藕益大師的淨土思想

釋聖嚴

現代佛教學術叢刊
第65期(1980.10)
頁331-342

©1980 大乘文化
臺北市


 

 

頁331 藕益大師的淨土思想

現代佛教學術叢刊第65期(1980.10)

一、藕益大師的事蹟

  藕益大師生於明神宗萬曆二十七年(西紀一五九九),他是江蘇省木瀆(吳縣西南)地方的人,俗姓鍾,字智旭,號藕益,晚年住於浙江杭編的靈峯,所以世人呼為靈峯藕益大師。

  藕益大師少而好學,專志於儒,並且誓滅釋老以揚儒宗,故作論文數十篇,論破釋老。但到十七歲時,偶爾披閱蓮池大師的自知錄及竹窗隨筆二書,便知以往的破佛之非,所以將他所作的闢佛論文,全部付之一炬,同時迴心向佛。故到天啟元年(西紀一六二)當他二十三歲之時,便發四十八願,並且自名大朗優婆塞。第二年,在一個月內,竟然三度夢見憨山德清大師,當時憨山住於廣東曲江縣東南的曹溪山,因其遠道不能前往,僅遇憨山的門人雪嶺,藕益大師即在雪嶺座下落飾出家,時年二十四歲,智旭之名,也就從此而得。

 

 

頁332 藕益大師的淨土思想

現代佛教學術叢刊第65期(1980.10)

  那年的夏秋之際,他到了蓮池大師的雲棲山,可惜蓮池大師已在七年前圓寂了,他便在蓮池的門人古德法師會下,聽講唯識論,因疑不能釋,故往徑山坐禪,二十六歲受菩薩戒,二十七歲閱律藏,二十八歲喪母後又在掩關期中害了一場大病,乃發願求生淨土。三十二歲擬註梵網經,但卻不知應依那一宗義為立場,對經教而言,大乘雖有八宗,卻只有天台、賢首、慈恩三宗有其思想體系,所以他故了四個鬮,除了上說的三宗,又加一個自立宗,但在佛前一連拈了幾次,都是拈的天台宗,自此他便私淑天台,從事於天台章疏的研習,可是藕益大師並未願以天台兒孫自居,他雖拈得台宗,從其思想的角度而言,寧可認為是他的自立一宗,不過他也未嘗樹立自標其新宗的旗幟。

  三十三歲入靈峯,三十五歲造西湖寺,嗣後遊歷諸方,至永曆八年(西紀一六五四)夏季,臥病於靈峯,自知不久人世,即於當年十二月起淨社,作願文,並且口授遺囑,到第二年元月二十一日,便以五十七歲的壯齡而逝。然在他生命的最後一年之中,病痛糾纏之際,尚使他完成了「閱藏知律」及「法海觀瀾」兩部很重要的書。

  綜觀藕益大師一生行誼,他能厭棄名利,致力於閱藏及著述,畢身未嘗放下過筆硯生涯,他是一位著述家、思想家,尤其是一位學行並重,篤履、實踐的宗教家。所以他對近世中國佛教的影響之大,大過於同時代的另外幾位大師。

 

 

頁333 藕益大師的淨土思想

現代佛教學術叢刊第65期(1980.10)

  他的著述很多,主要者有,阿彌陀經要解一卷,梵網經玄義一卷,菩薩戒本箋要一卷,法華經玄義節要二卷,法華經會義十六卷,楞嚴經玄義二卷,楞嚴經文句十卷,閱藏知津四十四卷,法海觀瀾五卷,周易禪解十卷等,計有四十多部二百三十餘卷,其中有一部集錄他的法語、答問、序說、詩偈等而編成的靈峯藕益大師宗論,他的很多論點多被蒐在這部宗論之中。

二、三學一源的思想

  蓮池大師主張禪淨同歸,藕益大師在他的「參究念佛論」中,表示了異議,他自己則主張三學一源,這都與他們各自接觸際遇之不同而互有差別。

  所謂三學一源,是指禪宗、教宗(包括台賢慈恩各家)、律宗應該相互為用,不當分河飲水。他以為,禪是佛心,教是佛語,律是佛行。藕益大師的此一思想,直到近代的太虛大師,才算繼承而發揚出來,不過,藕益大師是以禪、教、律攝盡各宗,太虛大師則仍以八宗本位唱出:「此之八宗,皆實非權,皆圓非偏,皆妙非麤,皆究竟菩提故,皆同一佛乘故。」藕益大師將各宗匯歸一宗,集結於佛陀一身的言行心態,太虛大師則任由各宗分張,而加以一體看待。這兩位大師之間,雖各有其特色,但在要求各宗會合的觀念,乃是先後遙遙呼應的。這也唯有大思想家,才能有此偉大的襟抱。

 

 

頁334 藕益大師的淨土思想

現代佛教學術叢刊第65期(1980.10)

  藕益大師以禪教律一源之說,通貫全體的佛教,推究他的這一思想的產生,有兩條線索:一是受了永明延壽及靈芝元照以來的思想所影響,因自五代以下,三學鼎立,各執一是,互有偏弊,所以主張學侶,應當兼學戒律、禪定、智慧,但尚未曾唱出三學一源之論。戒定慧三學,固然自始未嘗分門獨行,至於將禪、教、律各宗來配合定,慧、戒三學,而匯歸一源,那是始於藕益大師。因此,我們要看第二條線索,就是藕益大師本人的經驗,他先學儒,二十歲時即詮釋論語,至「天下歸仁」句,而不能下筆,廢寢忘餐三晝夜,始悟孔子及顏回的心法,但他仍不以儒學為足而歸佛出家,出家後聽古德法師講唯識論,因疑與佛頂首楞嚴互相矛盾,古德卻誡以「性相二宗,不許和會」,是知此途走不通,所以捨而往徑山坐禪。當他二十八歲關中大病,遂覺僅藉禪功未必能了生死,所以將參禪的工夫求生西方淨土;又見彌陀經中明說「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緣得生彼國」,所以主張淨土行者應當不捨律儀;當他二十七歲徧閱律藏之後,又發現了舉世的「積譌」。三十二歲拈得天台宗鬮之後,究心天台章疏,又發現台家與禪宗、賢首、慈恩,各執門庭,不能和合。這樣一來,他是注定不能依傍任何一家已成的門戶了,因為各家均有病痛,唯有調和各宗,一貫佛陀的本懷,才是根本辦法。他對佛教來說,主張三學一源,貫通儒釋來說,又自標出八不主義,也就是不局於一家一宗之見,故於他自著的「八不道人傳」中,開頭就說:「八不道人,震旦之逸民也。古者有儒、有禪、有律、有教,道人既蹴然不敢;今亦有儒、有禪

 

 

頁335 藕益大師的淨土思想

現代佛教學術叢刊第65期(1980.10)

、有律、有教,道人又艴然不屑;故名八不也。」這是藕益大師的自白。所以他雖僅說三學一源,實則也是主張儒釋同歸的。

  不過,不論如何,他的儒釋同歸或三學一源的終局,乃在念佛一門。因此,藕益大師是一位以念佛為指歸的大德,所以也被後人列為蓮社的第九祖,像這樣一位大思想家、大著述家,終究歸向於淨土法門,可見念佛之理,絕非等閒。只是他的念佛思想,有他自己的一番理論,故與初祖慧遠不相同,也與八祖蓮池有差別。

三、念佛三昧論

  念佛三昧論是藕益大師的中心思想。他基於「心佛眾生,三無差別」的理念,主張一切佛法,無不歸於念佛三昧。不替是念阿彌陀佛,或是天台宗的一心三觀,以及常坐、常行、半行半坐、非行非坐等四種三昧,乃至達磨所傳的直指心法,無不屬於念佛之門。因為廣義的念佛,可以分為三種:一、念他佛,二、念自佛,三、雙念自他佛。這麼一來,他就在「示念佛三昧」一文中說:「念佛三昧,名寶王三昧,三昧中土。凡偏、圓、權、實,種種三昧,無不從此三昧流出,無不還歸此三昧門。蓋至頓圓之要旨,亦三根普利之巧便也。」又在另一文「示念佛法門」中說:「念佛法門,別無奇特,只深信力行為要耳。佛云:『若人但念阿彌陀佛,是名無上深妙禪

 

 

頁336 藕益大師的淨土思想

現代佛教學術叢刊第65期(1980.10)

。』天台云:『四種三昧,同名念佛;念佛三昧,三昧中王。』雲棲云:『一句彌陀,該羅八教,圓攝五宗。』」他引了這三個論證,證明了念佛三昧,確係佛陀一代聖教的根源。

  為什麼他要主張念佛三昧即是一切佛法,因此他又在「示念佛三昧」文中說:「眾生心性,一而已矣;,只此一心,法爾具真如、生滅二門。」所以種種三昧,均由此一心的真如門流出;一切的眾生,也必由此一心的生滅門而還歸。那末,只要念佛而至一心不亂的狀態,即可還歸而階登淨土,故他又在「念佛三昧說」一文中引用淨名經說:「若欲淨土,當淨其心。」淨心即是一心,如何求得一心?那就請你念佛。

  上舉念佛的廣義有三種念法,但在廬山慧遠等所說的念佛,僅是其中的念他佛,也就是以阿彌陀佛的果德莊嚴,作為被念的對象──念佛相好、念佛法門、念佛實相,專注繫念,歷歷分明,念至一心不亂,即是三昧成就而必往生淨土。

  至於念自佛,這個佛,是吾人的自性佛,也就是我們現前一念的介爾之心;這個心,無體無性,橫遍十方,豎窮三世,具足百界千如的種種性相,它與三世諸佛,平等無二,若作如此觀想,便是念的自佛。若將此觀修成,即可圓淨六根、斷五住之惑,頓入諸佛祕藏。這是那些人修的呢?告訴你,西天二十八祖,東土禪宗六祖,以及南岳慧思、天台智者,都是修的這個念佛法門。

  再說雙念自他佛,這又要說到心佛眾生三無差別。此所謂眾生,乃是諸佛心內的眾生;此所

 

 

頁337 藕益大師的淨土思想

現代佛教學術叢刊第65期(1980.10)

謂諸佛,乃是眾生心內的諸佛,用觀諸佛果位的依正莊嚴,以顯我人心內的理體智慧。佛雖在心內,但要觀已經成佛的諸佛,才能啟發我們內心之佛的顯現,所以叫做雙念自他佛。這是永明延壽及楚石梵琦等所倡導的念佛法門。

  藕益大師綜合了以上三派的念佛方法,將念佛的範圍,作了廣泛的涵蓋,完成了他的念佛三昧即寶王三昧的理論根據。

  藕益智旭,雖非專於任一宗派的學者,但從他的思想方法中考察,他是偏向於天台宗學的,無論講什麼問題,他總得運用天台宗的四教判及三諦三觀、百界千如的一套方法來疏解剖析,所以,當他講到此一念佛三昧的中心思想之時,也就自然地用上了天台宗的架構。他以念他佛、念自佛、雙念自他佛之三項法門,配合天台四教的藏、通、別、圓,四教各具三種念佛法門,便成了十二種念佛三昧;再將十二種念佛三昧配合摩訶止觀中所說的四種三昧(如前所舉常作常行等);此四種三昧,又一一各具四教開合的十二種三昧,便成了四十八種三昧。又說:「念他佛者,或念相好、念法門、念實相;以例念自、念雙,亦可各三。廣歷四三昧、四教,則成一百四十四種,一一種,復有無量境觀差別,非言可宣。而持名一法,出佛說阿彌陀經,仍在前來種種三昧之外。」這是用機械的數理邏輯,來把念佛三昧的範圍,擴大再擴大,但他依然發覺,持名念佛,並未能夠納入此一範圍,故又不得不再開出執持名號之說。(以上所論所引,均係根據「示念佛三昧」一文)

 

 

頁338 藕益大師的淨土思想

現代佛教學術叢刊第65期(1980.10)

  同時,藕益大師既然主張三學一源,所以,念佛三昧不外禪、教二門,但尚應以戒律的精進,來達成念佛三昧的圓熟。因為「若欲淨土,當淨其心」,欲淨其心,必先防非止惡,故以持戒為念佛之因行,淨土乃念佛之結果。於是,在念佛三昧的理論上,又使他完成了三學一源的思想體系。

四、執持名號說

  念佛三昧論,理論至為深廣,真正的簡明易修而普被上中下三根的法門,乃是阿彌陀經的持名念佛。但此也不是浮淺愚迷之舉,為了說明這一法門也是兼攝事理的不可思議的善巧方便的,藕益大師便又為之作了一番理論上的建設。

  他根據蓮池大師之說,勸導行者,欲期往生淨土,必須具足「信、願、行」三個條件。因此,在他所著「阿彌陀經要解」的緒論中說:「非信,不足啟願;非願,不足導行,非持名妙行,不足滿所願而證所信。」又在他的「持名念佛歷九品淨四土說」一文中謂:「若欲速脫輪迴之苦,莫如持名念佛,求生極樂世界,若欲決定得生極樂世界,又莫如以信為前導,願為後鞭。信得決,願得切,雖散心念佛,亦必往生(聖嚴按,強調信願的力量,雖不達一心不亂也能往生之說,乃是殊勝的巧方便門);信不真,願不猛,雖一心不亂,亦不得往生(按:此一心不亂,僅是定或定的前奏工夫。若不信淨土也不願往

 

 

頁339 藕益大師的淨土思想

現代佛教學術叢刊第65期(1980.10)

生淨土,那最多是生到色界的禪定天上,不能了脫生死。)

  現在,我們再把藕益大師對於「信、願、行」的解釋,說明介紹如下:

  一、關於「信」的內容:我們見他在兩處談到:(1)在「持名念佛歷九品淨四土說」中,他說:「云何為信?一者信阿彌陀佛願力,二者信釋迦文佛教語,三者信六方諸佛讚歎。」這是根據阿彌陀經的內容而作的說明。(2)又在他的「阿彌陀經要解」緒論中說:「信則信自、信他、信因、信果、信事、信理。」共分六種。於此再加列說明如下:

  (一)信自──信我現前一念之心,本非(在內臟中跳的)肉團,亦非(妄念紛飛的)緣影(之心),豎無初後(始終),橫絕(十方)邊涯。終日隨緣,終日不變,十方虛空微塵國土,元我一念心中所現之物;我雖昏迷倒惑,只要一念迴心,決定得生自心本具的極樂,更無疑慮。

  (二)信他──信釋迦如來絕無誑語,彌陀世尊絕無虛願,六方諸佛的廣長之舌絕無二言。隨順諸佛真實教誨,決志求生,更無疑惑。

  (三)信因──深信散亂稱名,猶為成佛種子,何況一心不亂,安得不生淨土。

  (四)信果──深信淨土的諸善上人,聚會一處,皆從念佛三昧得生,因此念佛法門,如影隨形,絕無虛棄之業。

  (五)信事──深信依心所現的十方世界不可盡數,故也深信實有極樂國土,在西方十萬億的佛

 

 

頁340 藕益大師的淨土思想

現代佛教學術叢刊第65期(1980.10)

土之外,絕不同莊子所說,那是屬於寓言。

  (六)信理──深信十萬億土,實在不出於我現前介爾一念的心外。

  二、關於「願」的內容:當於一切時中,厭離娑婆世界的生死之苦,欣嚮菩提淨土的清淨極樂,並以所有的一切善根,迴向往生極樂淨土。

  三、關於「行」的內容:此所謂行,即是執持彌陀名號,常念常憶,恆不間斷。但此「執持」名號,今有事持及理持。

  事持是在未達「是心是佛、是心作」佛之理的時候,但憑堅信西方阿彌陀佛,決志願求往生。

  理持則將西方阿彌陀佛,置於我的心中,佛具於我心,由我心所造,將此自心所具所造的佛之名號,作為我的繫心之境,無時或失。

五、九品往生及四種淨土

  藕益大師對於執持名號,既有他的看法,對於念佛的工夫,也有他的主張,他在「持名念佛歷九品淨四土說」中提到,九品往生的差別,可因各人念佛的念頭亂與不亂的程度,決定高下的品位。他說:「深信切願念佛,而念佛時心多散亂者,即是下品下生;深信切願念佛,而念佛時散亂漸少者,即是下品中生;深信切願念佛,而念佛時便不散亂者,即是下品上生;念到事一心

 

 

頁341 藕益大師的淨土思想

現代佛教學術叢刊第65期(1980.10)

不亂,不起貪瞋痴者,即是中三品生;念到事一心不亂,任運先斷見思塵沙,亦能伏斷無明者,即上三品生。故信願持名念佛,能歷九品,的確不謬也。」

  此所講的事之一心不亂,要略予解釋。一心不亂,分為事之一心及理之一心。事,就是一切的現象;理,就是一切現象的本體;佛法所說的事,是指世間的一切法,一切法的本體,是指真如法性,它可以有很多的假名,但皆不出於眾生本具的清淨心,去妄存真,便是復返於本體的真如,返於真如,便是了生脫死的涅槃境界,但此本體的理境,並非離開了一切現象而另外存在,只要不執現象,不對現象生起種種分別妄想的煩惱之心,當下就是理之一心的開始顯現。

  藕益大師以我人在達到事之一心──對現象不起妄想之時,可視其程度深淺而階登中品及上品的蓮臺,在此中上共計六品蓮臺的過程中,可以斷貪嗔痴等的生死煩惱,乃至可以伏斷部份障礙成佛(修菩薩行)的無明。但此均非理之一心,若能心開,見到本性的佛,才可名為理之一心。

  因此,藕益大師又將因持名念佛而斷除煩惱無明的等次,分配於四種淨土。他在前引的同一文中說:「信願持名,消伏業障,帶惑往生者,即是凡聖同居淨土;信願持名,見思斷盡而往生者,即是方便有餘淨土;信願持名,豁破一分無名而往生者,即是實報莊嚴淨土;信願持名到究竟之處,無明盡而往生者,即是常寂光淨土。」

  見思二惑,大抵相似於法相宗的煩惱障,它屬於三界生死的塵垢,斷盡見思二惑,即可出離

 

 

頁342 藕益大師的淨土思想

現代佛教學術叢刊第65期(1980.10)

三界的生死。無明,大抵相似於法相宗的所知障。有一分煩惱障,我人就不能出生死;有一分所知障,菩薩就不能成佛。

  那末,如何才能由於持念佛名而將無明斷除呢?

  藕益大師的答覆是:「所持之佛名,無論悟與不悟,無非一境三諦;能持之念心,無論達與不達,無非一心三觀。只為眾生妄想執著,情見分別,所以不契圓常。殊不知,能持者即是始覺;所持著即是本覺。今直下持去,持外無佛,佛外無持,能所不二,則始覺合乎本覺,名究竟覺矣。」(見上引的同文)

  很抱歉,這篇文字寫得比較專門了一點,因為這是研究性的,未能將它寫得更加的通俗些。特別是天台宗的專有名詞,例如百界千如、一境三諦、一心三觀,以及始觀、本覺、究竟覺等,由於已把篇幅拉得很長,不便予以解釋了,只好麻煩初機學佛的讀者,自己查閱佛學辭典吧。

參考書目:

靈峯宗論(藕益)

阿彌陀經要解

佛教大辭典(望月氏)

支那淨土教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