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地區光復後佛教出版刊物的內容分析
──佛教文化思想變遷初探
姚麗香
輔仁大學社會學系
東方宗教研究第一期
1990.10 出版
頁293∼313
.
293頁
一、導論
由宗教社會學的立場來看,宗教是社會制度之一環,也是一社會
中文化體系的主要成份。不少研究者甚且認為宗教是因人而設的,當
人的需求、生活情境改變時,宗教的形式也將隨之改變;早期的社會
學者Durkheim更直接了當地表示,社會創造宗教,任何宗教都是該社
會的投影(Durkheim,1965:465-468)。這樣的結論固然是在強烈的社
會實體的預設下導出的,也不是絕對為大家所接受的。然而我們也由
此發現,社會學研究宗教的角度,偏重在宗教的世俗面,將其視為一
項社會制度,有其組織、功能,也與其他社會制度層面有密切的互動
關係。換言之,當其他社會制度產生變化時,宗教制度也多少受到影
響;相對地,如果宗教在一個社會中佔重要的主導力量,則當該社會
的宗教制度發生改變時,其他制度也會有所回應。
一般研究宗教與社會之關係者,很難避免在某些前提或預設下,
將宗教的變遷設定為自變項(Independent Variable),會引起社會或
文化的某些發展;或者將其視為依變項(Dependent Variable),來反
映出社會環境之變化。雖然這樣的情況在實際研究上常常不易避免,
不過Yinger仍一再強調,在分析兩者之關係時,不能忽略兩者是互動
的關係,社會環境固然對宗教具有不可忽視的改造力量,而宗教同樣
具有影響力,可能影響該社會其他制度之存續與改變(Yinger,1970)。
當然,兩者影響力之強弱將因時空不同而有差異。
就宗教對其他社會制度的影響來看,可能是積極性的促進作用,
也可能是消極的抑制作用。如西方社會中,基督新教的倫理雖然不是
直接形成近代資本主義的原因,卻因為在意識型態上突破了傳統天主
教對經濟的觀念和價值,而無意中促進了經濟活動的開展;相對於此
,中古世紀的教會對經濟活動的開展則是一種消極的抑制,因此宗教
也可能阻礙社會發展或被利用來阻礙社會的變遷;學者認為由於宗教
的功能在於保存及維護道德觀念,其保守性通常強於改革性,因此除
非有了外來重大的壓力迫使其改變,否則通常是最不易改變的。從這
個觀點來看,則宗教可能是社會制度中變遷速度最慢的一環,甚至是
阻礙變遷的因素(Yinger,1970:222)。
294頁
而若從影響宗教變遷的因素來看,大致可歸納成兩類,第一類是
社會結構性因素(structural factors)的影響,任何宗教不免會隨著
該社會經濟的本質、階層體系的型態、政治結構等其他社會制度而改
變;尤其是當一個社會有重大的轉變,如工業化、都市化,或當某一
宗教傳入一個新社會時,宗教與社會的相互影響會特別明顯 (同上引
,p.212)。第二類是由宗教體系內部的發展與壓力所導致的宗教分化
與變遷,也就是所謂宗教內部的制度化因素(institutional factors)
,Greenslade早在一九五三年就提出有關宗教儀式和對戒律寬嚴程度
的爭論,是導致宗教分化的內在因素。此外對於宗教領袖的產生,權
力的持續與分配問題的不同意見,都可能使宗教領袖間關係惡劣,甚
而造成宗教的分派。這些都是有別於上述的社會結構性因素。
至於宗教變遷的過程和型態,最常被提到的概念就是「世俗化」
(secularization),然而如同學者對於宗教定義的分歧一樣;世俗化
也隨著宗教的不同界定而有多種定義和解釋,但無論如何,研究者對
世俗化問題有一個共同的看法,即世俗化是一種宗教變遷,特別是屬
於近代歷史上的宗教變遷;根據多位社會學家對宗教在現代社會的評
估,基本上世俗化理論可分為兩大類,即宗教衰微論和宗教轉型論,
所謂宗教衰微論是指宗教在現代以理性與世俗關懷為運作法則的社會
,由於無法與現代社會結構相容,將因缺乏支持對象而衰微,或終為
科學與理性的意義體系所取代,如Herberg、Berger、Wilson 等世俗
化論者屬於該派。而宗教轉型論則是指隨著社會的分化變遷,而有相
應的宗教型態出現,如Bellah、Parsons和Greeley是屬於宗教轉型派
,他們認為在形式上現代宗教是以個人為基礎的私人化宗教型態,而
傳統社會的宗教型態則是以社群為基礎的;因此,他們不認為世俗化
是一種宗教沒落,只視為一種因應社會變遷的轉型現象。
根據Shiner(1967:427-480)的分類,世俗化至少被用來指涉下列
幾種現象:(一)、世俗化是指宗教的沒落,從前所接受的象徵符號、
教條與制度已經喪失了他們原先的聲望和影響力。(二)、世俗化指順
從現世的現象,宗教團體將對超自然或他世的注意力,轉移到對現世
以及此時的關懷。此點可表現在宗教團體對現世實用性工作以及社會
福利的重視。(三)、世俗化是指宗教與其他社會制度分離的一種過程
。現代社會的宗教不再是全面性的權威地位,而是限制在私人生活的
領域之中,有些學者如Arendt甚至直接界定世俗化為宗教與政治的分
隔。(四)世俗化是指神聖性的消失。隨著人與自然關係的改變,神聖
性的範圍或超自然現象與神秘之事也逐漸縮小,代之而起的是理性的
因果解釋以及實用的態度;人們也較傾向於按照他們
295頁
的目的選擇最適合的行動,以自己的想法和力量去解決自己及社會所
面臨的問題,因而形成思想與行為的多元化。
二、相關研究與文獻
就台灣社會而言,光復後整個社會結構的變遷是很明顯的,尤其
經濟結構的改變更為突顯,而六○年代可視為重要的轉捩點。自1961
年至1983年間,工業產值與農業產值相對比例的升降,顯示台灣已由
農業經濟社會轉變為工業經濟社會(註1);而與此種經濟結構調整同
時發生的是人口結構的改變,以及都市化程度的加深(註2)。 相對於
社會結構的轉變,在這一段時期,宗教發展的變遷也相當明顯,從既
有的一些研究結果 (瞿海源,1981,1982a、b、c,1983; 姚麗香,
1984) ,我們發現光復後的發展大致上可以區分為二個階段,而1960
年代仍是主要的轉捩點。光復初期,宗教發展最快的是由外國差會所
支援的天主教與基督教主流教會;至於佛教與民間信仰在六○年代前
的發展,則不若西方宗教來得快速。在六○年代以後,衰退現象最為
嚴重的,也正是前期成長最快的教派,佛教與民間信仰反而隨著經濟
的發展而愈發勃興。
這種結果顯示各類宗教在變遷過程中均有不同的發展型態,面對
同樣的社會變遷,不同宗教的本質與組織特色,甚至興起背景,將會
造成不同的反應模式。不過,在以往的研究中,針對台灣地區基督教
、天主教及民間信仰的研究分析較多,至於佛教則多偏重於義理的探
討;少有相關的社會科學方面的研究。而有關台灣佛教發展的系統研
究也相當少,除了台灣省通志宗教篇的介紹外,只有中村.元所編之
「中國佛教發展史」(1976)一書中有較為齊全之資料,其他則多為零
星之文章介紹。
關於台灣佛教的發展,中村.元在該書中推測明清時代的台灣佛
教較注重個人的修行.也少有精湛佛法的出家眾,當時的佛教可能只
是以寺院為信徒的信仰中心而已,很少辦其他活動,而僧侶也很少以
文字記錄留諸後世,倒是類似於在家佛教團體的所謂「齋教」對台灣
佛教針展的影響較大(註3)。佛教佈教活動的開展,當始於日據時代
;日本佛教傳來台灣之後,除了展開佈教活動外,也成立了一些社會
服務性機構,不過台灣佛教雖然在此時有了重要的轉變,逐漸重視文
化和社會活動,但相對地也逐漸日本化了。這種情況直到台灣光復後
,才又造成新的轉變;特別是國
296頁
民政府遷台後,大陸不少僧侶隨之來台,對台灣佛教進行重建,企圖
透過思想文化與戒律之重建,消除日本化的影響,使台灣佛教重返中
國佛教的系統。中村.元在該文中藉助一些相關的統計資料,如光復
後各佛學院與大專佛學社團、佛教出版刑物之創立年代與數目,及傳
戒試錄之資料來說明一九五○年代至七○年代為台灣佛教的重建階段
。
此外,就光復後佛教的發展與社會變遷的關係來看,以往的研究
雖曾論及(如姚麗香,1984、1988;瞿海源、姚麗香,1986),但是其
分析單位為佛寺的數目,探討各地區之社會經濟人口比例和成長率對
佛寺分佈與增長的影響。結果發現在1960年的資料中,佛寺的分佈與
該區的教育人口比例有正的關聯,而且以都市及其近郊地區較多。換
言之,光復初期佛教的發展特質以知識性、都市性較強。到了1980年
,佛寺的分佈多半還是以教育人口高的地區和非農業區為主。但是若
從社經人口成長對佛寺成長的影響來看,則可以發現本省人口成長高
的地區對佛教的發展似較為有利,而農業地區的佛寺增加率也高些,
至於教育人口成長率對佛寺成長率則略具負面的影響(姚麗香,1984:
124∼129) 。這種結果其意義十分複雜,可能教育人口成長代表理性
的趨勢,使得各宗教的發展都受到影響,佛教受影響較小,但也不例
外;或者佛教漸從知識性發展為大眾性;另一種可能則仍表示佛寺有
漸向鄉間增加之趨勢,因為教育人口成長率高的地區主要還是鄉村地
區。對於這樣的發展型態,瞿海源以世俗化的概念來說明,他認為佛
教的非世俗性使得它較不受外在社會的影響,因此雖然台灣社會的世
俗化趨強,而佛教卻由於世俗化程度低,反而仍能維持一定的成長 (
瞿海源,1984:52)
這樣的結果與道安法師和東初法師的觀察有相當的出入 (釋東初
,1950;釋道安,1980) ,根據兩者的記載,光復初期佛教徒的知識
水平是很低的。因此這種差異可能是由於分析單位不同,也很可能是
調查資料不足,未深入了解實際情況所致。但無論如何,以有形的佛
寺數目與社經人口之關係,並不容易看出佛教內部實質的改變,至於
佛教徒個人宗教性的改變就更難發現,這一點截至目前,仍尚未有技
術上的突破;而佛教如何能不受外在社會的影響又能維持一定的成長
,及其是否真的非世俗化等問題,都有待進一步的探討;但由於對佛
教人口的確定不易,目前從事佛教發展的研究,仍有必要從各種歷史
文獻、傳戒記錄、人物傳記以及各種出版刊物中去分析了解。其中出
版刊物的分析某個程度可以反映佛教在文化思想上的演變,因此,本
文將從這一部份著手,試圖從文化層面的探討來了解台灣佛教在光復
後的變遷趨勢。
297頁
三、研究方法
基本上,要了解一個宗教的變遷趨勢,應該由各個層面分析後,
歸納出其主要特質,方能算是全面性的探討,而文化思想只是佛教發
展的其中一個面向,另外還有組織、信徒結構等其他層面。然而即便
是文化思想的層面,也不是本文的分析所能涵蓋的;由於文化思想本
身是個抽象性的概念,其形之於外的具體呈現經常是實際的儀式行為
或活動,以及教義的文字性陳述兩種型態。基於個人目前能力的限制
,所以暫時不把外顯的宗教行為列為研究對象,而以理論性的表達作
為研究的核心。換言之,這項研究將以作為思想表達的主要傳播工具,
印刷出版品為分析對象。藉由分析佛教界在家與出家人士發表於佛教
刊物上的言論,來反映台灣佛教在文化思想上的發展趨向。
針對這種分析對象,本研究所採用的乃是內容分析法,內容分析
法是分析傳播內容"量"的變化來推論"質"的變化,經常使用的方式是
從時間訊息的比較以獲取長期變化趨勢的推論。然而由於佛教刊物在
光復後的數量相當多,無法針對實質內容加以分析,因此將範圍縮小
,將1946年至1986年的佛教出版刊物依其內容或主題性質加以分類,
分析比較各類內容在數量上的變化趨勢。其次我們將出版物分成二大
類,一為雜誌,一為書籍。雜誌並分為佛教專門雜誌及一般性雜誌,
在分析上較著重於佛教專門性雜誌的變化情形。雖然佛教專門性雜誌
的數量也不少,但為求一整體的變化趨勢,所以並不特別選定某一雜
誌作為分析對象,乃是以中央圖書館期刊目錄中所收錄的所有佛教雜
誌作為分析對象。書籍亦是同樣的情形。其中因為中央圖書館期刊目
錄在民國三十四年至六十年較的佛教期刊收錄較不完整,所以這段期
間以中國佛教會所出版的「六十年來佛教論文目錄」為主,六十年以
後的則仍以中央圖書館的文章目錄為登錄(coding)的依據。
至於時間的界定,雜誌是從1946年到1986年,書籍則從1949年到
1986年。在時間的劃分上分為四個時期:1946至1953年,1954至1962
年,1963至1979,1980到1986年。分期的依據是將期刊目錄及圖書目
錄中,文章收錄時間及圖書出版的年次與文章和圖書的數量作一比較
,從每一年的數量變化中,可以看出從1946年到1953年間之文章數量
不斷上升,而在1954年時期顯下降,但之後又呈上升趨勢到1963年時
又再度下降。所以,將時間的分段點落在1954、1963、1980年上。
298年
內容分析歸類的單位通常有單字(word)、項目(item)、內容單位
(the context unit)。本研究是以"則"作為分析單位,以一篇文章、
一本書的書名作為歸類的單位,將文章或書名依不同的性質而歸於不
同的類目中。雜誌分成五大類,即通論、一般經論類、史地類、組織
類及有關社會性活動類。至於圖書的分析則有總類、經典、論疏、規
律儀制、宗派、史傳、圖像、辭典、教育、社會共十大類(註4)。然
後以基本的百分比統計分析比較不同類的變化。
四、佛教雜誌內容的變化趨勢
就傳播媒體反應社會變化的敏感度而言,出版刊物雖然不及目前
的電子媒體來得快速,但也相當能反映社會的各種改變;相對地,其
傳播的內容對於人們行為及社會制度的改變也具有某種程度的影響;
因此,透過刊物內容的變化,來了解佛教的發展趨勢,及其與社會變
遷的關係是必要的,尤其是佛教文化思想的層面,出版刊物的內容可
算是直接而普遍的代表,從其內容的改變,可看出佛教文化思想大致
的發展取向。
首先,就雜誌的內容分佈比例來分析,從表一的百分比分配上,
我們可以看出在十類項目中,通論類在各階段中都佔相當大的比例。
當然這與其所涵蓋的內容較廣有關。在該類中除了一般性論述外,還
包括了佛教文藝、佛教藝術以及通俗性的佛教文章。不過在第四個時
期通論類已有明顯下降的趨勢,而經典類的文章反而呈現增加的趨勢
,從第一階段至第四階段,約增加了12.51% 。教義類的內容從比例
上來看,也有略減的現象,但不明顯。
關於通論、教義、經典方面的文章較多,不僅是台灣佛教雜誌的
重要特徵,也與佛教雜誌被視為是弘揚佛法的一項重要工具,及與雜
誌之創辦主旨有關。(見表一)
此外,這段時期中雜誌內容偏重傳統性質的佛學論著,也可視為佛教
保守理念的一種反映;這與中村.元所說自1949年至1970年的二十年
間,台灣佛教刊物內容多為經典的再版大致有相符的情況 (中村.元
.1976:1078)。
相對於經典、教義內容的重視,我們從表一中很明顯可以發現,
佛教雜誌中,探討組織、制度的內容所佔比例少得可憐。光復初期,
還有2.59%,第二期(1954至1962年)減為1.57%,第三期已經不及百
分之一,1980年以後七年間竟然只有
299頁
表一 雜誌內穴在四個時段中的變化趨勢
┌────┬─────┬─────┬─────┬─────┐
│ 百時段 │ │ │ │ │
│ 分 │1946∼1953│1954∼1962│1963∼1979│1980∼1986│
│類目比 │ │ │ │ │
├────┼─────┼─────┼─────┼─────┤
│通 論│ (262)│ (1200)│ (1582)│ (616)│
│ │ 33.94%│ 33.59%│ 32.9%│ 24.68%│
├────┼─────┼─────┼─────┼─────┤
│經 典│ (368)│ (1778)│ (2507)│ (1502)│
│ │ 47.67%│ 49.76%│ 52.13%│ 60.18%│
├────┼─────┼─────┼─────┼─────┤
│教 義│ (56)│ (223)│ (327)│ (129)│
│ │ 7.25%│ 6.24%│ 6.8%│ 5.17%│
├────┼─────┼─────┼─────┼─────┤
│組 織│ (20)│ (56)│ (39)│ (4)│
│ │ 2.59%│ 1.57%│ 1%│ 0.16%│
├────┼─────┼─────┼─────┼─────┤
│僧 教 育│ (14)│ (55)│ (48)│ (46)│
│ │ 1.81%│ 1.54%│ 1%│ 1.84%│
├────┼─────┼─────┼─────┼─────┤
│社會教育│ (8)│ (91)│ (164)│ (157)│
│ │ 1.04%│ 2.55%│ 3.41%│ 6.29%│
├────┼─────┼─────┼─────┼─────┤
│教 戒、│ (8)│ (12)│ (13)│ (29)│
│行 儀 │ 1.04%│ 0.34%│ 0.27%│ 1.16%│
├────┼─────┼─────┼─────┼─────┤
│弘 法│ (2)│ (23)│ (15)│ (4)│
│ │ 0.26%│ 0.64%│ 0.31%│ 0.16%│
├────┼─────┼─────┼─────┼─────┤
│社會福利│ (20)│ (110)│ (58)│ (6)│
│ │ 2.59%│ 3.08%│ 1.21%│ 0.24%│
├────┼─────┼─────┼─────┼─────┤
│時 事 性│ (14)│ (25)│ (56)│ (3)│
│ │ 1.81%│ 0.7%│ 1.16%│ 0.12%│
├────┼─────┼─────┼─────┼─────┤
│總 計│ (772)│ (3573)│ (4809)│ (2496)│
│ │ 100%│ 100%│ 100%│ 100%│
└────┴─────┴─────┴─────┴─────┘
四篇文章論及佛教組織。這樣的一個變化趨勢是否與台灣佛教組織的
變遷有關,是值得深思的。早期基於重建佛教組織的共識下,來台人
士皆意識到台灣佛教組織有改革之必要,而自一九六○年代起,中佛
會內部的不斷紛爭,直到一九七○年代起的明顯分化,使得佛教界有
心改革的人士對佛教的整體組織也失去信心,以致又回到各自為政的
老路子。因此表一這樣的發展趨勢,似乎也是實際組織發展的一個反
映。
而有關制度方面,除了社會教育一類有明顯的增加外,對於僧教
育及教戒,行
300頁
儀的討論文章也相當少,尤其在一九六○至一九八○年間更是明顯下
降,一九八○年以後又略增,但比例仍相當低,顯示教界對這兩方面
的關注還是相當不足的。就一般的了解,台灣佛學院的發展存在不少
問題,但在佛教刊物上,討論這方面的文章竟然還減少,實在令人難
以置信,不過或許也因為佛教界給予的關注少,而使得僧教育的問題
一直不見改善。
其次就與社會有關的活動來看,很令人意外的是弘法、社會福利
、時事性文章大致上而言,比例少且有減少趨勢,這與事實情況似乎
相反,因為佛教界在弘法與社會福利活動方面,光復以來是逐漸增加
的,而弘法的方式也逐漸多元;然而在雜誌內容上,不但討論者不多
且明顯減少。據研究者推測,其中可能代表兩種含意,第一種可能性
是教界在弘法與社會福利方面,化被動為主動,行動重於理論。而從
另一個角度來看,則是佛教界各行其是,討論切磋的功夫也省下來了
,若是後者則不免又產生一個問題,即因為在缺乏溝通與了解的情況
下,無法分工合作,而致使佛教資源的浪費與分配不均的現象反而增
加。
從上述的分析來看,我們可歸納出幾個雜誌的內容變化的重點:
(一)整體而言,屬於傳統佛教文化思想的佛學論述、經典、教義
方面的言論,在佛教雜誌中所佔比例,於各階段中都相當大,尤其重
視佛教經典方面的詮釋及介紹。可見得台灣佛教,光復後的重建相當
程度停留在傳統佛學的引介,各階段的變化並不大。相對於此,組織
、制度、僧教育類的比例可說是微乎其微;而組織類在第四階段的比
例又大幅減少,可以看出這類論題受重視的程度不如前三前階段。這
又似乎印證了印順法師所說的中國對於佛教義理上的發揮有很大的成
就,但在教制的探討與執行則是失敗的。台灣佛教在義理上的發揮是
否有很大的成就可能還有待商榷,但在教制的探討上可以看出來確實
是不夠的。
(二)有關於社會性層面的論題,如社會教育、弘法、社會福利、
時事性言論等,在雜誌中所佔比例一直較少,也就是說,佛教界人士
對這方面的探討不若對傳統佛學的重視。且這幾類論題出現數量的變
化並不穩定,可能與各階段的社會背景及佛教界內部的改變有關。但
無論如何,我們也由此發現佛教對現世的關懷一直是不足的。
(三)對僧教育及戒律方面的重視,有助於佛教界本身素質的提昇
及佛教的正常發展,然而在一九六○年至一九八○年間,僧教育的問
題依然存在,可是討論關注者極少,從數據中發現,目前這兩方面的
問題似乎已逐漸受到重視,但在程度上還是相當不足。由此也顯示,
台灣佛教不僅在面對外在的社會變遷,少有相當的回應,
301頁
即使面對教內的問題,其改變仍相當有限。
五、十種佛教雜誌的內容分析
大陸佛教的遷台,確實為台灣佛教文化的發展帶來新的刺激力,
因為分散在大陸各地的僧侶,一時之間均集中在一個小島上,自然匯
集成一巨流。加上台灣本土在日據時代已培養出一些佛教人才,兩方
面結合起來,在佛教文化的發展上必然比光復前有長足的進步。但是
光復後至今的變化,則需要作進一步的分析。由表二
表二 光復後發行之佛教雜誌
┌─────┬──────┬──────┬──────┬──────┐
│ 發行者 │ 雜誌名稱 │ 創刊年 │ 停刊年 │ 發行地 │
├─────┼──────┼──────┼──────┼──────┤
│ │ 台灣佛教 │ 1949 │ 未 │ 台北市 │
│ ├──────┼──────┼──────┼──────┤
│ │ 法海 │ 1956 │ (不詳) │ 台南 │
│ ├──────┼──────┼──────┼──────┤
│ │ 大乘 │ 1951 │ 1958 │ 台南 │
│ 台籍人士 ├──────┼──────┼──────┼──────┤
│ │ 慈明 │ 1962 │ 未 │ 台中市 │
│ ├──────┼──────┼──────┼──────┤
│ │ 覺生 │ 1950 │ │ 台中市 │
│ ├──────┼──────┼──────┼──────┤
│ │ 新覺生 │由覺生所改名│ 未 │ 台中市 │
├─────┼──────┼──────┼──────┼──────┤
│ │ │ │ │ │
│ │ │1916年創刊 │ │ │
│ │ 海潮音 │1949年遷台發│ 未 │ 台北市 │
│ │ │行 │ │ │
│ ├──────┼──────┼──────┼──────┤
│ │ 中國佛教 │ 1958 │ 未 │ 台北市 │
│ ├──────┼──────┼──────┼──────┤
│ 大陸來台 │ 獅子吼 │ 1963 │ 未 │ 台北市 │
│ 出家者 ├──────┼──────┼──────┼──────┤
│ │ 人生月刊 │ 1954 │1965年停刊又│ 台北市 │
│ │ │ │復刊 │ │
│ ├──────┼──────┼──────┼──────┤
│ │ 今日佛教 │ 1957 │1960年停刊又│ 台北市 │
│ │ │ │復刊 │ │
│ ├──────┼──────┼──────┼──────┤
│ │ 佛教青年 │ 1952 │1960年停刊又│ 台北市 │
│ │ │ │復刊 │ │
│ ├──────┼──────┼──────┼──────┤
│ │ 佛教文化 │ 1966 │ 未 │ 台北縣 │
├─────┼──────┼──────┼──────┼──────┤
│ │ 菩提樹 │ 1952 │ 未 │ 台北市 │
│ ├──────┼──────┼──────┼──────┤
│大陸來台居│ 慧炬 │ 1961 │ 未 │ 台北市 │
│士 ├──────┼──────┼──────┼──────┤
│ │ 明倫 │ 1969 │ 未 │ 台中市 │
└─────┴──────┴──────┴──────┴──────┘
302頁
我們可以發現,從1949年大陸遷台起,至1962年左右,台灣地區連續
發行了十多種雜誌,其中多數為光復後佛教界主要的刊物,可見五○
年代是佛教文化出版相當有成就的時期。這些刊物可分為三類,一類
是台籍人士所發行。如「台灣佛教」、「覺生」等。第二類是大陸來
台的出家人所發行的,可以「海潮音」、「獅子吼」、「人生」等雜
誌為代表。第三類則是大陸來台居士創刊的,以「菩提樹」、「明倫
」為代表。這些雜誌幾乎都集中在北部地區,顯示光復初期佛教文化
的發展與社會文化發展的中心還是一致的。
最後我們就光復後所發行的佛教雜誌中,選出前十種內容數量最
多的雜誌為代表,分析其文章內容的變化趨勢,以與整體的佛教雜誌
作一比較。
表三 十種主要雜誌在文章內谷上的變化趨勢
*( )內為文章內容的數量
由表三的數據初步看來,與一般佛教雜誌的情況相類似者,即經典與
通論仍佔最高比例,其他總和竟然不及20%。換言之,這十種主要的
佛教雜誌,在內容上仍偏重傳統性質的文章,對經典的介紹偏多,而
教制及社會性質的文章,則相對地佔很
303頁
少的比例。再就個別刊物的內容來看,其中對組織、僧教育內容探討
較多的雜誌有「海潮音」、「人生」、「佛教青年」及「今日佛教」
等。這幾種雜誌均為大陸來台僧侶所創,其對台灣佛教在組織制度及
僧教育之改革上顯然較為關切,這點為這些雜誌在內容發展上最大的
區別,某個程度上,也反映出大陸來台僧侶對台灣佛教的看法與期望
;因為一方面外省出家眾無法認同日本式及混合齋教的台灣佛教,另
方面當然也希望藉由文化的重建使台灣佛教在組織、制度上回歸到內
地的佛教形式。不過,整體說來,經典類及通論性質的內容仍是佛教
雜誌的主要重點。
光復後迄今,佛教雜誌在種類及發行數上都有顯著的增加,截至
目前已有四十餘種,但是雜誌的發行仍面臨許多問題,而停停辦辦的
現象也經常可見,究其原因,可能有下述幾點:
(一)、經費問題:佛教刊物幾乎都屬贈閱性質,極少為讀者所訂
閱,經費的來源一般是靠信眾的捐助以維持發行,在經費上無法獨立
自主,亦無固定來源。因此雖然多數佛教雜誌所費不多,但經費的運
用仍有所限制。
(二)、稿源問題:雜誌的流通範圍不廣,並且其讀者群有特定的
對象,加上佛教雜誌的稿費不多,甚至多數不發稿費,所以稿源極為
有限,當然這與佛教人才的培育也有關聯。我們在佛教雜誌中屢見相
同的作者,甚或類似的文章。這點也可能導致在分析上,內容代表性
不足的問題。
(三)、人力問題:由於雜誌的創辦多屬副業性質,少有以專業的
態度和精神來辦刊物的,因此在人力資源上,也儘量精簡,加上很多
辦刊物者缺乏專業的訓練,品質的低劣自難避免。
(四)、心態和動機問題:台灣的佛教刊物除了宣傳教義外,另一
個主要的作即是作為宣傳主辦者的專屬事業,或者被用來作為聯絡信
徒的工具以共同贊助主辦者的其他事業,就這一點來看,佛教刊物的
"個別色彩"相當濃厚。對於共同問題的關注則不夠。
也由於上述的問題一直難以突破,佛教的文宣工具──雜誌一直
處於量增加,而內容少有變化的情況。更重要的是,這種現象也顯示
台灣佛教光復後的發展除了試圖在文化思想上回歸中國佛教的系統外
,並沒有隨著台灣社會的快速變遷,而有相應的改變。
304頁
六、圖書內容的變化趨勢
關於圖書內容在四個時段中的變遷趨勢,可先就各分類的百分比
分佈來分析。在總類中包括通論性、概述性及大部頭的佛學論叢等。
這類書籍在第一時段佔10.71%, 至第二時段有明顯增加情形(28.84
%) ,但是到第三個階段時又再度減少為 18.97%,1980年以後則又
回升到27.04% (見表四)。
表四 圖書內容在四個時段中的變化趨勢
*()內表數量
經典方面的出版比例在四個時段中,反而呈現遞減的情形,且下降趨
勢極為顯著;
305頁
這與雜誌在經典類文章的顯著增加趨勢正好相反。不過這並不代表經
典圖書出版量少。而是有兩種可能情況,其一為集中在某些經典之翻
印,另一種可能是翻印之經典種類大致已完整。不過據研究者推測,
第一種可能性較高,換言之,經典出版量可能不少;但由於信眾的偏
好,甚或整個佛教界的導向,以致經典的出版都集中在某幾種 "暢銷
書"的翻印上。
至於論疏類的書籍出版也是呈現下降的趨勢從四○年代末、五○
年代初的高比例(35.71%) ,到了第四階段時己降為15.85% ,減少
了一倍以上,比例相當高,因此如果不是出版已很完整,就是代表論
疏類受重視的程度已大不如前了。其次在戒律、儀制方面的書籍出版
量,在第二階段時有明顯下降的情形,這是相對於前三類而言比例較
低的關係。1963至1979年間,律儀方面的書籍增加了不少,1980年以
後出版量又減少。對於這種改變,研究者認為是受到1963年至1975年
間,教界對佛制改革的爭議所影響。除了光復初期的重視外,五○年
代中期以後對於戒律、儀制的討論一直很少,這情形在雜誌內容的分
佈上也可見到,而此一論題在第三段重新被提起,尤其以1977年白聖
法師於華僧會提議改革佛制,引起教界的爭議中達到最高點 (海潮音
,1977)。
就宗派類圖書的變化來看,也可以反映出佛教發展的另一趨勢,
從初期的不妥重視到第二階段偶爾在比例上的明顯增加,以乎可以看
出佛教文化在發展上除了通俗化的特質外,也有漸趨多元化的局勢。
而這樣的發展可能相當程度受到中佛會組織分化後,佛教人才各自發
展的影響。
佛教文化的另一項成就,應該算是藏經的編輯與翻印,光復後至
1980年左右,台灣所流通的藏經種類共有七種之多,可說是前所未有
的盛況(藍吉富,1981:11)。尤其在1963至1979年間,發行最多 (見
表五)。
光復後至1953年間並無藏經的編篡與翻印,這可能與光復初期教界的
經濟狀況有關,而一般的信眾更是無力負擔此一費用。至於發行的情
況,藍吉富在近三十年來台灣的佛書出版概況中則有較詳細的介紹。
此外,日文佛書的譯印以及大部頭叢書的出版也算是台灣佛教文化出
版上的一大特色,六○年代以至七○年代期間,日文佛書的大量翻印
,除了在文化思想上具有引介意義外,事實上也突顯出台灣佛教文化
的匱乏以及無法從內部尋求創造性的突破。而在大部頭叢書中,1980
年前,規模最大的當推已故的張曼濤教授所主編的「現代佛教學術叢
刊」。這部書共計一百冊,可謂民國六十餘年來,中文佛教論文之集
大成,對於佛教文獻之保存極具貢獻。然而在其編篡過程中,張教授
為籌募經費備嘗艱辛。在缺乏經濟支持的情況
表五 經典類中藏的出版概況
┌──────┬─────────┬──────────────┐
│時 間 │ 藏 經 名 稱 │ 出 版 單 位 │
├──────┼─────────┼──────────────┤
│1949∼1953 │缺 │缺 │
├──────┼─────────┼──────────────┤
│ │中華大藏經(新修) │藏經委員會(1956) │
│1954∼1962 ├─────────┼──────────────┤
│ │大正藏 │中華佛教文化館(第一次發行) │
├──────┼─────────┼──────────────┤
│ │卍續藏 │中國佛教會(第一次發行) │
│ ├─────────┼──────────────┤
│ │卍續藏 │新文豐書局(第二次發行)1978 │
│ ├─────────┼──────────────┤
│1963∼1979 │卍正藏 │新文豐書局(1980) │
│ │卍續藏經上篇 │ │
│ ├─────────┼──────────────┤
│ │大正藏 │新文豐書局(1973)(第二次發行)│
│ ├─────────┼──────────────┤
│ │佛教大藏經 │佛教書局(1978) │
├──────┼─────────┼──────────────┤
│ │高麗大藏經 │新文豐書局(1987) │
│ ├─────────┼──────────────┤
│1980∼1987 │嘉興藏 │新文豐書局(1987) │
│ ├─────────┼──────────────┤
│ │磧砂藏 │新文豐書局(1987) │
└──────┴─────────┴──────────────┘
下,學術文化的發展難以順利進行;因此即至於今,台灣佛教界在佛
學研究上有突破性的成就者仍僅印順法師一人。這種現象與佛教信眾
深信印經有功德,而偏重在某幾種經典之助印的功利心態不無相關;
然信眾的這種信仰心態,卻也反映出佛教在文化思想的宣導和發展傾
向。
七、結論
在針對1946年至1986年四十年間的佛教出版刊物,作了一次普查
式的內容分析後,發現有一種"量增加而內容少變化"的發展趨勢,這
可由雜誌與圖書內容的分類比例看出。相對於佛教制度、組織及社會
性的文章,傳統性質如經典類與通論性文章在比例上仍佔大多數,二
者比例相當懸殊,並且各階段的變化不大。這種刊物內容的分析結果
,某個程度反映光復後台灣佛教文化思想的停滯,以及未能隨著台灣
社會結構的急速變遷,而作適當的回應,從這點來看,也可顯示台灣
佛教發展的非世俗性。雖然近數十年來佛書的出版大量增加,但多數
作品均屬翻印而非創作,也就是說這種蓬勃的現象很可能只是台灣經
濟發展的一種投影,不能歸之於學術的發展;而最近大部頭叢書得以
陸續出版,也相當程度是受到經濟提昇的支持。
不過,大體而言,從雜誌與圖書的內容分析,顯示光復後至八○
年代初期,佛
307頁
教在文化出版內容上仍偏重傳統經典的翻印,對於佛教組織、制度、
僧教育、及社會有關事項之探討極少,而專門性、深入的研究著作則
更為缺乏。當然,量上的增加對佛教的普及化會有較大的推動作用,
然而「量多而內容貧乏」的現象仍是佛教文化發展上的一大問題。
基本上而言,台灣社會近四十年來的發展,由於過度強調經濟層
面的發展,相對地,忽略了其他社會層面的改革,尤其在文化層面上
,可說遠不及經濟或物質的改變速度。這種情況反映在光復後台灣佛
教的發展,也有類似的現象;台灣佛教的出版刊物四十年來在量上呈
現蓬勃的發展,外在形式上也有了新的改變,或配合世俗的發展,但
在實質內涵上,似乎沒多大改變,甚至與社會其他層面的發展脫節,
充分顯示出台灣佛教的保守性格仍相當濃厚。因此,若從文化思想的
改革性弱這點來看,可以說台灣佛教的發展本質上世俗化的程度仍是
很低的。
本研究雖屬初步性的探討,但因所涉及的時間長,範圍也廣,研
究的結果自不免有所缺失,除了資料收集難以周全以及代表性的問題
外,研究者最後再提出兩項研究方法上的疏漏及問題,希望能作為日
後相關研究之參考。第一點是以出版物的內容分析來呈現涵蓋面極廣
的佛教文化思想這個概念,事實上有其解釋上的侷限性,因此有必要
從其他層面,甚至信徒的宗教行為和態度中去探討和補充。第二點是
分析技術的問題。尤其是在內容分析的部份,以文章之題目、書名作
為分類的依據,而沒有依內容的性質來分類,可能造成歸類上的錯誤
。而歸類所依據的名詞及範圍在界定上也不夠清晰,以致分類的類目
難以達到周延、互斥的原則,這也是技術上須突破之處;這些研究上
的缺失都有待進一步的改善。
(國立台灣大學社會學碩士)
308頁
注釋
(註1) 在經濟結構改善方面,所得增加及工業產品出口成長都會帶動
國內經濟結構的改善。以具體數字來說,自1961年至1983年間
,台灣的工業產值佔國內生產淨額的比例,自 25.0% 提高為
44.2%,而農業產值比例則自31.4% 降至8.7%,顯示台灣已
由農業經濟社會轉變為工業經濟社會。(林鐘雄,1985,頁211
∼233)見中國論壇編輯委員會主編,台灣地區童會變遷與文化
變遷,1985,台北。
(註2) 1964年至1978年間,都市人口增加量約為鄉村人口增加量的三
倍,而在同一期間內都市人口佔全人口的比率也由28.7%增至
41.9%,鄉村人口則由71.3%減至58.1%,強烈顯示鄉村人口
外移,及都市化的程度。(黃俊傑,1985,頁284),出處同上。
(註3) 在中國佛教史上,原沒有齋教這種在家佛教的團體,它是一種
相當單純的庶民之宗教信仰,因為它是將高深的佛教教義混合
在儒、道的理論之中,加以通俗化,雖然在日據時代被分屬為
在家佛教團體,但和正統的在家佛教仍有差別,因而中村,元
稱之為異樣的「在家佛教」。
(註4) 雜誌分五大類:(一)通論,包括教義及學術思想的概論,文學
、藝術、修養。(二)經論類,即某部佛經的論述,語譯及編纂
,下分經典、教義和宗派。(三)史地類、包括史事考據及歷史
記述、人物品、寺院考據、介紹、遊記、地誌,以及地區性佛
教信仰與文化事例等。(四)組織,包括團體與制度,團體是指
各級佛教團體內部運作的討論,及信徒結構特質之分析;而制
度則指僧教育的探討,與社會教育及教戒、行儀等。(五)與社
會有關之各式活動,包含弘法、社會福利及時事性文章,即以
佛教界的立場來談論社會的、政治、經濟的文章,及國外國際
性佛教活動。
至於圖書的分類如下:(一)總類、佛學概論與通釋。(二)經典
,指佛教經書典籍而言,包括單本的經書及佛教大藏經,坊間
流通的善書不列入。(三)論疏,如大智度論。(四)規律、儀制
。(五)宗派,佛教各宗大意之敘述。(六)史傳,即歷史、地理
、名人傳記、寺廟考、通史、遊記等。(七)圖像,包括佛教美
術及文藝。(八)辭典、即佛學辭典一類的工具書。(九)教育,
包括僧教育、社會教育及教育概論等。(十)社會,包括弘法、
社會福利及其他社會性的述著等。
309頁
參考書目
一、中文、日文部分:
1. 塚本善隆等編著,1980,《現代佛教メ知ペ大事典》,日本:金花
舍。
2. 久保田政,1962,《佛教社會學》,日本:日新出版。
3. 中村元、笠原一男、全岡秀友,1976年,《中國佛教發展史》,天
華出版社。
4. 鎌田茂雄著,關世謙譯,1981年,《中國佛教通史》,台北,佛光
出版社。
5. 中佛會,1952,《中國佛教過去與現在之概況》,海潮音33,頁71
-72。
6. 中華學術院編,1972,《二十年來佛教經書論文索引》,中華學術
院佛教文化研究所。
7. 王梓良,1981,《青年佛學家張曼濤(1934∼1981)》,海潮音62:9
,pp.24-30。
8. 方豪,1954,〈台灣的佛教〉,《台灣文化論集》,pp.449-456。
9. 朱斐,1971,〈二十年來的菩提樹〉,《菩提樹》,20:1,2,3。
10.李亦園,1978,《信仰與文化》,台北,巨流圖書公司。
1984〈社會變遷與宗教皈依〉,《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集刊》
,56:1-28。
11.李日章譯,Merhomas Thomas 著,1981,〈佛教與現代世界〉,《
中國佛教》,26:1,PP.21-25。
12.李添香,1973,〈台灣佛教史資料〉,《台灣佛教》,27:1,pp.
14-16。
13.中國論壇編輯委員會主編,1985,《台灣地區社會變遷與文化發展
》,台北,中國論壇叢書,pp211-233;P.284。
14.邢福泉,1981,《台灣的佛教與佛寺》,台北,商務印書館。
15.杜正勝,1973,〈歷史研究的課題與方法:特就宗教史的研究論〉
,《食貨月刊〉,3:5,pp.228-236。
16.李子寬,1953,〈為處理日僧寺產進一言〉,海潮音,34:12,P.2。
17.姜韻華,1985,〈中國社會與禪宗叢林制度的關係〉,《中國佛教
》,29:9,pp17-19。
18.姚麗香,1984-a,〈台灣地區光復後宗教變遷之探討〉,台大社會
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1984-b,〈台灣地區的宗教變遷〉。《台灣社會與文化變遷論文集
》,中央研究院民族所。
19.索文林譯,牧田諦亮著,1985,《中國近世佛教史研究》,台北,
華宇出版社。
20.陳佐舜譯,赫勃格.W 著,1964,《美國的宗教──基督教、天主
教、猶太教》,香港,今日世界出版社。
21.曾景來,1979,〈日產寺院之變遷〉,張曼濤編,《中國佛教史論
集(八)台灣佛教篇》,pp.145-149。
22.張曼濤編,1979,《中國佛教史論集》,台北,大乘文化出版社。
23.智炬,1954,〈挽救佛教寺廟危機之道〉,《海潮音〉35:10。
24.張珣,1985,〈台灣不同宗教的信徒與組織的比較研究〉,《社會
學刊》17:15-44。
25.楊政河,1981,〈中華民國大專青年學佛現況〉,《慧炬》202:41
-48。
26.道濟等,1975,〈假如我是中國佛教會理事長〉,《潮潮音》56:6
,pp3-9。
27.台灣省文獻委員會,1986,〈台灣省通志人民志宗教篇》,台中,
台灣省文獻委員會。
28.關世謙,1985,〈道安大師對中國佛教教育的貢獻〉,《內明》
154,pp24-27。
310頁
29.瞿海源,1981,〈我國宗教變遷的社會學分析〉,朱岑樓編,《我
國社會的變遷與發展》,PP357-396,台北,東大圖書有限公司。
1982,〈世界次序、世俗化與基督教的發展──台灣與美國〉,《
中美社會之比較研究會論文集〉,pp161-181,台北,中央研究院美
國文化研究所。
30.藍吉富,1982,〈近三十年來台灣的佛書出版概況〉,《內明》118
:11-17。
31.釋聖嚴,1973,〈檢討國民政府的佛教政策〉,《海潮音》54:8,
p.3。
1973,《中國佛教史概說》,台北。
1975,〈留學僧、文學博士、佛教教育〉,《菩提樹》23:6,pp33-
34。
32.釋白聖,1961,〈中國佛教會的組織概況〉,《中國佛教》5:5。
1985,〈四十年來佛教概況〉,《社會書設》56,pp111-119。
33.釋道安,1957,〈1950年代的台灣佛教〉,《中國佛教史論集(八)
台灣佛教篇》,pp.115-133。
1965,〈中國僧侶服飾統一顏色商榷書〉,《台灣佛教》19:4。
1980,《道安法師遺集》(1-12冊),道安法師紀念會編。
34.釋東初,1950,〈了解台灣佛教的線索〉,《中國佛教史論集(八)
,台灣佛教篇》,pp.105-113。
1964,《民主世紀的佛教》,台北,中華佛教文化館。
1974,《中國佛教近代史》,台北,中華佛教文化館。
35.釋續明,1953,〈從僧教育論到今後青年僧尼的進修問題〉,《海
潮音》34:3,pp30-32。
36.釋樂觀,1978,《中國佛教近代史論集》,台北縣,常樂寺。
37.釋印順,1981,《妙雲集》,台北,正聞出版社。
38.中佛會,1965,〈關於台灣省接收日人寺廟財產中佛會發表向政府
交涉經過〉,《台灣佛教》19:10。
39.史□荃,1967,《漢魏晉時代佛教與中國社會相抵觸的問題》,台
大歷史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40.陳瓊玉,1981,《唐代政教關係研究》,師大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
二、英文部分:
1.Alston, Jon P. 1972, "Socioeconomic Correlates of Belief."
in Journal for the Scientific Study of Religion 11(2):180-186。
2.Argyle, Michael and Benjamin Beit-Hallahmi, 1975, "Social and
Economic factors." in John, Rox (ed.) The Social Psychology
of Religion. pp. 161-177. London and Boston: University of
warwick.
3.Bell, Inge Powell, 1979," Buddhist Sociology: Some Thoughts
on the Convergence of Sociology and the Eastern Paths of
Liberation." in Scott G. McNall (ed). Theoretical Perspectives
in Sociology. pp. 53-68. New York: St. Martins' Press。
4.Carroll, J.W., Johnson, D.W. and M.E. Marty, 1979, Religion
in America, 1950 to the present. San Francisco: Harper and Row.
311頁
5.Cole, William A. and Phillip, E. Hammond, 1974, "Religious
pluralism, Legal Development and Societal Complexity: Rudimentary
forms of Civil religion." in Journal for the Scientific Study
of Religion. pp.177-189。
6.Durkheim, Emile, 1912/1957, The Elementary Forms of the
Religious Life, London: George Allen & Unwin Ltd.
7.Glock, Charles. Y. 1969, "The Religious Revival in America?"
in Birnbaum and Lenzer(ed), Sociology and Religion. pp.397-410。
1973 Religion in Sociological Perspective: Essays in the Empirical
Study of Religion. Belmont, Ca,;Wadworth
8.Greenslade, S. L., 1953, Schism in the Early Church. New York:
Harper and Row Publishers, Inc.
9.Mueller, Samuel A. and Angela Lanc. 1972 "Tabulations from
the 1957 Current Population Survey on Religion: A Contribution
to the Demography of American Religion." in Journal for the
Scientific Study of Religion 11:76-98。
10.Shiner, Larry, 1967, "The Concept of Secularization in Empirical
Research", Journal for the Scientific study of Religion 6:207-220。
11.Weber, Max. 1964, The Sociology of Religion. Translated by
Ephraim Fischoff. Beacon Press, Boston.
12.Welch, Homles, 1968, The Buddhist Revival in Chiina.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13.Turner, Bryan S. 1983, Religion and Social Theory. Heinemann
Educational Books, London Humanities Press, New Jersy.
14.Wuthnow, Robert, 1976, "Recent Pattern of Secularization: A
Problem of Generations?" in American Sociological Review 41:
850-867。
1979 The Religious Dimension: New Directions in Quantitative
Research. New York: Academic Press, INC.
15.Yang. C. K. 1967, Religion in Chinese Society. Berkeley and
Los Angeles,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16.Yinger, Milton J. 1970, The Scientific Study of Religion.
Collier-Macmillan Ltd., Joronto, Ontario.
312頁
附記:
* 本研究曾獲行政院國科會之經費補助,研究期間瞿海源老師以
及羅四維神父的大力協助,徐嘉檣、王維利兩位同學細心整理資料,
在此深表謝意,而本篇論文發表時,顏宗養學長擔任講評,給予諸多
寶貴的建議,除了在文中盡力修正改善外,個人也對顏學長致以最大
的謝意。
313頁
An Analytical Investigation Into The Evolution Of Buddhist
Culture And Thought Contained In Buddhist Publications Of
The Taiwan Area Aftr 1945
by Li-hsiang Yao
The present article involves using the method of content
analysis for conducting a preliminary analysis focusing on
the content of publications which deal with Buddhism in the
Taiwan area during the period from 1946 to 1986. In doing so,
the reader will come to understand the tendencies in the
development of Buddhism in terms of culture during the period
from the Restoration of Taiwan (1945) to the present. From
the results of such analysis, the reader can conclude that
there is on basic and particlar quality to the development;
in other words, the forty years of Buddhist publications
basically manifest the tendency of "The amount increasing
while the content changeless." Judging from the proportions
of the classsified contents of books and periodicals, one can
discover that traditional qualities like that in calssical
subject and general expository articles are in the majority.
On the other hand, articles on the system, organization, and
social nature of Buddhism are proportionally very few. The
proportions between these tow types of articles are actually
quite disparate, and each stage phase of changes is small.
This kind of result reflects the cessation of the development
of Buddhist thought and culture in Taiwan after the
Restoration. In addition, it reflects that Buddhism could not
keep up with the rapid evolution of the structure of society
in Taiwan and create and appropriate response. One can
conclude that it also manifests the continued strength and
basically conservative character of Buddhism in Taiwan and
its relatively low degree of seculariz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