略論菩薩弘誓與留惑潤生
尤惠貞
國立中正大學學報人文分冊
民國83,第五卷第一期
1994年出版
頁65-87


頁65 提要 本文文嘗試從「慈悲喜捨」四無量心之具體內容及精神 對於大、小乘之不同修行方法與態度作一反省與檢討,並希 冀對於一般認為代表大乘菩薩慈悲心行的「留惑潤生」與「 眾生不盡誓不成佛」思想作一探討與釐清,以具體顯示慈悲 喜捨四心之「無量」義,並由之以彰顯大乘菩薩所以「留惑 潤生」,以及興發「眾生不盡誓不成佛」大誓願之精神與影 響。 一、問題提出與探討方向 從信法師于(日素食日日增長慈悲嗎?)一文(註一) 中,就一般人視為慈悲心之象徵的「素食」行為對慈悲心作 一根源性的探討,並推論出:日日素食與慈悲心是否日日增 長無必然關係。依從信法師之分析,素食只是一種飲食法, 日日素食者不必然日日增長慈悲,而非素食者亦未必不具備 慈悲心。慈悲心是否日日增長不能光由外在的行為表現來判 斷,「惟有行者檢視自己的心跡才能自知自證」(註二)。 因此,慈悲心是否日日增長的關鍵在於是否具足了慈悲的心 跡。「若心跡有慈悲則有慈悲心,有慈悲心的身行叫做身行 慈,有慈悲心的口行叫做口行慈,有慈悲心的意行叫做意慈 ,檢視日常生活中身囗意的心跡,便可知行者有沒有慈悲心 。」(註三) 然而,什麼是慈悲心呢?從信法師認為一般學者並末確 實瞭解慈悲心,所以不知如何發慈悲心,作慈悲行。緣此, 從信法師遂對「慈悲喜捨」四無量心作一說明,並由之以檢 視學佛者日常的身囗意是否真正符合了慈悲喜捨四無量心的 精神。此文主要是依於小乘阿含經論說明慈悲喜捨四無量心 之具體內容,並由之以檢視修行者之具體必行,如素食、放 (護)生、慈善事業等之具體意義與作用。 ──────────── (註一)《海潮音》 七四卷1/2:82/01-02。 (註二) 同註一,頁十上。 (註三) 同註一,頁十上。 頁66 然文中對於人乘菩薩之「留惑潤生」與「眾生不盡誓不成佛 」之弘願的批評,則引發了筆者一些反省:大乘佛教對於「 慈悲喜捨」四無量心之具體說明為何?此四無量心與大乘菩 薩救度一切眾生的廣大弘誓有何關聯?又「留惑潤生」之確 實含義為何?菩薩之慈悲心行與「留惑潤生」有何關聯?何 以發展至大乘佛教要強調「留惑潤生」?「留惑潤生」是否 誠如從信法師所批評的不合乎世尊之證悟入滅?從信法師于 其文中對「留惑潤生」提出了如下的反對意見: 台灣佛教界以為廣做慈善事業就是菩薩大慈大 悲行,鼓勵學者留惑潤生,救拔眾生苦,呵責急於 求證解脫樂的自了漢,卻無視於釋迦牟尼佛出現世 間,煩惱永盡無餘而成佛,應說已說應度已度,並 不留惑潤生而入滅去了,世尊一生除了說法,從未 做救濟貧苦事業,也不鼓勵出家做慈善救濟行為, 沒有人說世尊自了漢,也沒有人說世尊不慈悲。( 註四) 慈善事業是否即是菩薩之大慈大悲行,這是值得反省的問題 ,但若視為了不捨眾生而強調留惑潤生的菩薩心行為不如理 ,則值得商榷。如果所謂的「留惑潤生」不合於原初佛陀的 慈悲心行,則學佛者的確應該好好檢討一下強調「留惑潤生 」是基於什麼樣的心態?而且既是不如理,則應修正之。但 若只因為佛陀在世時,「應說已說應度已度,並不留惑潤生 而入滅去了」,即推理出後來大乘佛教所強調之「留惑潤生 」不如理,那麼是否表示學佛者只能依據原始佛教的經典修 習,除此以外,其他的佛教教義都有可能不如理,因為後人 無法確定佛陀是否如此教示?研究佛教固然可從思想發展的 歷史面去考察諸如「大乘經典是否為佛說?」「大乘思想是 否合乎佛陀教示之根本精神?」等問題,但若依思想義理發 展之內在關聯性,亦可以直就大乘經論所表現的思想來考察 其是否合於佛之根本教義?其所欲彰顯者為何?又何以要特 別強調這些思想?若順此思路來考察,亦可以依現有的大乘 佛教經論,針對大乘佛教教義中有關「留惑潤生」作一些反 省:思考何以會有「留惑潤生」的思想出現?此思想所欲強 調者為何?又其可能面對那些問題等等。 此外,從信法師認為「眾生不盡誓不成佛」是學佛者「 過度膨脹自我的虛妄語」(註五),同時此弘誓亦犯了「自 我矛盾的誤謬」,其文指出 : ───────── (註四) 同註一,頁六下。 (註五) 同註一,頁六上。 頁67 事實上,一切眾生皆自度而得解脫,大慈大悲的菩 薩頂多只能勤做飯請眾生吃,不能替代眾生飽食,若發心『 眾生不盡誓不成佛』,自己誓不成佛就是發誓不被救度的眾 生,使他人永不實現救度一切眾生而後成佛的大願,彼此阻 礙成佛,從此世間都沒有得度的人,也沒有人成佛。(註六 ) 有關於大慈大悲菩薩之廣大弘誓是否如理,是否自相矛盾的 問題,應該先行對所謂菩薩的慈悲心行作較深入的反省與探 討,才能比較客觀地作一判斷,因為這牽涉到大小乘教義之 不同側重與發展。基於對上述諸問題的思考,本文企圖對慈 悲喜捨四無量心之具體義涵作一番探討,並由之反省真正的 大慈大悲菩薩心行應如何顯發?菩薩修慈悲喜捨四無量心行 與救度一切眾生之誓願有何關聯?又菩薩弘誓與「留惑潤生 」思想對於學佛者之具體修行有那些影響? 二、大小乘有關慈悲喜括四心之說明 從信法師在其文中依「慈悲喜捨」四無量心來檢證修行 者是否真具有慈悲心跡,乃是因其認為「慈悲心是慈悲喜捨 四無量心的簡說,由於慈悲用以利他,喜捨用以利己,利他 而顯見慈悲,是故常以慈悲代表四無量心,若更簡約,只用 慈心便代表了四無量心。」(註七)其主要是依據《雜阿含 經.九一六》以說明慈悲喜捨四種心行之具體意義。(註八 )佛陀教示弟子修慈悲喜捨四心即是如實地修習不殺生、不 偷盜、不邪淫、不妄語等清淨業,所謂諸惡莫作、自淨其意 ,如是其心自然廣大無量,具足正受住,故能消除種種不淨 業報。此外《中阿含經.卷第六十》有云: 復次,諸賢! 若比丘心與慈俱,遍滿一方成就遊, 如是二三四方四維上下普周一切,心與慈俱,無結無怨無志 無諍,極廣甚大無量善修,遍滿一切世間成就遊。如是悲喜 心與捨俱,無結無怨無恚無諍,極廣甚大無量善修,遍滿一 切世間成就遊。是謂比丘不煩熱死、不煩熱命終。(註九) ──────── (註六)同註一,頁六上。 (註七)同註一,頁十下。 (註八)《大正藏》 2,頁232上,並參看從信法師上引文 頁11-13。 (註九)《大正藏》 1,頁802上。 頁68 由此此可知《阿含經》中所謂慈悲喜捨四心本是佛陀教弟子 如何自淨其心行之修行方法,故經文所側重者在於說如何隨 時觀察己心如實修行慈悲喜捨,若如實修證,則可以斷除一 切瞋瞋恚、怨、嫉及憍慢等不淨心,成就「不煩熱死不煩熱 命終」。 此四心雖是就行者之自心而修習證悟,然應如何具體而 微地如實修證呢?此則需有所緣方能顯現,關於此,《阿毗 達磨俱舍論.卷第二十九》有具體的說明,論云: 論曰:無量有四:一慈 ;二悲; 三喜; 四捨。 言無量者,無量有情為為所緣故,引無量福故,感 無量果故。此何故唯有四種?對治四種多行障故。 何謂四障?謂諸瞋害、不欣、慰欲、貪瞋,治此如 次建立慈等。... 此四無量,行相別者:云何當令 諸有情類得如是樂?如是思惟,入慈等至。云何當 令諸有情類離如是苦?如是思惟,入悲等至。諸有 情類得樂離苦豈不快哉! 如走思惟,入喜等至。諸 有情類平等平等,無有親怨。如是思惟,入捨等至 。(註一0) 可見,行者修慈悲喜捨四心,除了自修自證以外,同時亦關 聯著與其餘一切眾生之離苦得樂的關係:對一切眾生無有瞋 害之心,謂之慈;不忍其輪迥生死而受苦,謂之悲;見眾生 離苦得樂則心生歡喜,謂之喜;度一切眾生而不愛不憎,捨 上慈悲喜三心則謂之捨。因為強調慈悲喜捨四心必須關聯著 無量眾生而修習,以期能引無量福德果報,故慈悲喜捨四心 又稱為「四無量心」。 依上文文所提及之《雜阿含經.九一六》,佛陀實已明 教示弟子慈悲喜捨四心皆是廣大無量。慈心之所以是無量, 在於修此慈心觀,則「無怨無嫉,無有瞋恚,廣大無量,滿 於一方,正受住。二方....充滿諸方,具足正受住。」。同 理,修習悲、喜、捨三觀時,亦是廣大無量,充滿諸力,具 足正受住。可見佛陀原初教誨弟子應善修慈悲喜捨四心,且 多修習自能令其心廣大無量,成就無量福果。既強調修習其 心,令其廣大無量,自然是關聯著其他無量眾生之離苦得樂 而修證。然而若佛之弟子只側重於自修自證,如實斷除貪、 瞋、癡、怨、嫉等惡習,而證入涅槃寂滅,則現實中尚未得 度之眾生仍然輪轉生死苦海,不得解脫,如此所謂以「無量 有情為所緣」之無量則非究竟圓滿的無量義,因為尚有眾生 未解脫 ───────── (註一0)《大正藏》 29,頁 150 中—下。 頁69 之故。事實上,佛弟子之根機千差萬別,雖皆依佛陀之教示 而修習,然以心性根機之差異,故所側重者與所證悟者亦有 所差異,或強調個人之自修自證,以期能臻至「所作已作, 不受後有」之寂滅涅槃境界;或于修證過程中自然悲憫他人 之苦,不僅自求解脫,亦思令他人得以離苦得樂,共證菩提 正覺。此是行者心性之差異,而非佛陀說法之偏差。眾生根 機既有如此的差異,則佛教為順應各別差異之根機,自然出 現大、小乘經論對於慈悲喜捨四心之不同強調。 《大集經卷六.寶女品第三之二》 曾對「大乘」作如 下之界定 : 爾時,寶女白佛言:世尊 ! 何故名大乘 ?佛 言:其乘廣大,故名大乘,於諸眾生,無罣礙故, 故名大乘。是一切智善根根本,故名大乘。無有煩 惱諸結黑闇,故名大乘。所有光明,無氣不遍,故 名大乘。周遍其邊,有眼目故,故名大乘。本性常 淨,初無沾污,故名大乘。斷諸煩惱,一切習氣, 故名大乘。.....一切人天之所恭敬,成就無 量無邊功德,永斷一切慳吝、破戒、害心‥懈怠、 亂心、無明。能令眾生獲得多聞,為作安樂,斷一 切苦。能令作善業、佛智、無礙智、無上智、平等 。一切智,是名大乘。(註一一) 依此定義, 救度一切眾生,令得安樂,實是大乘成其為大乘 之必要條件之一。 一般皆以「菩薩乘」作為大乘之代表,以 對顯於聲聞、緣覺二乘之小乘思想; 而大乘菩薩乘之特性即 在於其特別強調不捨世間、不捨眾生之思想。 《大集經.虛 空藏菩薩品第八之四 》對於菩薩乘之不共二乘有如下之強調 : 云何云為莊嚴菩薩乘 ?善男子 ! 乘者謂無量 也,無邊崖故。普遍一切喻如虛空,廣大容受一切 眾生故。不與聲聞、辟支佛共,是故名大乘。(註 一二) 此即明白指出大乘之所以為大,主要是以菩薩之心量能容受 一切眾生而言。吳汝鈞于其所編著之《佛教思想大辭典》, 解「大乘」一辭時謂: 大小乘的差別,基本上在量方面,而不在質方 面。即兩者的最後歸宿都是寂滅的涅槃境界,都需 要渡化。但大乘強調普遍渡化,以為真正的渡化走 自渡與他渡同時完成;小乘則只強調個別渡化,以 為渡化只是個人的事。兩者的理想人格也不同,前 者是佛、菩薩,後者是阿羅漢。......(註 一三) ──────── (註一一) 《大正藏》 13,頁39上—中。 (註一二) 《大正藏》 13,頁114下一5上。 (註一三) 參看吳汝鈞所編著之 《佛教思想大辭典》 ,頁96b,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民 81。 70頁 小乘所以只強調個別之渡化,即因其心性根機如此,其所著 重者在於觀察自心如何依佛陀之教示如理修證;而所謂大乘 則是在修證的過程中自覺地要渡化他人,此亦是其心性根機 之自然表現與要求。此猶如現實中有人較喜獨善其身,有人 則樂於參與公共事務;有人路見不平則拔刀相助,有人則不 喜多管閒事。此種差異性若直就其心性之表現而言,當然可 視為是自然之差異;但若就所有人皆希冀離苦得樂而言,則 要求自度度他之菩薩心行自是較只求自修自證之阿羅漢心行 更廣大無量。 所謂菩薩,乃是「菩提薩埵」(梵文為bodhi-sattva )之簡語,分開而言則為「菩提」與「薩埵」,《大智度論 .卷第四》釋《摩訶般若波羅蜜經》初品中「菩薩」一義有 云: 問曰 : 何等名菩提?何等名薩埵? 答曰 : 菩提名諸佛道,薩埵名成眾生或大心 。…‥如偈說:「一切諸佛法,智慧及戒定,能利 益一切,是名為菩提。其心不可動,能忍成道事, 不斷亦不破,是心名薩埵。」復次,稱讚好法是故 名薩,好法體相名為埵。菩薩心自利利他故,度一 切眾生故,知一切法實性故,行阿耨多羅三藐三菩 提道故,為一切賢聖之所稱讚故,是名菩提薩埵。 所以為何?一切諸法中佛法第一,是人欲取是法故 ,為賢聖所讚歎。復次,如是人為一切眾生脫生老 死故索求佛道,走名菩提薩埵。…… 問曰 : 齊何名菩提薩埵? 答曰 : 有大誓願、心不可動、精進不退,以 是三事,名為菩提薩埵。 (註一四) 由此可見,菩薩乃是具有「上求佛法,下化眾生」之廣大誓 願,並且精進不退轉的修行者。又菩薩亦可稱為「摩訶薩埵 」,即所謂的「大眾生」或「大勇心」,因為「菩薩是愛樂 無上菩提,精進欲求的有情」(註一五),《大智度論.卷 第五》釋初品中「摩詞薩埵」義有云; 問曰 : 云何名摩訶薩埵? ──────── (註一四)《中正藏》 25,頁86上一中。 (註一五) 參看印順 《初期大乘佛教之起源與開展》,頁 130-1,正聞出版社,台北,民70 71頁 答曰:摩訶者大,薩埵名眾生,或名勇心。此 人心能為大事不退不轉大勇心,故名為摩訶薩埵。 復次,摩訶薩埵者,於多眾生中最為上首故,名為 摩訶薩埵。復次,多眾生中起大慈大悲成立大乘, 能行大道得最大處,故名摩訶薩埵。...... (註一六) 又《大智度論卷第四十五》 釋「摩訶薩」義有云 : 菩薩摩訶薩於一切眾生中,應生利益安樂心。 云何名利益安樂心?救濟一切眾生,不捨一切眾生 ,是事亦不念有是心,是名菩薩摩訶薩於一切眾生 中生利益安樂心。(註一七) 依上引諸文,皆明白指出菩薩乘之特性即在其精進勇猛求無 上菩提,以期能度化一切眾生,令其離苦得樂。《法華經. 譬喻品第三》以羊車、鹿車及牛車來譬喻三乘之差別心行, 亦具體地顯示了大乘菩薩救度一切眾生之弘願,經云: 若有眾生,從佛世尊聞法信受,慇勤精進,欲 速出三界,自求涅槃,是名聲聞乘,如彼諸子為求 羊車出於火宅。 若有眾生,從佛世尊聞法信受,慇勤精進,求 自然慧,樂獨善寂,深知諸法因緣,是名辟支佛乘 ,如彼諸子為求鹿車出於火宅。 若有眾生,從佛世尊聞法信受,勤修精進,求 一切智、佛智、自然智、無師智、如來知見,力無 所畏,愍念安樂無量眾生,利益天人,度脫一切, 是名大乘。菩薩求此乘故名為摩訶薩,如彼諸子為 求牛車出於火宅。(註一八) 此經文明白表示大乘菩薩深具上求下化之慈悲誓願,其所以 勤修精進,即是為了具足種種智慧,以能實際「愍念安樂無 量眾生,利益天人,度脫一切」,故其所求之法以牛車譬喻 ,較之二乘之羊車、鹿車自然較大,此即是大乘之所以為大 之精神所在,亦是菩薩所以稱為「覺一切有情」之殊勝處。 大乘菩薩以慈悲故不捨一切眾生,而諸大乘經論更以慈 悲喜捨作為菩薩度化眾生之無量心行的代表,如《大智度論 .卷二十》即明白表示: 四無量心者,慈悲喜捨。慈名愛念眾生,常求 安隱,樂事以饒益之。悲名愍念眾生,受五道中種 種身苦心苦。喜名欲令眾生,從樂得歡喜 ──────────── (註一六)《大正藏》 25,頁94上。 (註一七)《大正藏》 25,頁382下一3上。 (註一八)《大正藏》 9,頁13中。 72頁 。 捨名捨三種心,但念眾生不憎不愛。修慈心,為 除眾生中瞋覺故。 修悲心,為除眾生中惱覺故。修 喜心,為除眾生不悅樂故。 修捨心,為除眾生愛憎 故。(註一九) 復次,慈是真無量。慈為如王,餘三隨從如人 民。 所以者何?先以慈心欲令眾生得樂。見有不樂 者,故生悲心。 欲令眾生離苦,心得法樂故生喜心 。 於三事中,無憎無愛無貪無憂,故生捨心。(註 二 0 ) 依上述,我們可知諸佛菩薩之慈悲心行是無量的。然則 ,菩薩所以愍念眾生,欲拔苦與樂之根據為何?換言之,菩 薩對於一切眾生何以有無量的慈悲喜捨心行?智者《觀音玄 義.卷上》以「十義」通釋「觀世音」菩薩之名,其中第二 義解釋觀世音菩薩之「慈悲」心行時有云: 次慈悲者,良由觀音之人,觀於實相普門之法 ,達於非人非法實相之理。一切眾生亦復如是。故 《華嚴》云:「心佛及眾生,是三無差別」。此理 圓足無有缺減,云何眾生理具情迷,顛倒苦惱?既 觀是已,即起慈悲,誓拔苦與樂,是故明慈悲也。 (註二一) 觀世音菩薩是大乘經論中大慈大悲的象徵,而其所以如此慈 悲,乃基於如實觀察眾生,知眾生具足成佛的可能性,實是 與佛無二無別,所謂「心佛及眾生,是三無差別」。眾生與 佛的差別,只在於眾生愚癡無明,不能如實照見諸法實相中 道之理,虛妄顛倒故生煩惱,此即天台宗智者大師所說之「 眾生理具情迷」,故依眾生具有成佛可能性之如來藏理而言 ,眾生只是「理即佛」而非「究竟即佛」。正因為一切眾生 皆有成佛的可能性而不自知,所以菩薩才愍傷愛念不已。由 此可知,大乘佛教肯定,「一切眾生皆有佛性」、「一切眾 生皆可成佛」實是菩薩興發慈悲喜捨四無量心之重要依據。 至於菩薩之慈悲喜捨四無量心又是如何具體呈顯呢?《 大般涅槃經.卷第十五》明白指出慈悲喜捨四無量心必依三 緣而發,經云: 復次,善男子 ! 復有梵行,謂慈悲喜捨。... 慈有三緣:一綠眾生;二緣於法;三則無緣。.. ..眾生緣者,緣於五陰願與其樂,是名眾生緣。 法緣者,緣諸眾生所須之物而施與之,是名法緣。 無緣者,緣於如 ───────── (註一九)《大正藏》 25,頁208下。 (註二0) 同 書,頁211中。 (註二一)《大正藏》 34,頁877中。 73頁 來,是名無緣。慈者多緣貧窮眾生,如來大師永離 貧窮受第一樂,若緣眾生則不緣佛法亦如是,以是 義故,緣如來者,名曰無緣。世尊! 慈之所緣一切 眾生,如緣父母妻子親屬,以是義故,名曰眾生緣 。法緣者,不見父母妻子親屬,見一切法皆從緣生 ,是名法緣。無緣者,不住法相及眾生相,是名無 緣。(註二二) 復次,善男子! 菩薩摩訶薩四無量心,能為一 切諸善根本。善男子! 菩薩摩訶薩若不得見貧窮眾 生無緣生慈;若不生慈則不能起惠施心;以施因緣 令諸眾生得安隱樂,所謂食飯車乘衣服香花床臥舍 宅燈明,如是施時心無繫縛不生貪著,必定迴向阿 褥多羅三藐三菩提。(註二三) 可見菩薩修四無量心乃是一切諸善根本,而要能如實修習四無量心,則必須以眾 生與法為緣 ; 雖緣於眾生與法而修,然依無上正等正覺如實觀照一切法與眾生, 最終實無一法或一眾生可定著,故曰「無緣」,此即 《觀無量壽經》 說「佛心者 大慈悲是。以無緣慈攝諸眾生。」之義。亦即雖緣於一切眾生而有所施善,但若 其心無所繫縛而不生著,自能隨一切眾生之機感而自在應化,既為自在應化,實 是化無化相,亦不可謂定有眾生可度,亦不可謂定有菩薩施救度之事,如此才能 成就真正的大慈大悲大喜大捨四無量心行。 三、菩薩弘誓與留惑潤生 以上已依大小乘經論論述慈悲喜捨四種心行之具體內容 與意義,其次,則是探討慈悲喜捨四無量心與所謂的「菩薩 弘誓」或「留惑潤生」之關係為何?何以一般論及慈悲心行 時,容易聯想到「留惑潤生」或「眾生不盡誓不成佛」?從 信法師于其文中曾表示: 修習慈心觀便應如是實踐十善業,檢視慈悲心 便應檢視十善業。學者想修慈心觀,想廣修菩薩行 ,往往不知如何顯發慈悲心,毫無使力處,總是往 捨命救生的牛角鑽,導致自嘆不行,總是往「眾生 不盡誓不成佛」的牛皮吹,導致沒有一眾生願自度 ,既不自度便也不能度他,總是往留惑潤生歧路走 ,導致終生只知做慈善事業,做護生事業,吃素求 功德,毫無實質的學佛成就。(註二四) ───────── (註二二)《大正藏》 12,頁452中一下。 (註二三) 同上書,頁454下。 (註二四) 參看 ( 日日素食日日增長慈悲嗎? )頁13上。 74頁 從信法師于此實是反省行者應如何確實實踐慈悲喜捨心行, 並提出學佛者所以不能發真正的大慈大悲心,問題在於不能 實踐大喜大捨,只是空喊大慈大悲;而要能大喜大捨,則須 依「一切惡莫作, 當奉行諸善,自淨其志業,是則諸佛教」 具體實踐才行。(詳見其文十三頁所論)依從信法師所提出 之見解而行固然可以培養大慈大悲心行,然而實踐十善業或 如實修習大喜大捨的同時,是否亦可能推己及人而不忍不捨 ?換言之,當學佛者興發「留惑潤生」以及「眾生不盡誓不 成佛」之慈悲誓願時,是否必然步入歧路或吹牛皮?面對此 等問題,學佛者應進一步反省菩薩之慈悲喜捨四無量心行與 度盡一切眾生或留惑潤生之關係如何?又強調菩薩弘誓與留 惑潤生究竟有何意義與影響? 《大集經.無盡意菩薩品第十二之三》 明白指出大乘 菩薩緣一切眾生所修之慈悲喜捨乃是無量無邊,經云 : 菩薩修慈亦不可盡。何以故?菩薩之慈無量無 邊,是修慈者無有齊限等眾生界,菩薩修慈發心普 覆。舍利弗! 譬如虛空無不普覆,是菩薩慈亦復如 是,一切眾生無覆者。舍利弗! 如眾生界無量無邊 不可窮盡,菩薩修慈亦復如是,無量無邊無有有窮 盡。虛空無盡,故眾生無盡;眾生無盡,故菩薩修 慈亦不可盡,是謂大士所修慈心不可得盡。……夫 修慈者,悉能擁護一切眾生,能捨己樂與他眾生。 聲聞修慈齊為己身,菩薩之慈悉為一切無量眾生。 舍利弗! 夫修慈者能度諸流,慈所及處有緣眾生、 又有緣於法、又無所緣。緣眾生者初發心也;緣法 緣者已習行也;緣無緣者得深法忍也。舍利弗! 是 名菩薩修行大慈而不可盡。……菩薩摩訶薩修行大 悲亦不可盡。……菩薩摩訶薩修行於喜亦不可盡。 ……菩薩摩訶薩修行於捨亦不可盡。……(註二五 ) 菩薩以慈悲喜捨故,欲令一切眾生究竟離苦得樂,此種不捨 眾生之慈悲心行與二乘行者非常不同,故《大集經卷第十一 .海慧菩薩品第五之四》讚歎菩薩所行為不可思議,經云: 善男子 !菩薩所行不可思議, 雖入深定亦不 證得沙門道果。善男子! 譬如二人欲過猛火,其中 一人者著金剛鎧即能過之;其一人者被乾草為火所 焚。何以故?草則易燒、金則堅故。菩薩摩訶薩亦 復如是。憐愍 ──────────── (註二五)《大正藏》13,頁199中一201中 。 75頁 眾生專念菩提,莊嚴甚深無量三昧,以三昧力能過 聲聞緣覺正位不取果證,從定起已得正覺道如來三 昧。被乾草者喻於聲聞,聲聞之人厭悔生死,於諸 眾生無慈悲心,是故不能過於聲聞緣覺正位。何以 故?二乘之人於福德生知足想,菩薩之人於福中心 無厭足。金剛鎧喻空無相願,大猛火者喻諸行法, 菩薩摩訶薩觀一切法空無相願,而能不證沙門道果 。世尊! 菩薩摩訶薩具足是事不可思議,修是三昧 而不取證,行生死火不為所燒。(註二六) 菩薩具足菩提正智與慈悲,故能勤修無盡法門而不取證,亦 能隨緣教化眾生而不為生死所困;因此,依菩薩之慈悲誓願 必然含著「眾生無邊誓願度」,而推其極,則有「眾生不盡 誓不成佛」之弘誓出現。 又順此不捨眾生之思想更具體表示者則為「留惑潤生 」 。李通玄 《新華嚴經論》 對於留惑潤生有如下之說明 : 一切諸教皆權施設,引彼諸根咸來至此華嚴大 海,入毗盧遮那一真境界。以三乘空觀,折伏現行 無明,不生不成根本智具差別智故。欣生他土厭此 娑婆,設有住者,猶言「留惑」也。(註二七) 三乘信解順情所忻,何以故?說佛果即在三僧 祗之後,說佛淨土在於他方,此娑婆是穢土。修菩 提者,厭垢欣真,樂生淨國。設有住世菩薩,亦言 留惑潤生,為濟眾生故,非由法爾根本智自在力合 如斯故。如是菩薩皆是順情之法,法易信故。(註 二八) 權教菩薩得出八禪,超三界苦,生於淨土。有 慈悲者,留惑潤生,住於世間。(註二九) 菩薩上求菩提、下化眾生,實是悲智雙運,隨緣任運。以其 智故能證悟涅槃;以其悲故不捨眾生。若菩薩逕自取證空無 相三昧而得沙門果道,即不能再隨緣度化眾生,因此,菩薩 為了輪迥生死苦海的眾生寧願誓不成佛,示有結惑以方便度 化眾生,故謂「留惑潤生」。智者《四教義.卷第七》,「 第三約三藏教明菩薩位以釋淨無垢稱義耆」,其中第三「料 簡」文中有云: ──────────── (註二六)《中正藏》 13,頁67下。 (註二七)參看李通玄《新華嚴經論.卷第三》,《大正藏      》36,頁739下。 (註二八) 同上書,卷第八,《大正藏》 36,頁768上。 (註二九) 同上書,卷第二十五,《中正藏》 36,頁809上。 76頁 問曰:聲聞經中開三乘,何故二乘即生斷結?     菩薩從初發心,乃至 降魔都不斷結? 答曰:聲聞、緣覺,厭患生死自求涅槃,不為 利物, 是故貪取真斷結,結盡則不受生入涅槃也。 菩薩大慈憐愍欲度一切,受生死苦,教化眾生。 眾 生出世善根淳熟,即便成道。 說三乘教,共三乘人 同入涅槃。 若因中斷結,即不受生,豈能利物?走 故忍受生死不斷結使, 三阿僧祗處在生死,教化眾 生,共出三界,故不斷結使,意在於此。 (註三0 ) 大乘菩薩因為慈悲愍念眾生, 故與聲聞、緣覺二乘人之自求 證悟、了脫生死不同, 而其之所以留惑以潤生,乃因修行過 程中,若斷一切煩惱結惑,即斷受後有之一切因緣,如此如 何能方便教化利益一切眾生?又《大乘本生心地觀經.卷第 一》強調諸佛菩薩不久住涅槃三昧之中,亦是諸佛菩薩慈悲 愍念一切眾生之必然推擴,經云: 是諸如來,有二種法,於三昧中,不復久住。 一者大慈,二者大悲。依大慈故,與眾生樂;依大 悲故,拔眾生苦。以是二法,於無數劫熏其心,而 成正覺。世間眾生,多諸苦惱,以是因緣,如來不 久從三昧起,當為演說心地觀門,大乘妙法,告諸 大眾,無求一切人天福樂,速求出世阿耨多羅三藐 三菩提。(註三一) 吳汝鈞于《佛教思想大辭典》,解「不住涅槃」一辭時亦云 : 佛為了救度眾生,而不定住、安住于涅槃中。 這表示大乘菩薩的不捨世間的態度。若得覺悟而證 得涅槃,而住于其中,便會忽咯對世間的眷顧。若 雖證得涅槃, 而不住于其中,或竟暫不證入涅槃, 便更能專心眷顧世間的事,表現廣大的悲願。(註 三二) 依上述所徵引者,可知大乘菩薩之不捨眾生與留惑潤生實是 依于大乘義理之自然要求與發展,而也正因為此種廣大悲願 ,才顯現菩薩修習慈悲喜捨四心之真正無量義。德孚于(關 於慈悲)一文中,將《大智度論.卷二十七》對於大乘菩薩 「 ──────────── (註三0)《大正藏》 46,頁746中 。 (註三一) 唐、罽賓三藏般若譯 :《大乘本生心地觀經. 卷一》 ,頁32-3,台北,台灣印經處,1959。 (註三二) 見吳汝鈞編著 《佛教思想大辭典》,頁141b。 77頁 大慈大悲」之界定歸納為:一、利他;二、力行;三、周遍 ;四、不歇。(註三三)大乘菩薩勤修力行「上求下化」, 實是依「利他」以圓滿證成「自利」,其中之「周遍」與「 不歇」即強調菩薩之度化一切眾生無有窮盡與終止。因此, 菩薩之慈悲弘誓必以一切眾生得度為自我期許之所依,間或 有所謂之不斷煩惱結惑、不住涅槃,只是潤生之種種權巧與 方便。 又《大智度論.卷二十七》有關大慈大悲與小慈小悲之 分別,更能具體地彰顯諸佛菩薩不捨世間眾生之慈悲心行, 論云 : 大慈與一切眾生樂,大悲拔一切眾生苦。大慈 以喜樂因緣與眾生,大悲以離苦因緣與眾生。…… 問曰:大慈大悲如是,何等是小慈小悲?因此 小而名為大? 答曰:四無量心中慈悲名為小,此中十八不共 法,次第說大慈大悲名為大。復次,諸佛心中慈悲 名為大,餘人心中名為小。 問曰:若爾者,何以言菩薩行大慈大悲? 答曰:菩薩大慈者,於佛為小,於二乘為大, 此是假名為大,佛大慈大悲真實最大。復次﹐小慈 但心念與眾生樂,實無樂事;小悲名觀眾生種種身 苦心苦,憐愍而已,不能令脫。大慈者,念令眾生 得樂,亦與樂事。大悲憐愍眾生苦,亦能令脫苦。 復次, 凡夫人、聲聞、辟支佛、菩薩慈悲名為小, 諸佛慈悲乃名為大。復次,大慈從大人心中生,十 力、 四無所畏、四無礙智、十八不共法大法中出, 能破三惡道大苦,能與三種大樂,天樂、人樂、涅 槃樂。復次,是大慈遍滿十方三世眾生,乃至昆蟲 ,慈徹骨髓,心不拾離。三千大千世界眾生墮三惡 道,若人一一皆代受其苦,得脫苦已,以五所欲樂 、禪定樂、世間最上樂,自恣與之,皆令滿足,比 佛慈悲,千萬分中不及一分,何以故?世間樂,欺 誑不實,不離生死故。…… 問曰:若爾者,何以故但說慈悲為大? 答曰:慈悲是佛道之根本,所以者何?菩薩見 眾生老病死苦,身苦心苦,今世後世苦等諸所苦惱 ,生大慈悲救如是苦,然後發心求阿耨多 ──────────── (註三三)參看現代佛教學術叢刊37:《佛教哲學思想論集 (二)》,頁152,大乘文化出版社,台北,民68。 78頁 羅三藐三菩提。 亦以大慈悲力故,於無量阿僧祗世 生死中,心不厭沒。 以大慈悲力故,久應得涅槃而 不取證。 以是故,一切諸佛法中慈悲為大,若無大 慈大悲,便早入涅槃。(註三四) 諸佛菩薩正因大慈悲力,故不早入涅槃取證;雖于生死中, 心不厭沒。正因「大慈遍滿十方三世眾生,乃至昆蟲,慈徹 骨髓,心不捨離」,自然不忍有任何一眾生尚未得度;既然 不忍,遂發誓願度盡一切眾生。故依以上之論述,所謂「留 惑潤生」或誓願度盡一切眾生,乃是菩薩隨順一切眾生皆有 成佛的可能性而自然興發的廣大慈悲喜捨心願,此是大乘經 論所共許者。既肯定「一切眾生悉有佛性」、「一切眾生皆 當成佛」,則在此大前提下,諸佛菩薩因不忍眾生浮沈苦海 ,流轉生死,故以大悲心興發「眾生無邊誓願度,煩惱無數 誓願斷」兩大誓願,如此才能拔眾生苦;又以大慈心興發「 法門無量誓願知,無上佛道誓願成」之弘願,以期能以種種 善巧方便度化眾生,使其離一切苦得究竟樂。而此救度眾生 之廣大誓願充其極,則可能出現「眾生不盡誓不成佛」之悲 願,因為大慈大悲之菩薩不忍亦不捨任一眾生之故。 同理, 所謂菩薩「留惑潤生」亦是立基於如此廣大無量的慈悲心願 ,為顯菩薩之不捨任一眾生,故強調其不急於斷惑證入寂滅 涅槃,而以各種方便應化來度化眾生。此乃是側重於菩薩上 求下化的心行,強調其難行能行,慈悲喜捨廣大無量,不以 個人證悟涅槃為首要,而一心繫念沈淪生死苦海的一切眾生 ,故不捨任一眾生而成佛。此實與「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 下之樂而樂」的仁心具有同樣偉大的胸懷! 四、同體大悲、無緣大慈 上文已論述依大乘菩薩之慈悲喜捨四無量心行實蘊涵了 度盡一切眾生之廣大誓願,而為了究竟證成此一理想,菩薩 遂有「留惑潤生」之善巧方便行。其次,本文擬進一步探討 大乘菩薩如何修持慈悲喜捨四無量心行?又行者若欲學菩薩 度盡一切眾生之誓願與留惑潤生,應如何具體實踐? 首先,《維摩詰所說經.觀眾生品第七》曾論及菩薩應 如何觀照眾生以至於實行慈悲喜捨,實可視為菩薩實踐慈悲 喜捨四無量心之具體說明,經云: ──────────── (註三四)《大正藏》 25,頁256中一下。 79頁 爾時,文殊師利問維摩詰言 : 菩薩云何觀於 眾生? 維摩詰言 : 譬如幻師,見所幻人,菩薩觀眾 生為若此。如智者見水中月,如鏡中見其面像,如 熱時燄,如呼聲響,如空中雲,如水聚沫,如水上 泡, 如芭蕉堅,如電久住,如第五大,如第六陰, 如第七情,如十三入,如十九界。菩薩觀眾生為若 此。如無色界色,如焦穀芽,如須陀洹身見,如阿 那含入胎, 如阿羅漢三毒,如得忍菩薩貪恚毀禁, 如佛煩惱習,如盲者見色,如入滅盡定〔而〕出入 息,如空中鳥跡,如石女兒,如化人煩惱,如夢所 見已寤,如滅度者受身,如無煙之火。菩薩觀眾生 為若此。 文殊師利言:若菩薩作是觀者,云何行慈? 維摩詰言:菩薩作是觀已,自念我當為眾生說 如斯法,是即真實慈也。行寂滅慈,無所生故。行 不熱慈,無煩惱故。行等之慈,等三世故。行無諍 慈,無所起故。行不二慈,內外不合故。行不壞慈 ,畢竟盡故。行堅固慈﹐心無毀故。行清淨慈,諸 法性淨故。行無邊慈,如虛空故。行阿羅漢慈,破 結賊故。行菩薩慈,安眾生故。行如來慈,得如相 故。行佛之慈,覺眾生故。行自然慈,無因得故。 行菩提慈,等一味故。行無等慈,斷諸愛故。行大 悲慈,導以大乘故。行無厭慈,觀空無我故。行法 施慈,無遺惜故。行持戒慈,化毀禁故。行忍辱慈 ,護彼我故。行精進慈,荷負眾生故。行禪定慈, 不受味故。行智慧慈,無不知時故。行方便慈,一 切示現故。行無隱慈,直心清淨故。行深心慈,無 雜行故。行無誑慈,不虛假故。行安樂慈,令得佛 樂故。菩薩之慈,為若此也。 文殊師利又問:何謂為悲? 答曰:菩薩所作功德,皆與一切眾生共之。 何謂為喜? 答曰:有所饒益,歡喜無悔。 何謂為捨? 答曰:所作福祐,無所希望。(註三五) ──────────── (註三五)姚秦鳩摩羅什譯《維摩詰所說經》,見《大正藏 》14,頁547上一下。 80頁 唯有如實的觀察眾生隨緣聚散起滅、如幻如化,而不心生住 著,菩薩之慈悲喜捨四種心行方能真正成就圓滿而究竟之無 量義:雖緣無量眾生,而實不住著於任一眾生。 又依諸大乘經論之教義,真正之菩薩道必須悲智雙運、 隨緣度化,(註三六)菩薩以大悲故不捨眾生,然依一切智 智相應作意,故能如實了知諸緣起法空無自性,畢竟清淨而 不妄生執著,以無所得之方便行教化一切眾生。如《大集經 .虛空藏菩薩品第八之二》有云: 云何菩薩分別眾生從始以來清淨而教化眾生者 ?若菩薩為教化一切眾生故,修於大慈大悲時,作 如是思惟:何等是眾生?作是念言:此諸眾生但假 名字,顛倒虛假謂為眾生。一切眾生本際清淨,畢 竟無生無起,但因虛妄愚癡故造種種業。造種種業 已,受無量憂悲苦惱。……菩薩作是念言:是諸眾 生我應令如實覺知諸法,使脫妄想苦惱。於諸眾生 中,亦不見眾生性,而不捨大悲教化眾生,是為菩 薩分別眾生從始以來清淨而教化眾生。(註三七) 菩薩所以能如實觀察一切眾生及諸業惑假名不實,畢竟清淨 無有生起者,即因菩薩具足無上菩提正智,了知諸法緣起性 空之中道實相理,故能如理作意,修持度化一眾切生之大慈 大悲行。又菩薩必須以無所得無所求之心度一切眾生,方能 成就真正方便行,如《大集經.海慧菩薩品第五之四》有云 : 菩薩摩訶薩見一切法,如聾如盲無有眾生,如 是見時心無染著、無有悔退,是時心中真實了知: 我於眾生非有利益非無利益,亦為眾生修集大悲。 善男子! 譬如微妙淨琉璃寶,雖復在泥經歷百年, 其性常淨出已如本。菩薩摩訶薩亦復如是,了知心 相本性清淨,容塵煩惱之所障污,而客塵煩惱實不 能污清淨之心,猶珠在泥不為泥污。菩薩作如是念 :若我心性煩惱污者,我當云何能化眾生?是故菩 薩常樂修集福德莊嚴,樂在諸有供養三寶,樂為眾 生趨走供使。於生貪處不起貪心,護持正法,樂行 惠施,具足淨戒,莊嚴忍辱,勤行精進,莊嚴禪支 ,修集智慧,多聞無厭,清淨梵行,修大神通三十 七品。菩薩摩訶薩行如是法,不為 ──────────── (註三六)如印順法師於(大乘佛教導源)一文中,依般若 經思想將菩薩道歸約為一、依「一切智智相應作 意」者;二、以「大悲為上首」者;三、勤修「 無所得為方便而行」者。參看現代佛教學術叢刊 98:《大乘佛教之發展》,頁 8-11。 (註三七)《大正藏》13,頁103 上。 81頁 煩惱之所染污,不著三界。菩薩摩訶薩行善方便功 德力故,雖行三界身心不污。(註三八) 依上引諸經文,可知菩薩慈悲度化眾生,非為任何利益,實 是菩薩之為菩薩的本質內含。然要能如實拔苦與樂,究竟利 益安樂一切眾生,則菩薩必須貝足一切智行,雖不斷煩惱亦 不為煩惱所污;為度眾生,不離三界亦不著三界。依此推擴 言之,菩薩依於慈悲弘誓所引發之留惑潤生,其具體方法乃 是如實照見諸法實相,即煩惱染污當體即見清淨菩提,故能 不捨棄任一法,亦不為任一法所障礙,此可由《清淨毗尼方 廣經》有關菩薩不斷煩惱結惑亦不為煩惱所障之說明得到具 體例證,經云: 不斷於欲,不為欲熱;不斷於瞋,不為瞋熱; 不斷於癡,不為癡熱。於一切法離諸暗障,不斷煩 惱,勤行精進。(註三九) 又《大力廣寶篋經卷上》指出菩薩法方是真正佛法器,亦具 體地表達了菩薩為度眾生,不斷煩惱、不住生死的特殊心行 ,經云: 時大德須菩提語文殊師利:世尊先為聲聞說法 , 文殊師利! 我今請汝說菩薩法。 ……文殊師利! 我請汝說是佛法器非佛法器。 文殊師利言:大德須 菩提! 諸入正位皆是非佛器, 已為法界所繫持故。 若觀法界不捨於一切眾生, 不墮正位不共結住,如 是等人是佛法器。 復次,大德須菩提! 若到學法無 學法界為所縛者, 捨一切眾生焦然結縛,心生疲倦 怖畏三界, 乃至一念不樂住結,是等名為非佛法器 。 大德須菩提! 若有能盡未來際劫,發大莊嚴,不 怖不畏。 行三界行,不為三垢之所染污,於生死中 起園觀想。 欲樂諸有,不集有行,如是等人名佛法 器。 復次,大德須菩提! 若無欲染,示現染欲。非 為瞋惱,示現有瞋。 不為癡覆,示現有癡。除斷結 使,現住三界。 導引眾生無有自高,荷擔重任一切 眾生,能飲無上三寶種性,具足不斷住三昧門。 如 是等人名佛法器。(註四o) 可見大乘菩薩之留惑潤生,乃因其能自在現受生死相,而隨 緣度化。 至於大乘菩薩如何方能真正得自在示現受生死,而 不為生死所縛?依《大集經.虛空藏菩薩 ───────── (註三八)《大正藏》 132,頁68上。 (註三九)《大正藏》 24,頁1077上。 (註四0)《大正藏》 14,頁466中一下。 82頁 品第八之二》,菩薩必須成就十二法方能自在示現生死相, 經云: 善男子! 云何菩薩得自在示現受生死者?若 菩薩成就十二法,待白在示現受生死。 何等十二? 親近真善知識故;消除我見故;成就戒身故;善知 入出定故;並修智慧方便故;善知深入諸通遊戲故 ;如實觀知諸法無生無起故;淨本願種故;常不拾 大慈大悲故;知一切法如幻如化故;知一切法如夢 想故;一切諸佛加威神故;是為菩薩成就十二法, 無生現生、無起現起,而現一切生死。於一切諸佛 大會示現其身,在在佛國皆現受生,而常不動於真 法身,是名為菩薩得自在示現受生死也。(註四一) 依此,菩薩的修證過程,不論是自度或度他,皆需不斷 地超越與轉化方不至限滯。以其心不限滯,故能充分證成慈 悲喜捨四心之圓滿無量義;以其真能實踐四無量心行,自然 引發「眾生不盡誓不成佛」或「留惑潤生」之廣大誓願。又 依菩薩終究以無上正等正覺佛法為理想歸趣,則所謂「眾生 不盡誓不成佛」與「留惑潤生」,乃是菩薩應化過程之權施 ,最終皆須開權顯實; 亦即一但時機成熟或眾生善根具足, 所謂應說已說應度已度,菩薩自然證入涅槃寂滅境界而與一 切眾生共證清淨佛果。因此,從信法師有關「學者想修慈心 觀,想廣修菩薩行,往往不知如何顯發慈悲心,毫無使力處 ,總是往捨命救生的牛角鑽,導致自嘆不行,總是往「眾生 不盡誓不成佛』的牛皮吹,導致沒有一眾生願自度,既不自 度便也不能度他,總是往留惑潤生的歧路走,導致終生只知 做慈善事業,做護生事業,吃素求功德,毫無實質的學佛成 就。」的批評,只能視為「人病」而非「法病」。所謂「人 病」者乃指學佛者修習種種法門時所產生之執病,亦即行者 在修學菩薩之大慈大悲或慈悲喜捨四無量心行時,並未能真 正以無上菩提智如實觀照一切法而隨緣任運,是故空有菩薩 欲度眾生之悲願卻未能充分證成,因此即有可能產生「過度 膨脹自我」的虛妄或執著「誓不成佛」而引生自我矛盾之謬 誤。至於非法病者,具體而言,乃指非「菩薩道」之病,因 為依大乘菩薩之界定,捨命救生或留惑潤生皆為成就菩薩行 之必要條件,不能因有些行者無法確實踐及,即非難菩薩道 為偏頗。 ──────── (註四一)《大正藏》 13,頁105中一下。 83頁 五、結 論 依上論述,本文嘗試指出:從根本佛教所說之慈悲喜捨 四心之修習可以發展至大乘佛教所強調之慈悲喜捨四無量心 之修證,而在修證過程中為了方便度化而強調之「留惑潤生 」或「眾生不盡誓不成佛」,亦有其實質意義與積極影響。 依根本佛教經論之教義,實已明白指出慈悲喜捨四種心 行之具體修證方法與所能達至之功效,此可說是就行者之自 修自證以彰顯慈悲喜捨能成就無量功德。而發展至大乘佛教 ,所謂的慈悲喜捨則是趣向於救度無量眾生,成就無量福果 的實踐,亦即強調不僅自利,更要利他之菩薩心行。因此, 慈悲喜捨四種心行之修證遂由「自利」而轉趣「利他」而特 顯其「無量」義。實則,不論是根本教義中之慈悲喜捨四心 ,抑或是大乘經論所強調之四無量心,皆是使得眾生能離苦 得樂之一種修習法門,皆需本於佛陀所證悟的真理,即如實 了悟所謂四聖諦、十二因緣以及緣起性空第一義諦,如此方 能自利利他、自度度人。而所以有大小乘或二乘與菩薩之差 別,在於行者心性根機之差異,故于佛陀所教示的修證法門 亦有不同之著重與強調。例如,李通玄在《新華嚴經論.卷 第十八》即明白指出:「三乘中觀苦集滅道及十二緣生,及 行六波羅密菩薩,厭苦欣真但求出世;大悲菩薩方云留惑潤 生;一乘菩薩以智觀四諦十二緣生,無明即智,苦諦即聖諦 。」(註四二)因此,就佛教內部教義而言,慈悲喜捨四心 可依不同之面向加以闡釋發揮,或自修自證,以成就其自心 之廣大無量,具足正受;抑或是悲愍一切眾生,並且不捨任 一眾生,而隨順度化之。大小乘之修證,本質上皆是歸趣於 寂滅涅槃,只是修證的過程中有不同的強調而已。 依大小乘對於慈悲喜捨四心之具體說明,可知修習慈悲 喜捨四心,不僅可以自利亦可利他; 而自利與利他之差別, 在於是否能基於此四心更發四弘誓以堅定四心,使得菩薩在 具體修習慈悲喜捨四心時,能真正達至不捨世間與任一眾生 ,所謂救度無量眾生、成就無量功德。此即智者大師于《觀 音玄義.卷上》說明慈悲心與四弘誓之關係時所強調者,其 文云: 菩薩若但起慈悲心不牢固,故須發弘誓加持使 堅。譬如工匠造物,節廨雖復相應,若無膠漆則有 零落。誓願如膠亦復如是。悲心愍傷,拔 ──────── (註四二)《大正藏》 36,頁839上。 84頁 於世間苦集因果興兩誓願,所謂眾生無邊誓願度, 煩惱無量誓願斷,此兩誓願從大悲心起。以慈愛故 ,欲與道滅出世因果之樂興兩誓願,所謂法門無邊 誓願知,無上佛道誓願成,此兩誓願從大慈心起。 (註四三) 又大、小乘諸經論中廣明慈悲心之所由發,在於不忍見 眾生輪轉生死受苦:而菩薩所以不忍而發慈悲心行,即在於 其具足智慧,照見諸法實相,並如實了解一切眾生皆如佛無 二,皆可解脫生死縛結,證悟涅槃寂滅境界,所以藉種種善 巧方便救度眾生,令其離苦得樂。因此,菩薩所發者是真正 菩提心,是從不忍心中自然而發。而其慈悲喜捨之心行所以 是無量,亦是理上之必然,因為眾生無量,故救度眾生之慈 悲喜捨心行亦是無量。由「四無量心」與「三緣」之關係, 可看出菩薩不可離一切眾生而修四無量心;但于度化眾生的 歷程中必須如佛之不著任一法,依循「同體大悲、無緣大慈 」如實修行,如此菩薩方能究竟成就諸佛之平等大慈。若菩 薩如此度化一切眾生,則所謂「留惑潤生」,乃是隨緣自在 度化之方便示現;其所以不斷惑結、不證涅槃,只是為利益 眾生而非真不能斷、真不能證,因此自亦不會導至「菩薩只 願度眾生而不願被度」般自相矛盾之事。新羅、沙門見登之 集《華嚴一乘成佛妙義》,其中(辨定得入門)有云: 後明疾成佛類,總有四人:……四者依《法華 經》,龍女之身南方成佛義,當留惑之身疾得成佛。 (註四四) …… 問: 何此女名留惑身? 答: 為利生故留煩惱成龍女。 問: 何知地前菩薩故留煩惱? 答: 《五教.下卷》 云: 然彼地前三賢位 中,初既即不墮二乘故。 於煩惱自在能斷留故,不斷為除智障等故。(註四五) 可見「留惑潤生」乃是菩薩大慈大悲心行之自然顯現,若能 順此廣大誓願而不執著於任一法或任一眾生而徹底實踐,自 然能隨順眾生,自利利他,而成就無上正等正覺之佛果。大 乘菩薩雖歷別緣修,然終極理想仍是照見諸法實相而成佛, 所以過程中之種種緣修終需一一化除,因此,「留惑潤生」 或「眾生不盡誓不成佛」皆只是修行過程中之方便度化,既 是方便,一但化除了,自不能障礙菩薩之究 ──────── (註四三)《大正藏》 34,頁879上。 (註四四)《大正藏》 45,頁779中 。 (註四五)《大正藏》 45,頁782中一下。 85頁 竟成佛。因此, 「留惑潤生」與 「眾生不盡誓不成佛」之 弘願,依理可以不是吹牛皮,也不必然成為修行之歧路。其 關鍵在於菩薩是否如實照諸法實相之理,是否能無所住著而 生其心,不愛不憎任一眾生而度脫之。《維摩詰所說經.文 殊師利問疾品第五》,有關菩薩調伏一切眾生之說明,實已 具體地彰顯了大乘菩薩不住著任一法而慈悲喜捨度化一切眾 生之心行,經云: 是有疾菩薩,以無所受而受諸受。未具佛法, 亦不滅受而取證也。 設身有苦,念惡趣眾生,起大 悲心。 我既調伏,亦當調伏一切眾生,但除其病, 而不除法。.‥‥. 彼有疾菩薩應復作是念,如我此病非真非有, 眾生病亦非真非有。作是觀時,於諸眾生活起愛見 大悲,即應捨離。所以者何?菩薩斷除客塵煩惱, 而起大悲。愛見悲者,則於生死有疲厭心,若能離 此,無有疲厭。在在所生,不為愛見之所覆也。所 生無縛,能為眾生說法解縛。…… 貪著禪味,是菩薩縛。以方便生,走菩薩解。 …… 何謂無方便慧縛?謂菩薩以愛見心,莊嚴佛土 ,成就眾生。於空無相無作法中,而自調伏,是名 無方便慧縛。何謂有方便慧解?謂不以愛見心,莊 嚴佛土,成就眾生。於空無相無作法中,以自調伏 ,而不疲厭,是名有方便慧解。…… 又復觀身無常苦空非我,是名為慧。雖身有疾 ,常在生死饒益一切眾生而不厭倦,是名方便。 又 復觀身, 身不離病,病不離身,是病是身,非新非 故,是名為慧。 設身有疾,而不永滅,是名方便。 文殊師利! 有疾菩薩應如是調伏其心, 不住其中, 亦復不住不調伏心。 所以者何?若住不調伏心,是 愚人法。 若住調伏心,是聲聞法。是故菩薩不當住 於調伏、不調伏心。 離此二法,是菩薩行。在於生 死,不為汙行;住於涅槃不永滅度,是菩薩行。 … 雖觀諸法不生,而不入正位,是菩薩行。…… 雖攝一切眾生,而不愛著,是菩薩行。 雖樂遠離, 而不依身心盡,是菩薩行。 雖行三界,而不壞法性 ,是菩薩行。 雖行於空,而殖眾德本,是菩薩行。 雖行無相,而度眾生,是菩薩行。 雖行無作,而現 受身,是菩薩行。 雖行無起,而起一切善行,是菩 薩行。 ……雖行四無量心,而不貪著生於梵世,是 菩 86頁 薩行。雖行禪定解脫三昧,而不隨禪生,是名菩薩 行。‥‥‥雖行止觀助道之法,而不畢竟墮於寂滅 ,是菩薩行。…‥雖隨諸法究竟淨相,而隨所應為 現其身,是菩薩行。…‥雖得佛道,轉於法輪,入 於涅槃,而不捨於菩薩之道,是菩薩行。(註四六) 綜合以上所言,本文一方面考察了大小乘諸經論中有關 慈悲喜捨四無量心之貝體義涵, 另一方面亦想藉此指出:學 佛者依根本教義而修,不必然是自了漢; 但若不心存警惕, 為解脫生死繫縛而求速速出離三界, 證悟寂滅涅槃,則有時 不免忽略其他尚未得度之眾生; 故而,于修證的過程中,藉 由廣大弘誓之興發以強調不捨世間與眾生,實是提醒修行者 不可只顧自度而忘失了佛陀教示慈悲喜捨四無量心之真正精 神。 因此,行者發心「留惑潤生」是不是步入歧途,又「眾 生不盡誓不成佛」是否為自我之過度膨脹與吹牛皮,端視其 是否能發真正之菩提心,具足智慧而任運度化。 換言之,若 能悲智雙運, 以大喜大捨之心實踐大慈大悲之行,則行者之 悲願弘誓皆是自利利人、自度度他之菩薩行, 其終極目的乃 是與一切眾生共同歸趣於涅槃佛果,究竟證成大乘佛教強調 唯一佛乘,一起登清淨法界之理想。 附註 感謝兩位不具名審查人所提供的各項寶貴意見,作者已 依這些意見修改本文。雖然礙於行文脈絡以及時間緣故,部 分意見無法全然呈顯,或將留待未來另為他文時之參考。作 者於此仍要向審查人致意。 ───────── (註四六) 《大正藏》14 ,頁545 上—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