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法與情緒管理──以《清淨道論》為範圍

(中華慧炬佛學會祕書長) 鄭振煌

一九九九年佛學與人生學術研討會論文集
頁81-87


 

頁81

壹、緒論

貳、覺音與《清淨道論》

參、情緒與內外結

肆、情緒管理與戒定慧

伍、結論

 

壹、緒論

  人都有七情六欲,故情緒叢生,痛苦不堪,尤其是當今之世,生活與工作壓力,百千倍於昔日,情緒管理乃成為心理諮商師最重要之課題。

  佛法的終極目的是了生脫死,但在現實人生中,卻可以解脫煩惱,讓行者等持其心,不被八風所動。究實而言,根本煩惱的解脫就是涅槃寂靜,故一切法門皆以解脫煩惱為鵠的。而解脫煩惱的方法,不外戒、定、慧三學。本文以南傳經典之作《清淨道論》為範圍,因為它對戒、定、慧的說明最詳盡、最有系統、最接近佛之本懷。

貳、覺音與《清淨道論》

  覺音(Buddhaghosa)係巴利語系佛教的大註釋家,南傳佛教名著《清淨道論》的作者。又譯佛音。西元五世紀左右之中印度摩揭陀國人,為佛陀伽耶附近的婆羅門之子。幼學吠陀,能誦七千偈,另通瑜伽、數論等派之學說。嘗遊歷諸國,以議論為事。後為比丘 Revata 所折服而歸依佛教,並致力於三藏之研究。由於雄辯如佛,故時人以覺(佛)音稱之。

  早年嘗撰 NanodayaAtthasalini,註《法僧伽》(Dhammasanhani)。後在 Revata 的鼓勵下,入錫蘭求三藏註解。時當 Mahanama 王(413-435年在位)治世的時代。他住在 Anuradhapura 地方「大寺」(Mahavihara),師事 SanghapaliBuddhamitta

 

頁82

等人,學習該寺所傳三藏註疏及長老之教示。時,長老們曾以二句偈試驗其學識,他乃撰《清淨道論》(Visuddhi-magga)以闡述佛教綱要。諸長老知其才識非凡,乃將錫蘭註疏傾囊相授。此後,他住在 Gantlakara 寺,致力於將佛教三藏譯為巴利語,並作註釋工作

  他先應 Buddhasiri 之請,依錫蘭所傳《大義疏》(Maha-attakatha)、《Maha paccari》、《鳩倫陀》(Kurunda)等的註釋,參照長老們所說,編述律藏註《Samantapasadika》。此書相當於漢譯的《善見律毘婆沙》,其製作年代可能是西元四三三年左右。其後,又譯述經藏及論藏,並親撰註疏;巴利三藏的註解至此乃告大致完備。

  覺音的註釋,並不僅止於本文的語義,且包含歷史、地理、天文、音樂、動植物等諸多解說,以及有關印度古代風俗習慣的資料。

  關於他的晚年,錫蘭佛教教界相傳,說他為禮拜菩提樹而返回印度。逝世後上生兜率云云。緬甸佛傳則說他是緬甸人,西元四百年自 Thanton (即金地國)入錫蘭,三年後持經典返國,致力於緬甸佛教的復興。

  按:覺音從錫蘭到緬甸應是事實,當時似乎也到過廣州。果真如此,則《歷代三寶紀》卷十一所載,南齊永明中(約為489年左右),與僧伽跋陀羅持《善見律毘婆沙》到廣州,旋搭船南返的三藏法師可能就是指覺音。其後,他可能返回摩揭陀,並在當地入寂。

  關於他的著作,古來傳說紛紜,除上述之外,可以確定的還有 Kankhavitarani (戒本註)、Sumangalavilasini (長部註) Papancasudani (中部註)、Saratthappakasini相應部註)、Manorattapurani (增支部註)。[註1]

  《清淨道論》是南傳佛教典籍中最受後人重視的佛書,也是南傳佛教史上最偉大的論師──覺音的劃時代鉅著。

  愛德華孔滋說:「(清淨道論)是人類心靈上最偉大的經典作品之一。如果我流浪到荒島時只容許攜帶一本書的話,這部書將是我所要選擇的。」

  水野弘元說:「清淨道論是一部彙集南方上座部教理最詳盡、最適當的論書。要瞭解南方上座部的教理,本書是非讀不可的。」

  早島鏡正說:「清淨道論是南方巴利佛教中被推尊為最高權威的論書,其百科全書式的內容,可以與有部的大毘婆沙論相匹敵。」

  本書以戒定慧三學為綱,作者站在南傳上座部的立場,把一個佛教徒如何實踐,如何由凡夫而入三學、趨解脫的歷程,詳細地鋪陳出來,可視為現代佛教徒在實踐上的最佳參考資料之一。[註2]

參、情緒與內外結

  情緒的定義紛歧,《牛津字典》說:「心靈、感覺或感情的激動或騷動,泛指任何激越或興奮的心理狀態。」美國心理學家 Drever 說:「情緒是有機能的一種複雜狀態,涉及身體各部分發生的變化;在心理上,它伴隨著強烈的情感以及想以某種特

 

頁83

定方式去行動的衝動。」K. T. Strongman 說:「情緒即情感,它是涉及各種生理結構的一種身體狀態;它是明顯或細微的行為;並且它發生在特定的清境中。」

  另一位美國心理學家羅伯特布特希克因,自傳統生物進化思想中,區分八種基本情緒反應:害怕、生氣、高興、悲傷、信任、厭惡、期待、驚奇。德國心理學《邁爾大辭典》(Meyers Lexikon)將情緒定義為「情感的波動」及「心靈的激動」。美國心理學者 Drew Westen 則認為情緒是指人依「現象世界」的「變化」而產生某種「改變」,此種改變包括三大領域,即生理上的(physiological arousal)如心跳加快、冒冷汗、麻痺、體溫上升;主體經驗的(subjective experience)如快樂、悲傷、生氣、厭惡;行為及情緒表達(behavioral & emotional expression)如臉部表情、手勢、動作行為。情緒可分為正面情緒(如快樂)和負面情緒(如恐懼、忿怒、悲傷)等兩大類。若根據程度則又可分為情緒(emotion)和心情(mood)兩個層次。[註3]

  中國古文學亦有「情緒」一詞出現,如南朝梁江淹賦:「聞寂以思,情緒流連。」唐韓偓詩:「醒來情緒惡,簾外正黃昏。」司空圖詩:「客處不堪頻送別,無多情緒更傷情。」可見情緒是指情意纏綿,心情多端,如絲之有緒,引之無盡,抽之不絕。《呂氏春秋.情欲篇》曰:

天生人而使有貪有欲。欲有情、情有節。聖人修節以止欲,故不過行其情也。故耳之欲五聲,目之欲五色,口之欲五味,情也。此三者,貴賤、愚智、賢不肖欲之若一,雖神農、黃帝,其與桀、紂同。

這是「情欲天賦」的觀念,亦所謂「人者,心之器也;性者,命於天固有諸心者也。」人類「以心性為質,情欲為文,發而為種種之情緒表象」。又因人性本於情欲,故易引起貪瞋痴慢疑等情緒,必須予以管埋,免遭禍害。

  佛書中並無「情緒」一詞,接近其意義者為「心所」。心所是心王之所有,而有貪瞋等別作用之心法。小乘俱舍有四十四法,大乘唯識有五十一法。

  《清淨道論》在序論中,一開始即引用《雜阿含》五九九經的故事。世尊在舍衛城時,於夜分中,來一天子,為除自己的疑惑,提出這樣的問題:

內結與外結,人為結縛結,
瞿曇我問汝,誰當解此結。

  結是締結,與愛網同義。因為上下於色等所緣境界而屢生起愛著,猶如竹叢中的竹枝糾纏而稱為枝網,故名為結。因為對於自物他物,或於自身他身,或於內處及外處而生愛著,故說「內結與外結」。以如是生起愛著,故說「人為結縛結」。譬如竹叢為枝結所纏,一切有情為愛網所纏結,這便是人被結纏、纏縛、締結的意思。這位天子便對世尊請示,誰能解此纏縛於三界之內的堅牢之結。

 

頁84

肆、情緒管理與戒定慧

  正面情緒如鬆弛、希望、愛、同情、心寬、喜悅、安慰、樂觀、愉快、滿足、肯定等,都會促進身心;反之,負面情緒如緊張、沮喪、生氣、悲傷、寂寞、憤怒、焦慮、妒嫉、厭惡、驚慌、難過、羞辱、無聊、不確定性等,則會傷害身心建康。因此,正面情緒必須發揚,負面情緒必須管理,才不致成為情緒的俘虜;以大乘唯識學的術語來說,善心所應加以培養,煩惱心所和隨煩惱心所應加以淨化。佛教八萬四千法門的施設,無非在管理情緒,以期證悟不生不死的心性。

  心理學家鄭石岩教授提出情緒管理的方法有五:(一)化解憤怒:1. 導瀉法(對事不對人;說出自己的感受,而不批評對方;注意時機的妥當性;把握語言與肢體語言;對知心的朋友導瀉)。2. 擱置法(告訴自己改天再談;放下它)。(二)緩和性急:1. 給自己多一點時間,割捨時程表中部分項目;2. 給自己低語「別急!這是一個有意義的機緣,只是我還沒有發現它而已」;3. 哼一首曲子;4. 稍作休息。(三)消除緊張:1. 淨化法;2. 運動法;3. 鬆弛緊張。(四)排遣厭倦:1. 海邊祕方(諦聽、回憶、檢討、放下);2. 擬定新目標、新企圖;3. 看出新的意義;4. 培養體力;5. 跟積極的朋友交往。 (五)治本方面:1. 建立合理的抱負水準;2. 培養好的自我功能;3. 涵養精神能量。

  周虎林教授則建議常保身心平衡的態度和方法有六:(一)建立正確的人生觀;(二)接觸宗教哲學;(三)慈心悲願自圓滿;(四)活在當下與狂心頓歇;(五)人生如夢幻泡影;(六)滌除玄鑑能如嬰兒乎。[註4]

  修行佛法的終極日標是離苦得樂、破迷啟悟、了生脫死、成等正覺、究竟成佛。換言之,淨化心靈,徹底覺醒,正念分明,情緒平穩。《清淨道論》在引述《雜阿含經》五九九經世尊回答天子有關解結的問題說:

住戒有慧人,修習心與慧,
有勤智比丘,彼當解此結。

  住戒,即安住於戒中,指圓滿(受持)戒律。有慧人,是由無貪、無瞋、無癡三因善業所結生的人。修習心與慧,即修習三摩地(定)和毘缽舍那(觀)。有勤,是有精進的人,因為精進可以燒盡一切煩惱,故稱為熱,具此熱力的人,稱為有勤。有智,即具有主導一切所作的含藏慧。比丘,指見輪迴而生怖畏者。彼,是具備圓滿戒律、三摩地、結生慧、觀慧、含藏慧、勤等六法的比丘。解結,是在修(四沙門)道的剎那;在證(四沙門)果的剎那,便是天界和人界最上應供的解結者。

  戒是闡明以彼分斷而斷煩惱,對治諸惑違犯,淨化惡行雜染,為須陀洹果及斯陀含果的原因。定是闡明以鎮伏斷而斷煩惱,對治纏(粗煩惱),淨化愛雜染,為阿那含果的原因。慧是闡明以正斷而斷煩惱,對治隨眠(細煩惱),淨化惡見雜染,為阿羅漢果的原因。

 

頁85

一、戒

  戒的範疇包含思戒、心所戒、律儀戒、不犯戒。

  戒是戒行的意思,即正持(以身業等善持戒律而不雜亂)和確持(把持一切法)。

  戒的特相是戒行(正持身業和保持善法);戒的作用是摧毀諸惡戒;戒的成就是具諸無罪之德;戒的現狀是身淨、語淨、意淨;戒的近因是慚與愧。

  戒的功德有無後悔、大財聚、揚善名、無怖畏羞慚、臨終不昏昧、轉生善趣天界、為諸梵行者所喜愛歡悅尊重禮敬、淨有情的塵垢、使熱惱究竟清涼、能順風薰也能逆風薰、入涅槃的城門、莊嚴光輝、諸德的根本、一切諸惡的摧毀者。

  戒的種類:一法有戒相。二法有等正行、初梵行;離、不離;依止、不依止;時限、終身;有限制、無限制;世間、出世間。三法有下、中、上;我增上、世間增上、法增上;執取、不執取、安息;清淨、不清淨、有疑;學、無學、非學非無學。四法有退分、住分、勝分、抉擇分;比丘、比丘尼、未具足、在家;自然、慣行、法性、前因戒:別解脫律儀、根律儀、活命遍淨、資具依止。五法有制限遍淨、無制限遍淨、圓滿遍淨、無執取遍淨、安息遍淨;斷、離、思、律儀、不犯。

  戒的雜染有二:(一)因名聞利養而破壞七罪聚:波羅夷、僧殘、不定、捨墮、單墮、悔過法、眾學法。(二)與七種淫相應:允許婦女為之塗油、擦身、沐浴、按摩、心生愛樂希求而至滿足;與婦女嬉笑遊戲,心生愛樂;以自己之目眺望婦人之目,心生愛樂;聞隔壁婦人之笑語歌泣聲而心生愛樂;追憶過去曾與婦人相笑相語遊玩時,心生愛樂;見長者或長者子具備享受於五欲時,心生愛樂;願成天眾而修梵行,心生喜樂希求而至滿足。

  戒的淨化有二行相:(一)見破戒的過患:不為天人所喜悅、不受同梵行者所教導、聞惡戒者被呵責時而苦感、聞具戒者被贊歎時而失悔、如穿粗麻木一樣的醜惡。(二)見具戒的功德:為人信樂、自責等怖畏無從潛入、光耀如滿月高懸虛空照、諸天喜悅、香薰十方無有障礙、作少而果大、不為諸漏苦斷絕苦因緣、人天福願求當得、追逐涅樂寂淨。

  行者為了成就戒的功德,宜受持十三頭陀行:糞掃衣、三衣、常乞食、次第乞食、一座食、一缽食、食後不食、阿練若住、樹下住、露地住、塚間住、隨處住、常坐不臥。

  頭陀行的特徵是思以受持;頭陀行的作用是破除一切貪欲;頭陀行的現狀是無貪欲;頭陀行的近因是少欲、知足、減損煩惱、遠雜煩惱、還滅、勤精進、善育;頭陀行的功德是得三聖種:衣知足、食知足、住所知足、修習樂。

二、定

  定是善心一境性,以等持為義。等持是法的威力使心和心所平等、平正、不亂、不雜亂地保持和安置在一個所緣上。

  定的特相是不散亂;定的作用是消滅散亂;定的現狀是不散動;定的近因是樂。

  定的種類:一法是不散亂。二法有四種;近行定、安止定;世間定、出世間定;有喜定、無喜定;樂俱定、捨俱定三法有四種:下定、中定、上定;有尋有伺定、無尋唯伺定、無尋無伺定,喜俱定、樂俱定、捨俱定;小定、中定、大定。四法有六

 

頁86

種:苦行道遲通達定、苦行道速通達定、樂行道遲通達定、樂行道速通達定;小小所緣定、小無量所緣定、無量小所緣定、無量無量定;初禪定、第二禪定、第三禪定、第四禪定;退分定、住分定、勝進分定、決擇分定;欲界定、色界定、無色界定、離繫定。五法有一種:初禪定、第二禪定、第三禪定、第四禪定、第五禪定。

  定的雜染是退分法,定的淨化是勝進分法。

  世間定的修習法可分七方面:(一)破除十種障礙:住所、家、利養、眾、業、旅行、親戚、病、讀書、神變。(二)親近教授業處的善友:業處有二,一是比丘僧伽等作慈念、死念、不淨想的,稱為一切處業處;一是修習任何適合自己性行的,稱為應用業處。(三)順適自己的性行:性行有六種,即貪行、瞋行、癡行、信行、覺行、尋行。(四)執取四十業處中之任何一種:四十業處即十遍(地遍、水遍、火遍、風遍、青遍、黃遍、赤遍、白遍、光明遍、限定虛空遍)、十不淨(膨脹相、青瘀相、膿爛相、斷壞相、食殘相、散亂相、斬斫離散相、血塗相、蟲聚相、骸骨相)、十隨念(佛隨念、法隨念、僧隨念、戒隨念、捨隨念、天隨念、死隨念、身隨念、入出息隨念、寂靜隨念)、四梵住(慈、悲、喜、捨)、四無色素(空無邊處、識無邊處、無所有處、非想非非想處)、一想(食厭想)、一差別(四界差別)。(五)捨棄不適合修定的精舍,而住於適合的精舍。(六)破除細障。(七)不離一切修習法而修習。

  在四十業處中,修習佛隨念、法隨念、僧隨念、戒隨念、捨隨念、天隨念、死隨念、寂靜隨念、食厭想、四界差別等十業處,僅能得到近行定。於此十業處中的一境性,及於安止定的前分心的一境性為近行定;於其餘三十業處中的心一境性為安止定。

  修定有五種功德:現法樂住、毗婆舍那、神通、勝有、滅盡定。

三、慧

  慧是「與善心相應的觀智」。慧的語義是了知,既知所緣是青是黃(想知),亦得通達特相(識知),並能努力獲得道的現前(了知)。

  慧的特相是通達諸法的自性;慧的作用是摧破覆蔽諸法自性的癡暗;慧的現狀是無痴;慧的近因是定。

  慧的種類:一法是通達諸法自性的相。二法有五種:世間慧、出世間慧;有漏慧、無漏慧;名差別慧、色差別慧;喜具慧、捨具慧;見地慧、修地慧。三法有四種:思所成慧、聞所成慧、修所成慧;小所緣慧、大所緣慧、無量所緣慧;入來善巧慧、離去善巧慧、方便善巧慧;內住慧、外住慧、內外住慧。四法有二種:四諦智、四無礙解。

  慧的地是五蘊、十二處、十八界、二十二根(眼、耳、鼻、舌、身、意、女、男、命、樂、苦、喜、憂、捨、信、精進、念、定、慧、未知當知、已知、具知)、四諦、十二緣起。慧的根是二清淨:戒清淨、心清淨。慧的體是五種清淨,也是解脫煩惱淨:見清淨、度疑清淨、道非道智見清淨、行道智見清淨、智見清見。

  修慧的功德有四:摧破種種煩惱、嘗受聖果之味、可能入於滅定、成就應供養者。

 

頁87

伍、結論

  佛在《南傳大般涅槃經》中,每到一處即對諸比丘宣說戒定慧的法要:「修戒則定有很大利益與果報;修定則慧有很大利益與果報;修慧則心從漏得解脫----欲漏、有漏、見漏及無明漏。」[註5]故知戒定慧是修行佛法的基本,也是解脫煩惱的不二法門。

 


【註 釋】

註1. 以上錄自《中華佛教百科全書》第九冊,頁5916,中華佛教百科文獻基金會,1994年元月出版。

註2. 摘自葉均譯《清淨道論》冊上,小引,中華佛教百科文獻基金會,79年12月初版。(以下除註明者外,一概引用《清淨道論》所言,不另標記,讀者請逕行查閱相關章節。)

註3. 參考 Drew Weslen, Psychology-Mind, Brain & Culture, John Wiley & Son, Inc. 1996

註4. 光德寺大專情緒管理學佛手冊,頁21-23及頁28,八十七年八月十八日至二十二日。

註5. 巴宙譯《南傳大般涅槃經》,財團法人慧炬出版社,87年5月初版五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