故?性自爾;是名性空。」 (見大正.8-250下) (註 183) 見大正. 2-150上。 160 頁 2.《S.41,7.Godatta.》「Rago bhante kincanam doso kincan=am moho kincanam`,(諸尊!貪是有所有,恚 是有所有,癡是有所有;)..`Yavata kho bhante akincanna cetovimuttiyo`(哦!諸尊!就無所有心解脫而言 ,)`akuppa tasam cetovimutti aggam akkh=ayati`.(不動 心解脫被稱為其等〔解脫〕之首。)`Sa kho pana ak-uppaceto vimuttisunna ragena sunna dosena sunna mohena`.(復次, 彼不動心解脫以貪是空、以恚是空、以癡是空也。)」(註 184) 由「無色禪那 (`aruppajjhana`) 」,度識無邊處想達 「無所有處等至 (`akincannayatana samapatti`)」,出定 作觀而成就「空於貪,空於恚、癡,空常、住,不變易法空 ,非我、非我所。」如是具足住於「無所有、無諍」;宜謂 「無所有空」。 然《施設論》名為:「無所有空」(註 185)或「無所行 空」(註 186)是指無諍之無所有,或另有所指,尚無資料可 斷定;《雜阿毘曇心論》指無彼彼物,謂「無事空」。 (註 187) (二十二) 散空(`Sk.anavakara-sunyata`) 1. 《雜阿含 122 經≒ S.23,2.Satto. 》: 「佛告羅 陀:『我說於色境界,當散壞、消滅;於受、想、行、識境 界,當散壞、消滅。....』」(註 188) 龍樹菩薩引此《經》證明「散空」:「如經中說:『佛 告羅陀:「此色眾破壞、散滅令無所有;餘眾亦如是。」』 是名散空。」(註 189) 2. 《雜阿含 301 經= S.12,15.`Kaccayanagotta`.》 :「世間集如實正知見,若世間無者不有;世間滅如實正知 見,若世間有者無有。」(註 190) 龍樹菩薩引此《經》亦證明「散空」:「如迦旃延經說 :『觀集諦則無「無見」;觀滅諦則無「有見」。』如是種 種因緣,是名散空。」(註 191)有為法依緣而起,亦依緣而 滅;有為法終究離散歸空。 ─────────── (註 184) 見SⅣ.p.297。 (註 185) 《阿毘曇婆沙論》引《施設經(論)》 (見大正.28-347下) (註 186) 《阿毘達磨大毘婆沙論》引《施設論》 (見大正.27-540上) (註 187) 見大正. 28-925下。 (註 188) 見大正. 2-40上;SⅢ.p.189。 (註 189) 見大正. 25-292上。 (註 190) 見大正. 2-85下;SⅡ.p.17。 (註 191) 見大正. 25-292上。 161 頁 (二十三) 自相空(`Sk.svalaksaa-sunyata`) 1. 《雜阿含46經》:「若可礙、可分是名色受陰.... 諸覺相是受受陰....諸想是想受陰....為作相是行受陰.... 別知相是識受陰....」(註 192) 2. 《 S.22,79.`Siha`.(2) 》「`'Ruppati'ti kho bhikkhave tasma'rupan'ti vuccati`.(哦!諸比丘!『惱 壞之』云云,因此,『色』被稱呼。) ....`'Vediyanti'ti kho bhikkhave tasma 'vedana' ti vuccati`.(哦!諸比丘 !『感受之』云云,因此,『受』被稱呼。) .... `'Sanjanati'ti kho bhikkhave tasma 'sanjana'ti vucc=ati`.(哦!諸比丘!『想念之』云云,因此,『想』 被稱呼。) .. 'Sankhatam abhisankharonti'ti kho bhikkhave tasma 'sankha=ra'ti vuccati`.(哦! 諸比丘! 『對造作眾現行之』云云,因此,『諸行』被稱呼。).... 'Vijanai'ti kho bhikkhave tasma'vi=nnanan'ti vuccati`. (哦!諸比丘!『識別之』云云,因此,『識』被稱呼。) ....」(註 193) 《摩訶般若波羅蜜經》對五陰之「法相」非固有、無不 變之自相,依緣集起,依功能命名;而言:「何等為自相空 ?自相名色──壞相,受──受相,想──取相,行──作 相,識──識相;如是等有為、無為法各各自相空,非常非 滅故。何以故?性自爾。是名自相空。」(註 194) (二十四) 諸法空(`Sk.sarva-dharma-sunyata`) 1. 《A.10,58.`Mula`.》「`Chandamulaka avuso sabbe dhamma`,(諸賢!一切諸法是依諸欲為根本;).... phassasamudaya sabbe dha=mma`,(一切諸法是依諸觸集起; ) ....」(註 195) 2.《中阿含113.諸法本經》:「一切諸法以欲為本.... 以更樂(更樂,觸之異譯)為和....」(註 196) 「狹義之一切諸法」,以有情之立場敘述,無明觸及三 界欲貪所展現之世間一切諸法;亦即:五陰,六內、外處, 十八界謂「一切諸法」。如是,一切諸法緣生、緣滅,一切 諸法空、無我;是故,《摩訶般若波羅蜜經》言:「何等為 諸法空? ─────────── (註 192) 見大正. 2-11中下。 (註 193) 見SⅢp.p86f。 (註 194) 見大正. 8-250下。 (註 195) 見AⅤ.p.107。 (註 196) 見大正. 1-602下。 162 頁 諸法名色、受、想、行、識,眼、耳、鼻、舌、身、意,色 、聲、香、味、觸、法,眼界、色界、眼識界....乃至意界 、法界、意識界;是諸法,諸法空,非常非滅故。何以故? 性自爾。是名諸法空。」(註 197)如是「諸法空」與 〈§二.( 六 ) 〉「一切空」名異義同。 (二十五) 不可得空(`Sk.anupalambha-sunyata`) 1. 《雜阿含23經》:「佛告羅*侯羅:『....當觀若所 有諸色──若過去、若未來、若現在、若內、若外、若粗、 若細、若好、若醜、若遠、若近,彼一切悉皆非我、不異我 、不相在;如是平等慧正觀。如是,受、想、行、識──若 過去....如是平等慧如實觀。如是,羅侯羅!比丘如是知、 如是見;如是知、如是見者,於此識身及外境界一切相,無 有我、我所見、我慢使繫著。羅侯羅!比丘若如是於此識身 及外境界一切相, 無有我、我所見、我慢使繫著者,(此) 比丘是名斷愛欲、轉去諸結、正〔慢〕無間等、究竟苦邊。 』」(註 198) 2. 《雜阿含199經》:「佛告羅侯羅:『....〔當觀〕 諸所有眼──若過去....若近,彼一切悉皆非我、不異我、 不相在;如實〔平等慧〕正觀。羅侯羅!耳、鼻、舌、身、 意亦復如是。羅侯羅!如是知、如是見我此識身及外一切相 ,我、我所、我慢使繫著不生;羅侯羅!如是比丘(超)越於 二、離諸相、寂滅、解脫。羅侯羅!如是比丘斷諸愛欲、轉 去諸結....究竟苦邊。』」 (註 199) 3. 《雜阿含465經》:「佛告羅侯羅:『....〔當觀〕 於所有地界──若過去....若近,彼一切悉皆非我、不異我 、不相在;如實知水界、火界、風界、空界、識界亦復如是 。....究竟苦邊。」(註 200) 《摩訶般若波羅蜜經》:「何等為不可得空?求諸法不 可得,是不可得空,非常非滅故;何以故?性自爾。是名不 可得空。」(註 201)陰、處、界即是狹義之諸法。龍樹菩薩 即以眾──五陰、界──六界、入──六內處中,我法、常 法不可得故,名為「不可得空」;又言:「(行者)不得三毒 、四流、四縛、五蓋、六愛、七使、八邪、九結、十惡,諸 弊、惡、垢、結等都不可得故,名為不可得空。」(註 202) ─────────── (註 197) 見大正.8-250下。 (註 198) 見大正.2-5上中。 (註 199) 見大正.2-51上。 (註 200) 見大正.2-118下∼119上。 (註 201) 見大正.8-250下。 (註 202) 見大正.25-295下。 163 頁 (二十六) 無法空 (`Sk.abhava-sunyata`) (二十七) 有法空(`Sk.svabhava-sunyata`) (二十八) 無法有法空(`Sk.abhava-svabhava-sunyata`) 《雜阿含 301 經》:「佛告 * 散陀迦旃延:『世間有 二種依──若有、若無,為取所觸;取所觸故,或依有或依 無。若無此取者,心境繫著使不取、不住、不計我;苦生而 生,苦滅而滅,於彼不疑、不惑,不由於他而自知。是名正 見、是名如來所施設正見;所以者何?世間集如實正知見, 若世間「無」者不有;世間滅如實正知見,若世間「有」者 無有。是名離於二邊,說於中道;所謂:此有故彼有,此起 故彼起──謂,緣無明行....乃至純大苦聚集;無明滅故行 滅....乃至純大苦聚滅。』」(註 203) 《阿含經》依無自性(空相應)緣起說「有」、說「無 」;異學乃依自性(非空相應)非緣起而有二種依──執「 有」、執「無」。龍樹菩薩據此言:「無法空者,有人言: 『無法名法已滅。』是滅無故,名無法空。有法空者,諸法 因緣和合生,故無有法;有法無故,名有法空。無法有法空 者,取無法有法相不可得;是為無法有法空。復次,觀無法 有法空故,名無法有法空。」(註 204) 今將所述「種種空」表解如下: ─────────── (註 203) 同註(190)。 (註 204) 見大正.25-296上。 164 頁 ┌───────────┐ │ 種種空 之 表解(二) │ ┌───────┴───────────┴──────┐ 《阿含經》《無礙 《舍利 《施設論》《摩訶般若 《雜阿毘 解道》 弗阿毘 《大毘婆 波羅蜜經》曇心論》 曇論》 沙論》 《大智度論》 1.內空‥‥12.內空‥1.內空‥1.內空‥‥1.內空‥‥ 1.內空 2.外空‥‥13.外空‥2.外空‥2.外空‥‥2.外空‥‥ 2.外空 3.內外空‥14.俱空‥3.內外‥3.內外空‥3.內外空‥ 3.內外 ﹕ 空 空☆ ﹕ 2.空空‥4.空空‥‥‥‥‥‥4.空空 ﹕ ﹕ ﹕ ﹕ 4.有為空‥7.有為空‥ 4.有為空 ﹕ ﹕ ﹕ 5.無為空‥8.無為空‥ 5.無為空 ﹕ ﹕ ﹕ ﹕ 9.畢竟空‥ 6.有為無 ﹕ ﹕ ﹕ ﹕ 5.大空 ﹕為空☆ ﹕ ﹕ ﹕ 6.無始空 10.無始空 ﹕ ﹕ 3.行空 ﹕ ﹕ ﹕ ﹕ ﹕ 4.變易空 ‥‥‥‥‥‥‥‥11.散空 ﹕ ﹕ ﹕ ﹕ 7.本性空 12.性空 ﹕ ﹕ ﹕ ﹕ 8.無所有空‥‥‥‥‥ 7.無事空 ﹕ 6.相空 ‥‥‥‥‥‥‥‥‥13.自相空 ﹕ ﹕ 7.鎮伏空﹕ ﹕ ﹕ ﹕ ﹕ 8.彼分空﹕ ﹕ ﹕ ﹕ ﹕ 9.正斷空﹕ ﹕ ﹕ ﹕ ﹕ 10.安息空﹕ ﹕ ﹕ ﹕ ﹕ 11.出要空﹕ ﹕ ﹕ ﹕ ﹕ 15.同分空﹕ ﹕ ﹕ ﹕ ﹕ 16.異分空﹕ ﹕ ﹕ ﹕ ﹕ 17.尋求空﹕ ﹕ ﹕ ﹕ ﹕ 18.攝受空﹕ ﹕ ﹕ ﹕ ﹕ 19.獲得空﹕ ﹕ ﹕ ﹕ ﹕ 20.通達空﹕ ﹕ ﹕ ﹕ ﹕ 21.一性空﹕ ﹕ ﹕ ﹕ ﹕ 22.異性空﹕ ﹕ ﹕ ﹕ ﹕ 23.忍空 ﹕ ﹕ ﹕ ﹕ ﹕ 24.確立空﹕ ﹕ ﹕ ﹕ ﹕ 25.深解空﹕ ﹕ ﹕ ﹕ ﹕ ﹕ ﹕ ﹕ 15.不可得空 ﹕ ﹕ ﹕ ﹕ ﹕ 16.無法空 ﹕ ﹕ ﹕ ﹕ ﹕ 17.有法空 ﹕ ﹕ ﹕ ﹕ ﹕ 18.無法有法空☆ 4.大空 ﹕ ﹕ ﹕ ﹕ ﹕ 5.世間空 ‥1.世間空☆ ﹕ ﹕ ﹕ 6.一切空 ‥﹕‥‥ 5.大空‥﹕‥‥‥ 14.諸法空☆ ﹕ 7.第一義空26.勝義空6.第一義9.勝義空 6.第一義空 8.第一 8.究竟無上- 空 義空 -清淨之空 5.最上空 ‥‥‥10.空空‥(18.空空)△‥9.空空 165 頁 ※ 0. 表中,橫向虛線相連者,空義相同或類似。 ※ 1. 內空、外空、內外空(俱空),此等三種空之類集,從 《中阿含191大空經》開始,經過《阿毘曇》...乃至 《大乘經、論》 (除《無礙解道》例外)皆列於類集 之首三位;為發趣種種「空觀」之基礎。 ※ 2. 勝義空(第一義空)、究竟無上清淨之空、 (多數之「 空空」) 等,列於末二位;為逮得種種「空觀」之究 竟成就。 ※ 3.「大空」在《阿含經》、《阿毘曇》及《大乘經、論》 名同而異義。 ※ 4. 《雜阿含經》及《相應部經 Samyutta-nikaya》皆有 「世間空、一切空、第一義空」之名相;然而,「大 空」惟出現於《雜阿含經》,「究竟無上清淨之空」 惟出現於《尼柯耶》。「世間空、一切空、第一義空 、大空、究竟無上清淨之空」都是「空義」之精髓; 出自「初期佛教」之「佛法」。 ※ 5. 《無礙解道》注重修心、發慧、離染、證解脫而將「 鎮伏空、彼分空、正斷空、安息空、出離空、內空、 外空、俱空、同分空、異分空、尋求空、攝受空、獲 得空、通達空、一性空、異性空、忍空、確立空、深 解空 」等觀空之分析。 ※ 6. 「無所有空」與「無事空 」、「變易空」與「散空 」,各為同義異名。 ※ 7. 《阿含經》之「一切空」、《舍利弗阿毘曇論》之「 大空」與《摩訶般若波羅蜜經、大智度論》之「諸法 空」,各為同義異名。 ※ 8. ☆號,內外空、有為無為空、無法有法空、諸法空等 各行,同為「一切法空」。 ※ 9. △號之前,「(18. 空空)」依《大智度論》義:「以 空破十七空,故名為空空。」補上。 ※10. 說明「空空」之理由,各《經》《論》間,互有異、 同。 ※11. 《經、論》類集空之名相,排列之次序互有異、同之 處;正表示「觀空」之方便,各有部分相同亦有部分 相異。各各相應於結集者、著作者、編集者之根機、 性行矣。 以上,〈本篇論文〉首先敘述代表「初期佛教」之《四 部阿含經》及《 `Panca nikaya` 》之種種空「名相」之法 說、義說。其次,言及「部派佛教」及「大乘佛教」《經、 論》部分繼承「初期佛教」對空名相之法說、義說;另有依 「初期佛教」之《經》教,對空附加新義或創新名相,適應 時代教化亦一併略說。最後,各《經、論》「空類集之內容 、次第、相互同異」以「表解」整理。 初期佛教《相應阿含修多羅》詳論「無我」略言「空」 ,到《四部阿含》集成時,對「空」之《記說》多處出現; 而「以『空』代替『無我』之演變」之證明,以及有關「空 三昧」、「空觀」及「其他空之教說」,當於續篇報告。 [ 本篇論文曾於本所研究員論文研討會中提出討論,承 蒙同事們熱烈討論並有所指教,在此再次道謝!] 166 頁 The `Desana` and Vibhanga of `Sunna` in Early Buddhism Yang Yu-wen Research Fellow, Chung-Hwa Intitute of Buddhist Studies Summary Ven, Yin-shung's masterpiece "The Exploration of `sunna`" elucidates fluently the `sunna` of `agama`, Sectarian, Prajnna and even Nagarjuna. This work leads scholars to understand the meaning of `sunna` and inspires the author of this paper to read again the four `agamas` and the five nikayas. This paper is thus resulted. Ven, Yin-shung says, "The `sunna` of `agama` is the way of liberation which emphasizes on practice. "His enlightening view is mainly based on this opinion. He also touches on the `desana` and `vibhanga` of `sunna`. Regarding the classification of `sunna`, he describes, following the development of Indian Buddhism, in two chapters--the `Sunna` of Sectarian Buddhism and the `sunna` of Prajnna. Thanks to these clarifications, this paper intends to make a review and discussion on the `desana` and vibhanga of `sunna` as contained in the four `agamas` and the five nikayas. Firstly, this paper refers to the Pali nikayas and the Chinese `agamas` to explain the meanings of `sunna` . Secondly, in `agamas` and nikayas there are already "the separate establishment" or "classification" of "internal `sunna`, external `sunna`, internal-external `sunna`, worldly `sunna`, great `sunna`, ultimate truth `sunna`, absolute-unsurpassed-purified `sunna`, etc." The instructions and explanations of `sunna` are made in order to cultivate the mind, to understand the Reality, to purify one's wisdom and view, and, to realize nirvana. Therefore, the original meaning of the term "`sunna`" was extended or even new term was 167 頁 invented in later ages of Sectarian Buddhism and `Mahayana` Buddhism. These "extended meanings" and "invented meanings" can be clearly traced back to `agama` or nikaya. Due to the limitation of space, this paper only deals with the above-mentioned problems by referring to the `sutras` and abhidharmas. In future, the author will write another paper to prove that while primitive Buddhism drew up the anguttara nikaya, "'`sunna`' was used to replace 'non-self'". As to "the correct practice of the `sunna` samadhi and the `sunna` view" and "other teachings regarding `sunna` " will be treated at la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