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大哲學論評第五期
(pp155-176)
155頁 「佛」概念是佛學(教)的中心概念,也是大家熟悉的字眼, 但真正了解其涵義的恐怕不多,故特加研究並解析之。 首先擬就七個項目來作客觀分析:即(一)「佛」的定義。( 二)「佛」是三寶之一。(三)「諸佛」說。(四)「佛身」觀。(五 )「佛」之德。(六)如來十號。(七)佛有惡乎?其次,以經為證 ,從佛經中了解「佛」,最後,主體深思,「成佛」問題,以簡 潔問答方式說明之,及佛概念之形象化(活現)──談釋迦牟尼之 生與死,以敘述方式談其「生之奮鬥」(覺路歷程),並以問答的 、比較的(與耶穌、蘇格拉底比較)方式,談其「死的安然」(寂 靜涅槃)。 (一) 「佛」之定義 「佛」(Buddha)是覺者之謂,自己先覺悟,然後,覺悟他人 (1),從覺悟他人的善行中再自覺,如此不斷往復提昇,以達悲 智雙運、福慧雙修、盡善盡美,即所謂「覺行圓滿」,到此境界 則為「佛」(2)。 覺 行 圓 滿 ↑ 慧→雙 ↑ 修←福 智→雙 ↑ 運←悲 再自覺 → 再覺他 自覺 → 覺他 ────────────── 1.參閱大般涅槃經第十八,大正大藏經(以下略稱大正)12, P.469下;菩薩瓔珞經第十三淨居天品,大正16, PP.113-115 瑜伽師地論第八十三,大正30, P.761下;成實論第一具足品 ,大正32, P.242下;般若燈論釋第十四,大正30, P.127上 。 2.參閱大乘義章第二十,大正44, P.864下。 156頁 (二) 「佛」是三寶之一 所謂三寶(梵文: ratna traya、巴利文: ratana-ttaya) ,即「佛」(Buddha)、「法」(dharma)、「僧」(`samgha`),關 於三寶的說法,今舉出三種來說明。 (1)現前三寶:佛在世時,釋尊自身即「佛寶」,佛所說之 法即「法寶」,佛之弟子們形成的出家集團即「僧寶」(3)。 (2)住持三寶(4):佛滅後,所謂「佛寶」即指金、木、石等 造的佛像、紙畫的佛像等(5),成為信者歸依禮拜的對象(6),所 謂「法寶」即數度結集而寫成之經典,所謂「僧寶」即出家團體 。 在此,特別一提的是,在佛滅後,造佛像崇拜之前,有種種 特殊的「佛寶」存在,即釋尊之四紀念處──佛出生地「籃毘尼 園」,成道處「菩提伽耶」,最初說法處「鹿野苑」,入滅處「 拘尸那羅」(鳩尸那)(7),及佛足跡(表示遊化佛)(8),菩提樹( 表示成道佛),法輪(表示說法佛),佛塔、佛舍利、佛齒、佛髮 、佛□等(9),其遺跡、遺身、遺物都成為頂禮膜拜的對象與象 徵。 (3)一體三寶(10):說明「佛」、「法」、「僧」一體不可 分,密接不離的關係,所謂「觀照是佛寶、真性是法寶、資成是 僧寶。」(11),「而三寶是同一法性真如所呈現之三義,即覺、 軌、和合,有此三義不同,故說三寶(12)。」而實質上是一體( 同一法性真如)的三面。 真切言之,「佛」是悟證真理者,「法」是真理本身,「僧 」是流傳真理者,三者不即不離,悟證者、真理本身、流傳者三 者各擔負不同的角色, ────────────── 3. 參閱過去現在因果經第三,大正3, P.645上;增一阿含經第 十四,大正2, PP.616-619。 4. 參閱華嚴經明法品內立三寶章卷上,大正45, P.615 5. 參閱法經第一方便品,大正9, PP.8下-9上。 6. 參閱道行般若經第十曇無竭菩薩品,大正8, P.476。 7. 參閱大般涅槃經,大正1, P.199。 8. 參閱中阿含第十一、三十二相經,大正1, P.493下。 9. 參閱四分律第五十二,大正22, PP.951下-953中 10.參閱大乘義章第十,大正44, P.657上 11.參閱法華玄義第五下,大正33, P.745下 12.參閱華嚴經孔目章第二,大正45, P.553上 157頁 但需緊密攜手合作,方能發揮應有的功能,做到功德圓滿,達成 使命。 (三) 諸佛說 在人類歷史上僅出現一位「釋迦牟尼佛」,但佛經中提到釋 尊以前「毘婆尸」等之諸佛,及燃燈(`dipamkara`)佛等之出現 (13),未來有彌勒(Maitreya)等諸佛將出世(14),現在有阿□、 彌陀等恆沙諸佛出現(15)。今就過去諸佛,三世十方諸佛說明之 。 (1)過去諸佛: 在原始佛教中,佛不只是釋尊一位,過去世,有諸佛出現說 法,化導眾生,如過去七佛說,即釋尊之前有六佛,加釋尊而成 過去七佛,即毘婆尸(`Vipasyin`)、尸棄(`Sikhin`)、毘舍婆 (`Visvabhuk`)、拘羅孫(Krakucchanda)、俱那含牟尼 (Kanakamuni)、迦葉(`Kasyapa`)、釋迦牟尼(`Sakyamuni`),此 七佛思想見於長阿含第一大本經中(16),釋尊以前的過去佛之實 際存在性與歷史性不甚清楚。 到部派佛教時期,他們更往前推溯,而以為過去七佛之前, 更有很多佛出現,如過去「二十五佛」(17),「二十八佛」之說 法(18),所謂過去二十五佛即過去七佛之前有十八佛,總共二十 五佛,所謂二十八佛即二十五佛之前有三佛,還有如大眾部,說 出世部,及(佛本行集經)所談的過去佛,竟達三十億之釋迦佛, 八億之燃燈佛,為數之多,令人歎為觀止,尚有許多佛經談種種 「過去諸佛」,今不一一列舉。 (2)三世十方諸佛: 很多部派以為過去、現在、未來三世有許多佛出現,而部派 之中,大眾部主張,除了釋迦佛出現在娑婆世界之外,還有十方 世界(四方、四維、上 ────────────── 13.參閱增一阿含經第十三、四十五,大正2, P.610, PP.790-791修行本起經卷上現變品,大正3, P.461;太子瑞 應本起經卷上,大正3, P.472下 14.參閱增一阿含經第四十五,大正2, P.791;同此經第四十四 ,大正2, PP.786-789 15.參閱阿□佛國經卷上,大正11, PP.753-756;無量壽經,大 正12, PP.270-273 16.又見於雜阿含經第十五、十七,大正2, P.101 P.121;增一 阿含經第四十四、四十五、五十,大正2, PP.786-787, PP.790-791; PP.823下-825中;大智度論第九,大正25, P.125上 17.見於巴利文佛種性經(Buddha Vamsa) 18.見於巴利文本生經佛傳(`Nidanakatha`) 158頁 、下)也同時出現佛,到了大乘佛教時期,更發展大眾部思想, 認為三世,尤其十方有無數恆沙諸佛出現(19)。 大乘諸經認為世界無數,遍在十方,十方世界同時出現無量 恆河沙之諸佛,有多少苦惱,就有多少佛出現救劑,如「藥師佛 」除「病」苦,「阿隬陀佛」除「死」苦,「地藏」 (`Ksitigarbha`)除「地獄」苦,這些佛之根本性格在「慈悲」 。 佛說:「一切眾生悉有佛性」,則過去無數劫來所開發之佛 性而成佛者一定很多,而未來無數劫發心修行當成佛者一定也不 少,所以說,三世十方出現恆河沙數無量諸佛是當然之理,但如 果諸佛都是以歷史上佛陀世尊為基準的話,則過去諸佛是釋尊因 位所奉事,供養之授記者,未來諸佛則是承釋尊之後延線不絕, 而現在諸佛則是釋尊雖入涅槃,然其真實身示現十方世界,教化 眾生。 我想,由一佛而過去諸佛以至三世十方無量諸佛之思想進展 ,對古阿利安人而言,誠不足奇,為什麼呢?因古阿利安人富於 想像力,又具有宗教情操,他們所謂「三千大千世界」,所謂「 劫」,都是可觀的天文數字,難以計算清楚,所以,三世十方諸 佛之無窮無邊之理念,也可看作是他們的思惟方式之一。 (四) 佛身觀 佛身(`Buddha-kaya`)問題是討論佛之特性,歷來有「二身 」說,、「三身」說、「四身」說。 所謂「二身」,即「法身」、「生身」,「法身」即佛之本 質,屬理想形態,是常住、不可壞、金剛之身(20)。「生身」是 父母所生身,屬現實形態,如迦毗羅衛城出生之釋迦,「生身」 亦可謂「方便變化身」(21)。 說一切有部等之「二身」說,主張「生身」即佛之肉身,「 法身」即依無學法得,「生身」是有漏,「法身」是無漏,佛自 體即「法身」,非「生 ────────────── 19.參閱普曜經第五迦林龍品,大正3, PP.514中-516;大般若 經第一序品,大正8, PP.217-220;舊華嚴經第四如來名號 品,大正9, PP.418-420中;新華嚴經,大正10, PP.58-60 上;攝大乘論釋第十五,大正31, P266 20.見於大般涅槃經第三金剛身品,大正12, PP.622下-624 21.參閱大般涅槃經第三十四,大正12, P.567上 159頁 身」佛之成就歸功於無學法,而非有漏法(22)。大眾部及維摩、 首楞嚴、涅槃等之諸大乘經主張「二身相即」說。所謂「三身」 ,即「法身」「報身」、「應身」;或「自性身」、「受用身」 、「變化身」(23)。 所謂四身,即前三身中之「應身」再分為「應身」與「化身 」而成「法身」、「報身」、「應身」、「化身」;或即後三身 中之「受用身」分為「自受用身」與「他受用身」,而成「自性 身」、「自受用身」、「他受用身」、「變化身」(24)。 現就以三身(`trayah kayah`)說為中心加以解明於下: (1)法身(`dharma kaya`):或譯為自性身 就理論而言,在原始部派佛教,有所謂「五分法身」,即戒 、定、慧、解脫、解脫智見,此法身即法之集積義,身即集積之 意,如遺教經所謂如來法身常在,即指集積八萬四千法蘊之如來 是常在的。到了大乘佛教,所謂法身即法爾存在之真理佛、理想 佛,是佛性如來藏(25),遍在於諸眾生中(26),以清淨真如為體 (27),是常、樂、我、淨,永離生、老、病、死,非白非黑,非 長非短,非此非彼,非學非無學(28)。 就信仰層面而言,「法身佛」當作信仰對象,有如密宗之大 日(大毘盧遮那`Maha-Vairocana`)如來,或(法華經)如來壽量品 中之常住靈鷲山之釋迦牟尼佛,或禪宗之清淨法身毘盧舍那佛等 。 (2)報身(`Sambhoga-Kaya`):或譯為受用身 菩薩修六度,完成誓願,得報果,成就完全圓滿之佛陀即「 報身」佛(29),簡言之,即菩薩修行成佛者。 「受用身」即自引發善根,修得功德果報。「受用身」又可 分自受用、他受用兩種,「自受用身」即自內證悟之果自受用, 這是真報身,至於「他受用身」即以證悟之果來化導眾生,故解 作應身比較恰當。 ────────────── 22.參閱雜阿毘曇心論第十,大正28, P.953上 23.參閱十地經論第三,大正26, P.138中;金光明經第一,大 正16, pp.339-340, 24.參閱佛地經論第七,大正26,PP.325-327 25.參閱法華經憂波提舍卷下,大正26, P.9 26.參閱究竟一乘寶性論第三,大正31, P.828 27.同(24)註 28.參閱大般涅槃經第三十四,大正12, P.567上 29.參閱大乘起信論,大正32, P.579中 160頁 報身佛說法時,其對象是初地以上之菩薩,說第一義甚深微妙之 法。 就信仰層面而言,報身佛當作信仰對象,有如阿彌陀 (`Amitayus`)佛、藥師(`Bhaisajya-guru`)佛等,「阿彌陀佛」 在菩薩修行時代,曾立四十八願,以救眾生,經長時修行,終在 「西方極樂世界」成佛;「藥師如來」,曾立十二大願,以救眾 生,經長時修行,終在「東方淨琉璃世界」成佛。 (3)應身(`Nirmana-Kaya`):或譯為「變化身」 應特定時代、地域、對象之需要而出現之佛即「應身佛」, 兩千五百年前,出現在印度的釋迦佛即應身佛,過去六佛、未來 彌勒佛,乃至三世十方諸佛都是應身佛,凡是具體的、個別的佛 都是應身佛。 三身中之應身可分為「應身」與「化身」兩種,「應身」是 為化導眾生而顯現相好莊嚴之佛身,比如「三十二相」(30)、「 八十種好」(31),即其一種表現,「化身」則不必具備相好之佛 身,為救眾生,可化為凡夫、梵天、魔王、畜生等,出入六道三 界而現身說法,如當作信仰對象之觀世音(`Avalokitesvara`)菩 薩,其大慈大悲,化現三十三身,以救眾生,習慣上,以菩薩稱 之,實際上,觀世音是應身、化身佛。 (五) 佛之德 就佛內在所具備之德而言,佛獨具十八不共佛法 (`astadasavenika buddha-dharmah`),這是與聲聞、緣覺不同 的,關於十八不共佛法有小乘說與大乘說,小乘的十八不共佛法 ,指的是十力、四無所畏(32)、三念住、大悲 (`maha-karuna`)(33),大乘的十八不共佛法(34),指的是: 1.身無失(`nasti tathagatasya skhalitam`) 2.語(口)無失(`nasti ravitam`) 3.意(念)無失(`nasti musita-smrtita`) 4.無異想(`nasti nanatva-samjna`) ────────────── 30.參閱中阿含經第一、三十二相經,大正1, PP.493-494 31.參閱增一阿含經第四十六,大正2, P.799 32.參閱增一阿含經第二,大正2, P.554 33.參閱大毘婆沙論第十七,大正27, P.85俱舍論第二十七,大 正29,PP.140-141 34.參閱大品般若經第五廣乘品,大正8,PP.255-256 161頁 5.無不定心(`nasty a-samahita cittam`) 6.無不知捨心(`nasty a-pratisamkhya yopeksa`) 上六種係戒學,生無住涅槃之因。 7.欲無減(`nasti chandasya hanih`) 8.精進無減(`nasti viryasya hanih`) 9.念無減(`nasti smrter hanih`) 10.慧無減(`nasti prajnaya hanih`) 11.解脫無減(`nasti vimukter hanih`) 12.解脫知見無減(`nasti vimuti-jnana-darsana-parihanih`) 上六種係定學,生無住涅槃之緣。 13.一切身業隨智慧行(`sarva-kaya karma jnana-purvamgamam jnana nuparivarti`) 14.一切口業隨智慧行(`sarva-vak-karma j. p. j.`) 15.一切意業隨智慧行(`sarva-manas-karma j. p. j.`) 16.過去知見無著無礙(`atite 'dhvany asangam apratihatam jnana-darsanam pravartate`) 17.未來知見無著無礙(`anagate 'dh. a. a. j. d. p.`) 18.現在知見無著無礙(pratyutpanne 'dh. a. a. j. d. p.) 上六種係慧學,生無住涅槃之當體。 從上述得知,佛具備戒、定、慧三無漏學,最後定可達到其 最高之人生理想──無住涅槃之境。 (六)如來十號 依據原始經典,所謂「如來十號」,即除了「如來」以外的 十個項目,現在就從「如來」談起,再談到十號。 「如來」(`tathagata`)即從真如而來者,如實而來者(35) ,作如實教化活動者(36)。佛得如實相性故,名為如來(37),如 來是佛之尊稱、稱號,所以,釋迦佛又稱釋迦如來或如來佛,佛 與如來是異名同義,下面就十號說明之: ────────────── 35.參閱長阿含經第十二,大正1, P.75下 36.參閱大般涅槃經第十八,大正12,P.468 37.參閱大品般若經第十四問相品,大正8, P.325下 162頁 1.應供(Arhat):應受供養之人,即阿羅漢,小乘最高位者 ,佛當然是阿羅漢,且超越之,更應受供養。 2.正遍知(Samyak-sam-buddha):即「三藐三菩提」,所謂 正等正覺,佛在菩提樹下證「無上正等正覺」,與聲聞、辟支菩 提不同。 3.明行足(`Vidya-Carana Sampanna`):智慧(明)與體證(行 )兼備。 4.善逝(Sugata):離生死海,如實到善淨的涅槃彼岸。 5.世間解(lokavit):如實觀察理解有情世間、器世間。 6.無上士(Anuttara):所謂人上人,成就最高者。 7.調御丈夫(`purusa damya-sarathi`):應眾生情況,或柔 、或剛或剛柔相劑。 8.天人師(`Sasta devamanusyanam`):三界六道眾生之大導 師。 9.佛(Buddha):覺者、自覺覺他、覺行圓滿者。 10.世尊(Bhagavat):舉世欽仰,為世所尊者。 從「如來十號」之說明,更使我們體認到如來佛是正覺者, 了解世間,智慧與行證皆具備,故成就非凡,如實到涅槃彼岸, 對眾生教導有方而靈活,願與眾生同登彼岸,實在是一切眾生之 大導師,應受眾生供養、尊敬(38)。 在如來十號中,以「如來」、「佛」、「世尊」最為常用。 (七) 佛有惡乎? 所謂「十界」即「佛」、「菩薩」、「緣覺」、「聲聞」、 「天」、「人」、「阿修羅」、「餓鬼」、「畜生」、「地獄」 ,在十界中,佛是最高位,人是中間之存在者,可往上,也可往 下,往下沉迷則導致六道輪迴,往上修證則可由聲聞、緣覺、而 菩薩以至成佛。 ↑ 佛 │ ↑ │ 菩薩 │ ↑ │ 緣覺 悟│向 ↑ 之│上 聲聞 路│升 │ │ 天 ︵ │ │ 中 │── 人── 間 │ ↓ 存 │ 阿修羅 在 迷│向 ↓ 者 之│下 餓 鬼 ︶ 路│沉 ↓ │ 畜 生 │ ↓ ↓ 地 獄 ────────────── 38.參閱雜阿含經第二十,大正2, PP.143-145;大般涅槃經第 十八,大正12, PP.468-469 163頁 人存在有性善與性惡兩面,經過止惡揚善的努力,最後到達 佛位,這最高的「佛」真的只是全善而沒有半點惡嗎?關於這個 問題,依據天台宗、智者大師的理論,得知「佛」有善,也有惡 ,為什麼呢?因他認為善有「修善」與「性善」之分,惡有「修 惡」與「性惡」之別,而佛是性善而修善,「佛斷修惡盡,但性 惡在、」接著他又談到性善、性惡存在的理由說:「性不可改, 歷三世無誰能毀,復不可斷壞,譬如魔雖燒經,何能令性善法門 盡,縱令佛燒惡譜,亦不能令惡法門盡,如秦焚典坑儒,豈能令 善惡斷盡耶。」如此看來,佛既具性惡,那惡行會再起嗎?他的 回答是:「....佛雖不斷性惡,而能達於惡,以達惡故,於惡自 在,故不為惡所染,修惡不得起,故佛永無復惡。以自在故,廣 用諸惡法門化度眾生,終日用之,終日不染(39)。」 從智者大師之說明,我們可以體會到「佛」雖具「性惡」, 但「修惡」永不再起,譬如蓮花般的「佛」是出污泥而不染的, 而由於佛的解脫自在無礙,隨緣善巧方便,故可以廣用諸惡法門 而化度眾生,終日用之,終日不染著。 (八) 以經為證──從佛經中了解佛 先引用經典,然後說明大意,最後作總結,以此方式,逐一 闡釋五個問題,即(1)佛是什麼。(2)佛之說法方式。(3)佛之平 等心。(4)佛之大悲心。(5)佛身。 (1)佛是什麼? 「佛見過去世,如是見未來,亦見現在世,一切行起滅,明 知所了知,所應修已修,應斷悉已斷,是故名為佛。....遠離息 塵垢,拔諸使刺本,等覺故名佛。」(雜阿含經卷第四(40)) 經文大意:佛通達三世,應知已知,應修已修,應斷已斷, 斷盡煩惱,成正覺。 X X X 「....一切我已捨,已破已磨滅,如芬陀利(Punbarika) 生,雖生 ────────────── 39.見於觀音玄義卷上,大正34, PP.882-883 40.見於雜阿含經卷第四,大正2, P.28上 164頁 於水中,而未曾著水,我雖生世間,不為世間著....究竟生死際 ,故名為佛陀。」(雜阿含經卷第四(41)) 經文大意:佛雖生世間,卻不著世間,有如蓮花般,出污 泥而不染。 X X X 「通一切諸法,是寂滅相,是名為佛。」(首楞嚴三昧經 卷上(42)) 經文大意:佛通一切諸法,並證寂滅空相。 X X X 「有佛無佛,相性常住,佛得如實相性故,名為如來。」 (摩訶般若波羅密經卷十四,問相品第四十九(43)) 經文大意:佛得如實常住的相性,所以稱為如來。 X X X 總結:從上述幾段經文,得知「佛」生於世間,與你、我都 一樣,但他是一位世間之覺者,通達三世諸法,而不執著世間, 猶如蓮花般,出污泥而不染,是一位入乎其內(入世),又出乎其 外(出世),能入又能出之正覺者,最後他達到他一生中所努力追 求的人生最高理想境界──寂靜涅槃。 (2)佛之說法方式: 「佛以一音演說法,眾生隨類各得解。」(維摩經佛國品 第一(44)) 經文大意:佛說法,眾生依根機的不同,得到不同的理解。 X X X 「佛猶良醫,經法如藥,用疾病故,而有醫藥,無病則無 藥。」(大方等頂王經(45)) 經文大意:佛像一位好醫生,他所說的「法」就好比是藥, 有病則需藥治療,無病則不需要拿藥治療。 X X X 「為大醫王,善療眾病,應病與藥,令得服行。」 ────────────── 41.同上經, P.28中 42.見於首楞嚴三昧經卷上,大正15, P.636 43.見於摩訶般若波羅密經卷十四,大正8, P.325下 44.見於維摩經佛國品第一,大正14, P.538 45.見於大方等頂王經,大正14, P.594 165頁 (維摩經佛國品第一(46)) 經文大意:佛為大醫王,善治眾生諸病,應病給藥。 總結:佛一生中,成佛前,以求道為主,成道後,以說法為 主,從上述諸經典之記載可了解佛之說法有普遍性的說法,眾生 聽聞佛之教導指示之後,隨著眾生的不同根機類型而有不同的領 會;佛亦有個別性的說法,應眾生的各別需要而說法開導,就像 一位良醫一樣,為眾生看病,治病給藥,解除病苦,獲得健康的 身心。 (3)佛之平等心 「如來不但獨為豪貴之人跋提迦王而演說法,亦為下賤優波 離等,....不但獨為舍利弗等利根說法,亦為鈍根周梨槃特。 ....遇佛聞法,即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大般涅槃經第 十九梵行品(47)) 經文大意:佛之說法對象,不分貴、賤、利、鈍等,他們聞 法之後,即發正覺心。 X X X 「譬如日出,先照一切諸大山王,次照一切大山,次照金剛 寶山,然後普照一切大地,日光不作是念,我當先照諸大山王, 次第乃至普照大地,但彼山地有高下,故照有先後,如來應供等 正覺,亦復如是,成就無量無邊法界智慧日輪,常放無量無礙智 慧光明,先照菩薩摩訶薩等諸大山王,次照緣覺,次照聲聞,次 照決定善根眾生,隨應受化,然後悉照一切眾生,乃至邪定,為 作未來饒益因緣,如來智慧日光不作是念,我當先照菩薩,乃至 邪定,但放大智光,普照一切。」(華嚴經,第三十四性起品 (48)) 經文大意:佛如太陽般,其智慧光明普照一切。 總結:古印度社會有嚴格的,不平等的四姓(階級)制度,分 婆羅門、剎帝利、吠舍、首陀羅四階級,釋尊本是第二階級(剎 帝利),成佛以後的釋尊,深具平等心,有教無類,收受弟子, 不分階級,有來自婆羅門,也有來自首陀羅,他們在佛面前一律 平等,有人格尊嚴,因釋尊的精神就像太陽一般,普照大地一切 ,無論尊與卑,無論美與醜,誠如俗話所說:「日頭照 ────────────── 46.見於維摩經佛國品第一,大正14, P.537 47.見於大般涅槃經第十九梵行品,大正12,P.479 48.見於華嚴經第三十四性起品,大正9,P.616 166頁 好人,也照壞人」那樣。 (4)佛之大悲心: 「諸佛世尊,成大慈悲,以大悲為力,弘益眾生。」 (增一阿含經第三十一力品(49)) 經文大意:諸佛世尊,以大慈大悲為力量泉源,利益一切眾 生。 「譬如一人,而有七子,是七子中,一子遇病,父母之心, 非不平等,然於病子,心則偏多,如來亦爾,於諸眾生,非不平 等,然於罪者,心則偏重,於放逸者,佛則慈念,不放逸者,心 則放捨。」 (大般涅槃經第二十,梵行品(50)) 經文大意:父母對病中之子女特別關愛,如來也是如此,對 有罪者特別慈悲愛護。 X X X 「如來如是,為諸眾生,令得安穩,不惜身命,拔諸繫縛, 令得解脫,如是藥上,如來永離三毒之惱,為諸世間,作大燈明 ,於地獄、畜生、餓鬼、阿修羅、老少眾生,拔令解脫。」(僧 伽吒經卷第三(51)) 經文大意:佛如來為眾生安樂,不惜犧牲身命,以除眾生煩 惱、繫縛,而趣向解脫。 總結:佛之德性之中,以「智」與「悲」為重要之德,尤以 「悲」更為重要,何以故?因小乘阿羅漢與佛菩薩最大的不同就 在於此,羅漢智慧高而悲心少,是自了漢,獨善其身者,而佛菩 薩不但智慧高且悲心重,常懷覺他、利他、救他之心,是兼善天 下者。 佛正確了解人與人之相關性,相互依存性,看到別人的痛苦 ,就像自己的痛苦一樣,看到別人沒飯吃,就像自己沒飯吃一樣 ,這就是大悲心的表現,所謂「悲」就是拔苦的意思,「大悲心 」可解作積極為眾生拔苦之偉大胸懷,佛就像慈母般,為眾生解 除痛苦,特別是對有罪者或病弱者,其悲心更重,更加關懷,甚 至為眾生而不惜捨命。 ────────────── 49.見於增一阿含經第三十一力品,大正2,P.717 50.見於大般涅槃經第二十梵行品,大正12, P.481 51.見於僧伽吒經卷第三,大正13, PP.971-972 167頁 (5)佛身: 「佛身有兩種,一者常,二者無常,無常者,為欲度脫一切 眾生,方便示現,是名眼見。常者,如來世尊,解脫之身,亦名 眼見,亦名聞見。」(大般涅槃經第二十八師子吼品(52)) 經文大意:佛身有兩種,一為無常變化身,為救眾生而方便 現身,一為常住之身,即解脫之身。 X X X 「一切如來,有三種身,云何為三,一者化身,二者應身, 三者法身,如是三身具足,攝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金光 明最勝王經卷二分別三身品(53)) 經文大意:佛有三身即化身、應身、法身,若三身具備,則 成無上正等正覺。 「前二種身,是假名有,此第三身,是真實有,為前二身而 作根本。」(同上(54)) 經文大意:化身、應身二種身是假名有,而法身是真實有, 且為化、應二身之根本。 X X X 「是第一身,依於應身得顯現故,是第二身,依於法身得顯 現法,是法身者,是真實有,無依處故。」(同上(55)) 經文大意:化身依應身而顯,應身依法身而顯,法身無所依 ,是真實有。 X X X 「依此二身,一切諸佛,說有餘涅槃,依此法身,說無餘涅 槃,何以故,一切餘法,究竟盡故。依此三身,一切諸佛,說無 住處涅槃,為二身故,不住涅槃,離於法身,無有別佛,何故二 身不住涅槃?二身假名不實,念念生滅,不定住故,數數出現, 以不定故。法身不爾,是故二身,不住涅槃, ────────────── 52.見於大般涅槃經第二十八師子吼品,大正12, P.530 53.見於金光明最勝王經卷二分別三身品,大正16, P.408 54.同上註 55.同上 P.409 168頁 法身不二,是故不住涅槃,故依三身,說無住涅槃。」(同上 (56)) 經文大意:化身、應身之涅槃是「有餘涅槃」,而法身之涅 槃是「無餘涅槃」,有餘、無餘兩涅槃都已斷盡煩惱,唯有餘尚 有依身存在,然後談到化身、應身都不住涅槃,法身也不住涅槃 ,所以,依三身,一切諸佛,說「無住涅槃」,所謂無住即「生 死」與「涅槃」不二,不住生死,也不住涅槃,達到所謂「生死 即涅槃」之境。 總結:關於佛身問題,前面已作過分析,今以經為證,再度 說明二身、三身。我想,關於三身,在此作一補充,即經論中談 及佛三身問題,大體上有三種,一為自性身、受用身、變化身, 二為法身、報身、應身,三為法身、應身、化身,今以圖表示其 間之關係: 自性身─────────────────法身─┐ ├─法身 自受用身─────────────報身─┘ / 受用身 \ 他受用身• • • • • • • 應身 • / 變化身─────────────────應身 \ 化身 (九) 以簡潔問答方式談「成佛」問題 1.問:「成佛」觀念何時興起? 答:聲聞乘以成「阿羅漢」為目標,菩薩乘以「成佛」為 目標,印度大乘佛教興起時,倡行菩薩道,而菩薩道即以成佛為 目的,所以,成佛觀念起自印度大乘佛教初期。 2.問:如何成佛? 答:需由「悟」入而後起「修」,「修」成而「證」入, 即悟、修、證三步驟。 漸悟 \ 入→漸修→證入 / 頓悟 ────────────── 56.同上註 169頁 不過,歷來流傳兩種方式成佛: 有漸修而成佛者:需歷經三大阿僧祇劫而成佛。 有頓悟而成佛者,即不經階段,以跳躍方式而成佛。 3.問:誰成佛? 答:即人成佛。〈增一阿含經〉等見品說:「諸佛世尊 ,皆出人間,非由天而得也(57)。」 4.問:何處成佛? 答:在人間成佛,人間雖有生死、煩惱,但卻是證「菩 提」、「涅槃」的好地方,亦即「成佛」之好所在,為什麼呢? 因「生死即涅槃」、「煩惱即菩提」。誠如陶淵明所說:「結廬 在人境,而無車馬喧,問君何能爾,心遠地自偏。」 5.問:為何人人可成佛? 答:因人人都有佛性(成佛之因子),所謂「眾生悉有佛 性,一闡提也可成佛」,這思想源於大般涅槃經(58)。 6.問:何以在中國盛行「人人可成佛」的思想? 答:因中國思想主流──儒家提倡「人人可為堯舜」 (59),人人可為聖賢,自然的,「人人可成佛」的思想易進入中 國人心。 7.問:實際上,人人可成佛嗎? 答:事實上,不是人人可成佛的,由於根機不同,有一 輩子只是凡夫,有人可達小乘阿羅漢,有人可作菩薩,有人可成 佛。「人人可成佛」只是潛在的可能性,不是現實性,要使成佛 成為真實,則需靠種種條件具備才能達成。儘管事實上不是人人 可能,但樹立一理想,鞭策自己向理想大道邁進,我想,至少會 提昇,牽引自己,不會往下沉。 8.問:人可以成為佛,人可以成為神嗎? 答:若神是不可企及的絕對超越理念,則不可能成為神 ,沒聽說過人可成為神,最多只能說近乎神,而佛是一種人內在 覺光之顯露,人可由「自內證悟」,修成佛。 ────────────── 57.見於增一阿含經等見品,大正2, P.694 58.參閱大般涅槃經,大正12, PP.530-534 59.參閱孟子告子下 170頁 9.問:「見性成佛」是什麼意思? 答:這是禪宗十六字心傳:「教外別傳,不立文字,直 指人心,見性成佛」中之最後一句,禪宗強調自性清淨心,認為 只要回復本心,參透本然自性,就可成佛。 10.問:「放下屠刀,立地成佛」,真的嗎? 答:這是嘉許屠夫的決心,誠如〈華嚴經〉所云:「初 發心時,便成正覺」,表示這偉大的意志,就是成佛之直接原因 ,放下屠刀的當下一瞬間,屠夫脫離了「欲」的束縛,種下了成 佛之正因。 11.問:「地獄未空,誓不成佛」,為什麼? 答:這一句話最能表現菩薩之慈悲精神,最痛苦的地獄 眾生未度盡,就不願成佛,這是何其偉大的胸襟,救眾生要緊, 列為首務,而不急於成佛,菩薩悲願宏深,難以形容。 (十) 佛概念之形象化 (活現) ──談釋迦牟尼之「生」與「死」── 去年(七十年)二月間,我以無比虔敬的心情,前往印度、尼 泊爾,參拜佛之降生地「藍毘尼」,成道處「菩提伽耶」,最初 說法處「□野苑」,入滅處「拘尸那」等,以表示我對一代偉大 覺者之敬仰與懷念,雖然旅途勞頓,辛苦備嚐,但每當思及一千 三百多年前,唐代高僧玄奘大師歷盡艱難險阻,到印度取經之感 人事蹟,我就不敢言苦。 踏著佛在世時之足跡巡禮一番,懷古之情油然而生,心中默 默地回味著釋尊的「生之奮鬥」與「死之安然」的兩大史實,希 望從概念中走出來,去體會一些具體而活生生的存在真相,現在 就開始談其「生」與「死」兩大主題: (1)生之奮鬥──覺路歷程 佛法之創始人釋迦牟尼(`Sakyamuni`),本姓喬答摩 (Gautama),名叫悉達多(Siddhartha),為中印度迦毘羅衛國 (Kapilavastu)的太子,據中國佛典所傳,出生於西元前五六五 年,四月八日,入滅於西元前四八五年,二月十五日。 171頁 在他八十歲生涯中,幾度發生重大改變,他生長在帝王之家 (60),十九歲以前,他接受傳統的宮庭教育,文武雙全,頗具明 王賢君之概,並娶妻生子(61),若是平常人,則就此心滿意足, 為天下尊,然他有日出遊,目睹生、老、病、死之無常與痛苦, 心中自此悶悶不樂,無法釋懷(62),獨自沉思其解決之道,於是 他的人生轉入另一期,從十九歲到三十一歲,他開始探索人生問 題,毅然決然離開宮庭,拋妻別子(63),到各地拜訪名師,曾求 教於當時著名的修定學者阿羅拉(`Alara kalama`)和鬱陀迦 (Uddaka Ramaputta)兩人,但總覺得不滿意,因此又到苦行林中 與苦行者為伍,經歷六年之苦行,致使身體瘦弱,終覺悟「苦行 」不是上策,於是捨苦行,到尼連禪(`Nairanjana`)河浴身,並 受牧羊女之乳糜,然後走到菩提樹下(64),禪定思惟四十八日, 其間逆、順觀十二因緣,終在第四十九天,即二月八日清晨,黎 明時分,黑夜即將過去,陽光就要普照大地時,不凡的他,廓然 大悟,妙契諸法實相,成就「無上正等正覺」(65),時年三十一 ,或說三十五,成道是他生命史上的決定性的重大轉變與新的里 程碑,從這歷程可看出他在三十一歲以前的勤學不息與自覺的精 神,這是他學不厭的第一個奮鬥階段。 成道以後的釋尊,又再度異乎尋常,他不在森林中沉思隱居 ,即不作獨善其身之高士,而到處如太陽般地普射慈光,一直到 涅槃,其間凡四十九年(或說四十五年),談經三百餘會,遊行恆 河兩岸,教化無數眾生,數十年如一日(66),而佛嚐謂其「四十 九年說法,未曾說一字」,這就是「說法者,無法可說,是謂說 法」的大說法精神,已到了「忘言」的最高境界,這充分顯示其 教不倦之第二個奮鬥階段。 釋尊由現實人生之觀察起,經過一段自立自覺的求道過程, 否定苦行與定樂,以智慧中道完成正覺,而後在深徹的慧照中有 無限慈悲,所以,又回到現實人生之教化上,利導眾生,完成其 在世自覺覺他之崇高使命,並證實 ────────────── 60.參閱佛所行讚第一生品,大正4, PP.1-3 61.參閱佛所行讚第二處宮品,大正4, PP.3-5 62.參閱佛所行讚第三厭患品,大正4, PP.5-6 63.參閱佛所行讚第五出城品,大正4, PP.8-10 64.參閱佛所行讚第十二,大正4, PP.22-25 65.參閱佛所行讚第十三、十四,大正4, PP.25-28 66.參閱佛所行讚第十五-二十六,大正4, PP.28-50 172頁 了成佛絕非偶然,而是覺悟、奮鬥之成果。 釋尊一個人成正覺,兩千多年來,所以能夠開導全世界億萬 人心,也是因為他的主觀上的正覺境界,正代表著億萬人心中之 共通理想。 (2)死之安然:(以問答的、比較的方式談此問題) 1.問:人的存在是「向於死的存在」,只要出生,就一步步 走向死亡之路,這是人無法擺脫的命運,也是生命存在的最終真 實,所以,「生」固然是我們所關切的,「死」同樣的也是我們 所關切的,有人說,世界四大聖人之中,有三聖談人死哲學,有 一聖談人生哲學,這個說法,如何講起? 答:先談耶穌(Jesus)吧!一提起他,心中就泛起十字架 上的耶穌基督(Christ)相(67),至於登山寶訓的他(68),「客西 馬尼園」中孤獨冥想的他(69),最後晚餐的他(70),這些都是他 的個性戲劇化的精彩演出,且表示其重要階段與意義,而十字架 上的他,才是人類性的,且表現他的本質。 同樣的,釋尊也是如此,出家的他,菩提樹下悟道的他,說 法的他,這些只是他的人生重要階段的表現樣式,而入涅槃的釋 迦,靜靜入滅的臥佛(涅槃相),才表現他的本質,完成他的人生 最高理想──寂靜涅槃。 蘇格拉抵(Socrates)在雅典廣場,與青年談哲學,不拘場所 ,高談闊論,作忘我之思索,表現了哲學家的本質,而飲酖致死 的他,才表現他的生命本質,沒有這人生最後的悲壯死亡,則他 的哲學談論與思索魅力將遜色不少。 至於孔子,只有靜靜站立像,沒有死之像,浮現在後入的腦 海中,據〈論語〉先進第十一記載,季路問孔子關於「死」的問 題,孔子答以「未知生,焉知死」,表現孔子對死的問題不願多 談,他的興趣在人生問題,這也許是因他深具人生智慧所致。 2.問:孔子談人生問題,與我們的主題無關,故不談他,現 在,先談西方二聖吧!以何途徑了解二聖之死呢? ────────────── 67.參閱新約、馬太, 27章33-56, 馬可, 15章21-41,路加, 23章32-49,約翰, 19章17-37 68.參閱新約馬太,5、6、7章,路加, 6章20-49 69.參閱新約馬太, 26章36-46,馬可14章32-42,路加,22章 39-46,約翰18章1,。 70.參閱新約馬太, 26章17-29,馬可,14章12-25, 路加22章 7-38,約翰13、14章 173頁 答:關於二大聖人之死,談起來很困難,因直接資料很少之 故。如蘇格拉底之死需經柏拉圖(Plato)的描述、過濾方得知, 同樣的,耶穌的死,需透過新約聖經,依據使徒保羅(St. Paul) 的「死」、「復活」思想才得以理解。 3.問:由柏拉圖、保羅兩位偉大弟子談兩位偉大教師之死, 將會有什麼結果? 答:若是平凡弟子,則其師之死,會平舖直述說出來,不 加潤色,聽來可信,而柏拉圖與保羅兩人都是偉大思想家,也是 偉大文學家,則對其師之死之描述與解釋,定有其生花妙筆、思 想玄奧之處,也就是說,係其創作,「蘇格拉底之死」係柏拉圖 創作,「耶穌之死」係保羅創作。 4.問:就耶穌之死,係保羅創作,請說明一下: 答:耶穌十字架上的死是事實,而神之子耶穌在十字架上 死了,神之子耶穌希望天國實現在地上,而終於死了,神之子之 死給弟子出難題,而保羅恰好是解開這難題的解釋者,十字架上 為贖罪而死,終復活(71),再臨(72),這就是耶穌死的意義與最 佳解釋,新約福音書道出了神之子在人間的悲劇性的死的事實, 又依保羅的教義,說明了死、復活的意義(73),這種死的解釋, 已成為基督教的中心教義,也充分表現出保羅的偉大宗教天才與 傑出的宗教演出。 5.問:就蘇格拉底之死係柏拉圖創作,可否說明一下? 答:可以,蘇格拉底飲酖而死是事實,他的死只是肉體死 亡,而靈魂是不死的,在柏拉圖的對話錄中,談「蘇格拉底之死 」的有三篇,即辯護(Apologie)、克利東(Kriton)、及費東 (Phaidon)前兩篇係其師蘇格拉底的思想,後一篇係柏拉圖自己 的思想,此篇大談肉體會死,靈魂不死。所以,我想,固然蘇格 拉底相信靈魂不死」公義在彼岸,但其弟子柏拉圖才真正把這思 想發揚光大。 柏拉圖最初喜歡文學,有志作一悲劇作家,年二十一,認識 蘇格拉底,放棄劇作之筆,轉而努力追求「愛智」之哲學,這件 事可以說,他捨棄劇作 ────────────── 71.參閱新約馬太, 28章。馬可,16章。路加,24章。約翰20、 21章 72.參閱新約馬太,24、25章。馬可13章,路加21章,約翰14章3 73.參閱新約哥林多前書15章。使徒行傳4章2 174頁 家,而從事哲學研究,也可以說,他是劇作家,也是哲學家,從 他的對話錄中看出他是一位優秀的悲劇作家,而一位悲劇作家, 對悲劇人生之終結──死的描述,更會付出極大心思與熱誠,所 以,描述蘇格拉底之死的三篇作品,相當精彩生動,宛若偉大希 臘悲劇作家索福克利斯(Sophocles)敘述伊蒂帕斯王(Oedipus)及 安提訶涅(Antigone)之死那樣成功。 6.問:比較西方二聖與東方釋迦,有關他們的死的記載好嗎 ? 答:好。剛說過耶穌的死透過保羅解釋,蘇氏之死透過柏 氏之描述,在在經過潤飾而達到完善的戲劇化的效果,這不能簡 單地看做是宗教或哲學之演出,而應看作是根本的西洋文化模式 所引致。 耶穌與蘇格拉底的死,係由傑出思想家所解釋與描述,而釋 迦之死,係由平凡弟子所寫,例如〈大般涅槃經〉的作者不是思 想家,也不是文學家,他們只是如實記下了釋迦之死,而未加潤 飾。 偉大的人類導師死了,如此平凡、靜靜地偉大的死,如此記 載而已,對偉大人物之讚美或許有點誇張,例如釋迦死(入般涅 槃)時,據〈大般涅槃經〉卷下說:「爾時阿難,即說偈言:大 地忽震動,狂風四激起,海水波翻倒,須彌寶山搖,天人心悲痛 ,泣淚猶如雨,皆悉大恐怖,如被非人執,由佛般涅槃,故有如 此事(74)。」,但沒有特別意圖,就這一點而言,釋尊與西方二 聖之死的記載不同。 7.問:釋尊死得安然,理由安在? 答:入滅當時,釋尊年已八十,自開悟以來歷四十多年, 在這長時間中,廣度眾生,很多人從煩惱痛苦中被救出,他在世 上的工作已終結,所謂:「所應化度者,皆悉已畢竟。」他可以 安心離開人世了。 據〈大般涅槃經〉卷上說:「爾時,魔王來至佛所,而白佛 言,世尊今者宜般涅槃,....所以者何,我於往昔在尼連禪河側 ,勸請世尊入般涅槃,世尊爾時而見答言,我四部眾,....猶未 具足,又未降伏諸餘外道,所以未應入般涅槃,世尊今者四部之 眾,無不具足,又已降伏諸餘外道,所為之事,皆悉已畢,今者 宜應入般涅槃,於時魔王如是三請,如來即便答言,善哉,我於 往昔,在尼連禪河側,已自許汝,以四部眾未具足故,所以至今 ,今已 ────────────── 74.見於大般涅槃經,大正1, P.205 175頁 具足,卻後三月,當般涅槃。」然後世尊說偈言:「一切諸眾生 ,皆隨有生死,我今亦生死,而不隨於有,一切造作行,我今欲 棄捨(75)。」 上面經文提到的魔王是指釋迦內面煩惱的心,他在尼連禪河 邊,菩提樹下開悟時,他心中希望儘早離開苦惱的人世間,但內 心交戰的結果,「救他人的願望」勝過「死的願望」,而使他鼓 足勇氣,積極救世覺他,經過四十多年的努力,教化無數眾生, 大功已告成,靜靜地「死的願望」也該可達成了,同時,他深知 人類的命運,明白「生死本無常」之理,對「死」無所畏懼,所 以,安祥地告別人間,微笑地離開了他所教導愛護的弟子們。 8.問:釋迦臨終開示何理?並談談弟子們痛失導師之反應。 答:釋尊告訴弟子,他不久即將「入般涅槃」而說:「我 欲棄捐此朽故之老身,今已捨於壽,住命留三月,所應化度者, 皆悉已畢竟,是故我不久,當入般涅槃」(76),弟子們聞此,不 禁悲傷哀泣,且帶幾分憤慨,為什麼?自己所敬仰的人生導師, 偉大舵手釋尊竟然要離開人世,世上尚有很多眾生待度,釋尊為 何不能再留人間利益群生呢?弟子們悲慟地流下了眼淚,所謂: 「心大苦痛,涕泣交流」,但釋尊總是苦口婆心、反覆說明一向 所宣示的「生死無常」之理,如經上說:「如來即便說偈:諸行 無常,是生滅法,生滅滅已,寂滅為樂,爾時如來,說此偈已, 告諸比丘,汝等當知,一切諸行,皆悉無常,我今雖是金剛之體 ,亦復不免無常所遷」(77),或如「世尊即便而說偈言:一切有 為法,皆悉歸無常,恩愛和合者,必歸於別離,諸行法如是,不 應生憂懼」(78),或謂「生命甚危脆,身命悉無常(79)。」 釋尊說了許多生死無常之理,而且也說了一些安慰勸勉弟子 們的話,如:「我所說諸法,則是汝等師,頂戴加守護,修習勿 廢忘,汝等勤精進,如我在無異,....勿造放逸行,....若能如 此者,是則護正法,自到解脫處,利益諸天人(80)。」 9.問:據〈大般涅槃經〉記載,佛去世前,「路經毘耶離城 ,世尊迴顧 ────────────── 75.見於大般涅槃經,大正1, P.191 76.見於大般涅槃經,大正1, P.193 77.見於大般涅槃經,大正1, P.204 78.見於大般涅槃經,大正1, P.192 79.見於大般涅槃經,大正1, P.193 80.同上註 176頁 向城而笑」,阿難問:「無上大尊,非無因緣而妄笑也。」佛回 答說:「阿難,我今所以向城而笑者,正為最後見此城故。」 (81),這釋尊最後的笑與「拈花微笑」一樣神秘、不可思議,到 底其意義何在? 答:因釋尊未作進一步說明,只說最後見此城,所以向城而 笑,因此,我只是揣測其心意而已,我想,若是他成道後,不積 極度人覺他,就急急離開人世,這就表示他對世界絕望,抱著否 定的態度,而他數十年來,確確實實地廣度眾生無數,表現了他 對生命之尊重與肯定,及對人的慈悲,而今耍離去,心中了無遺 憾,滿足地笑了,完成一件大事後的笑,並藉著「最後見此城而 笑」之回答,向弟子們暗示,他不久即將離開人世,使弟子們有 心理準備。 ────────────── 81.同上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