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淨則佛土淨」之考察
釋惠敏
中華佛學學報第10期
1997年 7 月出版
中華佛學研究所發行
頁25∼44
頁25
提要
《維摩詰經》「心淨則佛土淨」之說與古來的「唯心淨
土」, 乃至現代的「人間淨土」之主張有密切的關係。
漢傳佛教之諸注解家如何解釋此篇經文?「心淨則佛土淨」之
命題為何可以成立?此「淨土行」之具體內容為何?如何論此
「淨土行」之階漸與次第?其與「心淨故眾生淨」有何關係?
吾人是否能依此而作為《維摩詰經》是「唯心論」的證據?作
何解釋?本文考察、比較現存諸漢譯本與諸注疏之解釋,並參
考《大智度論》等相關佛典的說明,以及今人之研究成果來討
論以上諸問題後,有如下幾點的結論︰
一、多羅三藐三菩提心」的菩薩為「成就眾生」故,必須「願
取佛國」,修行「淨佛國土」。
二、十八「淨土之行」︰行淨則眾生淨,眾生淨則佛土淨·菩
薩依十八種「淨土之行」令自與彼眾生皆「行淨」,故說
「行淨則眾生淨」。 如是同行眾生(眾生淨)來生菩薩成
佛之國土,故說「眾生淨則佛土淨」。
三、《遠記》、《吉疏》依《肇注》「淨土行之階漸說」,配
以菩薩之種姓位、 解行位.... 七地(成就眾生)、八地
(佛土淨)、 九地(佛土淨)、十地(智慧淨)、金剛心
等覺地(心淨)、佛地(一切功德淨)之菩薩三階位漸次
。但與《大智度論》之七地(自利具足)、八地、九地(
自利利他,所謂教化眾生,淨佛世界)的說法不同。
四、若依《玄譯》與《基疏》,則是以「十八種淨土行─清淨
有情─嚴淨佛土─轉法輪度化有情」之模式說明。這與《
大智度論》中所引《般若經》所說「饒益一切眾生已淨佛
國土。淨佛國度己得一切種智。得一切種智已轉法輪,轉
法輪已安立眾生於三乘,令入無餘涅槃」的說明。
五、「心淨則佛土淨」不可解釋為︰自心淨,則淨土「自成」,
而是心淨則生淨則佛土淨。其關鍵點在於「眾生淨」。
頁26
六、「心性本淨」應採取如《般若經》與中觀的思想,作作「
非心」、「是心非心」、「空寂心」的解釋, 比較合乎
《維摩詰經》的根本思想。 《基疏》「心淨」解釋為淨
化「第八阿賴耶識」,「淨」若解釋為淨化之「行淨」而
非「本淨」是正確的解釋; 但將「心淨」之「心」解釋
為「第八阿賴耶識」則是屬於瑜伽派的看法。
「參考文獻與略號」
大= 大正新修大藏經。
田村 1997=田村芳朗。「三種淨土觀」。 《佛教ズやんペ淨
土思想》。 東京︰日本佛教學會。
印順 1989 =印順。《修定──修心與唯心秘密乘》。臺北︰
正聞出版。
長尾 1983 =長尾雅人譯注。改版《維摩經》。東京︰中公文
庫。
L / Boin 1976 = Boin, Sara.The Teaching of
Vimalakirti(Sacred Books of the
Buddhists; SBB31), London: PTS.
譯自 Lamotte, Etienne. 1962.
L'Enseignement de Vimalakirti
(Vimalakirtinirdesa)traduit et
annote (Bibliotheque du Museon,
Vol. 51) Louvain.
L / B /郭 1990 =郭忠生譯。 《維摩詰經序論》南投︰諦
觀雜誌社。 譯自 L / Boin 1976 之序
論。
藤田 1970 =藤田宏達·《原始淨土思想之研究》。東京:岩
岩波書店·
本文曾於 1997 年 7 月 19 ∼ 21 日「第三屆中華國際佛學
會議」口頭發表
關鍵詞: 1《維摩詰經》 2. 心淨 3. 成就眾生 4 淨佛國土
頁27
前言
眾所周知, 所謂「心淨則佛土淨」之說, 是出於羅什(
344 ∼ 413 )之漢譯《維摩詰經》( 406 譯,以下略稱《什
譯》中,佛告寶積菩薩︰「是故,寶積!若菩薩欲得淨土,當
淨其心,隨其心淨則佛土淨」。(1)漢傳佛教之諸注解家如何解
釋此篇經文?「心淨則佛土淨」之命題為何可以成立?此「淨
土行」之具體內容為何?如何論此「淨土行」之階漸與「心淨
故眾生淨」有何關係?吾人是否能依此而作為《維摩詰經》是
「唯心論」證據?心淨」應作何解釋?本文將考察、比較現存
諸漢譯本, 例如︰東吳支謙之《維摩詰經》( 222 ∼ 229,
以以下略稱《吳譯》)、《什譯》、玄奘之《說無垢稱經》(
650 譯,《奘譯》), 以及諸注疏, 例如︰羅什之弟子僧肇
(374? ∼ 414 )之《注維摩詰經》以下略稱《肇注》)、淨
影寺慧遠( 523 ∼ 592 )之《維摩義記》(以下略稱《遠記
、吉藏( 549 ∼ 623 )之《維摩經義疏》(以下略稱《吉疏
》)、玄奘之高足窺基( 632 ∼ 682 )之《說無垢稱經疏》
(以下略稱《基疏》)之解釋,並參考《大智度論》等說明,
以及今人之研究成果來討論以上諸問題。
一、 菩薩淨土之行與發菩提心
由於「心淨則佛土淨」之說是佛對寶積菩薩所問「菩薩淨
土之行」的回答,所以我們先回溯如下所引此問題的源頭。
《什譯》世尊! 是五百長者子皆以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
提佛心, 願聞得佛國土清淨,唯願世尊說諸菩薩
淨土之行。 (大 14, 538a15 ∼ 18 )(2)
《奘譯》如是五百童子菩薩, 皆已發趣阿耨多羅三藐三菩
提, 彼咸問我嚴淨佛土,唯願如來哀愍為,云何
菩薩修淨佛土? (大 14, 559a5 ∼ 7 )
──────────
1.大 14, 538c4 ∼ 5。
《吳譯》「如是童子!菩薩欲使佛國清淨, 當以淨意故,作
如應行 」(大 14,520b21 ∼ 23 )。
《奘譯》「諸善男子!是故菩薩若欲勤修嚴淨佛土, 先應方
便嚴淨自心。所以者何?隨諸菩薩自心嚴淨,即是如是嚴淨
佛土」(大 14,559c23 ∼ 25 )。
2.《吳譯》此五百童子皆有決定無上正真之道, 願聞得佛土清
淨,惟佛解說如來佛國清淨之行土」(大 14,520a4 ∼ 6 )
頁28
首先,應注意漢譯「佛土」之梵語,是 "buddha-Ksetra"
(佛土,佛國土),即佛所教化的世界之意,如娑婆世界是釋
迦佛之國土, 極樂世界是彌陀佛之國土(藤田 1973, 507 ∼
512;田村 1977, 17 ∼ 19 )。 「佛土」的一般範圍則如《
大智度論》所說︰「佛土者是百億日月、百億須彌山、百億四
天王等諸天是名三千世界。如是等無量無邊三千大千世界是名
為一佛土。佛於此中施作佛事.... 」(大 25, 7086b23 )。
其次,「菩薩淨土行」(或「菩薩修淨佛土」)是出自於「
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菩薩所問的問題。若是二乘(聲聞
、辟支佛),則如《法華經》所說︰聲聞弟子們「自謂已得到
涅槃,無所堪任,不復進求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 但念
空、無相、無作,於菩薩法遊戲神通,淨佛國土,成就眾生,
心不喜樂」(大 9, 16b13 ∼ 17 )其重頌誦部分亦說︰「我
等內滅,自謂為足,唯了此事,更無餘事;我等若聞,淨佛國
土,教化眾生,都無欣樂,所以者何?一切諸法,皆悉空寂,
無生無滅」(大 9, 18b24 ∼ 28 )。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心」的菩薩必須修行「淨佛國土」。
二、為「成「願取佛國」
對於何謂「菩薩佛土」(《奘譯》「菩薩嚴淨佛土」)的
問題,《維摩詰經》先總答,如《什譯》云︰「眾生之類是菩
薩佛土」(《奘譯》「諸有情土是為菩薩嚴淨佛土」),再如
下表所示分作四項(或五項)說明,並且以「空地造立宮室,
隨意無礙,若於虛空終不能成」之譬喻,說明成就眾生與願取
佛國的關係;後以「菩薩如是為成就眾生故,願取佛國」作為
結論(《什譯》大 14, 538a21 ∼ 29; 《奘譯》「菩薩如是
知一切法皆如虛空,唯為有情增長饒益,生淨功德,即便攝受
如是佛土」(大 14, 559a13 ∼ 27 )。
其理由如《肇注》云︰「土之淨者,必由眾生」(大 38,
335b15f. ),而《基疏》(3) 也說︰各種有情的國土是菩薩
修行所嚴淨將來成佛之土,如一般世俗所說「人為邦本,本固
邦寧」。所以,所謂「淨土」,不只是將「器世間」(環境)
莊嚴成「寶方」(七寶所成的地方),將「有情世間」淨化成
「菩薩」才是根本。
───────────
3.《基疏》凡土有情世間, 二、器世間·聖土有二︰一、菩
薩,二、寶方·合此二種,假名為土。離有情等,無別土故
。由有有情,方有器界。有情成菩薩,器界變寶方。菩薩本
欲化諸出世,令得出世,方便變穢而為寶方。根本不為變器
成淨土,器是末故,所以今標諸土有情,是為菩薩修行所嚴
清淨佛土·故俗亦言人為邦本,本固邦寧,即同於此。舊云
眾生之類是菩薩佛土,文義不同,嚴淨當來成佛之土,名淨
佛土,非菩薩時,已名佛土。(大 38, 1023 a29 ∼ b9 )
頁29
┌────────────┬─────────────┐
│ 《什譯》 │ 《奘譯》 │
├────────────┼─────────────┤
│(1) 隨所化眾生而取佛土 │(1)隨諸有情增長饒益,即便 │
│ │ 受嚴淨佛土 │
│(2) 隨所調伏眾生而取佛土│(2)隨諸有情發起種種清淨功 │
│ │ 德,即便攝受嚴淨佛土 │
│ │(3)隨諸有情應以如是嚴淨佛 │
│(3) 隨諸眾生應以何國人佛│ 土而得調伏,即便攝受如 │
│ 智慧 而取佛土 │ 是佛土 │
│(4) 隨諸眾生應以何國起菩│(4)隨諸有情應以如是嚴淨佛 │
│ 薩根而取佛土 │ 土悟入佛智,..... │
│ │(5)隨諸有情應以如是嚴淨佛 │
│ │ 土起聖根行,(4).. │
└────────────┴─────────────┘
┌────────────┬─────────────┐
│所以者何? │所以者何?諸善男子! │
│菩薩取於淨國皆為饒益眾生│菩薩攝受嚴淨佛土,皆為有情│
│故 │增長饒益,發起種種清淨功德│
└────────────┴─────────────┘
┌────────────┬─────────────┐
│譬如: │譬如: │
│有人欲於空地造立宮室,隨│有人欲於空室或復莊嚴,隨意│
│意無礙。 │無礙。 │
│若於虛空終不能成 │若於虛空終不能成。 │
└────────────┴─────────────┘
┌────────────┬─────────────┐
│ │菩薩如是知一切法皆如虛空,│
│菩薩如是為成就眾生故,願│唯為有情增長饒益,生淨功德│
│取佛國。 │,即便攝受如是佛土。 │
│願取佛國者非於空也。 │攝受如是佛土者非於空也。 │
└────────────┴─────────────┘
如是, 為成就眾生故,願取佛國之行,也是菩薩不同於二乘
(聲聞、辟支佛)之處,如《肇注》︰「淨土必由眾生,譬立
宮必因地。無地、無眾生,宮、土無以成。二乘澄神眾生,故
無淨土」(大 38, 335b11 ∼ 14 ),或依《大智度論》中解
解釋《般若經》:「舍利弗!空行菩薩摩訶薩不墮聲聞、辟支
佛地,能淨佛土,成就眾生」(大 25, 334c20 ∼ 22 )之經
句時,云︰「但行空墮聲聞、辟支佛地,行不可得空,空亦不
可得則無處可墮」(大 25, 335a18ff. )等說明亦可知。
其次,有關佛土果報不只是菩薩行業清淨自得,而須立願
取佛土的問題,《大智度論》中,對於「佛土願」有如下之問
答(大 25,108b14 ∼ c20 )︰
問曰︰諸菩薩行業清淨自得淨報,何以須立願,然後得之
?譬如田家得榖豈復
──────────
4. 《基疏》「得聖根者菩提心, 得聖行者此後行」(大 38,
1023c24f.)
《肇注》「佛慧:七住所得無生慧。菩薩根︰六住已下菩提
心」(大 38, 335a13f. )。
頁30
待願?答曰︰作福無願,無所標立·立願為導,御能有所成。
·譬如銷金隨師所作,金無次,莊嚴佛世界事大,獨行功德不
能成故,要須願力。譬如︰牛力雖能挽車,要須御者能有所至
,淨佛世界亦復如是。 福德如牛,願如御者....
所以,《基疏》總諸經論說:「佛土因者,一由善根,二
由大願。若不修善根,淨土無因。不發大願,佛土無緣。因緣
具足,方感果故。 .... 要修眾行,以願為資。 .... 」(大
38, 1029b17ff. )
三、之行」︰行淨則眾生淨, 眾生淨則佛
《肇注》如前所引「土之淨者,必由眾生」,接著又說︰
「眾生之淨,必因眾行。直舉眾生,以釋土淨。今備舉眾行,
明其所以淨也。夫行淨則眾生淨,眾生淨則佛土淨。此必然之
數,不可差也」(大 38, 335b15 ∼ 19 )所謂「行淨」有十
八種(《什譯》有十七種),即十八「淨土之行」,如下表所
是以「○○(例如 ぇ 直心)是菩薩淨土。 ·菩薩成佛時,
○○(例如ぇ不諂)眾生來生其國」(《什譯》。《奘譯》以
「○○土是為菩薩嚴淨佛土。菩薩證得大菩提時,○○生其國
」)的句型與內容來說明菩薩「化緣相」(因行)與「果報相
」(得果)的關係。
┌────────────┬─────────────┐
│ 《什譯》句型 │ 《奘譯》句型 │
├────────────┼─────────────┤
│「直心」是菩薩淨土。 │「發起無上菩提心土」是為菩│
│ 菩薩成佛時, │ 薩嚴淨佛土。 │
│「不諂眾生」來生其國。 │「一切發起大乘有情」 來生 │
│ │ 其國。 │
└────────────┴─────────────┘
依《肇注》解釋︰「菩薩心既直,化彼同自,自土既成,
故。 此明化緣相及故果報相連, 則佛土之義顯也」(大 38,
335b24 ∼ 25 )。 菩薩令自「行淨」,亦令彼眾生「行淨」
(化彼同自)故說「行淨則眾生淨」。如是相同淨行淨)將來
同生(同行斯集)菩薩成佛之國土,故說「眾生淨則佛土淨」
。如《大智度論》所說︰
三業清淨非但為淨佛國,一切菩薩道皆淨此三業。初淨身
口意業,後自身淨亦淨他人。何以故?非但一人,生國土
中者皆共作因緣,內法與外法作因緣,若善若不善,多惡
口業故地生荊棘,諂誑曲心故地則高下不平,慳貪多故則
水旱不調、地生沙礫;不作上諸惡故地則平正,多出珍寶
。如彌勒佛
頁31
出時,人皆行十善故地多珍寶。 ( 大 25, 708c15 ∼ 23)
《維摩詰經》「淨土行」之詳細內容(《什譯》大14,538a29
∼ b260;《奘譯》大 14, 559a39 ∼ c10;《吳譯》大 14,
520a16 ∼ b16 )如下表所示,若依次節「淨土因行」之次第
展轉關係(菩提心→意樂→加行→上意樂→止息→發起→迴向→
寂靜→.... ), 如《基疏》所解,(5) 可將《奘譯》十八種的內
容分為五段︰
┌────────────┬─────────────┐
│《什譯》十七「淨土之行」│《奘譯》十八「淨土之行」之│
│ 之內容 │ 內容(可分為五段)。 │
├────────────┼─────────────┤
│ │第一段(6)菩提心、意樂、加 │
│ │ 行、 上意樂 │
│ぉ菩提心:大乘眾生 │ぇ 發起無上菩提心上: 一 │
│ぇ直心:不諂眾生 │ 切發起大乘有情 │
│ │え順意樂土:所有不諂、不誑│
│ │ 有情 │
│ │ぉ善加行土:發起住持妙善加│
│ │ 行一切有情 │
│え深心:具足功德眾生 │お上意樂土:具足成就善法有│
│ │ 情 │
└────────────┴─────────────┘
┌────────────┬─────────────┐
│ │第二段:六度(止息諸障) │
│ │か修布施土:一切能捨財法有│
│お布施:一切能捨眾生 │ 情 │
│か持戒:行十善道滿願眾生│が修淨戒土:圓滿成就十善業│
│が忍辱:三十二相莊嚴眾生│ 道意樂有情 │
│き精進:勤修一切功德眾生│き修安忍土:三十二相莊嚴其│
│ぎ禪定:攝心不亂眾生 │ 身、堪忍柔和、寂靜有情│
│ │ぎ修精進土:諸善勇猛精進有│
│く智慧:正定眾生 │ 情 │
│ │く修靜慮土:具足成就正念、│
│ │ 正知、正定有情 │
│ │ぐ修般若土:一切己人正定有│
│ │ 情 │
└────────────┴─────────────┘
┌────────────┬─────────────┐
│ │第三段:發起 │
│(10)四無量心:成就慈悲喜│(11)四無量土:常住慈悲喜捨│
│ 捨眾生 │ 有情 │
│(11)四攝法:解脫所攝眾生│(12)四攝事土:諸有解脫所攝│
│(12)方便:於一切法方便無│ 有情 │
│ 礙眾生 │(13)巧方便土:善巧觀察諸法│
│(13)三十七道品:念處、 │ 有情 │
│ 正勤、神足、根、力、│(14)修三十七菩提分:通達一│
│ 覺、道眾生 │ 切念住、正斷、神足、│
│ │ 根、力、覺支、道支圓│
│ │ 滿有情 │
└────────────┴─────────────┘
──────────
5 《基疏》今有十八嚴淨土行,舊有十七,無此第三。十八番
中,分之為七(若將初四合為一段,則成五段)。初四如文
。以六度合,名「止息諸障」。四無量、四攝事、巧方便、
菩提分,此之四法,名「發起」。說息無暇、自守戒行、十
善業道,三名「寂靜」故。 (大 38, 1024a25 ∼ 29 )。
6 《藏譯》: ぇ意樂( aa'saya) 土、 え增上意樂
(adhyaa'saya) 土、 ぉ善加行土、お發起無上菩提心土 (
長尾 1983,18)。
頁32
┌────────────┬─────────────┐
│ │第四段:迴向 │
│(14)迴向心:得一切具足功│(15)修迴向土:其國具足眾德│
│ 德國土 │ 莊嚴 │
└────────────┴─────────────┘
┌────────────┬─────────────┐
│ │第五段:寂靜 │
│(15)說除八難:國土無有三│(16)善說息除八無暇土:其國│
│ 惡、八難 │ 離惡趣無暇 │
│(16)自守戒行、不譏彼闕:│(17)自守戒行、不譏彼土:其│
│ 國土無有犯禁之名│ 國無有犯禁之名 │
│ │(18)十善業道極清淨土:壽量│
│(17)十善:命不中夭、大富│ 決定、大富、梵行、所│
│ 梵行、所言誠諦、常以│ 言誠諦、常以軟語、眷│
│ 軟語、眷屬不離、善和│ 屬不離、善宣密意、離│
│ 諍訟、言必饒益、不嫉│ 諸貪欲、心無瞋恚、正│
│ 不恚、正見眾生 │ 見有情 │
└────────────┴─────────────┘
此十八種菩薩自淨亦淨彼眾生之「淨土行」,於《大智度
論》所引之《般若經》中(7) 也有類似的說法。 例如:
世尊!云何菩薩摩訶薩淨佛國土?佛言︰有菩薩從初發意
以來,自除身麤業,除口麤業,除意麤業,亦淨他人身口
意麤業。世尊!何等是菩薩摩訶薩身麤業、口麤業、意麤
業?佛告須菩提︰不善業若殺生乃至邪見是名菩薩摩訶薩
身口意麤業。復次,須菩提!慳貪、瞋心、懈怠心、亂心
、愚痴心是名菩薩意麤業。復次,戒不淨是名菩薩身口麤
業.... (大 25, 706c2 ∼ 9 )
《大智度論》也說︰「淨佛世界者,有二種淨·一者、菩
薩自淨其身。二者、淨眾生心,令行清淨道。以彼我因緣清淨
故, 隨所願得清淨故, 隨所願得清淨世界」(大 25 418b14
∼ 17 )。
四、淨土行之十三階位
《維摩詰經》十八淨土行之後,依《什譯》則有如下十三
種境界關係說明:
菩薩ぇ隨其直心え則能發行,隨其發行ぉ則得深心,隨其
深心お則意調伏、 隨意調伏か則如說行、隨如說行が則能
迴向, 隨其迴向き則能有方便, 隨其方便ぎ則成就眾生
隨成就眾生く則佛土淨。隨佛土淨ぐ則說法淨,隨說法淨
(11) 則智慧淨, 隨智慧淨 (12) 則其心淨, 隨其心淨則
(13) 一切功德淨。(大 14, 538b26 ∼ c4 )(8)
───────────
7 《大品般若》(大 8, 408b ∼ c ); 《放光》(大8,
136a ∼ b ); 《大般若》(大 7,411c ∼ 4c ),(大 6,
1035b ∼ 8c ),(大 7, 749c ∼ 751b )。
頁 33
《肇注》認為此乃說明「(淨佛國土)行之階漸」,因為
此段「至極深廣」,故「不可頓超」,應該「尋之有途,履之
有序」(9)。淨影寺慧遠( 523 ∼ 592 )之《遠記》順此「階
漸」之解釋, 更加配以菩薩之種姓位、解行位.... 七地(成
就眾生)、八地(佛土淨)、九地(說法淨)、十地(智慧淨
)、金剛心等覺地(心淨)、佛地(一切功德淨)之菩薩乃至
成佛十三階位漸次。其中,值得注意的是「心淨得佛一切功德
淨土」(大 38, 437c20f. ),如此則 (12) 「心淨」是指十
地之後的「金剛心」(等覺地),而「佛土淨」是指 (13) 「
佛一切功德淨土」,不同於く八地之「佛土淨」。吉藏(549
∼ 623 )之《吉疏》也承襲此解, 將此十三種境界配合菩薩
階位如下表所示(括弧內所引是其所判斷的理由)︰ (10)
──────────
8 《吳譯》菩薩ぇ已應此行便有名譽,え已有名譽便生善處,
ぉ已生善處便受其福,お已受其福便能分德,か已能分德便
行善權,が已行善權,則佛國淨,き已佛國淨,則人物淨,
ぎ已人物智,則有淨智,く已有淨智,則有淨教,ぐ已有淨
教,則受清淨。(大 14, 520b16 ∼ 21 )。
9 「上章雖廣說淨國行,而未明行之階漸;此章明至極淨深廣
,不可頓超,宜宜尋之有途,履之有序,故說發跡之始,始
於直心,終成之美,則一切淨也。 」(38, 337a25 ∼ 29)
10 《遠記》:隨其直心是種性心,種性已上心無邪偽, 故名
為直。則能發行是解行心,解行發求出世間行,故名發行。
隨其發行因前起後,得深心者,初地心也。初地以上,信樂
愍至,故曰深心。隨其深心,則意調伏,是二地行。第二地
中,持戒離過,名為調伏。故彼二地,十直心中,宣說軟心
、調伏心矣。隨其調伏,則如說行是三地行。依聞修宣,名
如說行。故三地云,如說行者乃得佛法,不可但以口言,得
淨入諸禪等。隨如說行,則能迴向,是其四五六地行,修習
順忍,趣向無生,故曰迴向。隨其迴向,則有方便,是七地
修習十方便慧,名為方便。隨其方便,則成生者,還是七地
,發起勝行,亦可七地修無量種化眾生德,名成眾生。隨成
眾生,則佛土淨是八地行,八地修習淨佛國土名佛土淨。隨
佛土淨,則說法淨,是九地行。九地辯才為人說法,名說法
淨。隨說法淨,則智慧淨,是十地行。十地成就智波羅蜜,
名智慧淨。隨智慧淨,則心淨者,金剛心淨。隨其心淨則一
切功德淨所攝。 (大 38, 437b27 ∼ c19 )
《吉疏》問︰隨其直心,終訖一切功德淨,可約位明不?答
:略擬宜之。外凡初起十信,名為直心,既有信心,則應修
行,故內凡夫,名為發行。初地已上,修治地業,名為深心
。二地持戒防惡,可為調伏。三地依聞修定,名如說行。四
地至六地,修於順忍,趣向無生,名為迴向。七地習於十方
便故,能成就眾生。八地修淨佛國土,名佛土淨。九地辨才
,為人說法,名說法淨。十地成就智波羅蜜,名智慧淨。等
覺地,即金剛心,名為心淨。妙覺地,行願既圓,故一切功
德淨。 (大 38, 930a7 ∼ 17 )
頁 34
┌────┬────────────┬─────────┐
│ │ 《遠記》 │ 《吉疏》 │
├────┼────────────┼─────────┤
│ぇ直心 │種姓已上(心無邪偽,故名 │外凡 十信 │
│ │ 為直) │ │
│え發行 │解行心(發求出世間行,名 │內凡(既有信心,則 │
│ │ 名發行) │ 應修行) │
│ぉ深心 │初地(信樂愍至,故日深心)│(初地已上為治業) │
│お調伏 │二地(持戒離過名為調伏) │(持戒防惡名為調伏)│
│か如說行│三地(依聞修定) │(依聞修定) │
│が迴向 │四五六地(修習順忍,趣向 │(修於順忍,趣向無 │
│ │ 無生) │ 生,名為迴向) │
│き方便 │七地(修習十方便慧) │(習於十方便故) │
│ぎ成生 │七地(修無量種化眾生德) │(能成就眾生) │
│く佛土淨│八地(修習淨佛國土) │(修淨佛國土) │
│ぐ說法淨│九地(辯才為人說法) │(辨才為人說法) │
│11智慧淨│十地(成就智波羅蜜 │(成就智波羅蜜) │
│(12)心淨│金剛心(金剛心淨) │等覺地(即金剛心) │
│(13)佛果│一切功德淨(佛果淨) │妙覺地(行願既圓, │
│ │ │ 故一切功德淨) │
└────┴────────────┴─────────┘
雖然這類配合菩薩階位的解釋,似乎有其適當性,但是在
《大智度論》所引的《般若經》則是說「云何菩薩淨佛世界?
淨眾生故。 .... 是為菩薩住八地中具足五法。 」(大
25,416b21 ),並且以「菩薩住七地中,破諸煩惱,自利具足
。住八地、九地利益他人。所謂教化眾生,淨佛世界,自利利
他深大故,一切功德具足」(大 25, 419b17 ∼ 20 )的解釋
來比較七地(自利具足)與八、九地(教化眾生,淨佛世界,
自利利他深大)菩薩的區別。如此,與《遠記》與《吉疏》所
說七地(教化眾生)、八地(淨佛世界)的區別有差異。此外
我們從《大智度論》︰
深心清淨故能教化眾生。何以故?是煩惱薄故,不起高心
、我心、瞋心故,眾生愛樂信受其語。教化眾生故得淨佛
世界。如《毘摩羅詰》(即《維摩詰經》)佛國品中說︰
眾生淨故世界清淨。(大 25, 657b4 ∼ 8 )
的說明,也可看出:由於菩薩深心清淨故,眾生愛樂信受其語
。菩薩容易教化眾生故眾生清淨。以眾生清淨故,因此淨佛世
界(世界清淨)。亦即是深心清淨→教化眾生(眾生清淨)→
淨佛世界 ( 世界清淨)的關係。 依此,或許可以將《維摩詰
經》中ぇ直心→え發行→ぉ深心→お意調伏→か如說行→が迴
向→き方便的部分,簡化為《大智度論》之「深心清淨」。
頁 35
五、 淨土行之十七展轉相
此段經文若依《奘譯》(11) 與《基疏》,則可以分為如下
所示三段:
(一)重述十八種淨土行之「次第展轉相」(12)
ぇ發菩提心→え純淨意樂→ぉ妙善加行→お增上意樂→
か止息(合牒前六度。 止六蔽故)→
が發起(合牒前四:無量、攝事、巧方便、菩提分法。發起
自他二勝量故)→
き迴向→
ぎ寂靜(合牒前三:息八無暇、自守戒行、十善業道。寂眾
惡故)→
(二)嚴前因感淨土果(十八種淨土行→清淨有情→嚴淨佛土)(13)
《基疏》意謂︰菩薩以十八種行教化有情離惡修善而心淨
,故有く清淨有情,「諸有情土,是佛土故」,所以有ぐ嚴淨
佛土。亦如《大智度論》所說︰
──────────
11 「諸善男子!如是菩薩ぇ隨發菩提心え則有純淨意樂, 隨
其純淨意樂ぉ則有妙善加行, 隨其妙善加行お則有增上意
樂, 隨其增上意樂か則有止息,隨其止息が則有發起,隨
其發起き則有迴向, 隨其迴向ぎ則有寂靜,隨其寂靜く則
有其清淨有情, 隨其清淨有情ぐ則有嚴淨佛土,隨其嚴淨
淨佛土 (11) 則有清淨法教, 隨其清淨法教 (12) 則有清
淨妙褔, 隨其清淨妙褔 (13) 則有清淨妙慧,隨其清淨妙
慧 (14) 則有清淨妙智, 隨其清淨妙智 (15) 則有清淨妙
行, 隨其清淨妙行 (16) 則有清淨自心, 隨其清淨自心
(17) 則有清淨諸妙功德。 」(大 14,559c11 ∼ 22 )
12 《基疏》ぇ∼ぎ自下第二顯嚴土因所為利益, 於中合有十
七轉。 分之為二,初之八轉,牒上十八番行之次第展轉相
;有後之九轉相,明嚴土因所生勝果。此初文也。舊有十三
轉,初之七轉,牒上諸番,後之六轉,嚴土所生。此中第五
轉止息者,合牒前六度,止六蔽故。此第六轉發起者,合牒
前四︰無量、攝事、巧方便、菩提分法,發起自他二勝益故
。此第八番寂靜者,合牒前二︰息八無暇、自守戒行、十善
業道,寂眾惡故。十八番中,第十六息無暇,第十七自守戒
行,嚴此二因,人無惡器。嚴餘十六因,器無惡人(大 38,
1026b24 ∼ c6 )。
13 く∼ぐ下有九轉,顯嚴土因所生勝果。 於中有二,初之兩
轉,明嚴前因感淨土果; 後之七轉,明淨土成更生勝果。
此初文也。 由嚴前因,感勝眾生,故言由此有清淨有情,
離惡而修於善, 此乃菩薩本所欣求,乃為如來佛土清淨,
諸有情土,是佛土故。 內有情界土,既為清淨,外器界土
自亦清淨, 以心淨故,佛土清淨。 (大 38, 1026c13 ∼
20 )
頁 36
若不利他則不能成就眾生。若不能成就眾生,亦不能淨佛
世界。何以故?以眾生淨故,世界清淨。(大 25, 463b2
∼ 4 )
又說︰「眾生心清淨淨,佛界清淨,佛界清淨已得佛道」(大
25, 606b7f. )。若以教化眾生行十善道為例,《大智度論》
則說︰
能淨佛世界,成就眾生者,菩薩住是空相應中無所復礙,
教化眾生令行十善道及諸善法。以眾生行善法因緣故佛土
清淨。以不殺生故壽命長,以不劫不盜故佛土豐樂,應念
即至。 如是等眾生行善法則佛土莊嚴。(大 25, 335a23
∼ 29 )
(三)淨土成更生「轉法輪度化有情」勝果(14)
得ぐ嚴淨佛土已,可將 (11) 清淨法教視為「能化利益果
」, (12) 清淨妙福∼ (17) 清淨諸妙功德則是「所化利益果
」。這又可依下表所示,從「轉法輪義」及「可施他義」兩種
觀點作說明︰
┌───────────────┬─────────┐
│ │ │
├───────────────┼─────────┤
│A:能化利益果 │ │
│ (11)清淨法教:嚴淨已便能化他 │以十地〈有情土淨〉│
│ 故有法教。 │ 教而教化之 │
│B:所化利益果 │ │
│ (12)清淨妙褔:化生妙褔,生天 │無漏褔〈十王果等種│
│ 人中 │ 種褔〉 │
───────────
14 (11)∼(17)下有七轉,明淨土成更生勝果。於中有二,初
一轉能化利益果,後六轉所化利益果。 此有二義:一是轉
法輪義。 展轉相生,故有彼情土。既有嚴淨已,便能化他
,故有法教。 法教既施,化生妙褔,生天人中。受勝褔故
,次有漏聞思修三妙慧生。妙慧生已,無漏智起。無漏智起
已,生無漏行。 無漏行生已,既八識心一切清淨〔心〕。
既淨心已,得困圓滿,無量妙德,無不具足。如是復名嚴淨
佛土。二是可施他義。彼有情土,既嚴淨已,便可以十地教化
之。有情土淨,是十地故。法教既施,有無漏褔。受十王果等
種種褔故,次後復有無分別慧生。無分別慧生已,復有後得智
生。後得智生已,無漏行生。無漏行生已,八識心淨。八識心
淨已,萬德具足,遂致作佛。此願由嚴淨土因已,感淨土果
生。感淨土果生已,此生勝果。舊經此中唯有四轉,闕無妙褔
妙行二種, 合智與慧,而為一轉。 (大 381026c21 1027a10)
頁 37
│ (13)清淨妙慧:有漏聞思三妙慧 │無分別慧 │
│ (14)清淨妙智:無漏智 │後得智 │
│ (15)清淨妙行:無漏行 │無漏行 │
│ (16)清淨自行:八識心一切清淨 │八識心淨 │
│ (17)清淨諸妙功德:得果圓滿, │萬德具足,遂致作佛│
│ 無量妙德,無不具足。 │ │
└───────────────┴─────────┘
簡言之,即是十八種淨土行→清淨有情お嚴淨佛土→轉法
輪度化有情之模式。這與《大智度論》中所引《般若經》所說
:
六、心淨則佛土淨:心淨則眾生淨,眾生淨則佛土淨
接著,《什譯》導出:「是故,寶積!若菩薩欲得淨土,
當淨其心,隨其心淨則佛土淨。 」(大 14,538c4 ∼ 5 ),
所謂︰「心淨則佛土淨」的結論。《肇注》(15)「心」與「淨
土」的關係,以視覺所見之物體的「形」正直,則「影」也端
正;視覺所聽之「聲」和雅,則「響」順耳的實例,來譬喻「
心」淨則「佛土」淨的因果「報應」關係。
對於《奘譯》:「諸善男子!是故菩薩若欲勤修嚴淨佛土
,先應方便嚴淨自心。所以者何?隨諸菩薩自心嚴淨,即得如
是嚴淨佛土。 」(大 14,559c23 ∼ 25 )的譯文,《基疏》
(16) 特別指出不可解釋為:自心淨,則淨土「自成」, 而是
「菩薩自心清淨,五蘊假者有情亦淨。內心既淨,外感有情及
器亦淨」,也就是「自心淨」→「有情淨」(眾生淨)→「佛
土淨」的關係,理由是:「有情為土,本所化故」,如本文第
二部份所論「諸有情是為菩薩嚴淨佛土」《什譯》「眾生之類
是菩薩佛土」),菩薩為「成就眾生」故「願取佛國」。所以
,我們配合本文第三部份所論:「心淨」(十八種「淨土之行
」)→「眾生淨」→「佛土淨」的觀點,對於「心淨則佛土淨
」之說,應該要注意「自心淨」→「行淨」→「有情淨」→「
佛土淨」的關係,也就是
──────────
15 「肇曰:結成淨土義也。淨土蓋是心之影響耳。 夫欲響順
必和其聲, 欲影端必正其形。 此報應之定數也。 」(大
38,337b4 ∼ 6 )。
16 「此釋所由。 諸修行者,自心嚴淨,外感有情、器土亦淨
。 自心不淨,何得淨地?所以菩薩自心清淨,五蘊假者有
情亦淨。 內心既淨,外感有情及器亦淨。《佛地經》言,
最極自在淨識為相。 故識淨時,淨土便淨。上來但說有情
為土,本所化故,不說器界。 有情土淨,器界自淨,不說
自成。」(大 38, 1027a14 ∼ 20 )
頁 38
以各種「淨土之行」令自「行淨」, 亦令彼有情「行淨」(
化彼同自),故說「行淨」→「有情淨」,如是共作淨行因緣
的有情們將來共同生於菩薩成佛之國土,故說「有情淨則佛土
淨」,不能只認為︰「自心淨」則淨土「自成」。
如此,也比較合乎於《大智度論》所引之《般若經》「世
尊!云何菩薩摩訶薩淨佛國土?佛言:有菩薩從初發意以來,
自除身麤業,除口麤業,除意麤業,亦淨他人身口意麤業。」
以及「淨佛世界者,有二種淨。一者、菩薩自淨其身。二者、
淨眾生心,令行清淨道。」以彼我因緣清淨故,隨所願得清淨
世界」的解釋(如本文第三部份之結論)。
若依此「心淨則佛土淨」的主張,則將引發舍利弗問釋迦
佛「行菩薩道時, 心不嚴淨故, 是佛土雜穢若此」(大 14,
559c27f. )。 對於此類疑問,《基疏》則以極長的篇幅,分
為八門說明「佛土義」(大 38, 1027c13 ∼ 1032c14; 同於
《大乘法苑義林章》之「佛土義」大 45,369b ∼ 374c ),
其要點是以「佛身有二︰一、生身,二、法身。若自性身、若
實受用,俱名法身,諸功德法所集故。若變化身、若他受用,
俱名生身,隨眾所宜,數現生故。一切佛土必有身居,身既有
二,故土亦然。生身土通淨穢,法身土唯清淨」等「二身二土
」、「三身三土」、「四身四土」等觀點來解釋,此與「佛身
觀」的思想有關,不是本文所討論的範圍,因此不多作說明。
此外,《基疏》引用《佛地經》之「最極自在淨識為相」
為經證,如同本文第五部份將「隨其清淨自心,則有清淨諸妙
功德」解釋為「八識心淨已, 萬德具足, ,遂致作佛」(大
38, 1027a6f. ),也將「菩薩自心嚴淨, 即得如是嚴淨佛土
」解釋為「故識淨時, 佛土便淨」(大 38, 1027a18f. )。
對於此種將「心淨」解釋為「第八識淨」的看法,「淨」作「
淨化第八阿賴耶識」之意,它是配合淨土行之實踐面(行淨)
而非「本性淨」是正確的解釋;但是於「心性本淨」之理論面
是否能不加考察地接受即是「阿賴耶識」?此問題將於下節討
論。
七、心性本淨與「非心」
與「心淨則佛土淨」類似的說法,有《維摩詰經》「弟子
品」(17)中所引用阿含經之文「如佛所說︰心垢故淨故眾生淨
」(18),並依此現象而論證「一切眾生心相無垢」(《奘譯》
心性本淨)之理論。瑜伽行學派(例如《成唯識論》即引此《
維摩詰經》之經文而證示「阿賴耶識」( alayavij~naana )
及「唯識性」( vij~naptimaatrataa )之存在(卷 4.p.154
;卷 7.316 )。
對此,比利時學者 Etienne Lamotte 不以為然。他認為︰
此處所說之「心性本淨」( pure mind )應解釋︰如《般若
經》 ".... tatha tac cittam acittam prakrtiscittasya
prabhasvara...."(Astasahasriha, p.495, 《小品》「....
所以者何?是
頁 39
心非心, 心相本淨故.... 」(大 8,537b13 ∼ 19 )中所主
張的「非心」( acittata non-mind 或「是心非心」(
cittam acittam; non-mind Mind, 亦即唯是「空寂心」(
cittabhavamatra; purely and simply, he inexistence of
thought ), 「有( atitaa;existence )、 無(
naastitaa;non-existence )不可得」, 而它與「如如」(
tathataa )不可分。 因此,《維摩詰經》是是一部純屬中觀
的經典,不應將它列為如《解深密經》、《楞伽經》、《勝鬘
經》一樣是具有唯心論傾向(idealistic tendency )的大
乘經典( cf. L / B /郭1990,;注 64; L / Boin 1976,
LXXIII, LXXVIIIff.; note45 )。
此外,從思想史發展年代前後來說,Lamotte 氏也認為︰
先有談論「光淨心」( Luminous mind )之小乘學派, 之後
才有將「光淨心」與「如來藏」、「一切眾生佛性」相結合之
新出大乘經,《維摩詰經》集時代則處於二者之間,所以,《
成唯識論》引《維摩詰經》為經證,而建立「阿賴耶識」及「
唯識性」之事是不妥當的( cf. L / B /郭 1990, 93; L
/ Boin 1976,LXXVIII )。
印順法師亦說︰
──────────
17 《什譯》「唯!優波離!無重增此二比丘罪, 當直除滅,
勿擾其。 所以者何?彼罪性不在內、不在外、不在中間。
如佛所說:心垢故眾生垢,心淨故眾生淨。 心亦不在內、
不在外、不在中間,如其心然,罪垢亦然, 諸法亦然,不
出於如。如優波離以心相得解脫時,寧有垢不?我言︰不也。
維摩詰言︰一切眾生心相無垢亦復如是。」(大 14,
541b16ff )。
《奘譯》「唯!優波離!無重增此二比丘罪,當直除滅憂悔
所犯,勿擾其心。所以者何?彼罪性不住內、不住外、不在
兩間。如佛所說:故心心雜染故有情雜染,心情淨故有情清
淨。如是,心者亦不住內,不出外,不在兩間。罪垢亦然,
如罪垢然,諸法亦然,不出於如。唯!優波離!汝心本淨,
得解脫時,此本淨心曾有染不?我言︰不也。 .... 無垢稱
言︰一切有情心性本淨曾無有染亦復如是。 」(大 14,
563b25ff. )
18 參考 L / Boin ( 1976, LXXIV ); L / B /郭(
1990, 86 ∼ 87 )「比丘們!心惱故眾生惱,心淨故眾
生淨」(大 2, 69c12 ∼ 13 ); " Cittas.mkilesaa
bhikkhave sattaa sa^mkilessanti, cittavodaanaa
sattaa visujjhanti." (「比丘們!心惱故眾生惱,心
淨故眾生淨」 SN III, p.155, 31 ∼ 32;p. 152, 8 ∼
9 )。 此段經文可見於梵本 Ratnagotravibhaga (《寶
性論》 E. H. Johnston 1950 年之校訂本 p. 67, 1 ∼
2 )與 Abhidharmadapa (《阿毘達磨燈論》 P.S.Jaini
1959 年之校訂本 p. 45, 19;p. 78, 15;p. 363, 5 ∼
6 )中則是, ” Cittasa.mkile'saat sattvaa.h
sa.mkli.syante, cittavyavadaanaad vi'sudhyante."。
此外, 阿毘達磨論典亦有引用, 如《毘婆沙》(大
27,731b11 ∼ 12 );《阿毘達磨藏顯宗論》(大 29,795b27
∼ 29 )。
頁 40
《般若經》說菩提心本性清淨,不是清淨功德莊嚴,而是
由於「是心非心」,也就是菩提心不可得。從心本空而說
心性本淨,清淨只是空性的異名,所以龍樹的《大智度論
》說︰「畢竟空即是畢竟清淨, 以人畏空, 故言清淨」
(大 25,508c )。一切法非法,一切法空,也就是說一切
法清淨。所以本性清淨是「無變異,無分別」,也是一切
法如此的。《般若經》從甚深般若──慧的立場,引部派
異論的「心性本淨」,化為一切法空性的異名,是從修行
甚深觀慧而來的。(印順,1989, 20 f. 1981, 79 ∼ 85
)
因此,《維摩詰經》之「心性本淨」與如來藏心或阿賴耶
無關,亦應採取如《般若經》與中觀的思想,作「非心」、「
是心非心」、「空寂心」的解釋,較合乎《維摩詰經》的根本
思想。《基疏》將「心淨」解釋為「第八識淨」,「淨」若解
為淨化之「行淨」而非「本淨」是正確的解釋;但將「心淨」
之「心」解釋為「第八阿賴耶識」則是屬於瑜伽行派的看法。
八、結語
根據以上對於《維摩詰經》之「心淨則佛土淨」的考察,
將可總結為如下幾點︰
一、「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的菩薩為「成就眾生」故,
必須「願取佛國」,修行「淨佛國土」。
二、十八「淨土之行」︰行淨則眾生淨,眾生淨則佛土淨。菩
薩依十八種(《什譯》十七種)「淨土之行」令自「行淨
」,亦令彼眾生(行淨)(化彼同自),故說「行淨則眾
生淨」。如是同行眾生(眾生淨)來生(同行斯集)菩薩
將來成佛之國土,故說「眾生淨則佛土淨」。
三、《遠記》、《吉疏》依《肇注》「淨土行之階漸說」,配
以菩薩之種姓位、 解行位.... 七地(成就眾生)、八地
佛土淨)、九地(說法淨)、十地(智慧淨)、金剛心等
覺地(心淨)、佛地(一切德淨)之菩薩乃至成佛十三階
位漸次。但《大智度論》則認為「菩薩住七地中,破諸煩
惱,自利具足。住八地、九地者利益他人。所謂教化眾生
,淨佛世界。自利利他,一切功德具足」,此與《遠記》
及《吉疏》所說七地(教化眾生)、八地(淨佛世界)的
區別有差異。
四、若依《奘譯》與《基疏》,則可將「淨土行之十七展轉相
」分為: ( 一 ) 重述十八種淨土行之「次第展轉相」、
、 ( 二 ) 嚴前因感淨土果(十八種淨土行→清淨有情→嚴
淨佛土)、( 三 ) 淨土成更生「轉法輪度化有情」勝果等
三段。簡言之,即是十八種淨土行→清淨有情→嚴淨佛土→
轉法輪度化有情之模式·這與《大智度論》中引《般若經》
所說「饒益一切眾生已淨佛國土。 淨佛國度已得一切種智。
得一切種智已轉
頁 41
法輪,轉法輪已安立眾生於三乘,令入無餘涅槃」(大
25, 652b1 ∼ 3 )的說明有相通之處。
五、心淨則佛土淨:心淨則眾生淨,眾生淨則佛土淨。不可解
釋為︰自心淨,則淨土「自成」,而是「菩薩自心清淨,
五蘊假者有情亦淨。內心既淨,外感有情及器亦淨」,也
就是「自心淨」→「有情淨」(眾生淨)→「佛土淨」的
關係。因此,「心淨則佛土淨」主張的關鍵點 在於「
有情淨」(眾生淨)。
六、「心性本淨」應採取如《般若經》與中觀的思想,作「非
心」、「是心非心」、「空寂心」的解釋,比較合乎《維
摩詰經》的根本思想。《基疏》將「心淨」解釋為「第八
識淨」,「淨」若解為淨化之「行淨」而非「本淨」是正
確的解釋;但將「心淨」之「心」解釋「第八阿賴耶識」
則是屬於瑜伽行派的看法。
頁 42
On "To the Extent that the Mind of a Bodhisattva
is Pure is his Buddha-land Purified"
Bhikkhu Hui-min
Associate Professor.
National Institute of the Arts
Summary
There is a very close relation between the
concept that "To the Extent that the Mind of a
Budhisattva is his Buddha-land Purified" in The
Teaching of Vimalakiirti suutra, the thought of
Mind-only Pure Land, and "Earthly" Pure Land How have
Chinese commentators interpreted this statement? How
did this statement become established? What,
concretely, is Pure land practice? How should the
stages and steps in this progress be treated? How is
this related to "The mind is pure; therefore, living
beings are pure"? May we take this statement as
evidence that The Teaching of Vimalakiirti asserts "
mind-only"? How should the "pure mind" be interpreted?
This essay examines and compares extant Chinese
translations of the suutra as well as commentators'
interpretations. I refer to explantions in
Naagaarjuna's Great Wisdom Discourse and other works
as well as researchs done by modern scholars, to reach
the following conclusions.
ぇ For the disciplining and great favour of living
beings, the bodhisattva who are on the path to supreme
and perfect enlightenment acquire Buddha-land and
practice the purification of his Buddha-land.
え The eighteen practices for the purification of
his Buddha-land: If practice is pure, living beings
are pure; if living beings are pure, his Buddha-land
is pure. By means of these eighteen practices, the
Bodhisattva purifies himself as well as all living
beings; this is why it is said, "if practice is pure,
then living beings are pure." The purified living
beings of this practice become companions and reach
his Buddha-land in their next life, which is why it is
said, "if living beings are pure, then his Buddha-land
is pure."
頁 43
ぉ The Hui-yuan's (慧遠, 523 592 ) Commentary
and Chi-tsang's (吉藏, 549 ∼ 623 ) Commentary cite
"the theory of Stages in practices for the
purification of his Buddha-land" in the Seng-chao's (
僧肇, 374? ∼ 414 ) Commentary which the match with
thethirteen Stages in the progress towards Buddhahood.
For example, the Bodhisattva Caste Stage, the
Practice Progress Stage.... the Seventh Stage is
delivering living beings, the Eighth is the
purification of his Buddha-land, the Ninth is the
purification of teaching, the Tenth is the purified
wisdom, the Diamond mind universal enlightenment Stage
is the purified mind, and the Buddha Stage is the
purified merit. However, this conflicts with
Naagaarjuna's Great Wisdom Discourse, in which the
Seventh Stage is complete selfbenefit, the Eighth and
the Ninth are benefiting self and others, teaching
living beings and his Buddha-land may be purified.
お Th Hsuan-tsang Translation and the Kui-ji's (
窺基,632 ∼ 682 ) Commentary explain by means of the
model that Eighteen practices for the purification of
his Buddha-land → Purify all feeling beings → Purify
his Buddha-land Teach to deliver living beings. This
is similar to the quote in Naagaarjuna's Great Wisdom
Discourse, form the Mahaaprajnnaa-paaramita-suutra:
"Benefit all living beings to purify his Buddha-land.
Purifying his Buddha-land, all kinds of wisdom are
attained. When the Dharma Wheel is turned, rightly
place living beings in the Three Vehicles, so that
they may attain complete Nirvana."
か "When the mind is pure, Buddha-land is pure"
may not be taken to mean that when one's own mind is
pure, the Pure Land is created automatically. Rather,
when the mind of a Bodhisattva is pure, living beings
disciplined by him are pure, when living beings are
pure; his Buddha-land is pure; the key point is the
purity of living beings.
が The "pure mind" in this statement should be
understood as the Non-mind, the Non-mind mind, the
inexistence of mind of the
Mahaaprajnnaa-paaramita-suutra and the Maadhyamika
school. This accords more closely to the basic
thinking of The Teaching of Vimalakiirti suutra. The
interpretation of the "mind" as the Eighth
Consciousness by the Kui-ji's Commentary is a kind of
viewpoint from the Yogaacaara school.
頁 44
( Th present paper was presented at the "The
Chung-Hwa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Buddhism" on
JUly 19 ∼ 21, 1997)
Key words: 1. The Teaching of Vimalakirti sutra 2.Pure
mind 3.deliver living beings 4.purify Buddha-la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