止觀之研究
──以「解深密經 分別瑜伽品」為主

釋惠敏

獅子吼
第24卷第三期(1985.03)
頁58-67

©1985 獅子吼雜誌社
臺北市


 

 

頁58 止觀之研究──以「解深密經 分別瑜伽品」為主

獅子吼(1985.03)

提 要

        於大乘佛教之瑜伽行派為何特別重「止觀」之境行果,乃至以止觀來綜攝一切三摩地,這是第一節「止觀與瑜伽行」所討論的。

        從「分別瑜伽品」之漢、藏註疏科判之比較,希望藉此看出止觀之教學,於漢藏兩地所傳之特色而互相補足,這是第二節「止觀之教學」之用意。

        於第三節「止觀之修習」中,詳細地討論從止→觀→止→止→觀→止觀雙運之修習過程,以較作為修行中之指南。

        最後「止觀與唯識思想」敘述依止觀之修習而產生之內觀世界,與「唯識所現」思想的關係。

第一節 止觀與瑜伽

        【解深密經】(Sanidhi Nirmocana-sūtra)之「分別瑜伽品」的內容是彌勒(Maitreya)請問世尊:於大乘中,如何修奢摩他(śamatha)、毘鉢舍那(vipaśyanā)。對於「分別瑜伽品」這箇品名與修習奢摩他(止)、毘鉢舍那(觀)的關係,我們先予討論:

        依照元魏菩提流支譯本【深密解脫經】以及西藏譯本智藏(Jnana'garbha)造之註解,本品名是:「聖者彌勒菩薩(問)品(Ārya-Maitreya-parivarta)。」但是玄奘法師之譯本所用「分別瑜伽品」的品名,亦有其教證與理證。

        首先,檢閱在【瑜伽師地論】中,相當於本品之第七十七卷,開頭處多了【解深密經】所無之文句:「復次,依法假安立,分別解說瑜伽所攝奢摩他、毘鉢舍那道,當知如解深密經中」(註一)。另外,於智藏所造【彌勒別行品釋】(註二)亦含有與此類似的文句。那麼,玄奘法師以「分別(解說)瑜伽(所攝奢摩他、毘鉢舍那道)」為品名,是有所教證。

        進一步來看「止觀」的修習與「瑜伽行」之義理關係:

        所謂「瑜伽」(yo'ga),本來是「連結」字義,引伸為「將心連結於一境」(精神集中)之修行。這本來是印度各宗教共通的實踐方法之一;然而,在大乘佛教中,特別稱彌勒、無著系統的學派為「瑜伽行派」以別於龍樹、提婆系統之「中觀派」(註三),這應該有特殊意義。

 

 

頁59 止觀之研究──以「解深密經 分別瑜伽品」為主

獅子吼(1985.03)

        八世紀,印度覺賢阿奢黎之【智心髓集會疏】中,曾經為「瑜伽行」下定義:

「彼等(瑜伽行派)以『勝者子!三界唯心』之聖教之義,以如與法(bhauā)相應(anūrapa)如理作意而行故,而說是瑜伽行(yoga cāra),即是如理作意瑜伽(yoni 'somanasi ka ra-yoga)」(註四)

        相應(anunūpya)於法,依「anurupa」之字義,應該是「隨順於法」。由此,則須注意「法隨法行」(dharm a-anud-harma-protipati)─或略稱為「隨法行」的意義了。

        安慧論師於【中邊分別論釋疏】中,有如下說明:

「隨入止觀修習為體之行是「(法)隨法行」,此須以依主釋來理解(註五)。因而,依此定義,anu-dharma(隨法)之 anu(隨)是「隨行」(anugata)之義……」(註六)

        因此,「隨法」之「隨」,從「隨行」可轉成「瑜伽」(相應);而「隨法行」是以「隨入止觀為體」,所以「止觀之修習」也可稱為「瑜伽行」(註七)

        另外,在【瑜伽師地論】卷三十八,談到:

「云何菩薩法隨法行,當知此行略有五種:謂如所求、如所受法、身語意業無倒轉、正思、正修。……云何菩薩於法正修?當知此修略有四相:一者奢摩他、二者毘鉢舍那、三者修習奢摩他毘鉢舍那、四者樂修奢摩他毘鉢舍那」(註八)

        可見得菩薩「法隨法行」之修行是「止觀」之行,亦即是「瑜伽行」。這一點,在最勝子所造之【瑜伽師地論釋】亦有說明:

「行瑜伽者,謂一切行,更相順故,稱正理故……說名瑜伽。此行瑜伽……於【大分別六處經】中,辨奢摩他、毘鉢舍那平等運道,說明瑜伽,如是止觀眾行主故」(註九)

        總之,玄奘法師當初採取「分別瑜伽品」來作為【解深密經】)中討論「止觀」修習之「彌勒菩薩所問章」之品名,應該可以這樣來理解的。

﹡﹡﹡ ﹡﹡﹡ ﹡﹡﹡ ﹡﹡﹡

        接著,我們從部派佛教時期「瑜伽師」之瑜伽行綱要開展至大乘 「瑜伽師」之瑜伽行綱要之演變,討論「止觀」於「瑜伽行」的意義 。

        在原始佛教時,基本的修禪(瑜伽)方便是:不淨觀與數息觀,合稱為「二甘露門」。於部派佛教諸「譬喻師」或「瑜伽師」所傳出之「禪經」;譬如僧伽羅叉(Samgharaksā)之【修行道地經】、鳩摩羅什編集眾家禪要之【坐禪三昧經】、佛陀跋陀羅所傳之【達磨多羅禪經】等,都以「五門禪」(五停心觀)為主。而大乘瑜伽師更發展成「四種所緣境事」,如【瑜伽師地論】卷二十六所說:

「云何所緣?謂有四種所緣境事。何等為四?一者遍滿所緣境事;二者淨行所緣境事;三者善巧所緣境事;四者淨惑所緣境事」(註十)

        其中,後三類所緣境事是可與聲聞瑜伽行綱目相通的。在前所引【論】文又說:

「曾聞長老頡隸伐多(Reuata)問世尊言:大德!諸有苾芻勤修觀行,是瑜伽師。……佛告長老頡隸伐多……諸有苾芻勤修觀行,是瑜伽師,能於所緣安住其心。或樂淨行(所緣境事)、或樂善巧(所緣境事)、或樂令心解脫諸漏(即淨惑所緣境事)。於相稱緣(配合根機)安住其心……」

        由此看來,傳說中佛為長老頡隸伐多所說的瑜伽,從所緣來分,可有三類:一、「淨行所緣」:分別是淨治貪行人之「不淨」、淨治瞋行人之「慈愍」、淨治痴行人之「緣性緣起」、淨治慢行人之「界差別」、淨治尋思行人之「安那般那念」。二、「善巧所緣」:如愚法自相而執我者,修「蘊善巧」;愚於因者,修「界善巧」;愚於緣者,修「處善巧」;愚於無常苦空無我者,修「緣起善巧」、「處非處善巧」。三、「淨惑所緣」有二:以世間道淨惑之六行觀(苦粗障靜妙離);以出世間道而究竟淨惑之四諦觀。

        事實上,依基本的二甘露門之任一法,如「數息念」:從數息、隨息、止而展轉深入諸禪定(四禪、四定);從觀、還、淨而通於觀界、陰、入等「善巧所緣」以及觀四諦十六行相之「淨惑所緣」等。

 

 

頁60 止觀之研究──以「解深密經 分別瑜伽品」為主

獅子吼(1985.03)

大乘瑜伽師們將之綜理明確成三類所緣,再加上「遍滿所緣」,如【瑜伽師地論】卷二十六說:

「云何通滿所緣境事?謂復四種:一、有分別影像;二、無分別影像;三、事邊際性;四、所作成辦……如是四種所緣境事,遍行一切,隨入一切所緣境中,去來今世正等覺者共所宣說。是故說名遍滿所緣。又此所緣遍毘鉢舍那品,遍奢摩他品,遍一切事,遍真實事,遍因果相屬事,故名遍滿」(註十一)

        然後,它又解釋:

        一、有分別影像遍毘鉢舍那品。

        二、無分別影像遍奢摩他品。

        三、事邊際性─盡所有性遍一切事。

                                ─如所有性遍真實事。

        四、所作成辦遍因果相屬事。

        我們依此,再配合【解深密經】「分別瑜伽品」所說:「二(毘鉢舍那、奢摩他)俱所緣境事,謂事邊際、所作成辦」。可以看出「止觀」修習之所緣可以遍滿(綜括)「一切所緣境中」。從能緣之心來看,依「分別瑜伽品」是認為「無量聲聞、菩薩、如來有無量種勝三摩地,當知一切皆此(止觀)所攝」。

        因此,可見「止觀」之能緣心與四種「遍滿所緣境事」可以含攝、遍滿一切「瑜伽行」。這也可以解釋為什麼【解深密經】「分別瑜伽品」只談「遍滿所緣」與「止觀」,不說其餘「淨行」、「善巧」、「淨惑」等三種所緣與其餘三摩地的原因。

        最後,必須注意的是:大乘瑜伽師特別發展之「止觀」之「遍滿所緣」修習,除了有「含攝」與「遍滿」的勝義外,因「止觀」之修習所產生之內觀世界與「萬法唯識」的緣起觀是有密切關係的。這一點,留在第四節討論。

第二節 止觀之教學──漢、藏註疏於科判之比較

        【解深密經】是瑜伽行派之基本經典之一。經文於中國共有四種譯本。其中,五卷全譯本僅是元魏菩提流支與唐玄奘所譯者,餘二種是節譯本。至於註疏,依【東域傳燈目錄】卷上所列,共有五種:(註十二)

        一、解深密經疏 十卷 玄範撰。

        二、解深密經疏 十卷 圓測撰。

        三、解深密經疏 十一卷 令因撰。

        四、解深密經疏 口卷 璟興撰。

        五、解深密疏 三卷 元曉撰。

        但是,現存者僅是圓測疏本(第十卷已佚),而其西藏譯本則是完全。日本稻葉正就氏曾將藏譯本第十卷翻譯成漢文(註十三),值得參考。

        西藏之註釋書方面:依【登葛瑪目錄】記載,有五種(註十四)。但是,現存只有三種:依【東北大學德格版西藏大藏經目錄】:

        一、No. 3981 無著注疏(Samahinirmotana-sūtra-bh-āsya, Asaṅga)。

        二、No. 4033 智藏之【彌勒別行品釋】(Ārya-Maitre-ya-Kevala Pariuarta-bhāsyam, Jnanagarbha

        三、No. 4358 覺通註疏(Samdhinirmo ca na-sūtra Vyākhyāna, Byan-Chub rdsu-hphrul)。

        以上三本註疏,若以「分別瑜伽品」來比較,基本的科判是一致的,僅是解釋詳略之差異,似乎可按照無著→智藏→覺通的發展順序來理解。

        現在,我們將西藏所傳譯之無著→智藏→覺通系統之註疏,與中國圓測法之註疏,從科判來比較兩箇地方對於「止觀之教學」(分別瑜伽品)的看法之同異:

 

 

頁61 止觀之研究──以「解深密經 分別瑜伽品」為主

獅子吼(1985.03)

六、為不退失之施設抉擇 (有十四論項)

    (以下四項相當於圓測疏之第十二門知法知義差別門)

    (十三)、於止觀修習開於自性等義教誡之授與(計六小項)

        由於【解深密經】「分別瑜伽品」是以問答體,而且具備組織性,很類似「阿毘達磨」之論議格式。因此,藏、漢兩系註疏本在科判方面,除開含有所差異外,段落並無嚴重的岐異。但是,無著─智藏─覺通系依六相(或五相)來總攝瑜伽道,值得供我們參考的是:

        從所住、所依、所緣之「加行因」,進而「得」止觀,兼說明「得之方便」,然後將其餘的論議歸於為防止「不退失」而作(施設)十四項之抉擇。這樣的次序很合乎實際修習的掌握。

        另外,圓測法師將「止觀」分十八門來分辨止觀法門之注疏,也曾被譯成西藏語,不知對於西藏佛教之止觀教學有何影響?亦不知其注疏於西藏流傳的情形如何?

第三節 止觀之修習

        按照【解深密經】「分別瑜伽品」來研究止觀之修習是有這樣的次第:

        一、總說三種加行因:

(一)、所住之加行因

(二)、所依之加行因

 

 

頁62 止觀之研究──以「解深密經 分別瑜伽品」為主

獅子吼(1985.03)

(三)、所緣之加行因

        二、以「所緣」來分別止觀加行道:

△於「尋求所緣」分位加行道之止。

(一)、以加行道作意而顯示之觀。

(二)、以得作意道而顯示內之心一境性之止。

(三)、以加行究竟道作意而顯示之身心輕安性之止。

(四)、以加行究竟道作意而顯示於心之自性自證二無義之觀。

(五)、以加行究竟果作意而顯示之止觀雙運道。

        亦就是說依照:止→(一)觀→(二)止→(三)止→(四)觀→(五)止觀雙運的次第而開展之止觀修習。

        現在,以漢語之【圓測疏】、藏語之【智藏疏】與【覺通疏】為主,說明於后:

﹡﹡﹡ ﹡﹡﹡ ﹡﹡﹡ ﹡﹡﹡

        一、總說三種加行因

(一)、所住之加行因──法假安立

(二)、所依之加行因─無上正等覺願

        於玄奘譯本之經文中,是先說「所依」再說「所住」,於是【圓測疏】是如此之配合:

法假安立──所依

無上正等覺願──所住

        但是,西藏之注疏本之經文,皆先說「所住」後說「所依」,所以配合是相反。今暫時以此為準來討論。

        「法假安立」(dharma-prajnapti-vyauasrvana):依【圓測疏】云:「一切諸法皆離名言,而假安立十二分教」。經文中亦說:「如我為諸菩薩所說法假安立。所謂:契經(sūtra)、應誦(geya)、記別(vyākavana)、諷誦(gātha)、自說(udāna)、因緣(niuāna)、譬喻(auadāna)、本事(iti-vṛttaka)、本生(jātaka)、方廣(uaipulya)、希法(adbhūta-dharma)、論議(upadesa)」(註十五)

        另外,【顯揚聖教論】卷八,有說到四種施設(假)建立(安立):(一)、法施設建立:(二)、諦施設建立;(三)道理施設建立;(四)、乘施設建立(註十六)。這是佛陀依「所證之法」(法界、法身)而應眾生根機而開演之「所說之法」(法界等流、十二分教)。眾生因「法界等流」之法的薰習而引發對「無上正等覺」(法身)之追求誓願,亦就是「發菩提心」。

        因此,以「十二分教」與「菩提心」為住為依而修習止觀是大乘瑜伽行之首要。

﹡﹡﹡ ﹡﹡﹡ ﹡﹡﹡ ﹡﹡﹡

        二、以「所緣」來分別止觀加行道

        如於第一節所討論的,大乘瑜伽行是以四種「遍滿所緣」來綜括「一切所緣境」;所以,不必談其餘之「淨行所緣」、「善巧所緣」、「淨惑所緣」。但是,對於四種「遍滿所緣」在各經論中的解釋有所差異。在【圓測疏】中,他注意到【顯揚聖教論】之解釋是合於【解深密經】,故採取而註疏說:(【解深密經】但列名而不加解釋)

「若依【顯揚】:
有分別影像者,謂所知事同分三摩地所行觀(毘鉢舍那)境。
無分別影像者,謂所知事同分三摩地所行心(奢摩他)境。
事邊際者,謂盡所有性及如所有性。
所作成辦者,謂轉依及依此無分別知。
此諸說中,【顯揚】所說,順於經文,非【集論】等。【集論 】等說,初二皆通止觀境故。又彼【瑜伽】(【瑜伽師地論】
卷二十六,大正三十,四二七頁)與經別者,諸靜慮等通成辨故。今釋經中所說四者,意同【顯揚】,故不別釋」(註十七)

        可見【雜集論】認為「有分別影像」與「無分別影像」皆通止觀境,此說與【解深密經】不同。而【瑜伽師地論】卷二十六以為:於初靜慮所行境界乃至入非想非非想定者,得彼定時,即於彼定所行境界,如是名「所作成辦」。因此,亦與【解深密經】之意不同。

﹡﹡﹡ ﹡﹡﹡ ﹡﹡﹡ ﹡﹡﹡

 

 

頁63 止觀之研究──以「解深密經 分別瑜伽品」為主

獅子吼(1985.03)

△於「尋求所緣」分位加行道之止。

        (一)、以加行道作意而顯示之觀。

        於「尋求所緣」分位時,依所聞所持之教法(法假安立)─所住之加行因,而尋求相稱所緣(適合根機之淨行、善巧或淨惑所緣)。於此時,屬於三摩呬多(Samāhita,等引)地之作意現前。把所緣之行相於自己覺慧(mati)上顯現而成為「勝解作意」。因為必須以屬於三摩呬多地之心才有「勝解作意」。所以,「止」是先於「觀」。

        這箇過程,於「分別瑜伽品」是這麼說:

「善男子!如我為諸菩薩所說法假安立,所謂契經應頌……菩薩於此善聽善受,言善通利、意善尋思、見善通達。即於如是善思惟法,獨處空閑、作意思惟」(註十八)

        參考【智藏疏】之經文,於「獨處空閑」後,是「安定於內而作意於善思惟之此法」的敘述。再配合【瑜伽師地論】卷十三開頭云:

「如世尊言:汝等苾芻!當樂空閑,勤修觀行,內心安住正奢摩他者。謂能遠離臥具貪著……名樂空閑,當知此言顯身遠離。若能於內九種住心,如是名為內心安住正奢摩他。當知此言顯心遠離。若樂處空閑,便能引發內心安住正奢摩他,若內心安住正奢摩他,便能引發毘鉢舍那……」(註十九)

        可見玄奘譯本;較不能看出,從「止」引發「觀」的過程,並且「作意思惟」之譯筆,不加注意的話,永不容易明了是「作意於善思惟之此法」。

        如是,因持有屬於三摩呬多地心而起勝解作意之威力,可以得到「有分別影像」。此時,即是以加行道而顯示之觀。

        所謂「有分別」是因為:(註二十)

一、以加行道作意而顯示之觀之行相故。

二、簡擇、極簡擇、遍尋思、遍伺察等四種慧行所攝故。

三、具三門毘鉢舍那故。唯隨相行、隨尋思行、隨伺察行。

四、依六事差別為所緣。義、事、相、品、時、理。

        「影像」是因為:

一、以有分別觀之行相而顯示故。

二、與所知事相似故。

三、自證心之影像故。

        最後,我們以【瑜伽師地論】卷二十六之一段文句來作為這箇由止到觀修習階段的說明:

「云何有分別影像:謂如有一或聽聞正法,或教授教誡為所依止……於所知事同分影像,由三摩哂多地毘鉢那行觀察,簡擇、極簡擇、遍尋思、遍伺察。所知事者。謂或不淨(等淨行、善巧、淨惑所緣)。此所知事或依教授教誡、或聽聞正法為依止,令三摩呬多地作意現前,即於彼法而起勝解……彼於爾時,於所知事,如現領受勝解而轉。雖彼所知事非現領受和合現前……然由三摩四多地勝解領受,相似作意領受,彼所知事相似顯現,由此道理各所知事同分影像。修觀行者,推求此故,於彼本性所知事中,親察審定功德過失,是名有分別影像」(註二十一)

﹡﹡﹡ ﹡﹡﹡ ﹡﹡﹡ ﹡﹡﹡

        (二)、以得作意道而顯示內之心一境性之止。

        (三)、以加行究竟道作意而顯示之身心輕安性之止。

        這兩種層次的「止」之修習,「分別瑜伽品」如此說:

「復即於此能思惟心,內心相續,作意思惟」

        所謂「復即於此能思惟心」,【圓測疏】解釋是「於此法義境中能正思惟、聞、思二慧相應之心為所緣境」或是「於此二慧相應之心為所 緣境」。

        【覺通疏】則說是:「以依先前加行道作意而顯示之觀之行相心而得有分別影像之心」。(註二十二)

        為什麼修「止」須緣心為境呢?圓測法師說:「奢摩他門,心心令住一境,是故緣心為境。毘鉢舍那為欲簡擇所知義故,聞思二慧所變相分為所緣境」。此時,持止於前同一所緣之心,於一向地專注時,便得到「無分別影像」為所緣,亦就是「(二)、以得作意道而顯示內之心一境性之止」,將「相散亂」寂靜。

 

 

頁64 止觀之研究──以「解深密經 分別瑜伽品」為主

獅子吼(1985.03)

        進一步,「分別瑜伽品」說:

「如是正行多安住故,起身輕安及心輕安,是名奢摩他。」

        【圓測疏】解釋說:「若能於內九種住心,如是名為內心安住正奢摩他」。

        【覺通疏】別說:「如是趣入」(如是正行)是指趣入於「以得作意而顯示相散亂寂靜止道之心一境性」。而「多住於其處的話」(多安住故)是指親近、修習、數多修習九種住心、六力、四種作意而令「心一境性」增長、廣大、繁榮。如此,則生起身心輕安。此時名為「(三)、以加行究竟道作意而顯示之身心輕安性之止」,將「粗重散亂」寂靜(註二十三)

        以上,這兩箇修習階段,皆是以「無分別影像」為所緣,讓我們來看【瑜伽師地論】卷二十六,有關此之說明來作為本項之結束:

「云何無分別影像?謂修觀行者,受取如是影像已不復觀察、簡擇……然即於此所緣影像,以奢摩他行寂靜其心,即是九種行相令心安住,謂令心內住、等住、安住、近住、調伏、寂靜、最極寂靜、一趣、等持。彼於爾時成無分別影像所緣。即於如是所緣影像,一向一趣安住其念,不復觀察、簡擇……是名無分別影像」(註二十四)

﹡﹡﹡ ﹡﹡﹡ ﹡﹡﹡ ﹡﹡﹡

        (四)、以加行究竟道作意而顯示於心之自性、自證二無義之觀。

        「分別瑜伽品」說:

「彼由獲得身心輕安為所依故,即於如所善思惟法,內三摩地所行影像,觀察勝解捨離心相」

        【圓測疏】解釋說:「彼由獲得等者,辨觀所依……即於等者,簡非所緣。謂即如聞思所緣思惟法上,起內三摩地,現同分影像,於此影像;發起勝解,思惟觀察,為欲生起毘鉢舍那,捨奢摩他所緣心相」。

        【智藏疏】所附經文云:

「捨離住於同被(止)之心的行相而把善思惟之彼法作內三昧所行影像來觀察、勝解」(註二十五)

        然後,覺通論師解釋說:「心之行相」是指「無分別影像」。「捨離」彼,是以「加行究竟道作意而顯示之觀」,於彼行相不執著於「遍計所執性」而是「依他起性」之於唯心的真如作意。依此,如實了知如實見時,稱為「捨離心之行相」。

        西藏所傳之註疏本,在此都有討論到一箇重要問題:於無心相之時,如何轉起止觀?亦即是如何能將諸法作為影像來觀察?答曰:依瑜伽行之說,「所有心、三昧(止)、慧(觀)、諸法,這一切,於抉擇位時,因為並不是離心以外而有,而是心本來無自性。心之無自性即是心之無心性。如般若經云:『心性本淨』」(註二十六)

        可見得,於此時之「捨離心相」,是依「心無自性」(依他起性)──:「心之無心性」之勝解作意而斷除的。這一點,在修習過程是極為重要的關鍵,我們藉著(【智藏疏】]與【覺通疏】],可以補充【圓測疏】所不足處。

        以下,「分別瑜伽品」又說:

「即於如是三摩地影像所知義中,能正思擇、最極思擇、周遍尋思、周遍伺察;若忍、若樂、若慧、若見、若觀,是名毘鉢舍那」

        在此段,【圓測疏】對「所知義」只作「所觀境」之註解。西藏註疏都解釋是「彼二(止觀)無之義」。

        如上所論,即是修習「(四)、以加行究竟而顯示於心之自性,自性二無義之觀」的過程。

﹡﹡﹡ ﹡﹡﹡ ﹡﹡﹡ ﹡﹡﹡

        (五)、以加行究竟果作意而顯示之止觀雙運道。

        如前所說:止→觀→止→止→觀的修習過程;然後進入止觀雙運道,此時得到了「事邊際」與「所作成辦」所緣。於「分別瑜伽品」中亦說:「二俱(止觀雙運)所緣境事,謂事邊際、所作成辦」。但是,「止觀雙運道」於修行過程中是屬於什麼階位?於【解深密經】,並沒有說明;今參照【瑜伽師地論】來討論:

        卷五十五云:

「云何名為第四現觀?……又此現觀即是見道,亦名雙運道,

 

 

頁65 止觀之研究──以「解深密經 分別瑜伽品」為主

獅子吼(1985.03)

此中雖有毘鉢舍那品三心乃奢摩他品三品三心,然由雙運,合立三心。久於一剎那中,止觀俱可得故」(註二十七)

        卷五十八亦說:

「如是總說有九種心,見道究竟……由見道中止觀雙運故,聖弟子俱時能捨止觀二道所斷隨眠。第一觀所斷,第二止所斷」(註二十八)

        可見得「止觀雙運道」是開始於「見道位」(相當於大乘瑜伽行位之初地)。至於「止」與「觀」如何互相展轉增長的過程,【瑜伽師地論】卷三十一說:

「正修行者,如毘鉢舍那串習、清淨增上力故,增長廣大,如是如是能生身心所有輕安,奢摩他品當知亦得增長廣大。……問齊何當言奢摩他、毘鉢舍那二種和合平等俱轉,由此說名雙運轉道?答:若有獲得九相心住中第九相心住。謂三摩呬多,彼用如是圓滿三摩地為所依止,於法觀中修增上慧。彼於爾時由法觀故任運轉道,無功用轉,不由加行,毘鉢舍那清淨鮮白,隨奢摩他調柔攝受,如奢摩他道攝受而轉。齊此名為奢摩他毘鉢舍那二種和合平等俱等,由此名為奢摩他、毘鉢舍那雙運轉道」(註二十九)

﹡﹡﹡ ﹡﹡﹡ ﹡﹡﹡ ﹡﹡﹡

        如以上所討論之止觀加行道,今將重要的要點整理如下:

名稱 作意 所緣 力用 解深密經文

加行道     即於如是善思惟法,獨處空間,作意思惟。
(一)觀
加行道之作意 有分別影像    
(二)止
得作意道 無分別影像 相散亂寂靜 復即於此能思惟心內心相續,作意思惟。如是
(三)止
加行究竟道作意 有分別影像 粗動散亂寂靜 正行多安住故起身輕安及心輕安彼由獲得身心
(四)觀
加行究竟道作意 有分別影像 止觀二無之義 輕安……觀察捨離……若觀
(五)止觀雙運 加行究竟果道作意 事邊際成所作    

        最後,須要補充說明的是:「分別瑜伽品」有提到:

「若諸菩薩緣心為境,內思惟心,乃至未得身心輕安所有作意,當名何等?……善男子!非奢摩他作意,是隨順奢摩他勝解相應作意」(註三十)

        這是說明上表所列之(二)之止是隨順於(三)之止之勝解相應作意,亦即是(三)之圓滿止道之前方便。

        又說:

「『若諸菩薩乃至未得身心輕安,於如所思所有諸法內三摩地所緣影像作意思惟,如是作意當名何等?』『善男子!非毘鉢舍那作意,是隨順毘鉢舍那勝解相應作意』(同前註)。

        可見得(一)之觀是隨順於(四)之觀之勝解相應作意,亦即是(四)之圓滿觀道之前方便。

﹡﹡﹡ ﹡﹡﹡ ﹡﹡﹡ ﹡﹡﹡

(附)

        於西藏【智藏疏】對於「有分別影像」與「無分別影像」有簡明的定義。今將野澤靜證氏之譯本與長沢實導氏之譯本作一比較於後以供參考:

  【野澤本】 【長澤本】
有分別影像(sauikalpa-pratibimba 使對向於所緣者(abhimuthi-hṛita 顯前界(pūrua-desita
無分別影像(niruikalpa-pratibimba 使凝集於內者(adhyātamāuar-jita 內攝界(adhyatuma-saṃgṛhita

 

 

頁66 止觀之研究──以「解深密經 分別瑜伽品」為主

獅子吼(1985.03)

第四節 止觀與唯識思想

        於第一節末,曾經說到:止觀之修習所產生之內觀世界與「萬法唯識」之緣起觀是有密切的關係。在「分別瑜伽品」有談到這箇問題:

「『世尊!諸毘鉢舍那三摩地所行影像,彼與此心,當言有異?當言無異?」佛告慈氏菩薩曰:「善男子!當言無異:何以故?由彼影像唯是識故。善男子!我說識所緣,唯識所現故』(註三十一)

        【圓測疏】提到:是什麼的「影像」,有三釋─舉觀問定所緣、舉定問觀所緣、雙問止觀所緣影像。【覺通疏】則解釋是包括「有分別影像」與「無分別影像」。但是,圓測法師有作這樣的問答:

「問:如何此中唯說毘鉢舍那所緣境界?

答:前段中說,止唯緣心,觀緣諸境。乘前起問,故不論止 。

問:此應言所緣境界與觀同異,如何乃言與心一異?

答:心相應故,亦說名心,如唯識言,故不相違。」(註三十二)

        【智藏疏】對於「識所緣,唯識所現故」之解釋:

「所緣對象是心於境之形象化(行相)而似現,同時,被(似現)與識(了別,uijnapti)無異。因為(似現)是(識之)同時的所緣故」(註三十三)

        接著,彌勒菩薩又問:

「世尊!若彼所行影像,即與此心無有異者,云何此心還見此心?」

        世尊回答:

「善男子!此中無有少法能見少法,然即此心如是生時,即有如是影像顯現」。

        【圓測疏】引【攝大乘論無性釋】云:「無性釋云:無有少法能取少法,此釋前難,無作用故。謂一切法作用作者皆不成故。解之:無有少法者顯無作者,能見少法者顯無作用」(註三十四)

        【無性釋】之註解與【智藏疏】、【覺通疏】相似,譬如;【智藏疏】說:

「外難:若能觀之相(心)是作者,所觀之影像是作業,如何二者不異呢?於世間現見作者與作業相異故。(答):於正(觀)中,(兩者)是不異的……因為:(第一)單一之極微於心心所是不顯現的,所謂作者、作業之言說不存在。而且,(第二)就(極微的)和合,由於是世俗的、是觀待的、無力的(所謂作者、作業之言說不存在),又獨立自起之體性全無故,(於世俗人而說)只不過是由於執著於作者而引起(作者)作法之見。因作者不應理故,作業、所作也不應理」(註三十五)

        此外,對於「然即此心如是生時,即有如是影像顯現」的解釋,【智藏疏】引證唯識思想之重要教文:

「依無始來,由所取、能取之名言習氣而薰成之識種而生。彼識,有如是所取、能取相顯現」(註三十六)

        最後,「分別瑜伽品」以物照鏡而現影像之譬喻,來說明凡夫顛倒認為影像是離物(本質)而別有。因此,能觀之心與所觀之境皆是唯識所現之道理於止觀修習的過程所產生之內觀世界中建立了。由此修習,更可推展至散心所緣之境亦是唯識所現,如「分別瑜伽品」之問答:

「『世尊!若諸有情自性而住,緣色等心所行影像,彼與此心亦無異耶?』『善男子!亦無有異,而諸愚夫由顛倒覺,於諸影像,不能如實知唯識,作顛倒解』」(註三十七)

 

 

附 註


註一:大正藏三十,七二三中。

註二:參考野澤靜證【大乘佛教瑜伽行の研究】P一0九,法藏館,昭和三十二年。

 

 

頁67 止觀之研究──以「解深密經 分別瑜伽品」為主

獅子吼(1985.03)

註三:譬如,西元第七世紀後葉義淨三藏之【南海寄歸內法傳】卷一:「所云大乘,無過二種:一則中觀,二乃瑜伽」。

註四:覺賢之【智心髓集會疏】在西藏大藏經北京版經疏部第十八函。根據其疏中曾引述寂護論師(西元七00─七六三),應該是其後之人物。參考─山口益【聖提婆に歸せウれたろ中觀論書】P二六二、P三0七。

註五:不可將 dharma-anudharma-pratipati 以相違釋來理解而分析成:「法隨、法行」。

註六:山口益譯註【中邊分別論釋疏】(安慧道)第三三八頁。

註七:參考野澤靜證【大乘佛教瑜伽行の研究】第二0頁法藏館,昭和三十二年。以下簡稱「野澤本」。

註八:大正藏三十,五0三下─五0四上。

註九:大正藏三十,八八四上。

註十:大正藏三十,四二七上。

註十一:大正藏三十,四二七上─下。

註十二

註十三:稻葉正就著【圓測解深密經疏の散逸部分の研究】。

註十四:芳村修基:【The Den Ker-ma】第五0─五一頁,一九五0年。

註十五:大正藏十六冊,六九八上。

註十六:大正藏三十一冊,五一九中。

註十七:續藏三十四、四二一頁右下。

註十八:大正藏十六冊,六九八頁上。

註十九:大正藏三十冊,三四一上─中。

註二十:野澤靜證:【大乘佛教瑜伽行の研究】第一二三頁,法藏館。

註二十一:大正藏三十冊,四二七頁上。

註二十二:野澤本:第一六五頁。

註二十三:野澤本:第一六六頁─一六七頁。

註二十四:大正藏三十冊,四二七頁中。

註二十五:野澤本,一五二頁。

註二十六:長沢實導:【瑜伽行思想上密教の研究】第三七九頁─三八0頁。以下簡稱「長澤本」。

註二十七:大正藏三十冊,六0五下。

註二十八:大正藏三十冊,六二五上。

註二十九:大正藏三十冊,四五八上、中。

註三十:大正藏十六冊,六九八頁上。

註三十一:大正藏十六冊,六九八頁上。

註三十二:卍續藏三十四,四二五右下。

註三十三:長沢本,三八三頁。

註三十四:卍續藏三十四,四二五左上。

註三十五:【野澤本】第一九三─一九四頁。

 【長澤本】第三八四─三八五頁。

註三十六:同前。

註三十七:卍續藏三十四冊,第四二六左下─四二七右上頁。

主要參考書目

一、【解深密經】大正藏第十六冊。

二、【解深密經疏】圓測撰,卍續藏三十四冊。

三、野澤靜證【大乘佛教瑜伽行の研究】法藏館 昭和三十二年

四、長沢宣導【瑜伽行思想と實教の研究】

五、【瑜伽師地論】大正藏第三十冊。

六、深浦正文【解深密經】國譯一切經、經集部三。

七、勝又俊教 「瑜伽師地論におけろ止觀」【止觀の研究】P八五─一一三 岩波書局 一九七六年二版。

八、山口益【中觀佛教論考】山喜房佛書林 昭和五十年三版。

九、印順法師 【論一切有為主論書與論師之研究】 正聞出版社 六十七年再版。

十、演培法師 【解深密經語體釋】慧日講堂印行 六十六年初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