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唐道士成玄英的重玄思想與道佛融通

-以其《道德經開題序訣義疏》為核心之探討

 

鄭燦山

玄奘大學宗教系所副教授

華梵大學 第七次儒佛會通學術研討會論文集  ( 2003.09 )p193-207

華梵大學哲學系,  [臺灣 臺北]


p193

﹝提要﹞本文透過道教重玄思想集大成者唐初道士成玄英《道德經開題序訣義疏》,考察做為一代道門宗師的成氏,如何站在道教的角度,融通佛教中觀思想。本文分析成玄英道佛融通的思想,除見其同,更顯其異。目的重在凸顯成玄英的道士立場及其所承之道教教義學傳統。因此本文採取概念詮釋與思想史的研究方法,進行思想系統之「形式」與「內容」的分析。除了比較成玄英「重玄」之道與佛教中觀思想,在具有「形式」性質的「哲學方法」上之異同外,也將對勘具有「內容」性質的兩教「教義」。進而展現成玄英承繼道教教義學傳統,融通佛教中觀思想的哲學方法,以建構其「重玄」之道的道教義學體系。

﹝關鍵詞﹞重玄、道教、道佛融通、道德經、道教教義

前言

成玄英乃唐初一代高道,其生卒年代約為公元601690年之間(即隋文帝仁壽年間至武則天天授元年)。1按照道教史之發展,成玄英正處於南北朝政權以致於南北文化逐步統一的時代。而這個時代道教發展正逐漸跨入一個嶄新的階段。當時的道教正處於統整與反省的時期。統整漢魏六朝已降繁雜之道教經法;因為反省,所以逐漸興起一股道教義學風潮,對道教經法進行哲學性之思考。高道如成玄英者,身處如此劇變的時代,不能不染於時風而有所作為。

根據今日學者之考證,成玄英之著作大概有《老子開題序訣》、《老子義疏》、《周易流演》、《度人經注》、《莊子疏》、《九天生神章經注》。2而諸作之成書先後為:《老子開題序訣》→《老子義疏》→《周易流演》→《度人經注》→《莊子疏》。3至於《九天生神章經注》之著成年代則不確定。《周易流演》、《九天生神章經注》今已亡佚,所以研究成玄英思想尚有上列其他四份文獻資料。

本文旨在立足於道教義學立場,討論成氏之重玄思想以及他如何融通道教與佛學思想,而無意對其思想全貌進行整全系統的分析。基於這個目的,筆者將選擇《老子開題序訣》、《老子義疏》二者為論述之主要文獻題材。而所以暫略《度人經注》、《莊子疏》二者,一以《度人經注》之內容相當有限,難作發揮。二則根據筆者考察,成玄英依郭象注以作《莊子疏》,雖說研精覃思三十載,功力深湛。但是卻因為注疏體材「疏不破注,注不破經」之注疏傳統的原則,而受到郭注與莊子原文之侷限。4所以反而不易看出成玄英思想濃厚的道教色彩,甚或可以說作為一位高道成玄英


1 參強昱,《從魏晉玄學到初唐重玄學》(上海:上海文化,2002),p212214之考證。

2 強昱前揭書p209212之考證。

3 強昱前揭書p212216之考證。

4雖然成玄英未必完全依照郭注原義,甚至駁斥郭注。但是成氏基本上仍囿於莊子與郭注所預設之討論課題而進行疏釋,無法跳脫窠臼而自抒新意。這種情況若與其疏解《道德經》相較,便相當豁顯。例子甚多無須枚舉。


p194

的道教立場。以致於一般讀到《莊子疏》的內容,便容易造成誤解,而產生成玄英受到魏晉玄學以及佛學影響的印象。至於成玄英道士的身份,卻被淡忘或棄置不顧。反觀成玄英之《道德經開題序訣義疏》(即《老子開題序訣》、《老子義疏》二者之合編5),則沒有這種侷限。所以他可以據以發揮其道教立場與關懷。而不會落入只精通玄學與佛學那般之「假道士」的窘境。當然筆者並不否認成玄英思想中深烙玄學與佛學(特別是三論空宗)的印記,但是更關心做為一代道教宗師的成玄英,如何站在道教的角度,融通佛學與玄學。

 

雖然《道德經開題序訣義疏》至遲公元637年(唐太宗貞觀十一年)完成,《莊子疏》則成書於公元650688年之間(約唐高宗永徽年間至武則天垂拱年間)。6可是在義理層面,此二書並非毫無關係。根據筆者觀察,成玄英《莊子疏》每援引《道德經》文證成,可謂「以老證莊」。相同地,筆者統計《道德經開題序訣義疏》也有四十六處引用《莊子》作解,亦可謂「以莊證老」。所以成玄英對於老莊二經,浸淫久矣!正好與成玄英〈莊子序〉「玄英不揆庸昧,少而習焉,研精覃思三十矣!」相符。筆者甚至懷疑,疏解老子之前,成玄英便已初步詮疏《莊子》而有了一些些成果,所以《莊子疏》之著作年代或許可以向上追溯。7

無論如何,《道德經開題序訣義疏》、《莊子疏》二作皆重在發揮「重玄妙旨」則是無庸置疑的。

隋唐之際,道教思想界受到佛學影響,積極吸收佛學思辯方式與名言義理以發展自身的道教義學,成玄英自亦不能例外。雖然成玄英在《老子開題》中總述前人注疏《道德經》的宗旨時,歸宗於東晉孫登之「重玄」觀,然而孫登注老之作今日已佚,無從判斷成玄英究竟汲取孫氏多少養分。不過,綜觀成氏注文,充斥著佛教大乘中觀思想色彩與諸多佛學慣用名相,成玄英的思想確已達至相當高的理論層次。我們很難想像略與支遁等所謂「六家七宗」般若學僧同時的孫登其思想能達到若此境地?因此,與其說成玄英吸收了孫登的「重玄」注老的精華以凝鑄其思想體系,倒不如推測成氏可能只是借用孫登「重玄」之舊瓶而另裝新酒,這新酒大概就是佛教的般若中觀思想。因此,成玄英思想的特色,正在於他融通了佛學的(特別是三論宗的)中觀思想以建立「重玄」的思想方法,並透過「重玄」的思想方法以統整道教的諸端教義。

當然成英融通佛學,並非照單全收地抄襲,反倒展現一種創造性的詮釋樣貌。固然因為成英有如此自覺,重要者或許在於道佛二教原來即有本質上的差異,而且成玄英之前道士注老之風已盛,道教義學亦日漸成熟。成英並非毫無憑藉而全倚佛教之論。所以,當我們看到成氏著作中出現大量佛教術語,諸如「中道」「二觀」「諸法」「萬法皆空」「六根六塵」「能所」「境智」「空有」「因果」「不來不出」「定慧」「解行」「六度」等等,簡直讓人懷疑號稱道教宗師的成玄英,似


5 此合編乃嚴靈峰先生輯佚而成所定名者,以下關於成玄英思想之注文以嚴氏《輯道德經開題序訣義疏》(無求備齋《老子集成初編》本)為主要依據,再參考蒙文通〈輯校成玄英《道德經義疏》〉,收入氏著,《道書輯校十種》(蒙文通文集第六卷) (成都:巴蜀書社,2001)

6 強昱前揭書p212213之考證。

7 筆者發現,在《道德經開題序訣義疏》第八章「正善治」之疏解有「水性平而無僻,聖心鄭兒治邪。《莊》云平中淮,大匠取則焉。」一段。考諸《莊子》原文未見此段引文。然而成玄英《莊子疏》〈德充符〉篇「內保之而外不蕩也」成疏有「水平中準,大匠取則焉。」之文。顯然嚴靈峰輯佚本之「平中淮」乃「水平中準」之訛。若此,成玄英疏解老子所引用的,並非《莊子》原文,而可能是《莊子疏》之最初疏文之草稿。然而成英《莊子疏》文之草稿可能部分被保留下來,殘留在今日所見之成英《莊子疏》定本中。因此,我們可以懷疑,在疏釋《老子》之前或同時,成英已經進行《莊子疏》之撰稿工作了。


p195

乎成了佛教的螟蛉子,完全喪失道教本色。事實不然,若說成氏受到佛教思想啟發則可,說他在佛教羽翼下長大或是外道內佛,則錯判成氏矣!實際上從本質而言,成玄英仍是道教式的觀點,與佛教頗異其趣。

更何況成玄英在前人基礎上更翻新意,他擅以對偶性觀念組來闡發其思想,如前所述借用自佛教之概念外,譬如「有無」「有為無為」「有欲無欲」「道德」等,則傳統道家概念,「道物」「性情」「形神」「理教」「權實」「真常無常」「本跡」「動寂」「真應」則多承自六朝道教徒之術語或當時流行觀念,經成氏之組合便自出新意。這些觀念組玄英有效地運用以詮釋道相、聖人應世、修行、言教之存在意義等等問題,他的方法除了受佛教中觀思想影響,採取破斥掃相之激烈手段外,自然也秉承道家道教自身的思辨模式。

成玄英說:「言,經教也。…言教雖廣,宗之者重玄。」(七十章注文)面對龐雜的道教經教系統,即須以「重玄」之道統貫之,而成玄英亦自知自己注老,也算得上是一種「言教」,所以也必須以「重玄」之道統貫之。因此,成玄英對於其前的道教教義所進行的反省詮釋,一皆結穴於「重玄」二字。亦即在哲學方法上,成玄英立基於「重玄」之道,在哲學課題上則是道教的內容。關於「重玄」,成英定義如下:

玄者,深遠之名,亦是不滯之義。言至深至遠不滯不著,既不滯有又不滯無。豈唯不滯於滯,亦乃不滯於不滯,百非四句,都無所滯,乃曰重玄。故經云玄之又玄,眾妙之門。《隱訣頌》云玄玄至道宗,上德體洪元也。

成玄英之「玄」義,包含「深遠」與「不滯」二義,而成玄英之「重玄」義,透過其注老之分析,主要有:有無都無所滯、不滯於不滯、藥病俱遣、境智雙泯等幾個重點。顯然的,「不滯」與超絕「四句百非」義,受到中國佛教鳩摩羅什一系之中觀學說的影響。而「深遠」之義則可說遠紹葛洪《抱朴子內篇.暢玄》中所論觀點--「玄」字以「深遠微妙」義為主而包含「有、無」。8所以,成玄英「重玄」的哲學方法,並非全然來自佛教,而另有其道教內部的淵源。

本文將偏重論述成玄英如何站在道教的立場,因應時代思想氛圍的變遷,吸收融通佛教中觀思想的哲學方法,卻又不失其道教本色。成英義理精熟,辭旨玄妙,其「重玄」之道遍陳道之體性、聖人之化世與修道功夫等層面,構成嚴整的道教義學體系。以下筆者即針對這些課題進行剖析。

一、「道」之體性

關於「道」之體性,成玄英本其「深遠」與「不滯」之「玄」義,進行說明與描述。有得於佛教中觀思想,也有過於佛教中觀思想。首先談「不滯」之「玄」義,成英言曰:

虛通之理常湛凝,然非色非聲,無名無字。寂寥獨立,超四句之端,恍惚希夷;離百非之外,豈獨得以言象求?安可以心智測?(三十二章「道常無名」注文)

這是成玄英對於「道體」之詮釋,因為道體無名,所以「超四句」、「離百非」。而「超四句」、「離百非」則是源自中觀思想。「四句」乃龍樹《中論》最常見的論式之一。楊惠南歸納龍樹《中


8 考筆者拙著,《邁向聖典之路——東晉唐初道教道德經學》(臺北:臺灣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博士論文,2000.1)「附錄二: 道教「玄」與「重玄」觀念流變考」。


p196

論》之「四句」為「真實四句」與「擬似四句」兩種。前者如「一切實、非實,亦實亦非實,非實非非實,是名諸佛法。」;後者則如「諸法不自生,亦不從他生,不共不無因,是故知無生。」9這兩個「四句」頌偈,實際上皆在發揮「緣起性空」的中道思想。這個中道思想,在龍樹《中論》卷4〈觀四諦品〉第24之頌:「眾因緣生法,我說即是無。亦為是假名,亦是中道義。未曾有一法,不從因緣生,是故一切法,無不是空者。」得到了很好的表達。因為「緣起性空」,所以「萬法皆空」。楊惠南解釋,認為「空」本有「虛無」、「沒有」、「不真實」之意,在早期的《般若經》及龍樹的作品裡,都當作否定詞來應用。亦即以「空」否定一切事物(一切法),龍樹《中論》卷1〈觀因緣品〉第1即用著名的「八不」偈來表達:10

不生亦不滅,不常亦不斷,不一亦不異,不來亦不出。能說是因緣,善滅諸戲論,我稽首禮佛,諸說中第一。

「不」即是否定詞,而前述所謂「百非」當亦是此「八不」之延伸而已!作為否定萬法,以闡明「緣起性空」的中道實相義,其作用應當相同。

所以「四句」、「百非」是解釋同一佛理之不同論式。龍樹上述之中觀思想傳入中國後,大乘空宗之集大成者亦即三論宗之創立者吉藏法師,進一步加以引伸發揮。吉藏引伸龍樹之說而成其「單四句」與「複四句」。吉藏《淨名玄論》卷1道:「一有,二無,三亦有亦無,四非有非無。此為單四句也。」其中第一句「有」相當於龍樹「真實四句」之第一句「實」;第二句「無」相當於龍樹之「非實」;第三句「亦有亦無」相當「亦實亦非實」;第四句「非有非無」相當「非實非非實」。11龍樹透過「真實四句」之層層否定,似乎便可顯露至高的真理-中道實相。但是,吉藏對此顯然不滿足,進一步發展出所謂「複四句」。「單四句」旨在否定現象界的事物(如有、無等),現象界的事物便成為「單四句」的否定對象。而「複四句」則接著更深入地以「單四句」作為其否定對象,依例層層轉進加以否定。吉藏之所以巧立諸多「四句」論式之名相,乃因為他認為至道「實相」在「四句」之外--「絕於四句」。12這必然對成玄英的「絕四句」說法產生示範作用。其實吉藏諸多「四句」論式代表一種無限後退之否定思辯方法,用意在於破斥諸外道與佛教諸宗錯誤見解,並未具有多少實義。若能悟道,一言可喻,甚或目擊道存、捻花微笑足矣!若不悟道,則千言萬語亦成多餘,翻成吉藏所唾棄的「戲論」。

成玄英「超四句」、「離百非」之「重玄」之道的觀點顯然受中觀思想之薰染。但是成氏則未如吉藏般繁冗地蔓衍其四句式。成英但言「豈唯不滯於滯,亦乃不滯於不滯」便嘎然而止!這是一個聰明的選擇,否則無限後退沒完沒了!其實,更值得稱道的是成玄英創造性地融通中觀思想,而這種巧妙性的創造,一來源於成英個人的穎悟,另外也因為道教傳統畢竟異於佛教,所以礙難照單全收。

道之體性恍惚難名超乎言表,成英透過有無、道物概念之論辨來作說明他說:

至道之為物也,不有而有,雖有不有;不無而無,雖無不無。有無不定,故言恍惚。所以言物者,欲明道不離物,物不離道。道外無物,物外無道。用即道物,體即物道。亦明悟即物道,迷即道物。道物不


9 楊惠南,《龍樹與中觀哲學》(台北:東大圖書公司,1992再版),p133-137

10 楊惠南前揭書,p69

11 楊惠南,《吉藏》(台北:東大圖書公司,1989初版),p119

12 楊惠南,《吉藏》(台北:東大圖書公司,1989初版),p118。此外吉藏另有「重複四句」與「豎深四句」兩種,但總在強調「至道」不可言詮之理罷!此處略而不論。


p197

一不異,而異而一。不一而一,而物而道。一而不一,非道非物。非物故一,不一而物,故不一一也。(二十一章「道之為物,惟恍惟惚」注文)

這段文字很美,義理深刻亦相當暢達,頗能展現道教思想之特色。關鍵語在「有無不定、而物而道」二句。此正表達出有無融通、道物和諧之深意。也足以印證《道德經》首章「有、無」同出於「道」之「玄之又玄」的「深遠」玄義。而非如中觀思想一味地否定、破斥以至極。所以成玄英在他處又唱此論:

道能自無而生有,豈不能使有同於無乎?有同於無則有不滅矣!(一章「道可道非常道」注文)

足見「道」與「有無」之融通關係。「道」與「有無」、「道」與「物」既然存在這種關係,可以想見我們不止可以透過「不滯」之否定式來瞭解道體,同樣也可以藉由「描述」的方式來形容「道」,此即「道相」之課題。其實形而上的「道體」本來無相可言,但是「道」之流行亦不得不顯露其相,而無礙於我們以恍惚象徵之形容詞來加以「描述」。融通關係

「道相」問題涉及對「道」之體性的描述,先秦時代老子便早有恍惚難辨、捉摸不定之論,此眾所周知。不過老子時代氣化宇宙論猶未成形,所以對於「道」即缺少「氤氳矇矇」的形容詞,戰國晚期精氣神之氣化宇宙論逐漸出現,反應在《管子》《呂覽》諸書,到了漢初《淮南子》更變本加厲地融合老子恍惚之言與氣化宇宙論式語言來描述「道相」。這種觀念至西漢末嚴君平《老子指歸》一書更顯精彩,嚴氏似乎發揮極大想像力,任其智思恣肆無垠,滿紙放曠無涯之論,令人難以想像「道」究為何物,故君平頗招汗漫之譏。

「道相」問題是道家、道教特別關心者,中國思想本不擅辯給,往往以描述性語言代替對辯之機鋒,而佛教則特長於思辯,論「空」、「中道」義,每出諸以「常、斷」「一、異」「來、去」「生、滅」等極具邏輯性的對偶觀念,重點在於從反面破斥人世間之種種名言假相,而非正面去描述「空」為何物,再加上佛教本即無所謂創生宇宙之根源性觀念——「道」,所以更不在意「道相」問題。因此漢晉六朝唐道家道教之「道相」問題,便顯得相當特出而重要,而儒家則晚至宋明才對此問題著力,所以不可不說是對中國思想之一大貢獻。

成玄英法師秉承此一大傳統,自必淬其心力於斯。成氏疏解《道德經》第一章便開宗明義地作極其詳盡而系統的論述,足顯其融貫之功力,其言曰:

道以虛通為義,常以湛寂得名。…大道者何也?虛無之系、造化之根、神明之本、天生之源,其大無外,其微無內,浩曠無端,杳冥無對。至幽靡察而大明垂光,至靜無心而品物有方。混漠無形,寂寥無聲。萬象以之生,五音以之成;生者有極,成者必虧,生生成成,今古不移,此之謂道也。(一章「道可道非常道」注文)

大道無形寂寥之形容基本上承襲自老莊道家之說,兩漢以來並無異論。而所謂虛無之所繫、造化之根本、神明之本源、天地生化之源頭等,則戰國以來之黃老家言,尤其神明之本一句,更足以作為道家向道教演變之過度性觀念。而「其大無外,其微無內」為六朝道教徒所樂言,亦即「大無不包,細無不入」之意也。「道」既然超出一切,卻又包含萬象,因此可以是幽冥,也可以大放光明;可以至靜無心,也可以是動應而生化品物。道超乎一切世間萬象、名言,萬物有生有成有極有虧,「道」則無所謂生成極虧,乃今古不變之常理。

「道」是一生生不息、健動不已的本體,「道」之生化萬物作用呈顯其「道相」,接續著上段引文,成英言:

…此之謂道也。元氣大虛之先,寂寥何有?至精感激而真一生焉,真一運神而元氣自化。元氣者無中之


p198

有、有中之無,廣不可量,微不可察。氤氳漸著,混茫無倪,萬象之端兆眹於此。於是清通澄朗之氣而浮為天,煩昧濁滯之氣積而為地,平和柔順之氣結為人倫,錯謬剛戾之氣散為雜類。自一氣之所育,播萬殊而種分,既涉化機,遷變罔極。然則生天地人物之形者,元氣也;授天地人物之靈者,神明也。故乾坤統天地,精魂御人物,氣有陰陽之革,神無寒暑之變。雖群物糾紛,不可勝紀,滅而復生,終而復始,而道德之體、神明之心,應感不窮,未嘗疲於動用之境矣!…本無神也,虛極而神生,本無氣也,神運而氣化。氣本無質,凝委而成形,形本無情,動用而虧性。形成性動,去道彌遠,故溺於生死,遷於陰陽,…故生我者道,滅我者情,苟忘其情,則全乎性,性全則形全,形全則氣全,氣全則神全,神全則道全;故道全則神王,神王則氣靈,氣靈則形超,形超則性徹,性徹者反覆流通,與道為一。(一章「道可道非常道」注文)

這段注文明顯承襲漢代氣化宇宙論,而所以不嫌繁冗,徵引這一大段文字,乃因為從中可見成玄英系統而完整之觀點,其重要性自不待言。基本上道教內部對於漢代黃老學之精氣說、元氣宇宙論承之不疑,而成為其宇宙論述之基本模式。東晉的葛洪便是另一典型範例。13因此成英的觀點便相當順理成章。

「真一」觀念之運用成玄英可能直接源自活躍於隋唐初之道士劉進喜,因為劉氏曾造《太玄真一本際妙經》(俗稱《本際經》),強調「真一」概念,而成玄英與劉進喜又可能有師承關係,14當然「真一」觀遠源於六朝道教徒,成、劉不過繼續前人進一步作發揮。論及元氣,成玄英多沿襲兩漢黃老道家之語言風格,未有新意,故不多論。

對於「道體」之生化,法師有相當精闢的闡釋,析理入微。首先他亦不脫傳統儒道二家「天地人」三才之格局,不過卻另立一「雜類」,這雜類大抵即指草木土石等所謂之「無識」,此概念援自佛教,與有識之「眾生」相對顯,法師可能為了包含宇宙萬象,而且遷就「無識」一詞之運用,所以立一「雜類」之名,因此道為宇宙萬象一切有情、無識之根源。依成氏之論,「道」生化有情眾生,順著以下次序,此次序之先後當為形上意義之先後,而非時間意義之先後:

道(虛)→神→元氣→形(內含靈、性情)

我們也可以歸納出對應觀念組:

元氣→形;神明→靈。

因為成玄英在首章中亦言:「道以虛通為義」,且前面所引也明白表示「大道者何也?虛無之系、造化之根、神明之本、天生之源」道以虛為本質,道虛極而生化,乃顯出道之「神明」,此「神明」在此並非指神學意義上之位格神,大抵近似於《道德經》所言「其中有精,其精甚真,其中有信」之真實無假的「精」、「真」吧!「神明」蓋一形上觀念。不過這「神明」與有情眾生之「靈」有直接關連,眾生之形軀則來自「元氣」。「靈」可能涵蓋「心、性、情」三者,而近於一活動意義的「心」或「靈魂」概念,因此成氏便言「精魂御人物」,不過這點成玄英倒未明確說出。接著成氏談到一連串之修行原理,主要以「性情」為基礎。所以按照成玄英之理路,明顯地持「性善情惡」之說,成玄英首章即言「道以虛通為義,常以湛寂得名,所謂無極大道是眾生之正性也。」此即六朝以來高道所喜論之「道性」觀,所以成玄英也一再強調這觀念,二十五章他提及「道性自然」


13 參考筆者拙著,《邁向聖典之路——東晉唐初道教道德經學》(臺北:臺灣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博士論文,2000.1)「附錄二: 道教「玄」與「重玄」觀念流變考」所論。

14 盧國龍,《中國重玄學》(北京:人民中國,1993),p222


p199

觀點,六十四章則言「一切眾生皆稟自然正性」,因此確立道家式的「性善」15之觀點。「惡」之形成則來自於「情」,所以他說「滅我者情」。

因為「道」牽涉宇宙之生化,解釋了萬物與人以及人之墮落之來源問題,所以道家對於「道體」是積極肯定其實存的,否則便會淪為道家人士眼中之佛教空寂之斷見,所以宇宙大道遍生一切,無在無不在。成玄英便說:「至道雖言無色,不遂絕無。若絕無者,遂同太虛,即成斷見。」(十四章「摶之不得名曰微」注文)這種論調當遠紹南朝梁道士臧玄靜「至道雖言無色,不遂絕無,若絕無者遂同太虛,即成斷見。」之說,而為道教徒之共識。16所以成英法師疏釋《莊子》云:「自,從也;存,有也。虛通至道,無始無終。從古以來,未有天地,五氣未兆,大道存焉。故老經云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又云迎之不見其首,隨之不見其後者也.」(〈大宗師〉「夫道,有情有信,…未有天地,自古以固存。」疏文)同樣論述著「道」常存常住之體性。

行文至此,我們已能清楚辨析道佛二教思想型態之不同。佛教中觀思想運用「四句」、「百非」論式以辯破一切名相,甚至超絕於「四句」、「百非」之上,以顯中道實相。成玄英強調「不滯」之「重玄」思想,雖資取佛教養分,但終究是異質的。佛教採取不斷否定的方式,以顯終極實相。至於此終極實相是否常住常存,則尚屬未定之論。17而成玄英秉持道教立場,當然肯定道體常住常存、不生不滅了!道教「重玄」思想與佛教中觀思想表面上的相似,無礙於其教義本質上之分道揚鑣。關鍵在於不論實相是否常住常存,這個「空」理終究不含生化之義。反觀道教的「道」則生天生地、周行不殆,自古以固存。所以,佛教無需關心「宇宙論」的解釋,無需關心天地萬物問題。只要利用否定的方法將這些紛雜的名相破斥「空」掉即可。而道教必需圓融地處理「道」與「物」所涉及諸多層面的問題。

基於這個宗教本質之差異,成玄英「重玄」之道雖然擷取中觀遮遣否定之說,卻能創造性地轉化運用而別出新意。所以甚至也不得說二者在哲學方法上具有表面上的相似性了!何則?如果「重玄」之道是一種遮遣、否定、辯破的哲學方法,呈顯道體「無」的一面,那麼成玄英對於「道相」的描述、形容,則代表一種肯定的哲學方法,而展現道體「有」的面向。這一來一回渾融地展現「道」與「有、無」的辯證關係。真正回歸到《道德經》首章「同出異名、玄之又玄」的「玄」旨。

所以,成玄英的哲學方法並未囫圇吞棗地強引中觀思想,反而適應道教教義之特色,進行了一次善巧縝密的創造性轉化而獨出機杼。中觀思想絕對地否定,重玄之道則既否定又肯定,兩相迴護甚或超越之而調適上遂。其涵攝範圍之廣,其理論之圓融,毋寧說是更高明而成熟的一種哲學方法。成玄英的「重玄」之道,締造了道教哲學前所未有的理論高度。

如此我們便得以好好解釋成玄英下面幾段話:

前以無遣有,此以有遣無,有無雙離,一中道也。…有無還息,不欲既除,一中斯泯。此則遣之又遣、玄之又玄。所謂探幽索隱,窮理盡性者也。既而一切諸法無非正真,稊稗瓦甓,悉皆至道。故云天下正。此一句結眾妙之門也。(三十七章「有名之樸,亦將不欲,不欲以靜,天下自正。」注文)


15 此「性善」並非儒家意義,而毋寧說道家之「性善」義是「清淨自然」之內容。

16 拙著,《邁向聖典之路——東晉唐初道教道德經學》(臺北:臺灣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博士論文,2000.1),p126

17 關於此問題,楊惠南便認為吉藏受到《涅槃經》、《勝鬘經》中「佛性」和「如來藏」之「常住」、「自性清淨」等思想之影響,所以以為有一唯一真實的「實相之理」。而龍樹則站在一切皆空的立場,徹底否定了任何可能的存在,因此包括涅槃、實相之理皆在否定之列。參楊惠南,《吉藏》(台北:東大圖書公司,1989初版),p130


p200

何以一中之道破二偏之執?(二偏)18既除,一中還遣。今恐執教之人住於中一,自為滿盈。言不盈者,即是遣中之義。(四章「道沖而用之又不盈」注文)

以一中之玄遣二偏之執,二偏之病既除,一中之藥還遣,於是唯藥與病一時俱消。(一章「眾妙之門」注文)

遮遣有、無,而離有、無雙偏謂之「一中」之道、謂之「玄」;進一步否定此「一中」,則謂之「遣中」、謂之「重玄」(玄之又玄)。19「一中」之藥用以對治「有、無」之病,病已消除,則藥亦無用矣!藥病之喻亦來自佛教。而特別值得注意者,厥為「有、無」之義。若綜結成玄英前述所論,則有、無可以包含數義:甲指萬法萬象之「有無」義之普遍性的抽象概念;乙如前所論「重玄」之道之「無」義與「道相」之「有」義。所以甲乙之「有無」二義,皆必須以「重玄」之道加以超克。如果成玄英注老稱得上是一種論說、主張,一種「言教」,則此種「言教」亦必須以「重玄」之道的哲學方法加以超克,甚至「重玄」之道、之境自身也得加以超克。這樣子才稱得上是成玄英式的「重玄之道」。

在成玄英注老的文字之中,討論到聖人(天尊、教主)感應化世之道,討論修道功夫問題等等,蓋皆可以此成玄英式的「重玄之道」統攝之,以下繼續討論這些課題。

二、聖人之化世

魏晉玄學家注解老莊,一般而言並不認為老子是得道聖人,與儒家聖人孔夫子相較猶有一間之隔,然而高道如成玄英輩,便極其自然地認定老子乃即太上老君之轉世化身而為人間之救世主、教主,所以他在注文中屢屢提及老君「教主」(四十四及五十七章)或「法王化主」(十六章)之身分,不過在十七章又言:「太上即是今玄天教主太上大道君」。依照道教神界系譜,太上大道君乃太上老君之師,老君奉大道君之命來世間顯化度人,因此大道君乃天上教主,太上老君則人間之教主,其意甚明。所以成玄英便說「聖智引接群品」(十五章),「大慈能引接凡庶」(五十二章)「至聖主領弘普」(二十八章)老君成了普渡眾生接引群品的救世主,他是一位先天神,倒駕慈航濟渡有情,故言「得道聖人超凌三境,但以慈悲救物,反入三羅」(四十章)。這是先知覺後知先覺覺後覺之宗教性說法。

聖人救世,性體至寂而動應萬有,故言「妙體虛寂而赴感無差」(三章)、「聖德應感,善功機權,方便開化。」(八章)成玄英清楚地表達聖人寂應化世之道:

(聖人)體道凝淡,虛懷絕慮,心與太空,均其寂泊,故無心也。百姓,眾生也。然聖人無心,有感斯應,應隨物感,故以百姓心為心。既無心而應,亦不應應也。(四十九章「聖人無常心,以百姓心為心」注文)

聖人體寂,有感斯應,所以是無心之應也。既無心而應,故聖體常寂。「不應應」者,以「不應」應之也。「不應」則指聖人無心之「寂」體也。所以,寂而能應,應不失寂。所以聖體寂即應、


18 「二偏」二字據蒙文通〈輯校成玄英《道德經義疏》〉,收入氏著,《道書輯校十種》(蒙文通文集第六卷) (成都:巴蜀書社,2001)增補。

19 楊儒賓,〈注莊的另一個故事--郭象與成玄英的論述〉,鄭志明主編《道教文化的精華》(第二屆海峽兩岸道教學術研討會論文集(一))(嘉義縣大林鎮: 南華大學宗教文化研究中心出版; 台北市: 中華大道文化經銷, 2000),p326327


p201

應即寂。成英故言:

聖人慈悲救物,轉無為之妙法,治有為之蒼生。…聖人寂而動、動而寂。寂而(動),20無為而能涉事;動而寂,處世不廢無為。斯乃無為即為,為即無為。(二章「是以聖人治,處無為之事。」注文)

動即應之意也。所以聖人之寂、應相即相融,不一不異。成英說:

聖人雖復和光同塵而神凝姑射。動不乖寂,故云常存。而言似者,明非應非寂,而寂而應。寂不定寂而應不定應也。…言此即寂即應之聖道…。(四章「湛兮似或存」注文)

所以成玄英在聖人寂應以化世之論題上,也運用了「重玄」的哲學方法,教人不可執著定相,所以他說:「持此動寂不殊一中道者,不欲住中而盈滿也,此遣中也。」(十五章「保此道者不欲盈」注文)至於聖人之應世救世,成玄英有進一步的論述:

應有通有別。如治在玄都玉京而恆救三界,此則通應,善信是也。至如胡人有感,紫氣西浮,授尹生道德之文,21此則別應。若別應則待別感,通應則尋常救慈。((四十九章「信者吾信之,不信者吾亦信之,德信。」注文)

「玄都玉京」在道教大羅天界,元始天尊所治。而通別應之論,背後預設著道教的神學思想模式。作為六朝道教教義之集大成之作而年代與成玄英同時孟安排道士所編之《道教義樞》深刻地討論到這個問題。在此書序文部分言:

夫道者至.至寂,甚.甚妙。而.無不通,寂無不應。於是有元始天尊,應氣成象。自寂而動,從.起應。出乎混沌之際,窈冥之中。含養元和,化貸陰陽也。故老君道經云:窈冥中有精,恍惚中有象。又云: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獨立不改,周行不殆,可以.天下母。蓋明元始天尊於混沌之間,應氣成象,故有物混成也。……是知元始天尊生乎妙氣,忽焉有象,應化無窮。顯.託形,無因無待。演法開教,有始有終。

所以,道教神學認為至上神「元始天尊」是因為「元氣」(或即是「道」)應感所化現者,因為「道」具有至虛至寂卻又至真至妙之體性,所以才能虛通感應,應現救世。「自寂而動,從.起應」是相對的概念,「寂」與「真」對、「動」與「應」對。「真」指聖人之「真身」,「應」指聖人之「應身」。成玄英也使用「真身」、「應身」二名。(參十四章、三十六章注文)所以聖人化世,亦每每便是「應身」,成玄英解釋道:

自開闢以來,真君出世,皆是大道權應而為帝王,所以上象三清而置僚庶者也。(六十二章「故立天子置三公」注文)

「真身」、「應身」實乃「法身」之不同示顯。成玄英在《老子開題》中關於老子的應化有相當詳實而深入的討論:

第三法體者,案九天生神經云聖人以玄元始三氣為體,言同三天之妙氣也。臧宗道又用三一為聖人應身。所言三一者,一精二神三氣也。…總此三法為一聖體。…但老君以三一為身,身有真應之別。而解者義有三家:第一云……應真之真不可定言真,真應之應不可定言應。所以非真非應而應而真。但聖人赴感,逗機應物,或寄人間,或生天上。隨方顯見,相好不同。…雖復真應不同,而俱以自然為體。故《莊》云常因自然而不益生。《序訣》云老子體自然而然,生乎太無之先也。

此處論及太上老君這位聖人的「法體」,「法體」實即是所謂之「法身」。「法身」概念自是得到佛教的啟示,不過道教之法身不全等同於佛教者,後文論之。成氏先舉《九天生神經》「聖人


20 「動」字據蒙文通前引書p380增補。

21 「文」本作「徒」,於文意不通,據蒙文通前揭書p474改。


p202

以玄元始三氣為體,言同三天之妙氣也。」「三天」即指「清微、禹餘、大赤」等三天,乃道教神學中宇宙之源頭,亦即「道」之分化。聖人來自先天,所以說與先天之三天妙氣同質。接著玄英又引南朝梁臧玄靜之說以作補充,成玄英擷引臧氏之說,認為「精、神、氣」此「三一」乃是聖人之應化之身,亦即「聖體」。玄元始三氣乃先天之元氣,故為「法身」之本質;聖人應化,則落入後天,所以以「精、神、氣」此「三一」解釋聖人應身。從先天而言,老君來自宇宙總源頭之三天妙氣,從後天而言,老君聖體之本質則為精氣神三一,如此解釋固然是臧玄靜為了與《道德經》十四章經文作配合,然而從道教教義上來說亦自成理路,而非扞格不入之附會。所以成玄英很自然地便援引臧氏之說以作解。成玄英在十四章注文亦同臧氏之義。

「應真之真不可定言真,真應之應不可定言應。所以非真非應而應而真。」成玄英在此一樣運用「重玄」的思考方式,令人從中體悟真與應的諦義。

至於成玄英所援引解「三一」之三家義,則屬另一問題,此不具論。22而不論「法身」、「真身」或是「應身」,皆以「自然」為體、為本質。此正是道教義學內部重要的主題--「道性」。所以成玄英說:「所謂無極大道,是眾生之正性也。」(一章「道可道非常道」注文)正是此義。這個概念,多少受到「佛性」的刺激,才逐漸在道教界獲得重視、討論與發展,進而得出「道性自然」的共識。23所謂「道性自然」,正說明「道」以「自然」為體性、為本質。而聖人「法身」與「道」同體,因此同樣可以說「法身」以「自然」為體、為本質了。

探討聖人「法體(即法身)」論題,大抵牽涉及聖人應世弘法、救渡眾生之特性。聖人應運出世,無非為了弘揚大法、濟渡生民,所以聖人在人間應世即需有一「法身」以為超越的根本,而非虛無飄渺無形無象。應世的過程產生所謂「感應」的現象,聖人之「法身」便因而有「真、應」之別,有感即應,應者為「應身」,能感者為「真身」。這種真應身與感應觀念,是宗教上相當重要且獨特的課題,異於世俗觀點,而後世道教界中一些感應記、靈驗記等體裁之文獻資料或神仙傳記、小說,實即是宗教感應課題的另一種呈顯方式。

關於「法身」,唐孟安排道士所編之《道教義樞》第一卷「法身義」有詳細的剖釋,其中論述道:

法是軌儀,身.氣象,至人氣象可軌,故曰法身。原其應化身相,稱號甚多,總括本跡,具.六種。本有三稱,跡有三名也。…本三稱者,一者道身,二者.身,三者報身。一道身者,太平經云:道無不導,道無不生。度人經云:唯道.身。本際經云:即是.道,亦名道身。二.身者,玉緯經云:.淳堅也,謂體無穢雜,常住嶷然。…本際經云:我之.身,清淨無礙。三報身者,報是酬答之名,謂酬積劫之行。…本際經云:元始正身,因無數劫,久習妙行,報得此身。跡三名者,一者應身,二者分身,三者化身。一應身者,應是應接,謂隨機顯跡,應接群生。請問經云:以無心而應.生。本際經云:應物根性示色象,故名應身,亦曰生身。言生身者,隨順世法,誕育形體也。二分身者,分是分散我一身散在多處。身雖非一,形相不殊。…本際經云:諸分身者,是於報身起無礙用。靈寶經云:天尊分形百萬,處處同時,是男是女,.見天尊,.如一地。三化身者,化是改變無常,倏有欻無,種種殊相,非復本形。…


22 「三一」之三家義之剖析,請參考拙著,《邁向聖典之路——東晉唐初道教道德經學》(臺北:臺灣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博士論文,2000.1),p119

23 關於「道性」問題之討論,請參考拙著,《邁向聖典之路——東晉唐初道教道德經學》(臺北:臺灣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博士論文,2000.1),p120。王宗昱,《《道教義樞》研究》(上海:上海文化,2001),p244。另外,唐道士孟安排所編之《道教義樞》第八卷「道性義」亦專門討論此課題。


p203

本際經云:我即化身,種種示見人天六道,隨.施作,倏有欻無,權示色像。

《道教義樞》總結六朝「法身義」,可謂罄無遺矣!總括而論,「法身」透過「本」與「跡」這對觀念組之區分,而成「本」之三身:道身、.身、報身。而「跡」之三身為應身、分身、化身。道教此本跡合六身,蓋翻版自佛教「法身、化身、報身」三身觀念。此三身之意義,佛道二教大抵相類,不過因應道教教義,道教內部發展而多出道身、.身、應身、分身。若對照《道教義樞》上述的解釋,道教的說法大抵只是從不同角度來談這三身之觀念,基本上未出佛教三身意義之範圍。

成玄英注文僅論法身、.身、應身三身之義,其義未逾《道教義樞》所述。而相同於成玄英「重玄」之觀點,《道教義樞》在長篇大論談完本跡六身義後,結尾仍提及「四句漸除,百非斯絕」說法,希望超越本跡六身義諸名相。這大抵是隋唐時期道教義學之共同傾向!

值得注意者,則是「本跡」觀念組的運用,成玄英亦不例外。成氏言:

凝常之道,寂爾無為,從體起用,應物動作。前句是本,後句是跡。明此本跡跡本、寂動動寂義也。(三十七章「道常無為而無不為」注文)

始,道本也;母,道跡也。夫玄道妙本,…超絕名言,…天下萬物皆從此生。…故上經云無名,天地始也。以為母者,言從本降跡,導引蒼生。長之愛之,如母愛子。故上經云有名,萬物之母。…夫能本生跡,跡能生物也。…(五十二章「天下有始以為天下母,既得其母,以知其子。」注文)

前段文中「體用」概念當是來自魏晉玄學。「本」者「寂」也,「跡」者「動」也。「道」之寂動應物,則能從本降跡,生化長養萬物。第二段文字足以輔佐第一段而說明此意。其實聖人之應物化世亦同「道」之寂動應物之意也。第二段文獻如果與上經首章注文相對勘,此意益顯:

始,本也。虛無至道,陶甄萬物,二儀三景,何莫由斯?故指此無名為物之本。無名足可言說明矣!有名,萬物母。有名,跡也。重玄之道,本自無名,從本降跡,稱謂斯起。所以聖人因無名立有名,寄有名詮無名。方欲子育眾生,令其歸本。(一章「無名,天地之始;有名,萬物之母。」注文)

「道」從本降跡以長養萬物,聖人體道,亦從本降跡,以救世而教化蒼生。所以,《道教義樞》中論及聖人應化救世之「法身」、「本」、「跡」諸義之義理規模,在成玄英的思想中同樣展露無遺。而透過聖人之無量功德以應世顯跡,而創立「經教」教化眾生,故言:「聖人應則經教出也。」(五章「動而愈出」注文)所謂「經教」,與修道功夫相關,下一節再行討論。

聖人經教系統用以渡化眾生,而眾生根器有利鈍,材質分上中下三品,所以經教依之而有上中下三乘教法,這些觀點在成氏疏文中時時論及。教存漸頓,法有權實,而權劣實勝,故言「應化則不得已而行權」(三十一章「戰勝以喪禮處之」注文)這不得已之教法,完全因應受教者之根器,所以成玄英說「上機之人,聞實即悟,下根之者,要假於權,此則增法除妄。」(三十六章「將欲奪之,必固與之」注文)教即名言,而分權、實,即為了與首章「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之理相應。因為從妙本之道降而生跡,經教系統乃得創立,妙「本」則「實」「理」,應「跡」則「權」「教」,本跡理教(事)權實之判在此。妙本實理非權宜之經教名言所能盡,此正是「道」與「名」之對顯關係。

所以,成玄英認為聖人乃權宜施教,不可執著。當得理忘言、得魚忘筌,成氏以重玄之道統貫之:

言,經教也。…言教雖廣,宗之者重玄。(七十章「言有宗,事有君」注文)

希言猶忘言。自然者,重玄之極道也。欲明至道絕言,言即乖理。唯當忘言遣教,適可契會虛玄也。(二十三章「希言自然」注文)


p204

聖人經教以濟世,既得其理,則當忘遣言教,以會重玄之極境。否則滯於言教,反乖其理。既從本降跡而生經教,今得理忘言,則亦「息跡歸本」之義也,此理亦得以「本、末」概念明之。故言:

從本降跡,…息跡歸本…(四十五章「躁勝寒,靜勝熱」注文)

明去本之末,勸令息末崇本。(三十八章)

本能攝末,所以須歸;母能生子,所以須守。(五十二章「既知其子,復守其母,歿身不殆」注文)

所以,「本跡」與「本末」其義互通,而「本末」亦沿自魏晉玄學之哲學名詞。

從道之體性以至聖人之應世創教諸義,成玄英皆以「重玄」為其核心觀念。聖人所創之「經教」涉及學人之修道功夫,下文論之。

三、修道功夫

第一小節論及道生化宇宙萬物、人,依照成玄英之觀點,他大概主張「性善情惡」說,至少可以肯定「情」是「惡」的根源。因此,人之墮落輪迴是因為情染諸塵,慾海沈淪,所以修行之道必須對症下藥,因為「知者分別之名,欲者貪求之目」(三章)所以必得斷絕病根,使人無知無欲,這是成玄英援用道家之說法。另外他也搬引佛家觀念作細膩的分析,亦即所謂「三業六根」、「六塵」24等。

成玄英說:「形本無情,動用而虧性,形成性動,去道彌遠,故溺於生死,遷於陰陽」(一章「道可道非常道」注文)。眾生非死物,故動用而與外界有所感應,外界包括其他有情眾生,也包括所謂之無識「雜類」。在感應現象中,便分出能感應之主體(能)與所感應之對象(所),於是成玄英大量借用現成的佛教觀念作解析。「能」即是「智(心)」,「所」即是「境」,如果細部而論,「能」即指身口意三業或眼耳鼻舌身意六根,「所」則是「諸法」「諸塵(六塵)」,這些概念援自佛家,散見玄英疏文中。當然玄英也不忘運用道教之人體之「四關九竅」(五十章)觀念作說明。人身六根能「知覺攀緣」(四十七章),所以染塵而生情欲,墮入生死輪迴,這是人性墮落之根源,更是造惡業之種因。而為了覷破「六塵虛幻」(五十二章注文)、「萬法皆空」(四十一章注文)以達至「三業清淨,六根解脫」(二十七章注文)、無知無欲之聖人境界,成玄英仍以「重玄」之道作解:

言體道聖人,境智冥符,能所虛會,超茲四句,離彼百非。故得長生久視。(七十九章「是以聖人執左契而不責於人」注文)

道契重玄,境知雙絕。既兩忘乎物我,亦一觀乎親疏。(五十六章「故不可得而親,不可得而疏」注文)

境智雙會,故能妙極重玄。(十六章)

微妙,是能修之智;玄通,是所修之境。境智相會,能所俱深,不可以心識之。(十五章「微妙玄通,深不可識」注文)

既外無可欲之境,內無能欲之心。心境兩忘,故即心無心也。…物我齊關,境智兩忘。(三章注文)

不論是「境智冥符,能所虛會」之境智、能所「雙存」或是「境知雙絕」、「境智兩忘」之「雙


24 參四章、十五章、二十七章、五十二章等之討論。


p205

遣」,實皆是「超四句,離百非」的「重玄」之道的表現。此乃單就修道理念之正知正解所進行的分析。

成玄英借用佛教修行觀念大抵是為了作補充說明,使其析理能更加詳盡,其基本格調仍是道教式的。所以他的無知無欲仍得落實到道教義學方見親切。成玄英《老子開題》引臧玄靜之論聖人以精氣神三一為法體,這觀點在疏解十四章「夷、希、微」概念時再次被強調,復從前面談及有情眾生之形神觀看來,基本上他自然沿襲著道教自古以來精氣神修道之傳統無疑。所以諸如「蒼生流浪生死,皆由著欲,若能導養精神,虛容無滯,則不復生死」(六章注文)「專精道氣,致得柔和之理,故如嬰兒之無欲」(十章注文)皆言精氣神對修行之重要,特別是「精」更是關鍵,所以說「言真精無雜,實非虛假。於三一中偏重舉精者,欲明精是色神用之本也。」(二十一章)因此成玄英特重人身之「精」之保養,他說道:「正陽之精生於午,午者馬也。…心有四門,能知四方,…心中有道,則正氣流行,支體滋潤,髮膚玄長,故卻走馬以糞之,心無道則生淫亂,戎馬四走於郊,邪脈致以害身,故曰戎馬生於郊」(四十六章)這是相當道教色彩之解釋,雖未免穿鑿,卻足顯成氏觀點之特色。寶精以糞養其身,則身潤澤有采,否則百脈邪亂害身。人身精氣神足,則身口意三業亦清淨矣!所以成玄英接著論及精氣神與三業之關係道:

靈府潔白,在染不染,…明意業淨…精氣滿實之至,…聞見色聲而妙悟真空,…明身業淨…和氣不散,…明口業淨(五十五章注文)

「靈府」自然指神而言,其他精氣則不論自明。所以寶養精氣神三一,方能無知無欲,令三業六根清淨而避免墮入六道生死之輪迴。

精氣神三一是道教修行之基本原理,而其具體法門何在?此即道教式之「經教」是也。針對「經教」之具體討論,成玄英論言:

義主止惡裁非,即經中戒律是也,然戒之起,本被下機,事涉有為,未階虛妙…禮尚威儀,即經中敷齋威儀等是也…唯尚威儀,雖為漸教法門,而未能與理相應。(三十八章「上義為之而有以為,上禮為之而莫之應」注文)

所謂戒律、威儀等,皆經教也,而這些有形有象之經教之「跡」,是權宜方便之法,是有為之漸門,非大乘無為之頓教,其源則是妙「本」之理。在四十五章談到:「閉目內觀,致神明也」此乃道教盛行之存思法,成氏雖未明言,不過他亦當如梁朝高道宋文明般貶抑存思為有為經教之一法而已吧!25

經教是教主權宜方便法門,有其存在必要,但因與妙本之理不相應,所以必須有所警惕,不可執實。因此面對龐雜的道教經教系統,即需以「重玄」之道統攝之,此理前節已詳論矣!相對而言經教是「有」,故需以「空慧」觀照之,因此經戒、威儀、存思等經教,皆為權法,不可執著。可是經教權法亦不可全無,無則墮入頑空斷見,難以度化眾生,故需空有雙遣雙存之中道重玄觀以攝之。面對經教如此,即便面對「萬法皆空」(四十一章)之外在塵境,也需建立如此態度。於是成玄英便將道佛二教之教義做了相當系統的融通。

餘論

成玄英總結重玄之義,明白地解釋重玄具有二義:玄遠、不滯。他承繼之前之道教教義諸多議


25 關於宋文明之道教義學思想,參拙著,《邁向聖典之路——東晉唐初道教道德經學》(臺北:臺灣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博士論文,2000.1)上篇第三章第三節所論。


p206

題,開展其對於《道德經》之重玄詮釋學,取得相當系統而一貫之成果,可說是重玄學之集大成者,為唐代以後之重玄學立下弘規。在成玄英之詮釋系統中,雖然論及諸多教義論題,然而皆以「重玄思想」為核心。於此我們可以清楚地看出,「重玄思想」作為道教教義之核心以融貫其他經法之現象,雖然這種努力可能早在梁陳之際的道教義學界即已發端,然而至此才在成玄英之著作中得到文獻資料上之印證。

綜觀上述所論,成玄英摶鑄其以「重玄」為核心概念之道教義學思想,相當明顯地大量援用佛教中觀理論,不過他仍然不為所限,相當成功地、創造性地融通道佛二教思想。

此外,成玄英疏釋《道德經》,參考了之前相當多的道佛二教或者玄學的解老之作,26他也引用許多道教經典或所謂之外典旁證。27當然成玄英也繼承了六朝道教義學的諸多課題與論點。28至於他疏解《道德經》,更跳脫傳統注家僅釋經文之慣例,在注文之前先行考察老子之神話事蹟以及《道德經》之歷代注家、篇章卷數、傳本等問題。完完全全站在道教義學的立場發言。29所以,他的道教色彩相當鮮明,他是一位當行出色的道教教義大師,足為道門龍象。如果詮釋他的著作,反倒遺忘了這個因素,那麼結論便可能產生偏頗的現象。

再者特別值得關注者,若與其晚年注疏《莊子郭象注》之內容相較,則成玄英當時注老,對於《莊子》雖已涉獵,但仍稱不上深刻。30譬如成玄英便論道:「怨,對也。即是有無美惡等一切待對之法。言學人雖捨有無,得非有非無,和二邊為中一,而猶是前玄,未體於重玄理也。此雖無待,未能無不待。此是待獨,未能獨獨,故有餘對。」(七十九章「和大怨必有餘怨」注文)這條資料相當珍貴,成玄英書中僅見。他已初步將重玄思想與莊子「有待」、「無待」、「獨」之觀念結合起來。成玄英自創幾個概念,如「無不待」、「待獨」、「獨獨」,是否與注莊之「獨化」、「見獨」、「決待」等觀念相應,從這條孤立的資料,尚難察考。不過,倒是可以幫助我們嘗試建立成玄英思想發展之軌跡而進行個人思想史之考察。

參考書目:

強昱,《從魏晉玄學到初唐重玄學》(上海:上海文化,2002

嚴靈峰,《輯道德經開題序訣義疏》(無求備齋《老子集成初編》本)

蒙文通,〈輯校成玄英《道德經義疏》〉,收入氏著,《道書輯校十種》(蒙文通文集第六卷) (成都:巴蜀書社,2001)

鄭燦山,《邁向聖典之路——東晉唐初道教道德經學》(臺北:臺灣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博士論文,2000.1)


26 參拙著,《邁向聖典之路——東晉唐初道教道德經學》(臺北:臺灣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博士論文,2000.1),p125126

27 《玄妙內篇》《老子序訣》《玉京經》《上元經》《西昇經》《莊子》《度人經》《文始內傳》《昇玄經》等道經,甚或儒書外典《書經》《詩經》《孟子》《國語》《孔子家語》《字林》等。足見成氏之博識。

28 參考拙著,《邁向聖典之路——東晉唐初道教道德經學》(臺北:臺灣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博士論文,2000.1)上篇第二章第三章之討論。

29 參考拙著,《邁向聖典之路——東晉唐初道教道德經學》(臺北:臺灣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博士論文,2000.1)上篇第四章第二節之討論。


p207

楊惠南,《龍樹與中觀哲學》(台北:東大圖書公司,1992再版)

楊惠南,《吉藏》(台北:東大圖書公司,1989初版)

盧國龍,《中國重玄學》(北京:人民中國,1993

楊儒賓,〈注莊的另一個故事--郭象與成玄英的論述〉,鄭志明主編《道教文化的精華》(第二屆海峽兩岸道教學術研討會論文集(一))(嘉義縣大林鎮: 南華大學宗教文化研究中心出版; 台北市: 中華大道文化經銷, 2000

王宗昱,《《道教義樞》研究》(上海:上海文化,2001

(唐)孟安排,《道教義樞》,收入《正統道藏》41冊(台北:新文豐,1995一版三刷)


30 關於成玄英疏解莊子,筆者日後將為文專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