釋尊時期的分教和阿含經的集成之研究

林崇安

中央大學太空科學研究所教授

內觀教育 • 2004年



目錄

一、前言

二、釋尊初期的教導

三、釋尊初期的偈、經流傳

四、釋尊中期的九分教

五、釋尊後期的十二分教

六、第一結集時期的阿含經

七、第二結集後的雜藏

八、結語

 

一、前言

 

釋尊成佛後,先對五比丘傳《轉法輪經》,而後依次度化了六十賢部、二牧女、一千外道、頻毗沙王、舍利弗、目揵連等不同階層的人。此中證得阿羅漢聖位的弟子們也往印度各地弘法,為了便於傳法,便開始編集佛陀的教法。整個編集和流傳的過程,可分成初期、中期和後期三個階段。今依據《阿含經《廣以及《大毗婆沙論》等相關經論的多種傳說,鉤勒出釋尊時期「分教」的成型過程,以及在佛滅後《阿含經》的集成。本文指出,釋尊在世時,初期先有諷誦、自說、契經(和附屬的應頌)的流傳,中期有九分教的成型,後期再分成十二分教,最後才是佛滅當年的王舍城經律結集。為了便於比對和說明,今先列出十二分教的名稱,並以代號【】來區別。十二分教是:【1】契經(修多羅),【2】應頌(祇夜),【3】記說(和伽羅那),【4】諷誦(伽他),【5】自說(憂陀那),【A】因緣(尼陀那),【B】譬喻(阿波陀那),【6】本事(如是語、伊帝日多伽),【7】本生(闍陀加),【8】方廣(毗佛略),【9】希法(阿浮陀達磨),【C】論議(優波提舍)。此中,扣除【A】因緣、【B】譬喻、【C】論議,剩下的就是九分教。

 

二、釋尊初期的教導

 

釋尊成佛後,最初的傳法內容,今依據根本說一切有部毘奈耶破僧事》的記載(T24, p127b-136c),略述如下:

1)釋尊於波羅尼斯城,先對出家修苦行的五位賢僕,指出佛法實踐的總綱:「處中之法=八聖道」:

 

出家之人不得親近二種邪師,云何為二?一者、樂著凡夫下劣俗法及耽樂婬欲處,二者、自苦己身,造諸過失,並非聖者所行之法。此二邪法,出家之人當須遠離。我有處中之法,習行之者,當得清淨之眼及大智慧,成等正覺,寂靜涅槃。何為處中法?所謂八聖道,云何為八?所謂正見、正思惟、正語、正業、正命、正精進、正念、正定。

 

釋尊接著教導「四諦」,使憍陳如證得預流果的聖位:

 

此苦聖諦法,…此苦集聖諦法,…此苦滅聖諦法,…此苦滅道聖諦法,我未曾聞,由如理作意精進力故,得淨慧眼、智、明、覺生。… 世尊說此法時,具壽憍陳如證於無垢無塵法中,得法眼淨,及八萬天眾於法中亦證法眼。…世尊波羅尼斯城仙人墮處施鹿林中,三轉十二行相法輪故,因號此法經及此地,名為《轉法輪處經》。

 

釋尊再教導「四諦、八聖道」,結果憍陳如成為第一位證得阿羅漢的弟子:

 

世尊復告四人曰:有四聖諦,云何為四?所謂苦聖諦、集聖諦、滅聖諦、道聖諦。…云何道聖諦?所謂八聖道,應當修習!世尊說此四諦法時,阿若憍陳如證諸漏盡,心得解脫;四人於此法中,離諸塵垢,證清淨眼。

 

釋尊再仔細教導「五蘊」,使餘四人也證得阿羅漢的果位:

 

世尊復告四人曰:汝等當知!無我,若色有我,不應生諸疾苦,能於色中,作如是色,不作如是色。是故汝等,知色無我,故生諸疾苦,不能作如是色,不作如是色。受想行識,亦復如是應知。…是故當知!諸所有色,若過去、若未來、若現在,若內若外,若麤若細,若勝若劣,若近若遠,如是諸色非我,非我所有,非屬於我,我不在色,由如實遍知,應如是見。乃至受想行識,亦如是見。…爾時,世尊說此法時,彼四人等聞此法已,心得解脫,證阿羅漢果。

 

以上釋尊的教導,便是散文(長行)型的【1】契經,內容有「五蘊」、「四諦」、「八聖道」。

 

2)其後,釋尊於波羅尼斯城婆羅奈河邊,對在家者耶舍教導「布施、持戒、生天之因、五欲過患、四諦」,使之證果,並受五戒

 

諸佛常法,先說此法:所謂布施、持戒、生天之因,復說五欲所有過患,讚歎出家獨處山林,思惟觀察斷諸煩惱,演說廣大微妙之法,開示令解。諸有聽者,聞說此法,歡喜清淨,無有疑惑。佛觀知已,更復為說出世之法,所謂苦、集、滅、道聖諦,猶如浣衣,先除垢穢,既清淨已,色即易染。耶舍亦爾,初聞佛說心器清淨,便能了知四聖諦法,證預流果見法得法,極通達法,究竟堅法,越一切悕望,度一切疑惑,不假他緣,於大師教餘不能引,於諸法中得無所畏。耶舍爾時,得此法已,心大歡喜,從座而起,整衣服,頂禮佛足,右膝著地,合掌白佛而作是言:世尊!我今入此微妙之法,獲大勝利,從今已後,乃至盡形,歸佛、法、僧,為五戒鄔波索迦,不殺、不盜、不邪行、不妄語、不飲酒。

 

接著,釋尊對耶舍之父,也給予相同的教導使得預流果,而耶舍則成為阿羅漢:

 

乃至令彼長者得預流果。其子耶舍,猶著俗時種種珍寶莊嚴之具,得阿羅漢果。爾時,世尊即攝神力而說頌曰:「調伏寂靜持淨戒,常以妙法自莊嚴,於諸含識無害心,是謂沙門苾芻行。」

 

此處釋尊的教導,是長行的【1】契經,內容有「布施、持戒、生天之因、五欲過患、四諦」,並授五戒;釋尊的感興偈頌,則是【5】自說(憂陀那)

3)釋尊接著教導富樓那、無垢、驕梵拔提、妙肩等四長者子,使證阿羅漢果。而後波羅尼斯城中,有五十豪族家,來至佛所,於善法律中出家而為苾芻,並證阿羅漢果。

4)接著,惡魔想作諸障礙:

 

爾時,惡魔作是念已,化為摩納婆,往詣佛所,即於佛前而說頌曰: 「汝不得解脫,而作解脫想,汝在繫縛中,不能解脫我。」爾時,世尊作是念言:今者惡魔願我散亂。世尊知已,說頌答曰:「人天繫縛中,我已得解脫,罪者今當知,我已摧伏汝。」爾時,惡魔便作是念:此沙門喬答摩能知我心。作是念已,便生懊惱,內懷懺悔,便滅而去。

 

此處的偈頌,便是【4】諷誦(伽他

5)接著,釋尊要六十苾芻各自往四方傳法:

 

世尊復告諸苾芻曰:我於天人繫縛中而得解脫,汝等亦得解脫,汝應往餘方,作諸利益,哀愍世間,為諸天人得安樂故,汝等不得雙行,我今亦往優樓頻螺聚落。諸苾芻等咸奉佛教,唯然而去。

 

6)接著,釋尊往波羅尼斯城優樓頻螺聚落,詣白疊林,度化六十賢部以及村主二女(一名歡喜,二名歡喜力),成在家聖眾。接著,世尊往尼連禪河邊林中度化(a)優樓頻螺迦攝及五百眷屬、(b)那提迦攝、伽耶迦攝各有弟子二百五十人,皆於善法律中,出家受具足戒,成苾芻性,漸漸遊行至伽耶山。釋尊於伽耶山,對優樓頻螺迦攝等一千苾芻,以三種神通教導:

 

a)神足通者,如來入三摩地,以心定故,即從本座忽然隱沒,現於東方,上昇虛空行住坐臥;入火光定,即於身內出種種光,所謂青黃赤白及以紅色;雙現其相,身下出火上流清水,身下出水上發火光。東方既爾,南、西、北方亦復如是。既現相已,從彼虛空沒,還復本處而現,此是世尊神足通。

b)記說通者,所為苾芻應觀察心、意、識,如是應善尋伺,不應不善尋伺,此亦意念,此亦證身識,此為世尊記說通。

c)教授通者,告諸苾芻所有諸法,悉皆識然。何者一切熾然?眼熾然,色熾然,眼識熾然,眼觸熾然,為因眼觸內所生受,或苦、或樂、非苦非樂,亦是熾然。以何火熾然?貪火熾然、瞋火熾然、癡火熾然。生老病死、愁歎憂悲苦惱,亦復如是火然,此皆為苦。眼既如是,耳、鼻、舌、身、意亦復如是

 

此處釋尊神足通、記說通的教導,是屬於「道品」,教授通的教導內容是「六處」,這些都是歸屬【1】契經。經此三種神通的教導,這一千苾芻都證得阿羅漢的果位。

7)而後釋尊到摩揭陀國,對頻毘娑羅王和大眾以長篇幅教導「五蘊無我」和「緣起」的深義:

 

爾時,世尊告摩揭陀主頻毘娑羅言:「色有生滅,大王!當須了知色法生滅因緣。受想行識,亦復如是。…」世尊說此法已,摩揭陀國婆羅門、居士等,作如是念:「若色無我,受想行識亦無我者,然何等法而是其我?若人於可所作及不應作,善惡之業所有果報,誰當受之,令捨此蘊而受彼蘊?」爾時,世尊知此婆羅門、居士等作如是念,即告諸苾芻曰:「…若人於可作及以不可作,善惡等業所有果報,而捨於此蘊,受於彼蘊等,皆不說是我,然是因緣:所謂此有故彼有,此生故彼生,謂無明緣行,行緣識,識緣名色,名色緣六處,六處緣觸,觸緣受,受緣愛,愛緣取,取緣有,有緣生,生緣老死憂悲苦惱,如是此大五蘊聚集;所謂此無故彼無,此滅故彼滅,謂無明滅即行滅,行滅即識滅,識滅即名色滅,名色滅即六處滅,六處滅即觸滅,觸滅即受滅,受滅即愛滅,愛滅即取滅,取滅即有滅,有滅即生滅,生滅即老死憂悲苦惱滅,如是此大五蘊聚集滅。苾芻!如是諸行皆苦,涅槃為樂,因集故苦生,因滅故苦滅,由此相續流轉斷滅,此即苦盡。云何是涅槃?苦盡故為涅槃,猶如火滅而得清涼,是故我說此句能捨諸蘊,貪苦盡故而得圓寂。…」爾時,世尊說此法時,摩揭陀主頻毘娑羅王及八萬天子、無量百千萬摩揭陀國婆羅門、居士等,皆悉遠塵離垢,得法眼淨。(T24, p136c

 

此處釋尊的教導,便是散文型的【契經】,內容有「五蘊」、「緣起」,由於此處探討的是甚深的無我與果報的問題,這一教導後來歸入「方廣」這一分教。

小結:到此釋尊的教導方式及內容皆已完備

1)教導方式:三神變(神足通、記說通、教授通);以教授通為主。

2)內容:五蘊、六處、因緣(含四諦)、道品(八聖道);在家五戒。

3)類型:散文型的【1】契經。偈頌型的【5】自說和【4】諷誦。

4)成效:有千位以上之阿羅漢;在家證果者有頻毘娑羅王(影勝王)等。

 

三、釋尊初期的偈、經流傳

 

釋尊初期所度化的聖弟子們,往印度各地弘法後,便將佛陀所教導的經典流傳開來。最初所傳誦的第一類經典是偈頌型的【5】自說和【4】諷誦。另一類經典是散文型的【1】契經,有時在契經的結尾配上【2】應頌。

 

證明根本說一切有部毘奈耶藥事》記載著,輸波勒迦城的商主圓滿(富樓那)與商人共入大海時,商人們常誦佛所說的偈、經:

 

彼諸商人,晝夜常誦《嗢拖南頌》、《諸上座頌》、《世羅尼頌》、《牟尼之頌》、《眾義》、《經》等,以妙音聲,清朗而誦。圓滿聞已,而問言曰:汝等善能歌詠。諸商答曰:商主!此非歌詠。圓滿問曰:是何言辭?商人報曰:是佛所說。」(T24, p11b

 

《別譯雜阿含經》記載著:

 

爾時,尊者阿那律從佛遊行,至彼摩竭提國鬼子母宮。時阿那律中夜早起,正身端坐,誦《法句偈》及《波羅延》、《大德之偈》,又復高聲誦習其義及《修多羅》等。(T2, p480c)

 

《雜阿含經》記載著:

 

時尊者阿那律陀,於摩竭提國人間遊行,到畢陵伽鬼子母住處宿。時尊者阿那律陀,夜後分時,端身正坐,誦《憂陀那》、《波羅延那》、《見真諦》、《諸上座所說偈》、《比丘尼所說偈》、《尸路偈》、《義品》、《牟尼偈》、《修多羅》,悉皆廣誦。(T2, p362c)

 

以上這些資料都顯示出「先偈、後經(修多羅)」的格式。其中的偈歸屬「自說」和「諷誦」兩種分教,並顯示出「先自說、後諷誦」的次第:

自說:憂陀那=優陀那=嗢拖南頌》、法句偈》。

諷誦:a諸上座所說偈》、《尸路偈=世羅尼頌》、《牟尼偈》、《眾義=義》、《波羅延=波羅延那=彼岸道品》、《比丘尼所說偈》;b《見真諦》。

「自說」(憂陀那)是釋尊生活中感興的偈頌;法句偈是釋尊傳法時即興的偈頌。《法句偈》是自說之一類,初期並未分出。《大毗婆沙論》說:

 

自說云何?謂諸經中,因憂喜事世尊自說。因喜事者,如佛一時見野象王,便自頌曰:「象王居曠野,放暢心無憂,智士處閑林,逍遙志恬寂。」因憂事者,如佛一時見老夫妻,便自頌曰:「少不修梵行,喪失聖財寶,今如二老鶴,共守一枯池。」(T27, p660a

 

這些「自說」早期即已傳出,《雜阿含經》記載著釋自說《優陀那偈》之事

 

一時,佛住毘舍離耆婆拘摩羅藥師菴羅園。爾時,世尊說一切《優陀那偈》已,告尊者阿難:眼無常、苦、變易、異分法,若色、眼識、眼觸、眼觸因緣生受若苦、若樂、不苦不樂,彼亦無常、苦、變易、異分法。耳、鼻、舌、身、意,亦復如是。T2, p52b

 

爾時,世尊晡時從禪起,出講堂,於堂陰中大眾前,敷座而坐。爾時,世尊歎《優陀那偈》:「法無有吾我,亦復無我所,我既非當有,我所何由生?比丘解脫此,則斷下分結。」…T2, p16c

 

「諷誦」是釋尊法時的一般偈頌結成句子,或作二句、三句、四句、或作五句、六句瑜伽師地論說:

 

云何諷誦?謂非直說,是結句說,或作二句、或作三句、或作四句、或作五句、或作六句等,是名諷誦。(T30, p418c)

 

這些「諷誦」也在早期就傳遍印度各地,所以常有各地弟子請佛陀或大弟子解釋其意義。《雜阿含經》中提及「諷誦」中的《波羅延那》就有多處:

 

舍利弗!我於此有餘說,答《波羅延•富鄰尼迦所問》:「世間數差別,安所遇不動,寂靜離諸塵,拔根無悕望,已度三有海,無復老死患。」(T2, p255c)

 

阿難!我於此有餘說,答《波羅延•憂陀耶所問》:「斷於愛欲想,憂苦亦俱離,覺悟於睡眠,滅除掉悔蓋,〔捨貪〕、恚清淨,現前觀察法,我說智解脫,滅除無明闇。」(T2, p256a)

 

世尊告尊者舍利弗:如我所說《波羅延那•阿逸多所問》:「若得諸法數,若復種種學,具威儀及行,為我分別說。」(T2, p95b)

 

時有眾多比丘集於講堂,作如是論:諸尊!如世尊說波羅延低舍彌德勒所問:「若知二邊者,於中永無著,說名大丈夫,不顧於五欲,無有煩惱鎖,超出縫紩憂。」諸尊!此有何義?云何邊?云何二邊?云何為中?云何為縫紩?云何思?T2, p310b)

 

《雜阿含經》中提及「諷誦」中的《義品》而廣為分別的,有「答摩揵提所問偈」:

 

時訶梨聚落長者,詣尊者摩訶迦旃延所,稽首禮足,退坐一面,白尊者摩訶迦旃延:如世尊《義品•答摩揵提所問偈》:「斷一切諸流,亦塞其流源,聚落相習近,牟尼不稱歎。虛空於五欲,永以不還滿;世間諍言訟,畢竟不復為。」尊者摩訶迦旃延!此偈有何義?…(T2, p144b)

 

前引諷誦中的《大德之偈=諸上座頌=諸上座所說偈》,也是在期就已集出(但後期有所追加)《比丘尼所說偈》和《見真諦》的集出可能略晚一些。諷誦中的《見真諦》是釋尊教化鬼母(夜叉)時相關之偈,所以,阿那律陀在畢陵伽鬼子母住處也誦此偈,《雜阿含經》記載著:

 

一時,佛在摩竭提國人間遊行,與大眾俱,到富那婆藪鬼子母住處宿。爾時,世尊為諸比丘說四聖諦相應法,所謂苦聖諦、苦集聖諦、苦滅聖諦、苦滅道跡聖諦。爾時,富那婆藪鬼母兒富那婆藪,及鬼女鬱多羅,二鬼小兒夜啼。時,富那婆藪鬼母教其男、女故而說偈言:「汝富那婆藪,鬱多羅莫啼!令我得聽聞,如來所說法。非父母能令,其子解脫苦,聞如來說法,其苦得解脫。世人隨愛欲,為眾苦所迫,如來為說法,令破壞生死。我今欲聞法,汝等當默然!」時富那婆藪、鬼女鬱多羅,悉受其母語,默然而靜聽,語母言:「善哉!我亦樂聞法,此正覺世尊,於摩竭勝山,為諸眾生類,演說脫苦法:說苦及苦因,苦滅滅苦道,從此四聖諦,安隱趣涅槃。母今但善聽,世尊所說法。」時,富那婆藪鬼母即說偈言:「奇哉智慧子,善能隨我心。汝富那婆藪,善歎佛導師!汝富那婆藪,及汝鬱多羅,當生隨喜心,我已見聖諦。」T2, p362c

 

由於此處諷誦的最後一句是「我已見聖諦」,所以有關教化夜叉的諷誦,就通稱做《見真諦》

至於釋尊初期所傳誦的【1】契經,其內容為何?由釋尊初期的傳法內容以及由現存的《阿含經》可以推知,初期的契經是散文型的蘊、處、緣這三類的經輯為主。《雜阿含經》中記載著:羅怙羅想獨一靜處,專精思惟,去證得阿羅漢果位,但佛陀知道他的解脫智慧尚未成熟,因此要他:

 

汝當為人演說五受陰!…汝當為人演說六入處!…汝當為人演說尼陀那法!…汝當於上所說諸法,獨於一靜處,專精思惟,觀察其義。(T2, p51a)

 

由此可以看出佛弟子的修學過程是先依次聽聞、思考「五受陰」、「六入處」、「尼陀那法」(因緣法)而後進入「獨一靜處,專精思惟」的修習。所以,初期契經的內容,依次便是蘊、處、緣這三類的經輯,以下方便稱之為「蘊輯」、「處輯」、「緣輯」。在契經之結尾,偶而配上【2】應頌,將經義以偈頌呈現出來,這是便於憶持而已,可視為是契經的結尾重申部分。《大毗婆沙論》說:

 

契經云何?謂諸經中,散說文句,如說諸行無常,諸法無我,涅槃寂靜等。

問:契經有何義?答:此略說有二義。一結集義,二刊定義。結集義者,謂佛語言能攝持義,如花鬘縷。如結鬘者以縷結花冠眾生首,久無遺散。如是佛教結集義門,冠有情心,久無忘失。刊定義者。謂佛語言能裁斷義,如匠繩墨。如工巧者繩墨眾材,易了正邪,去曲留直。如是佛教刊定義門,易了是非,去惡留善。

應頌云何?謂諸經中,依前散說契經文句,後結為頌,而諷誦之,即結集文、結集品等。如世尊告苾芻眾言:「我說知見能盡諸漏,若無知見能盡漏者,無有是處。」世尊散說此文句已,復結為頌,而諷誦言:「有知見盡漏,無知見不然,達蘊生滅時,心解脫煩惱。」(T27, p659c

 

小結:由以上的引述,可以得知釋尊初期所流傳的「分教」內容有【1】契經:蘊輯、處輯、緣輯。【2】應頌:配在契經之末。【4】諷誦:諸上座所說偈》、《尸路偈》、《牟尼偈》、《眾義》、《波羅延那》。【5】自說:憂陀那》、法句偈》。此期釋尊弟子們往外傳誦時,是「先偈頌、後契經」,其中的偈頌是「先自說、後諷誦」的次第

 

四、釋尊中期的九分教

 

釋尊在傳法的中期,將其教法的內容,歸納為九分教,此由釋尊對弟子舍利弗談及制戒的因緣時,便可看出,《摩訶僧祇律》說︰

 

爾時佛告舍利弗︰有如來不為弟子廣說修多羅、祇夜、授記、伽陀、憂陀那、如是語、本生、方廣、未曾有經。舍利弗!(有)諸佛如來不為聲聞制戒,不立說波羅提木叉法,是故如來滅度之後,法不久住。舍利弗!譬如鬘師、鬘師弟子,以種種色花,著於案上,不以線連,若四方風吹則隨風散,何以故?無線連故。……舍利弗!以如來廣為弟子說九部法,為聲聞制戒,立說波羅提木叉法,是故如來滅度之後,教法久住。舍利弗!譬如鬘師、鬘師弟子,以種種色花,以線連之。若四方風吹,不隨風散,所以者何?以線連故。T22, p227b

 

此處所說的九部經,與南傳的巴利文《善見律毗婆沙序》及《長部經註序》所說的九分教有相同的內容:【1】契經(修多羅),【2】應頌(祇夜),【3】記說(授記、和伽羅那),【4】諷誦(伽他=伽陀),【5】自說(憂陀那),【6】本事(如是語、伊帝日多伽),【7】本生(闍陀加),【8】方廣(毗佛略),【9】希法(未曾有法、阿浮陀達磨)。依《摩訶僧祇律》卷三十二,此律的傳承是1.優波離2.陀娑婆羅3.樹提陀娑4.耆哆5.根護6.法高,故與南傳的巴利律同為優波離系的傳承。這一傳承所憶持的是「九分教」

在釋尊傳法的中期,所傳出的經典和偈頌的數量漸增,須要進一步的編集:

第一,於【1】契經中,另外輯出與道支相應的一類,此由後來編成的雜阿含的不同傳說來推知:犢子部以及大眾部,在共通的《摩訶僧祇律》上說︰

 

文句雜者,集為雜阿含︰所謂根雜、力雜、覺雜、道雜,如是比等,名為雜。(T22, p491c

 

此一線索表示,有一類是與五根、五力、七覺支、八聖道相應的編輯(以下稱之為道輯)。所以,釋尊中期的「契經」有二類,一為「蘊輯、處輯、緣輯」,一為「道輯」。又由《藥事卷七也可看出確實有「道輯」這一類的經集

 

爾時,世尊從定而起,於苾芻眾前,敷座而坐,告諸苾芻曰:若有外道,來問汝等:沙門喬答摩作何等行,於二月間,而入寂定?汝應報云:入數息三昧,何以故?我於二月中,作數息觀宴坐而住,我作此觀時,於入息曾無散亂,如實了知,於出息亦無散亂,如實了知,長短生滅,遍身所有出息,皆悉了知,…諸苾芻!我今為汝如法而說聖者修行,諸天修行,梵天修行,無學修行,有學修行,如來修行,凡有學者,未得當得,未證當證,未得見前,當得見前, 凡無學者,已得見前,當得增長,有學者當得見法安樂而住。」乃至道品集經中說。(T24, p32c

 

此處《藥事》引用入出息相應,並指出這是屬於《道品》的集經

第二,於【4】諷誦(伽他)中,擴大編入與八眾相應的偈頌,成為《眾相應偈》(內含《見真諦》)。此亦由後來編集雜阿含的傳說來往前推知,《根本說一切有部毗奈耶雜事》說︰

 

若經與伽他相應者,此即名為相應阿笈摩。(T24, p407b

 

化地部的《五分律》又說︰

 

此是雜說,為比丘、比丘尼、優婆塞、優婆夷、天子、天女說,今集為一部,名雜阿含。(T22, p191a

 

四分律》也說︰

 

雜比丘、比丘尼、優婆塞、優婆私、諸天,雜帝釋,雜魔,雜梵王,集為雜阿含T22, p968b)

 

這三線索表示著,有的以伽他(諷誦)的形式來編輯,有的以比丘、比丘尼、優婆塞、優婆夷、諸天、帝釋、魔、梵等八眾相應的內容來編輯,這些同樣是指《眾相應偈》的編集,其形式是伽他(諷誦),而內容是八眾相應。所以,此期諷誦(伽他)的編輯,除了舊有的a諸上座所說偈》、《尸路偈》、《牟尼偈》、《眾義》、《波羅延那》外,還編輯了b《眾相應偈》(內含《見真諦》)。《大毗婆沙論》說:

 

伽他云何?謂諸經中,結句諷頌彼彼所說,即驎頌等,如伽他言:「習近親愛與怨憎,便生貪欲及瞋恚,故諸智者俱遠避,獨處經行如驎角。」T27, p660a)

 

此處《驎頌等,是中期編集的諷誦。《見真諦》是釋尊初期教化夜叉(富那婆藪鬼母)時相關之偈,此期編入b《眾相應偈》中。

第三,將散文型的大量契經,依性質另外分出3】記說、【6】本事、【7】本生、【8】方廣和【9】希法五種分教,說明如下。

3】記說:中期所編集的記說是釋尊問弟子答弟子問釋尊答,或弟子弟子等簡短問答的經典選輯;後來也包括四種問記,以及回答死後生處等(授記)。《大毗婆沙論》說:

 

記說云何?謂諸經中,諸弟子問如來記說,或如來問弟子記說,或弟子問弟子記說。化諸天等問記亦然,若諸經中四種問記,若記所證所生處等。(T27, p659c

 

6】本事:中期所編集的本事是增一式的如是語》,類同於玄奘所譯的《本事經》,不明顯說出傳法的地點、因緣等事,並於經末配上【2】應頌。《阿毘達磨順正理論》說:

 

言本事者,謂說自昔展轉傳來,不顯說人、談所、說事。T27, p660a)

 

7】本生:中期所編集的本生是佛陀過去生中的熊、鹿等諸本生事《大毗婆沙論》說:

 

本生云何?謂諸經中,宣說過去所經生事,如熊、鹿等諸本生經,如佛因提婆達多說五百本生事等。T27, p660a)

 

8】方廣是釋尊廣說種種甚深法義的經典,五三經梵網經=梵動經》幻網經五蘊經=象跡喻經》六處經=分別六處經》大因緣經=大緣方便經》。釋尊中期九分教的方廣,也包含弟子間探討甚深法義的「論議」。《大毗婆沙論》說:

 

方廣云何?謂諸經中,廣說種種甚深法義。如五三經梵網幻網五蘊六處大因緣等。T27, p660a)

 

《方廣經》當時又稱之為《大經》《根本說一切有部苾芻尼毘奈耶》說

若復大經》欲誦、正誦,謂小空》、大空經》、增五增三經》、《幻網經》影勝王迎佛經》、勝幡經》。(T23, p925c

此中所提到的《小空經》、《大空經》、《增五增三經=五三經》、影勝王迎佛經=頻毘娑羅王迎佛經=頻鞞娑邏王迎佛經》等,都是文廣義深的經典。

9】希法是讚歎佛、法、僧三寶等甚希有事的經典,例如,《自歡喜經》、《未曾有法經》、《侍者經》、《薄拘羅經》、《阿修羅經》、《地動經》、《郁伽長者經》等,《大毗婆沙論》說:

 

希法云何?謂諸經中,說三寶等甚希有事。有餘師說:諸弟子等讚歎世尊希有功德,如舍利子讚歎世尊無上功德、尊者慶喜讚歎世尊甚希有法。T27, p660a)

 

小結:由以上的引述,可以得知釋尊中期所流傳的教法內容有完整的九分教,即【1】契經:蘊輯、處輯、緣輯;道輯。【2】應頌:配在契經之末。【3】記說:如來記說、弟子記說。【4】諷誦:a諸上座所說偈》、《尸路偈》、《牟尼偈》、《眾義》、《波羅延那》;b《眾相應偈》(內含《見真諦》)。【5】自說:憂陀那》、法句偈》。【6】本事:增一式如是語=本事經》。7】本生:熊、鹿等諸本生。8】方廣:廣說種種甚深法義(空相應緣起),此期含論議。【9】希法:讚歎三寶等甚希有事。

 

五、釋尊後期的十二分教

 

釋尊在傳法的晚期(釋尊後二十五年,以阿難為侍者),將其教法的內容,歸納為十二分教,此由阿難弟子與目揵連弟子之共諍多聞,即可看出《雜阿含經》記載著:

 

摩訶迦葉白佛言:「世尊!我見有兩比丘,一名槃稠,是阿難弟子;二名阿浮毘,是摩訶目揵連弟子。彼二人共諍多聞,各言:汝來!當共論議。誰所知多?誰所知勝?」…佛告二比丘:「汝等持我所說《修多羅》、《祇夜》、《受記》、《伽陀》、《優陀那》、《尼陀那》、《阿波陀那》、《伊帝目多伽》、《闍多伽》、《毘富羅》、《阿浮多達摩》、《優波提舍》等法,而共諍論,各言:汝來!試共論議,誰多、誰勝耶?」(T2, p300b)

此處列出完整的十二分教:【1】契經(修多羅)【2】應頌(祇夜)【3】記說(和伽羅那)【4】諷誦(伽他)【5】自說(憂陀那)【A】因緣(尼陀那)【B】譬喻(阿波陀那)【6】本事(如是語、伊帝日多伽)【7】本生(闍陀加)【8】方廣(毗佛略)【9】希法(阿浮陀達磨)【C】論議(優波提舍)。北譯的《雜阿含經》和《中阿含經》屬說有部所傳,其傳承是1.大迦葉、阿難2.缺名3.缺名4.缺名5.末闡提及商那和修。於《雜阿含經》和《中阿含經》中,阿難所憶持的分教是「十二分教」。此十二分教比九分教多出:【A】因緣、【B】譬喻、【C】論議,今探討如下。

 

A】因緣是編輯諸經以及制立學處的因緣,將事件的來龍去脈交待清楚,《大毗婆沙論》說:

 

因緣云何?謂諸經中,遇諸因緣而有所說。如義品等種種因緣。如毘奈耶作如是說:由善財子等最初犯罪,是故世尊集苾芻僧,制立學處。T27, p660a)

 

B】譬喻(阿波陀那)是釋尊所說的長篇譬喻,如大譬喻=大本經》、《長譬喻=長壽王本起經》以及「億耳阿波陀那」、「二十億阿波陀那」(後期編到律中),《大毗婆沙論》說:

 

譬喻云何?謂諸經中,所說種種眾多譬喻。如長譬喻大譬喻等,如大涅槃、持律者說。T27, p660a)

 

C】論議是釋尊決判默說(指黑說,T24, p390a)和大說的經典,以及弟子間探討甚深法義經典,例如,《法樂比丘尼經》、《大拘絺羅經》等,《大毗婆沙論》說:

 

論議云何?謂諸經中,決判默說、大說等教。又如佛一時略說經已,便入靜室宴默多時,諸大聲聞共集一處,各以種種異文句義,解釋佛說。(T27, p660a

又如,《溫泉林天經》、《釋中禪室尊經》、《阿難說經》等三經是釋尊大弟子對《賢善偈》(跋地羅帝偈)的廣分別。

至於釋尊後期十二分教中的【6】本事,是除了舊有的增一式如是語=本事經》外,另外將過去大王和過去諸佛這些前際所見聞的「長篇本事,也歸入「本事」,例如,善見王事、大天轉輪事,以及與毘缽尸佛相關的《大本》,《大毗婆沙論》說:

 

本事云何?謂諸經中宣說前際所見聞事,如說過去有大王都,名有香茅,王名善見。過去有佛,名毘缽尸,為諸弟子說如是法。過去有佛,名為式企、毘濕縛浮、羯洛迦孫、馱羯諾迦牟尼、迦葉波,為諸弟子說如是法。如是等。(T27, p660a

 

小結:由以上的引述,可以得知釋尊後期所流傳的教法內容分成十二分教,即【1】契經:蘊輯、處輯、緣輯,以及道輯。【2】應頌:配在契經之末。【3】記說:如來記說、弟子記說。【4】諷誦:a諸上座所說偈》、《尸路偈》、《牟尼偈》、《眾義》、《波羅延那》、《比丘尼所說偈》,b《眾相應偈》(內含《見真諦》)。【5】自說:憂陀那》、法句偈》。【A】因緣:諸經和制立學處的因緣。【B】譬喻:經和律中的長篇譬喻。【6】本事:a增一式如是語=本事經》,b長篇本事。【7】本生:熊、鹿等本生。8】方廣:廣說甚深法義(空相應緣起)。【9】希法:讚歎三寶等甚希有事。C】論議:弟子間探討甚深法義但是釋尊所傳的甚多經典,有的內容在因緣、譬喻、本事、本生之中有所涵蓋,如何歸類便有困難,所以在王舍城結集時,便以四阿含來做新的歸類

 

六、第一結集時期的阿含經

 

佛滅當年,由大迦葉主持王舍城結集(第一結集),由阿難結集經藏,由優波離結集藏,將原有的九分教或十二分教重新編集依據瑜伽師地論˙攝事分》的傳說,王舍城第一結集的內容是四阿含(四阿笈摩):

 

事契經者,謂四阿笈摩:一者、雜阿笈摩,二者、中阿笈摩,三者、長阿笈摩,四者、增一阿笈摩。雜阿笈摩者,謂於是中,世尊觀待彼彼所化,宣說如來及諸弟子所說相應;蘊、界、處相應;緣起、食、諦相應;念住、正斷、神足、根、力、覺支、道支、入出息念、學、證淨等相應;又依八眾,說眾相應。後結集者,為令聖教久住,結嗢柁南頌,隨其所應,次第安布。【註:此段藏文是:雜阿笈摩者,謂世尊觀待彼彼所化而宣說,後結集者,為令聖教久住,結嗢柁南頌,隨其所應,次第安布,配於教說,於是中:蘊、處及緣起相應,如是食、諦、界及受相應,諸聲聞及如來所說相應,念住、正斷、神足、根、力、覺支、道支、入出息念、學、證淨等相應,及依八眾之眾相應。】當知如是一切相應,略由三相。何等為三?一是能說,二是所說,三是所為說。若如來、若如來弟子,是「能說」,如弟子所說、佛所說分。若所了知、若能了知,是「所說」,如五取蘊、六處、因緣相應分,及道品分。若諸苾芻、天魔等眾,是「所為說」,如結集品【藏文是:正說品】。如是一切,粗略標舉能說、所說及所為說,即彼一切事相應教,間廁鳩集,是故說名「雜阿笈摩」。即彼相應教,復以餘相處中而說,是故說名「中阿笈摩」。即彼相應教,更以餘相廣長而說,是故說名「長阿笈摩」。即彼相應教,更以一、二、三等漸增分數道理而說,是故說名「增一阿笈摩」。如是四種,師弟展轉傳來于今,由此道理,是故說名「阿笈摩」,是名「事契經」。(T30, p772c)

 

此中指出,《雜阿含經》的編輯依次是:(1)蘊相應、(2)處相應、(3)緣起、食、諦、界及受相應、(a)諸聲聞弟子所說相應及(b)如來所說相應、(4)念住、正斷、神足、根、力、覺支、道支、入出息念、學、證淨等相應及(c)依八眾之眾相應。這些相應的組成,便是(1)蘊誦、(2)處誦、(3)緣誦、(a)弟子所說誦、(b)如來所說誦、(4)道誦、(c)八眾誦,這便是雜阿含經》首次結集時經文的次第與內容。此中,(1)(2)(3)(4)是「所說」;(a)(b)是「能說」;(c)是「所為說」。阿含經經文雖有長短的不同,但內容相同,中阿含經》和《長阿含經》只是依據經文長度的中長,分別集出而已。增一阿含經》只是依法數的上增編集而成。瑜伽師地論又說:

 

諸佛語言,九事所攝。何九事?一有情事、二受用事、三生起事、四安住事、五染淨事、六差別事、七說者事、八所說事、九眾會事。有情事者,謂五取蘊。受用事者,謂十二處。生起事者,謂十二分緣起及緣生。安住事者,謂四食。染淨事者,謂四聖諦。差別事者,謂無量界。說者事者,謂佛及彼弟子。所說事者,謂四念住等菩提分法。眾會事者,所謂八眾:一、剎帝利眾;二、婆羅門眾;三、長者眾;四、沙門眾;大天王眾;六、三十三天眾;七、焰摩天眾;八、梵天眾。T30, p294a)

 

此中指出:釋尊四十多年所說的教導不外是:(1)五取蘊、(2)十二處、(3)十二分緣起及緣生、四食、四聖諦、無量界;(a、b)佛及佛弟子;(4)四念住等菩提分法;(c)八眾。這些說法與上相同。至於前述的十二分教,如何重新編成這四阿含經》呢?其編整過程如下

 

1】契經中的蘊輯、處輯、緣輯,編成雜阿含經中的〈蘊誦〉、〈處誦〉、〈緣誦〉。契經中的道輯,編成雜阿含經中的〈道誦〉。

2】應頌則分配在相關的《阿含經》經末。

3】記說中的弟子記說、如來記說,分別編成雜阿含經中的〈弟子所說誦〉、〈如來所說誦〉。四種問記則編入中阿含經》和《長阿含經

4】諷誦中的a諸上座所說偈》、《尸路偈》、《牟尼偈》、《眾義》、《波羅延那》、《比丘尼所說偈》,則大都未編入四阿含(已通行在印度)。諷誦中的b《眾相應偈》(內含《見真諦》),編成雜阿含經中的〈八眾誦〉。

5】自說中的憂陀那》、法句偈》,未編入四阿含(已通行在印度)

A】因緣,分別編在《廣律》、《阿含經》相關之處。

B】譬喻(阿波陀那),分別編在中阿含經》、《長阿含經》和《廣律》中。例如,《長壽王本起經》編入《中阿含經》中。「億耳阿波陀那」、「二十億阿波陀那」編入《廣律》中。

6】本事中的a增一式如是語=本事經,未編入四阿含(已通行在印度)b長篇本事,分別編在中阿含經》和《長阿含經》中。例如,與善見王相關的善見王,與頂生王相關的四洲經》、《牛糞喻經》,與難提波羅陶師相關的鞞娑陵耆經》,都編入《中阿含經》中。《典尊經則編入《長阿含經》中。兼具譬喻、本事性質的《大本經》和《遊行經》,編入《長阿含經》中。

7】本生,分別配在《廣律》內

8】方廣,分別編在中阿含經》和《長阿含經》中例如,《梵網經=梵動經》、《大因緣經=大緣方便經》編於《長阿含經》。《五蘊經=象跡喻經》、《六處經=分別六處經》、《小空經》、《大空經》、《影勝王迎佛經=頻鞞娑邏王迎佛經》編於《阿含經》。

9】希法,分別編在中阿含經》和《長阿含經》中例如,《自歡喜經》編於《長阿含經》。《未曾有法經》、《侍者經》、《薄拘羅經》、《阿修羅經》、《地動經》、《瞻波經》、《郁伽長者經》、《手長者經》編於《中阿含經》。

C】論議,分別編在中阿含經》和《長阿含經》中例如,《法樂比丘尼經》、《大拘絺羅經》、《溫泉林天經》、《釋中禪室尊經》、《阿難說經》等編於《中阿含經》。

 

小結:由於十二分教中的【6】本事、【7】本生、【A】因緣和【B】譬喻的區分不易,所以在王舍城的第一結集時就不採用這種分法,而是先將核心的契經依不同的「相應」編集完《雜阿含經》後,將經文長度屬中的編集成《中阿含經》,經文長度屬長的編集成《長阿含經》,最後將經典依法數的增加編集成《增一阿含經》,如此編集完成《四阿含經》,將經文與律相關的(如,本生)編至《廣律

此中,《雜阿含經》的編集是:先將【1】契經中的蘊輯、處輯、緣輯,編成雜阿含經中的〈蘊誦〉、〈處誦〉、〈緣誦〉。次將【3】記說中的弟子記說、如來記說,分別編成雜阿含經中的〈弟子所說誦〉、〈如來所說誦〉。而後將契經中的道輯,編成雜阿含經中的〈道誦〉。最後將【4】諷誦中的b《眾相應偈》(內含《見真諦》),編成雜阿含經中的〈八眾誦〉。

至於舊有流通印度各地的:【4】諷誦中的a《諸上座頌=諸上座所說偈》、《世羅尼頌=尸路偈》、《牟尼之頌=牟尼偈》、《眾義》、《波羅延那》、《比丘尼所說偈》,【5】憂陀那、《法句偈以及【6】本事中的a增一式如是語=本事經》等則不集入,仍繼續在各地傳誦著,這些舊有的偈頌在毗舍離城的第二結集時,才再收入成為《小部》或《雜藏》

 

七、第二結集後的雜藏

 

佛滅百年時的第二結集,先結集藏,後結集經藏。結集經藏時,一方面將四阿含略加調整,例如,將雜阿含經中具有偈頌性質的〈八眾誦〉,移到〈緣誦〉、〈蘊誦〉、〈處誦〉之前,這是類同於釋尊初期「先偈、後經」的格式。另一方面,將第一結集未編入的諷誦、自說、本事編集成雜藏》,稱之為《小部》,如此共成五部或五阿含。此次所集的雜藏=小部》之內容含有:

 

4】諷誦中的a尸路偈》、《牟尼偈》、《眾義》、《波羅延那》,編成小部•經集》。《諸上座所說偈,編成小部•諸上座所說偈》。《比丘尼所說偈》,編成小部•比丘尼所說偈》。

5】自說中的憂陀那,編成小部•憂陀那》。自說中的《法句偈》,編成小部•法句經》。

6】本事中的增一式如是語=本事經,編成小部•如是語》。

 

到了阿育王第三結集時期(約佛滅二三四年),將小部》更增補成十四分,《善見律序品說:

 

1法句、2喻(譬喻)、3嫗陀那(憂陀那)、4伊諦佛多伽(如是語)、5尼波多(經集)、6毘摩那(天宮事)、7卑多(餓鬼事)、8涕羅(諸上座所說偈)、9涕利伽陀(比丘尼所說偈)、10本生、11尼涕婆(義釋)、12波致參毘陀(無礙解道)、13佛種性經,14若用藏者(行藏),破作十四分,悉入屈陀迦(小部)。(T24, p676a)

 

所以,小部》有1法句經》、2《譬喻》、3憂陀那4如是語5經集(內含尸路偈》、《牟尼偈》、《眾義》、《波羅延那》等6《天宮事7《餓鬼事8諸上座所說偈9《比丘尼所說偈》、10《本生11《義釋12《無礙解道13《佛種性經14《行藏十四分,今日南傳的小部法句經》之前,增加一小誦經》,故成十五分。

為何各部派所傳的阿含,沒有二阿含、三阿含的傳說,而只有四或五阿含的傳說?這就表示第一王舍城結集時,就已集出四阿含,所以傳到印度各地都知道是四阿含。在一百年後的第二結集,另外集出雜藏(小部)而有五部或五阿含之說,但未參與此次結集者(如說有部)則一直保持四阿含之說。

第二結集以後,聲聞行者傳授教法便依循「四阿含」或加入小部,而不在意「分教」的舊有內容,這也導致後期各派對各項分教的解釋有了出入。

印度到了大乘佛教流行的時期,對十二分教的意涵有了修改,主要是強化菩薩行,《瑜伽師地論》說:

 

云何本生?謂於是中,宣說世尊在過去世彼彼方分,若死、若生,行菩薩行,行難行行,是名本生。

云何方廣?謂於是中,廣說一切諸菩薩道,為令修證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十力、無畏、無障智等一切功德,是名方廣。(T30, p418c)

 

於十二分教中,除方廣分,餘名聲聞相應契經。即方廣分,名大乘相應契經。(T30, p773a)

 

《大智度論》說︰

 

廣經者,名摩訶衍,所謂《般若波羅蜜經》、《六波羅蜜經》、《華手經》、《法華經》、《佛本起因緣經》、《雲經》、《法雲經》、《大雲經》,如是等無量阿僧祇諸經。(T25, p308a)

 

後期的《順正理論》也說:

 

言本生者,謂說菩薩本所行行。(T29, p595a)

 

以上這些是後期對方廣(廣經)和本生的看法,其意涵明顯強調「行菩薩行」。

 

小結:最初九分教與十二分教中的《方廣經》,是《梵網經》、《幻網經》、《五蘊經》、《分別六處經》、《大因緣經》、《小空經》、大空經》、五三經》、影勝王迎佛經》深空相應緣起」之大經,到了大乘佛教的時期就完全以《般若波羅蜜經》、《六波羅蜜經》、《華手經》、《法華經》等乘經取代了

 

八、結語

 

今將釋尊的教法,歸結如下︰

1.釋尊四十餘年的教化,因材施教,其教法之內容,初期有自說、諷誦、契經、應頌的流傳,中期歸結為九分教,晚期則歸結為十二分教。

2.第一結集時,將九分教或十二分教編集入四阿含和廣律內,先編集出雜阿含經》,而後將長篇的本事、方廣、希法、論議編入《中阿含經》、《長阿含經》,本生則大多編入《律藏》。此中《雜阿含經》的編集是:先將【1】契經中的蘊輯、處輯、緣輯,編成雜阿含經中的〈蘊誦〉、〈處誦〉、〈緣誦〉。次將【3】記說中的弟子記說、如來記說,分別編成雜阿含經中的〈弟子所說誦〉、〈如來所說誦〉。而後將契經中的道輯,編成雜阿含經中的〈道誦〉。最後將【4】諷誦中的b《眾相應偈》,編成雜阿含經中的〈八眾誦〉。

3.第二結集時,將第一結集未編入的諷誦、自說、本事另外集成雜藏=小部》,如此共成五部或五阿含

4.九分教或十二分教中的「方廣」,最初是指深空相應緣起」之大經,到了大乘佛教時期就專指大乘經了。

(增補自《從九分教到阿含經的集成略探,2004,2,法光雜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