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彰所知論》傳承過程及〈情世界品〉補訂

北京清華大學文學院副教授 王啟龍

中華佛學學報
第十五期(2002.07)
頁367-397

©2002 中華佛學研究所
臺灣 臺北


Summary

 

 

頁367 《彰所知論》傳承過程及〈情世界品〉補訂

中華佛學學報第十五期(2002.07)

提要

        本文主要分兩部分:「國內外學術界對《彰所知論》的垂青與局限」和「《彰所知論》補訂」。第一部分對國內外同行在元代帝師八思巴名著《彰所知論》的研究方面取得的成果進行了簡要的總結,並指出其存在的局限與不足。在此基礎上,又結合漢藏文史料就《彰所知論》的版本及其傳承源流問題和文獻史料源流問題進行了進一步探討,提出新的目前較為合理的看法,指出前賢研究中的問題所在。

        在對漢藏文本存在的差異和原因進行討論之後,我們的主要目的是想根據《彰所知論》藏文原本對漢譯文中漏譯或譯得不完整的地方進行補訂。這一任務就是在本文的第二部分「《彰所知論》補訂」中完成。為了排印方便,藏文一律用拉丁轉寫表示,下加橫線的表示譯訂內容,沒有橫線的表示譯補內容出現的上下文,前面的數碼,圓點前的表示第幾葉,圓點後的表示第幾行;補出的漢譯文下加橫線的表示補譯的內容,沒有橫線的文字表示譯補內容出現的上下文。由於時間和篇幅的關係,這裏我們只列出〈情世界品〉的補訂內容。

 

關鍵詞:1.八思巴 2.《彰所知論》 3.版本 4.傳承源流 5.補訂

 

【目次】

一、國內外學術界對《彰所知論》的垂青與局限
(一)、關於版本及其傳承源流問題
(二)、關於文獻史料源流問題

二、《彰所知論》補訂

 

 

頁368 《彰所知論》傳承過程及〈情世界品〉補訂

中華佛學學報第十五期(2002.07)

        在藏傳佛教的眾多教派中,薩迦派可謂人們津津樂道、說不盡道不完的話題。這不僅是因為該派在西藏歷史,乃至中國歷史上的特殊地位和重要影響;[1] 而且是因為該派在宗教文化建設和發展方面的重大貢獻及其深遠影響。今天我們的論題不在前者,而在後者。我們要討論的是薩迦派的一部對佛教發展史產生過重大影響的著作──八思巴帝師為元朝皇太子真金宣講的《彰所知論》。我們擬在簡述國內外對此論的研究情況,尤其是其版本傳承源流、文獻史料來源等問題的基礎上,根據現存藏文原本對漢譯本之闕進行補訂。

一、國內外學術界對《彰所知論》的垂青與局限

        《彰所知論》的版本,可見的一般有藏文、漢文和蒙文。我們翻開《大正藏》與《頻伽藏》等漢文大藏經,就會發現小乘論部的首篇就是元朝帝師八思巴的《彰所知論》,其重要地位自不待言。漢譯本是《彰所知論》作者八思巴帝師之弟子沙羅巴所譯,[2] 凡二卷,共分五品:第一是「器世界品」(藏:snod;梵:bhājana),詳述須彌山說,即四大洲等傳統的佛教世界觀;第二是「情世界品」(藏:bcud;梵:rasa),敍述地獄、餓鬼等六道說,轉輪聖王之起源,印度佛教之興隆,釋迦尊者之世譜,進而敍述吐蕃、蒙古之王統世系與佛教傳播之狀況;第三是「道法品」(藏:lam;梵:mārga),將修行次第分為資糧道、加行道、見道、修道、無學道等五階段;第四是「果法品」(藏:vbras bu;梵:phala),述佛果之種種相,說明四沙門果乃至十力、四無上果之法;第五是「無為法品」(藏:vdus ma byas;梵:asaṃskṛta),談論無為之境界,即闡說虛空等三無為法,最後又以器世界、情世界、道法、果法、無為法等五法總攝一切所知之法。簡言之,它是一部典型的融蒙藏歷史知識和阿毗達磨佛學知識於一體的佛教綱要書。

        國內外學者緣何始終垂青於研究此論呢?對此,只要我們注意一點就足以說明問題,翻開漢文大藏經,小乘論部的首篇就是元朝帝師八思巴的《彰所知論》,係著者親傳弟子、元代著名譯師沙羅巴[3] 所譯,其重要地位也就自不待言了。在國內,早在三十年代就有專文論之;[4] 在國外,四十年代起就有人通過漢文本進行研究,並


1. 關於薩迦派及八思巴在政治上的貢獻,請參閱陳慶英(1993)、王啟龍(1998)有關章節。

2. 可見於(大正新修)《大藏經》(Taisho)論集部,卷32(No. 1645),頁226~237;頻伽精舍《大藏經》小乘論部等。

3. 關於沙羅巴,請參閱拙文〈沙羅巴譯師考述〉,載《西藏研究》1997年第3期。

4. 陳寅恪(1931)。

 

 

頁369 《彰所知論》傳承過程及〈情世界品〉補訂

中華佛學學報第十五期(2002.07)

摘其精要段落譯成英文。[5] 但此前人們一直認為《彰所知論》的藏文本無存,僅據漢文本進行研究。後來隨著藏文本的西傳,人們才開始根據藏文本翻譯和介紹此論。[6] 遺憾的是,人們始終沒有用漢、藏兩種文本進行比較和對勘研究,得出的諸多結論具有某些局限性,甚至可以說是以訛傳訛,未能正本清源。

        直到本世紀八十年代末,依然有人認為《彰所知論》藏文本未傳於世。連佛學界有名的臺灣《佛光大辭典》也說《彰所知論》「原書為藏文或蒙古文,今已不存」。[7] 臺灣學者許明銀也說:「《彰所知論》,八思巴在1272年著,沙羅巴譯。現在不存西藏語或蒙古語的原書,只傳中譯本。」[8] 連中國人在八十年代都尚且如此認為,也就難怪 P. C. Bagchi 先生在四十年代末著手研究《彰所知論》時只能依據漢譯本,無可奈何之中僅能做出某些貌似合乎邏輯實則與事實相去甚遠的推理判斷了:

沙羅巴將此著譯成漢文的時間也不確定。一般認為,1311~1314(是年卒)之間他住持在北京的慶壽寺,他所譯的經典,包括《彰所知論》在內,都在這一時期完成。但這種看法好像不對。《彰所知論》文末〈序〉係克己(kongki)所作,時間署為大德10年(1306,丙午)10月。無論如何這不可能是翻譯的時間。〈序〉裏說,此文獻的漢譯本由正奉大夫廉公傳之管主八,後者將它收入他正在編輯的元代大藏經中。所以譯本一定在1306年以前完成,但也不可能在1280年八思巴逝世前並在其監督之下所譯。

不難看出,上述論著中的不足之處表現在兩方面:一是《彰所知論》版本傳承問題;一是其文獻史料來源問題。

(一)、關於版本及其傳承源流問題

        儘管上述論著中大多認為《彰所知論》的原本(藏文本)[9] 已經失傳,但事實上並非如此,今天可見的一般有藏文、漢文和蒙文三種版本。漢譯本是《彰所知論》作者八思巴帝師之弟子沙羅巴所譯,[10] 凡二卷,共分五品,上文已有陳述。從現有


5. P. C. Bagchi(1947),頁137。

6. Constance Hoog(1983)。另有海西希(1959),請見本文注。

7. 星雲大師(1989),中冊,頁2978。

8. 許明銀(1987),頁146,注20。

9. 許明銀(1987)認為也可能是蒙文本。

10. 可見於(大正新修)《大藏經》(Taisho)論集部,冊32(No.1645),頁226~237;頻伽精舍《大藏經》小乘論部等。

 

 

頁370 《彰所知論》傳承過程及〈情世界品〉補訂

中華佛學學報第十五期(2002.07)

的材料看,藏文版成書於1278年,漢譯本成書於1306年以前,而蒙文本時間則更晚。[11] 不難看出,沙羅巴譯自藏文本,至於蒙文本是譯自藏文原文還是漢譯文,尚須考證,這裏不予贅述,因為它不是本文的討論範圍。

        為什麼直到本世紀八十年代末,依然有人認為《彰所知論》藏文本未傳於世呢?藏族有一傳統,本族人所著經典不收入藏文大藏經,故而八思巴的《彰所知論》(shes bya rab tu gsal)不見於《甘珠爾》和《丹珠爾》。但是《彰所知論》藏文原版並未失傳,它完整地保存在德格木刻版《薩迦全集》(sa skyavi bkav vbum)pa 函中。全書共有35藏文葉,除首尾兩葉外,均分A、B兩面,正楷。除前兩葉外,其他各葉每面之刻板面積均為長76cm(1.9市尺)寬10.5cm(0.26市尺)。其中葉1A為標題全名:

Khams gsum vgro bavi mgon po vphags pa blo gros rgyal mtshan dpal bzang povi zhabs kyi gsung rab gyegs bam dang po las shes bya rab tu gsal bzhes bya ba bzhugs so
《三界眾生怙主八思巴羅追堅贊座下佛經第一帙曰:彰所知論》

葉1B是禮佛頌語:

bod skad du/  shes bya rab tu gsal bzhes bya ba/ sangs rgyas dang byang chub sems dpav thams cad la phyag vtshal lo
藏文《彰所知論》。向一切佛和菩薩敬禮!

葉2A以及葉2B的前四句係正文的卷首語,從內容上看就好似《彰所知論》的內容提要(沙羅巴譯文始於此):

/mkhyen las shes bya rab gzigs nas/ /brtsebs vgro la legs ston pa/ /shes rab


11. 據海西希(W. Heissig)的《蒙古統治時期家族和寺院書寫史》(Die familien-und Kirchengeschi reibung der Mangolen, I, 16-18 Jahrhundert, Wiesbaden, 1959, pp. 26~34)載,由第三世達賴喇嘛的親傳弟子,曼殊室利國師司熱格圖·卻傑瓦(Manju-siri guosi siregetu corjiva)所譯(寫)的蒙文版《彰所知論》未署成書年代,但估計是作於1587~1620年間,正是蒙古再度弘傳佛教之時。據說這個蒙文版最具權威性,1662年薩囊徹辰(Sayang Secen)作《蒙古源流》時就在多種蒙文本中選用了它,1655年 UratMergen gegen 寫《阿拉坦合罕傳》(Altan Tobci)時也用了它。

 

 

頁371 《彰所知論》傳承過程及〈情世界品〉補訂

中華佛學學報第十五期(2002.07)

mchog la phyag vtshal nas/ /shes bya rab tu gsal ba bshad/ /snod dang bcud kyi vjig rten dang/ /lam dang de bzhin vbras bu dang/ /vdusma phyas pavi chos rnams de/ /rnam pa lngas ni bsngus pa yin/
遍知見所知,憐憫示群生。敬禮最上智!當演《彰所知》:謂器情世界,道法與果法,並諸無為法,略攝列為五。

《彰所知論》的實際內容始於葉2B首行末〈器世界品〉的首句:

/de la snod kyi vjig rten mngon par vgrub pavi rgyu ni vbyung ba chen po bzhi vo/
〈器世界品〉第一:謂器世界所成之體,即四大種。

止於葉35A〈無為法品〉的末句:

/de dag gis ni vkhor ba dang mya ngan las vdas pa dang/ vdus byas dang/ vdus ma byas kyis bsdus pavi shes bya ma lus pa bstan par rigs par byavo/
如是所說,世出世間,有為無為所知法已。

其中〈器世界品〉起於葉2A,迄於葉8B;〈情世界品〉(上)起於葉9A,迄於葉21B,〈情世界品〉(下)起於葉21B,迄於葉26B;〈道法品〉起於葉26B,迄於葉28A;〈果法品〉起於葉29A,迄於葉34A;〈無為法品〉起於葉34A,迄於葉35A。

        〈無為法品〉之後是全篇結束的贊詞和題記(葉35A),贊詞明白指出《彰所知論》是八思巴在真金太子數數求請下所造;[12] 這在題記中說得更加明白:

de ltar shes bya rab tu gsal bzhes bya bavi bstan bcos vdi ni/
rgyal bu byang chub sems dpav jim gyim gyis bskul bavi don du / bla ma chos kyi rje dpal sa skya panidta chen povi zhabs rdul sbyi bos bla das ba/ dge slong vphags pa blo gros rgyal mtshan dpal bzang po zhes bya bas / sa pho stag gi lo ston zla vbring povi nyi shu gsum skar ma rgyal la bab pavi nyin par


12. 贊詞全文請閱《彰所知論》漢文本和藏文本,也可參閱王啟龍(1999)第五章第三節第2小節。藏文可見於同書第九章「《彰所知論》藏、漢文本對勘釋讀」,這裏從略。

 

 

頁372 《彰所知論》傳承過程及〈情世界品〉補訂

中華佛學學報第十五期(2002.07)

dpal sa skyavi chos gra chen por yongs su rjogs par sbyar bavo/
《彰所知論》者,為菩薩真金皇太子求請故,法王上師薩思迦大班彌達足塵頂授比丘發思巴慧幢吉祥賢,時壬寅[13] 仲秋下旬有三鬼宿直日,于大吉祥薩思迦法席集竟,持經、律、論妙音並智。師子筆授。

可見,《彰所知論》藏文本中明確說明,八思巴是在戊寅年(sa pho stag gi lo,陽土虎年,1278)於薩迦寺寫成此論的;只是沙羅巴漢譯本在漢文大藏經中將戊寅誤刻為壬寅年(1302)罷了。當印度的 P. C. Bagchi(師覺月)在1947年發表他那篇洋洋灑灑的、題為「《彰所知論》(Jneya-prakasa-sastra)——吐蕃薩迦班智達的一部阿毗達磨著作」的文章時,儘管他已從多側面、多角度探討了《彰所知論》,但終究因為自己未能有機會深入瞭解漢藏史料而沒有摸清八思巴等人生平,尤其是只能接觸到漢文版《彰所知論》的情況下,使行文中時有錯訛,也就在所難免了。他讀了《彰所知論》題記的漢譯文後說:

這段話明顯是說,在真金皇太子的請求下,薩迦班智達將阿毗達磨文獻口授給了八思巴。但著作中的紀年(天干地支法)造成了極大的困難。這裏的壬寅年只可能是西元1302年,但這個時間是不可能的。忽必烈長子皇太子真金逝於忽必烈還在位時的西元1285年。八思巴去世得更早,是1280年。他繼承薩迦班智達法座,出任西藏佛教領袖時是1264年,薩班可能逝於此年。所以,文獻中所說的(阿毘達磨)文獻的傳授一定發生在1264年之前。因此,文獻中用天干地支法所記錄的年代唯一正確的是壬戌年,即1262年。因為八思巴生於1239年,1262年時約有二十四歲;而皇太子真金係忽必烈長子,年齡相同。忽必烈本人當時約有四十九歲。[14]

        我們知道,雖然匈牙利學者杜·喬瑪(Alexander Csoma de Koros)早在1834年就提到過《彰所知論》的書名,[15] 但在1959年以前海外學者要真正接觸到這本藏文


13. 此為刻版誤,應為戊寅年。

14. P. C. Bagchi (1947), p. 137。

15. 杜·喬瑪在他1834年出版的藏文文法書裏提到了這本書,此外在他發表的〈西藏所見到的歷史和文法著述舉要〉(“Enumeration of Historical and Grammatical Works to be Met with in Tibet”)一文中也提到過《彰所知論》這本書。請參閱 Journal of the Asiatic Society of Benga VII (19308), p. 147ff

 

 

頁373 《彰所知論》傳承過程及〈情世界品〉補訂

中華佛學學報第十五期(2002.07)

書的可能性不大;[16] P. C. Bagchi 在1947年也就自然沒有機會閱讀和深入研究藏文版《彰所知論》了。因此,儘管他在上述引文中意識到漢譯文中的壬寅年(1302)是個錯誤,他也無法使這個不成問題的問題(藏文版已經明確說明是陽土虎年)得到解決,從而使他那緊扣漢譯文內容而開動腦筋展開的一系列推論變得雜亂和不符史實。不過,這已經是夠難為他的了。

        實際上述引文中存在的有關問題在某些論著中就已經澄清:一、薩班示寂不是1264年,而是1251年,八思巴繼承薩迦法座也在是年。因此,P. C. Bagchi 所推論的1262年薩迦班智達將阿毘達磨文獻口授給八思巴是不符史實的;二、八思巴生於1235年,不是1239年。Bagchi 肯定只是參閱了某種漢文史料,而沒有作更深入的考證;三、皇太子真金生於1242年,四十三歲時卒於1285年,他與八思巴並非「年齡相同」(of the same age);[17] 四、忽必烈生於1215年,崩於1294年,1262年時五十七足歲,而不是四十九歲等等。

        總而言之,P. C. Bagchi 先生所推論的1262年八思巴在薩迦應真金太子數數求請下,向薩迦班智達聽授了阿毘達磨文獻之後,再為真金寫造《彰所知論》,這個觀點是明顯錯誤的。因為1262年薩班已經示寂十多年;是年八思巴跟隨忽必烈在內地,[18] 而不在薩迦;是年正好為中統2年,皇太子真金「封燕王,守中書令」,[19] 也不可能在薩迦。

        這樣一來,就不難理解《彰所知論》文末題記中「法王上師薩思迦大班彌達足塵頂授比丘發思巴慧幢吉祥賢」這句話了,它只是「向薩迦班智達敬禮」的話語,「所有的僧侶都要對其上師頂禮膜拜」;並不是說八思巴應真金所請講法,在薩迦聽薩迦班智達口授(這不可能,薩班已故)阿毘達磨之後,又向真金講《彰所知論》。我們也可理解為八思巴為真金講授並撰寫的《彰所知論》,是根據伯父薩班生前講授的佛法理論(主要是阿毘達磨論)和歷史知識(薩迦派人士曾著吐蕃史書,對八思巴定有影響)融合而作成,是「由一部歷史著作和一部阿毘達磨論的梗概融合而成」。[20]


16. 直到1959年,才有完整的藏文版《彰所知論》傳到國外:當時薩迦派 nyer thar rtsi 寺的住持索南加措(bsod nams rgya mtsho)飛往境外時所帶的一批文獻中有此書,但缺一頁,是經他背誦補出的。不過,直到1968年日本東洋文庫出版了《彰所知論》摹本之後,西方學者才開始有機會研究它。

17. 關於真金太子,亦請參閱王啟龍(1999)上篇第五章第三節第2小節、下篇第七章第一節。

18. 同上,第四章有關部分。

19. 1261~1264年間,八思巴一直在開平府和中都(北京),這在他的著作題記裏有證:1262年11月在開平府皇宮寫成《吉祥密集不動金剛壇城之儀軌》、《金剛摧破修行法及燒施》,1263年12月在中都致書王子阿洛哥及仁欽拔希。

20. Constance Hoog (1983), p. 5.

 

 

頁374 《彰所知論》傳承過程及〈情世界品〉補訂

中華佛學學報第十五期(2002.07)

        對此,我們再結合《彰所知論》漢文本來談談。只要我們比較便知,漢文大藏經的漢文本是八思巴弟子沙羅巴譯師據藏文原版所譯。作者署為「元帝師發合思巴造」;譯者署為「宣授江淮福建等處釋教總統法性三藏弘教佛智大師沙羅巴譯」。凡上下二卷,分五品,即〈器世界品〉、〈情世界品〉、〈道法品〉、〈果法品〉、〈無為法品〉。

        上卷譯文始於藏文版葉2A的 mkhyen las shes bya rab gzigs nas/(遍知見所知)一句,止於葉20A第一行的 /de ltar shav kyavi rgyal rgyud nas brtsams de/ deng sang gnas pavi rgyal rgyud  kyi par rnams brjed pavo/ (茲是始從釋迦王種,至今王種)一句,內容包括〈器世界品〉和〈情世界品〉(上)。

        卷下譯文始於藏文版葉20A的 /de ltar rgyal po rnams kyi thog ma mang bos bkur bavi rgyal por skos ba/(始帝王祖三末多王)一句,止於葉35A文末題記的最後一句:

sa pho stag gi lo ston zla vbring povi nyi shu gsum skar ma rgyal la bab pavi nyin par dpal sa skyavi chos gra chen por yongs su rjegs par sbyar bavo 
時壬寅(應為戊寅)仲秋下旬有三鬼宿直日,於大吉祥薩思迦法席集竟,持經、律、論妙音並智,師子筆授。

卷下內容包括〈情世界品〉(下)、〈道法品〉、〈果法品〉、〈無為法品〉,以及全文末的贊詞和題記。

        在漢譯本卷首,係元正奉大夫同知行宣政院事廉復所撰《彰所知論》序,對八思巴作此論,沙羅巴譯此論並委託他做序之前後經過作了交代:

夫出三界者惟佛,佛以大事因緣故,出現於世,憫化群生,此亙古不磨之善也。大元帝師,洞徹三乘,性行如春,仁而穆穆不可量。裕皇潛邸,久知師之正傳,敬詣請師敷教於躬。師篤施靜志,弘揚帝緒,大播宗風,彰其所知,造其所論,推其法義,皎如日月,廣於天地。蓋如來之事,非聖者孰能明之。總統雪岩翁英姿間世,聽授過人,久侍師之法席,默譯此論,見傳於世。公昔與予會閩,交情相照,愛同昆仲。公固肯予為序,予抗塵幻海,絕筆陳硯,豈足發正教之光耶?公笑之曰:「汝何謙哉?」予不敢辭,遂序焉。

在譯文末了,係江西前吉州路官講報恩寺講經釋克已序(跋後),復對八思巴造此論,沙羅巴譯此論的緣起作了交代,又對《彰所知論》的內容及其流傳並收入《大藏

 

 

頁375 《彰所知論》傳承過程及〈情世界品〉補訂

中華佛學學報第十五期(2002.07)

經》之過程等等做了言簡意賅的敍述:

《大經》云:森羅及萬象,一法之所印,重重交光,歷歷齊現,非法界之現量歟。《彰所知論》者,廼先皇裕宗皇帝,聖明觀照,神智睿鑒,愍邪見之炫惑,傷正塗之壅底。勸請帝師法主,利樂有情故,闡揚至覺真理,原始要終,修習次第之大旨也。弘而密,奧而典,古錦鈍金,隨器受用,義攝為五,至當歸一。所言情器世界者,非若夫群盲摸象之異執,或言一氣,或曰自然,直指心造,詳明劫初,羅籠八極之外,剖析鄰虛之內,如像臨鏡,如指在掌。言道法者,以少欲知足,聞思修慧三十七菩提分為其因。言果法者,以資糧加行見道修習無學為其果。言無為者,四聖諦中之滅諦理也。由其五法總攝一切所知法故,故曰《彰所知論》。真智靈知,豈見聞覺知之謂乎!深入緣起,窮法實相,蓋依念處、日藏、起世、對法、相應之義,而錯綜其宏綱也。然則他化天王通力,觀世界微塵數之雨滴,猶目睹所受用物,聲聞起神用;觀三千大千世界如掌中庵摩羅果,況正遍知之妙用,其熟能語於此。盛矣優曇瑞世,天開玉曆之期像教中興。時際金輪之治,欽惟聖制云:皇天之下,一人之上,西天佛子,大元帝師,璽篆賜玉,寵渥彌隆。其尊師重道,為萬世帝王之彜典也。行宣政院同知廉公,正奉夙承授記,深樂佛乘。一日以江浙總統沙羅巴大師所譯《彰所知論》傳之前松江府僧錄管主八大師,師續雕大藏聖教,偶其時忻獲至寶,鋟梓隨函屬余序其後。辭不獲免,輒述教起之由致,至於發揚聖教之粹美,則備於公之本序云。時大德丙午十月既望,江西前吉州路官講報恩寺講經釋克已序。

從廉復所撰序文來看,沙羅巴「聽授過人,久侍師之法席,默譯此論」,當在1280年八思巴逝世以前就已譯,之後「見傳於世」,而並非是 P. C. Bagchi 先生所說的此論作於「1311~1314年間」。[21] 當沙羅巴出任福建等處釋教總統時,與廉復交情甚篤,方請之為序。從克已的跋文可見,廉復又將沙羅巴所譯《彰所知論》傳之前松江


21. 見上引文或 P. C. Bagchi(1947)。人們並不認為沙羅巴在仁宗時期(1312~1314)住錫慶壽寺時,譯了他所譯的經典,而是「詔公所譯皆板行之」(《佛祖歷代通載》卷36),是下詔將他所譯過的經典刻版印刷發行之。這裏恐怕是P. C. Bagchi誤解了這句話的意思。事實上,沙羅巴受「詔譯諸秘要」是在帝師迦羅思斡即哩(即紮巴俄色)推薦給世祖的時候,大概是在1291~1303年間。而譯《彰所知論》的時間,如前所述,還要更早。這裏不必贅述。有關問題我們已在「沙羅巴譯師考述」中論及(《西藏研究》1997年,第3期)。

 

 

頁376 《彰所知論》傳承過程及〈情世界品〉補訂

中華佛學學報第十五期(2002.07)

府僧錄管主八大師,後者正在編制大藏經,得之如獲至寶,遂求克已序附於後,時間是大德丙午(1306)年10月。由此可見沙羅巴出任福建等處釋教總統,並與廉復相識的時間當在1306年以前。從現存沙羅巴所譯漢文版《彰所知論》與藏文原版的對勘中,我們會發現,沙羅巴譯文不時加有評注,有時添上幾句,有時又刪去幾句。導致現存英譯文都不完整,根據漢文所譯的部分譯文(P. C. Bagchi, 1947)與藏文版不完全相符,而根據藏文所譯的譯文(Constance Hoog, 1983)又與漢文不符。故而我們擬在本文第二節「《彰所知論》補訂」中根據藏文原文將漢文所闕部分補譯出來,補訂出內容完整的《彰所知論》來。

(二)、關於文獻史料源流問題

        諸果皆有因,百川皆有源。由於《彰所知論》在佛學史上的特殊地位,加上它又是較早、且是非常完備地講述了蒙藏王統世系的著作,故而不但對佛教史,而且對後世的蒙藏史學、蒙古王統世系史著產生了直接影響;因而學界對它的學術淵源一直沒有停止過討論。一般認為,八思巴在此著中表現的佛學思想及理論修養主要是與薩迦班智達的培養有關,佛學其中有關佛學理論主要取自《阿毗達磨俱舍論》等論著;有人甚至認為此書最先就是薩班所作。[22]

        為了進一步對某些懸而未決的問題進行梳理和辨析,我們已在他文[23] 中結合藏傳佛教薩迦派傳承史,就《彰所知論》的佛學和史學兩方面的史料來源從文獻學方面作過探討。現簡述於此。

        《彰所知論》卷末題記中說,因真金太子向八思巴求請故,「法王上師薩思迦大班彌達足塵頂授比丘發思巴慧幢吉祥賢」;有的學者為此而大作文章,得出了一系列與史實不符的結論,[24] 認為八思巴是在薩迦聽授薩班講論之後再為真金造《彰所知論》的。有的學者又說此論「是由薩班所集(composed),大概計劃是他擬定,費用(outlay)也是他出的」。[25] 顯然,上述看法都是在對漢藏史料缺乏深入研究,對蒙藏史實瞭解不透,對八思巴等主要人物的生平缺乏全面研究,而誤解了題記中的這句話。實際上,八思巴講授和寫作《彰所知論》時,薩迦班智達早已不在人世。正確的理解是,這是作為弟子的八思巴向自己尊崇的上師和伯父頂禮之語,只能說明八思巴講授的佛學和歷史的內容和觀點,一定程度上是受益於薩班生前的教誨,他創造性地接受了薩班傳授給他的知識。


22. P. C. Bagchi(1947)。

23. 〈《彰所知論》史料來源述略〉,載王堯主編《賢者新宴》,北京出版社1998年版。

24. 請參閱上文;P. C. Bagchi(1947)等。

25. Constance Hoog(1983)之導言(Introduction)。

 

 

頁377 《彰所知論》傳承過程及〈情世界品〉補訂

中華佛學學報第十五期(2002.07)

        從內容上看,《彰所知論》是一部融佛學與歷史為一爐的佛教綱要書。無論是佛學還是歷史,八思巴之所以成功地寫出此書,無疑跟薩迦派嚴格的僧侶教育制度和薩班生前的辛勤教誨有關,與八思巴本人一生對知識的不懈追求有關。

        就佛學而言,《彰所知論》卷下裏,八思巴就明言,他摘錄了《阿毘達磨集論》(Abhidharma-samuccaya,以下簡稱《集論》)和《大乘五蘊論》(Pancaskandhaka,以下簡稱《五蘊論》)中的某些段落,[26] 但是,根據筆者比勘的結果,八思巴除了借鑒上述佛學論著而外,更多地是直接引用了世親(Vasubandhu)所著的《阿毘達磨俱舍論》(以下簡稱《俱舍論》)。[27] 八思巴提到了《集論》[28] 和《五蘊論》,[29] 大概是想說明:他在《彰所知論》中的思想並不僅僅是來源於《俱舍論》。的確如此,《彰所知論》是熔多部佛學論著之精華,釋迦尊者世系和蒙藏王統世系等為一體,而又自成體系的「完美的」大雜燴。這在《彰所知論》卷末的讚語中就已說明:「種種富具足,睿智皇太子,數數求請故,慧幢吉祥賢,念住日藏論,起世對法等,依彼造此論」。另外,克已的序中也提到,《彰所知論》的創作,「蓋依念處、日藏、起世、對法、相應之義,而錯綜其宏綱也。」可見八思巴依照的不只是阿毘達磨(對法)系論著,還有其他。

        在薩迦派的傳承史上,向來重視《俱舍論》的傳授。據說薩迦派寺院每年在三個月中,大寺院的高等講經師必須向徒眾們講授各門學問。而學經僧必學的經論就有二十五種,其中就有《俱舍論》和《阿毘達磨雜集論》。[30] 薩班為八思巴傳授的經論


26. 見《彰所知論》(藏文本)葉25B。

27. 世親(Vasubandhu),約四、五世紀人,亦譯「天親」,音譯「婆藪槃豆」、「伐蘇畔度」等,古印度大乘佛教瑜伽行派創始人之一,是無著的同母異父兄弟,原宗小乘佛教,後改宗大乘佛教。他是幫助無著弘揚唯識論派的重要人物。他的代表作是《阿毘達磨俱舍論》(Abhidharmakośa-śāstra),「阿毘」意為「對」,「達磨」意為「法」,「俱舍」意為「藏」,合言之為「對法藏」,亦稱「大法」或「無比法」,簡稱《俱舍論》,漢譯本由唐玄奘譯,三十卷(六百頌)。為小乘向大乘過渡之作,基本反映當時流行於迦溫彌羅(今克什米爾)的說一切有部關於世界、人生和修行的主要學說,但也吸收經量部許多觀點。異譯本有南朝陳真諦所譯《阿毘達磨俱舍釋論》二十二卷。其注釋本有玄奘門人普光的《記》(稱《俱舍論光記》),法寶的《疏》和圓暉的《頌疏》等。

28. 《阿毘達磨集論》(Abhidharma-samuccaya),又稱《大乘阿毘達磨集論》,阿毘達磨,漢譯為對法,藏譯為 mngon pa。此書別稱《對法論》,印度安慧(Sthiramati, 475~555)著,唐玄奘漢譯,益西德(yi shes sde)藏譯。又說是印度無著(thong med)所著,印度佛學家燃燈智(rgya gar mkhan po di pa ka ra shirav dzanyav na)與西藏譯師戒勝(tshal khrims rgyal ba)合作由梵譯藏。

29. 《大乘五蘊論》(Pañca-skandha-kasāstra),佛書名。古印度世親著,唐玄奘譯。一卷。論釋大乘唯識學派的五位百法,是法相宗所依據的重要論書之一。

30. 《李安宅藏學論選》,北京:中國藏學出版社,1992年版,頁214~215。二十五種經論是:1.《律經》,論述旨在調伏人的動物本性的經典;2.《別解脫經》,論述從生死輪迴中解脫出來的經典;3.《伽耶山經》,大乘僧人所作論典之一;4.《入行論》; 5.《中論》,龍樹著,論述中觀道的著作;6.《彌勒傳》;7.《經部》,佛所講的經論,其中有許多關於這些經論講授的地方和背景的故事;8.《辯經》,論述事物本性的論典;9.《辯中邊論》;10.《俱舍論》;11.《阿毗達磨雜集論》;12.《四百頌》,13.《中觀大寶蔓》;14.《三律儀論說》,薩班著;15.《量理寶藏》,薩班著;16.《量論》;17.《釋量論》,法稱著;18.《本續》;19.曆算;20.詩韻;21.詞藻;22.詩學;23.修辭;24.五護法;25.聲明與因明。

 

 

頁378 《彰所知論》傳承過程及〈情世界品〉補訂

中華佛學學報第十五期(2002.07)

中《俱舍論》自然不可或缺。事實上,在《薩迦世系史》中就有不少關於薩迦派各輩高僧大德聞習《俱舍論》的奇異傳說:

        八思巴的曾祖父,人稱薩欽(sa chen)的貢噶寧波(1092~1158)曾治療和救護一位患惡性天花無人護理的羊卓闊利巴病人,病人病情好轉而他卻染上了天花,大病一場,差點死去。奇般地病癒之後,他就從烏爾米的章第瓦達瑪寧波聽受了一遍阿毘達磨對法藏,竟能全部熟記於心,使眾人驚歎不已。這大概是薩迦派人首次聽受《俱舍論》。後來他又從上師梅的弟子喇嘛吉秋瓦學習了若干經論,其中也有《俱舍論》。[31]

        既然薩迦派如此看重《俱舍論》,而且在世系史上著力宣染「神授俱舍」的神秘氣氛,那麼可以肯定,它到了薩班傳法於八思巴時,也一定是重中之重,對八思巴肯定影響至深。難怪陳寅恪先生早在三十年代就斷言八思巴《彰所知論》的佛學淵源主要是《俱舍論》。而且,這個影響在《彰所知論》中得到充分體現,對此,我們在繼承陳寅恪先生成果的基礎上,通過對《彰所知論》與《俱舍論》的對比,發現兩論內容兩兩相當之處甚多,只是個別詞語翻譯有別,少數詞句表達不同而已,比如沙羅巴譯「更活」,唐玄奘譯「等活」等等。進一步論證了這一說法的正確性。對此我們已在他文中通過詳述,在此不贅。[32]

        雖然我們必須承認八思巴在寫《彰所知論》時依據的是多部佛教經論,其中包括他自己提到過的《集論》和《五蘊論》;但我們同時可以肯定,他在此論中的佛學理論方面主要是借鑒了《俱舍論》。這既體現了薩迦傳承史上《俱舍論》的重要地位,又反映了八思巴對《俱舍論》的瞭解是何等的深入和嫺熟!當然,八思巴並不是完完全全地照單全搬,在有些地方也有所發明,如他將《俱舍論》的四劫說與《阿毘達磨婆娑論》的三劫說折衷為《彰所知論》所特有的「中、成、住、壞、空、大」之六劫說。他是在集諸多經論(以阿毘達磨系為主)之精華,以其特有的方式對一系列的佛學問題進行簡要而又系統的再討論,在這個過程中充分展示了他歸納和思辯的卓越才能。這種才能表明了第十三世紀西藏喇嘛們在阿毘達磨方面的知識是何等的深厚!


31. 請參閱《薩迦世系史》頁71~75等。

32. 見本文注22。

 

 

頁379 《彰所知論》傳承過程及〈情世界品〉補訂

中華佛學學報第十五期(2002.07)

        就歷史方面而言,八思巴在《彰所知論》中著墨不多,僅在〈情世界品〉中有些段落中談及,依然是以弘揚佛法為主線,從釋迦尊者世系到吐蕃王統世系和蒙古王統世系,一貫到底,展開敍述,寓佛教興隆於歷史發展之中,使佛教發展史與蒙藏社會發展史相映成趣,互為依託,合而為一。既講述了佛教興隆的歷史,又讚頌了蒙藏王統弘佛以治國的偉業。這方面的素材來源有二:

        首先,是八思巴繼承了薩班的思想觀點。《薩迦世系史》中就曾記載,薩班的伯父,人稱薩迦第三祖的紮巴堅贊(1147~1216)為弟子們講授的諸經典中,必講之著就有《釋迦王之世系》、《西藏王統簡述》、《漢藏部落之沿革》等,[33] 這些東西無疑也傳授給了學富五明的藏族大學者薩班,薩班又再傳給了八思巴,從而為其創作《彰所知論》中的釋迦尊者世系和吐蕃王統世系提供了最原始的素材和奠定了最堅實的基礎。

        其次,薩班和八思巴都生活在蒙古汗國發展時期,八思巴還經歷了元朝開國的歷史階段,長期在內地生活,長期隨侍蒙古首領,蒙古民族的方方面面都曾耳濡目染,對蒙古歷史傳說及蒙古民族及蒙古汗國發展沿革不會沒有研究。因此,《彰所知論》中的蒙古世系部分可以說是,八思巴通過生活在那個時代對蒙古發展歷史方面的親身經歷而撰寫的開創性成果,它一直影響了後世的蒙古史傳統。

        《彰所知論》中所描述的釋迦尊者世系,在印度早期佛教史著中已有完備記載,八思巴在其著作中並無什麼創見;而令世人興趣永不衰竭的是他關於如來滅度後佛法在印度、吐蕃和蒙古的傳播情況:

如來滅度後二百年,中印土國有王,名曰無憂,法王於瞻部提,王即多分。中結集時,而為施主,興隆佛教後三百年,瞻部西北方有王,名曰割尼尸割,三結集時,而為施主。廣興佛教,梵天竺國、迦濕彌羅國、勒國、龜茲(音丘慈)、捏巴辣國、震旦國、大理國、西夏國等,諸法王眾,各於本國興隆佛法。
如來滅度後千餘年,西蕃國中初有王,曰呀乞栗贊普。二十六代有王,名曰袷陀朵栗思顔贊普。是時佛教始至。後第五代有王,名曰雙贊思甘普,時班彌達,名阿達陀,譯主名曰端美三波羅,翻譯教法,修建袷薩等處精舍,流傳教法。後第五代有王,名曰乞栗雙提贊,是王召請善海大師、蓮華生上師、迦摩羅什、羅什羅班彌達,眾成就人等,共毘盧遮那羅佉怛及康龍尊護等七人,翻譯教法,余班彌達共諸譯主,廣翻教法。三種禁戒興流在國。後


33. 貢噶索南,頁51。

 

 

頁380 《彰所知論》傳承過程及〈情世界品〉補訂

中華佛學學報第十五期(2002.07)

第三代有王,名曰乞栗徠巴贍,是王界廣,時有積那彌多,並濕連怛羅菩提,班彌達等,共思割幹吉祥,積酌羅龍幢等,已翻校勘,未翻而翻。廣興教法。西番王種,至今有在。班彌達等,翻譯譯主,善知識眾廣多有故,教法由興。
北蒙古國,先福果熟生王,名曰成吉思。始成吉思從北方王多音國如鐵輪王。彼子名曰斡果戴,時稱可汗、紹帝王位疆界益前。有子名曰古偉,紹帝王位,成吉思皇帝次子名朵羅,朵羅長子名曰蒙哥,亦紹王位。王弟名曰忽必烈,紹帝王位,降諸國土,疆界豐廣,歸佛教法,依法化民,佛教倍前光明熾盛。帝有三子,長曰真金,豐足如天法寶莊嚴。二曰厖各辣,三曰納麻賀,各具本德。系嗣亦爾。
[34]

上述引文的後兩段講述了藏、蒙王統世系,其內容早已為史家們所熟悉,其重要的史學價值早在1931年陳寅恪先生發表的《彰所知論與蒙古源流》中就已得到充分的討論,並為世人所公認。寅恪先生先根據對《元朝秘史》、拉斯特的《史集》、《魏書》卷103〈高車傳〉、《周書》卷50〈異域傳〉、《元史》卷1〈太祖本紀〉和《蒙古源流》等多種史籍的挖掘和梳理,再用《彰所知論》上述引文中有關蒙藏王族名字與《蒙古源流》有關內容互證,認為「蒙古源流之作,在元亡後將三百年,而其書之基本觀念及編制體裁,實取之於《彰所知論》」,[35] 以無可辯駁的事實確立了《蒙古源流》源於《彰所知論》的史學觀點。

        但陳寅恪先生所舉的十四條非常精彩的蒙、藏史料的互證例子中,[36] 有一例


34. 藏文版見葉18B~19B。其中有關蒙藏王族姓名的對應請參見本文注43。

35. 陳寅恪(1931)。

36. 這14個例子詳載上揭文,頁77~80,略列如下(序號係筆者所加):

1、論云:如來滅度後千餘年,西番國有王曰呀乞口栗贊。寅恪案,此王即藏文嘉喇蔔經之吐蕃第一贊普 Gnya-khri btsan-po.……
2、論云:二十六代有王曰袷朵傈思顔贊。寅恪案,此王即嘉喇蔔經之二十五代王 Lha-tho-tho-ri-snyen-(snyan)-btsan.……
3、論云:後至第五王,名曰雙贊思甘普。寅恪案,此王即嘉喇蔔經之 Srong-btsan-sgan-po.……
4、論云:後第五代有王名曰乞傈雙提贊。寅恪案,此王即嘉喇蔔經之 Khri-srong-lde-btsan.……
5、後第三代有王名曰傈來巴瞻。寅恪案,此王即嘉喇蔔經之 Ral-pal-can,……
6、論云:始成吉思從北方多音國如鐵輪王。寅恪案,藏文多為 Mang-po,音為 Krol。故以多音為蒙兀兒之譯名。取其對音相近也。
7、論云:其子名曰斡果戴……寅恪案,……太宗窩闊台之異譯。
8、論云:有子曰古偉,紹帝位。寅恪案,……定宗貴由之異譯。
9、論云:成吉思次子名朵羅。寅恪案,……睿宗拖雷之異譯。
10、論云:朵羅長子名曰蒙哥,…… 元史憲宗之譯名相同。
11、論云:王弟忽必烈紹帝王位。……元史世主之譯名相同。
12、論云:帝有三子,長曰真金。……元史裕宗之譯名相同。
13、論云:二曰厖各剌。寅恪案,……元史安西王忙哥剌之異譯。
14、論云:三曰納麻賀。寅恪案,……元史安北王那木罕之異譯。

 

 

頁381 《彰所知論》傳承過程及〈情世界品〉補訂

中華佛學學報第十五期(2002.07)

(第6條)與藏文版《彰所知論》不符而有學者提出了異議,是條內容如下:

論云:始成吉思從北方多音國如鐵輪王。
寅恪案,藏文多為 mang-po,音為 krol。故以多音為蒙兀兒之譯名。取其對音相近也。

而此句藏文版《彰所知論》原文為:

……des byang phyogs nas brtsams de skad rigs mi gcig pavi yul khams du ma dbang du byas nas stobs dyis vkhor los sgyur ba lta bur gyur to/

譯為現代漢語為:

此人(de,指成吉思汗)先統一了北方,後征服了說許多不同語言的地方,猶如轉輪王。[37]

由此可知,這裏的「多」在藏文中用的是 du ma,而不是 mang po,「多音國」是指「不只是一種語言的地方」(skad rigs mi gcig pavi yul khams),而不是其他。此外,陳寅恪先生漏掉了一個「王」字(統治)。這種失誤是難免的,因為當時陳先生不能像我們一樣能有機會讀到藏文版,在這種情況下,給出一個「多」字,恐怕誰也不知道該在眾多藏文同義詞中選哪一個。至於「王」字,也許在陳先生所用漢譯文材料中係脫字。僅憑這一錯例,不足以推翻陳先生既有的結論,否則就會產生以偏概全的錯誤。[38] 對此我們不必贅述。

        在此,我們更想談談的是上引《彰所知論》的第一段,即如來滅度後佛法在印度


37. 值得注意的是,沙羅巴譯文將「轉輪王」譯成了「鐵輪王」,據說這是在暗示成吉思汗的原名「鐵木真」,這個名字在蒙古語裏意為「鐵匠」,見 P. C. Bagchi(1947)。

38. 有學者以此為由批評過「印、藏、蒙同源之說,蓋八思巴《彰所知論》以降」的觀點。請參閱《蒙古政教史》(清耶喜巴勒登著,蘇魯格譯注)前言,北京:民族出版社,1989年版。

 

 

頁382 《彰所知論》傳承過程及〈情世界品〉補訂

中華佛學學報第十五期(2002.07)

的傳承方面的記載,因為它有與眾不同的地方。這段文字中談及了佛教的數次結集問題。我們知道,如來滅度於西元前486年2月15日。一般認為,此後佛教有四次結集,我們根據有關史料,將四次結集情況列成下表:

次序 時間 地點 主持人/施主 結集內容
1 西元前486年(佛滅度)夏 王舍城附近的畢波羅窟 阿世王 Ajatasatra 八十誦律
2 佛滅度後一百多年(約西元前350年) 毗舍離城 耶舍長老 yasas 大眾部和上座部分裂
3 佛滅度後二百年(西元前264~前226) 波吒利弗城 阿育王 Asoka 始有經、律、論三藏
4 佛滅度四百多年(西元100年左右) 迦濕彌羅國 迦膩色迦王 Kaniska 經律論各有十萬頌總計三十萬頌

        與表中內容[39] 對照,我們發現八思巴持有不同的觀點,即認為佛教只有三次結集,他雖然未提到初次結集和四結集,但從他只提到中結集和三結集這點看,就足以說明他的「三結集觀」。實際上,他所說的中結集(bkav bsdu ba bar pa),與無憂王(阿育王)有關,實為三結集;他所說的三結集(bkav bsdu ba gsum pa)與割尼尸割(迦膩色迦)有關,實為四結集。在八思巴看來,上表中的一結集和二結集中肯定有一次不算是真正的結集,而只是僧侶大聚會而已。

        通過對這段內容的漢、藏對照,我們不難發現,沙羅巴譯文也挺有意思,他所譯的「如來滅度後二百年」在藏文中實為「百年」(lo brgya),「興隆佛教後三百年」在藏文中實為「二百年」(lo nyis brgya)。這看起來是個翻譯錯誤,但實際上是沙羅巴根據自己的理解將原文進行了校正。因為「佛滅度後二百年」(沙羅巴譯文)剛好是無憂王時代,從這時算起,「興隆佛教後三百年」(沙羅巴譯文)剛好是西元100年左右,正是無割尼尸割時代。不過,有趣的是,沙羅巴沒有將原文中的:「中結集」改為「三結集」,也沒有將「三結集」改為「四結集」。或許他同他的師父八思巴帝師一樣,也認為真正的結集只有三次。可以說,八思巴寫作時,原文沒有錯,他是按照自己的意圖去寫的;而沙羅巴譯文中的錯誤也是「故意譯錯」的。

        沙羅巴的這種「小聰明」在漢譯文中是常見現象,他有時加上一些內容,有時又刪去一些內容,有時又對個別詞語作小小改動。比如他將藏文中的轉輪王用在成吉思汗身上時就改譯為「鐵輪王」,據說這是以此暗示成吉思汗的本名鐵木真


39. 此表據《初機佛學讀本》(中國佛教研究所編,1994年11月,北京)內容所製。

 

 

頁383 《彰所知論》傳承過程及〈情世界品〉補訂

中華佛學學報第十五期(2002.07)

Tamojin),這個名字在蒙語中意為「鐵匠」。[40] 可見沙羅巴的這些改動與藏文原版對照讀來,有時是趣味無窮的。可惜在此我們不能就此深究,只能根據藏文原文將漢譯文中所缺內容在第三節「《彰所知論》補訂」中補譯出來。至於漢文本中有而藏文本中闕(即沙羅巴翻譯時加進去的內容),我們已在它著中根據漢文本補譯出藏文。[41] 然而,這裏我們要重申的是,無論八思巴的觀點如何,都得承認,它是藏文文獻中可見到的對佛法傳承最古老的記載,而這一記載比著名的《布敦佛教史》[42] 要早約半個世紀。

二、《彰所知論》補訂

        我們已經瞭解到,《彰所知論》的藏文原文與沙羅巴的漢譯文在某些方面是有出入的,對此已在上文進行過簡單評述。而要瞭解此論的原貌(我們姑且將現存的藏文本視為迄今最為完整的原本),就有必要將漢譯本中「漏譯之處」(也許同樣是沙羅巴的「小聰明」,認為這樣的地方可以不譯吧)或不完整之處補訂出來。為了排印方便,下文中的藏文一律用拉丁轉寫表示,下加橫線的表示漢文本漏譯而補譯、或譯得不完整而訂正的內容,沒有橫線表示譯補內容出現的上下文;前面的數碼,圓點前的表示第幾葉,圓點後的表示第幾行;補出的漢譯文下加橫線的表示補譯的內容,沒有橫線的文字表示譯補內容出現的上下文。由於篇幅所限,這裏我們只補出《彰所知論》的〈情世界品〉。

〈情世界品〉補訂

        9A·5-6:/vdi ltar yang sos ni/ sems can de dag sngon gyi[s] mthus lag na mtshon cha sna tshogs nas phan chun du drgrar vdu shes pas mtshon cha rnams vde bas de/ de dag dum bur byas pas/ brgyal ba ltar gnas pa na/ nam mkhav la yang sos par gyur cig ces bya bavi sgra rbyung ste/

如是更活獄者,生彼有情先業所感,執眾品仗互起冤憎以眾品仗遞相斫害,墜落,悶絕暫死;此時空中響起更活復生之令聲[43]


40. P. C. Bagchi(1947)。

41. 王啟龍(1999)。

42. 即布敦(bu ston 1290~1364)著的《佛教史大寶藏論》(bde par gshegs pavi bstan pavi gsal byed chos kyi vbyung gnas gsung rab rin po chevi mdzod ces bya ba bzhugs so)又譯《善逝教法史》,一般稱為《布頓佛教史》,此書成書於1322年。主要講述印度佛教和西藏佛教史。其所記顯密教乘、諸學史實,多屬扼要,後來學者引以為據,是一部頗為重要的史書。

43. 此處漢語譯文原為:「空音更活。」

 

 

頁384 《彰所知論》傳承過程及〈情世界品〉補訂

中華佛學學報第十五期(2002.07)

        9B·1-2:……byed pa na las kyi stobs kyis stod gsheg pa na smad sos par rgyur la/ smad gsheg pa na stod sos par vgyur pa dag yod de/ tshevi tshad ni sum cu rtsa gsum pavi lhavi tshe gjig la zhag gcig tu brtsis pavi rang gi lo stong thub par sdug bsngal myong pa dag yod do/

……由先業力解上下身,劈上身時下身復生,劈下身時上身復生;彼壽量者,忉利天(三十三天)一生之期為一晝夜,如是算數壽一千歲,受是苦楚。

        9B·4-5:las kyi dbang gis lce dpag tshad stong yod pa la rwa dang rmig pa lcags las grub pavi glang gis drud pavi lcags gyi thong gshal me vbar bas rmed par byed pa dag yod de/

由先業力其舌縱廣千由旬量;有一其角與蹄為鐵所成之大牛架有鐵犁鏵,火焰熾盛耕犁其舌;……

        10A·2:/tsha bavi dmyal ba brgyad po de dag nye vkhor ba ngos re re na dmyal ba lhag pa gzhan bzhi bzhi gnas pas bcu drug yod pa ni/

在八熱地獄周圍四面各有四所增獄,共十六所增獄。

        10A·3-5:/de brgal ba ni ro myags kyi vdam zhes bya ba mi gtsang bavi rdam rdza ba sked pa tsam yod de/ de la dmyal ba pa dag vgro ba na srin bu mchu rnan zhes bya ba lcags kyi mchus rus pavi bar du zang thal du vbigs pa dag yod do/  /de dag gi phyi rol na mtshon chavi skor zhes bya ba……yod de/ dang po sbu gri bdal bavi thang zhes bya ba sbu gri gyeng shing tsam go mtsham med par gtams pavi thang yod de/ de la vgro ba na lus dum bu dum bur byed pa dag yod do/

二要渡過之獄謂屎糞增,不淨淤泥沒有情腰,於此獄中多有小蟲遊動,謂嘴利如鐵針,徑直鑽皮透骨,咂食其髓[44] 此外乃峰刃增(獄)復有三種:一刀刃路,謂於此中仰布刀刃中無空隙以為大道,走上此道身體遂被切為碎片

        10A·6-B·3:/de dang nye ba na lcags kyi khyi mche ba can vchigs su rung ba dag gis sems can de dag gi lto ba rnams dbral zhang rgyu lto rnams za ba dag yod do/ /de ma bzod par ……nags kyi ri la bros nas shal ma rivi sdong po la vdzegs pa na/ 


44. 此句漢語譯文原為:「二尸糞增不淨淤泥沒有情腰,於中多有攘矩吒蟲,嘴利如針,鑽皮透骨咂食其髓。」

 

 

頁385 《彰所知論》傳承過程及〈情世界品〉補訂

中華佛學學報第十五期(2002.07)

sdong po las skes bavi lcags kyi tsher ma sor bcu drug yod pa gom tshams med par skyes pas/  sems can de dag gi sha dang/ khrag dang/ pags pa rnams tsher ma de dag gi rtser mo la bsogs te/ rus……pa dang/ rgyus pa vbav zhig lus par byed do/  /de ri devi steng du vdzegs pa na/ bya kha da vdab vcig zhes bya bas devi mig phyung zhing klad pa brtol nas za ba dag yod de/ de ma bzod par thur du vbab par byed de/ thur du vbab pa na khyi de dag gis gson po……kho nar za bar byed do/ /yang ma bzod par ri la vdzeg par byed de/ de dag la ni mtshon chavi skor zhes gcig tu bgrang ngo/

其附近處有鐵狗以恐怖利齒嘶咬有情腹部啖其內臟[45] 三無忍林山名銛摩利,有情於此遁走,爬沙摩利山之鐵刺樹,是等有情血肉皮等挂染刺尖,止剩其骨與筋[46] 又爬至山頂,有鐵嘴鳥探啄有情眼睛腦髓,爭相而食。疼痛難忍復又下來,下來後又被彼待猛犬暴食。爾後難復爬上去。此等皆屬同類曰刀刃近邊獄[47]

        10B·3-4:/de las thar ba na thal tshan gyi chu bo rab med ces bya ba khro chu khos ba la sems can dmyal ba dag brgal ba na gting ma rnyed par zangs chen……por chu bskol bavi nang du vbras kyi nyag ma vtshed pa bzhin du vtshed par byed pa dag yod do/ de dag la ni nye vkhor pavi dmyal ba zhes byavo/ /grang bavi dmyal ba brgyad ni/ tsha bavi dmyal ba brgyad kyi byang gi thad na rim pa bzhin du gnas te/ chu bur can dang/ chu bur rdol ba can dang/……

四(需解脫者)烈河增獄,名曰無渡,遍滿極熱烈(鐵)灰汁水,有情入(此獄)中或浮或沈,如於大鑊中被蒸被煮之稻米爛粥,上下迴旋,舉體糜爛[48] 彼等名曰近邊地獄。八寒獄者,分佈於八熱地獄之北面,順次如下:一曰水疱,二曰疱裂……

        10B·5-6:/de la bur can ni vkhyags pavi phreng ba vkhrigs pavi nang du skyes te/ ha cang grang bas……lus la chu bur rdol ba ni chu bur rdol ba can zhes bya ste/ tshevi tshad ni yul ma gadahavi bre bo chevi khal brgyad cus gang bavi til gyis sbyang ba nas lo brgya brgya na til re re phur pas til de dag zad pa na chu bur can gyi tshe zad do/


45. 此句漢語譯文原為:「有烏鈸狗齟制食之。」

46. 此句漢語譯文原為:「三鐵樹林名銛摩利,謂此林樹,有利鐵刺長十六指,有情被逼上下樹時,其刺銛利上下錐刺,是等有情血肉皮等,挂染刺上唯剩筋骨。」

47. 此句原漢譯文與藏文不符且過於簡約:「刀刃路等三種雖殊,而鐵仗同故一增攝。」

48. 此句漢語譯文原為:「……或浮或沈或逆或順或橫或豎,被蒸被煮骨頭糜爛,如大鑊中,滿成灰汁置稻米等猛火下燃,米等於中上下迴旋舉體糜爛,有情亦然,設欲逃避,於兩岸上有諸獄卒,手執刀槍禦捍令回,無由得出,此河如塹,前三似苑。」與藏文原句不符。

 

 

頁386 《彰所知論》傳承過程及〈情世界品〉補訂

中華佛學學報第十五期(2002.07)

水疱獄者,寒冰密布,生於其間[49] 極其嚴寒隨身生出水疱,曰水疱獄。彼壽量者,摩伽陁國所有大斛(滿)八十斛(芝)麻百年除一,若芝麻盡,水皰獄之壽亦盡[50]

        11A·1-2:/a chu……zer ba ni grang bas smre sngags su de skad vdon pa ste/ tshevi tshad ni so tham tham pas kyang nyi shu vgyur gyis ring ngo/

阿波波獄者,因寒冷難忍而發出悲號之聲。彼壽量者,倍前(阿吒吒獄者)二十。

        11A·4-6:/nyi tshe bavi sems can dmyal ba ni mavi yul gyi thang stong pa la nyin zhag re la mtho ris kyi……bde ba dang/ dmyal bavi sdug bsdas vdres mar myong ba dag yod do/ /de ltar na tsha bavi dmyal ba brgyad dang/ grang bavi bmyal ba brgyad dang/ nyi tshe ba dang/ nye khor ba ste/ dmyal khams bco brgyad ces bya bar grags so/ /yi dwags ni grong khyer rgyal povi khab kyi vog tu dpag tshad lnga brgya vdas pa na yi dwags kyi grong khyer ser skya zhes bya ba yod de/ de na yi dwags kyi gtso bo chos kyi rgyal po gshin rje zhes bya ba vkhor sum cu rtsa drug dang bcas pa yod do/

孤獨獄者,人間所居地空曠的原野,一晝一夜享善趣之樂並受地獄之苦,相雜受敵[51] 如是八熱地獄、八寒地獄、孤獨獄和近邊獄,名為十八地獄[52] 餓鬼者,王舍城下過五百由旬,有餓鬼城名曰黃白,亦雲慘澹。彼餓鬼之主尊曰閻羅法王[53] 共三十六眷屬所居。

        (11)B·4:/kha vthor vni mavi yul na gnas pavi yi dwags rngul khrod kyi sha tha bgran ba la sogs pa rnams so/

或(有些)居人間寒林等處,皆餓鬼類,食血肉等[54]

        (12)11B·5:/kha vthor vni mavi yul dang/ lhavi yul na yod pa rnams so/

或(有些)住於人地、天地等處[55]


49. 此句漢譯文原為:「生寒冰間。」

50. 此句漢譯文原為:「彼壽亦爾。」

51. 此句漢譯文原為:「……在贍部提曠野山間,一晝一夜受苦受樂,相雜受敵。」

52. 此句漢譯文原為:「八熱地獄八寒地獄近邊孤獨,如是名為十八地獄。」

53. 此句漢譯文原為:「彼鬼王曰閻羅法王。」

54. 此句漢譯文原為:「食血肉等,節餓鬼類。」

55. 此句漢譯文原為:「或處人天。」

 

 

頁387 《彰所知論》傳承過程及〈情世界品〉補訂

中華佛學學報第十五期(2002.07)

        (13)12A·3-4:/lus kyi tshad ni dzambu gling bavi lus kyi tshad rang gi khru bzhi pa yin pa/  shar gyi lus vphags po ba ni dzambu gling pavi khrus gzhal bavi khru brgyad dang/

彼等身量,贍部提人身量長四肘[56] 東勝身洲人身量,贍部提人肘量之八肘

        (14)12B·4:lha ma yin de rnams ni sum cu rtsa gsum pavi lha rnams dang/ lha ma yin gyi bu mo dang/ lhavi bdud rtsivi phyir rtsod cing vthab pavi don du/ ……

是等非天,共三十三天,諸天與非天之女為爭天酒之故而戰[57] ……

        (15)12B·6-13A·1:dang po dkar po la dgav / / bavi kluvi rgyal po rol pavi mtsho la gnas kyis lha ma yin gyi dmag de dag dang/ gyol vgyed cing zlog par byed do/

一住願樂白龍王戲海,龍王等眾與非天軍鬥戰令回[58]

        (16)13B·1-2:/zhes bsgo de/ de nas sum cu rtsa gsum pavi lhavi bu rnams kyi rin po che las byas bavi go cha rnams gyan zhing/ …… lha ma yin rnams dang vthab par byed do/  /devi tshe lha ma yin rnams rgyal ni lha ma yin rnams kyis lha rnams grong khyer ba lta na sdug gi nang du vded par byed do/

說是語已,彼三十三天之子眾各服珠寶製成的各種堅鎧[59] …… 共彼修羅相敵鬥戰。是時倘若修羅勝,眾修羅則侵至善見城內[60]

        (17)14B·1:de nas gtso bo nor lha brgyad dang/ drag po bcu gcig dang/ ni ma bcu gnyis dang/  bra skar gyi bu gzhon nu gnyis te/ dbang po dang nye dbang sum cu rtsa gsum yod pavi phyir sum cu rtsa gsum pa zhes byavo/

次有勝性八財神,威猛十一天,日神十二天,另有類宿二子。[61] 天主(王)輔臣三十三,是故名曰三十三天。


56. 此句漢譯文原誤為:「……贍部提人肘量八肘。」

57. 此句漢譯文原為:「……諍須陀味及修羅女,為戰諍故……」

58. 此句漢譯文原為:「一住戲海,願樂白法龍王等眾,與非天軍鬥戰令回。」

59. 此句漢譯文原為:「……彼諸天子,各服寶堅鎧,……」

60. 此句漢譯文原為:「……若修羅勝侵至城內。」

61. 是句八思巴原文有,沙羅巴一文闕,故補於此。另:勝性(gtso bo),又譯自性、主尊、冥諦,係古印度數論派虛構說,有一種在微塵、冥暗和思維三者平衡時期的根本自性,作為果位萬物之因,最極不得現見的諦,名曰勝性。

 

 

頁388 《彰所知論》傳承過程及〈情世界品〉補訂

中華佛學學報第十五期(2002.07)

        (18)14B·2-4:/gzhan yang de na lhavi bu rnams vdod pavi yon tan la bag med par spyed [bshad pa][62] / lhavi bu dag vdus byas thams cad ni mi rtag pa/ zag pa dang bcas pa thams cad ni sdug bsngal ba/ chos thams cad ni bdag med ba/ mya ngon las vdas pa thams cad zhi pa yin na/ civi phyir bag med par gnas zhes bya bavi bag med pa las skul pa dang/ yang lha ma yin rnams kyi dmag gis nye bar vtshe bar byed pa na/  kye lha rnams ni rgyal bar vgyur ro/ /lha ma yin rnams ni pham par vgyur ro/ /zhes bya bavi nye bar vtshe ba sel bar byed pavi skra vbyung bavi lhavi rnga che chos kyis mtho ba zhes bya ba yod do/

此外,諸天子等耽於欲樂,盡情放逸而相曰:「諸行無常,有漏皆苦,諸法無我,寂滅為樂。」因何謂之放逸?盡情放縱故也,與修羅軍兩相交戰之時,但願眾天獲勝,願修羅眾敗。謂交互鬥戰撕殺,其聲有如大天鼓法高奏之音。[63]

        (19)14B·4-5: /grong khyer dang/ pho brang dang/ tshal dang/ sa gzhi dang/ dpag bsam gyi shing dang/  vdun sa dang/ rdo leb la sogs pa ni bshad zin to/ … /lus kyi tshad ni rgyang grags phyed yod do/

城池、宮殿、林苑、大地、如意樹、集會所、石基等,如前所述[64] ……其天身量為半俱盧舍[65]

        (20)14B·6:/lus kyi tshad ni rgyang grags bzhi gsum yod do/

其天身量為三俱盧舍[66]

        (21)15A·1-2:/tshevi tshad ni mi rnams kyi lo bzhi brgya la zhag gcig tu brtsis pavi rang lo bzhi stong thub bo/ /lus kyi tshad ni rgyang grags gcig go/

其壽量者,人間四百年為一晝夜,如是算數壽四千歲。身量為一俱盧舍[67]


62. 是處藏文原本殘缺難識,故補於此,謹供參考。

63. 此數句沙羅巴譯文為:「諸天子等耽五欲樂,若放逸時有大天鼓,鼓聲出音警諸天曰:『諸行無常,有漏皆苦,諸法無我,寂滅為樂。』與修羅軍鬥戰之時,出除苦音警曰:『天願得勝,願修羅敗』。」有順序不符藏文以及闕譯之處,故補如是。

64. 此句漢譯文原為:「宮殿城池樹集石等,如前所辨。」

65. 此句漢譯文原為:「其天身量半踰闍那。」誤將俱盧舍(rgyang grags)譯成踰闍那(俞繕那,由旬),佛書說四俱盧舍才是一由旬(dpag tshad)。

66. 是句沙羅巴譯文誤為:「其天身量二踰闍那。」與藏文不符。

67. 是句沙羅巴譯文誤為:「身量四踰闍那。」與藏文不符。

 

 

頁389 《彰所知論》傳承過程及〈情世界品〉補訂

中華佛學學報第十五期(2002.07)

        (22)15A·2-3:/tshevi tshad ni mi rnams kyi lo brgyad brgya la zhag gcig tu brtsis pavi rang lo brgyad stong thub bo/ /lus kyi tshad ni rgyang grags gcig dang bzhi chavo/ 

其壽量者,人間八百年彼天一晝夜,如是算數壽八千歲。身量為1/4俱盧舍[68]

        (23)15A·3-5:……gzhan vphrul dbang byed kyi gtso bo ni vdod pavi dbang sdig can yin no/ /tshevi tshad ni mi rnams kyi lo stong drug brgya la zhag gcig tu brtsis pavi rang lo khri drug stong thub bo/ /lus kyi tshad ni rgyang grags phyed dang gnyis yod do/ /de dag las vdod pavi khams kyi lha drug ces bya ste/……

……他化自在天之主尊,乃罪魔欲自在是也。彼壽量者,人間一千六百年為彼天一晝夜,如是算數壽量一萬六千歲。身量為一俱盧舍[69] 彼等是謂欲界六天,……

        (24)15A·6-15B·1-5:/de dag gi tshevi tshad ni tshangs ris pa bskal pa chen po bzhi chavo/ /tshangs pa mdun na vdon pa ni bskal pa phyed do/ /tshangs pa chen pos ni bskal pa bzhi gsum mo/ ……/de dag gi gong na bsam gtan gnyis pavi lha rnams yod la/  de lavang gsum ste/ vod chung dang/ tshad med vod dang/ vod gsal gsum mo/ ……/de dag gi gong na bsam gtan gsum pavi lha rnams yod la/ de lavang…… gsum ste/ dge chung dang/ tshad med dge dang/ dge rgyas pavo/……

彼壽量者,梵眾四分之一劫,梵輔半劫,大梵四分之三劫。…… 其上二禪天者,亦有三天:謂少光、無量光、極光淨。……其上三禪天者,亦有三天:少善(少淨天)、無量善(無量淨天)、廣善(遍淨天)[70]

        (25)15B·5-6:……/de dag gi gong na bsam gtan bzhi pavi lha rnams yod la/ de la rnam pa brgyad de/  sprin med dang/ bsod nams skyes dang/ vbras bu che zhes bya ba so sovi skye pavi gnas gzhan gsum dang/ mi che ba dang/ mi gdung ba dang/ gya nom snang [ba] dang/ shin tu mthong ba dang/ vog min pa zhes bya ba vphags pavi gnas gzhan lnga ste/ de dag la mi gtsang ma ris kyi lha lnga zhes jer ro/

其上四禪天者,共有八處:無雲、福生、廣果,是謂三凡居;無想、無煩、善現、善


68. 是句沙羅巴譯文誤為:「身量八踰闍那。」與藏文不符。

69. 是句沙羅巴譯文誤為:「彼天中王威德自在,即是魔主。人間六千百年,彼天一晝夜,壽量萬六千歲。身量十六踰闍那。」其中有錯誤和闕譯。

70. 這部分沙羅巴譯文有誤譯或闕譯:「……梵眾半劫,梵輔一劫、大梵一劫半。……二禪天者,謂少光、無量光、極光。……三禪天者,謂少善、無量善、廣善。」

 

 

頁390 《彰所知論》傳承過程及〈情世界品〉補訂

中華佛學學報第十五期(2002.07)

見、色究竟,是謂五聖居,又名五淨居。[71]

        (26)16A·1:/mi che ba bskal pa stong ngo/ /mi gdung ba bskal pa nyis stong ngo/

無想一千劫;無煩二千劫[72]

        (27)16A·3:mi che ba la dpag tshad stong dang/ mi gdung pa la dpag tshad nyis stong dang/  gya nom snang ba la dpag tshad bzhi stong dang/ shin tu mthong ba la dpag tshad brgyad stong dang/ vog min pa la dpag tshad khri drug stong yod do/

無想千由旬;無煩二千由旬;善現四千由旬;善見八千由旬;色究竟一萬八千由旬[73]

        (28)16A·4-6:…lus kyi tshad ni med kyi sems kyi ting nge vdzin gyi bye brag gis rnams pa bzhir vgyur de/…/de dag gi tshevi tshad ni nam mkhav mthav yas skye mched pa ni bskal pa chen po stong phrag nyi shu dang/ rnam shes mthav yas skye mched pa ni bskal pa stong phrag bzhi bcu dang/ ci yang med pavi skye mched bskal pa stong phrag drug cu dang/ vdu shes med vdu shes med min skye mched bskal pa stong phrag brgyad cuvo/

……無自成身心識之三摩地,由是分四:……彼壽量者,空無邊處一千零二十大劫;識無邊處一千零四十大劫;無所有處一千零六十大劫;非想非非想處一千零八十大劫[74]

        (29)16B·5-6:……de ltar na bar gyi bskal pa dang po dang/ khrug pa bco brgyad dang/ bar gyi bskal pa tham ste/ bar gyi bskal pa ni nyi shu yod do/

……如是為中劫之初,十八轆轤中劫整數有十二中劫[75]

        (30)17A·5-6:/devi tshe sems can rol chags pavi rang bxhin can vgav zhig gis bdud rtsi savi bcud ces bya ba/ kha dog dkar po/ ro sbrang rtsi dang vdra bdag yod pa zos te/ 


71. 沙羅巴譯文為:「四禪八天者,無云、福生、廣果,三是凡居;無煩、無熱、善現、善見、色究竟,五是聖居,名五淨居。」

72. 沙羅巴譯文誤為:「無煩一千劫,無熱二千劫。」

73. 此數句沙羅巴僅譯前兩句為:「無煩一千劫,無熱二千劫。」有誤,且後三句漏譯。故補如是。

74. 此處前一句沙羅巴譯文不全:「從定四分」;後面數句譯文有誤:「彼天壽量,空無邊處二萬大劫壽量,識無邊處四萬大劫,無所有處六萬大劫,非想非非想處八萬大劫。」

75. 是句沙羅巴譯文不完整:「十八轆轤為二十中從。」

 

 

頁391 《彰所知論》傳承過程及〈情世界品〉補訂

中華佛學學報第十五期(2002.07)

[devi tshe gcig gis gshis kar ro sbrang rtsi dgav po byed pa dang/ zos pavo/ /mi vdi][76] gzhan lavang smras pas/ sems can gzhan dag fis kyang zos so/

此時有情生自性者,謂甘露地味,色澤白潤而味如蜂蜜[77] 時有一人,稟性耽味,嗅香起愛,取嘗便食。[是人]亦告餘人,隨學便食。

        (31)17B·3-4:/de nas so nam gyi bya ba la zhugs pa na/ gcig gis btab pavi zhing gzhan gyis bsdus bas de dag ma mthun par rtsod do/ devi tshe mi rang bzhin bzang po can zhig zhing dpon du bskos pa na/ de skye bo mang po rnams kyis bkur bas rgyal po mang pos bkur ba zhes bya ba dgyur to/ /devi rgyud rgyal povi bgyud pa mang du byung ste/ rgyal po mang pos bkur ba dngos kyi bu ni vod mdzes so/

而後從事農業,有人侵奪他人土地,故生不睦而相有糾紛。是時眾人議舉一賢者,奉為田主,此為眾人所供奉,謂曰大三末多王。此傳承王之繼承人很多,相續紹王,嫡子號光妙[78]

        (32)18A·2-3:/devi bu ni rgyud la lha chen po brgyad khri bzhi stong ba rgyud de byung ngo/ /lha chen po tha mavi bu ni mu khyud do/ /devi bu ni rgyal bavo/ /devi bu ni lhun povo/ /devi bu ni vjigs byed shing rtavo/ devi bu ni shing rta brgya pavo/ /devi bu ni shing rta bcu pavo/ /devi buvi rgyud la yul lnga vdzin gyi rgyal po lnga stong byung ngo/ /devi bu phyi mavi rgyud la ka li dakavi rgyal po lnga stong byung ngo/

彼子大天,[八萬四千相承。大天最後子周圍王。彼子耆那。彼子妙高。彼子大威德乘。彼子百乘。彼子十乘。彼子傳承五境地之五千王相承。其最後子五千相承,名迦利苦王。][79]

        (33)18B·3-4:rgyal po gzhar gyi rigs las byung ba chos dang ldan pa dag gis sangs rgyas kyi bstan pa la bya ba byas so/ /de bzhan gshegs pa mya ngan las vdas nas lo brgya lon pa na/ yul dbus su chos rgyal mya ngan med ces bya ba byung nas/ dzambuvi gling


76. 方括號內藏文係本文作者據文獻內容所補。

77. 是句沙羅巴譯文與原文有出入:「有如是類,地味漸生其味甘美,色白如蜜其香馥郁。」

78. 沙羅巴譯文與藏文有出入:「隨分共田,應防遠盡,於己分田生惰護心,於他分田有懷侵奪,故生爭競。是時眾人議有一德,封為田主,眾所許故,謂曰大三末多王。王多有子,相續紹王,嫡子號光妙。」

79. 此數句沙羅巴只譯了第8句「/devi buvi rgyud la……byung ngo/」為「此王種五千相承。」故補於此。

 

 

頁392 《彰所知論》傳承過程及〈情世界品〉補訂

中華佛學學報第十五期(2002.07)

phal che ba la mngav mdzad de/ dkav bsdu ba bar pavi yod bdag mdzad nas bde bar gshegs pavi bstan bavang vphel bar mdzad do/ /de nas lo nyis brgya lon pana dzambu gling gi nub byang gi phyogs su/ tgyal po ka ni ska zhes bya ba byang nas bkav bsdu ba gsum pavi yon bdag byas te/ sangs rgyas kyi bstan pa rgyas par mdzad do/

傳說另外又有王種傳法興教。如來滅度後百年,中印土國有法王,名曰無憂(阿育王),法王於瞻部提王,即多分中結集時而為施主,興隆佛教。此後二百年,西北方有王,名曰割尼尸割,三結集時而為施主,廣興佛教[80]

        (34)19A·1-2:bu mo dri ma med byin lung bstan pavi mdo las/ da yongs su mya ngan las vdas nas lo nyis stong lav brgya nas gdong dmar can gyi yul du nga yi bstan pa vbyung ngo zhes lung bstan pa bzhin no/

[無垢女傳妙善經藏,其滅度二千百年後,豬面國廣傳佛法,謂我所有法。][81]

        (35)19A·6:/de nas bod khams spyi la dbang bsgyur bavi rgyal po ma byung yang/ /rgyal phran deng/ rgyal rgyud ni da ngud yod do/

此後西番傳承的王族世系及小國小邦等王族至今猶在[82]

        (36)19B·1-2:/sangs rgyas mya ngan las vdas nas lo sum stong nyis brgya lnga bcu lhag vdas pa na / byang phyogs hor gyi yul du sngon bsod nams bsags pavi vbras bu smin pa jing gir rgyal po zhes bya ba byung la/ des byang phyogs nas brtsams te skad rigs mi gcig pavi yul khams du ma dbang du byas nas stobs kyis vkhor los sgyur ba lta bur gyur to/

自佛滅寂後三千二百五十年,北方蒙古國先積福德,果熟生王,名曰成吉思。成吉思先統一北方,後又征服了許多不同語言的疆域,有如輪王。[83]


80. 此數句沙羅巴漢譯文原為:「又別種王依法興教。如來滅度後二百年,中印土國有王,名曰無憂。法王於贍部提,王即多分中結集時,而為施主。興隆佛教後三百年,贍部西北方有王,名曰割尼尸割,三結集時,而為施主,廣興佛教。」其中除句讀錯誤之外,「二百年」在八思巴藏文原文裏為百年(lo brgya),「三百年」為二百年(lo nyis btgya)。對於年代數量的更改也許是沙羅巴故意為之,對此請見本書第八章有關部分。所謂結集(bkav bsdu),即佛圓寂後,弟子大眾將佛在世時的言論教義總集而成的經典謂之結集(rgyal ba mya…rnams phyogs gcig tu bsdu ba)。關於佛教的數次結集,可參閱王啟龍(1999)第八章有關內容等。

81. 此處沙羅巴譯文闕,故補。

82. 此句沙羅巴譯文不全:「西番王種,至今有在。」

83. 此處沙羅巴譯文不全且誤:「北蒙古國,先福果熟生王,名曰成吉思。始成吉思,從北方比(『比』字應為『王』)多音國,如鐵輪王。」

 

 

頁393 《彰所知論》傳承過程及〈情世界品〉補訂

中華佛學學報第十五期(2002.07)

        (37)19B·3-4:/jing gir rgyal povi sras chung bar gyur pa ni do lo zhes bya ba yin te/ des kyang rgyal povi go vphang rnam par thob nas rgyal thabs byas pa nyid do/

成吉思皇帝幼子名朵羅(拖雷),其本人亦紹帝王之位[84]

        (38)20B·4-5:……mzad pa rnams dmyal ba gong ma rnams sam/ vjig rten gyi khams gzhan gyi dmyal ba rnams su skye bar vgyur ro/ /de ltar dmyal ba mnar med pa stongs te/ de nas rim gyis dmyal ba gong ma rnams kyang stong nas/ yi dwags rnams su skyevo/ /de ltar tshul de nyid kyis mi dwags dang/ dud vgro rnams kyang stongs par vgyur ro/ /mi rnams kyi sgra mi snyan ba ma gtogs pa rnams dang/ …

又地獄王眾及世間他獄生。如是地獄如無間獄空,漸次地獄王眾空,餓鬼眾生,如是餓鬼與傍生眾空[85] 人趣之中除鳩婁人,……

        (39)22B·1-4:/len pa ni bde bavi rgyu nor dang/ vbru la sogs pa la sred pa vphel te/ de dag thob par bya pavi phyir zhing las dang/ tshong khe la sogs pa la rgyug pavi gnas skabs kyi phung po lngavo/ …… /gnas skabs pavi rten cing vbrel par vbyung ba ni bye brag tu sma bas vdod la de nyid rgyun chags pa dang vbrel bavang yin no zhes zer ro/

取者,上妙資具、資糧等等增長,為獲是等上妙資具,而追逐利益之位間五蘊。……約位緣生者,一切有部說,係遠續爾,連縛亦然[86]

        (40)23A·4-5:……de shes cher vphel bavi len pa dang/ srog gcod pa de nyid las mthu ldan gyi srid pa dang/ sngar med skye ba dang/ vgyur ba rga shi yin pa bzhin no/ /tshe gsum gyis bsdus pa la ma rig pa dang/ vdu byed ni skye ba snga mas bsdus te/ rgyuvi yan lag go/ rnams par shes pa dang/ ming dang gzhugs dang/ skye mched drug dang/  reg pa dang/ tshor ba ni tshe vdis bsdus te vbras buvi yan lag go/

……與此相應而生名取,殺生自性所盛名有,往者無生,變則老死。約三際者,謂無明與行同生過去攝,名曰因支。識、名色、六處(入)、觸、受等五支屬現在攝[87]


84. 沙羅巴將「幼子」誤譯為「次子」,第2句闕譯。

85. 此數句沙羅巴漏譯。

86. 沙羅巴譯文不全:「取者,為得種種上妙資具,周遍馳求位間五蘊。……一切有部說,約位緣生即是遠續,連縛亦爾。」

87. 沙羅巴譯文與藏文不符:「與此相應諸纏名取,所取身語二業名有,如是諸法集起名生,熟變名老,變壞名死。約三際者,謂無明,與行屬過去攝,名曰因支,識等五支屬現在攝,名曰果支。」

 

 

頁394 《彰所知論》傳承過程及〈情世界品〉補訂

中華佛學學報第十五期(2002.07)

        (41)23B·1-2:/de gnyis las skye ba vdivi rnam par she pa dang/ ming dang gzugs dang/ skye mched drug dang/ reg pa dang/ tsho ba dang lnga skye ste/ vbras buvi yan lag yin bas de ni rgyu dang vbras bu tshar gcig yin no/ /tshe vdivi sred pa dang/ len pa nyon mongs pa dang/ srid ba las yin te/ de gsum ni phyi mavi rgyu yin no/

由彼二者所生之識、名色、六處(入)、觸、受等五支,即是果支,此乃一重因果。現在(攝)愛、取,乃惑也;與有為三,係屬來因[88]

        (42)23B·4-5:/rnam par shes pa la sogs pa bdun ni skye bavi kun vbyung yin no/ /devang las dang nyon mongs pa ni kun vbyung gi bden pa dang/ skye bavi kun vbyung ni sdug bsngal gyi bden pa yin no/ /de dag gis……ni lugs las vbyung bab shad pavo/

識等七支者為生之集。彼等業惑者,謂之集諦。生之集者,謂之苦諦;以上是順緣生[89]

        (43)23B·6-24A·1:de vgags na las kyis vphangs pavi rnam par shes pa dang/ ming dang gzugs dang/  skye mched drug dang/ reg pa dang/ tshor ba rnams vgag cing/ …… /de dag vgags na phyi mavi mung po vgrub pavi las mthu ldan gyi srid pa vgag go/

……引業滅故識、名色、六處(入)、觸、受等五支,……彼等滅故,成就後蘊之業盛,謂有滅[90]

        (44)24A·4:/de dag ni dbang po lngavi spyod yul du ma grub ste/ don lngavi nang du vdus par thal bas so/ /des na yid ches pavi lung las shes par bya ba yin no/

是等五根諸行境成,於五臟內所聚而成。是故由聖教生智識[91]

        (45)24B·3-4:/de star na de dag gzugs kyi gzhi dang/ gzugs kyi phung po sges bya ba yin no/ /sems ni rnam par shes pavi tshogs drug ste/ mig gi rnams par shes pa dang/ rna ba dang/ sna dang/ lce dang/ lus dang/ yid kyi rnam par shes pa drug go/ /de dag ni sems kyi gzhi dang/ rnam par shes pavi phung po shes bya ba yin no/


88. 沙羅巴譯文此處不全:「由彼所生識等五支,即是果支,一重因果。現在愛取,二支是惑,三當來因。」

89. 沙羅巴譯文有錯漏:「謂之集諦。識等七支即是苦,謂之苦諦。是順緣生。」

90. 前面部分沙羅巴譯文不完整:「引業滅故等五支滅。」後面一句沙羅巴漏譯。

91. 此處沙羅巴譯文誤而不全:「根是塵故不能緣境。」

 

 

頁395 《彰所知論》傳承過程及〈情世界品〉補訂

中華佛學學報第十五期(2002.07)

如是色依,是謂色蘊。二心法者有六識善業,謂眼識、耳識、鼻識、舌識、身識、意識等。彼等心依,是謂識蘊[92]

        (46)25A·2-3:……dmigs pa mi shes pavi rmongs pa dang/ …… dmigs pa mi gsal bavi rmugs pa dang/

癡謂不明所緣境,……昏沈謂不了然所緣境[93]

        (47)26B·2-3:/bcud kyi vjig rten bshad pavi skabs te/ gnyis pavo//

以上所說乃〈情世界品〉第二

 

附:本文藏文的拉丁轉寫規則

ka kha ga nga ca cha
ja nya ta tha da na
pa pha ba ma tsa tsha
dza wa zha za va ya
ra la sha sa ha a
g’ya gya
I u e o

92. 沙羅巴譯文不完整:「此是色蘊。二心法者有六:謂眼耳鼻舌身意,六即是識蘊。」

93. 沙羅巴譯為:「癡謂愚癡,即是無明,無智,無顯;……昏沈謂身心相續無堪任性,是謂重義;……」

 

 

頁396 《彰所知論》傳承過程及〈情世界品〉補訂

中華佛學學報第十五期(2002.07)

【參考文獻縮略用語】

《彰所知論》(漢文本):上、下卷,中譯本,八思巴著、沙羅巴譯,載頻伽精舍漢文《大藏經》,小乘論部·藏四帙;或(大正新修)《大藏經》(Taisho)論集部,冊32(No.1645),頁226~237。

《彰所知論》(藏文本):Shes-bya rab tu-gsal,取自北京圖書館藏《薩迦五祖全集》第13包15函。

《俱舍論》:《阿毘達磨俱舍論》三十卷,世親著(唐)玄奘譯,頻伽精舍漢文《大藏經》,小乘論部,收九、收十帙。

《薩迦世系史》:(32開,455頁,中譯本)成書1629年。阿旺·貢噶索南著,陳慶英、高禾福、周潤年譯注,(拉薩)西藏人民出版社,1989。

陳慶英
        《元朝帝師八思巴》,中國藏學出版社,1993年版。

星雲大師
        《佛光大辭典》,星雲大師監修、慈怡主編,臺灣高雄佛光出版社1989年版。係一部綜合性的大型佛學詞典,16開,分上、中、下三巨冊,上冊含1~2326頁;中冊含2327~4660頁;下冊含4661~6984頁。

許明銀
        《西藏佛教史》,臺灣中華文化復興運動推行委員會1987年版,32開,全書126頁。

王啟龍
        《八思巴評傳》,民族出版社,1998年版。
        《八思巴生平與〈彰所知論〉對勘研究》(中國社會科學博士學位論文文庫),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9年版。

班班多傑
        《藏傳佛教思想史綱》,(上海)三聯書店,1992年版。

陳寅恪
        〈彰所知論與蒙古源流〉,1931年發表;後重載於《陳寅恪史學論文選集》,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年版(頁70~80)。

Constance Hoog
        Prince Jin-Gim’s Texkbook of Tibetan Buddhism, E. J. Brill-Leden, 1983(126 pages).

P. C. Bagchi
        “Chang so che lu (Jñeya-prakāśa-śāstra)──An Abhidharma Work of Saskya-Pandita of Tibet” in Sino-Indian Studies, Vol. 2, Calculta 1947, (pp.136~156).

 

 

頁397 《彰所知論》傳承過程及〈情世界品〉補訂

中華佛學學報第十五期(2002.07)

The Transmission of the Shes-bya Rab-tu-gsal
by vPhags-pa and Its Supplementations

WANG Qilong
Associate professor,
Beijing Tsinghua University

Chung-Hwa Buddhist Journal
No. 15 (2002.07)
pp. 367-397

The Chung-Hwa Institute of Buddhist Studies
Taipei, Taiwan


Summary

     The piece of writing covers two parts: "the appreciations and limiting factors for Shes-bya Rab-tu-gsal shown by the academia at home and abroad" and "the Supplementations to Shes-bya Rab-tu-gsal". The former is a brief summary which is in one way describes the main achievements on vPhags-pa's masterpiece She-bya Rab-tu-gsal made by the scholars at home and abroad, and in another way points out their limiting factors and deficiency. After that we'll make a further study on the versions and transmission of Shes-bya Rab-tu-gsal based on the Chinese and Tibetan historical sources and try to put forward a new and more reasonable viewpoint.

     In the above, we have known the differences of the Chinese and Tibetan versions of this sutra and analyzed the causations of the differences. In the latter part, we mainly intend to make supplementations to the Chinese version (translated by Sha-lo-pa in Yuan Dynasty) of Shes-bya Rab-tu-gsal according to the Tibetan original. For the sake of printing, the Tibetan characters have been transcribed in Latin letters, of which the underlined are the supplementations while the others are the contents. At the beginning of each paragraph are the numbers of which the first one (before the dot) indicates the original page while the second one (after the dot) indicating the original line in vPhags-pa's work. But because of the time and space, we can only make the supplementations to "Qing Shijie Pin" (情世界品).

 

Key words:

1.

vPhags-pa

 

2.

Shes-bya Rab-tu-gsal

 

3.

Versions

 

4.

Transmission

 

5.

Supplementation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