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晉佛經並列詞之內部次序與聲調的關係
竺家寧
中正中文學術年刊
創刊號 (1997.11)
頁41-69
頁 41
本章探索了西晉時代竺法護譯經中的並列式合義詞,觀察它的前後兩個詞素,它的次序是如何固定下來的。和意義有關?還是由語音決定?因為並列式的兩個詞素地位是相等的,哪個先,哪個後,原本並非絕對。然而當時的社會習慣選擇了其中一種形式,是完全任意的組合?還是遵循著某一種規律傾向?本章嘗試由兩個方面進行分析:語音和語義。
我們先從語音方面觀察。語音中最有可能影響構詞詞序的,是聲調。丁邦新曾發表<國語中雙音節並列語兩成分間的聲調關係>(史語所集刊 39 本下冊,1969)及<論語孟子及詩經中並列語成分之間的聲調關係>(史語所集刊 47本 -- 分1975)兩篇論文。根據統計發現國語雙音節並列詞兩字間除同一聲調之外,事實上是按聲調而排列的。兩成分間如有一個是陰平字,它一定在前。如有一個是去聲字,它一定在後。如沒有陰平字,也沒有去聲字,則陽平字在前
頁42
。這個規律例外的只佔 14%。 並列式成分同屬一個聲調的佔 25%。其餘 61% 都合於這個規律。後來又從歷史的角度檢查,按平上去入分析,結果是: 兩成分間如有一個是平聲字,它必定在前。如有一個是入聲字,它一定在後。沒有平入聲字時,上聲字在前。例外佔 10%。對於上古語料的論語、孟子及詩經中並列語,其結論是:如有平聲字,它總用為第一成分,如有入聲字,它總用為第二成分,在沒有平、入聲時,上聲總用為第一成分。易言之,其詞序往往與"平、上、去、入"的順序相合。在411個例子中,例外佔19.3%。也就是說,上古並列式詞序有80%以上受聲調的約制。因此,丁氏認為:當說話人有自由權選擇兩個字組成並列語時,可能會不自覺地說出最自然的順序來。
丁氏的研究是取材於國語和上古材料,那麼中古的並列式又如何呢?在國科會的專題研究計劃<西晉佛經詞彙研究>項目下,我們把竺法護譯經中的並列式對結構全部摘選出來,一共分析了 43 部佛經原文,然後依照中古的聲調系統:平、上、去、入分別檢查各詞素的中古音屬性,依詞素的聲調搭配狀況進行研究其組合狀況,分為下面幾種類型。
一、前一成分為平聲,後一成分亦為平聲:
(各行開頭的數字是大正藏的佛經編號)
103:佛說聖印經 消除、空無、貪婬、愚癡、因緣、思惟
118:佛說鴦掘摩經 安詳、清涼、柔仁、沈吟、施行、江河、光明
135:佛說力士移山經 人民、臣民、門途、從容、莊嚴、幽冥、山崗、虛空
168:佛說太子墓魄經 歡娛、歡欣、聾盲、資糧、人民、聽觀、塵埃、延長
180:佛說過去世佛分衛經 姿容、貧狹、成為、人民
頁43
182:佛說鹿母經 飢疲、東西、虛華、癡冥、貪求、三尊、鳴吟、交流、鳴啼
274:佛說濟諸方等學經 宣傳、頒宣、莊嚴、因緣、觀察、光明、便宜、專精
283:菩薩十住行道品 虛空、因緣、思惟、人民
315:佛說普門品經 貪婬、癡冥、愚冥、狂冥、盲冥、愚癡、空無、虛無、虛空
317:佛說胞胎經 思惟、因緣、中央、眼瞳、調均、當應、精神、肌膚、根莖
318:文殊師利佛土經 專精、分明、幢幡、珠環、澄渟、仁和、虛空、成為
323:郁迦羅越問菩薩行經 威神、周旋、人民、施求、偏邪、悕求、慈悲、調柔
324:佛說幻士仁賢經 名稱、成為、州城、山川、溝坑、光炎、人民、威儀
334:佛說須摩提菩薩經 愚癡、空無、真誠、稱揚、愚冥
337:佛說阿闍世王女阿術達菩薩經
聞知、還歸、歸依、溝渠、泉流、光明
349:彌勒菩薩所問本願經 愚癡、虛空、光明、威神、飛行、稱知、貧窮
395:佛說當來變經 玄虛、空無、宣傳、精行、因緣
433:佛說寶網經 仁賢、宣揚、應當、莊嚴、虛空、珠環、修行、懷疑、和安
435:佛說滅十方冥經 車乘、晨朝、心懷、思惟、安和、侵嬈、姦邪、家居
477:佛說大方等頂王經 周旋、和涼、班宣、消除、空虛、猶如、虛空、
頁44
因緣
496:佛說大迦葉本經 金銀、仁賢、光明、幽冥、神仙、成為、端嚴、莊嚴
565:順權經 頒宣、宣揚、宣傳、修行、莊嚴、胞胎、安和、周旋、行來、飢虛
736:佛說四侵經 婬憍、邪婬、憍奢、瘡痍、姿顏、呼吸、空無、莊嚴、咽喉
737:所欲致患經 貪求、因緣、家居、啼哭、愁憂、垣牆、終亡、蠲除、心懷
770:佛說四不可得經 飛騰、魚鱉、堅強、呻吟、豪強、因緣、猶如、騎乘
811:佛說決定總持經 空無、瑕疵、猶如、觀察、虛空、成為、功勳、消除
812:菩薩行五十緣身經 珍奇、人民、刀兵、丘墟、橋梁、光明、錢財
813:佛說無希望經 頒宣、加趺、安和、諮嗟、功勳、聲揚、周旋、光明、人民
815:佛昇忉利天為母說經 泥洹、安詳、均同、成為、恢弘、空無、虛無、虛空
二、前一成分為平聲,後一成分為上聲:
103:佛說聖法印經 吾我、根本、依猗、歡喜
118:佛說鴦掘摩經 剛猛、和雅、顏彩、年齒、稱舉、塵土、安隱、奔走
135:佛說力士移山經 供養、調隱、慚恥、歡喜、更整、飢饉、飢羸
頁45
168:佛說太子墓魄經 雙比、姝好、歡喜、供養、珠寶、遮蠡、蒸煮、分取
180:佛說過去世佛分衛經 安隱、姝好、歡喜
182:佛說鹿母經 身體、求索、悲喜、勤苦、遊處、林藪、兄弟、妻子
274:佛說濟諸方等學經 宣講、初首、諮請、經典、安隱、開解、諛諂、因猗
283:菩薩十住行道品 施與、長短、開導、勤苦、安隱、柔軟
315:佛說普門品經 男女、柔軟、明了、嚴淨、清淨、吾我、興顯、音響
317:佛說胞胎經 依倚、增減、思想、生死、終始、馳走、歌舞、經縷
318:文殊師利佛土嚴淨經 供養、欣喜、盛滿、柔軟
323:郁迦羅越問菩薩行經 歡喜、生死、開導、供養、尊長
324:佛說幻士仁賢經 僚屬、供養、河海、姝好、旋轉、安隱
334:佛說須摩提菩薩經 歡喜、財寶、求所、諛諂、平等、供養、諛諂
337:佛說阿闍世王女阿術達菩薩經 供養、生死、溝渠、歡喜、盛滿
349:彌勒菩薩所問本願經 歡喜、安隱、長短、珍寶、髓腦、勤苦、姝好
395:佛說當來變經 諛諂、頭尾、顛倒、方等、經典、歡喜、瞋喜、悲喜
433:佛說寶網經 求索、開解、違遠、長遠、多少、生死、經典、珍寶、開導
435:佛說滅十方冥經 窮苦、妖蠱、更整、歡喜、安隱、供養
477:佛說大方等頂王經 吾我、移轉、深遠、增損、顛倒、泥水、更整
496:佛說大迦葉本經 金寶、珍寶、牛馬、經典、開擺、更整、歡喜
565:順權方便經 殊好、兄弟、夫婦、親友、成長、生死、終始、
頁46
安隱、飢饉
736:佛說四侵經 飢渴、行止、生死、歌舞、脂粉、羅網、終始、連鎖、疏遠
737:所欲致患經 言講、更整、憂惱、風雨、財寶、憂惱、歌舞、親屬
770:佛說四不可得經 兄弟、妻子、朋友、師友、尊長、身體、頭首
811:佛說決定總持經 顛倒、興起、開導、生死、顛倒、違犯、經典、橫枉
812:菩薩行五十緣身經 珍寶、施與、盛滿、殊好、安隱、財產、蟲蟻、飢渴
813:佛說無希望經 和雅、依猗、傾猗、安隱、深遠、經典、更整、舉動
815:佛昇忉利天為母說法經 生死、安隱、更整、殊好、思想、依倚、吾我
三、前一成分為平聲,後一成分為去聲:
103:佛說聖法印經 唯諾、思念、柔順、瞋恚、憍慢
118:佛說鴦掘摩經 疑滯、儀幹、疑礙、欽敬、推步、牽掣
135:佛說力士移山經 來會、迴礙、端正、殊異、殊妙、繁茂、英豔、超過
168:佛說太子墓魄經 端正、瞻視、熒惑、千萬、神聖、恩愛、除去
180:佛說過去世佛分衛經 分衛、端正、還遶、恩愛
182:佛說鹿母經 分迸、驚怪、奸詐、禽獸、愚惑、欺偽、憂患、徵驗、慈信
頁47
274:佛說濟諸方等學經 宣頌、宣暢、宣散、神聖、遷住、庠序、重復、圍遶
283:菩薩十住行道品 端政、尊貴、從事、成敗、恩愛
315:佛說普門品經 婬泆、瞋恚、瞋怒、癡惑、虛妄、真正、興建
317:佛說胞胎經 思念、卑賤、當應、溪澗、成就、完具、光焰、稱歎、穿漏
318:文殊師利佛土嚴淨經 民眾、咸共、光像、辭訓、除去、行步、端正
323:郁迦羅越問菩薩行經 圍遶、還繞、方便、瑕隙、瑕穢、除去、思念
324:佛說幻士仁賢經 供具、供事、成為、墟聚、宮殿、迷惑
334:佛說須摩提菩薩經 稱計、頭面、讎怨、思念、形像、心意、中外
337:佛說阿闍世王女阿術達菩薩經
稱譽、尊重、分衛、端正、恭敬、禽獸
349:彌勒菩薩所問本願經 賢聖、思念、方便、心意、思議、身命
395:佛說當來變經 文字、瞋恨、荒亂、深妙、方便、稱計
433:佛說寶網經 稱計、歌頌、禽獸、殊異、餚饌、端正、財富
435:佛說滅十方冥經 圍繞、分衛、行步、危難、方便、興作、成就、歌歎
477:佛說大方等頂王經 方便、分衛、開化、詳序、章句、優奧、宣布、諍訟
496:佛說大迦葉本經 財富、稱計、柔順、殊妙、刀杖、成就、形象、圍繞
565:順權方便經 分衛、行詣、端正、殊勝、殊妙、成就
736:佛說四侵經 瞋怒、顏貌、憂患、倡伎、歌戲、迷惑、殃禍、歸盡、端正
737:所欲致患經 開化、分衛、憂患、貪愛、車步、恩愛、刀杖
頁48
770:佛說四不可得經 分衛、思議、危害、方便、形貌、行步、瞻戴
811:佛說決定總持經 方便、深要、章句、通暢、憎愛、圍遶、虛妄
812:菩薩行五十緣身經 希望、光焰、奴婢、瞋恚、平正、行步、瑕穢、狂亂
813:佛說無希望經 行詣、經卷、幽奧、珠異、超異
815:佛昇忉利天為母說法經 圍遶、諮問、思議、思念、方便、成就、親近
四、前一成分為平聲,後一成分為入聲:
103:佛說聖法印經 興發、分別、降伏、因習、更習
118:佛說鴦掘摩經 危厄、摧捽、閨閤、周密、遺脫、 遮截、開闔
135:佛說力士移山經 充溢、妨塞、降伏、和悅、超出
168:佛說太子墓魄經 歡樂、 衣服、傷絕
180:佛說世佛經 皆悉、分別、功德
182:佛說鹿母經 殺獵、功德、生活、分裂、毛髮
274:佛說濟諸學經 宣說、殊絕、稠密、重復、仁識、違失、分別、貪嫉
283:菩薩十住行道品 分別、功德、皆悉、儀法、邊幅
315:佛說普門品經 觀歷、分別、名色、香色、興立、成立、人物、殊特、衣服
317:佛說胞胎經 分別、清潔、和合、終沒、成熟、差錯、城郭、關節、滑澤
318:文殊師利佛土嚴淨經 分別、差別、儀則、恭肅、興發、開發、光色、斟酌
頁49
323:郁迦羅越問菩薩行經 衣服、功德、傳說、聞說、財物、門室、知識
324:佛說幻士仁賢經 衣食、醫藥、宮室、清白、功德、還復
334:佛說須摩提菩薩經 積累、功德、分別、侵嫉、衣服、華實
337:佛說阿闍世王女阿術達菩薩經 迎逆、開發、衣服、光色、功德
349:彌勒菩薩所問本願經 衣服、分別、歡悅、皆悉、光色、亡失、城邑
395:佛說當來變經 清白、衣食
433:佛說寶網經 功德、消歇、差特、財富、心識、分別、遊歷
435:佛說滅十方冥經 憂灼、寧息、功德、通徹、衣服、醫藥
477:佛說大頂王經 開發、功德、樓閣、分別、城郭、愚俗、開達
496:佛說大迦葉本經 財富、田宅、分別、選擇、猶若、衣服、膿血
565:順權方便經 衣食、衣服、醫藥、終末、終沒、休息、興發、興立
736:佛說四侵經 貞潔、分別、膿血、沉溺、時節、驚怯、違失、吞沒
737:所欲致患經 差特、分別、衣服、安樂、欣悅、忻悅、生活、侵奪
770:佛說四不可得經 妻妾、家室、親族、危失、終沒、顏色
811:佛說決定總持經 分別、降伏、更歷、興立、恩德、功德、衣服
812:菩薩行五十緣身經 增益、窮厄、荊棘、顏色、降伏、音樂、驚覺
813:佛說無希望經 行詣、安樂、功德、通達、衣服、超絕、殊特
815:佛昇忉利天為母說法經 離脫、衣服、殊特、差特、分別、差別、通達
五、前一成分為上聲,後一成分為平聲:
頁50
103:佛說聖法印經 解知
118:佛說鴦掘摩經 水漿、履行、奉遵、奉行
135:佛說力士移山經 喘息、奉迎、舉移、往來、廣長、紫金
182:佛說鹿母經 愍傷
217:佛說經 眼瞳、久長、眼睛、掃除、奉行、虎狼
222:郁迦羅越問菩薩行經 講說、解說、奉行、染污、往來、受持、解知、受學
224:佛說幻士經 奉承、奉行、奉修、解說、愍傷、本原、講說、語言、奉行
274:佛說濟諸方等學經 講宣、品宣、講說、愍哀、顯揚、便當、奉持、奉隨
283:菩薩十住行道品 語說、愍傷、閔傷、死生、動還、動搖
315:佛說普門品經 窈冥、了知、顯揚、受持、奉行、起居、往來、死亡、語音
318:文殊師利佛土嚴淨經 轉移、愍哀、奉修、奉行、奉持、解說、講說、受持
334:佛說須摩提菩薩經 解說、語言、是非、奉行
337:佛說阿闍世王女阿術達菩薩經 奉行、曉知、陂池、廣長、往還
349:彌勒菩薩所問本願經 愍傷、有無、講說、奉行、火炎
433:佛說寶網經 喜驚、舉移、士夫、講說、子孫、演說、往來、受持、解說
435:佛說滅十方冥經 慘慼、受持、講說、虎狼
477:佛說大方等頂王經 奉迎、有無、是非、往來、愍傷、奉行、窈冥、是非
496:佛說大迦葉本經 愍傷、解說
頁51
565:順權經 愍哀、奉行、奉持、子孫、假託、等同、水漿、演說
736:佛說四侵經 死生、幾何、了知、往來、士夫、曉知、愍傷
737:所欲致患經 奉行、把持、死亡、審知
770:佛說四不可得經 古今、動搖、請求、了知、曉知
811:佛說決定總持經 了知、演說、罪殃、奉遵、奉修、奉行、愍哀、愍傷
812:菩薩行五十緣身經 下卑
813:佛說無希望經 奉行、奉持、受持、愍傷、睹察、動移、講說、善慈、虎狼
815:佛昇忉利天為母說法經 愍哀、愍傷、受持、等同、了知、演說、是非
六、前一成分為上聲,後一成分為上聲:
103:佛說聖法印經 曉了
118:佛說鴦掘摩經 父母、往返、勇猛、討捕
135:佛說力士移山經 蠕動、父母、穀米、往古、飽滿、粳米、廣遠、曉了
168:佛說太子墓魄經 父母、父子、宛轉
180:佛說世佛經 損減
182:佛說鹿母經 母子、父母、糜朽
274:佛說濟諸方等學經 曉了、毀呰、久遠、往返、飽滿、受取、展轉、毀損
283:菩薩十住行道品 曉了、處止、感動
頁52
315:佛說普門品經 曉了、影響、起整、往返、往古、久遠、影響、勇猛
317:佛說胞胎經 父母、往返、展轉、長養、整理、舉動、手腳、往反、項頸
318:文殊師利佛土嚴淨經 婦女、敏誨、往奉、曉了、解了、動轉、子女
323:郁迦羅越問菩薩行經 解了、父母、婦子、與取、給與、解導、垢染、展轉
324:佛說幻士經 曉了、解了、士女、淨好、'館宇、苦惱、飽滿、曉了、動轉
334:佛說須摩提菩薩經 彼此、久遠、彼此
337:佛說阿闍世王女阿術達菩薩經
曉了、處所、轉誨、勇猛、父母、象馬
349:彌勒菩薩所問本願經 久遠、父母
395:佛說當來變經 解了、好醜、伴黨
433:佛說寶網經 許可、婦女、士女、飽滿、久遠、啟受、勇猛、曉了、寶錦
435:佛說滅十方冥經 感動、輞魎、曉了
477:佛說大方等頂王經 了解、曉了、典雅、弟子、解了、啟受、奉受、展轉
496:佛說大迦葉本經 往古、勇猛、苦惱、果蓏、弟子
565:佛說順權方便經 父母、往反、取捨、曉了、弟子、舉動、鼓舞、導引
736:佛說四侵經 苦惱、老死、擾動、曉了、好醜、父母、水火、宛轉
737:所欲致患經 水火、父子、母女、曉了
頁53
770:佛說四不可得經 父母、舉止、勇猛、表裡、野火
811:佛說決定總持經 曉了、體解、啟受、久遠、苦惱、奉養、曉了
812:菩薩行五十緣身經 父母、婦女、弟子、給與、履屣
813:佛說無希望經 啟受、舉動、感動、曉了、解了、苦惱、減損、久遠、曉了
815:佛昇忉利天為母說法經 啟受、曉了、解了、好醜、伴黨、往古、往返
七、前一成分為上聲,後一成分為去聲:
103:佛說聖法印經 毀壞
118:佛說鴦掘摩經 往造、裸露、省錄、左右、恐懼、往到
135:佛說力士移山經 部眾、暐曄、餒餓、踊貴、講誦、遠近、睹見
168:佛說太子墓魄經 長大、哽咽、審信、虎賁、往到、苦痛、垢穢
182:佛說鹿母經 巧偽、射獵、道化、恐懼
274:佛說濟諸方等學經 比類、毀壞、誹謗、恐怖、境界、部界、便利
283:菩薩十住行道品 往到、造作
315:佛說普門品經 恐懼、曉練、想念、響應、奉上、審試、種數、恐怖
317:佛說胞胎經 淨潔、草菜、長大、轉化、轉就、左右、耳鼻、轉退
318:文殊師利佛土嚴淨經 左右、動震、敏誨、軟妙、奉戒、剖判、道教
323:郁迦羅越問菩薩行經 往詣、擁護、喜護、守護、奉慎、奉敬、奉事、導御
324:佛說幻士經 奉事、轉化、解暢、巧妙、比喻、毀害、往詣、往到、感應
頁54
334:佛說須摩提菩薩經 奉敬、苦痛、毀敗、誹謗、感應、軟妙、法義、軟妙
337:佛說阿闍世王女阿術達菩薩經
恐畏、禮信、遠近、瓦礫、轉誨、老少
349:彌勒菩薩所問本願經 恐懼、苦樂、普遍、悔恨、往趣、垢穢、誹謗
395:佛說當來變經 毀滅
433:佛說寶網經 法教、寢寐、顯現、擁護、遠近、睹見、罪釁、誹謗、苦樂
435:佛說滅十方冥經 恐懼、擁護、受教、坐臥、顯化、恐懼、恐畏
477:佛說大方等頂王經 道義、感應、雅頌、鬼魅、睹見、鬼魅、恐怖、恐懼
496:佛說大迦葉本經 往詣、踊躍、種姓、屎尿、誹謗、道化
565:佛說順權方便經 解暢、奉敬、奉見、奉事、比像、姊妹、往詣、苦患
736:佛說四侵經 苦痛、老病、響應、屎尿、朽敗、轉易、假借、苦樂、恐懼
737:所欲致患經 惱報、境界、巧便、想念、取害、惱恨、誹謗、姊妹、考治
770:佛說四不可得經 睹見、廣大、煒曄、惱患
811:佛說決定總持經 攬攝、解散、誹謗、奉敬、愍敬、想念、恐怖、往詣
812:菩薩行五十緣身經 恐怖
813:佛說無希望經 往詣、啟問、解暢、下賤、顯示、守護、左右、睹見、靜慧
815:佛昇忉利天為母說法經
頁55
愍念、啟問、想念、比類、比像、演暢、解暢
八、前一成分為上聲,後一成分為入聲:
103:佛說聖法印經 本末
118:佛說鴦掘摩經 敏達、起豎、嬲觸、靜默、道德、瓦石、取殺
135:佛說力士移山經 喘息、顯發
168:佛說太子墓魄經 恍惚
180:佛說世佛經 滿足、飽足
274:佛說濟諸方等學經 罪福、本末、道節、演出、禮節、忍辱
282:佛說鹿母經 狡猾、反逆
283:菩薩十住行道品 本末
315:佛說普門品經 曉發、恍惚、道德、想識、喜悅、罪福、喘息、僥脫、本末
317:佛說胞胎經 罪福、草木、軟弱、垢濁、本宿、手足、受觸、養育、果實
318:文殊師利佛土嚴淨經 解釋、本末、解達、止足、恍忽、道跡、道德、普及
323:郁迦羅越問菩薩行經 反復、產業、瓦石、取足、飽足、止足、草葉、給足
324:佛說幻士經 止足、巧黠、喜悅、挍飾、皎潔、往昔、罪福、反復、處寂
334:佛說須摩提菩薩經 轉讀、喜悅
337:佛說阿闍世王女阿術達菩薩經
好潔、道德、滿足、法則、觝突、坐席
頁56
349:彌勒菩薩所問本願經 手足、垢濁、瓦石、飲食、道德
395:佛說當來變經 毀滅、淺末
433:佛說寶網經 啟白、本末、犯觸、道法、演出、喜悅、手足、滿足
477:佛說大方等頂王經 喜悅、道法、本末、道法、顯發、本末、起立、反逆
496:佛說大迦葉本經 選擇、喜悅
565:佛說順權方便經 古昔、本末、起立、道德、道節、禮節、下劣、授決
736:佛說四侵經 草木、轉易
737:所欲致患經 手足
770:佛說四不可得經 子息、把執、反逆、俸祿、草木、死別
811:佛說決定總持經 攬攝、禮節、殞歿、解決
812:菩薩行五十緣身經 毀辱、瓦石、犯缺
813:佛說無希望經 禮節、選擇
815:佛昇忉利天為母說法經 禮節、本末、道德、普悉、土石、瓦石、授決
九、前一成分為去聲,後一成分為平聲:
118:佛說鴦掘摩經 順從、載乘、縱橫、步騎、杖捶
135:佛說力士移山經 意行、樹花、貢高
168:佛說太子墓魄經 陣兵、棄捐、帝王
182:佛說鹿母經 悵怏、建行
274:佛說濟諸方等學經 便宜、智明、眾民、郁咿、俱同、信行
頁57
283:菩薩十住行道品 譬如、動還、動搖
315:佛說普門品經 闇冥、正真、造成、異奇、譬如、貢高、證因、布施
317:佛說胞胎經 化成、變更、譬如、過差、貢高
318:文殊師利佛土嚴淨經 刈除、貢高、正齊、正真、去來、懈疑、棄捐
323:郁迦羅越問菩薩行經 吏民、棄捐、慰除、剃除、度知、布施、住施
324:佛說幻士仁賢經 淨除、貢高、布施、信施、意行、性行、戒行、棄離
334:佛說須摩提菩薩經 信從、布施、是非、譬如
337:佛說阿闍世王女阿術達菩薩經 造行、計知、譬如、正真、棄除
349:彌勒菩薩所問本願經 布施、正真、未曾
395:佛說當來變經 廢遲、棄捐
433:佛說寶網經 正真、棄捐、馥芬、敬承、譬如、棄除、淨空
435:佛說滅十方冥經 幼少、正真、布施、號名、伺求、未曾
477:佛說大方等頂王經 正真、慧明、化生、未曾、譬如、布施、聖明
496:佛說大迦葉本經 噉食、譬如、布施、闇冥、未曾
565:順權方便經 慧明、正真、見聞、布施、化成、帝王、慕求、順從、退還
736:佛說四侵經 傲尊、志分、譬如、喻如、布施、歲年、怔忪
737:所欲致患經 鬥爭、戰恌
770:佛說四不可得經 喪亡、布施、正真、未曾
811:佛說決定總持經 棄捐、睡眠、順隨、鬥諍、譬如、伺求、性行、正真
812:菩薩行五十緣身經 譬如、并除、布施、未曾
813:佛說無希望經 照明、便宜、布施、誕生、念行、怨讎、豫懷、
頁58
譬如
815:佛昇忉利天為母說法經 棄捐、祐安、正真、譬如、是非、慧明
十、前一成分為去聲,後一成分為上聲:
118:佛說鴦掘摩經 穢染、上下、懊惱、救護、供養
135:佛說力士移山經 供養、震動、退轉
168:佛說太子墓魄經 供養
180:佛說過去世佛分衛經 震動
274:佛說濟諸方等學經 顧眄、訓誨、謗毀、供養、退轉
283:菩薩十住行道品 賜與、處止、供養
315:佛說普門品經 淨了、悅喜、懊惱、處所、退轉、棄捨、礙解
317:佛說胞胎經 茂好、痛痒、懊惱、妙好、坐起、弟子
318:文殊師利佛土嚴淨經 退轉、大小、供養、訓誨、教導、化導
323:郁迦羅越問菩薩行經 供養、孝養、住止、住起
324:佛說幻士仁賢經 上首、侍使、供養、殿館、淨好、色像
334:佛說須摩提菩薩經 富有、勸勉、震動、退轉、供養
337:佛說阿闍世王女阿術達菩薩經 敬偶、供養、盛滿、住止
349:彌勒菩薩所問本願經 妙好、弟子
395;佛說當來變經 伴黨
433:佛說寶網經 震動、上下、退轉、棄捨、顧眄、敬喜
435:佛說滅十方冥經 幼少、退轉、處所、供養
477:佛說大方等頂王經 處所、望想、痛癢、弟子、震動
496:佛說大迦葉本經 盛滿、義理、教誨、妙好、弟子
頁59
565:順權方便經 歎詠、棄捨、處所、弟子、好喜、大小、教誨
737:所欲致患經 痛癢
770:佛說四不可得經 倡道
811:佛說決定總持經 退轉、謗毀、供養
812:菩薩行五十緣身經 盛滿、弟子、供養
813:佛說無希望經 進止、愛喜、義理、上下、處所、上首、故往
815:佛昇忉利天為母說法經 義理、念想、處所、快眇、好醜、伴黨、證解
十一、前一成分為去聲,後一成分為去聲:
118:佛說鴦掘摩經 志性、愧恨、進退、限至、耗亂、迸怖、侍衛、智慧
135:佛說力士移山經 示現、智慧、唱叫、進趣、部眾、退住
168:佛說太子墓魄經 涕淚、厭畏
180:佛說過去世佛分衛經 計願
182:佛說鹿母經 悵怏、戀慕、效應、畜獸、鬥亂、信義
274:佛說濟諸方等學經 退住、過去、鬥亂、勸助、志性、字號、謗訕、放恣
283:菩薩十住行道品 過去、智慧、懈慢、教令、用教、敗壞、至到、變化
315:佛說普門品經 淨穢、變化、救濟、計會、示現、幻化、諷誦、志性、恣縱
317:佛說胞胎經 住坐、爛壞、壞敗、志願、變化、茂盛、內外、過差
頁60
318:文殊師利佛土嚴淨經 智慧、志願、誓願、俱共、侍從、勸訓、訓教、教訓
323:郁迦羅越問菩薩行經 救助、勸助、志願、穢厭、戒度、敬侍、怖畏、放恣
324:佛說幻士仁賢經 助供、供具、變化、教化、殿社、至到、化惑、茂盛
334:佛說須摩提菩薩經 信從、智慧、計數、諷誦、鬥亂、過去
337:佛說阿闍世王女阿術達菩薩經
計數、智慧、志意、變化、變異、意念
349:彌勒菩薩所問本願經 字句、晝夜、聚會、教化、智慧、勸助
395:佛說當來變經 智慧、句逗、妙快
433:佛說寶網經 智慧、類次、勸助、譬喻、進退、誓願、志意、視見、計會
435:佛說滅十方冥經 志願、晝夜、患難、告示、救濟、智慧、至到、面見
477:佛說大方等頂王經 幻化、救度、智慧、壽命、利義、境界、懈怠、憒亂
496:佛說大迦葉本經 遍布、憶念、至到、涕唾
565:順權方便經 究暢、進退、像貌、譬喻、盡至、去就、厭恨、闇昧、智慧
736:佛說四侵經 晝夜、敗壞、壽命、內外、幻化、戒禁、壞亂、進退、怔忪
737:所欲致患經 志願、退去、境界、變亂、壞亂、殫盡、證現
770:佛說四不可得經 患難、罵詈、幻化、冀念、憍恣、教化、進退、慕戀
頁61
811:佛說決定總持經 進退、憎愛、智慧、懈怠、志性、侍從、趣應、過去
812:菩薩行五十緣身經 重愛、智慧、讚歎
813:佛說無希望經 變化、讚頌、退坐、變應、計會、智慧、志性、懈怠、壽命
815:佛昇忉利天為母說法經 智慧、究竟、過去、譬喻
十二、前一成分為去聲,後一成分為入聲:
103:佛說聖法印經 降伏
118:佛說鴦掘摩經 飯食、繫縛
135:佛說力士移山經 降伏、荐發、氣力、意力
168:佛說太子墓魄經 妙潔
182:佛說鹿母經 志節、射獵
274:佛說濟諸方等學經 住立、備悉、信樂、利益、度脫、弊惡、穢濁
283:菩薩十住行道品 議說、教敕、度脫、淨潔、譬若、善惡、具足
315:佛說普門品經 造立、建立、厭足、具足、告說、澹浴、閉結
317:佛說胞胎經 具足、淨潔、愛惜、度越、酷劇、放逸
318:文殊師利佛土嚴淨經 退卻、度脫、暢入、暢達、布設、住立、具悉、利益
323:郁迦羅越問菩薩行經 願欲、飯食、具足、厭足、郡國、縣邑、建立、度脫
324:佛說幻士仁賢經 飯食、具足、意力、斷截、斷絕、見說、降伏
334:佛說須摩提菩薩經 斷絕、度脫、念欲、墮落
337:佛說阿闍世王女阿術達菩薩經 具足、念設、飯食、穢惡
頁62
349:彌勒菩薩所問本願經 願欲、弊惡、具足、愛惜、快樂、郡國
395:佛說當來經 陷墮
433:佛說寶網經 過越、建立、愛樂、度脫、郡國、縣邑、具足、會集、放逸
435:佛說滅十方冥經 困厄、勸立、速疾、勸發、具足、備悉、建立
477:佛說大方等頂王經 退卻、度脫、放逸、飯食、具足、建立
496:佛說大迦葉本經 噉食、住立、具足、盡滅
565:順權方便經 晃昱、建立、造立、放逸、降伏、制伏、度脫、愛樂
736:佛說四侵經 放逸、利欲、快樂、盜賊、嗜欲、降伏、斷絕
737:所欲致患經 報答、盜賊、具足
770:佛說四不可得經 俸祿、化合、度脫
811:佛說決定總持經 降伏、放逸、斷滅、禍福、救拔、愛樂、度脫
812:菩薩行五十緣身經 愛惜、降伏、度脫、具足
813:佛說無希望經 建立、具足、度脫、放逸、穢濁、種殖、斷滅、降伏、郡國
815:佛昇忉利天為母說法經 度脫、放逸、建立、住立、斷絕、穢濁
十三、前一成分為入聲,後一成分為平聲:
103:佛說聖法印經 別離
135:佛說力士移山經 測量
182:佛說鹿母經 別離
274:佛說濟諸方等學經 得成
283:菩薩十住行道品 結成
頁63
315:佛說普門品經 色聲、合離、覺知、譬如
317:佛說胞胎經 合成、沒終、譬如
318:文殊師利佛土嚴淨經 割除、滅除、譬如、合成
323:郁迦羅越問菩薩行經 覺知、吉詳、譬如、色聲、習居
324:佛說幻士仁賢經 合和、譬如、識知
334:佛說須摩提菩薩經 別離、譬如、吉祥、習持
337:佛說阿闍世王女阿術達菩薩經 石沙、國城、譬如
349:彌勒菩薩所問本願經 識知、吉祥、出遊
433:佛說寶網經 合成、吉祥、譬如
435:佛說滅十方冥經 福勳、執持
477:佛說大方等頂王經 合成、執持、譬如、福威、識知
496:佛說大迦葉本經 合成、譬如、色香
565:順權方便經 識察、執持、執懷、滅除、食糧
736:佛說四侵經 革囊、譬如、吉祥、覺知、別離
737:所欲致患經 別離
770:佛說四不可得經 欲求、別離、合成
811:佛說決定總持經 譬如、執懷、滅除、厄貧
812:菩薩行五十緣身經 譬如、辟除、曲傾
813:佛說無希望經 捉持、滅除、譬 如
815:佛昇忉利天為母說法經 棄捐、譬如、識知、覺知、滅除、益加、發興
十四、前一成分為入聲,後一成分為上聲:
118:佛說鴦掘摩經 說解
頁64
135:佛說力士移山經 畜養、蹶舉、脫解
180:佛說過去世佛分衛經 卻後
274:佛說濟諸方等學經 發起、覺了、乏短
283:菩薩十住行道品 極止、及逮
315:佛說普門品經 發起、悅喜
317:佛說胞胎經 食飲、乏少
318:文殊師利佛土嚴淨經 發起、習善、寂靖
323:郁迦羅越問菩薩行經 發遣、給與、覺了
324:佛說幻士仁賢經 覺了
334:佛說須摩提菩薩經 積累、缺減
349:彌勒菩薩所問本願經 發遣、寂靜、缺減、濁轉
433:佛說寶網經 決了、缺減、覺了
435:佛說滅十方冥經 逼惱、缺減
477:佛說大方等頂王經 寂靜、怯羸、及與
496:佛說大迦葉本經 發起、拂淨
565:順權方便經 寂靜、發起、發遣、攝取、及與、骨體
737:所欲致患經 奪取
812:菩薩行五十緣身經 給與
813:佛說無希望經 攝護、攝取、發遣、發起、覺了
815:佛昇忉利天為母說法經 發遣、發起、及與、食飲、覺了
十五、前一成分為入聲,後一成分為去聲:
118:佛說鴦掘摩經 逆慢、掠治、色貌、入趣
135:佛說力士移山經 寂定、破壞、識鍊、福慶、福祚
頁65
168:佛說太子墓魄經 缺漏
180:佛說過去世佛分徫經 卻後
182:佛說鹿母經 佛寺、合會、逆害
274:佛說濟諸方等學經 卻住、得逮、日夜、缺漏、出去、缺漏
283:菩薩十住行道品 悉遍、及逮
315:佛說普門品經 合散、合會、識議、嫉妒、職號、厄難、食噉
317:佛說胞胎經 合會、合聚、沒盡、雜錯、缺漏、刮治、色貌、隔閉
318:文殊師利佛土嚴淨經 剖判、習辯、嫉妒、缺漏、闕漏、節限
323:郁迦羅越問菩薩行經 卻坐、合會、嫉妒、寂定、習會、入過
324:佛說幻士仁賢經 日夜、合會、截斷、寂定、覺悟、習效
334:佛說須摩提菩薩經 合會、法義、黠慧
337:佛說阿闍世王女阿術達菩薩經 暴露
349:彌勒菩薩所問本願經 寂定、發露、食噉
395:佛說當來變經 嫉妒
433:佛說寶網經 法教、缺漏、忽忘、識念、疾病、卻住、卻坐
435:佛說滅十方冥經 卻住、發進、族姓
477:佛說大方等頂王經 夙夜、合會、疾病、合會、剖判、福祐
496:佛說大迦葉本經 卻坐、出去、滅盡'
565:順權方便經 合散、伏定、寂寞、合會、集會、夙夜
736:佛說四侵經 夙夜、疾病、合會、獨自
737:所欲致患經 卻坐、劫害、積聚
770:佛說四不可得經 疾病
811:佛說決定總持經 合會、夙夜、毒害、滅蓋
812:菩薩行五十緣身經 破壞、宅舍
頁66
813:佛說無希望經 集會、厄難、忽忘、合會
815:佛昇忉利天為母說法經 集會、別異、寂寞、積聚
十六、前一成分為入聲,後一成分為入聲:
118:佛說鴦掘摩經 滅裂、閣閤、沒墮、畢訖、破裂、服食
135:佛說力士移山經 服食、扶接、縛著
168:佛說太子墓魄經 質朴、剝裂
180:佛說過去世佛分衛經 日月
182:佛說鹿母經 識別
274:佛說濟諸方等學經 法律、雜碎、服食、國邑、出入、博達
283:菩薩十住行道品 極止
315:佛說普門品經 識著、鞊曲、福德、出入、日月、怫爵
317:佛說胞胎經 雜錯、出入、合集、法律
318:文殊師利佛土嚴淨經 寂滅、破碎、日月、習學
323:郁迦羅越問菩薩行經 合會、卒暴、給足、絕極、出入、法律、寂滅、縛著
324:佛說幻士仁賢經 國邑、日月、縛著、滅沒、合會、合和、度脫
337:佛說阿闍世王女阿術達菩薩經 日月、毒惡、合成、合適、習俗
349:彌勒菩薩所問本願經 縛著、伏匿
395:佛說當來變經 雜碎、日月、悒慼、質朴
433:佛說寶網經 畢訖、骨肉、寂滅
435:佛說滅十方冥經 出入、沒溺
477:佛說大方等頂王經 屋宅、怯弱、日月、合集
496:佛說大迦葉本經 日月
565:順權方便經 欲樂、夙夜、日月、識別、雜碎、錯雜、習俗、
法律
頁67
736:佛說四侵經 骨肉、日月
737:所欲致患經 畢訖、覺得、縛束
770:佛說四不可得經 出入
811:佛說決定總持經 結縛、沒溺、法律
812:菩薩行五十緣身經 出入、譬若、宅舍、舍宅、日月
813:佛說無希望經 寂滅、結縛、合集、怯弱
815:佛昇忉利天為母說法經 怯弱、習俗、福德、合集、屋宅
本文共分析了西晉竺法護的16340個雙音節並列結構,由於篇幅的限制,上面只列出其中的一部份。我們再簡化為下列統計表:(前一調為複音節詞的頭一字,後一調為複音節詞的末一字, 例如平 - 入代表前一字是平聲,後一字是入聲)
平 - 平 2516 平 - 上 1646 平 - 去 2508 平 - 入 1679
上 - 平 565 上 - 上 582 上 - 去 974 上 - 入 460
去 - 平 1110 去 - 上 754 去 - 去 1368 去 - 入 914
入 - 平 275 入 - 上 197 入 - 去 447 入 - 入 345
除了前後二字為同調之外,異調並列的,呈現了相當嚴整的規律。
去聲字作為第二音節,在各類中(無論首字是平或上、去、入)都佔絕對優勢,這應該不是偶然的現象。說明西晉時代的構詞規律,有選擇去聲為第二音節的傾向。
至於這樣的聲調搭配統計,是否決定於某類聲調的絕對數字呢?例如中古平聲字原本就最多,當然以平聲開頭的並列詞數量最大,入聲字原本就字數最少,所以入聲開頭的並列詞數量最小。其實並不如此。絕對字數和社會使用的頻率未必相等,這樣的搭配規律統計反映了西晉實際語言的使用頻率。因此,就今天來看,現代漢語中出現頻率最高的,是“的”字,而“的”字並非屬於
頁68
一個最大的聲調類別,ㄉ聲母字不是所有聲母中最大的一類。ㄜ韻母也不是今天國語中字數最多的一類韻母。就本文的材料看,平聲字出現於首字最多,固然容易聯想為平聲字本來就最多。但是我們進一步觀察平聲作第二成分的例子,就不是最多的了。像上 - 平565字,尚低於上 - 上582字、上 - 去974字。去 - 平1110字,尚低於去 - 去1368字。入 - 平275字,尚低於入 - 去447字、入 - 入345字。說明了使用頻率不決定於調類的絕對字數。
在本文的資料中,有些詞在不同的經卷中反複出現,我們都保留下來。這是為了反映使用頻率的緣故。由此可以看出哪些詞在佛經中經常被使用。
由意義關係看,有些並列式的詞序是由意義決定的。例如"長短"、"妻子"、"生死"、"東西"、"兄弟"、"國邑"、"日月"、"上下"、"弟子"、"出入"、"父母"、"億百"(另有"百千"與此相反),這些都屬"類義並列"的情況(同類的事物並列在一起,而不是同義或近義詞素並列在一起)。佔的比律不高,因為並列結構絕大多數是同義或近義詞素的並列。我們可以說,只有在類義並列時,詞序先後才會考慮意義的因素,此外總是由聲調因素居於主導的。
我們檢驗丁邦新先生所提出的並列式聲調規律,與本文的資料稍有不同。丁先生把資料分為下列兩類,我們填入本文分析所得的資料:
異調並列(一) 平上 1646 平去 2508 平入 1679
上去 974 上入 460 去入 914 共 8181異調並列(二) 上平 565 去平 1110 入平 275
去上 754 入上 197 入去 447 共 3348
丁先生把異調並列(一)視為正則,也就是合乎其所定之規律的情況,在丁先生的材料中佔 80.7 %。異調並列(二)為例外,只佔 19.3 %。可是本文針對西晉材料的統計,丁先生的(一)類,佔 70.9 %,第(二)類佔 29 %,如果把這 29 %算作例外,可能太高了些。 由個別看,上入 460 個為正則,上平565 個反為例外,去入 914 個為正則,去平 1110 反為例外, 都與丁先生所據的材料,有不同的結果。因此,我們可以為西晉的並列詞另寫規律:
1.在西晉並列結構的詞彙中,如有平聲字,往往用於第一成分(平聲用為首字的
8349 個,佔全部 16340 個並列詞的 51 %)。
2.如有入聲,總用為第二成分。(去
- 入有 914 個,入 - 去只有 447個)。
3.沒有入聲時,去聲總是做第二成分。
4.第一成分若不是平聲,出現次多的不是上聲,而是去聲。
上聲做第一成分的有 2581 個,佔 15.8 %,去聲做第一成分的 4146
個,佔 25.3%。
本文是國科會專題計畫〈西晉佛經詞彙研究〉的一部份,對當時佛經的龐大詞彙資料儘可能的作了窮盡式的分析,用以歸納的並列詞達一萬六千餘條。丁邦新先生在〈國語中雙音節並列語兩成分間的聲調關係〉中所用材料為《國語辭典》的 3056 條並列語,丁氏在〈論語、孟子,及詩經中並列語成分之間的聲調關係〉中共用 411 條並列語。本文所用的材料遠遠超過此數。同時,丁氏二文針對上古和現代的語料,本文則運用中古語料,正好形成互補。由丁氏和本文的分析,可以看出上古、中古、現代三個階段的狀況。由於能力的限制,論文中疏漏之處,尚祈同道先進不吝賜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