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世音經考

釋道昱
圓光佛學研究所副所長
圓光佛學學報(1997.10)
圓光出版社發行
頁 19-28 .


頁 21 在高僧傳中,僧人以《觀世音經》為修持的依據而得到 感應的例子不少。乍看之下《觀世音經》很容易被連想到法 華經中的<觀世音菩薩普門品>,事實上,並非全然如此。 經筆者在漢譯經典中的考證,發現《觀世音經》代表著「觀 世音觀經」和「觀世音菩薩普門品」。(註 1)前者是修持 禪觀法門的經典,後者則是講述觀世音菩薩應化的典籍。 一、觀世音觀經   首先查證《觀世音觀經》,根據現存最早之經錄《出三 藏記集》 (亦稱僧祐錄 )(445-518) (註 2)卷二: 「觀彌勒菩薩生兜率天經一卷,觀世音觀經一卷, 禪要秘密治病經二卷,佛母般泥洹經一卷。右四部 ,凡五卷,宋孝武帝時,偽河西王從弟沮渠安陽侯 ,京都譯出,前二觀先在高昌郡久已譯出,於彼齎 來京都。」(註 3)   又安陽侯沮渠京聲,現存較早的傳記亦記載于《僧祐錄 》卷十四: 「沮渠安陽侯者,……河西王蒙遜之從弟也。…… 敏朗有智, 幼秉五戒………少時常度流涉到于闐國 ……遇天竺法師佛陀斯那……安陽從受禪要秘密治 病經……東歸, 於高昌郡求得觀世音彌勒二觀經各 一卷,及還河西,即譯出禪要……安陽宗國殄滅, 遂南奔于宋……」(註 4)   再者,於 594 年法經等人撰的七卷《眾經目錄》 (亦 稱法經錄 ),卷一「大乘修多羅藏錄第一」的部份明白記載 著該經只有一人譯,並無他人再譯,也無分卷流通,而且是 完整本流通,如文述: 「觀世音觀經一卷,沮渠安陽侯於高昌譯…右一百 三十三經並是原本一譯,其間非不分摘卷品別譯獨 行,而大本無虧,故宜定錄」(註 5) 頁 22   又《歷代三寶紀》 (或三寶錄 )於 597 年翻經學士費 長房撰,卷十亦將《觀世音觀經》列入沮渠京聲所譯的經典 之一,也附註此部經是由《僧祐錄》中引出的。但《僧祐錄 》中沮渠京聲所譯的經典只有四部合五卷。(註 6)然而《 三寶錄》中卻記載他的譯經總數多達三十五部合三十六卷, 而此部經是其中之一。(註 7)可見沮渠京聲也是費長房筆 下的受害者之一 -- 被費長房分配失譯經中的一名古譯家, 如此的確失去《三寶錄》的準確性,也難怪為近代學者所詬 病。(註 8)   《僧祐錄》中記載京聲所譯的四部五卷的經典均未註明 " 闕 "---- 遺失,此乃表示當時京聲所譯的經典,還是流 通著,此部《觀世音觀經》亦存在。又以上所引的經錄:《 僧祐錄》 (515)、《法經錄》 (594)、《三寶錄》 (597) --- 均將《觀世音觀經》列入「有譯」的經群中,此乃表示 在 597 年之前,此部經典還有可能流通著,然而何時它才 佚失呢?   隋仁壽二年 (602) 彥悰等撰的五卷《眾經目錄》 (亦 稱仁壽錄 ),卷五將《觀世音觀經》列入「闕本」 - 舊錄 有目而無本,此即在經錄中有記載,但已無經本,也就是佚 失了。(註 9)從《仁壽錄》之後的經錄,例如:靜泰撰的 《眾經目錄》 (664)、《大周刊定眾經目錄》 (695)、《開 元釋教錄》 (730) 等均把該經列入「有譯無本」。(註 10 ) 綜合以上經錄中的查證,筆者推測沮渠京聲所譯的《觀 世音觀經》一卷,大約只流通 150 年左右。因根據《僧祐 錄》的記載京聲於高昌郡求得此經,也在高昌郡譯出,並於 安陽宗國殄滅時,才南奔于宋。(註 11)又北涼太祖河西 王沮渠蒙遜,建國於永安十一年 (401),該國滅亡於哀王牧 虔永和七年 (439)。(註 12)故得知京聲約於 439 年南奔 于宋,因此吾人可推斷,該經早在 439 年之前已譯出,又 於 597 年還出現於《三寶錄》的「有譯」經群,直到 602 年的《仁壽錄》才列入「闕本」,所以它應遺失於 597 — 602 年間。而且僅流通一百餘年,但也許流通並不廣,才會 在孝建二年 (455) 竹園寺比丘尼慧濬的請求下傳寫禪法, 如傳文所載: 「慧濬聞其諷誦禪經,請令傳寫... 旬有七日出為 五卷。」(註 13) 可見京聲所譯的四部五卷,若如《僧祐錄》所載,應該 是全部傳寫給比丘尼慧濬了。又於《比丘尼傳》記載慧濬: 「深禪秘觀無不必入... 禪味之樂老而不衰」(註 14)由 此可知,慧濬尼可能受京聲禪法影響的禪尼師了。 頁 23 始自後漢的安世高,陸續的譯出小乘禪經之後,似乎大 乘的禪經也不甘勢弱的插上一腳,幾部禪經均冠上高知名度 的大菩薩為經名,例如《文殊觀經》一卷,據《僧祐錄》記 載,它是「闕經」。(註 15)可見當僧祐撰此錄時它已佚 失了,但曾經確有此經的流通。又《佛說觀普賢菩薩行法經 》 (又稱普賢觀經 ) ,劉宋時 (424-453) 曇摩蜜多 (Dharmamitra) 譯,現存於大正藏第九冊 No.277 經。再者 ,著名的《觀無量壽經》,梵文名稱為 AmitAyur-dhyAna-sUtra,中文亦可譯為《無量壽觀經》。 梵文 dhyAna 漢譯為禪定、專注,事實上, 漢文「觀」字是 由梵文 vicAra 或 vipaZyanA 翻譯來的。(註 16)至於譯 者要譯為禪經或觀經,只有視譯者的意願了。前面所提的觀 經中,經文大都闡述觀想、行觀方面的法義,所以譯為「觀 經」似乎也挺通順的。再說文殊、普賢和阿彌陀佛 (亦稱無 量壽佛 )都有觀經,所以再加上一本《觀世音觀經》也似乎 是很自然的。更何況<觀世音菩薩普門品>從第三世紀以來 ,單行本重覆的出現與流通,可知觀音菩薩受歡迎的程度了 。   二、普門品經   不僅《觀世音觀經》容易被誤認為《觀世音經》,連《 法華經》中的<普門品>也很容易令人與《普門品經》混淆 。《普門品經》是講述「學入普門定門之法」,其譯本也有 二本。據《僧祐錄》卷二: 「普門經一卷,一本云普門品,太康八年 (287) 正月十一日出,合二件………合三百九卷,晉武帝 時,沙門竺法護到西域得胡本還,自太始中 (266) 至懷帝永嘉二年 (307) 以 (已 )前所譯出」(註 17)   前引述中的「普門經」或「普門品」,即是《普門品經 》之意。又於卷二「異出經」的部份亦記載: 「普門經 - 竺法護 (DharmarakSa) 出普門品一卷 , 祇多蜜 (GItamitra) 出普門品一卷,右一經二 人異出」(註 18)   但卷二亦記載祇多蜜所譯的《普門品經》已闕失了, 「普門品經一卷,闕,一部凡一卷,西域沙門祇多 蜜所出,傳云晉世出,未詳何帝時。」(註 19)   因此得知《普門品經》有二譯本,一是西晉時代月氏人 竺法護,約於 266- 307 間在中國譯出。(註 20)一是東 晉時西域人祇多蜜,約於東晉朝代 317-420 年間譯出。還 好,竺法護所譯的《普門品經》現仍存於大正藏第十一冊, No.315 經。  頁 24  另外,此經還有個線索記載於《開元釋教錄》卷二: 「普門品經一卷,初出亦云普門經,與寶積文殊普 門會等同本,太康八年正月十一日出,見聶道真錄 及僧祐錄。」(註 21)   相同於《僧祐錄》的譯經時日,可見指的是晉竺法護的 譯本,較重要的是該經「與寶積文殊普門會同本」。於《大 寶積經》卷二十九,<文殊師利普門會第十>,是唐朝菩提 流支 (Bodhiruci or Dharmaruci) 約於 693 年間所譯,確 實與竺法護的譯本雷同。(註 22)只是少數的翻譯名相不 同,和寫作方式差異之外,內容是相同的。例如晉本中的溥 首童真、溥首菩薩,即是唐本中的文殊師利菩薩。《僧祐錄 》卷一記錄著新舊譯經名相的差異:「舊經濡首,新經文殊 」。(註 23)《翻譯名義集》亦記載:「普首童真、溥首 童真、溥首菩薩即是文殊師利」。(註 24)除了名詞的翻 譯不同之外,對於經文的解釋是大同小異,只是晉本是以敘 述的方式譯出,而唐本在解釋「修習諸三昧」時, 以五字一 句的偈頌方式表達,可見此二本是同本異譯了,而《觀世音 經》所指的〈普門品〉,應該不是此竺法護所譯的《普門品 經》了。  三、普門品   除了《普門品經》之外,一般人熟悉的<普門品>或《 觀世音經》應該指的是《法華經》中的<普門品>。它受歡 迎的程度,可由單行本的流通與宗派祖師的注疏窺探一二。 現存於大正藏第九冊中的《法華經》就有四譯:     T.9/263 西晉竺法護《正法華經》十卷     T.9/262 姚秦鳩摩羅什《妙法蓮華經》七卷     T.9/264 隋闍那崛多與笈多《添品妙法蓮華經》七 卷      T.9/265 失譯《薩曇分陀利經》一卷 在《僧祐錄》卷二,已載:     「正法華經十卷 - 二十七品,舊錄云正法華經, 或云方等正法華經,    太康七年八月十日出,... 今 並有其本... 竺法護譯。」(註 25)   又在僧佑的時代《法華經》已有三譯的記錄,在其卷二 亦載: 「法華經 -- 舊錄有薩曇分陀利經,云是異出法華 ,未詳誰出,今闕此經。竺法護出正法華經十卷; 鳩摩羅什出新妙法華經七卷」(註 26)   可見該失譯的《薩曇分陀利經》是早於竺法護的正法華 經,可能是最早的 頁 25 《法華經》中的單品流通本。此闕失的薩曇經可能是以上所 列的 T.9/265,此失譯的一卷即是正法華經中的第十七寶塔 品。(註 27)  然而《法華經》中的 < 普門品 > 單行 本的流通,只有二譯本,據《僧祐錄》卷四記載: 「光世音經一卷,出正法華經,或云光世音普門品 ;觀世音經一卷,出新法華經。」(註 28)   西晉時代,「觀世音」漢譯為「光世音」,因此引文中 的《光世音經》即是竺法護譯本中的<普門品>。當時為了 區別竺法護譯的「正法華」,而稱羅什所譯的新本為「新法 華」,又在引文中明白的指示著〈普門品〉即是《觀世音經 》,故此《觀世音經》應是鳩摩羅什譯本中的<普門品>了 。(註 29)   至於隋譯本中的第二十四品<觀世音菩薩普門品>, 漢 文的翻譯幾乎與羅什本相似,隻字不差,只有二處不同。一 在偈頌之前,隋譯本比羅什本多了一小段,62 個字,如下 :「爾時莊嚴幢菩薩問無盡意………所行之法」(註 30)   二在偈頌中,羅什本是「氣毒煙火燃」,隋譯本是「毒 毒煙火燃」。(註 31)就該品而言,幾乎是相同的內容, 似乎沒有重譯的必要,但也許是譯者認為應忠於原文本之故 ,而補上這缺少的 62 個字。然羅什譯的<普門品>已廣為 流通,且又被尊稱為《觀世音經》, 由此不難揣測羅什本的 崇高地位,所以此隋本在諸經錄中再也找不到單本的<普門 品>流通的記錄。   <觀世音菩薩普門品>廣為接受的程度,由諸《高僧傳 》與祖師大德的注疏中可反應出。在梁《高僧傳》中以《觀 世音經》為日課的僧人有:僧導、僧洪、僧旻和慧恭;《比 丘尼傳》中有:明感、僧端和令宗;《續高僧傳》中有:功 迴、洪滿和僧明;甚而在《宋高僧傳》與其他的僧傳中也不 乏其人。因此更不可否認該品經對中國佛教影響之深遠了。 (註 32)由上的討論得知,羅什譯的<普門品>在梁世時 已被尊稱為《觀世音經》,因此諸僧傳中僧人修持的《觀世 音經》,也毫無疑問的是羅什本了。 總而言之,在中國佛教史上《觀世音經》是一部廣為認 知的經典,不論它以「禪觀」的姿態出現,或以「信仰」的 面目流通,大概是被冠以高知名度的「觀世音菩薩」為經題 的原故吧!「觀音經」不僅令一般大眾喜愛,也令天台智者 大師垂青。智顗曾口述《觀音玄義》、《觀音義疏》與《請 觀音經疏》,其弟子灌頂記錄。而宋朝的知禮為其撰疏記: 《觀音玄義記》與《觀音義疏記》。另宋時智圓也撰《請觀 音經疏闡義鈔》。《觀音玄義》二卷,是解<觀音菩薩 頁 26 普門品>經題的玄奧之義;而《觀音義疏》亦二卷,是對< 普門品>的經文一一詳解。至於《請觀世音經》是否與<普 門品>有關,筆者將另撰一文討論,本文僅是對《觀世音經 》做一釐清罷了。(May.3,1996) 註  釋 •註 1:以下附註, 大正藏以 T 為代號, 且 T./ 冊數 / 經號, P. 代表頁數。大正藏索引 No.31 記載《觀世音經》 一卷,竺法護、鳩摩羅什、沮渠京聲各譯一卷;另《觀世音 觀經》一卷 (沮渠京聲 ), P.120c. 大正新修大藏經,台北 :新文豐出版股份有限公司,1994,修訂本一版。 •註 2:據 E.Zurcher, 僧祐的年代是 435-518, The Buddhist Conquest of China, Leiden: E.J.Brill, 1972, P.10; 但據梁《高僧傳》卷十一,僧祐卒於天監十七年,春 秋 74,故應是 445-518,因此 E.Zurcher 可能是計算的誤 差。又據 P.Pelliot 的考證《出三藏記集》最先完成於 515 年,但在其圓寂之前曾修改過。見《通報》 XIX, Leiden: E.J.Brill, 1920, P.266, note 2. •註 3:T.55/2145, P.13a. •註 4:T.55/2145, P.106c. 梁《高僧傳》略記其傳,但 大致與《僧祐錄》同,見 T. 50/2059,P.337a •註 5:T.55/2146, P.116c. •註 6:T.55/2145, P.13a. •註 7:T.49/2034, P.89a, P.93a. 《大唐內典錄》該部 份的記載完全抄自費長房,T.55/2149, P.260c. •註 8:小野玄妙, 《佛教經典總論》楊白衣譯, 言費長房 在《歷代三寶紀》中,把《道安錄》、《僧祐錄》中所列的 失譯經, 配上古譯經家, 成為古譯經家的作品, 混亂了經錄 史, 遺害後世, 為現代學者所詬病. 台北: 新文豐出版公司 , 1983, PP.169∼171,191. •註 9:T.55/2147, P.175c. •註 10:T.55/2148, P.213b. T.55/2153, P.443c. T.55/2154, P.634b. •註 11:見本文附註 3 和 4。 •註 12:< 沮渠蒙遜傳 >, 梁, 沈約《宋書》, 台北: 新 文豐出版公司,1975, PP.1163 ∼ 6. •註 13:T.55/2145, P.106c. 頁 27 •註 14:T.50/2063, PP.940c ∼ 941a. •註 15:T.55/2145, P.32c. •註 16:Japanese-English Buddhist Dictionary, Tokyo: Daito Shuppansha, 19 65, PP.159, 137, 16. •註 17:T.55/2145, P.8b. •註 18:T.55/2145, P.14b. •註 19:T.55/2145, P.12a. •註 20:見註 18. •註 21:T.55/2154, P.493b. •註 22:T.11/310, PP.158c ∼ 163a. •註 23:T.55/2145, P.5a. •註 24:T.54/2131, P.1061b. •註 25:T.55/2145, P.7b. •註 26:T.55/2145, P.14a. •註 27:見《法寶總目錄》 No.1, P.224a. •註 28:T.55/2145, P.22b. •註 29:見註 26, 28 的引文。 •註 30:T.9/264, P.192b,c. •註 31:T.9/262, P.58a, T.9/264, P.193a. •註 32:在《敦煌寶藏》中,《觀世音經》的記錄就有數 十部,但其內容都是法華經中的<觀世音菩薩普門品>,見 黃永武主編,《敦煌寶藏》,台北:新文豐出版公司,1986 ,第 97 冊, PP.391 ∼ 393,359 ∼ 363,463 ∼ 465,518 ∼ 519 與第 43 冊,PP.583 ∼ 588,可見始自東晉,<普 門品>即被中國佛教稱為《觀世音經》已是不可否認的事實 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