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窺印順法師的思想大要--以緣起貫通
陳水淵
法光學壇 Dharma Light Lyceum 第一期(1997年)
法光佛教文化研究所
頁 89-101
.
頁 89
摘要︰
本文旨在以緣起思想貫通印順法師的「思想大要」。明
各重點的因果系統及各環節的進一步應用,不涉枝節。
2.1: 八不緣起。
2.2: 緣起有即空–空有無礙。
2.3: 依緣起說二諦教。
2.4: 緣起的三法印。
2.5: 緣起的三重性和二大理則。
2.6: 緣起的觀照–中觀法。
2.7: 依緣起貫徹慈悲。
2.8: 緣起的應用之一–抉擇宗教。
2.9: 緣起的應用之二–對佛教史四大問題的抉擇。
2.9.1: 判分空宗與有宗。
2.9.2: 貫通原始佛法與大乘空義。
2.9.3: 判分大乘三系。
2.9.4: 抉擇天佛一如。
2.10 ︰緣起的應用之三–印度佛教的)歷史動力論。
2.11 ︰緣起的應用之四–研究方法論。
2.12 ︰緣起的應用之五–佛教思想的判攝準則。
2.13 ︰緣起的應用之六–抉擇中國佛教思想。
2.14 ︰緣起的應用之七–成佛之道。
2.15 ︰緣起的應用之八–創造人間淨土。
頁 90
Peeking at the Gist of Master Yin-shun's Philosophy:
The Red Thread of Depen dent Origination
Ch'en Shui-yuan
The present paper aims at weaving a red thread
through the gist of master Yin-shun's philosophy by
means of dependent origination · It clarifies only
the major cause-effect relationships and their
further applications but does not deal with minor
problems.
1. Dependent origination negating aspects
2. The empty existence of dependent origination
–– emptiness and existence unempeded
3. The doctrine of the two truths taught on the
basis of dependent origin ation
4. The three dharma seals of dependent
origination
5. The threefold nature and two great principles
of dependent origination
6. Meditation on dependent origination –– the
method of the centrist view
7. Combining kindness and compassion on the
basis of dependent origination
8. One application of dependent origination ––
choosing one's religion
9. Another application of dependent origination
–– coming to a decision regarding the four
great questions of Buddhist history
9.1 Discerning between proponents of existence
and those of emptiness
9.2 Harmonizing original Buddhism and the
Mahayana teaching of emptiness
9.3 Discerning between the three great
schools of Mahayana thought
9.4 Deciding whether buddha and deva are the
same
10. The third application of dependent
origination –– the dynamics of the
頁 91
history of Indian Buddhism )
11. The fourth application of dependent
origination –– research methodolo gy
12. The fifth application of dependent
origination –– the standard of cr itically
accepting Buddhist thought
13. The sixth application of dependent
origination –– discerning Chinese Buddhist
thought
14. The seventh application of dependent
origination –– the path to buddh ahood
15. The eighth application of dependent
origination –– creating a Pure La nd in
this world
頁 92
1、序論
印順法師的思想廣泛影響當代華人佛教圈 (1)。講述的
書文和弘揚的有聲作品不勝枚舉,可參閱的專書和博士論文
也有數本 (2)。為循導讀者善得理趣,印順法師也於近年寫
了兩本綱領性的小書 (3)。這些著作,都有其契理與契機,
可助益於學習印順法師的思想。
本文旨在以緣起思想貫通他的「思想大要」。明其各重
點的因果系統及各環節的進一步應用,不涉枝節。取緣起為
線索,因為他的思想核心,簡言之,「緣起」,或說「性空
」。綜合言之,「緣起–性空」,更詳細地說,「緣起–無
自性–空」。這是佛法的智慧,同時他認為緣起也是「慈悲
的根源」。立本於緣起的智慧與慈悲,而有進一步的種種應
用。所以,我們以緣起來統貫其思想。但,印順法師宏傳的
初期大乘佛法,主要的是其闡明的龍樹中觀大乘。我們為何
不用中觀思想來貫穿其思想呢?簡單地說,印順法師的中觀
見是根植於八不緣起,八不緣起就是中道。其次,立本於緣
起的生滅與不生不滅,較易陳述整理其思想。第八節到第十
五節,緣起的應用就更明顯。再次,標宗緣起,就是立本於
佛陀。依緣起開顯真理與慈悲,抉擇佛教的一切,是更相順
的 (4)。所以,本文以「緣起」貫通,「試窺探印順法師的
思想大要」。
以下分一五節略述之。
2.1: 八不緣起。
2.2: 緣起有即空–空有無礙。
2.3: 依緣起說二諦教。
2.4: 緣起的三法印。
2.5: 緣起的三重性和二大理則。
2.6: 緣起的觀照–中觀法。
2.7: 依緣起貫徹慈悲。
2.8: 緣起的應用之一 _ 抉擇宗教。
頁 93
2.9: 緣起的應用之二 _ 對佛教史四大問題的抉擇。
2.9.1: 判分空宗與有宗。
2.9.2: 貫通原始佛法與大乘空義。
2.9.3: 判分大乘三系。
2.9.4: 抉擇天佛一如。
2.10 ︰緣起的應用之三 _ 印度佛教的)歷史動力論。
2.11 ︰緣起的應用之四 _ 研究方法論。
2.12 ︰緣起的應用之五 _ 佛教思想的判攝準則。
2.13 ︰緣起的應用之六 _ 抉擇中國佛教思想。
2.14 ︰緣起的應用之七 _ 成佛之道。
2.15 ︰緣起的應用之八 _ 創造人間淨土。
2.10、2.11、2.12,本文只說大要, 詳見作者的另文
。2.9.4、2.13、2.14、2.15,存目略說,以全其思想大要。
本文也將一些節目的重要參考文獻附於註解,以利讀者
進一步參考。
2、正文
2.1: 八不緣起。緣起即具八不,這是印順法師一切洞
見的根本。何謂八不緣起?那就是「不生不滅、不常不斷、
不一不異、不來不出的緣起」 (5)。緣起所生的,就是生滅
的存在。凡是生的,就有滅;未有生而不滅的,這正是世間
的實相。深一層觀察,既然生起的本身就會滅去,則其生起
、存在並不是實體自性的存在,「生」本身並不是自生。所
以,「生」本身含著「滅」,「生」即「不生」。從「生」
沒有自性,亦即生無自性,亦即生的自性是空。所以說,生
是自性空。依於緣起的世間是生滅下手,觀見勝義的「不生
」,就是悟入「生無自性」,亦即證得「自性是空」。這樣
子,從緣起的生,到緣起生的無自性,歸結於無自性即是空
。也就是,「緣起自性空」。其餘諸相亦可例此析論、作觀
。生滅、常斷、一異、來出是世間一切現
頁 94
象都具備的特相。所以即緣起世間的八相,深觀內具的八不
,就是即俗顯真。這不僅是真理深入的次第,也是觀察悟入
真理的次第。
依此緣起無自性的根本真理,印順法師判斷宗教是否究
竟,詳見 2.8。 同時,可以判分空宗與有宗,詳見 2.9.1
。
2.2: 緣起有即空–空有無礙。空有無礙,這是緣起的
「宛然有而畢竟空,畢竟空而宛然有」。簡要地說,「即空
的緣起,所以能成立一切有;同時,因為緣起即空,所以能
從此而通達實相」 (6)。 「 2.1: 八不緣起」和以下的「
2. 4: 緣起的三法印」、「 2.5: 緣起的三重性」,都重在
即緣起有而明空。相對地,為了佛法的覺世大用,「反轉過
來,從空去建立正確合理的有–一切實際的思想行為」 (7)
,這是印順法師明顯勝於古德,特別發揮的。簡言之,可見
其以緣起性空通達諸法的性、相,體、作、力,因、緣、果
、報,成立中觀之諸法實相。詳言之,人間佛教可謂總歸趣
。
空有無礙,意趣不在和會佛教史上的空宗與有宗。但佛
教史上確然存在著空宗與有宗,如何抉擇呢?空有無礙是另
一判準。詳見 2.9.1。
2.3: 依緣起說二諦教。 「依緣起說二諦教」 (8),這
二諦教可說是「凡聖二諦」。凡夫的常識境界是「世俗諦」
。凡夫所見的一切,雖也是緣起法,但因顛倒無明的認識,
執著實有自性,所以是世俗諦。究其實,它是錯誤的。而稱
為「諦」,是因為在世俗共許的認識上,仍有其相對的確實
性、妥當性。勝義諦是聖者自覺的境界,緣起的有空無礙。
其次「說二諦教顯勝義空」。佛依緣起說二諦教,目的在導
迷啟悟,引凡入聖。所以說︰「諸佛依二諦,為眾生說法」
。如何依二諦而從凡入聖呢?「若不依俗諦,不得第一義」
,所以得說世俗諦。依著世俗諦,指出凡夫常識所見,是緣
起有,即空性,顯第一義。反過來,又隨順凡夫可漸次理解
的名言語言文字),施設緣起的世俗有,世間的善惡等。名
言只是依緣起而假施設,施設的假有。
施設二諦,指出凡夫的世俗諦是執著而成的,順依俗證
真的次
頁 95
第,破執證得性空。而又以名言重構世俗諦,施設「建立合
理的有–一切實際的思想行為」。明第一義,又善巧地建立
合理的世俗言行。空有無礙的勝義,更穩健的行於世間。
2.4: 緣起的三法印。本於緣起無自性空的見地,印順
法師重構釋迦佛開示的三法印 (9)。簡單地說,三法印的諸
行無常印顯示諸法沒有常住性,諸法無我印顯示沒有獨存性
,涅槃實相印顯示沒有實有性。所以從即空的緣起之差別示
現,說明三法印。就緣起的即空觀察三法印,同顯無自性空
,也就是一實相印。所以說,從緣起無自性觀察,三法印即
一實相印。
「諸行無常」是「從前後延續去觀察」。諸法的生滅現
象,即使於最短的時間,也還是在變化。所以,諸法的生滅
,即顯其沒有「常」住;相續流變,即顯其不是「斷」滅。
換言之,「不常亦不斷」就是無常性的一體兩面。「常」的
無自性,就是空性。「諸法無我」是「從彼此依存去觀察」
。現起的諸法是相聚的一合相。相對存在的獨一個體是攬諸
法而得到,所以是「不一」;個體乃依因待緣而起,所以不
是絕對的差異,換言之即是「不異」。換言之,「不一不異
」就是無獨存性的一體兩面。「一」、「異」的無自性,就
是空性。「涅槃寂靜」是「從一一法的當體去觀察」。事相
看似無限差別,但實只是緣起的幻相,似有似無,似生似滅
。通達其真相,去除迷妄,就能實現平等寂靜的涅槃。
緣起的三法印即性空的一實相印,這也是印順法師貫通
原始佛法與大乘佛法的主要線索之一。詳見 2.9.2 。
2.5: 緣起的三重性和二大理則。 緣起為佛法的根本原
則,古來學者有不同的參究。印順法師就依「緣起無自性空
」的見地,將其類別為三層 (10),這就是緣起的三重性。
依深入真理的次第。首先,「果從因生」的緣起現象論
。「從相關的因待性」觀察。現實存在的事象是相依相待而
成,相凌相奪而滅。對現實存在的果有其所因待,所以說「
果從因生」。其次「事待
頁 96
理成」的緣起理則。一切事象,不論是對果名因,或對因說
果,都是「事」。事象的因果生滅有其存在的理則,這「序
列的必然性」的理則,就是緣起。最深一重,「有依空立」
的緣起空寂性。第一重的因與果,第二重的理則,都是「有
」。這「有」是依「空」才能成立。若自性不空,則生者常
生、生者自生、生者實存,就沒有現象的相續流轉、組織和
合、生滅滅生。所以,凡是存在的,必然是空的;空的,所
以可以存在。換言之,這是緣起的空寂;即空的緣起有。
緣起的二大理則由何而顯現呢?「佛法的因緣論,雖有
此三層,而主要的是事待理成,依此而成為事實,依此而顯
示真性」 (11)。本於事待理成的法則。 依「此有故彼有」
,成為流轉的緣起支性,說明世間雜染因果相生的法則。要
想超越世間雜染,悟得清淨法,必修聖道。換言之,依「此
無故彼無」的聖道支性,還滅無明與愛欲緣現的生滅法,此
流轉法的寂滅,就是涅槃。一切法都是緣起的,緣起的生滅
就是雜染法,緣起的寂滅就是清淨法。依緣起的二大理則就
攝得染淨的一切法。
緣起的二大理則處處支撐著印順法師的文思,而應用於
研究佛法教理, 主要是作為判攝大乘三系的準則。 詳見 2
.9.3。
2.6: 緣起的觀照–中觀法。 八不緣起,就是不落兩邊
的中道。 悟入緣起中道的真理, 那就非使用中觀法不可
(12)。
依佛法的聞、思、修次第悟入,智證真理實相。聞思之
要在於建立緣起性空的中道正見,進而離名言的意義,直臨
緣起事相,修習抉擇、審察,就是修習行中觀法。中觀法的
原則是從緣起內容的彼此關涉中考察︰從緣起法的內在相依
相待中,次第深入,觀察事物的本性。此一原則的次第,就
是即俗證真,依世俗諦得第一義諦,「先得法住智,後得涅
槃智」。具體而言,「隨順世俗的中觀法」是「由緣起法以
觀察無自性的因果事相,即從緣起到緣生」;「隨順勝義的
中觀法」是「依緣起法以觀察法法無自性的本性,洗淨眾生
的一切錯謬成見,即從緣起到寂滅」,隨順勝義的中道而傾
向於勝義,證得一切
頁 97
法空。中觀法的施行,以信戒聞思為基,而其前行則可從四
念處的觀身下手 (13)。 若依聞思修證的次第,成就緣起無
自性空的過程可簡分八階段 (14)。 一、聞思慧,二、散心
觀,三、依定起觀的修慧,四、以緣起無性空修安住,五、
止觀雜修,六、觀心純熟無一法可當情而住,七、成就止觀
相應,八、脫落空相善入寂滅。
修中觀法,以信戒聞思為基,依四念處的觀身等為前行
。依中觀法的原則,次第修行,終可證得緣起的空寂性。
2.7: 依緣起貫徹慈悲。 緣起作為慈悲的根源,進而依
緣起修慈悲觀,其成就則是悲智雙運。經論上有種種慈悲觀
的修行法, 但依緣起而貫通慈悲則是印順法師的創見 (15)
。
為何緣起是慈悲的根源?若不根源於緣起觀照,未破除
自我的主宰欲,這樣的慈悲必帶情執染愛。所以,真正的慈
悲必須以證得緣起的自我之寂滅性為基礎,必須是無我的真
情,不是自我主宰欲的美化。這也初步證明,真智慧與真慈
悲,同基於緣起的正覺。其次,慈悲如何可能生起與長養呢
?生起慈悲是必須緣眾生相的。所以,「從緣起的相關性說
」,有情相依待存在,泛起共同意識,表現為同情。覺得彼
此有一種共同關係,由此而有親愛的關切,生起分享快樂與
同苦拔苦的慈悲心。進而廣觀承受的恩澤照拂,「一日之所
需,百工斯為備」,乃至今生所使用的一切,即成互助感恩
的人生觀,無我的人生觀。乃至觀三世流轉來的無量父母恩
、眾生恩,廣及一切有情,而達到一切眾生的共同意識,這
即是慈心的無量成長。但,這是假想觀。如實觀地培養慈悲
心,切要於事上磨練,從切身親歷中體會「吃果子拜樹頭」
,如實就事而觀其緣起,生發滋養慈悲心。最後,慈悲心如
何圓滿呢?「從慈起的平等性來說」,從眾生緣起的無限差
別相,深到底,即通達眾生無自性的平等。在這平等一如的
心境,就是「同體大悲」。從眾生平等,就不限定限量於某
些眾生,也就是無量慈悲的大乘深義。
總結而言,慈悲是根源於緣起,依緣起而生而長,進而
圓滿。真
頁 98
智慧與真慈悲融合,就是悲智雙運。其究竟,圓滿正覺緣起
的空寂性。慈悲心運於空有無礙的觀照,就是起而慈悲行,
總的實踐,就是履行人間佛教。
緣起的智悲相應,也是印順法師貫通原始佛法與大乘佛
法的另一主要線索。詳見 2.9.2。(待續)
註釋︰
(1) 印順法師早年的著作集 _ 《妙雲集》, 通常敬稱為小
藏經。可見其地位與影響。早年的《印度之佛教》及晚
年的佛教史著疏,更系統且深入地研究(印度)佛教史
與教理。有關法師的著作與出版,請參考印順著《平凡
的一生》(增訂本)(台北︰正聞出版社,1994 年 8
月初版)「二六寫作的回憶」、「二七出版的殊勝因緣
」。 另可參考田博堯著 A Modern Buddhist
Monk-Reformer in China5 (《印順導師思想與人生》
)( A Disser tation Presented to the Faculty of
the California Institute of Integral Studi es
San Francisco, California. by Po-yao
Tien,April,1995 ),pp.38-46 ·
法師的著作中,流通最廣的,首推《成佛之道》與《佛
法概論》,佛學院常用作教本。特別是《成佛之道》,
華人佛教圈常講授或共組讀書會研討。筆者一九九六年
隨宏印法師訪美,得知楊泳漢醫師已譯此書成英文,交
由 Wisdom Publications 出版。 印順思想於台灣造成
的廣泛影響,也可由下列諸文見到一些訊息。江燦騰的
〈臺灣當代淨土的新動向〉(高雄︰淨心文教基金會,
民國 84 年, 原載於《東方宗教研究》第二期, 民國
77 年), 印順的〈『台灣當代淨土思想的動向』讀後
〉(收於《華雨集》卷五, 台北︰正聞出版社, 民國
82 年 4 月初版)。印順述意,照慧記〈初期大乘與在
家佛教〉(《獅子吼》, 第 32 卷第 5 期,台北),
以上三文是關於創造人間淨土。印順思想對禪的影響,
江燦騰的〈戰後臺灣禪宗研究的爭辯與發展〉(收於上
引書),林朝成與陳水淵合寫的〈玄學與達摩禪中國化
的再評價-讀《中國禪宗史》〉(發表於成功大學中文
系主辦之第三屆魏晉南北朝文學與思想學術研會,1996
年)。近年,印順與現代禪的論究是實踐面的一端。新
雨雜誌有宋澤萊的〈印順思想的危險性––評印順的中
觀思想〉(《新月》,第 27 期,台灣),這是原始佛
教者反應的一面。
頁 99
(2) 對印順法師的各專書及主題的述介,可參見藍吉富編的
《印順導師的思想與學問》(台北︰正聞出版社,
1989 年 10 月 3 版)。
各種評議可參見印順編《法海微波》(台北︰正聞出版
社,1989 年 10 月 3 版)。這兩本書的文章有很多重
覆,各文章均就一著作或一主題述解評論。有聲作品則
以台南妙心寺的傳道法師講授最多,昭慧法師的講述亦
多。二位法師及註一提到的宏印法師,弘揚印順法師思
想,不遺餘力。有助促進印順思想普及台灣,並流通於
整個華人佛教圈。
傳記式的專著有鄭壽彭的《印順導師學譜》(台北︰天
華出版社, 1981 年 2 月)。 鄭先生是導師的皈依弟
子,收集記錄了不少原始資料。釋昭慧《人間佛教的播
種者》(台北︰東大,1995 年 7 月)。昭慧法師,親
近導師,深受恩澤,能文善思,代筆助述。此書參考了
可得的各種文獻,妥善地介紹印順的生平與思想,非常
適合一般讀者。
思想性的專書有郭朋的《印順佛學思想研究》(台北︰
正聞出版社,1992 年 11 月)。 這是第一本研究的著
作,以十二章分類各主題,可說是首先綜述印順佛學思
想的專著。該書立意將「印公的佛學思想系統的介紹」
(同上,〈序〉,3 頁)。但,觀章節編排,可知未善
得其「思想系統」,這已是多數佛教(學)界的共說。
再就內容的摘述,舉「第八章對禪宗的論述」為例,竟
遺落了印順法師對「印度禪」轉變成「中華禪」的論說
。法師對於禪宗的多番抉擇批判,郭書卻解釋為「頌揚
」、「沒有什麼貶意」(同上,368 頁)。關於此,可
參見林朝成與陳水淵合寫的〈玄學與達摩禪中國化的再
評價 _ 讀《中國禪宗史》〉(發表於成功大學中文系
主辦之第三屆魏晉南北朝文學與思想學術研討會,
1996 年,5 頁)。 總的來說,如何介紹「印公的佛學
思想系統」,協助讀者獲得系統化的認識,還待嚐試。
第一本博士論文有田博堯的研究(見註? 所引述),開
始引介當代華語系的佛教思想給英語系的佛教學界(田
先生與筆者於電話中也提到了類似的意思)。此書有助
於全面地理解印順對印度及中國佛學史的論究,及當代
的實踐。
另有中山大學博士班的印敏捷女士,將以印順思想為題
,撰寫博士論文。
(3) 第一本,《遊心法海六十年》(台北︰正聞出版社,
1985 年出版)。 第二本,《契理契機的人間佛教》(
台北︰正聞出版社,1989 年 8 月初版)。前書從個人
學思發展的
頁 100
角度引導讀者;後書,綱要的抉擇佛學史,並述人間佛
教的理趣與實踐機宜。兩書各以不同因緣綜貫學思,但
初心的讀者當較宜參讀《平凡的一生》(見註? )。近
年以白話寫成的《印度佛教思想史》(台北︰正聞出版
社,1988 年 4 月初版),總述對印度佛教思想史的研
究,很適合研究所的同學精讀。
(4) 相關的諸研究中,非常有意義的是田博堯在博士論文(
見註? )的結論中,以十點簡要地說明印順法師「對龍
樹的空之詮釋」。將其內容整理如下︰關於教理的,緣
起自性空(該書的第 4 點)、依有明空?、勿墮空見 ?
、 空義的破邪顯正?、觀空而不壞世間善惡( 9.2 )
、 從空建立正確合理的有( 9.3 )、依緣起說二諦?
、中觀法?;關於教理史的,空宗與有空 4]、各宗派有
不同淺深的空義( 9.1 )、探究阿含和部派和般若經
和龍樹的空義?、大小共貫?、 中論為阿含通考?、科判
中論的特色?。 該研究以一小節簡述印順法師的基本思
想與應用,其餘章節專注於各種教(理)史的問題。引
論(第一章)、印順生平與著作(第二章)、宗教觀(
第三章)、阿含經的思想(第四章)、判教(第五章)
、論禪(第六章)、淨土觀(第七章)、人間佛教(第
八章),結論(第九章)。全書可說是含蓋了「印順導
師的思想與人生」,重點集中在思想史上,研究印順與
中國佛學(天台、華嚴、太虛,禪、淨)(及儒家的)
關係,及其對印度佛教思想史的判教,還有人間佛教的
實踐性等。
相較於此,本文則以緣起貫穿印順的思想大要,提綱挈
領地明因果系統和次第地運用。郭朋的研究(見註 (2)
)開一大章摘述「中觀思想」,但其稍缺章法。修嚴法
師的〈印順導師在教理教史上的特見〉(收於註 (2)
之《印順導師的思想與學問》,69 ∼ 118 頁)可參考
。另有宏印法師的〈『妙雲集』的特色與精神〉(收於
註 (2) 之《法海微波》,27 ∼ 41 頁),平易地提八
點明特色,用六點說精神。值得參考。
顯如的〈法海知津-讀「契理契機之人間佛教」〉(《
新雨》第 30、31 期、台灣)非常值得參考。切中印順
思想的各要點性,特別深刻地分析印順以緣起、無自性
、空溝通原始佛法與大乘佛法。
(5) 參見印順著《中觀今論》(台北︰正聞出版社, 1990
年 5 月 12 版),83 頁。進一步可參見法師的《中觀
論頌講記》(台北︰正聞出版社, 1988 年 2 月 8 版
),49 ∼ 58 頁。 《空之探究》(台北︰正聞出版社
,1990 年 10 月 5 版),218 ∼ 233 頁。
(6) 《中觀今論》(同註(5)),39 頁。
頁 101
(7) 《性空學探源》(台北︰正聞出版社, 1991 年 9 月
13 版),14 頁。印順法師的著作中,處處可見空有無
礙的思想。依有明空,最精透的說明,可參見《中觀今
論》第五章、第六章。從空建立幻有(不是真空生妙有
),剋就智慧地說,《中觀今論》的第七、八章最精嚴
;而見於實踐行為,則是人間佛教。
(8) 以下據此三書作簡易的解說。《中觀論頌講記》(同註
(5) )「有空無礙」,17 ∼ 27 頁。 該節提到的二諦
, 《中觀今論》(同註 (5) )「第十章談二諦」有進
一步的安立與抉擇。《空之探究》(同註 (5) ),257
∼ 260 頁,作了平易的解說。
(9) 這問題的相關文獻非常多。因為依緣起無自性空,重詮
三法印,這是印順法師貫通大乘與原始佛法的主要線索
,亦是一生治佛法的主要目標之一。可參見主要的書文
有《中觀今論》(同註 (5) )〈自序〉,3 ∼ 6 頁;
「三法印之橫豎無礙」,34 ∼ 37 頁。 《佛法概論》
(台北︰正聞出版社,1991 年 1 月 14 版)「第十二
章三大理性之統一」。《般若經講記》(台北︰正聞出
版社,1987 年 11 月 8 版) 163 ∼ 171 頁。《性空
學探源》(同註─)第二章第二節的前三項也是本此見
地立論。各種散見的論文還有《佛法是救世之光》(台
北︰正聞出版社,1991 年 4 月 13 版)〈大乘空義〉
之 179 ∼ 183 頁,〈中道之佛教〉 152 ∼ 153 頁。
隨順《法印經》而疏解的有〈法印經略說〉(同上),
209 頁。至於《空之探究》諸處對三法印的研究,則是
學術立場地客觀表述原始佛法的意義。此宜注意。
(10) 緣起的三重性可參見《佛法概論》(同註 (9) )「三
重因緣」,137 ∼ 140 頁。《中觀今論》(同註 (5)
),60 ∼ 63 頁。另外,《性空學探源》(同註 (7)
),54 ∼ 59 頁,說到緣起的「三條定律」。與此的
三重因緣略有不同,倒是近似於下一段的二大理則。
(11) 《佛法概論》(同註 (7) ),140 頁。涉及緣起二大
理則的主要文獻有《佛法概論》, 14 0 ∼ 142 頁,
147 ∼ 152 頁。《中觀今論》「緣起之綜貫性」,37
∼ 39 頁。
(12) 《中觀今論》(同註(5)),54 ∼ 57 頁。
(13) 《成佛之道》(增註本)(台北︰正聞出版社,1994
年 6 月初版),361 頁。
(14) 同上,367頁。
(15) 可參見《學佛三要》(台北︰正聞出版社, 1991 年
11 月 14 版)「慈悲的根源」,120 ∼ 123 頁。 《
中觀今論》(同註(5))〈自序〉 7 ∼ 8 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