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題講座    宗教與社會變遷

採訪組

中國佛教
第43卷第11期(1999.11)
頁48-49


 

頁48

        吳寧遠教授於講座中縷述各宗教隨社會變遷而演進的過程。他說,傳統宗教若不能及早因應時代潮流,將不免遭到淘汰的命運!吳教授並對國內宗教現況提出針砭之道 -- 他認為各宗教團體泰半投入慈善公益事業,這固然展現了宗教博愛世人的特質,但在強調多元化、資訊化的現代社會裡是不夠的。吳教授建議各宗教應具備世界觀、開放心胸含納眾異,如此方能立足二十一世紀。

        中山大學吳寧遠教授應中佛會之邀,於今年度全國寺院健全發展組織講習會以「宗教與社會變遷」為題發表專題演講。吳教授於演講開始即約略分別宗教、信仰兩者間的差異,進而就宗教起源、台灣社會變遷過程、現代人特徵及其苦悶進行論述,最後並歸結出做為一個現代宗教應具備哪些態度條件,為傳統賦予新義。吳教授的演講深入淺出、精彩生動,獲得聽眾熱烈回應。茲將講座內容摘述於下,和讀者分享。

        吳教授表示,宗教是一種制度、信仰則是人們內心的思惟活動,兩者不能混為一談,雖然彼此常維繫著若即若離的關係。宗教起源和人類歷史演進息息相關。並可大別為三項功能、階段:一、原始社會面對不可抗力的天災地變,亟需藉臣服一超越神祇來轉移內心恐懼;二、隨後,地方事務逐漸和宗教觀念結合在一起,此時宗教發揮了整合社會人心的功能;三、宗教在該階段提供了認知、解釋的功能,使得人們在遭逢順逆境、面對種種不可知的力量時,覓得安身立命的依據。

        然而,上述宗教功能卻也隨著社會型態變遷而有所更易,因此,我們也應了解今日社會形成的原由。吳教授表示,人類歷經了農業、工業、自動化

 

頁49

以及資訊四種革命,改變了人們的生活方式和思想觀念。農業社會以家族為中心,宗教上傾向祖先崇拜、所敬拜的神祇則有一元化、非理性化等特性。此時宗教最能發揮其整合的影響力。工業革命後,以機械代替人力,農村遂出現閒置人口。這時,許多人湧至城鎮找工作,都市於焉形成。

        吳教授表示,農業社會以家族為依歸;工業社會則著重於工作和能力,強調以個人為主體。由於不再依賴他人,人們的選擇空間相對增加,社會型態即日趨多元化。上述「個人化」、「多元化」的發展趨勢,使得現代人變得更「理性化」這意味著個人有足夠空間做決定,不像過去必須依賴家族、以家族的意見為意見。理性化表現在宗教信仰上即是人們不再照單全收,而只選擇適合自己的部份教義。因此,現代人的宗教信仰亦漸趨多元化,類似大雜燴。

        「個人化」、「多元化」、「理性化」是現代人特徵,這些特性也充份表現在信仰宗教的態度上。吳教授指出,自農業社會過渡到工業社會,諸如「專業化」、「分工化」、「多元化」、「資訊化」等訴求也逐日受到重視、強調。在美國,教會為使弘法更具效率,遂依成人、小孩、婦女……等對象的不同需求來訓練神職人員。這就是「分工化」表現在現代宗教的佳例。吳教授也指出了:國內的慈善樂捐有七0%是流向宗教團體,而各相關團體也無不以慈善救濟為主。然而,在強調多元化、資訊化的現代社會裡,單單獨重社會公益是不夠的。吳教授希望各宗教團體能更加拓展視野,仔細聆聽人們的真正需求為何,如此才能立足於未來世界。

        吳教授說,現代社會固然為我們的生活帶來不少便利,卻也呈現了若干屬於這時代才有的煩惱。這些苦悶包括了--「缺乏方向感」:因為思想觀念多元化的緣故,贊成或反對某事的意見均有,使得人們反而失去了遵循的標準;「缺乏動機」:今日社會多采多姿,然而置身這一洪流裡的人們卻更容易迷失自己,形成盲從;「缺乏人際關係」:極度強調個人化的結果,反而造成彼此間的疏離感,大家不再信任,乃至老死不相往來;「缺乏安全感」:由於內在、外境都在迅速變動當中,讓大家覺得朝不保夕。今日保險業蓬勃發展就反映出這樣的窘境。

        基於對現代社會各項特性的了解,吳教授最後建議各宗教團體應加強「宗教世俗化」、「宗教合作」、「宗教與世界觀」等準備工作和心理建設,及早因應已然到來的資訊化社會。他指出,未來世界的宗教已不能孤高自守,必須了解世人最切身的需求,才能掙得一席之地。此外,和其他宗教體系合作也是重要課題,如此可補一己資訊之不足。而「世界觀」的養成更是做為一個現代人必備的條件,也是二十一世紀宗教發展不可或缺的利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