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正新脩大藏經》
簡稱《大正藏》,是日本學者於大正11年(1922年)至昭和9年(1934年)編輯而成,所收異本最為豐富,是現代學術界使用率最高的一部大藏經。
《大正藏》的正編,包含由印度語譯成的佛典三十二冊及中國古德的著述二十三冊。依據經典發展史的先後順序排列的分類法,分為阿含部、 本緣部、般若部、法華部、華嚴部 、寶積部、涅槃部、大集部、經集部、 密教部、律部、釋經論部、毗曇部、中觀部、瑜伽部、論集部(以上為譯典)、經疏部、律疏部、論疏部、諸宗部、史傳部、事彙部、外教部、目錄部(以上為中國撰述)。共收經典2276部、9041卷。
《大藏新纂卍續藏經》
《永樂北藏》大藏經
《永樂北藏》亦稱《北藏》,是現存 完整大藏經中最精美的一部,有極高的文獻價值,在史料、學術、收藏上也具有其參考意義。《永樂北藏》亦是最完整的宮廷版藏經,原是明 太宗朱棣敕命編撰的一部大藏經,於永樂 19 年(西元1421年)在北京開雕上版,20年後雕成,收錄各類佛教典籍共 1662 部。《永樂北藏》刊成後,藏版於宮中,供宮廷供奉,同時也將部份印本頒賜全國各大寺院,但不允許民間像《南藏》那樣請印,故本藏流傳極少。到今天,我們所看見較為完整的《永樂北藏》僅存有限幾部,成為稀世珍寶。
25個世紀之前,巴利文是北印度的通用語,也是佛陀教授所使用的方言,就像梵文是印度教的標準語言,而拉丁文是天主教的標準語言一樣,巴利文是傳承佛陀教授的正統語言。
巴利文的來源,有藏經Tipitaka(巴利文的聖典),它的註釋,包含注釋書(Atthakata)、解疏(Tika),以及其它像是阿耨羅陀疏(Anu-tika)、Madhu-tika等等。
由此進入【巴利文藏經】
本《巴利文藏經》由 Vipassana Research Institute 提供
【乾隆大藏經】繁體中文版 由此進入
《西藏經論》
藏傳佛教與漢傳佛教及南傳佛教並列為三大佛教體系。佛教在七世紀松贊干布統治時期傳入西藏後,與當地的傳統宗教本教結合,經歷長期演變,逐漸形成了寧瑪(紅教)、噶舉(白教)、薩迦(花教)、覺囊、噶當、格魯(黃教)、希解、覺宇、廓札、夏魯各派,影響並及於蒙古,而近世以來漢地也多有翻譯藏傳經論為中文。
由此進入【 西藏經論】 (本內容修正中,暫時不開放)
台灣
新加坡
美國
日本
德國
韓國
梵文
藏文
巴利文
滿文