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以來嘉義市觀音信仰寺廟類型之發展
中正大學歷史學系教授
顏尚文
第八期(2003.07)
頁187-212
©2003 國立臺灣大學文學院佛學研究中心
臺北市
P.187
提要
佛教緣起於印度,其中的觀音菩薩信仰,隨著佛教的傳佈,而遍及中國、日本、台灣各地。觀世音菩薩,是慈悲、智慧的施無畏者,二千餘年來隨著佛教傳佈到世界各區域,而因應不同的地理環境、族群結構、風俗文化影響,產生不同的觀音菩薩信仰型態。
本文以清代在諸羅縣城(今嘉義市)所建立奉祀觀音菩薩為主要聖像的九座寺廟做研究單位,蒐集每一座寺廟相關的方志、寺廟台帳、檔案、報紙等文獻資料,再加上田野調查的實地印證與深度訪談,完整紀錄每一座觀音信仰寺廟,自清代創立迄今的發展過程。並進一步分析、歸納觀音信仰在不同的創立者、思想信仰、儀式活動、寺廟建築設施、佛像神聖空間配置的特質,以及每一座寺廟與嘉義市的政經、社會文化互動後所發展的演變類型。
清代在今日嘉義市所建立的九座觀音信仰寺廟,可分為三大類型。官方建立的寺廟大都能受到縣城中仕紳的支持與日本佛教宗派的支持,在長期發展中有機會轉型為教理型正信佛教,並進一步推展佛教文化的向上發展。在家佛教的齋堂,戰後也能順利轉型為研究教理的正信佛教。民間發展的觀音信仰寺廟,係沿著原住民聚落或水利開發、聚落形成過程中所建立的,雖然不能獲得官方的大力支持,但是深入紮根當地聚落家族平民的力量,也讓祂
P.188
們能抵抗天災、政權等破壞而留傳二百餘年。民間佛教的觀音信仰寺廟金碧輝煌、香火興旺,是否能在未來資訊普及、教育發達等助緣中,再加上信徒信仰素質的提昇,而轉型為更高層次的信仰,仍有待觀察。
關鍵詞:觀音菩薩信仰、佛教寺院、嘉義縣城、嘉義市、教理型佛教、
靈驗型佛教、齋堂、民間佛教、區域研究
P.189
一、前言
佛教緣起於印度,其中的觀音菩薩信仰,隨著佛教的傳佈,而遍及中國、日本、台灣各地。觀世音菩薩,是慈悲、智慧的施無畏者,二千餘年來隨著佛教傳佈到世界各區域,而因應不同的地理環境、族群結構、風俗文化影響,產生不同的觀音菩薩信仰型態。二千餘年來觀音菩薩信仰的傳佈過程中,出現教理型、正信佛教與靈驗型、民間佛教等不同類型。教理型、正信的觀音信仰有般若經、法華經、華嚴經、楞嚴經、淨土經系與密教系等不同淵源的義理、儀式、行持傳承。六朝以來的觀音信仰傳承過程中,在中國出現大量以觀音信仰為主的感應記、偽經、變文、寳卷等,促使觀音信仰庶民化,尤其唐代以來的大悲觀音、水月觀音、白衣觀音、送子觀音、妙善公主傳說、魚藍觀音、南海觀音等圖像與信仰、儀式而使觀音信仰成為靈驗型民間佛教的主要內容。
三百年前,諸羅縣建城以來,於清領時期(1683-1895)奉祀「觀音佛祖」為主要聖像的佛教寺廟共有九座,祂們在嘉義縣城社會文化的發展影響之下,分別發展成為何種觀音信仰型態?祂們是否可以歸納成為幾種不同觀音
* 送審日期:民國九十二年四月十日;接受刊登日期:民國九十二年五月二十八日。
P.190
信仰的寺廟發展類型?本文以清代以來在嘉義縣城(今嘉義市)所建立奉祀觀音菩薩為主要聖像的九座寺廟做研究單位,蒐集每一座寺廟相關的方志、寺廟台帳、檔案、報紙等文獻資料,再加上田野調查的實地印證與深度訪談,完整紀錄每一座觀音信仰寺廟,自清代創立迄今的發展過程。並進一步分析、歸納觀音信仰在不同的創立者、思想信仰、儀式活動、寺院建築設施、佛像神聖空間配置的特質,以及每一座寺廟與嘉義市的政經、社會文化互動後所發展的演變類型。
觀音菩薩信仰的研究,早在1928年日本學者後藤大用《觀世音菩薩本事》,就有清楚而完整的研究。[1]日本京都大學教授牧田諦亮《六朝古逸觀世音應驗記の研究》,開啟中國觀音信仰研究。[2]而于君方《Kuan-Yin:The Chinese Transformation of Avalokitesvara》,是中國觀音信仰各類型轉變研究的集大成者。[3]李玉珉〈中國觀音的信仰與圖像〉,論述兩晉至明清的觀音信仰內容與圖像的轉變,另篇論文〈張勝溫「梵像卷」之觀音研究〉則對宋代大理國觀音信仰與漢、藏、東南亞諸地的複雜關係有進一步探討。[4]以上,觀音菩薩信仰的代表作,大都集中在印度、中國等地的研究,甚少對台灣三百年來的觀音信仰有進一步的探討。本文希望經由清代嘉義縣城內外(今嘉義市)建立的九座觀音信仰寺廟與當地政經、社會文化互動的不同類型變遷過程中,進一步探討觀音信仰在台灣發展的特色。也許,本研究有助於佛教對台灣區域社會文化發展的作用,有更進一步的理解。
《妙法蓮華經》卷七〈觀世音菩薩普門品〉:
若有無量百千萬億眾生,受諸苦惱,聞是觀世音菩薩,一心稱名,觀世音菩薩即時觀其音聲,皆得解脫。若有持是觀世音菩薩名者,設入大火,火不能燒,由是菩薩威神力故。……若有女人,設欲求男,禮拜供養觀世音菩薩,便生福德智慧之男。……若有國土眾生,應以佛身得度者,觀世音菩薩即現佛身而為說法。……應以長者、居士、宰官、婆羅門、婦女身得度者,即現婦女身而為說法。……真觀清淨觀,
廣大智慧觀,悲觀及慈觀,常願常瞻仰。無垢清淨光,慧日破諸闇,能伏災風火,普明照世間。[5]
[1] 後藤大用著,《觀世音菩薩本事》黃佳馨譯,台北:天華出版社,1982,頁284。
[2] 牧田諦亮著,《六朝古逸觀世音應驗記の研究》,京都:平樂寺書店,1970,頁190。
[3] Yu, Chun-fang, “Kuan-Yin: The Chinese Transformation of Avalokitesvara”,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New York, 2001.
[4] 李玉珉,〈中國觀音的信仰與圖像〉,〈張勝溫「梵像卷」之觀音研究〉,收在國立故宮博物院編輯委員會,《觀音特展》,台北:故宮博物院,2000,頁10-39,頁223-252。
P.191
觀世音菩薩具有「真觀清淨觀、廣大智慧觀」的「大智慧」、與「悲觀及慈觀」的「大慈悲」,以及「無垢清淨光、能伏災風火」的「施無畏者」,象徵著釋迦牟尼佛慈悲濟世的精神。觀世音菩薩能觀「稱唸觀音的眾生的音聲」,而靈驗感應的解脫眾生水、火等災難。觀音菩薩能滿足眾生求生男、生女等種種需求,觀世音菩薩能因應眾生不同的根機,而變化成佛身、婦女身等各種身分形象來說法,度脫婦女等不同性別、階層的有情成佛。觀音菩薩具有非常廣博精深的宗教內涵,兩千年來流傳在印度、中國等地,更吸收、消融各地區的信仰特質,不但成為各個國家、階層的崇拜對象,也是各種寺院、宮廟所主祀的菩薩聖像。觀音菩薩信仰在不同區域人群中發展,受到不同的政權、社會、文化的影響,自然會有不同型態的演變,同時俱有靈驗感應、稱名、觀想、修持、哲理研究等不同層次面向的內涵。觀察觀音信仰在台灣區域社會發展特質,有助於對我國文化內涵的深層瞭解。
佛教於鄭氏王國時期傳到台灣,有留傳於士宦、僧侶間偏「教理型」、「宗派」傳承「制度化」的「正信佛教」;有從中國佛教脫胎的「齋教」、「在家佛教」;更有大量留傳於庶民大眾、社會底層偏「靈驗型」、「世俗化」、「擴散型」的「民間佛教」;這三種類型的佛教,都隨著漢人移民而傳佈到台灣。「佛教寺院」不僅是紀錄佛教不同宗派、地域化發展情況的具體指標,更是佛教徒崇奉佛菩薩聖像,進行各種佛門行持、儀式活動及建構各種佛教文化體系的殿堂。同時,寺廟也是提供僧侶、信徒的居住、修道與宏揚佛法、宗教象徵操演的場所。因此,本文的「寺廟」係指主祀佛菩薩聖像,且進行佛教活動的宗教建築。觀音菩薩信仰流傳在中國、台灣社會中,觀音菩薩聖像也成為正統寺廟、齋堂、而且也被民間佛教的宮、亭、廟等「寺廟」所主祀供奉。觀音菩薩在上述三種不同型式的寺廟中,因應不同社群的信仰、行持需求,發展出何種類型的佛教文化,值得當代佛教學者進一步的探討。
嘉義市在清朝初年建城以來,伴隨著政權的變遷,有各種佛教體系傳入,並與地域社會呼應,產生宗派化、齋教化、民間化、日本化、中國化及人間
[5] 姚秦.鳩摩羅什譯,《妙法蓮華經》卷七〈觀世音菩薩普門品〉,《大正藏》第九冊,頁56c-58a。
P.192
佛教化的不同佛教發展型態。清代在嘉義縣城建立的九座觀音信仰寺廟,大致可分為三種主要類型。(一)官方主導建立而發展為偏教理、正信佛教的類型,例如:諸福寺、普濟寺、圓福寺。(二)由齋教徒所建立的齋堂,受到教理型佛教的影響而走向正信佛教的類型,例如:太元寺、增光寺。(三)民間建立與水利開發、聚落形成有密切關係的民間佛教類型,例如:慈龍寺、水得寺、頂安宮、平安宮。本文根據上述三大類型九座觀音信仰寺廟,分別敘述個別的發展型態,再進一步歸納綜合探討觀音信仰與嘉義市政經、社會文化的發展關係,而探討「清代以來嘉義市觀音信仰寺廟類型之發展」的主題。
二、官建寺廟與教理性、正信佛教類型之發展
康熙二十二年(1683),滿清領有台灣,隔年四月在台灣設台灣府,下設台灣、諸羅、鳳山三縣。
《諸羅縣志》卷一〈封域志.建置〉:
二十三年,設縣治於諸羅山(地為鄭氏故營址,今嘉義市),因以命名,取諸山羅列之義也。縣隸台灣府,地南自蔦松、新港,東北至雞籠山後皆屬焉,極海而止。置縣後,以民少番多,距郡遼遠,縣署,北路營參將營皆在開化里佳里興,離縣治南八十里。四十三年奉文:文武職官俱移歸諸羅山,縣治始定。[6]
《諸羅縣志》卷二〈規制志.城池〉:
四十三年,奉文歸治。署縣宋永清,署參將徐進才、儒學丁必捷至諸羅山,定縣治廣狹周圍六百八十丈,環以木柵,設東西南北四門,為草樓以司啟閉。[7]
[6] 周鍾瑄,《諸羅縣志》,原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編輯《台灣文獻叢刊第一四一種》,1962年;台灣省文獻委員會重印為《台灣歷史文獻叢刊》,1993年,以下簡稱為(文叢),頁5。
[7] 同前註,頁25。
P.193
諸羅縣治於康熙四十三年(1704)始建城,並進駐知縣、參將、儒學等代表官方行政、軍事、文化等國家權威象徵的官員。此外,也興建諸羅縣(乾隆五十二年,詔改為嘉義縣)的政治、軍事、文化中心的縣城城牆與城門。諸羅建城後的三年,就由縣城的政治、軍事首長共同建立縣城的第一座寺廟—諸福寺;再過二年又由軍方的兵將建立觀音殿(普濟寺);道光十八年(1838),嘉義營參將也建立了圓福寺。這三座主祀觀音菩薩的寺廟,分別由嘉義縣城的政治、軍事長官所主導建立,也在日後各種政權、族群、文化衝擊下,逐漸走向教理型、正信佛教的發展,從而帶動嘉義市佛教文化的提升。
(一)、諸福寺
《諸羅縣志》卷十二〈雜記志.寺廟〉:
諸福寺:在縣治西門外,祀觀音大士。康熙四十六年,署縣宋永清、守備黃元驤同建。[8]
嘉義縣城最早的觀音信仰寺廟(諸福寺)由署諸羅縣令的宋永清,以及守備黃元驤共同建立。知縣宋永清、山東萊陽人,調補鳳山知縣,康熙四十三年任,兼署諸羅知縣,為政勤奮,百廢俱舉,更致力於文教之振興,新建鳳山縣署、諸羅縣城、鳳山縣文廟、諸羅縣文廟。自康熙三十五年至四十九年,主纂《重修台灣府志》。[9]北路營守備黃元驤,福建漳州府漳浦縣人,有大將之材,特旨補授台灣北路營守備,康熙四十四年正月任;四十八年與北路營參將張國,重建諸羅城睢陽廟(今嘉義市雙忠廟);四十八年任滿調往山東省。[10]因此,宋永清與黃元驤於康熙四十六年,任官於諸羅縣城,他們在位期間共同建造諸福寺是可信的史實。
康熙五十六年(1717)諸羅知縣周鍾瑄撰《諸羅縣志》.〈縣治圖〉繪有
[8] 同前註,頁283。
[9] 陳文達,《鳳山縣志》(文叢第一二四種),卷四<秩官志•知縣>,頁48;卷九<藝文志•記>,頁139∼142。《諸羅縣志》卷四<祀典制• 文廟>,頁55。周元文,《重修台灣府志》,(文叢第六六種),<宋序>,頁6。
[10] 《諸羅縣志》,卷七<兵防制• 歷官>,頁128。卷十二<雜誌志•寺廟>,頁283。《重修台灣府志》,卷四<武備志• 歷官>,頁108。
P.194
諸羅縣內縣署、參將署、守備署,西門外有「諸福寺」。[11]乾隆七年(1742)福建分巡台灣道劉良璧撰《重修福建台灣府志》•〈諸羅縣圖〉西門外有「慈福寺」。[12]乾隆十二年(1747)巡台御史范咸撰《重修台灣府志》卷十九〈雜記志.寺廟〉,乾隆二十七年(1762)台灣知府余文儀撰《續修台灣府志》卷十九〈雜記志•寺廟〉,以及嘉慶二十五年(1820),穆彰阿編《清一統志台灣府》,以上三種志書皆記載「諸福寺,在縣治西門外,康熙四十六年建。」[13]乾隆三十二年(1767)所繪《乾隆台灣輿圖》繪有諸羅城西門外「慈福寺」。[14]因此,諸羅城西門外「諸福寺」或「慈福寺」係有清一代嘉義縣城—大寺廟,所以才在各種「方志」與「輿圖」中反覆記載。
日治時期嘉義縣知事小倉信近於明治三十年(1897)九月二十日,向台灣總督乃木希典提報<諸福寺案>:
嘉義縣嘉義西門外店仔尾街諸福寺,加入真宗總寺本願寺成為分寺乙案,業由本願寺派管長大谷光尊,於本年八月四日提出申請,特此奉稟。[15]
總督府檔案<社寺廟宇所屬財產表>記載「嘉義西堡牛墟尾菜園庄之諸福寺,於明治三十年八月十日成為真宗本派本願寺之分寺。」[16]日治初期,嘉義諸福寺率先被提報加入日本真宗本派成為本願寺在台灣的分寺,顯示本寺在嘉城寺廟中的領先地位。大正四年嘉義公學校調查記錄為「外觀音亭:所在地,嘉義西堡嘉義街土名西門外。本尊,觀音佛祖。緣起沿革,不詳。」[17]1915年嘉義公學校調查的嘉義街西門外觀音亭,很可能是諸福寺的俗稱,因為清代的嘉義城西門外,並未曾有第二座觀音信仰寺廟。然而,根據石萬壽著《嘉義市史蹟專輯》:「(諸福寺)嘉慶中郭耀海曾整修,日據初尚存,唯寺名已改
[11] 《諸羅縣志》•<縣治圖>,頁25。
[12] 劉良璧,《重修福建台灣府志》,(文叢第七四種),頁8。
[13] 范咸,《重修台灣府志》,(文叢第一○五種),頁547。余文儀,《續修台灣府志》,(文叢第一二一種),頁648。穆彰阿,《清一統志台灣府》,(文叢第六八種),頁32。
[14] 洪英聖編著,《畫說乾隆台灣輿圖》,南投:行政院文建會中部辦公室,1999,頁125。
[15] 溫國良編譯,《台灣總督府公文類纂宗教史料彙編(明治二十八年十月至明治三十五年四月)》,南投:台灣省文獻委員會,1999,<嘉義縣提報諸福寺加入本願寺成為分寺案〔卷0078/件五〕>,頁11。
[16] 同前註,所引書,頁391。
[17] 不詳著者,《社寺廟宇に關する取調書。嘉義廳》,頁6。
P.195
稱慈福寺。明治三十九年地震時坍,重建。未幾,在萬山倒影池旁的遊廊移至寺西南,寺遂充娼妓診療所。日據末廢廟時廢,光復後未恢復,今開設楊齒科診所,門牌號為新榮街二四三號至二四七號。」[18]此外,1933年《台南州祠廟名鑑》:「慈福祠:所在,嘉義市嘉義三四八。教別,佛教。祭神:觀音佛祖。信徒,百五十人。例祭,舊曆二月、六月、九月的十九日。管理人,嘉義三四八,蕭氏戇。沿革,創立年代不詳。其後於康熙三十二年,經由郭耀海的發起而加以修繕。之後,又曾徵用為娼妓診察所。明治三十九年之地震而倒壞,且未再重建。」[19]石萬壽的看法是諸福寺在日據初尚存,唯寺名改為慈福寺,1938年日本廢廟政策下被廢。但是,光復後被改為楊齒科診所,未見詳細證據。而1933年的《台南州祠廟名鑑》則紀錄本寺於1906年大地震倒壞,未再重建。日治後期迄今,尚無史料可證明「諸福寺」的後續發展,因此條列各種相關資料,期待後日能有更多佐證,來瞭解嘉義市第一座寺廟的發展。
嘉義縣城第一座主祀「觀音大士」的諸福寺,始建於康熙四十六年(1707),是嘉義市有史以來第一座大寺廟,被清代各種方志、輿圖所詳細記載。日治初期的明治三十年(1897),諸福寺領先嘉義縣城其他寺廟,被嘉義縣知事向總督府提報為日本真宗總寺本願寺在台灣的分寺,可以顯現日本官方以及日本佛教對諸福寺地位的肯定,諸福寺可以由官建寺廟往日本教派佛教,再進一步向教理型、正信佛教發展的。可惜,可能在1906年大地震的摧殘下,或日本於1938年皇民化廢廟政策對台灣宗教信仰的破壞中被廢毀,總之,代表嘉義縣城的第一座觀音信仰寺廟,竟然消逝在嘉義市天災或人為政權的破壞下,而未能在當代嘉義市教理型、正信佛教的發展中,繼續扮演主導地位。諸福寺的興衰意義應進一步探討。
(二)、普濟寺
普濟寺,主祀觀世音菩薩,清代稱為觀音殿、觀音亭,日治時代改為普濟寺。現址位於嘉義市東區內安里中山路144號,距離嘉義市政府(清代台灣北路營參將署)不到200公尺,處於市區行政中心。
《諸羅縣志》卷十二〈雜記志.寺廟〉:
[18] 石萬壽著,《嘉義市史蹟專輯》,嘉義市政府:1989初版,1994再版,頁91。
[19] 相良吉哉,《台南州祠廟名鑑》,台南:台灣日日新報社,1933,頁153。
P.196
關帝廟:在縣內東北角,康熙五十二年,參將翁國楨建。五十四年,參將阮蔡文、守備游崇功成之。廟後為觀音殿:康熙四十八年,兵丁孫大成募建,參將張國成之。[20]
康熙四十八年(1709),北路營兵丁孫大成倡議募建觀音殿,並獲得北路營參將(相當今日北台灣陸軍總司令)張國的大力促成。五十二年(1713)北路營繼任參將翁國楨在觀音殿前創建關帝廟,至五十四年(1715)再由第三任的參將阮蔡文、守備游崇功建造完成前後兩大殿相連的宏偉廟宇,因此,時人有合稱為關帝廟或合稱為觀音殿者,又有分稱為關帝廟或觀音亭者[21]。當時寺廟前面有一天然潭池,俗稱美人照鏡,萬山倒影,環境之美為諸羅八景之最[22]。
康熙年間以來,由北路營官兵捐建的觀音殿伴隨諸羅城的開發,成為嘉邑地區官民大眾的香火廟。日治初期,原嘉義縣署改為醫院,署內所祀的天后神像,移祀於觀音殿。嘉邑之神誕祭典大繞境或每次城隍出巡,必以本殿為休歇總站。明治三十九年(1906)嘉義大地震,觀音殿、關帝廟因震災而倒塌。由林玉崑、劉耀辰等人出面發起,從嘉義市募得捐款六百二十圓,四十三年(1909)開工起造,四十四年(1911)改建完成。關帝廟因位於今之中山路上,修路時被拆除而移建於觀音殿右側,而原祀於觀音殿的縣署天后像,則另建天后殿於觀音殿左側,形成以觀音殿為中心的一排三殿之廟宇,時人稱為三神廟,係桃城的信仰中心之一。日治中期,觀音殿被日本僧侶東海宜誠納入臨濟宗妙心寺派的聯絡寺院,稱為「嘉義街內教場普濟寺」[23]。
日治末期皇民化運動,壓抑台灣傳統宗教信仰,提倡日本神道教,而有全臺灣的「寺廟整理政策」。昭和十三年(1938)嘉義市尹伊藤英三,執行「寺廟整理政策」,廢除城隍廟、地藏庵、鎮南宮以外的嘉義市寺廟。以觀音殿為主的三神廟也被廢除,財產被轉移到財團法人嘉義濟美會所有、寺廟因此荒廢。戰後,民國四十年(1951)由嘉義境內首事吳天雲發起,邀集董事吳添
[20] 同註6,頁282。
[21] 同上註。
[22] 謝石城,《嘉義縣市寺廟大觀》,台南:文獻出版社,1964,頁44。
[23] 相良吉哉,《台南州祠廟名鑑》,台南:台灣日日新報社,1933,頁150。《台灣日日新報》,1923年10月28日。
P.197
丁、張草、楊興、余宗澤、黃其傳、江旺根、熊木川等鳩資再建觀音殿,迎回觀音聖像奉祀,回復創立時期原本主祀觀音菩薩的寺院。[24]民國四十一年十二月的〈臺灣省嘉義縣市寺廟登記表〉寺廟名稱為「普濟寺」,所在地為嘉義市內安里中山路76號,房屋間數二間,土地畝數九厘二毛,管理人吳天雲。[25]民國四十八年〈嘉義市宗教調查表〉:寺院正稱普濟寺,俗稱內教場廟、佛祖廟;境域面積一百坪,基地面積五十坪;主神為觀世音菩薩木雕二台尺座像;管理人為吳天雲,住持為林占(女);信徒五百戶,分佈於內教場較多,男女參半,以青壯年從事工商業者居多,教育程度以初中、小學為主。[26]五十三年〈登記表〉,管理人為鄭阿財,住持為簡林占。六十二年〈登記表〉,住持為李金歐,法名如法,管理人為余宗澤。余宗澤擔任管理人至七十六年普濟寺改變為管理委員會為止。[27]民國六十四年住持為來自天龍寺的釋慧純尼師(葉瑟),任期至七十年間逝世為止。[28]七十二年〈臺灣省嘉義市寺廟登記表〉,無住持負責,僅有一名女廟祝洪好,負責打掃而已。普濟寺年久失修,呈現柱斜屋漏的荒廢景象。[29]
普濟寺管理人余宗澤為重振本寺,偕同盧長銘夫婦、洪增榮、柯金竹等信徒,大力邀請林美(釋常嚴)來寺住持。林美,昭和十七年(1942)生,十三歲觀賞「觀音菩薩得道」之影片後發願茹素、讀經、學佛,二十歲至本市地藏庵隨眾精修佛法,協助重建地藏庵二十年,人稱「富美姑」。林美重新組織「普濟寺管理委員會」為主任委員,余宗澤為副主任委員,說服信徒逐步改變民間佛教的觀音媽會、媽祖會、關公會之燒金紙、拜牲禮、吃會等信仰習俗,導入叢林寺院清規行持體制。林美力行《妙法蓮華經》、《楞嚴經》觀音菩薩法門,以慈悲願行的菩薩道,感應觀音菩薩顯化信徒捐助添購二十坪土地以及龐大的建寺經費,於民國七十八年十二月重建完成樓高四層莊嚴宏偉的宮殿式建築。同時她也完成皈依台中慈明寺聖印法師座下出家(法號
[24] 同註22。
[25] 〈台灣省寺廟登記表〉嘉字第參柒號,嘉義市政府檔案。張文進《臺灣佛教大觀》,(台中,正覺出版社,1957),頁228。
[26] 〈嘉義縣嘉義市宗教調查表〉,民國四十八年,嘉義市政府檔案。
[27] 民國五十三年〈台灣省嘉義縣寺廟登記表〉,六十三年〈台灣省嘉義縣寺廟登記表〉,七十二年〈台灣省嘉義市寺廟登記表〉,嘉義市政府檔案。
[28] 朱其昌,《臺灣佛教寺院庵堂總錄》,台北,華宇出版社,1977,頁413。民國六十六年〈嘉義市寺廟登記表(稿)〉,嘉義市政府檔案。
[29] 民國七十二年〈台灣省嘉義市寺廟登記表〉,嘉義市政府檔案。顏尚文〈釋常嚴法師訪問紀錄〉,2001年6月20日。
P.198
釋常嚴)的心願。八十一年九月,從濟美會收回本寺原有的土地所有權。最近又添購緊鄰一棟四層大樓,籌設圖書、閱佛藏的道場。[30]
普濟寺保留清代以來關帝廟、觀音殿、三神廟的觀音菩薩、關帝、媽祖等神像三十餘尊做為寺院護法。一樓大殿正殿主祀觀音菩薩、善財、龍女,前有三寶佛(釋迦、藥師、彌陀佛)彌勒佛、韋陀、伽藍菩薩,桌下有虎爺。右殿有關帝、王爺,左殿有媽祖;兩側牆壁有十八羅漢。在主祀觀音菩薩的道場中,仍包容三百年來三神廟的民間神祇佛像。二樓「華嚴殿」是華嚴三聖(毘盧遮那佛、文殊菩薩、普賢菩薩)。三樓是「大悲殿」有千手千眼觀世音菩薩。本寺珍藏古匾聯各一,匾題「慈航普渡」,係「光緒拾參年肆月穀旦」,「欽加記名提督山東登萊青總鎮署臺澎掛印總鎮(奇車博•年昌阿)巴圖魯章高元敬獻」。聯題「德澤普幪州東土,神靈丕著邑西偏」,係「嘉慶癸酉花月」,「浙杭弟子謝以鴻敬酬」等。民國七十八年落成的一樓大殿山門聯題「普照人無恙梵宮高聳中山路,濟施佛有緣般若宏開內教場」,三川門中為「普佑黎民觀察羅山憑慧眼,濟欽菩薩慈悲南海證禪心」。左右配合二神為「關公垂德澤靈威西蜀山河壯,聖母仰慈儀顯赫湄州日月昭」。正殿聯題「隨處化身南海恩施甘露水,尋聲救苦西方德佈普陀山」對聯由本市詩人集體創作後再挑選雋刻而成,頗能展現三百年來普濟寺的神佛與地域特質。二、三樓亦有多幅聯對,不一一記錄。
普濟寺現任住持釋常嚴、住眾釋演一,每日早課有信徒八十餘人,課誦後主動負責寺院打掃等工作。早晚課內容以誦經、念佛、懺悔、迴向為主,並提供每日念萬聲佛號,每日登記,年終總迴向的法門。每年舉行觀音菩薩、釋迦佛誕、盂蘭盆、彌陀佛誕等四次法會。每半年舉行一次財團法人董事會,每年一次信徒大會。不定期講解《妙法蓮華經》等經典,每年發放冬令救濟金,學校清寒獎助金,平時接受急難救助申請。主要經費來源是香油錢,信徒樂捐,點光明燈。寺院未來發展希望能帶動信徒修心養性,弘法利生,安定社會,淨化人心。
觀音殿位於諸羅城內,今嘉義市行政中心區,係由北路營官兵所創建,伴隨著嘉義縣城的發展,而成為嘉義市官民的觀音信仰中心。日治時代,被納入日本臨濟宗妙心寺派為其聯絡寺院,並由「觀音殿」改名為「普濟寺」。普濟寺雖經大地震及皇民化運動的破壞,但仍然能獲得嘉義市仕紳集體鳩資
[30] 顏尚文,〈釋常嚴法師訪問紀錄〉,2001年6月20日。
P.199
重建,是戰後初期嘉義市中心的社區信仰中心,其後在住持富美姑正式出家受戒為釋常嚴法師後,普濟寺乃由傳統偏重民間信仰的殿亭,逐漸轉化為教理型、正信佛教的寺院。普濟寺自清代以來近三百年的發展,見證嘉義市佛教社會文化由靈驗型、社區性、民間佛教類型,在官吏、仕紳、僧侶護持下,走向依教理研究修持的正信佛教。
(三)、圓福寺
圓福寺,主祀觀音佛祖,民國七十四年改為華嚴三聖(毘盧遮那佛、文殊菩薩、普賢菩薩),位於嘉義市東區王田里圓福街37號。
道光十三年(1833),廣東人李有厚迎佛像遷居嘉義,且奉祀於自宅中,而日夜禮拜。由於靈應頗為顯著,因而附近之居民亦漸信仰之。市民有疾疫,求爐丹即癒,靈感傳佈各地。道光十八年(1838)嘉義營參將洪志高於聽聞其事之後,遂出面主導倡建寺宇於今嘉義公園內,道光二十年(1840)竣工落成。是時,嘉義縣知縣魏彥儀立匾「法慧普觀」以彰其靈。[31]石萬壽認為圓福寺,原在山仔頂公園內,道光二十年,嘉義營參將洪志高建,相傳道光十二年張丙之役,北路左營都司洪志高葬殉難士民五0三人於萬安亭後,亭中魂魄與西鄰萬善祠靈鬼不合,時起爭鬥,地方生靈為之不安。二十年,洪志高再回嘉義,任嘉義營參將後,與署嘉義知縣魏彥儀,共建於亭南三百公尺,今山仔頂公園內,祀觀音大士,以搓合二祠鬼魂的爭鬥,故名圓福寺。[32]
咸豐十一年(1861)及光緒三年(1877),由於廟宇荒廢,因熱心人士之喜捨,曾有二次將本廟予以改修。大正五年(1916),由於嘉義公園的擴充,本廟受命必須撤離原本之所在地;於是當地保正翁羅鈺主倡,而由村中全體信眾募得一千圓之資金,以此與由官方所發之三百七十餘圓的遷移費加在一起,遷建與萬安亭(今之義士廟)為鄰,並於大正六年(1917)三月竣工。[33]昭和十三年(1938)嘉義市尹依藤英三迫令綜合寺廟於濟美會,寺廟被廢,佛像遷至地藏庵。戰後,村中耆老計議重興寺宇,收購廟地,民國三十五年(1946)二月十九日,迎回佛像坐鎮。翌年元旦,慶祝新春,林江、馬諒、江金枝、江旺根、葉茂盛、翁羅儀、林虎等,提倡重建之議,即席推江旺根
[31] 同註22,謝石城前引書,頁254。又同註23,相良吉哉前引書(頁156)未註明李有厚來嘉義年代,且以道光二十三年,嘉義營參將翁志高聚資建廟。
[32] 石萬壽著,《嘉義市史蹟專輯》,嘉義市政府:1989,頁91。
[33] 同註23,相良吉哉前引書,頁156。
P.200
為主辦,餘為委員,聘名匠黃順才設計,自1947年梅月(四月)開工,至陽月(一月)完成,擇葮月(十一月)初一,請佛入寺安座。安座之後,即請林江先生為住持,門額題為「楞嚴山圓福寺」。民國四十四年(1955)冬,林江別世,四十六年(1957)中秋,聘釋開正法師(曾炳欽)為住持,其後對寺貌之整頓,增設禪房、客室,成為名符其實之完善寺院。民國五十三年的住持為釋開正,當家師為釋永晟,管理人陳斗淵,副管理人為江旺根。[34]民國六十六年(1977)住持仍為釋開正、監院釋永晟、管理人陳斗淵。[35]
圓福寺因捐款等經費稀少,加上市區地價昂貴,無法按期繳納地價稅,而積欠稅款二百餘萬元,妙雲蘭若的釋常光法師曾接任任持五個月,代為募款數十萬元,償還部份稅款。直至民國六十八年三月,政府決定充公拍賣。管理人陳斗淵里長,夢中聽聞「大樹」聲音,乃前往高雄大樹鄉佛光山,請釋星雲法師解決圓福寺財務問題,佛光山受託管理後,即任命釋依嚴法師為住持。民國七十一年,星雲法師指導重新改建,並更名為「佛光山嘉義圓福寺」。自民國七十一年七月起至七十四年四月,新建宏偉之圓福寺完成。包括華藏寶殿、大悲殿。繼於民國八十二年增建淨土殿,翌年完工。華藏寶殿供奉華嚴三聖,四壁鑲有八十八佛與數千尊十方佛,以及敦煌壁飾,殿上藻井更是考據莫高窟,成飛天雲際騰翔。民國七十九年更增建圓通殿,其中設有東方佛學院、圓福學園,內有圖書館與現代化教學設備。[36]
圓福寺現任住持釋永餘法師,有常住出家眾十人,在家眾四人,分別擔任社教、法務、總務、知客、福田等工作,每星期召開一至二次會議。每天早晚課內容有誦經、禮懺、持咒、禪坐、念佛等。每年主要活動有正月一日至二日,請吉祥香、禮拜千佛;正月初三朝山(佛光山寺);正月初八,供佛齋天;正月十五,上燈法會;二月十九日,觀音法會;清明節,水懺法會;四月初八日,佛誕節;六月十五日,為期十天的梁皇法會;七月,地藏法會;九月二十五日,為期五天的藥師法會;十一月十六日,彌陀法會;十二月初八日,法寶節,臘八粥供眾。例行活動有每月第一個星期日,八關齋戒;每月第二個星期日,大悲懺法會;每月初一、十五,消災報恩法會;每週二、三晚上有才藝班;每週四、五有都市佛學院,講授基礎佛學、學佛行儀、經典導讀等課程;每週六晚上,有禪修、念佛、才藝、兒童等班。此外,寒暑
[34] 同註22,謝石城前引書,頁254-256。
[35] 同註28,朱其昌前引書,頁401。
[36] 〈圓福寺調查記錄〉2001年2月1日,市政府檔案。
P.201
假有兒童冬、夏令營,並舉辦社區演講、家庭普照、臨終關懷、助念、參訪、讀書會、佛學語文班、佛學講座、義診等活動。參與人員有數十人至數百人。主要經費來源是信徒隨喜油香。寺院未來展望,祈願帶動嘉義市文教、慈善等心靈提昇,推動佛學教育,建立正信佛教信仰。[37]
圓福寺主祀的觀音佛祖聖像,原由漢人移民自廣東原鄉攜帶遷居來台灣。由於觀音佛祖經常顯靈治病,而為居民所共同信奉。嘉義縣城為軍事要地,歷年因城池爭奪、保衛戰而兵民死傷無數。嘉義城次級將領為安撫死傷義民的魂魄,乃奉請當地靈驗的觀音佛祖聖像,為祂興建圓福寺,作為縣城郊外,靠山一帶村民聚落的信仰中心。圓福寺歷經日治時期、政府命令遷建以及寺廟整理政策的廢毀,仍然由村里中的保正、耆老等領導之下,由村中全體信眾集資重建。戰後初期,由正統佛教出家受戒的法師住持管理。然而,因為市區地價昂貴,無力繳交稅款而面臨拍賣的命運。釋星雲法師受託償還債務後,圓福寺正式納入佛光山教團,成為佛光山派下在嘉義縣市活動的一個重要據點。圓福寺也因此走上台灣現代佛教發展的正軌,成為研究佛教教理、守戒修持的現代化、在地化、人間佛教化之正信寺廟。
嘉義縣城第一座由官方上層行政、軍事官員興建的觀音信仰寺廟—諸福寺,歷經兩百年官民的信奉,也被接納為日本佛教宗派的分寺,然而,由於天災或外來政權宗教政策摧毀下,且缺乏在地市民的支持等因素下,導致廢逸的命運。第二座觀音信仰寺廟—普濟寺,同樣是上層官員所興建,也受到寺廟整理政策的壓抑,但是,因為獲得縣城中仕紳的大力支持經費以及選聘卓越的正信佛教住持法師,而逐漸轉型為包容靈驗型、民間佛教信仰與研究教理、行持正法之正信佛教的佛教寺院。清代中葉才由縣城次級軍事將領興建的圓福寺,原為縣城東邊郊外靠山墳墓區一帶村民的聚落信仰中心。日治時代,宗教改革政策的毀壞下,仍然由當地村里領袖集資重建,而且在經費困難情況下由村里領袖託付給佛光山教團來經營管理,逐漸走向精研佛教義理、如法修行,全力傳佈多元佛教文化的道場,但是,圓福寺的大圍牆內,仍然包容傳統的「義士廟」在內,至今香火不絕。佛光山僧侶促使圓福寺成為嘉義市佛教界最活躍的寺廟之一,也帶動嘉義市佛教社會文化更進一步的發展。
[37]
顏尚文,〈圓福寺釋永餘、釋妙凡法師訪問記錄〉,2001年6月22日。
P.202
三、齋堂與教理性、正信佛教類型之發展
齋教又稱在家佛教,起源於中國而傳到台灣有三派,即龍華派、金幢派、先天派。龍華派起於明朝中葉,金幢派次之,先天派起於清代。龍華派在乾隆五十八年以前就傳入台灣,而嘉義太元堂(今太元寺)屬於龍華派的漢陽堂派。金幢派與龍華派前後來台,清領初期就傳入台南,而在嘉義創建增盛堂(今增光寺)。[38]此外,先天派在清領時期尚未傳入嘉義。本文探討太元堂、增盛堂兩個主祀觀音菩薩的齋堂,在嘉義市政經發展過程中,如何與教理性、正信佛教互動,而逐漸由齋堂轉變為正信佛教。
(一)、太元寺
財團法人臺灣省嘉義市太元寺,主祀觀世音菩薩,民國六十二年,變更登記主祀神為釋迦牟尼佛,位於嘉義市東區仁武里成仁街二○七巷三號,(伍)寺登字第一○號,負責人為慧永尼師,有參加財團法人嘉義市佛教會為團体會員。
傳說在乾隆年間,嘉義的食菜人李芳義,董麗水,沈晉籌等人,說服了齋友在北門內建立太元堂,[39]今太元寺內仍供奉李芳義等人之神位。道光二十六年(1846)龍華派李普算在仁武境買瓦厝壹座五間並埕,喜願為齋堂,號「太元堂」。咸豐七年(1857)李普化等鳩緣金在本堂後買厝壹座。咸豐九年,李普化等又在本堂西畔,置瓦厝壹座三間,兩旁護厝各兩間。同治四年(1865)柯神助妻許氏在本堂後,喜助瓦厝壹座三間。李普化等即鳩緣重建,改為「齋堂七祖廳」。同治九年(1870)翁普柱喜助瓦厝壹座。同治十年,李普化等出為捐緣重建,完成前進大堂,成為三進雙護龍的齋堂。同治十二年(1873)職員周普錄等,鳩金買過水田壹宗,內湖田四段,永為香燈之資。[40]太元堂乃成為嘉義城最富裕的齋堂,日治時代就擁有田四甲,祠廟用地○甲○七三六,年收益一百五十圓。[41]
[38] 李添春,《台灣省通志》卷二〈人民志.宗教篇〉第一冊,台灣省文獻委員會:1971,頁73-82。
[39] 同註23,相良吉哉前引書,頁154。
[40] 〈太元堂碑記〉,同治十三年五月立,在本寺左側碑亭內。
[41] 同註39。
P.203
明治三十九年(1906)大地震,堂宇損壞。翌年齋友協同捐金修建。昭和十三年(1938),日人整理寺廟,寺產歸濟美會,佛像請至地藏庵。戰後,齋友從地藏庵迎回佛像。民國四十一年的住持是葉瑟(純淨),內當家是凃張玉梅(普蘭)、李金枝、尤阿玉、外當家是吳粉(普幼),知客賴陳好,獎作張清琴,管理人為賴鏡妙、黃木吉、吳炎山、賴清岩。[42]民國四十六年的堂主是葉瑟(純淨),住持是賴鏡妙(永妙)在大仙寺受優婆塞戒,為本堂組織佛教講習會,每星期六晚念經。[43]民國四十七年,請鐘永成駐堂講經整頓堂務。民國五十三年,鐘永成正式任本堂住持,管理人為楊炳林、黃木吉,當家陳好,知客張清琴。鐘永成法師精通佛法,熱心佛教,獲全省佛教界推崇,民國四十七年嘉義城隍廟慶成主體之全市祈安清醮七天大法會,由法師擔任總主持,為各界所讚佩。[44]民國六十六年,所有寺產悉數變更為太元寺所有權,依章申請設立財團法人。民國七十一年,第一屆董事長鐘永成亡故。七十二年,張清琴(釋慧永)當選董事長,執行寺務,全體董監事並策畫重建工作,於七十五年一月動工,七十八年完成新寺貌。八十二年,張清琴連任第二屆董事長,常務董事為吳江河、洪三貴,董事有吳大海、楊勝夫、賴清溪、張政男、賴陳好(釋慧文)、黃素瑩等人,他們著手興建大樓講堂,八十七年六月完工。[45]
太元寺地上二層,地下一層的宮殿式建築。大殿供奉西方三聖(阿彌陀佛、觀音菩薩、大勢至菩薩)以及龕前佛桌上的地藏王菩薩、彌勒菩薩。聯有三對:「書田菽栗留真味,心地芝蘭有異香」,「荊樹有花兄弟樂,硯田無稅子孫耕」,「瑞氣長臨參化育,金光普照慶安瀾」。正殿後面供奉地藏王菩薩,並接受市民寄放祖先牌位,左側則供奉太元堂齋教祖師牌位。二樓佛龕供奉釋迦牟尼佛、文殊菩薩、普賢菩薩,龕前佛桌供奉開基的觀世音菩薩。地下一樓作為法會場地,或借給社會人士作講堂、法會場地。
太元堂現任住持、董事長是釋慧永(張清琴),管理人、當家是釋慧文(賴陳好),他們於民國七十年前後,皈依受戒於鳳山蓮社的釋煮雲法師。早晚課由釋慧永、釋慧文兩位尼師領導,有在家老居士與信徒參加,每週二、四夜
[42] 民國四十一年〈寺廟登記表〉,嘉字第貳壹號,市政府檔案。
[43] 張文進,《台灣佛教大觀》,台中:正覺出版社,1957,頁228。
[44] 同註22,謝石城前引書,頁253。
[45] 嘉義市政府,《嘉義市寺廟名錄》,頁19,市府出版中。太元寺,〈法人登記書〉,臺灣嘉義地方法院登記處,(登記簿第肆冊第玖頁第柒拾捌號)。
P.204
間在大樓講堂聘請法師講經說法。主要法會為二月、六月、九月的十九日觀音日,四月八日佛誕節,農曆七月十五日的中元盂蘭盆節。平時有老信徒自動打掃、插花、午供等工作。本寺與外地信徒少有往來,未來展望能永續頂禮請佛,隨緣而行道。[46]釋慧文尼師認為太元寺是由齋堂轉型為教理型的正信佛教寺院。
(二)、增光寺
財團法人台灣省嘉義市增光寺,原主祀觀音佛祖,現在主祀釋迦牟尼佛,位於嘉義市東區神農里民族路三一號,(伍)寺登字第○○九號,負責人劉富川(釋會光),有參加財團法人嘉義市佛教會為團体會員。
增光寺原名為「增盛佛堂」,屬於金幢派的齋堂。最早記載的史料是大正四年(1915)嘉義公學校的調查:「菜堂,嘉義街,土名內教場,金童堂。」[47]昭和八年的調查是:「增盛堂,齋教(金幢派),乾隆二十年(1755)時,有一名為林阿六之人,將七分田地捐出,並在其自宅中奉祀佛像。且建立齋堂,則是在咸豐年間。」[48]民國四十五年〈寺廟登記表〉:「增盛堂,位於嘉義市神農里民族路三十三號。住持林普妙(林嫦娥)。房屋三棟,十四間,一百一十坪。主祀彌陀佛、釋迦佛。」[49]民國四十八年〈宗教調查表〉:「增盛佛堂,俗稱增盛堂,約一百餘年前,由黃增盛創堂在內教場,至民國二十四年遷地藏王廟前。民國三十四年遭轟炸焚毀。由林嫦娥遷建至民族路三十三號。民國三十五年由黃吳粉改建至今。主祀阿彌陀佛。管理人林嫦娥,住持黃吳粉。」[50]謝石城的《嘉義縣市寺廟大觀》有較詳細的記載:
增盛佛堂,最初奉阿彌陀佛,約在嘉慶年間(1796-1820)設私堂於內教場,經過一百二十餘年,私堂廢頹,善信林嫦娥發起醵金遷移至今之地藏庵庭側。民國三十二年,嘉義大地震,堂宇震毀,再遷移現址重建增盛佛堂,堂主林嫦娥。民國四十五年二月十三日吳粉姑受信徒
[46] 顏尚文,〈太元寺調查記錄〉2001年6月22日,(訪問阿月姑老信徒)。2003年6月19日訪問釋慧文尼師,時年84歲,住本寺60年。
[47] 同註17,頁19。
[48] 同註23,相良吉哉前引書,頁149。
[49] 〈台灣省嘉義縣寺廟登記表〉,嘉府民行字第三○八號,民國四十五年,市府檔案。
[50] 〈嘉義縣嘉義市宗教調查表〉,第四十九號,民國四十八年,市府檔案。
P.205
之請,晉堂整理堂務,同年七月增建拜亭修葺堂貌,四十六年新建大寮一棟,四十七年添築功德堂及客房各一座。五十二年承購建堂之基地。五十三年起籌建左側藏經室及客房各一座。現有人眾數十人,財源以為信徒佛事或化緣收入充之。現任住持吳粉,法號慈趨,十七歲出家,皈依大仙寺,普進師引晉禮請慈航法師為師。民國四十二年受菩薩戒,曾在太元佛堂參學四年半,台南彌陀寺當家一年,民國四十五年二月十三日晉本堂住持。[51]
吳粉(開暉)尼師自民國四十五年接任住持以後,歷經二十年辛苦經營,始於民國六十四年重建竣工。民國六十五年增盛佛堂變更為嘉義縣嘉義市財團法人增光寺,主祀釋迦牟尼佛。[52]同時在郊外建立「增光寶塔」,方便信徒奉祀亡者遺骨,成就一個佛化弘法道場。住持開暉法師不但辛苦建寺,且聘請留學日本駒澤佛教大學的張玄達老師及其他善知識,來寺教育大眾,並對外不定期舉辦佛學演講。民國七十二年的住持為開暉法師,信眾有心良、圓善等九位尼師。開暉尼師於民國七十五、六年間往生,住持由心良法師繼任。民國八十二年,住眾有心良、圓善等七位尼師。[53]
增光寺為二層樓的宮殿式建築,一樓是觀音殿,供奉觀世音菩薩,殿口對聯是「十方來十方去共成十方事,萬人施萬人捨廣結萬人緣」,觀音殿左側是知客處。二樓是大雄寶殿,供奉釋迦牟尼佛,左右脇侍為迦葉與阿難尊者。殿上對聯為「雪嶺修因六年苦行成正覺,靈山說法四十九載只談經」。二樓頂陽台上有一座小亭「大悲閣」,閣內供奉純白石雕觀音立像一尊,可以俯視熱鬧的民族路一帶。增光寺為一財團法人組織,董事長由釋心恭法師再轉釋會光法師擔任,現任住持釋圓善法師。增光寺住眾主要修行方式為念佛、誦經、拜佛。早晚課內容有《彌陀經》與拜八十八佛。主要法會有中元消災法會,次要法會有四月五日的清明法會,九月九日的重陽法會。[54]增光寺由清代的齋堂,到戰後轉變為研究教理的正信佛教寺院。
[51] 同註22,謝石城前引書,頁259。
[52] 朱其昌,《台灣佛教寺院庵堂總錄》,台北:華宇出版社,1977,頁410。又民國六十六年〈嘉義縣寺廟調查表〉,市府檔案。
[53] 民國七十二年、八十二年〈嘉義市寺廟登記表〉,市府檔案。
[54] 顏尚文,〈增光寺調查記錄〉,2001年3月30日。
P.206
四、聚落信仰中心與靈驗性、民間佛教類型之發展
諸羅縣城係建立在諸羅山社的東邊,而諸羅山社是平埔族和安雅族(Hoanya)的Arikun亞族,[55]定居在今嘉義市「社內里」已經有千年之久。漢人早期移民往往選擇原住民聚落附近從事進一步開墾,定居並建立信仰中心,慈龍寺是定居在「番社口」的早期移民所建立「靈驗型」、「民間佛教」類型的觀音信仰寺廟。此外漢人移民從事農業拓墾的首要工作是水利灌溉設施的興築,有埤圳的建立才有水田生產,才能凝聚村庄,建立新聚落的信仰中心。隨著漢人移民在嘉義縣城附近埤圳的興修、聚落的形成,而觀音佛祖信仰的寺廟也先後被建立奉祀。漢人在康熙年間較早興修的道將圳,圳水灌溉區域內的聚落便先後建立了觀音信仰寺廟。例如:湖內里的水得寺、頂寮里的頂安宮、港坪里的平安寺。這三座主祀觀音佛祖的寺廟大都由民間聚落人士所修建、管理,祂們的共同特質是自清代以來迄今的發展,仍然保持傳統講究靈驗庇祐的「民間佛教」型態。
(一)、慈龍寺
慈龍寺,主祀觀音佛祖,位於嘉義市東區社口里長榮街206號。[56]
本寺原稱觀音亭,又稱慈福祠。乾隆四十一年(1776)先人移住本地時,自大陸普陀山迎來觀音佛像一尊,卜居於「番社口」奉祀。原址在諸羅城外西北隅,河溝北側「番社口」(即今民權路與興中街交會口,省立醫院北側),係一坐西向東、木造蓋瓦廟宇。此後經過幾次修建,光緒二十一年(1895)農曆六月間,台灣割讓給日本,版圖國籍更張,異國征伐迫促,人民寢食難安,信徒乃全體虔誠向觀音佛祖祈禱,蒙大慈大悲顯化賜詩曰:「憂憂憂又憂憂,浮名浮利莫應求,三三過後再回頭。」人民得以在八月二十一日,日軍從附近北門攻入嘉義城時,因有佛祖顯化的心理慰藉,得以度過戰火,避免重大傷亡;日治五十年間也得以舒解亡國的憂慮。果然,民國三十三年之後,
[55] 李亦園,〈從文獻資料看台灣平埔族〉,氏著《台灣土著民族的社會與文化》,台北,聯經出版社,1982,頁53。
[56] 民國八十二年〈台灣省嘉義市寺廟登記表〉,八十九年〈嘉義市寺廟名冊〉,嘉義市政府檔案。
P.207
脫離日本殖民統治再重返台灣傳統生活。1906年嘉義大地震,寺宇遭傾毀,由葉發、黃獻等發起,從「番社口」住民募集捐款百餘圓,使用舊材料在原址重新修建。1938年,因「寺廟整理政策」,本寺被併到城隍廟而被拆毀,土地歸濟美會所有。[57]
戰後1947年,境內善信曾木、周溫、魏忠、藍圳、蕭憨、蔡弟、趙旺基等居士虔心發起重興,分向信徒募金舊台幣六億萬元(合新台幣二萬五千元),承購現址長榮街之國有地七厘四毛七絲,重新建築慈龍寺,座西向東,1950年落成。1957年記錄祭典有二月、六月、十一月的十九日,並以十一月十九日為最大祭典。寺內經費由香油錢收入充之。住持為皈依高雄超峰寺的陳永合,管理人為曾木。1958年十一月,本寺聯合嘉義城隍廟,舉行為期七天之大建醮,為歷來嘉義縣規模最大的法會之一。執事委員有謝石柳,楊明德,吳底,許智,蔡柳金、蔡弟、羅炯市、趙旺根、李瑞其、曾培、洪銀旺、蕭樹炎、翁金盛、何金水、謝禎祥、趙旺基、陳永合等居士。[58]1959年的調查,本寺境域面積八十坪,基地面積三十坪,前為廟庭,後為一間式大殿;主祀神為觀音佛祖,配祀神為註生娘娘與土地公;守寺為陳招治;管理人為趙旺基。[59]1973年登記的基地面積一百九十坪,建物面積六十坪,祭典日期為農曆二月十九日的觀音生日,舉行方法為地方戲祭拜。1983年登記表,同於上述。1993年的管理人改為趙文堂(趙旺基之子),廟祝為周樹。[60]
慈龍寺現況仍然保持傳統民間佛教與民間信仰混合的類型,佛龕有觀音佛祖聖像十五尊,配祀有註生娘娘、土地公,並有善才、良女、韋陀、伽藍的大型神偶,提供參與城隍爺遶境巡行等操演儀式用途。門聯是「慈善一心宏施法雨,龍華實義普濟群生」。主要經費來源是油香錢、信徒捐助。日常灑掃管理由廟祝周樹負責,無出家眾。早晚課採用播放錄音機的方式,管理人則早晚來寺禮拜。主要法會是農曆十一月十九日觀音成道日,內容為誦經、祝壽、祈福。慈龍寺每年八月初三、初四,配合城隍廟出巡遶境,普渡的活動,並向社口里住戶勸募丁口錢。管理人希望本寺未來能提供大眾薰修的機會,為社會創造和樂淨土。[61]
[57] 同註19,相良吉哉前引書,頁155。張文進前引書,頁228。謝石城前引書,頁74。趙文堂,〈慈龍寺資料表〉,市政府檔案。
[58] 同前註。
[59] 四十八年〈嘉義縣嘉義市宗教調查表〉,嘉義市政府檔案。
[60] 民國六十二、七十二、八十二年〈台灣省嘉義市寺廟登記表〉,嘉義市政府檔案。
[61] 趙文堂,〈慈龍寺資料表〉,嘉義市政府檔案。顏尚文,〈廟祝周樹訪問記錄〉,2001
P.208
社口里慈龍寺,位於清代的「番社口」。「番社口」因緊鄰平埔族的「番社內」而得名,意思是漢人居住在番社的外口,也就是位於諸羅城外的西北方而緊鄰諸羅山社而在它的外面。[62]諸羅山社人居住在今嘉義市社內里,清代稱為「番社內」,迄今本里尚保有祭祀「番王爺」的福社宮。福社宮番王爺神像前的牌位刻有「昭和五年 嘉義社 社寮眾番祿位 番社內」。[63]慈龍寺可以說是漢人平民最早在緊鄰平埔族「諸羅山社」外面所建立的觀音信仰寺廟,從乾隆年間迄今二百二十餘年仍能保有傳統民間佛教信仰型態。日治時代「寺廟整理政策」的破壞後,戰後由嘉義市木材商人發起重建在社內里的原址附近。慈龍寺已經融入嘉義市以城隍廟為首的民間大祭祀圈中,每當參與每年一度的城隍出巡繞境,仍向社口里住戶收丁口錢,也維持本寺為社口里一帶的小祭祀圈的聚落廟型態。慈龍寺內祭拜的觀音佛祖以及陪祀的神像等神聖空間,充分展現民間佛教的信仰型態,但是,慈龍寺曾經有一段時間的住持是皈依超峰寺的信徒,而現任管理人也是佛教徒。然而,慈龍寺仍然呈現著靈驗性、民間佛教的宮廟類型。
(二)、水得寺
水得寺觀音佛祖廟,主祀觀音佛祖、白沙王,位於嘉義市西區湖內里四鄰湖仔內192號。[64]
道光八年(1828),埤肚庄民羅光輝等,募建觀音佛祖廟。傳說本廟觀音佛祖金身,係由下洋溝逆水而上,被牧童發現撈起,而在水溝西岸龍眼樹下,蓋一簡單茅舍供奉,因而命名為水得寺。[65]明治二十九年(1896)庄民羅松、羅明溝發起,從大部份為羅姓的庄民中募集四百三十圓捐款,重修本廟,並配祀羅氏先祖白沙王公、王媽。[66]大正十年(1921)庄中首事羅耀珠,倡議改建磚造並擴大寺廟規模。昭和十八年(1943)十二月大震災,廟宇受損,拜亭傾斜。民國三十七年(1948)羅水吉發起湖內里民,共同捐款,重建拜亭,廟室。民國六十年(1971)因原廟陳舊,經信徒大會決議重建,公推羅
年6月22日。
[62] 吳育臻,《台灣地名辭書•卷二十•嘉義市》,南投,台灣省文獻會,1996,頁97-8。
[63] 同前註,頁204。
[64] 民國八十二年〈台灣省嘉義市寺廟登記表〉,嘉義市政府檔案。
[65] 同註22,謝石誠前引書,頁68。財團法人水得寺,〈觀音佛祖廟創建沿革碑〉,民國七十八年置於寺前。
[66] 同註23,相良吉哉前引書,頁161。
P.209
水吉為主任委員主導重建工作,於六十一年三月竣工。民國六十五年成立財團法人組織,以觀音佛祖廟名義登記土地,並以擲筊杯方式選出首任董事長羅清水。民國七十七年二月十九日,完成新建牌樓。[67]
水得寺基地面積零點一一二公頃,建物面積三三八坪,前有山門牌樓,廟埕寬廣,廟宇本身為臺灣傳統宮廟有翹脊的建築型式,廟後仍保留一座日治時代的舊宮廟殿堂建築。本寺主祀觀音佛祖、從祀白沙王公、王媽,配祀五文昌帝君、福德正神。正門對聯是「觀望故鄉何處是釋迦南海,音宣佛旨此間即般若西天」、「水擁蓮花皆散樂,得來貝葉自成文」。佛龕對聯為「佛法本慈悲道參至理,祖恩原浩蕩德被群黎」。開基觀音佛祖甚為靈驗,能開藥方醫病;且能保衛庄民,破除四十九庄的圍攻,被恭稱為「得勝媽」。例年祭典,乩童過火時會蹈進寺旁埤中展轉一番,彰顯佛法無邊。大佛祖聖誕二月十九日,二佛祖聖誕六月十九日,三佛祖聖誕九月十九日,皆有祭典。祭典費用,由丁口錢收集。本廟現任管理人為羅清水,聘有廟祝提供服務。[68]
水得寺仍保留民間佛教,原鄉祖籍神明的信奉方式,由聚落在嘉義市南邊埤肚庄(今湖內里湖子內)聚居的羅姓族人建造,並從祀羅姓先祖白沙王公、王媽神像,信徒多為羅姓居民具有羅姓祠堂的功能。近年都市化的進展,水得寺祭祀圈內已經遷入其它姓氏,打破信徒清一色羅姓傳統。本寺偏靈驗型、民間宗教的色彩,與教理型、制度化正信佛教的距離較遠。
(三)、頂安宮
頂安宮,主祀觀音菩薩,位於嘉義市東區頂寮里南興路145巷13號。依據民國六十九年立的《頂安宮重建沿革碑》所載,頂安宮建於清同治十一年(1872),然因撰碑人已逝,清代源流所知有限。[69]主祀觀音佛祖,從祀玄天上帝、池府千歲、太子元帥、福德正神等。日治時代因規模小,稱為觀音媽公厝,由當時玉川町下路頭第二保的保正林來義管理。光復之後,均由頂寮里長擔任管理人。民國三十九年,登記為嘉邑頂安宮,並成立管理委員會持續至今。民國六十七年三月,重建頂安宮(又稱為觀音佛祖廟)。[70]廟中保有
[67] 同註19。
[68] 民國四十一、五十三、六十二、六十六、七十二、八十二年的〈嘉義市寺廟登記表〉,嘉義市政府檔案。及田野調查記錄,2001年6月22日。
[69] 見〈頂安宮重修沿革碑〉。〈頂安宮幹事李能水訪問紀錄〉,2002年2月2日。
[70] 嘉義市政府,《嘉義市寺廟名錄》,〈頂安宮〉,頁35-36。
P.210
一個昭和九年的供桌,上書「頂角子寮弟子敬謝」現有信徒以角仔寮附近為主,包括頂寮、安寮、芳安三里。主要慶典為農曆九月十八、十九日,觀音媽誕辰。每年由信徒捐款冬令救助,或提供急難援助。頂安宮並附有巡守隊,隊員近五十人,多為社區居民,負責夜間巡守地方治安。
清康熙年間(約1694-1722)嘉義城有關的田園主共同開創將軍圳,水源取自八掌溪,灌溉嘉義西堡下路頭、外溪洲、湖仔內等數庄,面積約390甲水田。[71]明治三十五年(1902)將軍埤圳灌溉的區域有頂角寮庄、湖仔內庄、埤斗庄等。[72]明治四十年(1907)嘉義廳將道爺圳與將軍圳合併為道將圳,其中將軍圳的本圳於八掌溪畔嘉義西堡下路頭庄的下角仔寮之東端起,經下角仔寮,過湖仔內庄的埤斗等庄頭。又將軍圳的湖仔內支圳,於嘉義西堡下路頭庄的下路頭與本圳分歧,經下路頭,過湖仔內庄的湖仔內,至埤斗堰堤。[73]
湖內里湖仔內埤肚庄的水得寺,寺內奉祀的觀音佛祖金身,係由下洋溝逆水而上,被埤肚庄羅姓庄民募建觀音佛祖廟來奉祀。頂寮里頂角仔寮聚落的頂安宮,宮的西南邊為「下角仔寮」。[74]清康熙年間開創的將軍圳,水源取自八掌溪彌陀寺畔,經由嘉義西堡下路頭庄的頂角寮庄、下角寮庄,再經過湖仔內庄的埤斗等庄頭。筆者實地踏查今將軍圳的水渠路線,發現水得寺與頂安宮都位於清代以來將軍圳所灌溉區域的庄頭聚落中。水得寺從道光八年興建後,都由埤肚(斗)庄羅姓族人所奉祀,寺中並配祀開發湖內里的羅氏先祖白沙王公、王媽,寺廟信徒名冊也都清一色為羅姓里民。近年都市化發展,才使本寺信徒名冊及祭祀圈內捐款,雜有其他少數非羅姓居民。頂安宮的信徒也以清代以來的「角仔寮」聚落為主,包括今天嘉義市頂寮、安寮、芳安三里。
湖內里湖仔內埤肚庄聚落的水得寺,頂寮頂角仔寮聚落的頂安宮,都由漢人早期移民所開發的將軍圳水利灌溉區域內,所興建的聚落居民之信仰中心,由於水得寺與頂安宮的信徒都是以傳統聚落的居民為主,因此,百餘年
[71] 臨時台灣土地調查局,《台灣土地慣行一斑•第二篇》,台北:日日新報社,1905,頁569-571。
[72] 嘉義廳長岡田信興,〈嘉義廳告示第四十六號,明治三十五年九月二十七日〉,收在中島庸一《台南新報第九百四十四號附錄•嘉義廳報第十九號》,台灣總督府圖書館藏。
[73] 嘉義縣廳長北原種忠,〈嘉義廳告示第百叁號〉,收在中島庸一《台南新報第二千四百八十九號附錄》,台灣總督府圖書館藏。
[74] 同註62,頁148。
P.211
來兩座觀音信仰的寺廟,仍然保有靈驗型、民間佛教的信仰型態。
(四)、平安宮
平安宮,主祀觀世音菩薩,位於嘉義市西區港坪里大同路438巷78號。
清乾隆三十七年(1762)庄中望族蕭氏祖先由大陸遷移臺灣,在今日的港坪里後庄定居,且將家鄉供奉的觀音佛祖三尊供請來臺奉祀,並建土結茅屋一座,再增雕福德正神一尊一同供奉。當時因庄民虔誠參與,每年以擲筊方式,由佛祖選出爐主一名、頭家五名,年年祭祀。故香火日益旺盛,屢有佛祖顯化救世傳說。後因一次颱風大水,土結茅屋嚴重損毀,當時因庄民經濟困難,無法籌湊重建經費,故由蕭氏後代蕭田、蕭甭纏、蕭籠等三房,分別請回大媽、三媽、福德正神至各房廳中供奉,留下二媽跟隨爐主,並於每年冬至謝冬,再由庄民設壇供請回駕團聚。民國六十年適逢庄民劉金樹舉家遷移北部經商,當時由信徒陳水金、賴阿仁、洪子仁等三位發起募款參萬元,買下其住屋與土地,由當年爐主洪子仁登記為管理人,重新雕塑大媽、三媽、福德正神三尊金身與二媽團聚,並由信徒蕭新丁命名為平安寺。後因該寺破舊不堪,民國八十三年決定重建,並將平安寺改名平安宮,且成立佛祖會,以增進信徒之情誼。翌年開基動土,民國八十八年十二月落成,同祀註生娘娘、福德正神、太子元帥、以及十八尊者。[75]
嘉義市港坪里後庄平安宮,係位於清代的柴頭港堡港仔坪庄中的兩大庄(港仔坪、後庄仔)。清康熙年間開鑿的道爺圳,引八掌溪水灌溉嘉義西堡、柴頭港堡兩堡26庄,面積約920多甲的水田。[76]明治三十五年告示的道爺埤圳,灌溉區域有柴頭港堡港仔坪庄。[77]明治四十年告示的道爺圳后庄仔支圳,源自八掌溪於嘉義西堡車店庄與本圳分歧,經車店庄車店、番仔溝,過柴頭港堡港仔坪庄的港仔坪、後庄仔。[78]筆者訪問平安宮附近居民,證實在宮旁的水圳係由車店、番仔溝而流入後庄,灌溉後庄的田地。
清乾隆三十七年,由後庄望族蕭氏先祖從大陸供奉觀音佛祖來本地定居,並建土結茅屋祭祀。一百三十餘年來,以土結茅屋的觀音佛祖為中心的
[75] 張秀雄,〈平安宮簡介〉,嘉義市港坪里後庄平安宮,2000年。
[76] 同註71。
[77] 嘉義縣廳長岡田信興,〈嘉義廳告示第四十一號.明治三十五年九月十三日〉,收在中島庸一《台南新報第九百三十三號附錄.嘉義廳報第十六號》。
[78] 同註73。
P.212
爐主頭家組織,並不因為戰亂或天災而停止祭祀傳統。戰後初期,後庄村廟的平安宮也由庄民重新募款而重建,廟貌金碧輝煌莊嚴肅穆。宮內觀音佛祖,韋馱、伽藍二大護法、風調雨順四大天王與十八羅漢洞,展現靈驗型民間佛教的觀音信仰型態。
五、結語
本文從清代嘉義縣城建城以來三百年來,也就是座落在今日嘉義市的九座主祀觀音聖像寺廟,蒐集各種資料並探討祂們的發展過程,並試圖歸納這些寺廟的演變類型。
清代在今日嘉義市所建立的九座觀音信仰寺廟,可分為三大類型。官方建立的寺廟大都能受到縣城中仕紳的支持、日本佛教宗派的支持,在長期發展中有機會轉型為靈驗型正信佛教,並進一步推展佛教文化的向上發展。在家佛教的齋堂,戰後也能順利轉型為研究教理的正信佛教。民間發展的觀音信仰寺廟,係沿著原住民聚落或水利開發、聚落形成過程中所建立的,雖然不能獲得官方的大力支持,但是深入紮根當地聚落家族平民的力量,也讓祂們能抵抗天災、政權等破壞而留傳二百餘年。民間佛教的觀音信仰寺廟金碧輝煌、香火興旺,是否能在未來資訊普及、教育發達等助緣中轉型為正信佛教,仍有待後續觀察。
嘉義市擁有二十餘間寺廟,本文僅探討清代所建三大類型的九間觀音信仰寺廟。而日治時代以來新建立的觀音信仰寺廟,又有另一種型態的發展,從而導致人間佛教起源地—妙雲蘭若的興起,期望能在最短的時日再繼續撰文探討。
[1] 後藤大用著,《觀世音菩薩本事》黃佳馨譯,台北:天華出版社,1982,頁284。
[2] 牧田諦亮著,《六朝古逸觀世音應驗記の研究》,京都:平樂寺書店,1970,頁190。
[3] Yu, Chun-fang, “Kuan-Yin: The Chinese Transformation of Avalokitesvara”,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New York, 2001.
[4] 李玉珉,〈中國觀音的信仰與圖像〉,〈張勝溫「梵像卷」之觀音研究〉,收在國立故宮博物院編輯委員會,《觀音特展》,台北:故宮博物院,2000,頁10-39,頁223-252。
[5] 姚秦.鳩摩羅什譯,《妙法蓮華經》卷七〈觀世音菩薩普門品〉,《大正藏》第九冊,頁56c-58a。
[6] 周鍾瑄,《諸羅縣志》,原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編輯《台灣文獻叢刊第一四一種》,1962年;台灣省文獻委員會重印為《台灣歷史文獻叢刊》,1993年,以下簡稱為(文叢),頁5。
[7] 同前註,頁25。
[8] 同前註,頁283。
[9] 陳文達,《鳳山縣志》(文叢第一二四種),卷四<秩官志•知縣>,頁48;卷九<藝文志•記>,頁139∼142。《諸羅縣志》卷四<祀典制• 文廟>,頁55。周元文,《重修台灣府志》,(文叢第六六種),<宋序>,頁6。
[10] 《諸羅縣志》,卷七<兵防制• 歷官>,頁128。卷十二<雜誌志•寺廟>,頁283。《重修台灣府志》,卷四<武備志• 歷官>,頁108。
[11] 《諸羅縣志》•<縣治圖>,頁25。
[12] 劉良璧,《重修福建台灣府志》,(文叢第七四種),頁8。
[13] 范咸,《重修台灣府志》,(文叢第一○五種),頁547。余文儀,《續修台灣府志》,(文叢第一二一種),頁648。穆彰阿,《清一統志台灣府》,(文叢第六八種),頁32。
[14] 洪英聖編著,《畫說乾隆台灣輿圖》,南投:行政院文建會中部辦公室,1999,頁125。
[15] 溫國良編譯,《台灣總督府公文類纂宗教史料彙編(明治二十八年十月至明治三十五年四月)》,南投:台灣省文獻委員會,1999,<嘉義縣提報諸福寺加入本願寺成為分寺案〔卷0078/件五〕>,頁11。
[16] 同前註,所引書,頁391。
[17] 不詳著者,《社寺廟宇に關する取調書。嘉義廳》,頁6。
[18] 石萬壽著,《嘉義市史蹟專輯》,嘉義市政府:1989初版,1994再版,頁91。
[19] 相良吉哉,《台南州祠廟名鑑》,台南:台灣日日新報社,1933,頁153。
[20] 同註6,頁282。
[21] 同上註。
[22] 謝石城,《嘉義縣市寺廟大觀》,台南:文獻出版社,1964,頁44。
[23] 相良吉哉,《台南州祠廟名鑑》,台南:台灣日日新報社,1933,頁150。《台灣日日新報》,1923年10月28日。
[24] 同註22。
[25] 〈台灣省寺廟登記表〉嘉字第參柒號,嘉義市政府檔案。張文進《臺灣佛教大觀》,(台中,正覺出版社,1957),頁228。
[26] 〈嘉義縣嘉義市宗教調查表〉,民國四十八年,嘉義市政府檔案。
[27] 民國五十三年〈台灣省嘉義縣寺廟登記表〉,六十三年〈台灣省嘉義縣寺廟登記表〉,七十二年〈台灣省嘉義市寺廟登記表〉,嘉義市政府檔案。
[28] 朱其昌,《臺灣佛教寺院庵堂總錄》,台北,華宇出版社,1977,頁413。民國六十六年〈嘉義市寺廟登記表(稿)〉,嘉義市政府檔案。
[29] 民國七十二年〈台灣省嘉義市寺廟登記表〉,嘉義市政府檔案。顏尚文〈釋常嚴法師訪問紀錄〉,2001年6月20日。
[30] 顏尚文,〈釋常嚴法師訪問紀錄〉,2001年6月20日。
[31] 同註22,謝石城前引書,頁254。又同註23,相良吉哉前引書(頁156)未註明李有厚來嘉義年代,且以道光二十三年,嘉義營參將翁志高聚資建廟。
[32] 石萬壽著,《嘉義市史蹟專輯》,嘉義市政府:1989,頁91。
[33] 同註23,相良吉哉前引書,頁156。
[34] 同註22,謝石城前引書,頁254-256。
[35] 同註28,朱其昌前引書,頁401。
[36] 〈圓福寺調查記錄〉2001年2月1日,市政府檔案。
[37] 顏尚文,〈圓福寺釋永餘、釋妙凡法師訪問記錄〉,2001年6月22日。
[38] 李添春,《台灣省通志》卷二〈人民志.宗教篇〉第一冊,台灣省文獻委員會:1971,頁73-82。
[39] 同註23,相良吉哉前引書,頁154。
[40] 〈太元堂碑記〉,同治十三年五月立,在本寺左側碑亭內。
[41] 同註39。
[42] 民國四十一年〈寺廟登記表〉,嘉字第貳壹號,市政府檔案。
[43] 張文進,《台灣佛教大觀》,台中:正覺出版社,1957,頁228。
[44] 同註22,謝石城前引書,頁253。
[45] 嘉義市政府,《嘉義市寺廟名錄》,頁19,市府出版中。太元寺,〈法人登記書〉,臺灣嘉義地方法院登記處,(登記簿第肆冊第玖頁第柒拾捌號)。
[46] 顏尚文,〈太元寺調查記錄〉2001年6月22日,(訪問阿月姑老信徒)。2003年6月19日訪問釋慧文尼師,時年84歲,住本寺60年。
[47] 同註17,頁19。
[48] 同註23,相良吉哉前引書,頁149。
[49] 〈台灣省嘉義縣寺廟登記表〉,嘉府民行字第三○八號,民國四十五年,市府檔案。
[50] 〈嘉義縣嘉義市宗教調查表〉,第四十九號,民國四十八年,市府檔案。
[51] 同註22,謝石城前引書,頁259。
[52] 朱其昌,《台灣佛教寺院庵堂總錄》,台北:華宇出版社,1977,頁410。又民國六十六年〈嘉義縣寺廟調查表〉,市府檔案。
[53] 民國七十二年、八十二年〈嘉義市寺廟登記表〉,市府檔案。
[54] 顏尚文,〈增光寺調查記錄〉,2001年3月30日。
[55] 李亦園,〈從文獻資料看台灣平埔族〉,氏著《台灣土著民族的社會與文化》,台北,聯經出版社,1982,頁53。
[56] 民國八十二年〈台灣省嘉義市寺廟登記表〉,八十九年〈嘉義市寺廟名冊〉,嘉義市政府檔案。
[57] 同註19,相良吉哉前引書,頁155。張文進前引書,頁228。謝石城前引書,頁74。趙文堂,〈慈龍寺資料表〉,市政府檔案。
[58] 同前註。
[59] 四十八年〈嘉義縣嘉義市宗教調查表〉,嘉義市政府檔案。
[60] 民國六十二、七十二、八十二年〈台灣省嘉義市寺廟登記表〉,嘉義市政府檔案。
[61] 趙文堂,〈慈龍寺資料表〉,嘉義市政府檔案。顏尚文,〈廟祝周樹訪問記錄〉,2001年6月22日。
[62] 吳育臻,《台灣地名辭書•卷二十•嘉義市》,南投,台灣省文獻會,1996,頁97-8。
[63] 同前註,頁204。
[64] 民國八十二年〈台灣省嘉義市寺廟登記表〉,嘉義市政府檔案。
[65] 同註22,謝石誠前引書,頁68。財團法人水得寺,〈觀音佛祖廟創建沿革碑〉,民國七十八年置於寺前。
[66] 同註23,相良吉哉前引書,頁161。
[67] 同註19。
[68] 民國四十一、五十三、六十二、六十六、七十二、八十二年的〈嘉義市寺廟登記表〉,嘉義市政府檔案。及田野調查記錄,2001年6月22日。
[69] 見〈頂安宮重修沿革碑〉。〈頂安宮幹事李能水訪問紀錄〉,2002年2月2日。
[70] 嘉義市政府,《嘉義市寺廟名錄》,〈頂安宮〉,頁35-36。
[71] 臨時台灣土地調查局,《台灣土地慣行一斑•第二篇》,台北:日日新報社,1905,頁569-571。
[72] 嘉義廳長岡田信興,〈嘉義廳告示第四十六號,明治三十五年九月二十七日〉,收在中島庸一《台南新報第九百四十四號附錄•嘉義廳報第十九號》,台灣總督府圖書館藏。
[73] 嘉義縣廳長北原種忠,〈嘉義廳告示第百叁號〉,收在中島庸一《台南新報第二千四百八十九號附錄》,台灣總督府圖書館藏。
[74] 同註62,頁148。
[75] 張秀雄,〈平安宮簡介〉,嘉義市港坪里後庄平安宮,2000年。
[76] 同註71。
[77] 嘉義縣廳長岡田信興,〈嘉義廳告示第四十一號.明治三十五年九月十三日〉,收在中島庸一《台南新報第九百三十三號附錄.嘉義廳報第十六號》。
[78] 同註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