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亞的禪法
賴鵬舉
圓光佛學研究所
圓光佛學學報(1997.10)
圓光出版社發行
頁 63-78
.
頁 65
提要
對早期中國佛教的影響,包含弘化僧侶、經論、義學、
禪法等方面,中亞佛教幾乎要超過印度佛教。故還原中亞佛
教是了解早期中國佛教的當務之急,這是本文在研究方向上
的大背景,並選擇禪法作為實際的下手處。
中亞的禪法主要沿襲西北印的小乘禪法,並將之轉為大
乘化。研究上首先遭遇的困難如何區分何者是原來西北印的
禪法?何者是中亞改造的禪法?幸好五世紀初中亞佛學大師
鳩摩羅什來到中國長安,以漢文的形式留下足以分辦兩者的
資料。
本文解讀羅什留下的資料,找出「實相」、「法身觀」
及「十方佛觀」是區別中亞禪法與西北印禪法不同的要點所
在,並以此找出什譯《坐禪三昧經》中的〈菩薩禪法〉及附
在竺法護譯《修行道地經》中的《三品修行經》皆是中亞的
禪經。
前言
「中亞」謂亞洲中央,指帕米爾高原及其周圍地區,東
側含中國的新疆,西側含阿富汗,往北還包含了一部分俄屬
中亞的地區。
在早期的佛教史中,中亞佛教扮演過相當重要但卻鮮為
人知的角色。這種角色的重要性可由兩方面來闡述:
其一是就印度佛教而言,印度大乘佛教的開展主要是依
循龍樹中觀與世親唯識兩條脈絡,而中觀一系的發展在龍樹
、提婆以後,主要興盛的地域還是在中亞。中亞的佛教學者
將龍樹之學應用在解釋方等經典及發展禪法之上,而逐步建
立了實相一系的大乘慧學與菩薩禪法,並由此再傳入中國,
形成佛教北傳地區,龍樹實相之學獨盛的場面。
其二是就中國佛教而言,早期中國佛教所接受的經論及
弘化僧侶,泰半來
頁 66
自中亞。中國佛教一開始即朝大乘的方向前進,所受的自中
亞。中國佛教一開始即朝大乘的方向前進,所受的影響主要
來自中亞,其次才是印度。而後中國佛教建立的重要宗派,
如淨土、華嚴與天台等,若欲還原其思想、義學與禪法,捨
中亞佛教,則無異緣木求魚。
故知中亞佛教居印度佛教與中國佛教間的樞紐地位。然
而中亞佛教的研究在三者中卻是資料最少、研究脈絡最不清
楚、研究成果最少的一環,故其重要性也最不為人所知。所
幸中亞地區保留的文獻雖少,但卻因乾燥的氣候而保留了不
少佛教的造像。且五世紀初中亞的佛教泰斗羅什來到中國長
安,也以漢文的型式留下了不少有關中亞佛教的第一手資料
。若能對中亞所保留的佛教造像作適當的解讀,配合有限的
文獻,尚堪還原中亞佛教的大致面貌。本文即是上述構想下
,在禪學方面的一個嘗試。
中亞佛教主要包含新疆佛教與阿富汗佛教,限於資料的
解讀,本文乃以新疆地區為主來撰寫,但仍延用「中亞」一
詞,以便引起大家對中亞佛教的注意。
七世紀初玄奘去西域時,中亞佛教巳甚為沒落,故中亞
佛教興盛的時間在七世紀以前,尤其是在四至六世紀,本文
及後繼相關的研究即以這段時間為主。
第一節 羅什與中亞禪法的界定
鳩摩羅什是新疆天山南麓龜茲地區的佛學大師,早歲學
毘曇,他在四世紀後半,曾隨其母遊學印度罽賓地區,《高
僧傳.鳩摩羅什》(註 1 ):
什年九歲,隨母渡辛頭河(印度河)至罽賓,遇名
德法師槃頭達多,…,從受雜藏、《中》、《長》
二含。
羅什年十二時其母又將其帶至新疆與西北印交界的沙勒國,
再次學習西北印的一切有部之學:
其冬誦阿毘曇,於<十門>、<修智>諸品,無所
諮受,而備達其妙。又於《六足》諸問,無所滯礙
。
<十門>與<修智>皆是《阿毘曇毘婆沙論》中的二品(註
2 ),而《毘婆沙》與《六足論》皆是印度一切有部的重要
論典。
由此可知羅什早年在龜茲、罽賓及沙勒所學,皆是以西
北印地區的一切有部之學為主,這也是日後羅什能建立大、
小乘之別的重要基礎。
羅什佛學生涯的轉變也發生在上述十二歲至沙勒之後,
沙勒位天山南北路兩道的交會,羅什與母親由此轉入南道之
莎車,而開始接觸大乘佛學。《高僧
頁 67
傳》:
時有沙車王子、參軍王子兄弟二人,委國請從而為
沙門,兄字須利耶跋陀,弟字須耶利蘇摩。蘇摩才
伎絕倫,專以大乘為化,其兄及諸學者皆共師焉,
什亦宗而奉之。(大正 50,頁 330 )
天山南路南道,向有大乘法及大乘經典的流傳,其中尤以于
闐更為早期中亞大乘佛教的中心之一。三世紀後半朱士行取
回之《放光般若》出之於于闐,五世紀初支法領由于闐取回
晉本《華嚴經》,而僧叡亦謂流傳中國的《法華經》亦出之
於于闐(註 3 )。 中國早期傳來的經典,大乘方等相對偏
多而小乘論典相對偏少,多少亦與中亞出現大乘佛教中心有
關。
以阿毘曇為基礎的羅什,在重新接受大乘時,自有其一
番由小轉大的思辨過程。《高僧傳》:
蘇摩後為什說《阿耨達經》。什聞陰界諸入皆空無
相,怪而問曰:此經更有何義而皆破壞諸法?答曰
:眼等諸法非實有。什既執有眼根,彼據因成無實
,於是研覈大小,往復移時,什方知理有所歸,遂
專務方等。
《阿耨達經》論及陰界入空,而陰、界、入正是以論說法相
見長的毘曇重心之所在。小乘諸學尚不達五陰、十二入、十
八界等諸法空,蘇摩以因成無實向羅什反覆論說諸法空義。
最後羅什方始解悟空理,而轉務大乘方等經典,不再以小乘
經論為務。這種過程的經驗,使羅什以後能很明確地對慧遠
敘說一切有部色心二法如何與大乘不同。
以後羅什回到龜茲後,由度化其師罽賓的一切有部學者
盤頭達多而再次論證大小二乘的差異。《高僧傳》:
什得師至,欣遂本懷,為說《德女問經》,多明因
緣空假,昔與師俱所不信,故先說也。師謂什曰:
汝於大乘,見何異相,而欲尚之?什曰:大乘深淨
,明有法皆空。小乘偏局,多諸漏失。師曰:汝說
一切皆空,甚可畏也。…。什乃連類而陳之,往復
苦至, 經一月餘日,方乃信服。 (大正 50, 頁
331 )
羅什以方等《有德女所問大乘經》向其師說明大小二乘之差
異,在大乘明一切法空,小乘「偏局」,雖以五陰、十二入
、十八界等明我空,但尚持陰、界、入等不空,故多諸漏失
,未臻究竟。
羅什留莎車期間,除接觸方等經典外,並得見二世紀印
度大乘佛教創始者龍樹一系的作品。《高僧傳》:
頁 68
因廣求要義,受誦《中》、《百》二論及《十二門
》等。(大正 50,頁 330 )
《中論》及《十二門論》為龍樹擷取《般若經》精義,形成
「實相」宗義的重要作品,而《百論》則是龍樹弟子提婆討
論空義諸問題的作品。本段引文說明了至少在四世紀後葉,
龍樹實相之學已完整地進入中亞地區的天山南道,隨著佛教
北傳之路而進入中國。較之五世後葉,唯識之學假北魏中葉
的諸譯師,如菩提留支等,足足要早了一百年。由爾後羅什
在中國對大乘的闡揚來看,羅什是以龍樹的「實相」之學為
宗,如譯出大小品《般若經》後便同時譯出龍樹對《般若經
》的廣論《大智度論》及其精要之論《中論》等。在譯出方
等《十住經》後,亦同時傳譯龍樹對此經的注解《十住毘婆
沙》。乃至羅什所傳譯的中亞禪法,亦以龍樹的「實相觀」
為核心。
充分了解龍樹大乘與罽賓一切有都差異的羅什,在入關
後不久,即接到了當時居中國佛教泰斗地位的慧遠來信,請
教諸多佛法中的大難題。慧遠在羅什入關之前曾延聘了罽賓
一切有部的義學大家僧伽提婆至廬山,慧遠並與之共同翻譯
了一切有部的要典《阿毘曇心論》。慧遠雖承道安,代表中
國本土的大乘佛教,但在接觸提婆之後,亦接受了不少罽賓
一切有部的觀點,發之為問題的,被收錄於《鳩摩羅什法師
大義》(註 4 ), 其中<次重問法身并答>、<次問修三
十二相並答>、<次問答造色法>、<次問分破空并答>等
皆反映了罽賓一切有部的第一手內容。
羅什便隨著這樣的因緣,除了道出二者在法義上的差異
,也說出了中亞大乘禪法與罽賓地區念佛禪法的不同。此不
同主要在二個方面:一是中亞的念佛三昧以「實相」為基礎
發展出新的「法身觀」,二是中亞念佛三昧中出現「十方佛
觀」,這些將在下節中分別加以討論。
第二節 中亞與罽賓對「法身觀」看法的不同
「法身觀」是念佛三昧中「像觀」、「生身觀」、「法
身觀」的最後一個境界,大小乘在此產生不同的看法。羅什
在<次重問法身并答>中清楚地陳述了兩者觀點的差異:
小乘部者,以諸賢聖所得無漏功德,謂三十七品及
佛十力、四無所畏、十八不共等以為法身。又以三
藏經顯示此理,亦名法身。是故天竺諸國
頁 69
皆云:雖無佛生身,法身猶存。
小乘部者,在佛生身之外,另以佛所得的無漏功德及顯示此
理的三藏經典為法身。以羅什說話的背景而言,此處的「小
乘部者」主要是指與中亞禪法淵源深厚的西北印一切有部,
又下文言「天竺諸國」皆同此法身看法,而謂佛生身雖已滅
度而載佛功德的經典尚存,故佛「法身」猶在。言「天竺諸
國」,表示羅什是站在中亞大乘的立場。以此可知羅什所出
《坐禪三昧經.五門禪法》中的〈念佛三昧〉以佛十號功德
為法身者,是罽賓的禪法。而羅什所代表的中亞大乘禪法「
法身觀」內容為何?羅什接著說:
大乘部者,謂一切法無生無滅,語言道斷,心行處
滅,無漏無為,無量無邊,如涅槃相,是名法身。
及諸無漏功德並諸經法,亦名法身,所以者何,以
此因緣得實相故。又大乘法中,無決定分別是生身
,是法身。
前文所謂的小乘乃執具相之佛功德為「法身」,大乘部者則
謂見一切法「無生無滅」、「無漏無為」等「實相」境界為
法身。以能開闡此實相故,前所謂佛十力等無漏功德亦名法
身,乃至於佛「生身」中能見實相,亦名法身,故「大乘法
中不決定分別是生身,是法身。」
以「實相」為法身的觀點,將菩薩「法身觀」帶入一新
的境界,下文中將再開展。現在的問題是羅什提出此種新的
禪觀角度,其依據何在?
羅什後來在長安譯出的龍樹《十住毘婆沙論》,其中的
《助念佛三昧品》提到了色身、法身、實相三種念佛的關係
:
菩薩應以此四十不共法,念諸佛法身,佛非色身故
。…,新發意菩薩,應以三十二相,八十種好念佛
如先說。轉深入得中勢力,應以法身念佛。轉深入
得上勢力,應以實相念佛而不貪著。(註 5 )
得中勢力菩薩以四十不共法念佛法身,再進一步之上勢力者
,應以「實相」念佛。這與羅什用實相深化罽賓法身觀的作
法如出一轍,故知羅什新的法身觀,導源於龍樹。
第三節 中亞的「十方佛觀」
上節言及羅什所言的新「法身觀」為菩薩念佛三昧開創
新的境界,其中最突出的便是《十方諸佛觀法》。
《十方佛觀》源出於經典《般丹三味經》,在《思惟略
要法》中已被整理
頁 70
為完整的禪法(註 6 ),在定中得見十方諸佛。 但依羅什
的看法,依三昧力得見十方諸佛只能算是「見佛三昧」的其
次, 其上者為菩薩得神通, 飛到十方所,見佛難問(註 7
)。菩薩欲提昇《十方佛觀》至圓滿「見佛三昧」之究竟,
得「法身觀」則為可行的方法。羅什在回答慧遠有關如何修
三十二相時,說及了法身與化身偏身至十方世界的關係:
(菩薩)從無漏法性生身,名為法身。又此非從一
身而已,隨本功力多少而有其身,或有二身、三身
、十身、百、千、萬、無量阿僧祇身,乃至無量十
方世界皆現其身。(大正 45,頁 127 )
由「法身」隨本功德,能現二身乃至百、千、萬、無量阿僧
祇身,如《十住經》由一地至一地時的狀況。能在十方世界
,皆現其身,請法問難,而得圓滿「見佛三昧」。此「法身
」境界的禪法,非是小乘禪法所能,其因何在?羅什又謂:
迦旃延《阿毘曇》中,無漏法無有果報。何以故,
聲聞法中但說三界事及小涅槃門。 (大正 45,頁
127 )
為何小乘法中不能有法身現十方世界之事,以一切有部迦旃
延《阿毘曇》中認為法身由「無漏」法所出,而無漏法是沒
有果報的,故不能有法身偏十方事。這也是因為聲聲法的境
界但局限於三界內,不知整個法界;但知小乘的有餘涅槃,
認無漏法無果報,不知大乘的無餘涅槃。
由此可知,「十方諸佛觀」乃是「法身偏於十方」的前
方便,故此等內容,皆為中亞菩薩禪法所特有,不見於西北
印的小乘禪法。
中亞菩薩的「法身觀」在羅什入關後,取得更進一步的
發展,乃至與「淨土觀」、「十方佛觀」合而為一,而出現
於西秦建弘元年(公元 420 )年炳靈寺 169 窟無量壽佛龕
的造像中,這已是另外一篇文章的範疇。(見拙著<五世紀
初長安淨土學與西秦建弘元年炳靈寺無量壽佛龕的造像>)
第四節 《坐禪三昧經》中<菩薩五門禪法>
是中亞的作品
由上文的討論可以勾畫出中亞禪法有別於西北印禪法的
重要特徵,即「實相」、「法身觀」及「十方佛觀」。本節
的目的,在根據這些特徵,尋找一些屬於中亞禪師作品的禪
經,作為爾後還原中亞禪法的基礎。
首先被注意到的是羅什傳譯的《坐禪三昧經》中有稱為
「菩薩禪法」(註8)
頁 71
的部分。整理其內容,共有五部分:
菩薩不淨觀
菩薩慈三昧門
菩薩十二因緣觀
菩薩阿那波那(數息)觀
菩薩念佛三昧
此五種禪法的內容與《坐禪三昧經》前文中的「五門禪法」
內容相對應。此五門禪法僧叡在本禪經的<序>中已交代其
主要出於西北印地區的禪師,但對「菩薩禪法」僧叡則沒說
明其出處。粗檢視其內容,雖同為五門,而禪法內涵與罽賓
者有所不同,具前述中亞之特色,故宜詳細比對,加以確定
。
一、菩薩不淨觀(大正 15,頁 281 )
<菩薩不淨觀>的次第為先觀「不淨」,再為「淨觀」
,最後是「無淨無不淨」的「實相觀」。前二者與罽賓的不
淨觀內容相同,最後的「實相觀」則不見於罽賓的禪法。茲
先敘述其「不淨觀」的部分:
行菩薩道者於三毒中若婬欲偏多,先自觀身,骨、
肉、皮膚、筋、脈、流血、肝、肺、腸、胃、屎、
尿、涕、唾,三十六物九想不淨。
觀自身內三十六物不淨,故名「不淨觀」,其內容與同一部
經中罽賓的不淨觀相似。其次為「淨觀」:
復次既觀不淨則厭生死,當觀淨門。繫心三處,鼻
端、眉間、額上,當於中開一寸皮,淨除血肉,繫
心白骨。
「淨除血肉,繫心白骨」故名淨觀,這與罽賓禪法之「除肉
觀骨故名淨觀」(註 9 )相同。最後是「實相觀」:
有少淨想,心生愛著。不淨想多,心生厭患,有出
法相故生實法。諸法實相中,無淨無不淨,亦無閉
亦無出,觀諸法等,不可壞不可動,是名諸法實相
。
由身三十六「不淨」及白骨的「淨觀」中見「無淨無不淨」
的法身,這同於中亞的大乘禪法由佛生身及功德中見不生不
滅的「法身」。
二、菩薩慈三昧門(大正 15,頁 282 )
罽賓的「慈悲觀」主要是三種慈心法門,即慈及親愛、
慈及中人、及慈及
頁 72
怨憎。菩薩的慈三昧門內涵與此顯然有別,乃在慈念十方眾
生,見諸眾生悉在目前(註 11 ):
行菩薩道者,若瞋恚偏多,當行慈心。念東方眾生
,慈心清淨,無怨無恚,廣大無量,見諸眾生悉在
目前。南、西、北方,四維上下亦復如是。…。若
得一心當發願,我以涅槃實清淨法,度脫眾生,使
得實樂。
此處菩薩的慈觀,不但及於親愛、中人及怨憎,更及於十方
法界一切眾生。且其慈心不止罽賓「慈悲觀」的「願與樂」
,乃是予眾生「涅槃」之究竟。又其觀十方眾生所用之觀法
,同於中亞禪法特色中之<十方諸佛觀法>,只不過將所緣
的對象由「佛」改為「眾生」而已。亦即中亞之禪師用中亞
特有的「十方佛觀」來改造西北印原有的慈悲觀,而形成新
的菩薩禪法。
三、菩薩十二因緣觀(大正 15,頁 282 ∼ 284 )
《坐禪三昧經》上卷中的罽賓十二因緣觀,但述及十二
因緣之名目,依習行之久近,所觀項目有多有少。中亞的菩
薩十二因緣觀除詳細分別十二因緣中每一因緣的內容外,並
引入龍樹般若實相的觀點來提昇其禪法,如:
問曰:若無吾我,無主、無作,云何去來言說,死
此生彼?答曰:…,五陰亦爾,因此五陰生,後世
五陰出。非此五陰至後世,亦不離此五陰得後世五
陰,五陰但從因緣出。
言「五陰從因緣生」「非至後世」,這是龍樹實相中的「不
來不去」。言「不離此五陰得後世五陰」是龍樹實相中的「
不一不異」。此十二因緣觀的末尾,並法龍樹《中論,破因
緣品》的論法來論破「因緣」(因緣、次第緣、緣緣、增上
緣):
復自思惟,言若法先因緣中有,則不應言是法因緣
生。若無亦不應言因緣中生,半有半無亦不應因緣
生。
顯然中亞的禪師引用龍樹的般若思想來開展其菩薩十二因緣
觀,這與羅什入關後再度引用大乘方等經典(《持世經》)
來進一步擴展十二因緣觀的方向是一致的(註 12 )。
四、菩薩阿那波那(數息)觀
中亞的菩薩數息觀分量最少,較無特色:
菩薩心多思覺,常念阿那波那。入時出時,數一至
十,一一心不令馳散。
頁 73
菩薩數息觀的內容僅止於罽賓數息觀「數、隨、止、觀」中
的「數」。中亞數息觀之所以發展較少,或以罽賓原來數息
觀的發展已相當完備。
五、菩薩念佛三昧(大正 15,頁 281 )
罽賓的念佛三昧,主要是念釋迦佛的「像觀」、「生身
觀」及「法身觀」,中亞的菩薩念佛三昧則是念十方「生身
」、「法身」:
若行者求佛道,入禪先當繫心專念十方三世諸佛生
身。…。但念諸佛生身處在虛空,…,有三十二相
、八十種好,…。常念佛身相如是,行者便得十方
三世諸佛悉在心目前一切悉見三昧。…,是時便見
東方三百千萬億種無量諸佛,如是南方、西方、北
方、四維、上、下,隨所念方,見一切佛。…。得
是三昧已,當念佛種種無量功德、一切智、一切解
、一切見、…、四無畏、五眼、十力、十八不共法
。
「繫心專念十方三世諸佛」是中亞念佛三昧所緣的十方佛,
先緣東方,次第緣南方、西方、北方、四維及上下共十方諸
佛,同於前文所述中亞禪法特色中的<十方諸佛觀法>。而
以「三十二相、八十種好」為「生身」,顯然是將罽賓念佛
三昧中的「像觀」與「生身觀」合而為一。「念佛種種無量
功德」則是念佛之「法身」。故知中亞的禪師用「十方佛觀
」來擴充罽賓原有的念佛三昧。
總之《坐禪三昧經》中的「菩薩五門禪法」乃是根據罽賓地
區的「五門禪法」,加入了中亞地區特有的「實相」及「十
方佛觀」加以改造而成的禪法,故知此種菩薩禪法應是形成
於中亞地區。佛教北傳一系的禪法,由西北印而中亞而河西
而入中國的過程中,逐漸地大乘化了。
第五節 《三品修行經》也是中亞的禪經
依羅什對中亞禪法的界定,上節中先找出《菩薩五門禪
法》屬中亞的作品,本節將再介一種中亞的禪經:即現附於
竺本《修行道地經》末的《三品修行經》。至於其他與中亞
有關的禪經,或由於羅什個人色彩較重,如羅什以《持世經
》內容增益「菩薩十二因緣觀」而成的《十二因緣觀經》,
羅什引用《大智度論》「禪定」、「神通」內容增益《坐禪
三昧經》相關內容而成的《禪法要解》等宜放在羅什個人的
禪法專題中來作研究;亦有羅什入關後,與弟子共同發展出
來的禪法,如依再譯《法華》而出的「法華三昧」,依《維
摩經、佛國品》而
頁 74
出的「淨土觀」等則宜擺在「關河禪法」的範疇,故皆不放
入本文中。
《三品修行經》的記載見於梁僧祐《出三藏記集》卷二
的<新集經論錄>:
三品修行經,(小字注)安公云近人合大修行經。
(大正 55,頁 9 )
另與本經有關的是同在<新集經論錄>的一段話:
修行經七卷二十七品。(小字注)舊云修行道地經
,太康五年二月二十三日出。(大正 55,頁 7 )
由上二條引文可知《三品修行經》在安公四世紀後葉之前即
已存在,並在安公時被併入法護所譯的《修行道地經》二十
七卷本中成為其二十八至三十品。現《三品經》沒單獨流傳
而是附於上述修行經而流傳。
《三品經》也是一部談修行方法的禪經,內容為討論聲
聞、緣覺、菩薩三乘修行禪法的不同。既為禪經,又失譯者
,則先須究其出處,為罽賓?中亞?或即中國本身?有二個
層面可以來論證本經是中亞的作品:
首先在整體禪法的結構上,全經的禪法以「般若」為究
竟(註 13 ),這同於中亞的禪法。又全經三品中有二品皆
提及「現在定意見十方佛」三昧(註 14 ),般若實相與十
方佛正是中亞禪法的二大特色。
其次在細部的內容上,《三品經》在三處特殊的內容上
與中亞禪法相符:
(一 ) 與中亞用相同的標準來認定小乘的「法身觀」
《三品經》中的<緣覺品>謂:
假使奉教六度無極而皆有想,欲得尊號、三十二相
、八十種好、威神尊重,不了善權,佛現色身,反
謂有身,便墮緣覺。
《三品經》的角度認為小乘的緣覺乘乃認「無極」的「六度
」為有想,認為佛的十種「尊號」、「三十二相、八十種好
」為真有其身。這與中亞羅什以知「無生無滅」為佛真法身
者為大乘,執有相之「佛十力」、「四無畏」等為法身者為
小乘,其觀點相通。
(二 ) 認「十二因緣空」與中亞菩禪法同
《三品經》的<緣覺品>:
若有發意學菩薩道,不了深義,不分別空。世間無
佛,出入閑居,處於樹下,觀察萬物,非常苦空,
身不久立。不解本無,以得緣覺,自以為成,臨般
泥洹,佛在前住,為現大法深妙之教,十二因緣本
無有根也,曉本末空,無去來今。 (大正 15,頁
227 上)
頁 75
「緣覺」乃無佛世自覺悟十二因緣而證道。但以「不解本無
」,故欲入「泥洹」前,佛方現前告以「十二因緣本無有根
」,「根」指「無明」,「無有根」即大乘菩薩所解悟之「
無明本無」。乃至「本末空」,「本」指「無明」,末指「
生老死」,故「本末空」指無「無明」乃至無「生老死」。
「無去來今」指十二因緣中的過去、現在、未來的三世。這
與羅什所撰《坐禪三昧經》中<菩薩十二因緣觀」觀點一致
:
一一推之癡不可得,云何無明緣行。…,乃至生緣
老死亦爾。(大正 15,頁 285 )
「癡」即「無明」,「癡不可得」、「乃至生緣老死亦爾」
即指十二因緣本空,這同《三品經》義。又<菩薩十二因緣
觀>謂:
因此五陰生,後世五陰出。非此五陰至後世。(大
正 15,頁 238 中)
「此五陰」指現在,「後世五陰出」指未來。「非此五陰至
後世」即謂「現在」不入於「未來」,同於《三品經》之「
無去來今」。
(三 ) 「法身」觀點與中亞大乘觀點一致
《三品經》的<菩薩品>:
世尊法身本無有形,用吾我人而現此身。
此種「本無有形」的「法身」觀點與羅什所言中亞的大乘法
身觀相同:
大乘部者,謂一切法無生無滅,語言道斷,心行處
滅,…,是名法身。
先定位了《三品經》為四世紀後葉以前中亞的禪經,便可進
一步探討《三品經》中涉及《法華》內容所形成的特色。《
三品經》中涉及《法華經》處有三:
(一 ) 在 < 弟子品 > 處
譬如導師將大賈人,遠涉道路。於大曠野,斷無水
草,賈人呼嗟,謂塗悠悠,安能所至,永為窮矣。
時彼導師…,知於賈人心之所念,厭患涉路,則於
中道化作一國,域邑人民,土地豊樂,五穀平賤。
(大正 15,頁 225 ∼ 226 )
此段文出於《正法華》之<往古品第七>,為有名之「化城
喻」。
(二)在《三品經》之<緣覺品>處:
譬如長者,年又老極,其子眾多。有大殿舍,柱久
故腐,中心火起,諸子放逸,淫於五樂而不覺此災
。父…,欲作方便,誘化使出,令免火難。父則於
外,作諸伎樂,使人呼諸子,各當賜汝象馬車乘,
摩尼之珠,…。
此段文乃出於《正法華》之<應時品第三>,稱為「火宅喻
」。
頁 76
(三)為<三品經>的內容主要在敘述聲聞、緣覺、菩薩
三乘修行之不同,以前二者為不究竟而以菩薩為究竟。其用
意同於《正法華》之《善權品第二》。
有趣的是《三品修行經》既依<善權品>義而開出三乘
,但會歸於一乘時並不是依《法華經》的內容,而是以當時
流於中亞的《般舟三昧經》及菩薩禪法為會歸的所在,如<
弟子品>:
入海得七寶者,至七覺意成羅漢道也。遂至孝者,
知弟子限至泥洹界,更發大意為菩薩道。得照明珠
父更少者,現在定意見十方佛無所罣礙也。(大正
15、頁 224 )
「現在定意見十方佛」即是《般舟三昧經》經題的含義。又
其<緣覺品>:
以得緣覺,自以為成。臨般泥洹,佛在前住,為現
大法深妙之教,十二因緣本無有根,曉本末空,無
去來今。(大正 15,頁 227 )
依前文的說明,「本無有根」、「本末空」、「無去來今」
屬中亞的「菩薩十二因緣觀」。又其<菩薩品>:
(菩薩)初發大意,六入五陰三毒未除,不能得見
十方諸佛。從成就菩薩受法深教,行四等心,解三
界空,便得三昧見十方佛。(大正 15,頁 228 )
「得三昧見十方佛」亦是《般舟三昧經》的十方佛觀。
故知在《三品經》時,中亞的禪師雖依《正法華.善權
品》義而試圖以聲聞、緣覺、菩薩來組織當時中亞已有的小
乘及大乘禪法,但此時中亞的菩薩禪法及依般舟經所形成的
「十方佛觀法」已然成熟,故以之作為三乘修禪的最高境界
。但相對地,以<見寶塔品>為主的「法華三昧」則尚未成
熟(註 15 ),這可由《三品經》雖用了《正法華》中<善
權>、<應時>、<往古>三品的內容,但卻沒有支字提及
<七寶塔品>的相關內容可知。
結論 中亞禪法的特色
中亞是佛教北傳一系中大乘禪法的重要發源地,部派的
禪法由西北印出來後,進入中亞,於四世紀左右經過中亞的
大乘化,然後再傳入中國。此種大乘化主要依循著二個方向
進行:
其一是大量地將方等經的內容引入禪法。如引入《般舟
三昧經》的內容,銜接西北印對單尊佛的「念佛三昧」,而
發展出「十方諸佛觀法」。引入《法
頁 77
華經》三乘修行不同的概念,在西北的小乘禪法中,另開出
菩薩乘的《三品經》。中亞的羅什進入中國長安後,更進一
步引用其所翻譯的《持世經》形成新的十二因緣禪經,引用
再譯的《妙法蓮花經》開展出「法華三昧觀」(註 16 ),
基本上都是這種中亞禪法特色的延伸。
其二是中亞禪法在基本禪觀的修持上引入了印度龍樹的
般若實相觀,這使得中亞的禪師能從本質上越超西北印部派
禪法的限制,往禪法的另一層次邁進。如西北印原來的淨、
不淨觀在中亞被提升為觀「無淨無不淨」的「實相觀」,而
避免禪師因修不淨,心生厭患而走入取證涅槃的地步。但龍
樹「實相」最重要的影響還在「法身觀」方面,最初令西北
印的「法身觀」由觀佛具相的功德轉為觀「不生不滅」的法
身,由此進一步導出中亞《十住經》菩薩諸地證入十方的修
行方法,乃至更進一步融合由《般舟經》導出的「十方佛觀
」於一爐。這種實相的法身觀還隨著羅什的入關而帶入中國
,繼續在淨土、法華及千佛的禪觀上,散發出無與倫比的威
力。
注 釋
.註 1:大正 50,頁 330 ∼ 333。
.註2:大正28,頁270 ∼ 354,390 ∼ 399。
.註3:僧叡<喻疑>:「法華正本, 於于填大國,輝光重
壤, 踊出空中,而得流此。 」(大正 55,頁 42
上)
.註4:大正45,頁122 ∼ 143。
.註5:大正26,頁86 上。
.註6:《思惟略要法》中的<十方諸佛觀法>,先觀東方
諸佛,次觀東南,乃至下方等十方諸,乃是將《般
舟三昧》十方諸佛皆現在前予禪法修行上的次第化
。
.註7:《鳩摩羅什法師大義.次問念佛三昧并答》:「見
佛三昧有三種:一者菩薩或得天眼、天耳,或飛到
十方佛所,見佛難問,斷諸疑網。二者雖無神通,
常修念阿彌陀等現在諸佛,心住一處,即得見佛,
請問所疑。三者…。是三種定,皆名念佛三昧,其
實不同,上者得神通,見十方佛,餘者最下。(大
正 45,頁 134 中)
.註8:大正15,頁281 ∼ 285。
.註9:大正15,頁272 上。
頁 78
.註11:大正15,頁 272 中。
.註12:參考拙著<關河的禪法>一文,收在《東方宗教研
究》新五期,頁 102,(台北:國立藝術學院傳統
藝術研究中心出版,1996 )。
.註13:《三品經》的內容在說明聲聞、緣覺、菩薩三乘的
修行而皆歸結於菩薩,描述菩薩行則以「般若」為
主。如<弟子三品修行品>:
知羅漢限不至究竟,見佛受教更發大意為菩薩也。
…,謂六度無極,…,謂大慈大悲,分別空行,不
著不斷也…,觀三界空,不畏生死。 (大正 15,
頁 224 下∼ 225 上)其<緣覺品第十九>:
以得緣覺,自以為成。臨般泥洹,佛在前住,為現
大法深妙之教,十二因緣本無有根,曉本末空,無
去來今,大慈大悲,不見三界,無泥洹想。(大正
15,頁 227 上)
其<菩薩品第三十>:
菩薩如是,省三處空,猶如野馬、夢幻、芭蕉、深
山之嚮,但可有名而不可見。 (大正 15,頁 228
下)
.註14:<弟子三品修行品第二十八>:
成羅漢道也,…,更發大意為菩薩道,…,現在定
意見十方佛無所罣礙也。(大正 15,頁 225 中)
<菩薩品第三十>:
從成就菩薩,受法深教,行四等心,解三界空,便
得三昧見十方佛。(大正 15,頁 228 上)
.註15:羅什入關方傳出以<見寶塔品>為主的「法華三昧
」,參考註 16。
.註16:參考拙著< 後秦僧肇的「法華三昧」禪法與隴東南
北石窟寺的七佛造像>,收在《佛學研究中心學報
》第二期,頁 211 ∼ 231,(台北:國立台灣大學
文學院佛學研究中心印行,19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