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河的淨土學--中國淨土宗的北源

賴鵬舉
圓光佛學學報創刊號
1993.12出版
頁117-137


. 頁117 提要 因《維摩詰經》<佛國品>的因緣,姚秦長安羅什師資展開了以「 般若」對淨土諸問題的探討。如道生以「佛無淨土」說明淨土的「器 世間」,以「法身無色」說明淨土的「眾生世間」;僧肇更在《涅槃 論》中以「般若無知」闡發眾生世間中的「佛智」,以「法身無象」 闡發眾生世間中的「佛身」,架構了中國淨土義學的粗胚。 此長安淨土義學的粗胚被北魏曇鸞所繼承,作為《往生論》中說 明「佛智」、「佛身」的主要依據。 曇鸞山西玄中寺一系的淨土在後世得到重要的發展,相對於南方 廬山而言,關河的淨土學便成為中國淨土宗北方的源頭。 目次 前言、名詞定義及研究方法 第一章 關河的淨土學 第一節 關河有關的淨土經論 第二節 關河的淨土義學 •淨土的成因:羅什的三因說 •淨土的器世間(佛土): 一、僧肇的「佛無定土」 二、道生的「佛無淨土」 •淨土的眾生世間(佛的法身): 一、僧肇的「法身無象」 二、道生的「法身無色」 (佛的智慧): 頁118 三、僧肇的「般若無知」 第三節 淨土的修持方法: •羅什有關淨土的修持方法 •道融對淨土的修持方法 •小結 第二章 北魏曇鸞對關河淨土學的繼承 第一節 曇鸞為北方的般若學者出身 第二節 曇鸞《往生論註》對關河所譯經論的引用 第三節 曇鸞《往生論註》中對關河淨土義學的繼承 第四節 曇鸞《往生論註》中淨土的修行方法 第五節 曇鸞《往生論註》關河以外的淵源 結論及申論 略號 附註 附錄 附錄一 道生<佛無淨土論>的還原 附錄二 道生<法身無色論>的還原 附錄三 後秦三藏法師鳩摩羅什論念佛三昧 附錄四 十方諸佛觀法 前言、名詞定義及研究方法 關於中國淨土宗早期的內容,東晉慧遠師資在南方廬山努力較為 人所知曉。但就淨土一宗而言,單單廬山並不足以完全說明宗內早期 發展的脈絡,如北魏以後北方山西玄中寺曇鸞、道綽、善導一系的發 展與廬山即沒有太大的關聯。故本文企圖在中國北方另尋一淨土的源 頭,後秦時期以長安為中心的鳩摩羅什僧團(401-417) 是選定的目 標。在淨土學的開創上,長安與廬山,一北一南,有著平行發展的關 係;在淨土宗的承襲上,長安的淨土學正好作為山西玄中寺一系的前 身。關河淨土學的引入正好補上了中國淨土宗早期發展上出現於北方 的漏洞。 頁119 言「學」者意謂有內在體系的知識。故由「經論依據」、「義學 體系」及「修持方法」三個層次來闡明關河完整的淨土內容。 但關河標「實相」為宗,淨土內容是其推演實相隨之而來的應用 ,其本身並不以淨土標宗。然此內容後世曇鸞引入《往生論註》中而 賦予淨土宗堅實的義學基礎,故本文但謂關河的淨土學是「淨土宗」 之「源」。 本文的研究,除著重在整理關河的淨土學外,並有意尋找關河與 曇鸞之間淨土方面的關聯。故須設定一共同的結構,以為兩者討論的 交集。結構有二箇層面,第一箇層面是「經論依據」、「義學體系」 及「修持方法」;然後依《往生論》由「義學體系」中再分別出器世 間的「佛土」及眾生世間的「佛身」、「佛心」。 最後「關河」者仍指羅什座下之長安僧團,以長安居「關」中, 臨渭「河」(註1),故謂之「關河」。 第一章 關河的淨土學 第一節 關河有關的淨土經論 關河淨土的重要著作如僧肇的「般若無知」及道生的「法身無色 」、「佛無淨土」皆以「般若」作為出發點,故關河淨土學內容主要 出現於談般若(註2)的《維摩詰經》<佛國品>註解中(註3)。由寶 積長者子所供寶蓋內顯現十方淨土的因緣,帶出佛陀有關成就淨土的 說明而有羅什師資的相關註解。 又羅什在長安譯出《阿彌陀經》。此經以「信、、願、持名」為 宗要,在所有淨土經典中以精簡著稱。曇鸞及以後淨土大師皆加援引 ,影響後世淨土宗甚巨。 又羅什初到長安所譯出之《思惟法略要》,其中之<十方佛觀法> 及<阿彌陀佛觀法>皆直接與淨土的修持有關。 最後羅什在譯出《十住經》後,並譯出了龍樹對此經的註解《十 住毗婆沙論》。此論雖非直接淨土的典籍,但亦有不少有關淨土的內 容(如<易行品>及<助念佛三昧品>)。 頁120 第二節 關河的淨土義學 •淨土的成因:羅什的三因說 羅什在《維摩詰經》「眾生之類,是菩薩佛土」處(《佛藏》卷 124《維記》頁46、47)說明了淨土因緣: 「淨土因緣有三事:一、菩薩功德,二、眾生,三,眾生功 德。三因既淨,則得淨土。」 羅什並在經文「菩薩隨所化眾生而取佛土」的註解中,對三因有更進 一步的說明:(《佛藏》卷124《維註》頁48) 「隨以何法化眾生,若施若戒等,各隨彼所行,來生其國, 亦隨三因深淺,以成嚴淨之異。若因持戒,則其地平正;若 因行施,則七珍具足。略舉二法,餘皆類此。」 •淨土的器世間(佛土):一、僧肇的「佛無定土」 「夫至人空洞無象,應物故形。形無常體,況國土之有恆乎 。夫以群生萬端,業行不一,殊化異彼,致令報應不一。是 以淨者,應之以寶玉;穢者,應之以砂礫。美惡自彼,於我 無定。無定之土,乃曰真土。」(《維註》頁47) 「佛土者,即眾生之影響耳。夫形脩則影長,形短則影促, 豈日月使之然乎,形自然耳。故隨所化眾生之多少而取佛土 之廣狹也。是以佛土,或以四天下,或以三千,或以恆沙為 一國者也。」(《維註》頁48) •淨土的器世間(佛土):二、道生的「佛無淨土」 生公的《維摩經註》中可見到「淨土」的定義及「佛菩薩不造淨 土」的論點,茲擷其要如下,詳見(附錄一): 「夫國土者是眾生封彊之域,其中無穢謂之淨。」(《維註 》頁48) 此段為「淨土」之定義。 「淨土行者,行致淨土,非造之也。」(《維註》<佛國品> 頁47) 此段言淨土非佛菩薩造作而有。 「無穢為無,封彊為有。有生於惑,無生於解。其解若成, 其惑方盡。」(《維註》頁47) 此段言眾生封彊由「惑」生「有」而成。佛菩薩淨土由「解」盡惑而 成就無所造之淨土。 頁121 「始解是菩薩本化,自應終就使成。既就為統,國有屬佛之 跡。就本隨於所化,義為取彼之國。既云取彼,非自造之謂 。」(《維註》頁47) 此段言菩薩取彼國土,非自造之謂,乃是就「本」隨於所「化」,「 本」自無造,隨「化」而幻現耳。 •淨土的眾生世間(佛的法身):一、僧肇的「法身無象」 「法身」用以說明佛如何以色法行化度眾生之用。 肇公於《涅槃無名論》(註4)位體第三中有「法身」的高論: 「法身無象,應物而形。」 「萬機頓赴而不撓其神。」 「動若行雲,止猶谷神。」 「去來不以象,故無器而不形。」 「象出於有象。象非我出,故金石流而不燋。」 「所以形充八極而無患。」 其中「法身無象,應物而形」最足以說明佛「法身」之大用,亦 成為後世曇鸞引用的依據。 •淨土的眾生世間(佛的法身):二、道生的「法身無色」 生公著有《法身無色論》,原論雖已佚失,但由其《維摩經註》 、《法華經疏》及《涅槃經註》可還原其部份內容,茲述其大要如下 :(詳見<附錄二>) 「悟夫法者,封惑永盡、彷彿亦除。妙絕三界之表,理冥無 形之境。」(《維註》頁87) 「形既已無,故能無不形;三界既絕,故能無不界。」 「無不形者,唯感是應,佛無為也。至於形之巨細,壽之修 短,皆是接眾生之影蹟,非佛實也。」(《維註》頁87) •淨土的眾生世間(佛的智慧)三、僧肇的「般若無知」 肇公著有《般若無知論》,究竟智慧之淵底,後世狀佛之智慧皆 宗之。其內容除本論外,《涅槃無名論》中尚有發揮: 「智有窮幽之鑒而無知焉;神有應會之用而無慮焉。」(《 般若無知論》) 「般若無知,對緣而照。」 「千難殊對而不干其慮。」 「動靜不以心故無感而不應。」 「心生於有心。心非我生,故日用而不動。」 「所以智周萬物而不勞。」(以上出《涅槃無名論》) 頁122 第三節 淨土的修持方法 •羅什有關淨土的修持方法 一、羅什論念佛三昧 在中國佛教界的引領盼望中,羅什於公元401年底入關,廬山慧 遠曾通書致好。繼又聞什公欲還本國,乃在<又與羅什法師書>中問所 疑數十條。其中一條涉及廬山師資所修念佛三昧(見<附錄三>)本質 之問題。如念佛三昧之見佛,若由內出,如《般舟經》引夢為喻,夢 是凡夫之境,我想之所立;若見佛由外應,則如神通,當有往來,為 何《般舟經》又言「我不到彼、彼佛不來。」 羅什的答書,除了回答上述的問題外,並顯現出關河修念佛三昧 的具體內容。 什公首先說明了見佛三昧(按「見佛」即「般舟」之義)有上中 下三等,上等者「菩薩或得天眼、天耳,或飛到十方,見佛難問,斷 諸疑網。」其他二種則無神通,依修習般舟三昧之定力,亦能遠見諸 佛。故經中舉夢為喻以說明,依定見佛,非直如凡夫夢之虛妄也。 此段另外值得注意的是「見佛三昧」標「十方佛」為對象。這可 謂替道融而後在炳靈寺169窟造了十方佛為背景的阿彌陀佛像埋下了伏 筆。 接著什公又言諸佛身無有決定相:「諸佛身皆從眾緣生,無有自 性,畢竟空寂,如夢如化。」故如說行,見諸佛身,不應視為虛妄。 最後什公又道出了《般舟經》之所以言「我不到彼,彼佛不來」 ,仍在令菩薩聞是微妙理,能更深入於定,成就般舟三昧: 「又諸菩薩得此三昧見佛,則問解釋疑網。從三昧起,住粗 心中,深樂斯定,生貪著意。是故佛教行者,應作是念:我 不到彼,彼佛不來。而得見佛聞法者,但心憶分別。」 「了三界之物,皆從憶想分別而有。」 「聞是教已,心厭三界。」「行者即時,得離三界欲,深入 於定,成般舟三昧。」 頁123 上二段文中,什公以「如夢如化」及「不來不去」二則「般若」 、「相實」之要旨來說明念佛三昧。此不但上通第二節關河諸師以般 若明淨土器世間及眾生世間,亦下通道融在炳靈寺169窟以「法身觀」 來修主尊阿彌陀佛的觀想(註5)。 二、羅什所傳<十方諸佛觀法> 什公論佛三昧中,以見十方佛為標地。在所譯之《阿彌陀佛》中 並有同於「十方佛」系統之「六方諸佛」。又在《思惟略要法》中進 一步傳出十方佛的觀法(見<附錄四>),成為淨土修行重要的一環。 十方諸佛觀法有其重要的次第: 一、先依一方,觀出一佛,結跏趺坐,舉手說法。 二、次增一佛至十佛,復增百千,乃至無有邊際。 三、十方皆如上觀。 四、總觀十方諸佛,一念所緣,周匝得見。定心成就者,即於定 中,十方諸皆為說法,疑網雲消,得無生忍。 此十方諸佛觀法,有一點甚為重要:即在觀法的次第上,欲觀十 方,先觀一方;在一方諸佛中,欲觀百千,先觀一佛。 這點正好作為爾後十方佛觀與阿彌陀佛觀密切結合的媒介。是以 最早觀佛的《般舟三昧經》雖以見十方佛為三昧成就的標地,但在十 方中特別標出西方;在西方諸佛中特別標出阿彌陀佛,以為修行眾生 注心入定的所緣。 而後道融在炳靈寺169窟依以修觀的阿彌陀佛龕,亦以彌陀主尊 為證入背景十方佛的先前步驟(註6)。 至劉宋(402-497)(僵-人)良耶舍稍後釋出的《佛說觀無量壽經》則 明白道出了: 「見無量壽佛者,即見十方無量諸佛。」(註7) •道融對淨土的修持方法 羅什高足道融對淨土的修持方法最主要表現在炳靈寺169窟阿彌 陀佛龕的內容上。本龕亦可視為整個關河淨土學在實踐上最具體的例 子。 有關本龕的詳細內容,請參閱<炳靈寺169窟無量壽佛龕所涉之義 學與禪學>(同註4)一文,本文則注重在闡明本龕的修行方法與整個 關河淨土學的關係。 頁124 依前述<炳靈寺>一文的分析,本龕的修行方法,以主尊阿彌陀佛 為中心,沿軸兩絛方向而開展。 在橫軸方向,以主尊阿彌陀佛為「法身」,及「法身無象,應物 而形」而有頭光中的「化佛」。又以佛法身,隨所化眾生,「三因俱 足」而成就背光中充滿奏樂天人的淨土。 在蹤軸上,先如前觀出西方的無量壽佛,再依羅什所傳<十方諸 佛觀法>,進入背景中十方諸佛的無邊世界,見佛難問,斷諸疑網, 得無生忍。 •小結 關河諸師之論淨土,雖各有發揮而通以般若為核心。在義學方面 由般若成功地導出了形成淨土的兩個主要部分:「器世間」與「眾生 世間」。僧肇更在《涅槃論》中以般若圓滿地解決了眾生世間中「佛 身」與「佛智」的種種現象。最後由羅什所傳的禪法及道融在炳靈寺 169窟無量壽佛龕的修行方法將上述的義學推向實踐。由「義學」到 「修行方法」皆以「般若」為其內在組織的核心,有其一貫的體系, 故本文謂關河的淨土為「淨土學」。 第二章 北魏曇鸞對關河淨土學的繼承 第一節 曇鸞為北方般若學者出身 依《續高僧傳》卷六(註8)曇鸞「內外經籍,具陶文理,而四 論、佛性,彌所窮研。」及見梁武帝「豎佛性義三命。」 「四論」指《中》、《百》、《十二門》另加《大智度論》,乃 北方般若學者之範疇。而以「四論」、「佛性」並稱者,蓋在關河時 期已徵見其端倪。關河諸師所學皆以「實相」為宗,然率皆引般若而 治《涅槃》、《法華》之常住、不滅。如僧叡之表彰《法華》(註9) 、《涅槃》,僧肇之作《涅槃無名》,道生之歸於「涅槃常住」(註 10)等皆是。 曇鸞於《往生論註》「觀眾生世間清淨」處,亦可見其般若出身 而歸「涅槃佛性」之一隅:(《佛藏》144、頁1010) 「有論師汎解眾生名義,以其輪轉三有,受眾多生死,故名 眾生。今名佛菩薩為眾生。」 「大乘家所言眾生者,如《不增不減經》言:言眾生者,即 是不生滅義。」 頁125 「不生不滅」是「涅槃」義,但亦可看出「般若」的痕跡。以之等「 佛菩薩」與「眾生」,即含「佛性」義。 第二節 曇鸞《往生論註》對關河所譯經論的引用 《往生論註》所引用關河經論計有: 一、引《金剛經》一次,於「五種門漸次成就五種功德」處: 「雖度無量眾生,而實無一眾生得滅庶者」(《佛藏》144、 頁1041) 二、引《中論》二次 (一)在釋偈「世尊我一心歸命盡十方」處: 「若一則無因果,若異則非相續。是義觀一異門中委曲釋。」 (二)在《論》文「觀眾生世間清淨」處,釋《不增不減經》 言: 「言眾生者,即是不生不滅義。」(《佛藏》144、頁1020) 「何以故,若有生,生已復生,有無窮過故,有不生而生過 故,是故無生。」(《中論》<破因緣品>) 三、多處引用或借用肇公諸論如《般若無》、《涅槃無名》。詳見 下節。 四、引《大智度論》一處,釋「二乘種不生」: 「摩訶衍論中言,佛土種種不同,或有佛土純是聲聞僧,或 有佛土純是菩僧僧,或有佛土菩薩聲聞會為僧,如阿彌陀安 樂國是。」(《佛藏》144、頁1009) 五、引《十住毗婆沙論》三次: (一)在《註》首「謹案龍樹菩薩十住毗婆沙云,菩薩求阿毗 跋致有二種道,一者難行道,二者易行道。」(《佛藏》144、頁997) (二)在釋《論》文「女人及根缺,二乘種不生。」: 「十住毗婆沙中,龍樹菩薩造阿彌陀讚云:超出三界獄,目 如蓮花葉。聲聞眾無量,是故稽首禮。」(《佛藏》144、 頁1008-1009) (三)在釋「歸命即是禮拜門」處:(《佛藏》144、頁999) 「何以知歸命是禮拜,龍樹菩薩造阿彌陀如來讚中,或言稽 首禮,或言我歸命,或言歸命禮。....」 六、引《佛說阿彌陀經》二處: 頁126 (一)在釋「云何讚歎門」中(《佛藏》144、頁1000) 「依舍衛國所說無量壽經,佛解阿彌陀如來名號:何故號阿 彌陀,彼佛光明無量,照十方國無所障礙,是故號阿彌陀。 又彼佛壽命及其人民,無量無邊阿僧祗劫,故名阿彌陀。」 (二)在釋「莊嚴量功德成就」處:(《佛藏》144、頁1002) 「言十方眾生往生者,若已生、若今生、若當生,雖無量無 邊,畢竟常如虛空。」其中「若已生、若今生、若當生」為 《阿彌陀經》語。 七、引《法華經》三處: (一)在釋偈「愛樂佛法味」(《佛藏》144、頁1008): 「如日月燈明佛說法華經六十小劫。時會聽者亦坐一處六十 小劫,謂如食頃,無有一人若身若心而生懈倦。」 (二)在「五種門漸次成就」處: 「如法華經普門示現之類也。」(《佛藏》144,頁1041) (三)在釋「莊嚴地功德成就」處(《佛藏》144、頁1026) 「又如佛說法華經時,放眉間光,照於東方方萬八千土,皆 如金色,從阿鼻獄上至有頂。諸世界中六道眾生,生死所趣 ,善惡業緣,受報好醜,於此悉見。」 八、引《維摩詰經》多處,如: 釋「莊嚴量功德成就」之「維摩方丈,包容有餘。」(《佛藏 》144、頁1002) 釋「眾生義」處「如經言,五受陰通達空無所有是苦義。」( 《佛藏》 144、頁1035) 釋「菩薩四種正修」處引僧肇《維摩經序》:「肇公言,法身 無象而殊形並應,至韻無言而玄籍希彌布,冥爟無謀而動與事 會。」(《佛藏》144、頁1035) 釋「名義攝對」處:「智慧方便是菩薩父母」(《佛藏》144、 頁1041) 釋「無上正遍道」處之「等入不二法門」。(《佛藏》144、 頁1041) 由上列可知,鸞公註《往生論》除淨土有關之經典(如《無量壽經》 、《觀無量壽經》)外,所引用者泰半為關河譯、所著之經論。 頁127 第三節 曇鸞《往生論註》中對關河淨土義學的繼承 茲分淨土的器世間及眾生間兩方面來看《往生論註》對關河淨土 義學的繼承。 •淨土的器世間(佛土) 《註》在敘述完彼佛國土十七種莊嚴後,設疑: 「此中有疑,疑言生為有本,眾累之元,棄生願生,生何可 盡。」答云:「為釋此疑,是故親觀彼淨土莊嚴功德成就。 明彼淨土是阿彌陀來清淨本願無生之生,非如三有虛妄生也 。何以言之,夫性法清淨,畢竟無生,言生者是得生者之情 耳。生茍無生,生何所盡。」「體夫生理,謂之淨土。淨土 之宅,是謂十七句也。」 其中「法性清淨,畢竟無生。」「體乎生理,謂之淨土。」同於 道生<佛無淨土論>中: 「淨土行者,行致淨土,非造之也。」 「聖既會理,則纖爾累亡。累亡故,豈容有國土者乎。」 •淨土的眾生世間(佛的智慧、法身) 曇鸞在《往生論註》中以僧肇的《般若無知論》釋佛的智慧;以 《物不遷論》及《涅槃無名論》中的「法身無象,應物而形」釋佛的 法身。並在「一句法義」及「正遍道」中合二者而論之。茲分述如下 : 一、釋佛的智慧(佛心) 《註》中狀佛的智慧,一依肇公「般若無知」。全《註》中引用 或借用「般若無知」共有四處: (一)釋「諸佛正遍知海從心想生」(《佛藏》144、頁1012) 「正遍知者,真正如法界而知也。法界無相故,諸佛無知也 。以為知故,無不知也。無知而知者,是正遍知也。」 (二)釋「莊嚴心業功德成就」處:(《佛藏》144、頁1031- 1032) 「問曰:心是覺知相,云何可得同地水火風無分別耶。」 「答曰:心雖知相,入實相則無知也。」 「問曰:心入實相,可令無知,云何得有一切種智耶。」 「答曰:凡心有知,則有所不知。聖心無知,故無所不知。 無知而,佑佑即無佑也。」 頁128 (三)釋「正遍」處(《佛藏》144、頁1041) 「正者聖賢智也。如法相而知故稱為正智。法性無相故,聖 智無知也。」 第四者在「一法句」處,與「法身」同論,待後文中再行引出。 二、釋佛的法身(佛身) (一)以《物不遷論》狀佛法身「不遷」而「遍應」。 在偈誦觀音菩薩四種功德處「無垢莊嚴光,一念及一時,普照諸 佛會,利益諸群生。」(《佛藏》144、頁1015): 「問曰:上章云,身不動搖而遍至十方。不動而至,豈非是 一時義耶,與此若為差別?」 「答曰:上但言不動而至,或容有前後。此言無前後,是為 差別,亦是成上不動義。若不一時,則是來。若有往來,則 非不動。是故為成上不動義,故須觀一時。」 其中「不動而至」乃《物不遷論》之主旨。而「須觀一時」「若 不一時,則是往來。若有往來,則非不動。」則為對「物不遷」的深 一層發揮,同於《涅槃無名論》「位體第三」:「萬機頓赴而不撓其 神」之「頓赴」。 另在長行解釋分「彼應化身一切時,不前不後,一心一念,放大 光明,悉能遍至十方世界。」(《佛藏》144、頁1035)中有引用相 同的論點。 (二)以《肇論》「法身無象,應物而形」狀佛「法身」 《註》於卷下釋菩薩四德「三者彼於一切世界無餘照諸佛會大 眾,無餘廣大無量供養恭敬讚歎諸佛如來功德」處(《佛藏》144、 頁1035): 「無餘者,明遍至一切世界,一切諸佛大會,無有一世界一 佛會不至。肇公言,法身無象而殊形並應。」 (三)以《肇論》「般若無知」「法身無象」合論佛之「身」 「心」。共有二處,一在「一法句」處(《佛藏》144頁、頁1036) 「一法句者,謂清淨句。清淨句者,謂真實智慧,無為法身。」 「真實智慧者,實相智慧也。實相無相故,真實無知也。」 「無為法身者,法性身也。法性寂滅故,法身無相也。無相 故能無不相。」 另一合論出現在釋「正遍道」處(《佛藏》144、頁1041) 「遍有二種,一者聖心遍知一切法。二者法身遍滿法界。若 身若心無不遍也。」 頁129 此種合「般若」、「法身」以論佛身心,乃《涅槃無名論》「位 體第三」之傑作: 「法身無象,應物而形;般若無知,對緣而照。」 「萬機頓赴而不撓其神;千難殊對而不干其慮。」 「既無心於動靜,亦無象於去來。」 「去來不以象,故無器不而形;動靜不以心,故無感而不應 。」 由本節所述,《往生論註》內在的義學架構主要是吸收關河有關的淨 土義學而來,尤其是僧肇一家的為然。但這並不表示曇鸞除關河外沒 有其他次要的淵源,這點將在本章的最後一節中加以討論。 第四節 曇鸞《往生論註》中淨土的修行方法 天親《往生論》的修持方法是「五念門」: 一者禮拜門。二者讚嘆門。三者作願門。四者觀察門。五者迴向 門。 而曇鸞《註》則於五門中之「讚嘆門」及「觀察門」有特別之發 揮,最足以彰顯曇鸞在淨土修持上的特色。茲分述如下: 一、曇鸞「讚嘆門」的修持方法 依天親原論,「讚嘆門」的修行方法是「稱彼如來名,如彼如來 光明智相,如彼名義,欲如實修行相應故。」 曇鸞對「如彼名義,欲如實修行相應」處,即引什公所譯《阿彌 陀經》中「彼佛何故號阿彌陀」一段: 「彼佛光明無量,照十方國無所障礙,是故號阿彌陀。」 「彼佛壽命及其人民,無量無邊阿僧祇劫,故名阿彌陀。」 此二句是《阿彌陀經》持名修行的大綱,故羅什譯本經即以「阿 彌陀」作為經名,曇鸞在《註》中釋題時亦謂: 「釋迦牟尼佛在王舍城及舍衛國,於大眾之中說無量壽佛莊 嚴功德,即以佛名號為經體。」(《佛藏》144、頁998) 在以名號為經體的認知下,曇鸞對名號有所發揮,最後並將之引 入以解「十念」,影響後世念佛方法甚巨: 在釋「梵聲悟深遠,微妙聞十方」處謂「名可悟物」(《佛藏》 144、頁1007): 頁130 「聲者名也。名謂安樂土名。經言若人但聞安樂淨土之名, 欲願往生,亦得如願。此名悟物之證也。」 「出有而有曰微,名能開悟曰妙。」 又在釋「十念往生」處(《佛藏》144、頁1018) 「此十念者,依止無上信心,依阿彌陀佛如來方便莊嚴真實 清淨無量功德名號生。譬如有人被毒箭所中,截筋破骨,聞 滅除藥鼓,即箭出拇除。」 最後曇鸞捨「生滅」、「剎那」而以名號解「十念」: 「問曰:幾時名一念?」 「答曰:百一生滅名一剎那。六十剎那名一念。此中云念者 ,不取此時節也。但言憶念阿彌陀佛,若總相、若別相,隨 所觀緣,心無他想,十念相續,名為十念。但稱名號,亦復 如是。」 在此曇鸞首度建立了以「持名號」作到「十念相續」的方法。並 進一步由此導出「助念」的可行性: 「又宜同志五三共結言要,垂命終時,迭相開曉,為稱阿彌 陀佛名號,願生安樂,聲聲相次,使成十念也。」(註11) 由羅什《阿彌陀經》的「執持名號,一心不亂」至曇鸞的「稱佛 名號」「聲聲相次」以及「助念」之可行,後世淨土宗持名念佛的雛 形於焉建立。 二、曇鸞「觀察門」的修行方法 依天親《往生論》「觀察門」先分別觀察器世間十七種莊嚴,再 觀察眾生世間(佛、菩薩)莊嚴。最後再以「一法句義」作修行上的 總結。 在「一法句」處,天親菩薩所提者為「真實智慧、無為法身」。 但此兩句尚乏實際修行的下手處。 待曇鸞以肇公的「般若無知」釋「真實智慧」;以「法身無色」釋 「無為法身」,此一法句義才找到實際的修行下手方法,以「無知」、 「無色」通攝念、觀心。 且此「法身無色,應物而形」的觀行方式,亦與道融炳靈寺阿彌 陀佛龕的修行方式遙相呼應。(見本文第章第三節) 又綜觀曇鸞的整個修行方法,實自力1、他力「二力皆重」。 如《註》末: 問曰:「有何因緣言速得成就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頁131 答曰:「論言修五門行以自利利他就故。然覈求其本,阿彌 陀如來為增上緣。」 「自利利他」依下文意即導出「自力他力」此是「二力」出處。 又曇鸞言阿彌陀如來為「增上緣」(另釋「莊嚴妙色功德成就」 處亦有相同之言)。「增上緣」者對「親因緣」而言,能對「親因」 有所「增上」。故「增上緣」即是「他力」,「親因緣」即是「自力 」。 「凡是生彼淨土及彼菩薩人天所起諸行,皆緣阿彌陀如來本 願力啟。」 「以斯而推,他力為增上緣得不然乎。」(以上《佛藏》144 、頁1042) 以等重「二力」故,《往生論註》一強調「佛力不思議」「佛本 願力」以為「他力」;另一方面示「五念門」以為「自力」的實際下 手處。故後人不可謂鸞公淨土之行偏重他力。 第五節 曇鸞《往生論註》關河以外的淵源 曇鸞淨土的淵源固以關河為主,但另一淵源亦不可忽,即「法性 」、「涅槃」。 「法性」的大家是廬山慧遠,待道生時,更將「法性至極不變」 推至「涅槃常住」(註12)。涼州道朗為<涅槃經序>亦引遠公《法性 論》之論點(註13)。 《法性論》被視為早期研究般若的六家之一,廬山《法性論》發 展過程亦引入不少關河的般若義學,但在底子上《法性論》乃有別於 關河若處,故在此將之視為關河之外的淵源。 在《往生論註》中,曇鸞於甚多重要處言及「法性」: 「云何不顛倒,依法性,順二諦。」(《佛藏》144、頁 1001) 「性是本義。」「亦言性者是聖種性。」「又言性是必然義 ,不改義。」(《佛藏》144、頁1003) 「法性清淨,畢竟無生。」(《佛藏》144、頁1029) 「無上者,言此道窮理盡性,更無過者。」(《佛藏》144 、頁1041) 仍至以「法性」來定義「法身」: 「無為法身者,法性身也。法性寂滅故,法身無相也。」( 《佛藏》144、頁1036) 由《往生論註》分析得出曇鸞雙具「關河般若」及「涅槃法性」 的淵源,亦足以說明本章第一節《僧傳》所言曇鸞於「四論」及「佛 性」彌所窮研的本質。 結論 在五世紀初,北方姚秦長安的羅什僧團與東晉廬山慧遠在同一時 期,亦發展一套堪稱完整的淨土學,包含典籍、義學與修行方法。此 系統的重要部分,尤其是淨土義學,為北魏的曇鸞所繼承,而有爾後山 西玄中寺一脈的發展,故相對於南方的廬山,關河可謂是中國淨土宗 北方的源頭。 申論 引申討論的意思是將本文的內容放在較大的時空中,尋找其可能 產生的問題,以作為本文進一步研究的線索或作為與相關課題間的討 論。 一、中國淨土宗早期的發展與「般若」關係至為密切。關河諸師 以「般若」立論建立淨土義學;南方廬山念佛三昧的修行方法亦源出 般若六家之一的《法性論》中即蘊涵「至極不變」的涅槃思想。 二、關河所重雖在般若,而影響所及實不止後世之三論一宗。本 文之「淨土」,乃至關河於「禪學」、「法華」、「涅槃」等方面之研究皆 宜詳究。 三、中國早期的淨土宗發展上,北方的關河與南方的廬山相互平 行。就念佛修持方法的建立,廬山較為具體,遠公《念佛三昧詩集序 》就是一個例子;但就淨土義學的建立上,關河則遠為完整。不論是 器世間的佛土,或眾生世間的佛身、佛智,長安僧團建立一套完備的 義學,足為後世所採行。 四、關河所建立的淨土義學如<佛無淨土>、<法身無色>、<般若 無知>,原先並不特定為某方淨土而設,各種淨土(如彌勒淨土、東 方藥師淨土,西方彌陀淨土)皆可適用。但北魏曇鸞在《往生論註》 中首先將之引入彌陀淨土。 頁133 五、關河及廬山在淨土的修行上,皆重「般若」所緣起的觀想念 佛。而曇鸞除重上述方法外,亦兼重「持名念佛」的建立(如持名、 十念、念念相續、命終、助念等。) 略號 《佛藏》:《佛教大藏經》,佛教出版社,台北、1983。 《維藏》:《維摩詰不思議經集注》,《佛藏》124卷。 附註 註01 僧叡<大品經序>:「渭濱流祗垣之化」(《大正》55,頁63) 及<大智釋論序>:「集於渭濱逍遙園堂」(《大正》55,頁 75)可知。 註02 羅什<維摩詰經釋題>:「菩薩得其無定,故令物隨心轉,故不 思議乃空之明證。將顯理空,故以為經之標也。」(《佛藏》 124,《維註》頁10) 註03 《維註》乃民國李翊灼校輯,集《注維摩詰經》十卷本、《維 摩詰所說經注》八卷本、《淨名經關中疏鈔》,東支敏度<合 維摩詰經序>、姚秦僧叡<維摩詰經義疏序>、姚秦僧肇<維摩詰 不思議經注解序>等所成。(《佛藏》124,頁520) 註04 《大正藏》卷45,頁158。 註05 拙著<炳靈寺169窟無量壽佛龕所濊之義學與禪學>第四節,《 東方宗教研究》新二期,頁166-170,國立藝術學院傳統藝術 研究中心出版,台北,1991。 註06 同前文,第五節。 註07 《大正藏》卷12,頁343下。 註08 《大正藏》卷51,頁470。 註09 僧叡於<法華經後序>中謂《般若》為「權」,《法華》為「實 」:「至如般若諸經,....其大略皆以適化為本,應務之門不 得不以善權為用。權之為化,悟物雖弘,於實體不足,皆屬法 華,固其宜矣。」又在《出三藏記集》卷5<喻疑>中僧叡並為 《涅槃經》言「真我」所遭受的質疑辯解。 註10 見拙著<竺道生法師的「涅槃常住」思想及其發展過程>,國立 台灣師範大學《學術講演專集》第五輯,頁229-239。 註11 曇鸞《論淨土安槳義》,《大正藏》卷47,頁3下。 註12 文同註10:生公廬山《法性論》時期,頁231。 註13 道朗於曇無讖所譯《涅槃經》<序>(大正55,頁59)中,用《 法性論》之論點引出涅槃之「常樂我淨」: 「夫法性以至極為體,至極則歸於無變,所以生滅不能遷其 常。生滅不能遷其常,故其常不動;非樂不能虧其樂,故其 樂無窮。....」詳見拙著<東晉廬山慧遠法師《法性論》義 學的還原>,於1989年在台北舉行之第九屆「世界佛學會議 」上發表。 註14 見<法性論義學的還原>第五章第二節:「念佛三昧的修行方法 源自《法性論》」。出處同註13。 註15 文同註10:「生公建康涅槃常住時期」,頁234,235。 附錄一 道生<佛無淨土論>的還原 生公的《維摩經註》中可見到「淨土」的定義及佛菩薩不造淨土 的論點: 「夫國土者,是眾生封彊之域,其中無穢謂之淨。」(《佛 藏124卷《維摩經註》<佛國品>頁48) 此段為「淨土」之定義。 「淨土行者,行致淨土,非造之也。」(同前,頁47) 「無穢為無,封彊為有。有生於感,無生於解。其解若成, 其惑方盡。」(同前) 此段言眾生封彊由「惑」生「有」而成。佛菩薩淨土由「解」盡 惑而成就無所造之淨土。 「始解是菩薩本化,自應終就使成。既就為統,國有屬佛之 跡。就本隨於所化,義為取彼之國。既云取彼,非自造之謂 。」(同前) 此段言菩薩取彼國土,非自造之謂,乃是就「本」隨於所「化」 ,「本」自無造,隨「化」而幻現耳。 最後在《法華經疏》<授記品>中有「佛無土而無不土」的發揮: 「然事象方成,累之所得。聖既會理則纖爾累亡。累亡故, 豈容有國土者乎。」(《續藏》150卷《法華經疏》<授記品 >頁819) 此段言聖會「理」亡「累」而無土。 「雖曰無土而無不土,無身無名而身名愈有。」(同前) 此言佛無土故能隨眾生之根機而遍為示現。 「所以國有優劣,壽有修短者,聖豈然耶,機須見之,故示 其參差。」 「然則無穢之淨,乃是無土之義。寄土言無,故言淨土。無 土之淨,豈非法身之所託哉。」(《續藏》150卷《法華經 疏》<如來壽量品>頁827) 此段言「無穢」故言「無土」、「淨土」。是乃佛法身之所託, 以成佛無淨土義。 頁135 附錄二 道生<法身無色論>的還原 「法者無非法義。無非法義者,即無相實也。身者,此義之 體。」(《佛藏》124卷《維摩經註》頁88) 此兩句釋「法身」。 「無非法義」乃生公對「法」獨特之定義,將非法排除在「法」 之外,可看出以常樂我淨之涅槃立義。 「無相實」乃羅什長安道坦竹之「實相」。「無非法義」與「無 相實」,一由「破」,一由「立」來定義「法」。亦可見生公遊學長 安後,援般若助解涅槃的作風。 「悟夫法者,封惑永盡,髣彿亦除。鈔絕絕三界之表,理冥 無形之境。」(《佛藏》124卷《維摩經註》頁87) 此段言語「無相實」之「法」者,絕三界,冥無形。其中「悟」 字用法值得注意。 「形既已無,故能無不形;三界既絕,故能不界。」(同前) 此段言冥無形,故能無所不現其形;絕三界故能無界而不入。此 源出長安義學,「冥絕故虛通」(<僧肇答劉遺 民書>),亦如《涅槃無名》「位體第三」所:「言去來不以象,故 無器而不形。」 「無不形者,唯感是應,佛無為也。」(同前) 此段言「無形」在聖,「無不形」在眾生之有感而應,非佛有為 。同於肇公《涅槃無名論》「位體第三」:「然則心生於有心,象出 於有象。」     「至於形之巨細,壽之脩短,皆是接眾生之影蹟,非佛實也     。」 此段言所有形象,在眾生不在聖也。此中「非佛實」中之「實」, 與前文「無相實」之「實」相對應,有「涅槃常住」之初步意味。 「至像無形,至音無聲,希微絕朕思之境,豈有形言者哉。 」(《佛藏》150卷《法華經疏》頁800) 此段意同上文。 「丈六若實,故是非法中出也。法性無有非法,何有丈六哉 。」(《佛藏》129卷《涅槃集解》頁141) 此段言若實有丈六,則非無相,非無相則為非法。(見「法者無 非法義」一段)。「法性無有非法」,更進一步透出「涅槃」常樂我 淨的意味。 頁136 附錄三 後秦三藏法師鳩摩羅什論念佛三昧 《大乘大義章》(《大正藏》卷45,頁134-135) 遠問曰:念佛三昧,《般舟經》<念佛章>中說,多引夢為喻。夢 是凡夫之境,惑之與解,皆自(涯-水)已還理了。而經說念佛三昧 見佛,則問云、則答云、則決其疑網。若佛同夢中之所見,則是我想 之所矚。想相專則成定,定則見佛。所見之佛不自外來,我亦不往, 直是想專理會,大聞於夢了。疑大我,或不出,境佛不來,而云何有 解,解其安從乎?若真茲外應,則不得以夢為喻。神通之會,自非實 相,則有往來。往則是經表之談,非三昧意,復何以為通。 又《般舟經》云,有三事得定:一謂持戒無犯,二謂大功德,三 謂佛威神。為是定中之佛、外來之佛。若是定中之佛,則是夢表之聖 人。然則成會之來,不專在內,不得令同於夢明矣。念佛三昧法法為 爾不,二三之說,竟何所從也。 什答:見佛三昧有三種:一者菩薩或得天眼、天耳、或飛到十方 佛所,見佛難問、斷諸疑網。二者雖無神通,常修念阿彌陀等現在諸 佛,心住一處,即得見佛,請問所疑。三者學習念佛,或以離欲、或 未離欲、或見佛像、或見生身、或見過去未來現在諸佛。是三種定, 皆名念佛三昧,其實不同。上者得神通見十方佛,餘者最下、統名念 佛三昧。 復次若人常觀世間厭離相者,於眾生中行慈為難。是以為未離欲 諸菩薩故,種種稱讚般舟三昧。而是定力,雖未離欲,亦能攝心一處 ,能見諸佛,則是求佛道之根本也。 又學般舟三昧者,雖言憶想分別而非虛妄。所以者何?釋迦文佛 所說眾經,明阿彌陀佛身相具足,是如來之至言。又《般舟經》種種 設教,當分別阿彌陀佛,在於西方,過十萬佛土,彼佛以無量光明, 常照十方世界。若行如經所說,能見佛者,則有本末,非徒虛妄憶分 別而已。以人不信,不如行禪定法,作是念:未得神通,何能遠見諸 佛也,是故佛以夢為喻耳。如人以夢力故,雖有遠事,能到能見,行 般舟三昧菩薩亦復如是。以此定力故,遠見諸佛,不以山林等為礙也 。以人信夢故,以之為喻。又夢是不然之法,無所施作,當能如是, 何況施其功用而不見也。 又諸佛身有決定相者,憶想分別當是虛妄。而經說諸佛身皆從眾 緣生,無有自性,畢竟空寂,如夢如化。若然者、如說行見諸佛身, 不應獨以虛妄也,若虛妄者,悉應虛妄;若不虛妄,皆不虛妄。所以 者何,普令眾生,各得其利,種諸善根故。如《般舟經》中,見佛者 ,能生善根,成阿羅漢、阿惟越致,是故當知如來之身,無非是實。 頁137 又憶想分別,亦有時有。若當隨經所說,常應憶想分別者,便能 通達實事。譬如常習燈燭日月之明,念復障物,便得天眼,通達實事 。 又下者持戒清淨,信敬深重,兼彼佛力及三昧力,眾緣和合,即 得見佛,如人對鏡像。又一凡夫無始以來曾見,皆應離欲天眼天耳, 還復輪轉五道。而般舟三昧,無始無死以來,二乘之人尚不能得,況 於凡夫。是故不應以此三昧所見,謂為虛妄。 又諸菩薩得此三昧見佛,則問解釋疑網。從三昧起,住粗心中, 深樂斯定,生貪著。是故佛教行者,應作是念,我不到彼,彼佛不來 。而得見佛聞法者,怛心憶分別。了三界之物,皆從憶想分別而有, 或是先世憶想果報、或是今世憶想所成。聞是教已,心厭三界,偣敬 信,佛善說如是微妙理也。行者即時,得離三界欲,深入於定,成般 舟三昧。 附錄四 十方諸佛觀法 出羅什譯《思惟略要法》(《大正藏》卷15,頁299) 念十方諸佛者,坐觀東,方廓然明淨,無諸山河石壁,唯見一佛 結跏趺坐,舉手說法。心眼觀察,光明相好,畫然了了。繫念在佛不 念他緣,心若餘緣,攝之令還。如是見者,更增十佛。既見之後,復 增百千,乃至無有邊際。近身則狹,轉遠轉廣,但見諸佛光光相接。 心眼觀察得如是者,迴身東南復如上觀。既復成就,南方、西南 方、西方、西北方、北方、東北方、上下方都亦如是。 既得方方皆見佛如東方已,當復端坐,總觀十方諸佛。一念所緣 ,周匝得見、定心成就者,即於定中,十方諸佛皆為說法,疑網雲消 ,得無生忍。 若宿罪因緣不見諸佛者,當一日一夜六時懺悔,隨喜勸請,漸自 得見。縱使諸佛不為說法,是時心得快樂,身體安隱,是則名為觀十 方諸佛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