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句經》及其譬喻的演變略探
林崇安
中央大學太空科學研究所教授
內觀教育基金會
2004年
一、前言
二、《法句經》的形成
三、佛滅後的集成
四、《法句經》的南傳演變
五、《法句經》的北傳演變
六、譬喻/因緣的演變
七、結語
一、前言
《法句經》是釋尊時期在印度各地流傳的佛陀偈頌,對印度大眾的教化起了很大的作用,支謙(西元225年頃)說:「其在天竺始進業者,不學《法句》,謂之越敘。此乃始進者之洪漸,深入者之奧藏也。可以啟曚、辯惑,誘人自立,學之功微,而所苞者廣。」今日斯里蘭卡(錫蘭)也要求出家眾在受比丘戒前能夠背誦《法句經》。為了使大眾能正確地瞭解佛法,《法句經》便是一個重要的入門。釋尊時期的教導歸入十二分教:1契經(修多羅),2應頌,3記說,4諷誦(伽他),5自說(憂陀那),6因緣,7譬喻,8本事,9本生,10方廣,11希法,12論議。《法句經》便是屬於此中的「自說」(憂陀那)。佛滅六百年以後,為了將《法句經》偈頌的來龍去脈交待清楚,便將因緣、譬喻、本生、本事等相關資料編集進來,而有北傳的《法句譬喻經》、《出曜經》和南傳的《法句註》。今依據相關的經論,鉤勒出釋尊時期《法句經》的形成,以及在佛滅後法句譬喻/因緣的演變情形。
二、《法句經》的形成
釋尊成佛後,先對五比丘傳《轉法輪經》,而後度化了六十賢部等人。這些證得阿羅漢聖位的弟子們也往印度各地弘法,為了便於傳法,便開始編集佛陀的教法,將佛陀所教導的經典傳誦出去。最初所傳誦的第一類經典是偈頌型的自說和諷誦。另一類經典是散文型的契經,有時在契經的結尾配上應頌。《根本說一切有部毘奈耶藥事》記載著,輸波勒迦城的商主圓滿(富樓那)與商人共入大海時,商人們常誦佛陀所說的偈、經:
彼諸商人,晝夜常誦《嗢拖南頌》、《諸上座頌》、《世羅尼頌》、《牟尼之頌》、《眾義》、《經》等,以妙音聲,清朗而誦。圓滿聞已,而問言曰:汝等善能歌詠。諸商答曰:商主!此非歌詠。圓滿問曰:是何言辭?商人報曰:是佛所說。(T24, p11b)
此處商人們日夜所常誦的《嗢拖南頌=憂陀那》就是偈頌型的「自說」。《諸上座頌》、《世羅尼頌》、《牟尼之頌》、《眾義》則是偈頌型的「諷誦」。《別譯雜阿含經》也記載著:
爾時,尊者阿那律從佛遊行,至彼摩竭提國鬼子母宮。時阿那律中夜早起,正身端坐,誦《法句偈》及《波羅延》、《大德之偈》,又復高聲誦習其義及《修多羅》等。(T2, p480c)
此處指出,釋尊十大弟子之一的阿那律尊者,一早起來就誦《法句偈》等,《法句偈》是屬於偈頌型的「自說」,所誦的《波羅延》、《大德之偈=諸上座頌》是屬於偈頌型的「諷誦」。由上可知,釋尊時期的佛弟子們,包括在家的商人以及出家眾,早上以誦《自說=嗢拖南=憂陀那》等作功課,且以《法句偈》為先。所謂「自說」(憂陀那)是釋尊生活中感興的偈頌;法句偈是釋尊傳法時即興的偈頌,歸屬「自說」這一分教。《大毗婆沙論》說:
自說云何?謂諸經中,因憂喜事世尊自說。因喜事者,如佛一時見野象王,便自頌曰:「象王居曠野,放暢心無憂,智士處閑林,逍遙志恬寂。」因憂事者,如佛一時見老夫妻,便自頌曰:「少不修梵行,喪失聖財寶,今如二老鶴,共守一枯池。」(T27, p660a)
這些「自說」很早就已傳出,《雜阿含經》記載著釋尊說《優陀那偈》之事:
一時,佛住毘舍離耆婆拘摩羅藥師菴羅園。爾時,世尊說一切《優陀那偈》已,告尊者阿難:眼無常、苦、變易、異分法。(T2,p52b)
釋尊時期所編集的《法句偈》,在釋尊入滅時之內容為何?由今日南北傳所保存的《法句偈》之原始共通部分,可以推知其內容從〈雙要品〉到〈婆羅門品〉,共計二十六品,在釋尊晚期已傳誦於印度各地(其情形猶如漢地唐詩三百首之普受社會大眾歡迎),《法句經=法句偈》中一些有名的偈頌,例如,〈雙要品〉的「心為法本偈」:
心為法本,心尊心使,中心念惡,即言即行,
罪苦自追,車轢于轍。
心為法本,心尊心使,中心念善,即言即行,
福樂自追,如影隨形。(T4, p562a)
〈述佛品〉的「諸惡莫作偈」:
諸惡莫作,諸善奉行,自淨其意,是諸佛教。(T4, p567b)
小結:《法句偈》26品本=初期集本【A】,是釋尊在世時即開始編集,在釋尊入滅時已初步成型。
三、佛滅後的集成
佛滅當年的第一結集,先結集經藏,後結集律藏。結集經藏時,會中五百阿羅漢致力於編集四阿含,對於小品的《法句偈》、《大德之偈=諸上座頌》等,則不歸入此次的會內結集,因為這些偈頌早已傳誦印度各地,眾所周知。此時印度各地所傳誦的《法句偈》26品,約有四百多偈。
佛滅百年時的第二結集,先結集律藏,後結集經藏。結集經藏時,一方面將四阿含略加調整,一方面將第一結集未編入的自說、諷誦、本事等短篇的偈、經,編成《雜藏》,稱之為《小部》,如此共成五部或五阿含。此次所集的《雜藏=小部》的內容含有:
(1)將諷誦中的《尸路偈》、《牟尼偈》、《眾義品》、《波羅延那》,編成《小部•經集》。將諷誦中的《諸上座所說偈》,編入《小部•諸上座所說偈》;將《比丘尼所說偈》,編入《小部•比丘尼所說偈》。
(2)將自說中的《憂陀那》,編入《小部•憂陀那》。將自說中的《法句偈》,編入《小部•法句經》。
(3)將本事中的《增一式如是語=本事經》,編成《小部•如是語》。
所以,《法句偈》是在第二結集時,才正式納入會內結集。第二結集後,參與者下傳後,形成上座系。未參與第二結集者(說有系、大眾系、犢子系)則大致維持原狀。到了阿育王第三結集時期(約佛滅二三四年),上座系將《小部》更增補成十四分:1《法句經》、2《譬喻》、3《憂陀那》、4《如是語》、5《經集》(內含《尸路偈》、《牟尼偈》、《眾義品》、《波羅延那》等)、6《天宮事》、7《餓鬼事》、8《諸上座所說偈》、9《比丘尼所說偈》、10《本生》、11《義釋》、12《無礙解道》、13《佛種性經》,14《行藏》。今日南傳的《小部》,在《法句經》之前,增加一《小誦經》,故成十五分。此處的《法句經》是26品本=初期集本【A】,這26品是:
A1雙要品、A2放逸品、A3心意品、A4華香品、A5愚闇品、A6明哲品、A7羅漢品、A8述千品、A9惡行品、A10刀仗品、A11老耄品、A12愛身品、A13世俗品、A14述佛品、A15安寧品、A16好喜品、A17忿怒品、A18塵垢品、A19奉持品、A20道行品、A21廣衍品、A22地獄品、A23象品、A24愛欲品、A25沙門品、A26梵志品。
小結:第三結集(西元前251年頃)時,在印度的《法句偈》,內容仍未變,從〈雙要品〉到〈婆羅門品〉,維持《法句偈》26品本=初期集本【A】。
佛滅後《法句經》一直在印度本土傳誦著,到了西元50年頃,說有系的法救尊者,在印度北部另外編集出新的《法句經》,從〈無常品〉到〈梵志品〉,共計三十三品。《大毘婆沙論》說:
佛去世後,大德法救展轉隨聞,隨順纂集,制立品名:謂集無常頌立為〈無常品〉,乃至梵志頌立為〈梵志品〉。(T27,p1b)
法救所編集的是《法句偈》33品本=中期集本【B】,但是法救所編集的偈頌已擴及「諷誦」,而不只是早期所說的感興型的「自說」。中期集本【B】的33品是:
B1有為品、B2愛欲品、B3貪品(A24愛欲品)、B4放逸品(A2放逸品)、B5愛樂品(A16好喜品)、B6持戒品、B7善行品、B8語言品、B9業品、B10正信品、B11沙門品(A22地獄品)、B12正道品(A20道行品)、B13利養品、B14怨家品、B15憶念品、B16清淨品、B17水喻品、B18華喻品(A4華香品)、B19馬喻品(A23象品)、B20瞋恚品(A17忿怒品)、B21如來品、B22多聞品、B23己身品(A12愛身品)、B24廣說品(A8述千品)、B25善友品、B26圓寂品、B27觀察品(A14述佛品)、B28罪障品(A9惡行品、A10刀仗品)、B29相應品(A1雙要品、A7羅漢品)、B30樂品(A15安寧品)、B31護心品(A3心意品)、B32苾芻品(A19奉持品、A25沙門品)、B33梵志品(A26梵志品)。
將初期集本【A】與中期集本【B】比對各偈的內容後,在這33品本內,許多品與初期26品本相關,例如,B3貪品(A24愛欲品),表示B3貪品與A24愛欲品相關。今已示出明顯相關的有A1-4、A7-10、A12、A14-17、A19-20、A22-26等,而舊有的A5愚闇品、A6明哲品、A11老耄品、A13世俗品、A18塵垢品、A21廣衍品等則拆散到其他諸品內。在這33品本內,另外由法救編入新偈的是B1、B6、B8、B10、B15、B26等品,此中B8的新偈主要是摘自《經集》。
小結:西元50年頃,在印度的《法句經》有26品本=初期集本【A】;又有法救所編集的《法句偈》33品本=中期集本【B】。
西元200年頃,在印度另外出現混合型的《法句經》,從〈無常品〉到〈梵志品〉,共計三十九品。但仍標示為法救所編,此《法句偈》39品本=後期集本【C】,主要是將初期集本26品【A】,補入其他13品而成,其偈頌也擴及「諷誦」。後期集本【C】的39品是:
C1無常品(B1)、C2教學品、C3多聞品、C4篤信品(B10)、C5戒慎品(B6)、C6惟念品(B15)、C7慈仁品、C8言語品(B8)、C9雙要品(A1)、C10放逸品(A2)、C11心意品(A3)、C12華香品(A4)、C13愚闇品(A5)、C14明哲品(A6)、C15羅漢品(A7)、C16述千品(A8)、C17惡行品(A9)、C18刀仗品(A10)、C19老耄品(A11)、C20愛身品(A12)、C21世俗品(A13)、C22述佛品(A14)、C23安寧品(A15)、C24好喜品(A16)、C25忿怒品(A17)、C26塵垢品(A18)、C27奉持品(A19)、C28道行品(A20)、C29廣衍品(A21)、C30地獄品(A22)、C31象品(A23)、C32愛欲品(A24)、C33利養品(B13)、C34沙門品(A25)、C35梵志品(A26)、C36泥洹品(B26)、C37生死品、C38道利品、C39吉祥品。
此處,C1無常品(B1),表示C1無常品與中期集本的B1(有為品)相關,餘仿此。此39品中,與初期集本【A】直接相關的是C9-32、C34-35等二十六品;與中期集本【B】相關的是C1、C4-6、C8、C33、C36等七品;另外增編的是屬於諷誦的C2、C3、C7、C37-39等六品,此中C39的新偈主要是摘自《經集》。總之,《法句經》後期39品本【C】,是屬於混合型,由三部分組成。
小結:西元200年頃,在印度北部的《法句經》,有26品本=初期集本【A】;有法救所編集的《法句偈》33品本=中期集本【B】。又有標示為法救所編的《法句偈》39品本=後期集本【C】。
四、《法句經》的南傳演變
阿育王第三結集後,於西元前250年由摩哂陀等人將五部或五阿含往南傳到錫蘭等國,因而歸屬在《小部》中的《法句偈》也就傳到這些國家了。西元前80年頃,於錫蘭將佛經記錄成文字。現存南傳《法句經》,是上座銅牒部巴利文的傳本,從〈雙要品〉到〈婆羅門品〉,共計二十六品,四百二十三頌,編於南傳大藏經《小部》之第二單元。
到了西元430年頃,覺音論師到錫蘭著出《法句註》26品,註中共有305篇法句偈頌的譬喻/因緣。
小結:西元430年頃,南傳的《法句經》有26品本=初期集本【A】;及26品本的譬喻/因緣=《法句註》。
五、《法句經》的北傳演變
(1)西元224年頃,支謙先得維祇難帶來的五百偈初本(T4, p566c),共26品498偈,為《法句經》初期集本【A】。於225年頃,維祇難、竺將炎等人譯出此初本。
(2)後來,竺將炎又帶來13品,補成39品
752偈(偈數算法不同,或算作757偈、758偈、759偈),此即《法句偈》39品本=後期集本【C】。於225年頃,維祇難、竺將炎等人譯出,從〈無常品〉到〈吉祥品〉共計三十九品,為《法句經》混合本。
(3)於290-306年,法炬、法立共同譯出《法句譬喻經=法句本末經=法喻經》,從〈無常品〉到〈吉祥品〉,共計三十九品,為《法句經》混合本,有法句偈頌之譬喻/因緣75篇。
(4)於383年,竺佛念譯出法救編的《出曜經=法句錄》,內含約825-862偈,從〈無常品〉到〈梵志品〉,共計三十三品,此即《法句偈》33品本=中期集本【B】。並有法句偈頌之譬喻/因緣,以及對偈頌略作註釋。
(5)於990-1000年,天息災譯出法救編的《法集要頌=諸佛法頌偈》,約928偈,從〈有為品〉到〈梵志品〉共計三十三品,此即《法句偈》33品本=中期集本【B】。
小結:西元383年,在漢地已有:
【A】《法句經》26品本=初期集本;及其譬喻/因緣:含在《法句譬喻經》內。
【B】《法句偈》33品本=《法句經》中期集本,是法救所編集;及其譬喻/因緣=《出曜經》。
【C】《法句偈》39品本=《法句經》後期集本,但仍標示為法救所編集;及其譬喻/因緣=《法句譬喻經》。
至於北傳到藏地的《法句經》:西元750年頃,譯出《法句偈》33品本=中期集本【B】,是法救所編集,以及譯出《法句偈》的譬喻/因緣=法句釋(般若鎧著)。
六、譬喻/因緣的演變
佛滅四五百年以後,對於十二分教中的「應頌」、「諷誦」和「自說」間的差異不再明確,對於「譬喻」、「因緣」、「本事」和「本生」間的區分也變得模糊,依《大毗婆沙論》(T27,p660a)的解說:「因緣」是諸經以及制立學處的因緣。譬喻(阿波陀那)是釋尊所說的長篇譬喻,如《長壽王本起經》。本生是指佛陀過去生中的熊、鹿等諸本生,和與提婆達多相關的《本生事》等。「本事」則是有關過去的大王、諸佛這些前際所見聞之事。由於「譬喻」、「因緣」、「本事」和「本生」間的區分變得模糊,所以,佛滅四五百年以後,對《法句經=法句偈》的譬喻/因緣的看法就不一致,加上編選者的取捨有所不同,因而呈現不小的差異性。今以〈雙要品〉的「心為法本」的兩個偈頌為例來作說明,共有四種說法:
(1)北傳《法句譬喻經》39品本的說法(290-306年譯):
一時三月,佛告阿難:「敕諸比丘,明日彼王請,皆當作變化,令彼國王人民歡喜。」各作神足往到彼國,皆次就座,如法儼然,下食畢訖,澡手為王說法。
王曰:「吾本微人,素無快德,何緣獲斯?」
佛告王曰:昔彼(波斯匿)大王,飯佛於四衢道,王心念言:「佛如國王,弟子猶臣下。」王種斯核,今自獲果。後一人云:「佛者若牛,弟子猶車。」彼人自種車轢之核,今在太山地獄為火車所轢,自獲其果,然非王勇健所能致矣。為善福隨,為惡禍追,此為自作,非天龍鬼神所不能與此,於是世尊即說偈言:
(a)心為法本,心尊心使,中心念惡,即言即行,
罪苦自追,車轢於轍。
(b)心為法本,心尊心使,中心念善,即言即行,
福樂自追,如影隨形。
(2)北傳《出曜經》33品本的說法(383年譯):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自今以後,先說勸食偈,然後乃食。舍衛城里有二乞兒,至眾僧中乞食,正值聖眾未說勸食之偈,其中有一乞兒,嫉妒心盛,便發惡心:「設我後得自在為國王者,當以車輪,轢斷爾許道人頭。」說偈之後,乞兒乞食得貲無央數,出在路側,飽滿睡眠。數百群車,路由其中,轢斷其頭,死入地獄,受苦無量。
彼第二乞兒,內心自念:「設我後得富貴為王者,盡當供養爾許聖眾,使不渴乏。」時彼乞兒乞充本意,尋出臥在樹下睡眠,神識澹靜,無有亂想。爾時彼國喪失國主,更無復嗣繼王者種,…見一樹下有人眠睡,日光以轉,樹影不移,蔭覆人身,如蓋在上。使者見之即往觀視,人中奇異何復是過?此人正應紹繼王位。即喚使覺,扶輿輦載,前後圍繞,將詣王宮。人稱萬歲,國界清泰。爾時世尊觀此二義已,即說斯偈:
(a)心為法本,心尊心使,中心念惡,即言即行,
罪苦自追,車轢于轍。
(b)心為法本,心尊心使,中心念善,即言即行,
福慶自隨,如影隨形。
(3)北傳《增壹阿含經》的說法(384-397年譯)(T2, p827b):
佛告(波斯匿)王曰:「意根最為重,餘二者輕。」爾時,世尊便說斯偈:
(a)心為法本,心尊心使,心之念惡,卽行卽施,
(b)心為法本,心尊心使,中心念善,卽行卽為,
受其善報,如影隨形。
(4)南傳《法句註》26品本的說法(覺音430年頃著):
釋尊對一位瞎眼的上座踩死昆蟲之事件,指出由於是無心之過,所以不算犯戒。並解釋其瞎眼的果報,是由於其前世為醫時,刻意使一女人瞎眼的緣故,所以釋尊說偈:
(a)諸法意先導,意主意造作。若以染污意,或語或行業,
是則苦隨彼,如輪隨獸足。
有一位婆羅門臨終時,看到釋尊,他對佛生起敬信心而死,結果投生為忉利天人,所以釋尊對這一事件說偈:
(b)諸法意先導,意主意造作。若以清淨意,或語或行業,
是則樂隨彼,如影不離形。
由上面所舉出的「心為法本」二頌的譬喻/因緣,可以看出四種說法有顯著的不同:(1)《出曜經》和(2)《法句譬喻經》是從起因略有不同的一個事件中,依二人的不同心態與遭遇來解說二頌。(3)北傳《增壹阿含經》是從一個事件,直接作為開示後的結頌,(4)南傳《法句註》是以二個無關的事件中,依二人的不同遭遇來解說二頌,且於第一人提及前世的本事。從這一個例子,即可看出《法句經》的譬喻/因緣,是後人由經律中採取相關的資料編配而成,由於編輯者的取捨不同,所以呈現出不小的差異。
七、結語
由上所述,可以看出《法句經》的流傳和演變的情形,今依年代先後歸結出傳到印土以外的《法句經》及其譬喻/因緣,作為本文的總結:
(1)南傳《法句經》26品本:共423偈,西元前250年傳到錫蘭,有幾種漢譯本。
(2)北傳《法句經》26品本:共490偈,是西元225年頃,維祇難、竺將炎等人所譯初本。
(3)北傳《法句經》39品本:共758偈,是西元225年頃,維祇難、竺將炎等人所譯的混合本。
(4)北傳《法句譬喻經》39品本:是西元290-306年法炬、法立共同譯出的混合本,內含法句偈的「75篇」譬喻/因緣。
(5)北傳《出曜經》33品本:偈為法救(西元50年頃)編,383年竺佛念譯出,有法句偈的譬喻/因緣,並對偈頌略作註釋。
(6)南傳《法句註》26品本:430年頃覺音所註釋,共有法句偈的
「305篇」譬喻/因緣。
(7)藏傳《法句經》33品本及《法句釋》33品本:750年頃譯成藏文,其註釋含有法句偈的譬喻/因緣。
(8)北傳《法集要頌》33品本:約928偈,法救所編,990-1000年天息災譯出。
(增自:《法句經》的形成及其演變略探,刊於《法光雜誌》174,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